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鼓励农村开荒荒地确权规定政策甘肃省有哪些

第五节 有效降低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压力

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着力减少过度放牧、过度资源开发利用等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高山草甸、草地、湿地、森林生态系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强化保护和用途管制措施。在甘南黄河上游和祁连山等重要水源涵养区,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以草定畜等制度,鼓励种草养畜,推行舍饲圈养,优化种养结构,大力发展“减压增效”生态畜牧业,减轻天然草地压力。严禁在生态脆弱敏感地区开荒、垦荒。在祁连山、若尔盖等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小陇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极度脆弱区,探索实施生态搬迁、避险移民等民生工程,引导超载人口有序转移,减轻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压力。按照国土空间和自然资源用途管制要求,依法依规开展生态旅游。争取国家增设我省生态管护公益岗位。

第四章 加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保持

着力抓好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持续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强化防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平,推动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改善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生态面貌。

第一节 加大林草植被建设力度

遵循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地带自然分布规律,密切关注降水线北移和气候暖湿变化等对黄土高原地区的新影响,加强水资源平衡论证,“以水定绿”,加大林草植被保护建设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水土保持率。加大重要水源涵养林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积极开展封山禁牧、轮封轮牧和封育保护,促进自然恢复;统筹实施退化林修复和退化草地治理,提升林草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推进陇中陇东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域、沿黄干支流和重要水源地国土绿化进程,科学选育适生树种草种,大力营造混交林,倡导低覆盖度造林,乔灌草结合、封飞造并举,提高林草植被盖度,减少水土流失。适度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大力培育发展家庭林场,加强林业合作社建设,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提高生态效益和农民收益。

第二节 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以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子午岭、六盘山和渭河源区等区域水土保持,实施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从源头上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继续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等工程,加快推进淤地坝除险加固,以董志塬等塬区为重点,实施陇东黄土高原固沟保塬治理、渭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等重大水土保持项目,以点带面,促进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向好发展。围绕泾河、渭河、马莲河、祖厉河、蒲河、湟水河、庄浪河、宛川河、蔡家河、大通河等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实施以支流为骨架,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小型雨水集蓄工程建设,建立以沟道坝系、坡改梯和林草植被为主体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支持兰州新区创建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开展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依法依规做好低丘缓坡地区土地科学治理利用相关工作。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提高水土流失监测预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管理能力。

第三节 统筹水土保持与现代旱作农业发展

以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完善旱作农业基础设施、普及蓄水保水技术等为重点,统筹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开展种植方式、种植技术、种植结构和种植品种优化调整,综合施策全面节水。推进实施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草牧业生态循环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示范推广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地膜覆盖技术,完善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集雨水窖、蓄水池、集雨槽等设施,推广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为主的旱作节水技术,积极发展温室大棚为主的高附加值设施节水农业。加快中低产田和老旧梯田提质改造,实施水平沟、丰产沟、铺压砂田等田间保水工程,提高旱作农业生产水平。加大坡耕地整治力度,减少水土流失。推广以耐旱品种和抗旱新材料相结合的抗旱技术,重点推广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的培肥地力技术,积极开展土壤有机培肥改良,坚持用地养地结合,合理轮作倒茬。支持舍饲半舍饲养殖,合理开展人工种草,在陇中陇东南部降水量较高的地区建设人工饲草料基地。

第五章 全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统筹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切实减少输黄泥沙量,改善黄河流域河流水系通达能力,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和灾害应对能力,提升现代水治理能力,构筑沿黄人民生命安全的稳固防线。

第一节 切实推进流域综合治理

科学把握黄河全流域中长期水沙调控总体思路,深入开展甘肃段水沙关系演变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论证确定甘肃段泥沙含量的合理区间,全面减少河道输沙量。加快洮河、大夏河、湟水河、大通河等黄河上游主要支流的保护与治理,加快实施渭河、泾河等重要支流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保障黄河径流稳定与河流健康。借鉴贵州毕节经验,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实施黄河干支流及祁连山地区生态振兴计划。积极推进黄河干流河道综合治理,实施黄河之滨治理提升工程,统筹推进两岸堤防建设、河道控导、滩区治理,确保黄河沿岸安全。开展庄浪河、祖厉河、宛川河、葫芦河、马莲河等生态脆弱河流治理与修复。加快黄河流域生态廊道建设,打造以河流为骨架,人工渠系、管网、湖泊、湿地为补充的生态廊道体系。在有条件的城市、园区,结合河道、生态水系统治理,景观工程布局,建设雨水收集、储蓄、利用、排泄等系统工程,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加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构筑祁连山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

