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专业的中国大学生人才过剩剩?哪些供不应求?

网络安全岗位北京最好找工作

报告显示, 2017年上半年,通过智联招聘发布的网络安全岗位的招聘需求,较2016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232%。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广州这五个城市是网络安全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城市,这五个城市对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的总量占全国需求总量的50.6%,超过半数。其中,仅北京地区需求的网络安全人才,就占到全国的25.5%。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网络安全领域,学历并不是用人企业最为看重的因素。从调研情况来看,不论是安全企业还是其他政企机构,普遍亟需具有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安全技术人员,而不是只有学术能力,缺乏动手能力的人。

企业提供高薪难招合适人才

网络安全岗位的薪酬比较可观。统计显示,求职者期望的平均薪资约为7533元/月,而企业提供给网络安全相关岗位的平均薪酬约为9391元/月,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提供的网络安全岗位的薪资水平竟然明显高于求职者的期望。

为什么会出现用人单位的薪资预算高于求职者预期的情况?智联招聘专家分析,主要是因为很多政企机构的人才需求正在升级,而市场上现有的网络安全人才储备,不足以满足政企机构对相关岗位的实际技能需求,网络安全领域的人才技能与岗位出现了错配:从业人员多集中于传统的低技能基础型岗,呈现过剩的状态,而高技能人才的空缺则非常明显,供不应求。

简而言之,就是企业用高薪也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这一结果也再次说明,网络安全人才市场目前所面临的结构性短缺问题――不是没有人,而是没有合适的人,特别是缺少具有实际动手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安全大数据分析师将抢手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普及,并深入到各行各业。办公系统、业务系统的互联网化几乎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报告指出,网络安全人才市场有四大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即网络安全人才将长期供不应求;专业技能要比学历更具竞争力;预计未来3-10年内,中国网络安全人才市场中,安全大数据分析师和应急响应工程师将可能成为最为抢手,最为稀缺的人才资源;另外,安全人才培养模式也将日益多样化。


房地产白银时代,设计企业的战略及创新突围之道

来源:房地产投融资总裁俱乐部 

核心提示:到了白银时代,资源资本不再是最重要的主导因素,产品能力和高水平人才团队成为稀缺。因为在这个供略过于求的白银时代里,最重要的制胜因素不是已不是资本资源,而是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团队。

  在沸腾的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与中国房地产共同爆发的还有一类是其产业链同盟公司。在这其中,工程设计行业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代表。

  相比已经相对市场化的金融及房地产业的竞争,中国工程设计行业的竞争格局则更加有行业特色。

  目前的业界共识是,在黄金时代操盘房地产,资源、资本为王,产品次之,那个时代供不应求,只要拿到地就可以挣钱。但到了白银时代,资源资本不再是最重要的主导因素,产品能力和高水平人才团队成为稀缺。因为在这个供略过于求的白银时代里,最重要的制胜因素不是已不是资本资源,而是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团队。

  用行业里的话说,在白银时代里,“地拿砸了,产品定位方向错了,产品创新亮点不突出,一切都玩了。”

  但似乎这种正在强化的“以技术引领、产品为王”的白银时代游戏法则,并未有效适用于设计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相信这种游戏基因的变化一定会以一种规律转向设计行业,从而颠覆原有的设计行业的生态环境。

  下面,我们来看看设计行业是怎样的特征?这种上游市场的竞争变局会通过什么样的作用机制传导到下游行业的?

  一、设计行业的特征分析

  不同于房地产行业,设计行业有几个独特特征:

  1、资质门槛。资质对于一个设计企业来说,是代表着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象征。规划资质、建筑资质、工程咨询资质等名目繁多的企业资质,以及相对应的工程设计人员专项资质,决定了公司发展壮大过程,需要跨过一些行业门槛,才能进入某一个更高级的俱乐部,获得一批更高质量的客户资源和项目资源。资质问题表面上是对项目安全性的保护,是技术实力水平的彰显,但实际上也成为抵制行业变革的重要壁垒。刚性的资质门槛因素胜过了人的创新因素,而现在人才的跨界创新才是最重要的制胜因素。

