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0.16÷4=4列成综合算式?

  •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专项训练题 1.一个果园里栽了 125 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 的 4 倍少 20 棵。这个果园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天机械厂第一,二,三车间各生产了 6 箱零件,每箱 120 个,一共生产零件多少个? 年级每人买 3 本,四年级买的总本数和三年级一样多。四年 级一共有多少人买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 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 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 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 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 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 跳

  •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选择专项训练题 11、一块长 10 米,宽 5 米的长方形菜地,分成两块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地, 每块地面积是() A.5 平方米 B.5 米 C.5 平方米 D.5 米 2、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 3 倍,宽不变,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A.3 倍 B.6 倍 C.9 倍 3、4527 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A.二 B.十 C.百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40 厘米,它的面积是() A.160 厘米 B.160 平方厘米 C.100 平方厘米 D.100 厘米 5、一个足球场的占地面积是 7200() 1/5 A.平方分米 B.平方米 C.公顷 6、5□35,要使商的中间有 0,□里最大填() A.4 B.5 C.6 7、学校篮球队队员的身高是 160 厘米,小力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 () A.一定是 160 厘米 的一位小数有()个 A.无数个 B.0 个 3/5 C.9 个)16、大于 3,小于 4 的小数有()个 A.无数个 B.0 个 C.9 个 17、xx 身高 165() A.平方厘米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 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 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 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 的一干

  •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 1、同学们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 49 元,一共需要 102 套。5000 元买票够吗? 5、实验小学同学们和山区的小朋友们“手拉手”, 给山区小学捐书 360 套,每套 20 本。如果每人只读 一本书,这些书可以满足 7000 人同时阅读吗? 2、如果每个箱子装 24 袋牛奶,135 箱能装多少袋牛 奶?一个奶站有 500 袋牛奶,用 20 个箱子够装吗? 6、一种观赏蔬菜袖珍南瓜买 5 盆送一盆。王阿姨一 次买 5 盆,每盆便宜多少元?30 元/盆 3、学校计划购买 20 套电脑桌椅,每套电脑桌椅 990 元,学校准备了 20000 元,够不够用? 7、一棵树苗 16 元,买 3 棵送 1 棵。一次买 3 棵,每 棵便宜多少钱? 4、中美饭店想买 12 张桌子和 136 把椅子,已知每张 桌子 156 元,每把椅子 48 元,他准备 8000 元钱够不 够? 8、洗发水每瓶 15 元,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买 4 瓶送 1 瓶。一次买 4 瓶,每瓶便宜多少元? 9、一副乒乓球拍 14 元,买 5 送 2 副,一次买 5 副, 每副便宜几元? 14、一辆长客车 3 小时行了 174 千米,照这样的速度, 它 12 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0、一束鲜花 30 元,买 5 束送一束。王阿姨一次买 5 束,每束便宜多少元? 1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 80 千米/时用了 5 小时,返回时只用 4 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速度是 多少? 15、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每小 时行 40 千米,用了 6 小时,返回时只用了 5 小时。 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2、从甲地到乙地有 320 千米,一辆汽车 3 小时行驶 180 千米,照这样计算,5 小时能赶到乙地吗? 16、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 2 小时,最后到 达山顶。已知旅游车在平原每小时行 50 千米,山区 每小时行 30 千米。这段路程有多长? 13、李叔叔开货车从佛山运货到东莞用了 3 小时,货 车的速度是 40 千米/时,返回时只用了 2 小时,李叔 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7、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时用了 6 小时,速度 是 32 千米/小时,回来只用了 4 小时,回来的速度是 多少? 22、张大伯把一车蔬菜送到

