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包括哪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 ) ①经济 ②政治 ③文化 ④社会

  主要考点:“九五”期间(1996―2000年)的重大方针政策,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都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热点问题。考生需注意的是本章与十六大报告中经济建设的内容结合很紧密,复习时要结合实际。

  题型分布:97年以来本章内容出现论述题和材料题比较多,选择题也是一种重要的出题形式。

  1.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因为(文科多选第14题)

  A.农业向社会提供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

  B.农村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C.农业为国家提供积累,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D.农业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

  E.农业的发展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ABCDE】

  考点:农业的地位及作用

  1. 下面是我国不同年度各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统计表(%)

  资料来源:有关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 该表说明1980年以来我国(理科单选第8题)

  A. 产业结构呈现优化趋势

    B. 第一产业呈现萎缩趋势

    C. 第二产业处于停滞状态

    D. 第三产业处于超前发展状态 【A】

  考点: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正确把握

  2. 我国“九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是: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的增加,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试说明确定以上任务的依据和重要意义。(理科论述题第28题)

  确定重点任务的依据是: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是农业人口比重大,人多地少。农业和农村经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投入不足;耕地面积在减少,人口不断增加;农业民收入增长与实现小康水平的目标尚存较大差距,具有还有几干万人需要脱贫。(2分)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棉油等基本农业产品是12亿人口的基本生活资料,是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为工业品提供广阔的市场。(2分)

  重要意义是: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的稳定增长,加强了农业基础,可以优化产业结构,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九五”目标的顺利实现;(2分)农民收入较快增加,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有利于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巩固工农联盟,保持社会稳定;(2分)这一重点任务完成,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促进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2分)

  考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有关理论,以及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下列是有关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材料:(文科材料题第29题)

  “八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995年达到57650亿元。原定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已经提前五年实现了。“九五”期间按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8%左右把握宏观调控力度,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据测算,每增加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当年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六五”期间为3.2亿元,“七五”期间为2.2亿元,“八五”前四年与“七五”期间大体相同。据测算,1982一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按现价计算的GNP增长率之比为1.4:1,按照这个弹性系数,要实现“九五”期间平均增长8%,年均投资率将达到35%左右。

  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只有前苏联的1/5,美国的1/8。从物耗指标看,我国物耗所占比重逐年提高。经对国内12种主要原材料的国民生产总值消耗强度比较;我国原材料消耗强度比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及地区普遍高5―10倍以上。从能耗指标看,我国每吨标准煤消耗所产生的国民生产总值为710美元,而美、日、法、德、英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数值为2165,6388美元。

  据测算,1964―1982年,我国科技进步对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20%,年这一比率为3%,与发达国家目前的50―70%还有一定差距。

  1994年我国汽车年产量仅为140万辆,而汽车制造厂却多达130多家,80%所厂家年产量不足1000辆,最大的东风汽车公司年产量也只有18万辆(1993年)。日本目前年产汽车总量达1300万辆,总产量的80%集中在5家大型汽车企业。

  材料2―4摘自1996年3―5月《经济日报》的有关文章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30万吨乙烯装置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第一套大型化工装置,1976年投产至今运行近20年。随着国内石化工业的迅速发展,逐步暴露出技术相对落后,设备日趋老化,产品结构不合理,消耗较高,效益较低的问题。1992年,经国家批准,依托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对这套装置及其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和扩建,把30万吨乙烯装置改造成为45万吨,并一次投料试车成功。燕化在建设思想、建设模式、建设方法上,有了创造性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摘自《燕化之路》中国科技出版社(1995年6月)

  ①根据材料1―4,扼要说明我国“八五”期间经济增长的特点。(2分)

  ②根据材料1―4,指出我国实现“九五”经济增长目标面临哪些矛盾。(4分)

  ③根据材料3―5,指出实现“九五”目标的主要途径。(4分)

  ①“八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的特点是: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大大增强;(1分)高速增长靠的是高消耗、粗放经营,存在着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状况。(1分)

  ②实现“九五”经济增长目标面临的矛盾有:我国资源短缺,再靠大量消耗资源难以维持经济快速增长;(1分)高投资率和我国资金短缺状况不相适应;(1分)低技术水平和经济规模不合理,难以满足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1分)这些矛盾决定了再靠粗放型经营,难以实现“九五”目标。(1分)

  ③实现“九五”目标的主要途径有: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分)依靠科技进步,挖掘潜力,节约并有效利用资源,走集约型经济增长道路。(2分)

  考点:“八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实现“九五”目标面临哪些矛盾,以及如何才能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0.下列是有关我国产业结构状况的材料:(文科单选第30题)

