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至臻机构通道是骗局吗?

内卷的压力让我很焦虑,但却打开了我的思维

本人32岁,金融机构小中层,35岁失业危机,迫在眉睫。近年金融行业大洗牌,本人对于职业发展进行了一次深度思考。

因为本身从事资管行业,就想考个 CFA 来增加背书。最终,我如愿以偿,以全球 Top 10%的成绩拿下 CFA 三级。

其实一开始只想着赶紧拿证,就报了网课,何旋和李斯克老师考点总结能力很强,帮我节省了很多时间。不然,经常出差在外,根本没心思看书,精炼的笔记就变成我的随身之物。

如果对 CFA 感兴趣,我非常建议从体验班开始,领取学习笔记,跟着老师过一遍预习,能让你备考 CFA 少走很多弯路。

三年的学习,除了收获一张证书,更加重塑了我对事业,家庭和个人成长的理解,促成了这篇文章的诞生。

前言:为什么金融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内卷出新高度?

很多知乎答主详细分析行业竞争的激烈,此乃存量事实。而我想说变量,结合近年政策和局势变化,解释竞争的激化。从供需关系拆解现象。近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对于职业发展有什么启发?

供应:新增人力没啥变化,反而可能下降

1)市场上有其他香饽饽

近5年,互联网行业欣欣向荣,还有互联网+的概念重新激活传统行业,分流部分求职意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末,全国共有金融从业人员1,818万人。投行精英&基金经理&分析师,年薪百万,凤毛麟角,从业人员收入水平悬殊。

条件能力一般,只能干基层,不达标就滚蛋的工具人。当然,基层是锻炼人,但是缺乏上升通道,长期深陷泥潭,零成长。

需求:核心红火,边缘哑火,整体岗位需求萎缩

去年公募红火,今年券商加薪,未来10年是特大牛市等新闻,不绝于耳。工作机会应该很旺盛,对不对?

对,围绕着股权投资/股票/债券的岗位需求旺盛。

不对,上述领域只代表中国金融市场的一部分,还有半壁江山是间接融资,非标贷款,通道业务等,正在痛苦转型。

按照影响需求的程度(从大到小),我列举四个因素。

1)金融监管趋严:某些商业模式突然不灵,业务需要转型

资管新规,金融子行业管理办法,叫停资金池,打破刚兑,银保监会成立,管理互联网存款,打击P2P和严控互联网小贷等,不一而足,堵塞监管漏洞。

最初以为监管是一条沉睡的巨龙,现在苏醒了。原来他只是装睡,希望给予市场生长空间。可惜,一堆兔崽子乱搞,老爷子开始拨乱反正。过往依靠牌照红利,钻政策漏洞的盈利模式不复存在,影响一大批金融公司的生计。

蚂蚁金服,估值曾经超过3,000亿美元,监管拦截上市,限制其杠杆率后,估值下调的说法众说纷纭,截止目前,估值有说砍一半,有说打三折的,或许是谣传,但可以肯定蚂蚁金服赚钱没以前爽。

2)民营资本的坍塌:宏观去杠杆,帮助股东自融的风险暴露

不少民营企业家大肆扩张收购,左手房地产,右手金融,再跨界文娱体育,不亦乐乎。

如果他们玩的是自己和银行贷款的钱,那还好,野心家还用高息理财产品,吸引老百姓的积蓄,帮股东自融,以贷养贷,雪球越滚越大。「严监管」和「去杠杆」的国策之下,庞氏骗局爆破,股东倒了,子公司也无法幸免。现在依然涉猎金融的民营企业就学乖了。

立志成立金控平台的民营企业,还有几家活着?
互联网金融创始人,不用坐牢的,还有几个?
高呼创新的民营银行,是不是变的低调?
宣传“高收益,低风险,买理财,送温暖”的理财公司,还有谁相信?

