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国家粮食储备库仓库

您现在的位置:&&&&&&&&&
昌都市召开2016年全市防汛工作会议
昌都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来源:昌都市委外宣办
【打印本稿】
为贯彻落实2016年全区防汛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罗布顿珠同志在一届市委第38次专题会议对当前防汛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当前防汛工作。日20:00,在市防汛会商室召开了昌都市防汛工作视频会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祁腾武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市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主持。
会上,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祁腾武全文传达了区党委常委、昌都市委书记罗布顿珠同志在一届市委第38次专题会议对当前防汛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同时指出,今年是防汛工作的重要一年,自治区专门召开会议,对全区防汛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近日来,我市连续遭遇强降雨侵袭,多县(区)降雨达到历史极值,我市防汛抗灾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各级各部门要提前做好我市的防汛工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祁腾武强调,一是统一思想,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意识,牢牢掌握防汛工作的主动权;二是做好汛情的安全检查,防止堤决、库毁、城危、人亡的情况发生;三是要熟悉防汛抗灾各种预案,汛情发生时要能及时、有效处置;四是明确职责,一一对照年前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扎实开展防汛工作;五是要全面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和防汛工作的准备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处处有物;六是突出重点,全面加强城区、学校、水库、电站、在建工程等重点区域的防汛工作;七是落实指挥协调制,各级各部门、在昌部队要通力合作,做到信息畅通、指挥灵敏、反应迅速;八是各级防办加强防汛值班、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准确掌握汛情、灾情。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市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县(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在县(区)分会场参加会议。
Copyright 2016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昌都市人民政府&&藏ICP备 &&中文域名:中国昌都.政务
网站管理维护:昌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溪江乡新增富田粮食储备仓库方便群众销售稻谷
发布时间: &&来源:华声在线衡阳站&&作者:吴长发
唐智才&&编辑:华生
  华声在线衡阳站5月16日讯(吴长发 通讯员
唐智才)为了加快农业生产发展,鼓励农民从事双季稻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解决衡阳县溪江乡群众卖粮难的问题,溪江乡富田村廖祖爱通过调查走访听取群众意见,决定为民办一件好事,于2017年3月向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申办报成立县宏瑜粮食购销有限公司。  仓库设在原富田仓库内,主要从事经营范围是粮食储备,廖祖爱现于3月23日已获得营业执照,设有4个仓库,可容纳4000吨稻谷,这是既溪江乡排前仓库之后,该乡今年新增的第二个粮食仓库。  过去,群众卖粮食靠外出销售,粮价收购低,群众受益少,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通过全乡2个仓库收购,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设立富田仓库收购点,实为群众办了一件好事。昌都市卡若区聚力脱贫攻坚拔穷根
发布时间: 10:03:57来源:中国西藏之声网
作者:史选洋
您没有安装FlashPlayer或版本太低,
  昌都市卡若区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着眼精准扶贫,采取多项举措,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经过一年的努力率先在全市完成脱贫摘帽目标,2016年成为全区首批脱贫攻坚十个摘帽县之一。
  卡若区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市中北部,幅员面积1.08万平方公里,辖3镇12乡、158个村委会和9个居委会,共有户籍人口15.2万人,其中农牧民8.5万人。在2015年底,共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人,广泛分布在15个乡(镇)157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为15.3%,呈现出贫困面广、程度深的特点,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卡若区委常委、副区长、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长舒晓煜介绍说,“按照中央、区党委、市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要求,将农村改革试验区规划与扶贫规划相结合,着重在‘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上下功夫,成立了由区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指挥长的脱贫攻坚指挥部,全面加强对卡若区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按照‘三天一通报、一周一例会’和联席办公协调机制,全面掌握、定期研判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区委常委包片、其他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和寺管会干部包村、驻村工作队和干部包户’的分片包干制度,层层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完成全县脱贫摘帽目标任务。”
  治穷要治根 产业是核心
  卡若区坚持以大产业为主抓长期带动、小产业为辅促短期增收的发展方向,按照“政府扶持+企业投资+贫困户入股+政府保底增收效益”方式,通过政府产业资金扶持、对外招商引进企业;采取种养结合,“以草养畜、以畜促草”等多种联结方式,增强产业辐射带动功能。2016年共实施产业项目43个,总投资1.13亿元,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人,实现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
  多举措扶贫 摘掉穷帽子
  在易地搬迁方面。卡若区按照“好房子、好习惯、好生活、好幸福”的“四好”目标,开工建设了3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涉迁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人,目前已搬迁入住459户1917人,在建人。同时坚持“城镇就业和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能干会干”的原则,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适度聚集,因地制宜配套产业项目,并辐射带动周边贫困群众通过参与投工投劳、就近就便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在转移就业脱贫方面。卡若区建立“帮扶就业、技能脱贫、创业带动、跟踪服务”四位一体的就业扶贫工作体系,分时段、分地区、分人群、分就业需求开办57期技能培训班,培训贫困群众3115人,实现就业2934人,通过劳务输出实现人均增收1700余元。
  在生态补偿脱贫方面。卡若区共退耕还林2028.2亩、防护林体系建设3000亩、重点区域造林11322亩、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造林935亩,完成了12692个生态补偿岗位招收工作,兑现了生态补偿岗位资金2764.2万元,惠及贫困群众545户2071人,另外自主开发乡(镇)保洁员岗位103个。
  在发展教育脱贫方面。累计为112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教育救助基金27.7万元;积极做好2655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控辍保学工作,对512名符合返校年龄学生开展劝学工作,对确因户籍信息错误、长期外出、在外学艺、残疾等393名在册未入学人员予以分类施策;动员社会力量、援藏省市(企业)等捐资、捐物42万余元投入教育事业。
  在社保兜底脱贫方面。落实社保兜底3675人;累计实施医疗救助1721人,共770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87.4万元;将农牧民重大病种报销封顶线提高到每人每年累计不超过15万元;对因病致贫的989人贫困群众建立了一人一健康档案并实施跟踪问效;对建档立卡患病人员免收住院押金,县级医院住院费用出院即时结算;对建档立卡中的五保户208人,全部集中安置到卡若区五保集中供养服务中心。
  通过一年的努力,卡若区摘掉了穷帽子,实现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50元,超过自治区3311元脱贫标准,较上年增长了19.13%,贫困发生率降至0.09%。下一步,卡若区还将按照“一年摘帽、三年巩固、一年提升”的工作要求,统筹利用政策扶持、定点帮扶、驻村工作队等,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先富帮后富的工作模式,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卡若区委常委、副区长、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长舒晓煜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脱贫的关键是思想的转变。下一步我们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激发群众我要发展、我要致富的热情,提升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让群众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增加收入,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实现小康。”
责任编辑:史歌歌
官方微博:
中国西藏之声网
地址:西藏.拉萨市北京中路41号 邮编:850000
网站业务电话:、6833642
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监督邮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粮食储备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