  • 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 1、我和 3 位同学共搬了 360 本书,平均每人搬了多少 本书? 2、暑假里小利坚持每天写 36 个大字,八月份,她一共能写 多少个大字? 3、三年级 3 个班同学,一起外出参加“我爱科学”活动, 每个班平均分成 4 组,每组 14 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 加这次活动? 4、小明用 150 元买 3 个热水瓶,营业员找了 6 元,每个热 水瓶多少元? 5.兰兰从 7 月 15 日去夏令营,到下个月的 9 日回来,夏令 营共有多少天? 6、一个化肥厂每天生产化肥 150 千克,7 至 9 月份共生产化 肥多少千克? 7、制伞厂要生产 5000 把雨伞,已经生产了 12 天,还剩 2120 把没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把雨伞? 8、副食店运来 5 箱色拉油共重 150 千克,每箱装 6 桶油, 平均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9、一列火车每小时行 75 千米,9 时从甲地开出,19 时到达 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0、棉纺厂 5 天织布 250 千米,照这样计算,16 天一共能织 布多少千米? 第1页 11、小红和小华跳绳比赛,小红 6 分钟跳 612 下,小华 5 分 钟跳 520 下,谁跳得快些?快多少? 12、学校准备用一些钱买奖品,买 90 支钢笔,每支 5 元, 剩下 100 元买笔记本。如果用这些钱只买每个 8 元的文具盒, 最多可以买多少个? 13、大米每袋 25 千克,面粉每袋 25 千克,粮店运来 40 袋, 大米和 20 袋面粉,请根据有关信息提出两步或两步以上计 算的实际问题,并解答出来。 问题: ? 14、小明家订牛奶,如果按季度订,每季度 100 元,如果按 月订每个月 35 元,如果按天订,每天 2 元,如果他需要订 全年的牛奶,你觉得哪种订法比较便宜? 15、填表 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2) 班级 姓名 学号: 16、大号运动服 30 元一套,小号运动服 20 一套。 (1)买 25 套大号运动服需付多少元? 列式计算: (2)买 45 套小号运动服需付多少元? 列式计算: (3)买 15 套大号运动服和 12 套小号运动服,一共要付多少 元? 17、电影院有 25 排座位,每排可坐 24 人。我们想组织 600 同学看电影,坐得下吗?你是怎么想的? 第2页 18、电影院有 25 排座位,每排可坐 4

  •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 1、同学们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 49 元,一共需要 102 套。5000 元买票够吗? 2、如果每个箱子装 24 袋牛奶,135 箱能装多少袋牛奶?一个奶站有 500 袋牛奶, 用 20 个箱子够装吗? 3、学校计划购买 20 套电脑桌椅,每套电脑桌椅 990 元,学校准备了 20000 元, 够不够用? 4、中美饭店想买 12 张桌子和 136 把椅子,已知每张桌子 156 元,每把椅子 48 元,他准备 8000 元钱够不够? 5、实验小学同学们和山区的小朋友们“手拉手”,给山区小学捐书 360 套,每 套 20 本。如果每人只读一本书,这些书可以满足 7000 人同时阅读吗? 6、一种观赏蔬菜袖珍南瓜买 5 盆送一盆。王阿姨一次买 5 盆,每盆便宜多少元? 30 元/盆 7、一棵树苗 16 元,买 3 棵送 1 棵。一次买 3 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8、洗发水每瓶 15 元,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买 4 瓶送 1 瓶。一次买 4 瓶,每瓶便 宜多少元? 9、一副乒乓球拍 14 元,买 5 送 2 副,一次买 5 副,每副便宜几元? 10、一束鲜花 30 元,买 5 束送一束。王阿姨一次买 5 束,每束便宜多少元? 1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 80 千米/时用了 5 小时,返回时只用 4 小时, 这辆汽车返回时速度是多少? 12、从甲地到乙地有 320 千米,一辆汽车 3 小时行驶 180 千米,照这样计算,5 小时能赶到乙地吗? 13、李叔叔开货车从佛山运货到东莞用了 3 小时,货车的速度是 40 千米/时,返 回时只用了 2 小时,李叔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4、一辆长客车 3 小时行了 174 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 12 小时可以行多少千 米? 15、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每小时行 40 千米,用了 6 小时, 返回时只用了 5 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6、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 2 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已知旅游车在平原 每小时行 50 千米,山区每小时行 30 千米。这段路程有多长? 17、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时用了 6 小时,速度是 32 千米/小时,回来只用 了 4 小时,回来的速度是多少? 18、小明上山用了 4 小时,每小时行 3 千米,下山的速度