3)头部效应越趋明显:行业出现冰火两重天,中小机构低迷

不论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或私募,近年均出现明显扩大的头部效应。为什么行业龙头,突然一骑绝尘?

    • 投资者缺乏安全感,暴雷多了,以为大公司靠谱点
    • 求职者也害怕,想回巢大机构。例如,从银行跳槽到BAT金融的高管,现在都纷纷回娘家。互联网金融风口由盛转衰,大家意识到金融不是一个冲规模,争朝夕的行业,而是看谁能活的更久

强者恒强,弱者越弱,马太效应强化了头部效应。

中小机构生意难做,客源和人才拓展均受限制,叠加业务转型的阵痛和赖以生存的擦边球业务不让干,生存成为问题。

4)信息系统的提升,取代人力

银行网点的服务人员,都被一体机所取代,只剩下理财经理。券商开户,买保险,手机办理,基层岗位需求大幅缩减。

行业越来越「内卷」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越来越多人想干金融,而是过往疯狂招人的公司消失了一大批,岗位需求减少了很多,新人持续进来,老人重新找工作,整体供过于求,让我们误以为很多人都想干金融。

然而,「人员过剩」,不能怪需求不振,而是人员结构性失衡。懂债权的多,懂权益的少。国家明确发展权益市场。打工人必须拥抱改革,先苦后甜。

关于自我革命,作为过来人,分享一点看法:


大龄金融民工:怎么穿越职业周期的牛熊,保住饭碗?

1)不要盲目读MBA,学历通货膨胀,MBA挽救不了你的职业生涯

学费年年涨,学生质量年年降。现在基层 / 工作 2-3 年,就来读MBA。靠MBA镀金、扩充人脉的想法已经不合时宜。

  • 混学历,没必要,耽误跳槽的更多是相关经验 / 资源欠缺
  • 混圈子,选择生源背景遍布各行各业,能够资源交换。以前,同业和通道业务兴旺,同学们都是金融圈,反而好办事,现在只能大眼瞪小眼

2)不是板块轮动,好日子不再,挤进「保护区」,或者「自我革命」

正如前言「金融监管趋严」所述,监管决心比以往坚定,不要被过往的「狼来了」麻木自己,心存侥幸。

「典当行模式」的债性金融手段被弃之如敝屣,工作经验一文不值。例如,做房地产贷款的人,转做房地产股权投资,等于回炉再造。

  • 坚守本业,则需要抢滩。例如,干通道/非标贷款,AMC/融资租赁是最后「保护区」。不过,这些圈子很小
  • 希望长久干金融,则拥抱权益

3)借助证书课程,进行系统性的学习

切忌慌不择路,苦恼是否应该考CFA / CPA / 司法,或者报读各种职业培训,做背书。对于成家之人,考证时间成本贼高。碎片化的看书 / 公众号文章,又觉得一无所获。两难的局面,怎么破?

证书只是装饰,证书课程却是系统化的学习工具,挑选与工作匹配的模块来学习。

关于自学还是报班,可以借鉴这篇文章:

嫌麻烦的,可以跟我一样,先报名体验版,尝试下,花小钱办大事,提升学习效率,为啥不干。

4)让年龄成为优势,选择「信任权重高」的岗位

金融是一个看重资源和经验积累的行业。投资、研究、风控和销售,应该越老越吃香,不像互联网行业,996 体力活。

为什么近年 35 岁以下等年龄要求遍布招聘信息?无他,HR 现在招聘中基层,收到很多「大龄」无效简历,年龄大,相关经验少,逼着划定年龄门槛。

为什么突然多了很多「大龄」简历?老金融饭碗不保,转型不畅,愿意降级降薪求职。

如何破局?唯有寻求「信任权重高」的岗位,即获取信任是岗位成功的关键要素

  • 投资、研究、风控和销售四大支柱中,销售门槛最低,岗位需求较大,对年龄最宽容。例如,从事公 / 私募基金的机构销售或者渠道销售,以此踏入股权或标准类投资的领域。获取信任是销售的基石,而岁月带来的沉稳更好获得机构客户的信任
  • 姿态放低,转投小机构。相比头部公募与百亿私募等「顶流」,小信托、小私募和小资管在标准类业务上为「18线小明星」,面临转型,求贤若渴,但难以吸引一线成熟人才,高薪招聘,又担心其稳定性。勤勉尽职的老金融,更能获取公司信任,进行内部培养,与公司共同成长
  • 转向下沉市场。中年在一线城市转赛道,极不友好,二线城市,人才相对匮乏

1)三「贷」同堂,注意家庭负债率,规划现金流和保障

  • 行业转型期间,收入可能断崖式下跌,已经三「贷」同堂的朋友(车贷、房贷、养孩子贷)提前与家庭成员达成预算管控的共识,无限期延后改善型消费,盘算身边能借钱周转救急的朋友,提前购买「消费型」和「定期」的寿险、重疾险和意外险。不要图小便宜买「返还型」,保费承担不起
  • 准备三「贷」同堂的朋友谨慎思考,设定优先级,不要盲目随大流。老一辈敢借钱、敢消费,有历史背景和假设:收入增长快。否则,贷款的压力会逼得你喘不过气,身子重了,转型更难
过去,安邦,苏宁和万达举债扩张,盛极一时。然而,当业绩增长放缓,环境也不允许继续以贷养贷,生意是挣钱,但还不够还利息,现金流紧张,最后或破产重组,或易主,或断臂求生。

20 年前,哪怕房贷等于 20 年工资,也不怕,中国 GDP 增速接近 10%,工资基数低,增长快,实际可能 10 年就还完。现在,贷款不止 20 年工资,工资增速更放缓了很多。

2)保持「最佳」股票仓位;切忌分心炒股,变成「双失中年」

干金融的,很多炒股,事业不畅的,更容易幻想炒股致富。赶上大牛市,没心思打拼,躺着赚钱;遇上熊市,看着满屏浮亏,更没心思干活,股市和事业双双失败。

不要高估自己「价值投资」的定力。选对了股票(阿尔法收益),还得忍受波动(贝塔风险),敢于重仓,三者结合才能炒股致富。兼职炒股,干不好这活。

专心工作,小赌怡情,10%-20% 仓位,剩下交给公/私募基金打理,静待牛市的贝塔收益,躺平更香。

易方达明星基金经理张坤在 2020 年一战封神。神话背后是朴素的坚守。他从 2013 年开始重仓茅台,连续 20 几个季度。这 7 年,茅台并不平静,13 年白酒塑化剂风波,15 年杠杆牛破,股价大幅下跌。谁能受得了,但他却陪着茅台,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偷情一时爽,追妻火葬场;事业低潮期的情感需求,不假外求

情感需求的缺失会在我们事业高峰和低谷的时候得到放大。

赚大钱,抛弃糟糠之妻;不赚钱,寄情于烟酒色,麻醉自己。现在业务不好干,更加拼命出差 / 加班,见同事的时间比伴侣多。职场上,大家朝夕相处,同病相怜,容易出「意外」

防微杜渐,做一台有感情血肉的家庭提款机,在伴侣面前,卸掉盔甲,露出软肋,向其倾诉,排解郁闷,才能继续为家庭负重前行,开拓事业。

否则,我们会越走越孤独,以婚姻就是平平淡淡过日子的思想「自洽」,心思却在外面的温柔乡。

如何避免倾诉变成互相指责?