第二节 着力提升干支流防洪能力

统筹黄河干支流防洪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刘家峡等黄河控制性枢纽工程的调蓄洪能力,加快库区清淤,优化防洪调度机制,保障黄河重要河段防洪安全。加快推进黄河干流和重点支流防洪治理,实施黄河干流防洪二期治理、黄河上游刘盐八等大中型水库库区综合治理和灾害防治工程。加强祁连山浅山区防洪治理力度。合理安排河道、水库、湿地、湖泊等蓄泄洪措施布局,全面开展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加快水库清淤,提升分洪蓄洪能力。实施城市防洪减灾能力提升工程,开展重要城市和人口密集的河川谷地行蓄洪空间整治,确保防洪安全和行洪通畅。开展洪水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开展水文监测预报预警建设,加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山洪防治,联防联控暴雨引发的突发性洪水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第三节 提升黄河防洪应对能力建设

完善甘肃黄河干支流防洪抗旱规划体系,统筹推进上下游防汛抗旱联动。建设水文预测预报预警和信息服务平台。加强水土流失监测、水文站网和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强化对水文、气象、地质、雨情、旱情等状况的动态监测和科学分析,打造“智慧防汛抗旱”数字化平台,进一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决策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推进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力度,在兰州、白银等沿黄城市规划建设中探索融入“韧性城市”元素,提升城市抵御灾害能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公众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开展常态化、实战化协同动员演练。

第六章 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加强沿黄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注重综合调控,坚持节流与开源并重,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全省水网建设,构建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第一节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强化区域取用水管控,健全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有序推进跨市州主要河流水量分配。探索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与地区分类,重点保障城市群、经济区和能源基地等合理用水需求。在地下水超采区,制定地下水水位、水量双控指标,构建地下水超采治理监管体系。暂停水资源超载地区新增取水许可。限制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城市发展规模和高耗水项目建设和大规模种树。将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范围,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坚决遏制“造湖大跃进”,建立排查整治各类人造水面景观长效机制,严把引黄调蓄项目准入关。以国家公园、重要水源涵养区、珍稀物种栖息地等为重点区域,清理整治过度的小水电开发。

第二节 加强重点领域节水

全面实施“深度节水、极限节水”。严格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建设一批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围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总体布局,分区域规模化推进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实施现代节水农业综合改革示范项目,探索“投、建、管、服”一体化运作的现代农业节水新模式。推进工业节水减排,以兰白经济区、陇东能源基地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技术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工业园区,统筹水处理及分质供水系统,进行水的梯级利用和集中处理,建成一批节水标杆园区。加强城乡节水降损,巩固和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成效,全面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加强城市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完善农村集中供水和节水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广节水型器具。大力推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多元、梯级和安全利用。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用水宣传与教育,提高群众节水意识。

第三节 有效增强供水保障能力

统筹全省三大流域水资源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坚持河西控水、南部保水、陇东调水、陇中优水的总体思路,加快建设流域之间水资源调配通道,优化全省水资源配置格局。河西地区强化节水,逐步降低河流开发强度,实现还水于河。利用好长江流域水资源存量,积极推进白龙江引水等跨流域调水,实现长江、黄河流域水系连通。积极配合国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论证,深入开展甘肃水资源需求及配置方案研究,适时启动河西生态补水、引洮济渭等南水北调西线配套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完善城市水源结构,市级城市实现“一用一备”,县级城市均建成一个稳定可靠水源。围绕乡村振兴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贫困地区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建设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和古浪县黄花滩调蓄供水工程,提升区域供水保障水平。

第七章 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治理

统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防治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第一节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推进种养适度规模经营,推广科学施肥、安全用药、农田节水等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提高化肥、农药、有机肥、饲料等利用效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进残留地膜(棚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全面推广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雨污分流和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禽畜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在沿黄大中型灌区实施农田退水污染综合治理,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生态沟道、污水净塘、人工湿地等形式的氮、磷高效生态拦截净化工程,加强农田退水循环利用。强化沿黄灌区尾菜处理及综合利用。分级分类实施污染治理修复,在受污染耕地集中区域建设超筛选值农用地安全利用示范工程。在地下水易受污染地区,优先种植和发展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特色林果业,推广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减少地下水污染。