  •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专项训练题 一、判断 1、正方形的面积越大,边长越大。( ) 2、1 平方米比 1 米要大。( ) 3、当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总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 ) 4、用 8 个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他们的面积都 是 8 平方分米。( ) 5、长方形的长是 8 厘米,宽是 5 厘米,如果长减少了 3 厘 米,就成了一个正方形。( ) 6、边长是 4 厘米的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相等。( ) 7、周长大的图形,面积就一定大。( ) 8、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9、长 50 厘米、宽 40 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 20 平方分米。 () 10、一个长方形长增加 5 厘米,宽减少 5 厘米,它的面积不 变。 ( ) 11、一块地砖的面积是 4 分米。 ( ) 二、解决问题。 1.会议室长 15 6、一块长方形菜地,一面靠墙,宽 30 米,长是宽的 2 倍。 (1)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食堂原来有粮食 50 袋,吃了 4 天,每天吃 8 袋。还剩多少袋? 每组有多少人? 1、停车场上原来停放着 4 排客车,每排 6 辆,开走了 15 辆。 还剩下多少辆? 三 1 班有同学 40 人,其中女同学有 19 人。如果把男同学平均分成 3 组,每组多少人? 2、清丰村去年盖了 6 幢新房,每幢有 8 套,已经住人的有 35 套。没有住人的有多少套? 2、 5 个少先队员做飞机模型。第一次做了 16 只,第二次做了 19 只。平均每个少先队员做多少只? 3、妈妈买来 5 块布,每块 25 米,做衣服用去 10 米。还剩多少 米? 4、妈妈买来 5 米白布,25 米花布,做衣服用去 10 米。还剩多 少米? 3、服装厂计划做 740 套衣服,已经做了 180 套,剩下的计划 8 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4、三年级 4 个小组的同学,上午浇花 180 盆,下午浇花 300 例:三 1 班有男同学 21 人,女同学 19 人,平均分成 4 个小组。 盆。平均每个小组浇花多少盆? 1 应用题专项训练 2 例:电视机厂第一天上午生产电视机 274 台,下午生产 196 台, 第二天生产 420 台。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生产多少台? 4、第一个书架有图书 504 本,第二个书架上层有图书 246 本,下层 的图书与上层同样多。第一个书架上的图书比第二个书架多多少 本? 1、同学们做玩具,第一小组做了 42 件,第二小组 8 人,每人 做 4 件。第二小组比第一小组少做多少件? 例:少年宫气象小组有 16 人,生物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 2 倍。气象小组和生物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甲、乙两辆汽车运化肥。甲车运 426 千克,乙车第一次运 210 千克,第二次运 198 千克。甲车比乙车多运多少千克? 1、今年小红 7 岁,爸爸的年龄是她的 5 倍。爸爸比小红大多少 岁? 3、红金鱼有 32 条,黄金鱼养在 4 个鱼缸里,每个鱼缸养 6 条。 2、培红小学学生参加绿化活动。三年级种树 74 棵,五年级种 黄金鱼比红金鱼少多少条? 的棵数是三年级的 3 倍。两个年级一共种树多少棵? 2 3、三年级种树 280 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种 130 棵。三、四年级一 共种树多少棵? 5、鸡大约可以活 8 年,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鸡的 1

  •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专项练习题 一、填空 1.用的面积单位有()、()、(),常用的测量土地的单位有()、 ()。 2.长是()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公顷,1 公顷=()平方米。 3.120190 平方米=()公顷,8 平方米=()公顷=()平方米 4.20190 平方米=()公顷 5.3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 6.7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边长是 10 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1()。 8.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的单位的进率是()。 9.一张邮票的面积是 6()。 10.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是 40()。 11.北京市的占地面积约是 16800()。 二、解决问题 1.某农场有一块水稻田,长 800 米,宽 400 米。 (1)这块水稻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拼成的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吗?是多少?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 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