我曾经是个闷葫芦,工作不顺,憋在心里。伴侣看我就像蔫了的含羞草。她的关心叮嘱,在我看来就是唠叨,让我心烦,我们关系如同现在的腾讯股价一样不断下探。
最初,我们的「倾诉」并不愉快。
我:希望她怎么做;她:希望我怎么做。我们渴望指导「对方应该」怎么样,而拒绝向伴侣「承认自己」的不怎么样。
直到向伴侣敞开心扉告解的那一瞬间,我得到了她的共情。如果我不及她的预期,以前,她会觉得是我不上心导致,现在,她会欣赏我的努力,我会庆幸她的叮嘱。

关于如何平衡家庭、工作和学习,欢迎借鉴:

摄于2020年2月17日上海黄浦江边。疫情买不到眼罩,干脆带头盔防护

转行,死磕长板,从事围绕金融行业的工作(4选1)

死磕长板:缔造竞争优势,不要在意短板。

任正非:我这一生短的部分我不管了,我只想做好我这块长板,然后再找别人的长板拼起来,这样就一个高桶了。

我们从小受「高考思维」所影响,老师不断提醒我们补短板,哪科成绩差补哪科。然而,想赚钱,必须靠长板(爆款思维),才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小米以手机奠定「性价比之王」的地位,从而带动小米生态链的销售,抢占智能家居市场。然而,生态链的完成度远低于手机。如果小米执着把生态链这块短板补齐,再推出市场,肯定错过先机。

往产业链的上游,寻找高确定性的机会

新能源是未来,但「蔚来」不一定有未来,而生产电池的宁德时代肯定有未来,股价节节攀升。不一定每个网红都能赚钱,但网红孵化基地肯定赚钱。

以围绕金融而衍生的行业需求,我想到四种「降维打击」的方向:

  • 成人培训:职场软实力(例如,销售技巧和尽调技巧)和技能硬实力(例如,CFA/CPA/FRM证书培训),结合行业经验,讲课更接地气,完胜学院派,又能兼职猎头,给金融机构输送优秀人才
  • 金融科技:P2P是死了,但金融 SAAS 系统的公司充满生机,B2B 是互联网的未来,加入金融科技公司,成为 ToB 端销售,反向营销自己的老东家和老同行。不懂技术,不懂系统,但更懂客户的「痛点」
  • 流量经济:利用金融行业人脉,线下组织会展 / 沙龙,线上组织讲座直播,掌握流量,帮助金融机构解决宣传获客的痛点
  • 幼儿财商教育:学科类的培训被叫停,兴趣类的将崛起。财商教育,此前缺乏关注。随着「养儿防老」变成「养儿啃老」,如何引导孩子客观理解金钱的价值,让其产生内生动力,努力学习,理解父母的辛勤劳动,将会是一个新的需求点。导师拥有金融机构从业背景能增加家长的信任度

结语:顺势而为,适者生存。集合举国之力,对抗老美霸权!

1990年当个体户,2000年做外贸,2010年炒房,每个时代都有其财富密码。中国也凭借多股东风,GDP排名冲到全球第二,成就斐然。直到发生中美贸易战和制裁华为,我们惊讶发现被老美锁住咽喉。科技兴国成为当务之急。

然而,银行「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天性与科创风险投资的本质相斥。上层决心调整方向,从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转为资本市场为核的直接融资。年届30岁的A股迎来黄金期,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缺口极大。

我们和国家都面临「中年危机」

未来能否转为机遇,视乎我们的转型步伐能否跟上时代节奏。

如果上述分享对你有帮助,希望能获得你的点赞评论,也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斧正。感谢支持!

1、此前持牌机构借通道给私募公司,以聘请外部投资顾问的形式发行私募资管产品(券商资管、基金资管、期货资管),虽然监管规定基本都有要求投顾应当“符合资质条件”,但从未明确具体是什么资质。

2、2016年7月证监会公布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中,首次提出“符合提供投资建议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是指依法可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以及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1)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满一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的会员;
(2)具备3年以上连续可追溯证券、期货投资管理业绩的投资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无不良从业记录。”
根据“暂行规定”,实际上对私募基金担任投顾的要求是:备案满一年、会员、三年以上投资业绩的3个投资管理人员。
此外,由于暂行规定的适用范围也包括私募基金公司,因此私募找私募做投顾,也适用以上要求规定。