第二节 推进工业污染协同治理

关停并转沿黄“散乱污”企业,分类推动沿黄河一定范围内高耗水、高污染企业迁入合规园区,严禁在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临岸一定范围内新建“两高一资”项目及相关产业园区。组织开展工业企业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推动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治理,加快钢铁、煤电超低排放改造,开展煤炭、火电、钢铁、化工、有色等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强化工业炉窑和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实行生态敏感脆弱区内工业行业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实施黄河干支流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行动,开展黄河流域甘肃段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步推进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工作。加快构建覆盖所有排污口监测、监管体系建设,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严格落实排污许可制度,所有沿黄固定污染源要依法按证排污。沿黄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稳定达标排放,或在一定时期内依托其他可行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严控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或未有效处理直接排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严厉打击向河湖、沙漠、湿地等偷排、直排行为。加强工业废弃物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区域治理,以危险废物为重点开展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行动。

第三节 统筹推进城乡生活污染治理

加强污水、垃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处理等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加快推进渭河、泾河、马莲河、祖厉河等污染负荷较重支流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善城镇污水收集管网设施,持续提升黄河流域城市(县城)污水收集效率并确保达标排放,巩固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基本消除县级以上行政辖区建成区黑臭水体。加快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鼓励支持建设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城市建设、生态景观等用水优先使用再生水。因地制宜推进污泥资源化利用,提高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厕所革命”的衔接,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城市、沿黄干流和主要支流沿线县、镇,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建设垃圾焚烧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因地制宜开展阳光堆肥房等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建设。保障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稳定运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污水垃圾处理,探索建立污水垃圾处理服务按量按效付费机制。推动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在地级市和县城等城乡人口密集地区普及集中供暖,因地制宜推进天然气、电能、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集中供热。积极开展车、路、油统筹管控,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

第四节 开展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研究制定甘肃省黄河流域矿区综合整治专项实施方案。积极推进甘南、兰州、白银、平凉、祁连山等历史遗留矿山开展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盘活矿区土地资源。强化生产矿山边开采、边治理举措,及时修复生态和治理污染,停止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以黄河干支流岸线、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为重点,开展尾矿库、尾液库风险隐患排查,“一库一策”制定治理和应急处置方案,鼓励尾矿综合利用。统筹推进华亭、新窑煤田等大强度开采导致大规模地面沉陷综合治理,开展白银、庆阳、平凉等矿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试点示范。落实绿色矿山标准和评价制度,2021年后新建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要求,加快生产矿山改造升级。

第八章 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十大生态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为主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为突破口,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融通,促进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构建绿色、协同、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切实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组织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级科技计划专项,围绕水安全、生态保护、水沙调控等领域,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中长期重大问题研究和科学试验、技术攻关。以建设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为引领,在兰白、天水等黄河流域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创建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兰州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依托兰州大学、中科院兰州分院等,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学科,引进一批国内顶级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加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技术创新,在生物技术、育种、旱作农业等方面深化技术创新。实施绿色生态产业创新工程,围绕集成电路、循环经济、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强能源化工、有色冶金、加工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研发和突破。依托现有各类产业和创新基金,加大对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的技术研发创新支持力度。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企业承接机制,与中科院近物所等建设共性技术科技转化转移平台,支持兰白自创区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综合运用政府采购、技术标准规范、激励机制等工具促进成果转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科技活力强的领军企业,实施创新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第二节 做优做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

坚持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以培育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抓手,以建设两个“三品一标”为重点,以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为目标,全力推进沿黄灌区农业走“现代”方向引领、“丝路”时空定位、“寒旱”内在特质、“甘味”知名品牌的特色发展之路。充分挖掘沿黄灌区农业特色资源优势,按照“产业集群、龙头集中、技术集成、要素集聚、保障集合”的思路,全力打造以高原夏菜、瓜果、养殖业及奶产品为主的沿黄农业带,以优质苹果、白瓜籽、黄花菜、小杂粮等为主的陇东雨养农业区,以中药材、马铃薯等为主的中部旱作农业区,以藏牛羊、藏药等为主的甘南高寒牧区。建设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研究中心,加大农区肉牛、奶牛、肉羊、生猪和家禽生产基地和养殖大县扶持力度,建设国家优质食用油、奶源和肉类生产储备基地,争取国家在我省沿黄灌区建设优质奶源基地、现代牧业基地、优质饲草料基地、牦牛藏羊繁育基地,加快甘南黄河上游青稞基地建设。依托大企业、大项目、大资本的进入和带动,推进集中连片绿色标准化种养基地与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完善农产品种植、加工、存储、贸易等全产业链,打造一批黄河地理标志产品。大力发展戈壁农业和寒旱农业,积极支持种质资源和制种基地建设。巩固拓展临洮县、安定区两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成果,加快创建肃州区、宁县、景泰县和会宁县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国家黄河流域农牧业支持重点,把甘肃黄河流域打造成西北乃至中亚、中东欧的菜篮子产品供应基地。