  • 三下 6――3 基础知识 填空 1. 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 )。 2、两个因数,一个扩大 3 倍,另一个缩小 9 倍,那么积( )。 3、把面积是 1 平方米 的正方形,平均切成 100 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 是( )。 4、4 个面积是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 ( )。 5、一根长 4 米的绳子正好绕方桌一周,这个方桌的面积是( )平方米。 6、两个边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才可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平方分米,周长是( )分米。 7、把 24 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 )种拼法。 8、四件上衣和两条裙子,成套穿,有( )种穿法。 判断 1.0÷8=8,0÷0=0。 ( ) 2. 被除数末尾有 0,商的末尾一定有 0。 ( ) 3. 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因数。 ( ) 4、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不一定是 1。( ) 5.商和除数相乘,结果一定等于被除数。 ( ) 6.面积是 1 平方厘米的图形,一定是边长 1 厘米的正方形。 ( ) 7.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一定相等。 () 8、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9. 1 3 (a≠0)( ) aa 选择 1.150÷5=30,当被除数增加( )时,商就增大 2。 A.5 B.10 C.12 2、边长 4 厘米的正方形,周长与面积比较是( )。 A、一样大小 B、面积大 C、无法比较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那它们的面积( )。 A、相等 B、长方形大 C、正方形大 D、无法确定 4、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 5 厘米,宽减少 5 厘米,它的周长和原来长方形的周长( ) A.相等 B.不相等 C.不一定相等 5. 用一根长 20m 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A.25 米 B20 平方米 C25 平方米 D100 平方米 能力提高 1、甲、乙、丙三人合买 5 个面包平均分着吃。甲拿出 3 个面包的钱,乙拿出 2 个面 包的钱,丙没付钱。等吃完后一算,丙应拿出 6 元钱,丙应还给甲、乙各多少钱? 2、有苹果、梨、桔子共 108 个。如果把苹果分放到 3 个盘中

  •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填空题专项练习 方向与位置 1.早晨,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 ( ( ( )面,你的左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 )面。 2.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后面是 ( )面,你的左面是 ( )面,你的右面是 ( )面。 3.地图通常是按上( ( ( ( )、左 )、右 )绘制的。 )、下 4. 太阳早晨从( ( ( ( )面升起,傍晚从 )面落下。燕子每年都从 )方飞往 )方过冬。 除法 5.除法算式中,0 不能做(除数),0 乘以任何数都得 ( )。 6.□÷8=34......○,○最大是( 最大时,□是( )。 ),当○ 7.840÷8 的商是( 位是( )位。 )位数,商的最高 8.在□÷8=26......5 中,被除数是( )。 9.3(1)班有 54 个人,如果把全班平均分成 6 个组,每个组有 ( )人;如果把全班平均分成 4 个组, 每个组有( )人,还余 ( )人。 10.37 的 6 倍是( ( ( );125 是 5 的 )倍;450 里面有 )个 90。 1/4 11. 要使□38÷6 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 12.一个数除以 6,商是 32,余数是 3,这个数是( ) 13.( )里最大能填几? ( )×19<600 69×( )<5600 14. 一本书 9 元,小明有 300 元,最多可以买到 ( )本书。 乘法、时间、面积单位 15.2014 年的第一季度有( 年有( ( )个星期零 )天。 )天,全 16.一年有( 份是( 天的月份是( 月有( ( ( ( )个月,其中有 31 天的月 )月;有 30 )。(按从小到大顺序填写)平年 2 )天,全年有 )天;闰年 2 月有 )天,全年有 )天。 17.小明从 8:30 开始上第一节课,9:10 下课,一节课的时间是 ( )分钟。 18.某超市的营业时间是从早上 8:30 开始,到晚上 9:30 停止营业,他们一天 营业的时间是( )小时。 19. 足球赛下午 3:20 开始,比赛了 90 分钟,中场休息了 15 分钟,最后在( ) 时( )分结束。 20.16 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