  2、人力资源的构成与塑造模式过于同质化。不同于房地产业是个多元化的人才组织模式,设计公司因其培养人才模式的特殊性,所以其人力资源存在一种共性特征。业内有以清华、同济大学为代表的“四大院,老八校”之称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垄断了行业内的人才结构。这是一个讲究出身和血统的技术性行业,几十年来形成的独立特色的学科体系,似乎外行很难入侵进来。但这些传统的学科教育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行业跨界整合的需求。

  3、项目服务能力呈地方割据局面,二、三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设计水平差异巨大。设计业务是一个特别需要服务的行业。因此,行业现状是高手设计院云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地方设计院主要做设计落地服务。但往往大量的设计业务需求集中于90%的地方市场上。产品创新过程需经过地方设计院传导到一线城市,但实际上目前大量需要创新的项目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如果这种创新知识和技术传导进程过慢,不利于应对市场变化。

  4、大公司包养设计院,市场竞争不充沛。从民用建筑设计领域来说,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被大开发商包养的,如绿城、万达设计院等,一类是未被包养的社会各类设计机构。但从属于大地产集团的设计部门往往履行是设计总包的职能,他们的品类研发能力很强,而这种能力往往在集团产品线战略中,并不为外界所掌控。这也形成了一个大型房开公司的内部循环和壁垒结构。

  但是这些本质特色,似乎在白银时代都不太合用了。我们再回顾一下白银时代的竞争规则:产品为王。简而言之,就是没有好的产品设计和工程能力,就很难获得市场的胜利。

  二、白银时代的产品特征

  下面问题来了。白银时代最大特点有两方面:

  1、市场容量在下降。投行预测,根据城镇化进程和人口出生率的波动,确定未来房地产市场开发容量在每年10亿平米,白银时代市场容量增长率为0。同时这个市场容量还面临两个最大的下降的风险元素,那就在于:第一, 90后一代的中国人口出生率呈现断崖式下跌,未来住房升级需求有限;第二,城镇化发展进程突然停滞,可能会出现拉美国家式的中等收入陷阱。上述两个因素都是增长的导致设计行业市场容量萎缩的最大风险点。

  2、同质化的产品卖不掉,个性化的高创意性产品市场追捧。这就决定了创新需要尽快从产品研发的基础层面上开始。这样的基础层面的研发需要整合市场要素和工程设计专业门类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3、房企跨界,导致设计产品也需跨界。目前大量的房地产公司进行的跨界涵盖了产品跨界和技术跨界两大方面,这就要求为其服务的配套产品研发供应商同时具备大跨度的专业整合能力。

  从房地产产品创新生产的流程及价值链环节进行梳理来看,可以分成投资可研、前期策划、市场定位、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施工管理等几个阶段,并且不同阶段的价值链会逐项递减。如果能将这些环节的价值链的产品进行叠加,形成整合,即可形成一体化的产品生产能力。

  新的角度来看,所有的进化和演变都是来自于边缘地带的创新。

  三、设计公司的五大突围策略

  1、专注特色品类,研发带动产品创新。随着白银时代市场的细化,可以将市场划分的标准进行切分。一般情况下,市场分成住宅、商业、公建、旅游、产业等几个门类,每个门类有分成很多细分品类。

  专注一到两个基本门类,并根据对产品进化和创新趋势把握,在做设计的时候,就可以清晰看清这类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的设计就是有引领价值的设计模式。能帮助开发商在后期市场竞争中获胜的综合服务模式,是开发商最看重的价值所在。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产品设计的创新一定要和市场结合,关注市场变化的细微敏感的点上,只有这样的接地气的设计创新才是有市场生命力的。因此,营销与设计的结合、财务投资回报数据与产品设计的结合,工程技术创新与设计的结合,都是设计创新需要跨界的领域。

  2、联合资本,掌控全局。设计与资本投资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从来就没有通用的话语。但如今高能力的设计公司,已经可以通过技术革新的核心竞争力,与资本形成联合,将资本落地在项目的研发及开发环节,从而通过资本的植入,将产品创新的溢价体现出来,兑现技术创新的价值。