第三节 加快建设全国现代综合能源基地

根据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优化能源开发布局,合理确定能源行业生产规模。发挥石油、煤炭、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种类齐全、资源丰富优势,推动陇东现代能源综合基地建设,处理好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加快能源开发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努力将陇东能源基地建设成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西北地区重要的石油炼化基地、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能源绿色化开发示范基地,争取将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推进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合理控制煤炭开发强度,严格规范各类勘探开发活动。通过优化布局加快煤炭资源开发专业化,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建立完善的高质量煤炭产业循环体系。推动煤炭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加快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严格控制新增煤电规模,加快淘汰落后煤电机组。加强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监管执法。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着力提升油气生产加工利用水平,建设陇东千万吨级油气生产基地和特色高端战略性石化工业基地。完善能源储运基础设施,促进网源荷储一体化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庆阳至兰州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加快农村燃气管网建设,推动农村燃气入村入户。开展大容量、高效率储能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推进网域大规模720兆瓦时电池储能电站试验示范项目。加强氢能技术研发,积极推进氢能产业示范应用。挖掘黄河上游现有梯级电站潜力,建设混合可逆式抽水蓄能电站,依托风能、太阳能资源优势,开展风光水储一体化、风光储一体化建设,构建“风光水火核”多能互补系统。建设大型平价风光电基地,加大清洁能源电力消纳外送能力和保障机制建设,加快跨省区电力市场一体化发展,实现风光电资源规模化、基地化开发,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能源支撑。谋划实施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外送工程,为能源开发外送提供保障。积极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开展国家级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第四节 促进十大生态产业提质增效

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坚持把十大生态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抓手,一年一年抓下去,不断提高生态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绿色发展崛起。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打造若干千亿级产业和百亿级园区,推动创新要素汇集,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生态产业新格局。加快培育节能环保产业,推进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建成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突出、创新活力勃发的西部地区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着力提升清洁生产产业,积极推进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发展,加快推进传统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广应用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等清洁生产工艺和装备,建立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围绕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绿色化工产业,积极推进传统重化工业出城入园,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大数据等绿色低碳产业。全力办好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以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加快中医药产业园区建设,扩大中医药生产加工规模,打造当归、党参、黄芪等特色道地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发展壮大中医中药产业。巩固拓展通道物流产业,依托兰渝、陇海、兰新、包兰、青藏线等国家铁路在我省形成的交通枢纽优势和物流节点功能,构建现代物流产业布局,推动全省高铁经济带、兰州空港临空经济区发展,重塑甘肃通道枢纽和物流优势。积极培育数据信息产业,依托国家“东数西算”产业联盟,积极争取建设国家超算中心,加快兰州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推动西部数据存储中心、遥感图像解译中心等重要信息数据平台建设,深度打造“丝绸之路信息港”,提升各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推动智能制造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新材料、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产业,推进兰石集团石油钻采设备、炼化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加快华天科技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与芯片封测基地建设,将天水打造成国家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基地。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发挥我省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打造“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旅游品牌,推动特色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加快文化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促进“文旅+康养”深度融合。

第五节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立足黄河流域人才、产业基础,抢占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的高地,打造高成长、高带动、高集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行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启动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产业链,谋划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孵化器,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快建立省市联动、多部门配合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引进体系,确保沿黄流域每年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左右。支持兰州新区做精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建设兰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做新做强生物制品产业链,补齐医疗装备产业链短板。充分发挥医用碳离子领域的科研优势,打造全国医用碳离子研发设计中心、生产制造基地、运维服务中心、人才培养基地、检验检测中心。依托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郝氏炭纤维等企业,着力发展高性能分离膜新材料、新型碳纤维和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积极谋划发展炭—石墨材料、3D打印材料、电子级晶硅等前沿新材料产业链。优化无人机产业结构,延伸无人机产业链条,建设飞行服务、检验检测、研发制造、展示交易等6个中心,把无人机试飞基地建成有全国影响力的无人机产业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兰州新区、兰白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用,先行先试,加大政策创新支持力度,实行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促进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提高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能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确定实施一批重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引进创新项目和产业化项目,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促进高端高质高新的实体经济产业发展。