  •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填空题专项练习 方向与位置 1.早晨,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你的右面 是()面。 2.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你的右 面是()面。 3.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 4. 太阳早晨从()面升起,傍晚从()面落下。燕子每年都从()方飞往() 方过冬。 除法 5.除法算式中,0 不能做(除数),0 乘以任何数都得()。 6.□÷8=34......○,○最大是(),当○最大时,□是( )。 7.840÷8 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是()位。 8.在□÷8=26......5 中,被除数是( )。 9.3(1)班有 54 个人,如果把全班平均分成 6 个组,每个组有()人;如果把 全班平均分成 4 个组,每个组有()人,还余()人。 10.37 的 6 倍是( );125 是 5 的( )倍;450 里面有( )个 90。 11. 要使□38÷6 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 大填()。 12.一个数除以 6,商是 32,余数是 3,这个数是( ) 13.( )里最大能填几? ( )×19<600 69×( )<5600 14. 一本书 9 元,小明有 300 元,最多可以买到()本书。 乘法、时间、面积单位 15.2014 年的第一季度有( )天,全年有( )个星期零( )天。 1 16.一年有()个月,其中有 31 天的月份是( )月;有 30 天 的月份是( )。(按从小到大顺序填写)平年 2 月有()天, 全年有( )天;闰年 2 月有()天,全年有( )天。 17.小明从 8:30 开始上第一节课,9:10 下课,一节课的时间是( )分钟。 18.某超市的营业时间是从早上 8:30 开始,到晚上 9:30 停止营业,他们一天 营业的时间是()小时。 19. 足球赛下午 3:20 开始,比赛了 90 分钟,中场休息了 15 分钟,最后在( ) 时( )分结束。 20.16 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 )时,晚上 8 时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是( )。 21.物体的( )或封闭图形的( ),就是它们的面积。 2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用到的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专项训练 1.校园里有水杉树 24 棵,松树的棵数是水杉树的 3 倍。 水杉树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 (用线段表示出松树的棵数) 2.小明:我家在学校的东南面,大约要走 5000 米。小红:我 家离学校很近,就在学校西面大约 1000 米的地方。 小红周日要去小明家,她大约要走多少米才能到小明家呢? 3.5 只猴采了 64 个桃装在一个框和三个篮子里,筐里装 28 个,其余放在三个篮子里,平均每个篮子里有多少个桃? 4.体育兴趣小组买了 3 个小足球,付给营业员 100 元,找回 7 元,每个小足球多少元? 5.三(1)班借书 29 本,三(2)班借 32 本,三(3)班借的 书比一班和二班借的总数少 24 本, ?(先提一个用两步计算 的问题,然后再计算。) 6、小英和小力比赛跳绳。 小英:我 1 分钟跳了 106 下。 小力:我 1 分钟跳的比你的 2 倍多 15 下。 (1)小英 3 分钟跳了多少下? (2)小力 1 分钟跳多少下? 7、一本词典 15 元,小红带了 200 元,买了 9 本,还剩多少 元?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 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 第1页/共3页 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 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 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 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 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 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 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 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 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 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 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 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 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1、小明的学校在小明家的东南方向 150 米处,他每天中午都回家吃 饭,请问小明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一天一共走了多少米? 2、兰兰家在学校的南面 500 米处,方方家在兰兰家北面 200 米处, 请问学校在方方家什么方向的多少米处? 3、小强的家门面向东,放学回家后站在门前,面向家门,他的前后 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 4、小明和小立背对背站立,小明向北走 150 米,小立向南走 120 米, 两人相距多远? 5、小娟向东走 5 步,然后向西走 4 步,再向东走 3 步,再向西走 2 步,再向东走 1 步,现在小娟在出发点的什么方向几步的地方? 5、1500 棵树苗平均分给 5 个班种植,每个班又将树苗平均分给 5 个 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棵树苗? 6、粮店运来 120 吨大米,第一天卖出总数的一半,第二天卖出剩下 的一半,粮店还剩大米多少吨? 7、一本书共有 170 页,小华已经看了 90 页。 (1)、还剩多少页没看? (2)、剩下的页数,要在 4 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8、一个足球 154 元,一根跳绳 4 元,买 2 个足球的钱可以买多少根 跳绳? 9、同学们在山坡上种树。四、五年级一共种树 126 棵,五年级种的 棵树是四年级的 2 倍。四年级种多少棵树? 10、食堂运来 800 千克煤,烧了 7 天还剩 625 千克,平均每天烧煤多 少千克? 11、小红全家去旅游,一共照了 288 张照片,每本相册 25 页,如果 每页放 4 张照片,2 本这样的相册够吗?3 本呢? 12、桶里有酒精 5 千克,后来又加入 105 千克,现在桶内的酒精是原 来的多少倍? 13、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 79,已知商是 9,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 少? 14、王师傅要加工 500 个零件,已经加工了 312 个,剩下的如果每天 加工 8 个,还需要多少天能加工完? 15、一道除法算式题,除数是 9,计算时小红把除数看成了 6,结果 得 26 余 3,正确的得数应是多少? 16、超市购进 700 瓶洗手液,先卖出 92 瓶,余下的 4 天卖完,余下 的每天卖出多少瓶? 17、同学们比赛跳绳,小细跳了 306 下,是小霞跳的数量的 3 倍,小 霞跳了多少下? 18、小明今年 13 岁,小军今年 9 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 40 岁时,

