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到蒲城的班车是在那个汽车站去店头班车能走吗?

7月27日,由渭南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了众多“吃货”们的天堂蒲城县,提到蒲城县,蒲城的酥梨、水盆、八宝辣子等众多好吃的都令人想起就忍不住口水直流,而最有名的莫过于陕西人最爱吃的面食椽头馍莫属了。

椽头馍是蒲城县著名汉族小吃,以其形如"椽头"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清代名相王鼎曾以此相赠林则徐,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来西安指名要吃"椽头馍"后被列为清廷贡品。蒲城椽头蒸馍,凡是吃过的人,无不拍手称绝。

当天,媒体记者们走进蒲城县椽头馍博物馆中,了解了椽头馍的前世今生,更是观看了椽头馍的制作全过程,有些媒体记者甚至亲自撸起袖子下场尝试了一下这蒲城名吃的做法。

据了解,如今在蒲城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售卖椽头馍的小店,许多外地游客来到蒲城就是为这一口椽头馍。随着时代的变迁,椽头馍依然延续着老一辈的传统做法,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至今。而现在,按照“标准化管理、工厂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思路,蒲城已开始了椽头馍产业链建设,提升产品标准化水平,打造蒲城椽头馍地域特产品牌。

蒲城的蒸馍史源远流长,传说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自黄帝发明了用泥土烧制的蒸具——“甑(zeng)”之后,就出现了用甑蒸制肉类和麦谷类的食品。那时人们将麦谷等颗粒,砸磨成细糁或粗粉,加水和成糊状摊成饼,或捏成块状,置入甑中蒸熟,这便是最早的蒸馍了。而在蒲城境内考古发掘的3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峪河遗址、韦村遗址、温汤遗址),均发现有炉灶、甑的陶片等物,说明早在5000年前,蒲城县的先民们,就开始用甑蒸制食品,也可能开始蒸制最原始的“蒸馍”了。

蒲城椽头馍的名气其实也是吃出来的。冷吃时,不需要任何作料,越嚼越有嚼头,甚至能嚼出泥土的清香和麦子的芳香;热吃时,加上蒲城的八宝辣子或油泼辣子,那油红的色彩渗透了整个蒸馍,别说吃了,看着就能香死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到蒲城的班车是在那个汽车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