第九章 开创黄河上游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统筹生态保护与城乡建设,强化城镇化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协同推动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强化兰州黄河上游中心城市地位,推动节点城镇差异化发展,分类补齐县城短板,构建特色彰显、优势互补、协调联动、城乡互动的黄河上游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第一节 加快推进城市群发展

将加快城市群建设作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加快建设以兰州、兰州新区、白银为核心,辐射带动定西、临夏等周边地区的兰白都市圈,强化都市圈人口经济集聚中心作用和引领带动能力。完善兰州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兰州市作为西北地区商贸物流、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打造黄河之滨最美城市。支持白银市延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扶持政策。优化兰州和白银主城区发展空间,加快城区“退二进三”步伐,增加城区居住、生态和现代服务业空间。高水平建设榆中生态创新城和兰州新区,大力提升产业集聚水平,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与主城区间快速轨道交通建设,支持建设新区和主城区“半小时交通圈”,积极打造兰西城市群第三极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强兰白国家自主创新试验区、科技改革试验区建设,提升试验区集聚创新要素能力。加密联系通道,提高定西市、临夏州与兰州间的联系便捷度。严控新建各类开发区,促进产业互补、错位发展。加快都市圈内城市同城化、一体化进程。推进天水、平凉、庆阳积极参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

第二节 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加快发展

提升区域中心城市与节点城市间联通度,改善城市间交通条件,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加快天水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腹地城市试点,强化天水、陇南抱团发展,建设西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旅游中心。强化平凉、庆阳便捷联系,推动平庆区域协同发展,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与物流集散中心、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推动甘南、临夏等民族地区特色化发展,发展绿色现代农牧业,发挥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建设黄河上游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第三节 加快以县城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以县城为重点,按照适度集聚、联动互补的原则,打造功能完善、产业集聚、特色鲜明的就地城镇化承载新空间。加快推动陇西、永靖等人口规模较大县改市工作。全面取消县城落户限制,大幅简化户籍迁移手续。推动县政府驻地镇集聚资源和人口,以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加工为重点,建设县域特色产业园,鼓励有条件的临近县区联合打造建设产业园区。推动灵台、古浪等人口减少县域优化存量建设用地资源,开展建设用地指标在省内或跨省交易。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强化县城公共服务补短板,加快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配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县域人口承载能力。在沿黄市州中选取生态良好、设施完备、风貌独特的小镇,打造一批休闲旅游特色小镇。(转8版)

1. 甘肃各市旅游收入排名

国内旅游收入3890.61亿元。

四川排名第一: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6782.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9.04亿元。

江苏、江西国庆旅游收入均超400亿元;

  河南、贵州紧随其后,位于“300亿元梯队”;

  浙江、广西、上海、广东排序稍后,位于“200亿元梯队”;

  另有辽宁、云南、北京、吉林、甘肃5省份国庆旅游收入超100亿元。

2. 甘肃旅游排名第一

第一,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1931.32亿元的营收居甘肃省第一企业,在500强中排名第88位,也是仅有的一家企业进入全国前100名。

第二,酒泉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500强中排名第185位,2016年营业收入为813.10亿元,排甘肃省第二名。

第三,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营收为571.68亿元,在500强中排名266位。

3. 甘肃旅游人数 城市排名

202O年各省城市数量排名为;

1,广东省,四川省各21个城市。

3,山东省,河南省各17个城市。

5,安徽省,云南省,各16个城市。

7,辽宁省,湖南省,广西,甘肃省,新疆各14个城市。

12,黑龙江省,江苏省,湖北省各13个城市。

15,内蒙古自治区12个城市。

16,河北省,山西省,浙江省,江西省各11个城市。

20,陕西省10个城市。

21,吉林省,福建省,贵州省,各9个城市。

24,青海省8个城市。

27,海南省4个城市。

4. 2019年甘肃省旅游收入

世界500强甘肃有1个,为金川集团公司。2021年8月2日,全球同步发布最新《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营业收入359.071亿美元位列第336位,在榜单上的排名较去年跃升33位,是甘肃省唯一上榜企业。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采、选、冶、化配套的大型有色冶金、化工联合企业,生产镍、铂、铜、钴、稀有贵金属和硫酸、烧碱、液氯、盐酸、亚硫酸钠等化工产品以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镍和铂族金属产量占中国的9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第三大铜生产基地。