3、但是,暂行规定里规定的较为模糊,比如什么叫连续可追溯证券、期货投资管理业绩?具体需要什么证明文件?这些都不清楚,因此在私募基金办理备案的时候大家不知道该提交什么证明文件。于是基金业协会2016年10月制订了“关于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备案管理规范第1-3号》的通知”,其中2号通知《委托第三方机构提供投资建议服务》中对投顾资质的证明文件做了非常详细而又严苛的规定。同时,对7月“暂行办法”公布后一些“钻空子”的行为做了禁止性规定,比如没有资质的投顾以委托人名义发投资指令。
具体的通知内容和证明文件清单,参考[附件2:备案管理规范第2号-委托第三方机构提供投资建议服务]

4、根据我们近期了解和感受,根据“备案规范”的要求,基金业协会备案的八千多家私募,绝大多数都无法满足备案规范的要求。甚至一些几十亿规模的大投顾,也可能拿不出证明来。原因如下:
首先,无法操作的硬性要求挡住了一部分投顾。比如成立不满一年的、还不是协会会员的(催你们赶紧入会,一年2万会费乖乖交)、有过不良记录的都排除在外,同时,根据备案规范解释,这三个三年投资经历的投资管理人员“仅限于在受国务院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持牌机构或已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任职,具备证券、期货自营账户或受托账户投资管理工作经历的人员,包括基金经理、投资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投资总监,以及经机构授权承担投资决策职能的其他人员”,考虑到私募基金管理人是2014年才开始协会备案登记,不可能有满足三年投资经理的投资经理,因此只有原来在三类持牌机构跳槽出到私募公司的才有可能符合条件(按规定应当这样理解,但是感觉备案时审核的不是很严格,至少有“漏网之鱼”的例子)。
其次,私募行业本来人员流动就频繁,要求出具3年的工作经历、投资业绩证明,对很多人来说非常难、非常麻烦。如果离职时和老东家不太愉快的,该怎么拿出来这个证明呢?所以在这个行业混迟早是要还的。
再次,业绩证明坑苦了一大批人。因为投资管理业绩证明文件每一条都要求证明“该名人员管理期间的”相关证明内容,但是我们都知道产品的投资经理和实际投资操盘的可能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因此很多机构只愿意出个业绩证明文件(一般就是净值表上盖个章),特别是去找担任投顾的产品的管理人出业绩证明,人家怎么知道具体是谁在操盘?所以根本不可能出这个证明文件。
最后,即使侥幸,满足了以上重重条件,请一大堆机构吃了各种饭打了很多招呼,拿到了各种证明的要求,结果发现还有这么一句话:“3年以上连续投资管理业绩是指投资管理人员连续3年从事证券、期货投资管理工作所形成的投资业绩记录,中间未有中断,但因疾病、生育、法规限制或合同约定限制等客观原因中断从业经历且不超过1年的, 可不重新计算连续年限”,哭晕在厕所......
这个不合理要求,完全就是为了排除一部分私募担任投顾的可能。

5、所以,监管层去通道化心意已决,就差说:大家不要做投顾了,都自己发产品玩去。
此前监管层的思路是放松管制,因此管理人、产品都是备案制,但是私募做投顾设了如此不合理的要求,其实就是变相的增加行政审批项目了。叹气。

备案不到一年的只能等,还不是会员的,乖乖交钱入会。
人员不符合要求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招人,招人时要求简历里附工作经历和投资业绩的证明......
一般借通道发产品时,通道方对前面讲的证明材料只做形式审核,所以如果通道方说不符合的,可以要求先交上去,因为根据经验,协会目前对备案材料的审核还不是很严格,说不定就给过了。当然,这样做有一定风险。
其实,最好是不要借通道,直接自己发产品,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通机构通道诈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