  3、纵向控制产业链下游。理论上来说,设计与工程的结合是天然的过程。但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很自然的将产品研发与工程绑定在一起。设计与工程的挂钩,是大多数设计公司梦寐以求的战略目标。我们发现,凡是和工程挂钩的设计公司,都已经成为大牌公司,比方说景观设计公司与东方园林等几大园林公司的战略合作。下一步设计公司以何种技术手段捆绑工程管理公司,为业主方提供增值服务,也是未来整合的一个重要策略。

  4、横向铺网络,知识与技术在全国市场同步更新。很多设计公司,一旦具备了知识更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之后,需要尽快扩张到其终端的地方市场上。目前来看,已有不少品牌公司在二三线城市设立分支机构。设立完机构后的知识系统的更新和管控,是保证设计成果质量的一个根本方面。如若不能有效传到,将导致品牌美誉度的损耗和项目的失败。因此,知识管理能力是未来高能力设计集团竞争的另一个重要阵地。如何搭建一个快速更新、快速学习的系统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5、品牌升级,提高品牌识别度。白银时代是追求特色个性化的时代,因此公司品牌战略也更加值得重视。一个团队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品牌故事和包装的推广,这样才能最快的速度到达目标客户。针对未来专业玩家的市场,在某一细分产品品类里具备口碑和话语权,绝对强于泛泛的大而空的品牌策略。专业度在品牌故事包装上需要体现得淋漓尽致。

  洲联集团五合国际战略转型案例值很得思考。洲联集团是最早进行横向设计整合的公司。首创的5+1设计模式,即整合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和平面设计五类方向,并植入产品策划与项目管理,以全面乙方服务成为开发企业的高端智库,引领房地产服务市场十几年。

  如今,洲联集团结合市场变局,又推出了全新产业链整合模式。从设计和产品服务层面,延伸到资本和工程管理相关领域。首先,同大型人居建设集团合作的产业基金,将产品创新与资本嫁接,为开发商的开发建设引进资本助推器。

  其次,服务模式转变成绿色城市综合服务商概念。重点涵盖了融资策划、规划设计和绿色技术等三大领域。在上游往房地产投融资顾问、房地产基金管理和资产管理领域迈进,下游往生态节能设计、咨询、标准认证以及合同能源管理领域推进,这样就形成了从金融投资、到产品研发、再至工程管控的一体化的价值链。

  洲联集团不再是传统的设计机构,绿色城市与人居建设更是中国未来的城镇化道路。全产业服务模式的蜕变,代表着未来高能力综合规划与智力服务集团的一种趋势。

  已经过去的马年,对于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来说是一个遭受重创的年份。

  很多企业到了年底都看不清方向。面对惨淡的行业数据,设计公司高层和主创设计师们都感到迷茫。

  笔者与业界许多企业交谈,都谈到2014年的确业务不好。但对于这个市场到底有多糟?很多人还是没有概念。

  下面我们先看一组数据,看看2014年的设计市场到底如何了?

  一、2014年,中国建筑设计业务市场容量同比下降10~30%,住宅设计业务总量下降更大

  建筑设计业务与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紧密挂钩,几乎呈线性关系。

  201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064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房屋新开工面积179592万平方米,下降10.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24877万平方米,下降14.4%。

  要知道,对于前些年一直维持在双位数增长的房地产行业而言,去年的掉头向下,这一来一回,直接少了近20个点的市场增速。

  对于建筑设计行业而言,存量销售数据没有意义,新开工面积和当年土地成交面积才是市场容量最主要的标志。

  仅从市场供应来看,跟设计业紧密挂钩的新开工面积减少了1成,也就是说市场总量下降了10%。如果前两年设计市场呈现供求平衡态势的话,那么2014年已经有至少10%的企业将出局,或者在没有那么多企业出局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利润都会下降。

  如若分析住宅市场,下降幅度更是达到近15%。住宅设计市场,毋庸置疑在2014年遭受了重创。

  更严重的数据是,土地购置面积在2014年出现了急速下降。

  根据腾讯财经报道的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300个城市土地成交102830万平米,同比减少31%,相比2013年,2014年土地出让金仅为2.3万亿,同比下降28%。