5. 甘肃旅游收入再创新高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度31分-42度57分、东经92度13分-108度46分之间。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全省设14个地、市、州,87个县(市、区),省会兰州。甘肃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从陇东高原到河西走廊,从北山山地到陇南山区,分布着山地、丘陵、高原、平川、荒漠、戈壁、森林、草原、绿洲、沼泽、冰川等。适于种植的农业土壤多达15种,人均耕地2.17亩,草地面积2.50亿亩,占本省土地总面积的36.57%,为全国第五大牧区,草地面积广,水草质量好。林地面积7731万亩,木材积蓄量近2亿立方米。近年来,人工造林逐年扩大,育用结合已经初见成效。

甘肃是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有野生药材951种,居全国第二位,已经营450多种,主要有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贝母、大麻、杜仲、灵芝、冬虫夏草等。其中"岷归"、"文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本省丰富的药材资源为甘肃发展医药工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甘肃有野生动物650种,鸟类441种,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禽20多种,其中属于一类保护的有32种,二类保护的有36种,三类保护的有近50种。主要分布在陇南山区、河西走廊、祁连山区以及甘南高原的森林地带。陇南山区的野生动物,以大熊猫、金丝猴最为珍贵。

甘肃有丰富的水利资源,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内陆河三个流域,9个水系。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603亿立方米,其中1亿以上的河流有78条。全省已建成水电站29座,黄河上游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水电站和白龙江的碧口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12.5千瓦,全省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300万千瓦,年发电量235.65亿度。

甘肃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有色和稀贵金属尤为丰富。截止目前,全省已经发现145种有用矿产,其中镍、钴、铂族、硒、铸型粘土和饰面蛇蚊岩等11种的储量居全国首位,锌、铬、铜、锑、重晶石、菱镁矿等15种分列全国2-5位,具有明显优势。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全省总人口为2237.11万人,其中,汉族人口2051.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1.7%,少数民族人口185.6万人,占8.3%,在少数民族中,世居本省、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等10个少数民族。此外,还有30个少数民族。东乡、裕固、保安为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

区位优势。省会城市兰州在中国西北处于连接陕西、青海、宁夏、新疆4省区的中心位置,并且地处中国大陆版图的几何中心,是西北最大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网络中心,四条铁路干线和六条同道在这里交汇,在西部大开发中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开发潜力。一是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土地接近2公顷。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西、黄河干流沿岸地区等水土光热资源组合优势突出,二是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牛、羊品质好,商品量大。野生药用植物有1270多种,居全国第一位,特别是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麻黄、甘草等中药材的产量高,质量好,享誉国内外:三是旅游资源丰富,有独特的自然生态、冰川大河、戈壁沙漠、山川草原等自然景观,历史又形成了具有甘肃特色的石窟艺术、民俗宗教、黄河文化、丝绸之路、三国遗址等人文景观。四是能源资源种类多,组合条件好,有利于形成煤电并举、水火电互补的优势,风能、核能、太阳能以及青海、陕西、新疆的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可供开发利用。五是矿产资源丰富,有41个矿种的保有量居全国前10位。镍、铅、锌、金、钨等特色矿产保有储量大,开发条件好,开发利用价值大。

工业基础。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甘肃已形成地方特色明显的工业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和西北的钢铁生产基地,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建筑建材、机械电子、国防军工等领域,工业技术装备水平较高。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原煤产量居第18位,发电量居第21位,有色金属中镍、铅和稀土化合物居全国第1位,钢和钢材产量居西北第1位。

科技实力。甘肃平均每万人拥有技术人员148人,高于全国74.4人的平均水平。有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干旱农业生态、碳基合物与选择氧化等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等一批实力雄厚、水平较高、特色明显的科研、教育机构。在新材料、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电子与信息、环保技术、旱作农业、草原生态、防治荒漠化等领域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甘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结构调整为切人点,在继续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时,以壮大城市经济为龙头,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发挥比较优势、壮大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把甘肃建成全国重要的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综合性高新石化基地、中药材现代加工基地、林牧业基地和旅游大省,充分发挥甘肃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桥梁、纽带和依托作用。

——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形成适应甘肃经济发展的新机制。

——以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结构调整为切入点,加快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退耕还林(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

——以壮大城市经济为龙头,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以兰州为重点,以陇海(江苏连云港——兰州)线和兰新(兰州——乌鲁木齐)线为依托,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形成大开发的支撑点和新的经济增长带,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城镇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实施三大战略,即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使科技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第一推动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改善投资软环境,推动开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甘肃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走发挥比较优势、壮大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老工业基地的比较优势,形成石油天然气与精细化工、有色冶金新材料、生物制药、特色农副产品及以其为原料的加工业、旅游业五大支柱产业。