  • 5、1500 棵树苗平均分给 5 个班种植,每个班又将树苗平均分给 5 个 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棵树苗? 6、粮店运来 120 吨大米,第一天卖出总数的一半,第二天卖出剩下 的一半,粮店还剩大米多少吨? 7、一本书共有 170 页,小华已经看了 90 页。 (1)、还剩多少页没看? (2)、剩下的页数,要在 4 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8、一个足球 154 元,一根跳绳 4 元,买 2 个足球的钱可以买多少根 跳绳? 9、10、食堂运来 800 千克煤,烧了 7 天还剩 625 千克,平均每天烧 煤多少千克? 11、小红全家去旅游,一共照了 288 张照片,每本相册 25 页,如果 每页放 4 张照片,2 本这样的相册够吗?3 本呢? 12、桶里有酒精 5 千克,后来又加入 105 千克,现在桶内的酒精是原 来的多少倍? 13、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 79,已知商是 9,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 少? 14、王师傅要加工 500 个零件,已经加工了 312 个,剩下的如果每天 加工 8 个,还需要多少天能加工完? 15、一道除法算式题,除数是 9,计算时小红把除数看成了 6,结果 得 26 余 3,正确的得数应是多少? 16、超市购进 700 瓶洗手液,先卖出 92 瓶,余下的 4 天卖完,余下 的每天卖出多少瓶? 17、同学们比赛跳绳,小细跳了 306 下,是小霞跳的数量的 3 倍,小 霞跳了多少下? 18、小明今年 13 岁,小军今年 9 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 40 岁时,两 人各是多少岁? 19、新雨小学三年级有 4 个班,每班有 8 个学习小组,现在有 640 份学习材料要分到学习小组中去,平均每组分到多少份? 20、有两条公路,第一条长 1260 米,第二条比第一条的一半长 280 米,这两条公路共长多少米?如果两个工程队要修这两条路,平均每 个工程队要修多少米? 21、小宇家和小东家住在同一栋楼,小宇家住 6 楼,每次回家要走 110 个台阶,小东家住 3 楼,每次回家要走多少个台阶? 22、妈妈到市场买水果,她买的樱桃的个数是苹果的 5 倍,樱桃比苹 果多 104 个,妈妈买樱桃和苹果各多少个? 23、一个工厂用 3 辆汽车运煤,一共运煤 975 千克,平均每辆汽车运 煤多少千克? 24、学校图书馆新进 600 本书,放在 3 个书架上,