  如果说土地购置面积不是与当年市场容量挂钩最为紧密的指标,考虑到从购置到开工的递延效应,那么这样的购置面积的降幅还将影响2015年的市场容量。

  综合2014年的新开工面积与土地新购置面积的数据,我们推算2014年度整个建筑设计界市场容量减少10~30%。

  二、设计业务市场开始往优质设计公司聚集,挤出了同质化、低水平的设计企业

  与市场容量下降相比更要命的是,市场对设计产品要求的成果质量也大幅提高。这主要是由市场集中度全部回退到一、二线城市进行防守的战略布局有关。

  2014年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3、4线城市大量超量供给,倒逼开发商退守一、二线城市。

  有经验的业内人士都知道,给一线城市成熟开发企业和三四线城市不成熟开发企业做设计完全是两回事。

  要想在一、二线城市攻城略地的企业,则需要在产品设计创新和细节质量上有很大提高。

  如果说给三、四线城市的项目做设计拼的是速度或者可复制型,那么在一、二线城市的设计拼的绝对是多专业跨界整合能力、方案创意和精细化设计能力。

  这种行业总量需求的结构变化,导致前两年一批低水平设计公司业务遭到淘汰。因此,2014年的市场业务都进一步聚集到有核心设计技术和创新能力的资深设计机构手上。这种设计市场的洗牌和市场资源的再分配,将导致一批设计公司出局。

  面对这样严峻的市场形势,2015年的设计企业该如何再定位?笔者今天做了一下梳理,抛砖引玉,以期能帮助业界同仁共同寻找战略方向。总体来看,有6大方面的突围策略。

  1、争抢主流市场,锁定目标城市扎根

  1)选准城市,扎根布局

  2015年,一、二线城市的住宅市场还将是一个热点。抓紧突破城市布局,抓住那些供求数据良好、人口持续净流入的城市,深耕本地市场。只有这样的城市,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项目供给,因为这些城市正是开发商愿意进一步拿地的城市。

  如今大数据技术那么发达,寻找到良性地方城市市场的确不是个技术难题。统筹分析城市产业趋势、人口流动布局、区域经济格局,自然可以将目标市场遴选出来。

  这些城市的设计业务已经不仅是本地设计公司的天下,2015年我们会发现更多全国性的一线设计公司扎堆进入到这些城市里来,这就是残酷的竞争现实。

  若想在这些城市有效布局,地缘人脉网络、产品能力以及价格取费因素,这些都是能在这些地方获得胜出的重要筹码。

  2)关注住宅市场的产品创新趋势

  一些小众的户型、产品细分、圈层化、差异化都是未来住宅市场竞争的设计技术焦点所在。

  要想在下一步的住宅市场上突围,不进行客户调研的设计注定将无法立足。但近两年的客户市场需求变化奇快,大众化的需求消失了,多样化的小众设计需求正在崛起。我们看到走红的白领公寓、极小户型、终极住宅、老年住宅等产品,都是精准定位于城市部分特点人群市场研发的新品种。

  住宅品类的多元化和产品的进化决定了设计上的创新必须跟上市场进化的速度。其实对于科班建筑学毕业的建筑师而言,空间造型能力并不是问题,而问题的难点是我们如何从设计师的角度理解市场需求。这就涉及到对经济学、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跨学科领域的通识。

  2、快速抓住老市场的新机会

  2015年的市场机会,除了新增的供应之外,不少地方的以棚户区改造为代表的旧城改造项目也是市场热点。

  未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重点已经不在新区的开发,更是在老区的改造升级。城镇化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面临更复杂的社会问题。这类项目遇到的问题必须将设计方案的构思与周边社会环境、经济平衡紧密结合。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是比产品更关键的决定因素。

  于此同时,黄金时代退潮后,在2015年还沉淀了一批大浪淘沙后失败的项目。这批项目都亟待有着改造升级的需求。设计公司应抓住这一批升级改造潮,尽快研究对策,确定设计介入的方式和商业模式,如果能抓住这波机会,也将是一个不错的市场增长点。

  3、合纵连横。纵向整合迫在眉睫,设计领域内多专业跨界已成必备

  白银时代的设计企业,如果不能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专业资源,单兵作战的难度会越来越高。

  我们看到发达国家专业的设计公司,虽然人员团队规模不大,但他们将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布局得很透彻。对其专注的品类,从市场研究、功能特色到设计创新和细节管理,都有很强的实战能力。