按照这个基本思路,“十五”计划(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近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按8—9%考虑,由1999年的931.58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加到2005年的亿元。

——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到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5亿元,力争达到100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率按40%左右考虑,五年累计力争达到3000亿元。

——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严格控制在全国平均增长率以下。到2005年,总人口控制在2700万人,期间净增130万人。

——人民生活。到2005年城镇民民可支配收入达到6400元,年均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达到2200元,年均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科技、教育。主导产业的骨干企业技术水平接近国际80年代水平;到2005年,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条件比较好的大中城市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生态、环保。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趋势得到基本扼制;大中城市供水、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建成,工业“三废”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有所减缓。

——城市化进程。200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30%。

到2015年的远景目标是: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总量进入西部中等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接近全国2010年的平均水平,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明显成效,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0%左右,经济社会信息化初见成效;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健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现小康,并使70%的城填人口和30%的农村人口达到宽裕型小康;就业基本有保障,人人享有较高水平的卫生保健和社会保障;基本普及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有较大提高;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总之,计划经过10年努力,使甘肃生态环境初步改善,全面开发的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具备,良性开发机制初步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框架基本形成,特色明显的支柱产业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再经过30到50年的努力,把甘肃建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甘肃。

——以公路为重点,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公路:突出高等级化建设和路网改造,建成兰州与周边省会城市的高速通道,省至地(州、市)通二级以上公路,地(州、市)至县(市)通三级以上油路,乡镇通四级公路,村村通汽车,形成全省纵横交叉的公路网络。

铁路:实现陇海线、兰新线甘肃段的复线化和提速,争取建设兰州经广元至重庆、玉门镇至敦煌等铁路。

民航:重点抓好中川、敦煌机场的改扩建工程,扩建、新建嘉峪关、庆阳、夏河等支线机场,做好天水、张掖、平凉等机场的工作。

管道:配合国家建设兰州经成都至重庆输送成品油管道工程、西气东输新疆经甘肃至上海输气管道工程,建设青海涩北经西宁至兰州、陕西靖边至庆阳长庆桥输气管道工程。

水利: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搞好现有大中型灌区设施的维护、改造和配套工作,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统筹外流域调水,重点实施河西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搞好疏勒河流域综合开发和东乡南阳渠丁程,建设引洮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和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

能源: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和建设,积极开发利用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加快黄河小峡和张掖黑河上游梯级电站的滚动开发和长扫:上游水电开发,做好连城电厂二期、靖远电厂三期等火电厂的改扩建和兰州燃气发电厂的前期:工作,合理开发利用青海、新疆和长庆的天然气。

城乡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兰州及其他省辖市的供水、供热、道路、环境等城市基础设施,尽快实现全省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

邮电:以全省公用通信网数字化为重点,加快国家干线光缆和省区光缆建设,加速专用网、数据网和通讯网“三网合一”,尽快完成高效、覆盖面广的邮电通信信息网络建设。

——因地制宜,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按照“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方针,把生态建设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扶贫开发、发展地方经济结合起来,从2000年开始用11年时间,在选择不同类型的地方搞好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和宜林荒山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试点的基础上,实施国有天然林保护、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林(草)业生态建设、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建设、河西地区防沙治沙和荒漠化综合治理、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建设、刘家峡库区流域绿化建设等工程,坚决制止新的毁林毁草开荒,使全省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9.04%提高到2010年的13.6%,实现初见成效。争取到2020年实现大见成效。

——以提高竞争力为中心,大力推进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一是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民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为切人点,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加快建立“粮食、经济作物、饲料生产”二元结构。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争创名牌农产品。积极培育和推广优质牧草种籽,开发优质饲料,促进全省草业和饲料业的发展。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有市场有特色的草食畜牧业和优质林果业,把甘肃建成国家重要的草牧业基地。同时,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抓好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战略。

二是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主力军和“小巨人”。以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突出一个改造,对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轻工食品、机械、建材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把医药、电子等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淘汰一批落后的工艺,关闭一批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快实施天然气开发利用项目。重点开发三大合成材料、有机化工原料、专用材料以及下游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把甘肃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性高新石化基地。对镍、铝、铅、锌、稀土、钢、炭素、新材料等材料工业的一批重大改造和建设项目进行重点建设,把甘肃建成全国重要的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同时,搞好生物制药与中药新剂型、重大国产化装备及其配套产品、计算机与数字通信等领域中的一批大项目,大力开发新产品,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继续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工业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再造工业新优势。

