我国改革开放的路径是由经济体制的改革转为什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材思考题答案

1.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P2-3)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0年来发生了重大进展,根本原因在于时代的变迁。

第一,市场化,由长期以来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资源配臵的等级规则逐步让位于产权规则。

第二,工业化,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

第三,国际化,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闭关锁国、自我发展的道路到逐步对外开放,加入WTO之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伴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不同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流发展倾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第三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第一,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十分关注资源配臵。

第二,从封闭式的一花独放到开放性的百家争鸣。

第三,从纯理论推导到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第四,从单调的分析方法到多元化的分析方法。

2.请简单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P4-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特定生产方式之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物的关系。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成了整体分析方法。

西方主流经济学则是在资源稀缺假设前提下,研究一个社会是如何配臵稀缺资源的,它主要涉及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如何相互交易和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等问题,因此,它遵循的是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法。

3.怎样通过方法论的创新重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P7-9)

方法论的创新依赖于观念的转变,既避免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整体主义分析方法的教条主义的理解,又防止照搬照抄西方经济学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而是应从实际出发,遵循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实现方法论的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在构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时仍应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指导下,吸收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有助于剖析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臵的成分.具体来说,就是要承认和考虑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方法论的合理面,拒绝两者的极端形式,走一条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相结合的“中间道路”。

4.简述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P9-12)

直面现实的研究态度和方法是指当理论与实践相冲突时,让理论服从现实,而不是让现实适应理论。直面现实式的研究并非是不要理论,而是从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入手,通过对现象的深入剖析来检验现有的理论。如果现有的理论不足以回答所隐含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我们反思理论本身,直至根据现实修正理论。

理论联系实践应该是时代要求的经济学创新的基本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西方经济学教条化,都会导致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走入死胡同。

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实际上包含着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双重含义,即在吸收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注意中国的国情,在解答我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体制改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