  他们关注的是如何让产品落地,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因此,设计与上游市场研究、战略定位、产品策划的整合已经成为了解市场需求、引领市场趋势的最重要的整合策略。

  对于当前设计公司来说,对业主的价值不在于制图能力,而在于引导和教育客户的能力。只有具备这样增值能力的企业,才会获得业主的尊重和认同,设计订单才会纷至沓来。

  要知道,好的设计不是用空间呈现业主的设想,而是通过空间整合了社会功能的变革,帮助业主在特定区域市场形势下打赢战役,获得利润。在伴随着使用功能进化的基础上再呈现出美学的效果。

  洞察经济社会趋势、产品变革趋势、消费需求升级趋势和城市政府诉求,在特定竞争格局下做出的好的策划与设计,才是一个有战斗力的商业设计成果。

  另外,为了达到更好的审美成果需求,独立单一的建筑、规划、景观、室内设计、平面等都无法达到业主的综合性要求。整合多专业设计团队,用几十种设计创意和手法去打造一个精品,也是白银时代开发商赖以生存的产品为王的商业逻辑的根本所在。

  当我们拿出一稿设计图纸,能说服业主,告诉他们:这就是消费者当前正需要的、竞争对手还没能力做到的、政府主管部门力推扶持,财务模式有良好盈利回报并且风险可控的方案,业主还会不买单吗?

  4、产品研发,市场等不及一再的试错和毫无建树

  我们看一下当前上市的设计公司公布的产品研发方向,笔者认为还是有不少误区。产品研发的结果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作为考核依据,而不是公司领导人的兴趣导向。

  产品研发最关键的不是设计技术和方法的研发,而是商业模式、产品战略的研发。

  我们看看科技界的研发是怎么做的。大牛李开复和金错刀们一再提到,科技界研发部门应该有极强的产品经理思维,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是最关键的。

  隔行不隔理。设计界无论是对住宅、商业、养老、产业或是文旅、物流等专业品类的产品设计研发,必须要有明确的市场思维做支撑。主管研发的负责人不应该是设计技术最强的,而应该是市场意识最敏锐的人才。

  新型的设计公司组织内,这种研发应该将市场部门、营销部门、工程技术、方案设计甚至上下游的关联企业的技术力量进行整合。并且控制每一项研发的投入产出关系,约定模型、研发、中试时间,过期未有明确收益可能的项目必须砍掉。

  一句话,研发不是兴趣、不是无目的的试错,而是保障企业未来生死存亡的战略准备。

  5、设计品类突围,将过剩产能转移到新的风口

  2015年,对于设计公司还必须直面的是,无论我们如何调整策略、励精图治,行业产能过剩现实仍是切实存在的。这就意味着整个行业必须经历一个去产能的过程。

  不过对于原先市场大量设计类人才的冗余,与其裁员下岗,不如将设计能力往相关领域进行投入,放手一搏。

  值得关注的是,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甚至电影、游戏场景设计都是国外大型商业设计机构的转型方向,而这也将成为国内大型设计集团竞争的新蓝海。

  中国下一步即将进入高品质商品经济时代。消费者对消费品内人文的情怀、对形式的包装的重视和喜爱将日益成为决定购买的因素。

  当我们在羡慕工业4.0的时候,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领域也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风口。

  实际上,据笔者所知,不少大型设计集团已经厉兵秣马的往这个领域迈进。对于设计人才资源的整合,如果能巧妙地将资源落地到更多商品上,并与原先设计主业进行有效嫁接,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打包设计和产品研发,这就是公司逆转的一个最好方向。

  6、对于资本那些事儿,先向市场证明新模式的收益再做考虑吧

  2014年,随着华东院等大型国有企业的主板上市,以及一批企业在三板和创业板挂牌,国内设计界内刮起了一阵资本运作的风潮。

  古老的设计行业正在嫁接最先进的金融技术,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腾飞进行铺垫。

  但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考虑,设计公司首要应明确问题是,我们要资本金做什么?是主动出击收购兼并还是被动防御?

  能获得资本融资固然可贵,但资本逐利的本性一再告诉每个企业,凭什么金融资本在设计企业身上能获得高额利润或者投资回报?