规范组建一批大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主力军,抓好兰州炼油厂、兰州化工厂等50户大型企业,用几年时间将其改造成为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并以此带动整个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选择30户中小企业,把它们改造、培育成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小巨人”企业。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甘当配角,与国内外大公司开展专业化协作。

三是以生物医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为重点,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兰州、天水、金昌、白银等城市为中心,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地,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工、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与信息(特别是应用软件)、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若干个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四是加快旅游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旅游景点、旅游地相互之间快速通道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旅游战略,不分部门,不分所有制,共同按规划发展旅游,大力开发敦煌、天水、夏河、兰州及其周围地区新的特色旅游景点和特种、特色旅游项目,搞好以敦煌国际旅游城建设为龙头,包括丝绸画廊、大漠黄河、三国遗址、回藏风情四大旅游板块在内的开发与建设,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技术含量,培育和发展旅游品牌,把旅游业培育成全省的一大支柱产业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同时,要加快发展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社区服务、中介服务、房地产等新兴产业和区域性的批发市场体系。

五是以落实和完善有关的优惠政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科技和非公有制工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除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使其尽快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水平。

六是按照“点线面’布局的原则,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兰州特大城市的综合功能,强化兰州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使其尽快成为西部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交通通信枢纽和经济、科技、商贸、金融、信息中心。把铁路、公路主干道沿线的中小城市、县城培育成经济增长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继续实施再造河西战略,把河西走廊建成西部的现代农业基地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加大对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脱贫奔小康。发挥各地的优势,进一步发展各具特色的地区支柱经济。

——以深化科教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动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或者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同企业合作。鼓励省内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组建技术开发中心,支持省内企业与省外、国外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联姻,在省内或省外组建技术开发中心,早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具有甘肃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有利于加速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整合国家在甘及省属科研机构和技术力量,组建20个了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0个重点实验室,逐步形成30个具有特色的技术基地,为大开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在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树立风险意识,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建立科技风险投资服务体系,加速发展高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跃式发展。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甘肃需要的技术成果。

以人为本,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努力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休、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采取特殊措施,加大投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广泛开展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提高劳动者素质。根据甘肃人才需求状况,确定引进人才、智力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为,来去自由,常来常往”的原则,以项目和课题为中心,采取特殊政策,建立人才共享机制,吸引人才特别是经济建设急需的实用人才参与甘肃开发。对为甘肃开发做出突出贡献、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省内外科技人员实行重奖。

实施大经贸战略,鼓励具备条件的生产企业争取进出口经营权,大力扩大自营进出口,到境外办企业。修订和完善出口商品升级换代的规划和措施,争取在5年内,以甘肃已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机电产品、土畜产品、中医药保健品、铁合金产品、镍铝稀土有色金属产品为重点,大力开发具有一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精细化工产品和名优新特产品,逐步形成稳定的出口企业大户和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以扩大机电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和陇货精品的出口为重点,积极调整出口结构。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形成外资、外经、外贸相互依托、综合开发国际市场的格局。

调整利用外资结构,加大农业、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创汇产业、环保产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外资利用力度,有步骤地推进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努力扩大借用国外贷款的规模,积极引导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对国有企业进行兼并、收购、参股,除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外,都可以进行控股,增加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数量,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和符合甘肃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则,通过互为市场、技术转让、嫁接改造、对口支援、联合开发等方式,进一步主动加强同东部沿海地区的技术经济交流与合作,吸引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参与甘肃开发。

2021年末甘肃省常住人口为2490.02万人。

这次人口普查比上年末减少1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4.1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68‰

在这次人口普查中,男性约1266.01万人,女性人口1224.01万元,人口比为103.43,(以女性100)。全年出生人口24.16万人,死亡人口20.6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2‰。0~15岁人口为505.97万元,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为20.32%。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1559.01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的62.61%, 60级以上人口为425.04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的17.0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300 25万人。

7. 甘肃省旅游收入排名

广东省 四川省 江苏省 山东省 江西省 贵州省 云南省 浙江省 河南省 陕西省 北京市 河北省 广西自治区湖南省 福建省 上海市  天津市 安徽省 海南省 重庆市 山西省 甘肃省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湖北省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自治区 青海省 宁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开荒荒地确权规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