  •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单位专项综合练习题 一、选用适当的单位填空 1、一根跳绳长 2( ) 2、教室的门高约为 2( ) 3、我家方桌的表面大约是 1( ) 4、课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 3( ) 5、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 40( ) 6、橡皮表面的面积大约是 4( ) 7、小红大拇指的指甲面约是 1( ) 8、游泳池的面积约为 1250( ) 9、爸爸的体重约 65( ) 10、实验田的面积约为 3( ) 二、面积单位的进率 1、算一算 1 平方米=( )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 1 米=( )分米=( )厘米 1 公顷=( )平方米 3 平方米=( )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5 平方分米 300 平方分米=( )平方米 4000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第1页/共4页 5 平方米=( )平方分米 17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600 平方分米=( )平方米 1200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500 公顷=( )平方千米 3 公顷=( )平方米 5000 米=( )千米 6 平方千米=( )公顷 9000000 平方米=( )平方千米 3400 公顷=( )平方千米 4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2、在○里填上或= 300 平方厘米○30 平方分米 1 平方米○900 平方分米 200 平方厘米○2 平方分米 5 平方分米○500 平方米 3 公顷○30000 平方米 2019 公顷○2 平方千米 5 平方千米○500 公顷 8000 平方米○8 公顷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第2页/共4页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 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 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 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 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我会算。 (1)3 公顷+4000 平方米=( )平方米 (2)12 平方千米-780 公顷=( )公顷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 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 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 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

  •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专项综合训练题 1. 一个正方形花圃,边长是 15 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53. 每根跳绳长 2 米。65 米长的一根绳子,最多能剪多少根 跳绳?还剩几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李教师买了 2 副羽毛球拍,付出 70 元,找回 6 元。每副 羽毛球拍多少元?

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测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有理数是正数和负数的统称 B.有理数是整数 C.整数一定是正数 D.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2.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0既没有倒数又没有相反数 B.倒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有±1 C.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有无数个 D.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有限个 3.下列算式中,与﹣1+9的结果相同的是() A.1+9 B.﹣(9﹣1) C.﹣(1+9) D.9﹣1 4.检查4个篮球的质量,把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检查的结果如下表: 篮球的编号 1 2 3 4 与标准质量的差(克) +4 +5 -5 -3 则质量较好的篮球的编号是() A.1号 B.2号 C.3号 D.4号 B.精确到百位 C.精确到万位 D.精确到0.01 8.已知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第8题图 9.如图,数轴上的A、B、C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c,AB=BC,如果,那么该数轴的原点O的位置应该在() A.点A的左边 B.点A与点B之间 C.点B与点C之间 D.点C的右边 第9题图 10.有依次排列的3个数:2,9,7,对任意相邻的两个数,都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所得之差写在这两个数之间,可产生一个新数串:2,7,9,﹣2,7,这称为第一次操作;做第二次同样的操作后也可产生一个新数串:2,5,7,2,9,﹣11,﹣2,9,7,继续依次操作下去,问:从数串2,9,7开始操作第一百次以后所产生的那个新数串的所有数之和是() A.2015 B.1036 C.518 D.259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2016年3月5号,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谈到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67.7万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元. 12.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公元五世纪就已算得圆周率的近似值在与之间,若精确到,则的近似值是__________. 13.小明写作业时不慎将墨水滴在数轴上,根据图中的数值,判定墨迹盖住部分的整数共有个. 第13题图 14.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的相反数的倒数是. 第14题图 15.现在规定两种新的运算“﹡”和“◎”:a﹡b=a2+b2;a◎b=2ab,如(2﹡3)(2◎3)=(22+32)(2×2×3)=156,则[2﹡(﹣1)][2◎(﹣1)]=. 16.已知:|a﹣2|+(b+5)2=0,则ba的值为. 17.在﹣0.4217中用数字3替换其中的一个非零数字后,使所得的数最小,则被替换的数字是. 18.在同一条数轴上,点B位于有理数-8处,点C位于有理数16处,若点B每秒向右匀速运动6个单位长度,同时点C每秒向左匀速运动2个单位长度,当运动__________秒时,BC的长度为8个单位长度. 19.计算:(-0.25)=. 20.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根据上述排列规律,数阵中第10行从左至右的第5个数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 第20题图 三、解答题(共60分) 21.(4分)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大括号: -2.4,3,2.008,-,1,-,0,-(-2.28),3.14,-|-4| 正有理数集合:{…} 负有理数集合:{…} 整数集合:{…} 6分)某校图书馆上周借书记录(超过100册的部分记