  我们的商业模式、产品研发、盈利的可持续性、盈利的稳定性能否足以让资本放心投入?

  要知道,如果只做传统业务的设计公司上市,对资本是没有吸引力的。只有在模式更新迭代产生出新的超额利润可能性时,资本运作才具备了可行性。

  与其一味想着如何从资本市场圈钱,不如尽快向市场证明企业的高盈利潜力更为实际。

  要知道,一个模式领先、增长迅速、盈利前景向好的公司,资本、资源、人才等一定会纷至沓来。

设计院或陷“降薪裁员潮” 这是真的吗?!

明天设计院就要裁人了,我怎能入睡?——设计院长自白

  “我是一个无能的院长…十一年前,一帮兄弟们舍弃原来事业单位编制的甲级建筑设计院,和我一起出来创业,一年后我才得知,很多人辞职甚至连家里人都没告诉。

  十一年中,我们从一个十几个人的小设计所,发展成一百多人的规划建筑设计院,其中的酸甜苦辣都尝遍了……为了开展业务,我们走遍了省内的所有地市和省外 的许多地方;为了提高方案水平,我们在上海、深圳建立过自己的方案团队,我们的方案多次获得国内大奖;我们创建的建筑方案类电子杂志正经建筑曾经名列全国 同类第一名;为了降低土建成本,我们多次聘请国内顶级结构专家讲课请教。但是明天,我们由于拖欠的设计费和极度不景气的设计市场,竟然要不得不裁掉一些人 员来维持起码的生存……”

  这名院长在文章内颇为无奈地讲诉了院内即将裁员的消息。

  与该设计院一样,国内不少设计公司都面临着裁员或者降薪的处境。

  在2014年年底,上海某建筑设计院便进行了薪酬改革,业绩压力大的部分创作组进行了裁员降薪;同地另一家建筑设计院的职能部门也开始降薪,很多人不续约;而北京一家化工院也已利用项目考核进行裁员,近两年已裁员20%,部分职能中层已离职;此外,河南某交通设计院,去年底合并多个职能部门并裁员……

  江西一家设计院的设计师告诉记者,自己从业5年,现在的收入与2013年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半。

  一位在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任职的设计师则讲述,在她研究生毕业时,正是房地产行业的鼎盛时期,也是建筑设计行业最繁忙的时期。“那时房地产商追得紧,几乎就是无止境地作图。但去年伊始,她逐渐没有了新的案子,现在只是靠此前积压的案子维持着。可一旦之前的案子做完,就只能坐吃山空了。”

  一位建筑设计师工作将满4年,他打趣地说,自己刚入职的时候行情很好,猪也可以飞,但是这几年方案一个接一个地画,却没有一个满意的。“当时有同事进 入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被分进幕墙组,只画幕墙,连厕所都不让画。方案往往是甲方提出意见,然后我们照着改,把建筑师的职业做出了‘小姐’的味道,客人舒服满意,把钱拿到是最终目标。现在行业不景气,有的猪还在挣扎,有的猪却已经变成猪头肉了。”

  在《一个设计院长自白》里,这名院长在结尾处写到自己的女儿本来想报考大学建筑学专业,但是他坚定的拒绝了她……可见,行业之惨淡。

  如果说2014年的建筑市场颓势初现,那么2015年已是各种萧条惨淡,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尤为明显。一些小型设计工作室由于没有项目不得不停业,大中型的建筑设计公司也纷纷采取裁员降薪的方式压缩人力成本。

  显然,裁员和降薪是企业面临经营困难时常用的两种削减人力成本的手段,两者的目的一致,那就是缩减开支以度过难关,来日再图发展壮大。设计企业人力成本所占比重很大,一旦需要在节省成本上做大文章,首当其冲的,可能就是削减人力成本。

  那么,裁员和降薪,哪个更好?

