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勤人怎么样县政府能不能解决50名老农电工养老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统筹用好公益岗位,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民勤县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惠民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切实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线、救急难”作用。

家住收成镇兴盛一社的付兵年是2013年的建档立卡户,由于缺技术,生活条件一直比较困难。2015年,付兵年参加了民勤县人社局举办的培训班,学习了电焊工、理发等技术,日子逐渐好了起来,当年实现了脱贫。在家种地养羊之余,他被村里安置在公益性岗位上,成了村里的爱心理发员。


爱心理发员付兵年为村民理发 王希丽 摄

“我每天中午12点左右来爱心理发工作室,工作3个小时左右,给乡亲们理理发,每月能领到500元的工资,感觉挺不错的。”付兵年说。

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几年来,民勤县公益性岗位的设置在不断调动贫困户就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形成以岗位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促脱贫的良性发展链条。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有了工作,既实现了无法外出务工贫困家庭人员就近就地就业,增加收入,又推动了农村各项公益服务事业的发展,脱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汤桂香是收成镇黄岭四社村民,由于老人生病,孩子上学,无法外出务工,自从去年被安置到村公益性岗位上后,她感觉生活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村保洁员汤桂香在捡拾垃圾 王希丽 摄

“家里有老人和娃娃需要照顾,不能出去打工,村上给我安排了保洁员的工作,既增加了收入,也能照顾上家,还能为村上的环境美化做点事,我非常高兴。”汤桂香说。

为解决无法外出就业、劳动能力弱的贫困劳动力群体就业问题,让贫困群众在劳动中脱贫、在实干中脱贫、在自信中脱贫,民勤县统筹开发了爱心理发员、乡村道路维护员、农村养老服务员、乡村保洁员、乡村绿化员、村级公共安全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2017个,其中将1384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予以安置,目前已全部签订合同上岗,并缴纳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带动公益性岗位人均年增收6000余元。

“2021年通过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使528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加了他们的家庭收入。我们将继续做好就业跟踪服务,采取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等措施,进一步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使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主就业。” 民勤县人社局就业培训股负责人闫萍说。

民勤县还针对缺乏技能的家庭困难人员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服务,培训涉及家政服务、月嫂、养老护理、电工、焊工等专业,提升家庭困难人员就业技能,帮助更多的困难家庭再就业,全力以赴带领群众奔小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这是很多老年人所憧憬的金色夕阳岁月。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民勤全面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障覆盖面,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为补充、智慧为助推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目前,在民勤,老有所养正逐步从“有保障”升级为“更完善”。

位于东湖镇红英村的东湖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是民勤县不断丰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一个缩影。

东湖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鸟瞰图 卢武林 摄

这里拥有居家休息、医疗卫生、文体娱乐、集中就餐、日常护理等功能区,专门为分散特困、经济困难、留守空巢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式”“候鸟式”“旅居式”养老服务。

7月1日,东湖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成运行,周边的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养老服务。

67岁的彭应石老人是东湖镇冬固村人,属于分散特困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也无人陪伴,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他不用花费一分钱,所有吃住费用由政府“买单”。

“这里养老还能看病,还有伙伴一起说说话、唠唠嗑,确实很方便。”入住老人彭应石笑着说。

入住老人在功能齐全的房间看电视 周旦 摄

在重兴镇上案村,养老驿站已经家喻户晓。中午,数十名老人围坐在宽敞明亮的餐厅里边吃边聊。午饭过后,老人们三五成群地结伴出门溜达,或到中心的休息室喝茶、聊天、看报……这里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难题,也让他们融入邻里大家庭。

重兴镇养老驿站里丰盛的午餐 王希丽 摄

“这里的饭菜非常好,天天不重样,而且味道很鲜美,我每天只要花几元钱,就可以在这里吃早饭和午饭啦。”85岁的汪录山老人对养老驿站的饭菜竖起了大拇指。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仅是子女的义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民勤县依托全县公办养老机构以及部分村级活动场所,计划建设养老服务驿站10个以上,配套设置就餐、洗浴、休息、娱乐等功能区域,为分散特困供养对象、经济困难老年人、留守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五助”服务,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乐淘淘。

老人在红沙梁镇花寨村一体化养老服务中心娱乐 王珍艳 摄

在推进医养结合的基础上,民勤不断提升养老智能化水平。近年来,互联网养老服务逐步在民勤铺开。通过养老服务监管平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和养老机构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届时,居家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点餐式的购买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多种服务。

民勤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工作现场 王杰己 摄

在民勤,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智慧养老带来的种种便利。走进民勤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已登记老年人的“名片”。工作人员点开老年人的“名片”,他们的健康状况、目前所在位置、所需要的服务等都会显示出来。

“民勤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以兜底线、保基本、扩普惠为重点,为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家庭中因老而困、因病而残的老年人提供‘四个一’上门服务。”民勤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任兴兰告诉记者,“为了方便老人能及时找到我们,我们设置了一键呼叫,老人只要按下这个方便的救助键,我们就会按老人的需求,为他们随时提供服务。”

特困人员张有清是民勤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之一,由于身体残疾让他至今单身,工作人员的问候和上门服务成为了难得的陪伴,也让他心里充满了温暖。

“我身体不便,走不了远路,有你们上门服务,我感觉很温暖。”面对上门来给自己服务的社区工作人员,张有清高兴地说。

工作人员为老人调试智能腕表 王杰己 摄

“卢奶奶,这个智能腕表有两个按钮,当您遇到紧急情况时,立即按下这个红色按钮;您有养老服务需求时,按下这个蓝色按钮,我们15分钟之内就会到您家里,帮您解决问题。”在独居老人卢菊英家里,工作人员正在为老人佩戴居家养老“一键呼”智能腕表,并讲解使用方法。

为了让老年人能在家门口幸福养老,民勤打造了“15分钟养老服务圈”。老人可通过配发的智能腕表拨打紧急救助电话,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向就近服务人员派发工单,服务人员第一时间来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所需服务。从接到老人致电,到平台派服务人员上门开展服务,仅仅需要15分钟。这样快捷方便的助老服务,是民勤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结出的硕果。

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汤建华 摄

“目前,全县共有4家县级公办养老机构,1家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3家养老服务驿站,2家民办养老服务中心,依托县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全部具备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集中托养、居家服务,社区照料条件。我们将以完善和保障养老服务为抓手,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指数,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民勤县民政局局长李世荣告诉记者。(记者:汤建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民勤人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