浅海海洋环境噪声特性分析 1、相关定义 1.1、混沌的定义与混沌吸引子 如今,混沌在各研究领域和工程应用中广泛的出现,但是混沌理论还没有 统一的定义。广义而言,若一个系统出现非周期运动,而且系统对于长时间运 动初值敏感,则可认为该系统混沌。多数学者认为关于混沌的严格定义是难以 实现的,这是因为混沌存在于多种领域中,而不同领域对于混沌的测量标准与 13 偏重面与自身的特征有关,需要使用大量的跨专业的术语进行描述一个统一的 概念是困难的。混沌不可能有严格的数学定义,突变论创始人 Thom 是这么认 为的。混沌只是针对典型的系统不稳定的瞬间行为的表征,其自身在各个领域 中的应用难以精确描述表达,因此目前关于混沌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学科中的 表征针对其在该领域中的特征相应表现的。 1. 数学家 Newhouse 以及 Famer 等人给出的混沌数学定义为:针对时间系 统,若确定性系统为混沌的,则该系统至少要有一个正的 Lyapunov 特征指数 且系统要为有界的。换而言之,此定义需要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1) 系统有界; (2) 系统的吸引子维数有限; (3) 系统 Lyapunov 特征指数中至少有一个为正; (4) 系统的局部可预测。 混沌系统必为确定的非线性系统,且满足对初始条件敏感。 2. 李天岩和 S是集中而又分散的。Li-Yorke 意义下的混沌定义预测系统存在非周期轨道,但并没有相关内容指出这些非周 期点的集合是否具有非零测度,对于哪些周期是稳定的也没有确切阐述。这种 定义方法的缺陷主要是由集合 S 的勒贝格测度有为零的可能性引起的,这时的 混沌体现出不可观测性。 1983 年,Day 根据 Li-Yorke 意义下的混沌定义认为,一个系统若是混沌 14 的,则具有如下性质:混沌的演化轨道是高度不稳定的;该系统有所有阶的周 期轨道;存在一个不可数没有渐进周期轨道的集合,只存在混沌轨道,且轨道 之间不相互趋向。 对于给定的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给其一组差别很小的、相邻的初始条件, 它的相空间轨道随着时间演化,长时间后会按指数分离。在实际研究中,系统 的长时间演化出现混乱性,这就是确定论系统的内在随机性,被称为决定论性 混沌,简称混沌。决定论性混沌是简单规律反复作用产生的不可预测的现象, 是决定性规律长时间作用产生的类随机行为。混沌把决定论和随机理论两种对 立的两种理论进行了有机地统一。一个确定动力系统长时间演化出现的混沌, 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无关,也不是由无穷多自由度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和系 统中的随机因素或者系统激励也没有关系。出现混沌的必要条件是决定论中的 非线性。非线性系统的内在对称性,又使得混沌表现出有结构与秩序的特点。 混沌行为的本质原因在于系统的非线性,与外界条件无关。 混沌是一种非周期的动力学过程,它存在复杂的运动轨迹,这种运动轨迹 看似杂乱无章,实际却蕴含着有序。对于耗散混沌系统,确定的吸引子结构代 表了系统的有序,而运动轨迹的非周期性体现了系统的无序。混沌研究的中心 课题是对混沌研究的对象——混沌吸引子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相空间体积随着系统轨迹演化不断地收缩是耗散系统的一个本质特征,耗 散系统在 m 维相空间中的长时间运动由于相空间体积会不断地收缩,使得系 统运动最终处于一个维数低于 m 的结构上,这个结构就是所谓的吸引子。在 m 维相空间里吸引子定义为一个具有以下四个性质的子集合 X: (1) 在流的作用下,存在包含 X 的一个开领域,这一开领域收缩为 X; (2) 对于耗散流 X 是不变的; (3) X 上没有暂态的过渡行为; (4) X 不能分解为非重叠的不变部分。 对于耗散系统,吸引子是其固有的。对于一个确定的耗散系统,吸引子是 一个确定不变的空间几何体,是与相轨道不同的两个概念。混沌实验研究的基 础是系统的任何轨道长时间演化的运动都会落在系统对应的低维吸引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综合算式列成分式有分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