  从算账的角度而言,裁员对成本降低的力度要远远大于降薪,道理不难理解:在正规的企业运作中,员工的综合成本除了工资奖金外,还有相当大比例的社保、福利及培训等开销,这还不包括为员工支付的各种管理成本。而减薪除了能把工资奖金及非法定的福利适当拉低外,其余部分无法显著降低,因此减薪对于人力成本的下降贡献有限。

  从涉及人群范围看,裁员只涉及部分人,降薪覆盖的人群范围则大得多,这是因为,若是降薪,就得大家一起降,而且减少的比例要差不多,不然易给人不公平之感,但集体降薪的麻烦在于,有能力的核心员工可能会离开,而留下来的员工能力相对有限,这会导致企业整体能力水平的降低。即便核心员工因为情感或忠诚度而勉强留下来,也可能面对缩水的收入而降低积极性,带来公司整体效率的降低。若采用裁员,核心员工依然可以保持甚至会提升薪酬水平。

  再从操作维度上看,无论裁员或是降薪,都需要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必须程序,而即便这些环节都顺利地通过了,让管理者或人力资源部门亲自对员工开口仍是极为痛苦的事。裁员针对的是相对小的人群范围,而且是短期的、一次性行为,以后也无需重新面对,降薪却是面对所有以后还要时刻相处的员工,从情感而言,难以客观对待。

  但这并非是在论证裁员比降薪更有效。实际上,裁员也会损伤员工的信心,给留下来的员工带来恐慌和不安全感,降低公司的效率,而采用降薪有时也具有某些优势。比如,行业衰退或低迷时,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相应的资源价格会下降(对现实的设计行业而言,或许目前正处于人力资源定价回归理性的过程),在此情形下,给员工保留一份工作也许显得更有人情味。

  另一方面,无论裁员或降薪,无论程序多么合情合理合法,都会对企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如果再夹杂不规范的操作手段(比如,该补偿的不补偿),甚至可能会牵涉法律层面的纠纷,损伤企业外部形象。由此看来,裁员与降薪,哪个更好,并非是单纯的选择题。

  当裁员或降薪成为不得不时,企业高层领导人必须思考的便是:裁员,裁什么人;降薪,降谁的薪。对此,业内人士借助设计公司管理的三轴模型(资源轴-流程轴-产品轴),为大家给出了合理的人力成本削减之道。

  产品轴。设计行业引入产品概念的时间还不长,能够从产品角度去思考和工作的优秀产品经理的人员数量也非常有限,甚至很多设计公司还没有明确的产品,自然也就没有产品管理团队。显然,在产品轴上,设计公司要做人力资源的加法,加大对产品管理团队的培育和投入,而不是裁员或者降薪(即便要裁员或降薪,那可能只是针对伪产品经理或没有真正引发产品价值的冗余人员)。

  资源轴。从性价比角度而言,性价比不高的员工,很可能会首先成为裁员或降薪的对象。性价比高,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高绩效,相对其他人有更高效的产出,更有价值的贡献;二是高能力,具备其他人不可替代或难以企及的能力,从职级体系的能力模型而言,这些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特定知识、技能、行为和观念)、领导力(自我管理、协同他人、管理团队等能力)和核心能力(践行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流程轴。设计公司业务的高效运转来自研发、市场、销售、运营有效组合,以及人力资源、信息、财务、行政等管理和服务职能的有力支撑。不同的企业,战略定位、发展阶段均有所不同,管理重点不一,因此很难有统一的标准来确定流程轴上的哪些职能人员可以裁掉或者降薪,建议从职能整合(如,部门合并,一岗多角色)、减少层级(如将总部部分职能转移至分支机构)、提高服务范围(如提高人均服务人数)等思路出发,寻求合理的人力成本削减之道。

  设计院“降薪裁员潮”的消息在微博上引发众人热议,总体而言,大家的评论可分为5类:

  确认“降薪裁员”事实的:

  忧虑设计师生存状况的:

  离职、改行或者自由创业的:

  脚踏实地,怀抱希望的:


  面对惨淡的2015年 设计公司该怎么干?

  房地产白银时代,设计企业的战略及创新突围之道

  行业惨淡下,降薪裁员都是企业解困之举。在寒流突袭的当下,业内单位虽面临难熬的寒冬,但从积极的角度看,也是让曾经刮大风的躁动的行业逐渐平静,更加常态化地健康发展,这无疑利于优质企业的沉淀。业内单位应接受现状,沉下心来研究专业、创新技术,优化管理,以备再一次大展宏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大学生人才过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