  我国每亩耕地占有农机总动力只有0.16千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机播和机收面积均不超过20%。……在现有耗地中,2/3是中低决田,目前改造的步伐仍然比较慢。

  摘自(经济日报)1997年1月11日

  目前中国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只有39%,而发达国家则达到70―80%。

  摘自(经济日报>1997年4月1日

  我国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1980年为21.4%,1985年为28.5%,1990年为31.3%,1995年为31.1%。 摘自<经济日报)1997年3月5日主要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美国1987年为船%,日本1993年为57%,法国1993年为61%。部分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印度1993年为41%,泰国1993年为51%,巴西1993年为52%。

  摘自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版

  1996年工业产销衔接水平虽然逐季提高,但全年产销率仍比正常水平低 lo一2个百分点;产品积压,资金拖欠未见缓解,年末产成品资金占用比年初增加750多亿元,应收账款净额增加1200多亿元,企业亏损比较严重,亏损面达到23%。

  摘自《国家统计局关于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目前,全国产成品库存积压5000多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8%左右。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对94种主要工业品的统计,近2/3的产品生产能力闲置20%以上,主要是一些轻工、家电产品以及部分机械、化工、纺织产品”。

  搞自《经济日报》1997年4月14日

  1995年乡镇工业的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296,……但企业规模都小,总体是以轻型加工为主,它的增长速度比国有工业快得多。

  摘自<经济日报>1997年3月4日

  ……长期以来,企业是靠“涨价效益”维持生存的,现在市场竞争加剧了,价格不但不能上涨,还得下降。……面对这种变化,企业很难立即找出相应对策。

  摘自(经济日报)1997年3月27日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23个省(区、市)生产洗衣机,29个省(区、市)生产电视机,23个省(区、市)生产电冰箱。据统计,目前已将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的省(区、市)就有22个,而且整车产成为绝大多数省份发展的重点。

  搞自《经济日报》1997年4月21日

  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1996年1一10月份,国家财政支援农业的支出达3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5%,高于同期财政总支出的增长速度。

  良种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我国“九五”期间将达到40%以上。

  摘自(经济日报)1997年3月18日

  据专家估计,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率如能提高至50%,则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可提高4500万吨。

  摘自《经济日报》1997年4月1日

  “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清算,既是加速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债权人利益,主要是国有银行资产,免受更大损失的积极措施。”

  搞自1997年4月21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1997年第一季度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比去年同期增长14.4%、其中生产性投资加快,更新改造投资增长19.7%。

  搞自《经济日报》1997年4月26日

  在这一阶段的行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中,四川长虹电子集团脱颖而出,很快占领了27%的国内彩电市场,1996年资产利润率高达18.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4%。在长虹的冲击下,电子行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的步伐加快。

  纺织业中的三枪集团,一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另一方面通过兼并效益不佳的企业,迅速提高生产能力。三枪集团年均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利润超亿元,市场占有率达20%左右。

  摘自《经济日报》1997年7月5日

  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市、自治区把旅游业作为“九五”重点产业来办。与此相适应,云南、陕西、浙江旅游业总收入已经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工,北京、海南达到13%,成为事实上的支柱产业。

  摘自<经济日报>1997年3月8日

  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业、通讯邮电业、建筑房地产业等,是近年北京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其增长幅度都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

  摘自<经济日报>1997年3月10日

  ①根据材料1、2,说明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3分)

  ②对材料2反映出的问题,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③材料3表明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是什么?(3分)

  ④结合全部材料,指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应遵循的方针是什么?(2分)

  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技术装备、科技水平低,农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销率下降,产品积压严重;产业结构趋同化。(3分)

  ②产销率下降、产品积压严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企业市场意识不强,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2分)

  ②调整的措施是:增加农业投入,注重科技兴农;实行企业的破产兼并和资产重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调整投资结构,加大更新改造投资的力度;重点发展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业、通讯邮电业、建筑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3分)

  ④应遵循的方针是: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2分)

  考点: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次产业调整的方向

  1、下面是有关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一组材料:(99年理科第36题)

  荷兰花卉出口占全球花卉出口的65%。但荷兰的气候并不好,土地资源也不足。荷兰人将花卉种在特殊温室的水中,水中加有可以重复使用的肥料和杀虫剂。这种温室培养技术,不但使荷兰可以终年种花,还可以解决密集种植所造成的杀虫剂、除草剂、肥料等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问题,提高花卉的质量。 摘自1997年10月15日 《经济日报》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20世纪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靠科学技术进步因素的比重,在本世纪初仅占5%_20%;到50_60年代上升为50%左右,到80年代则高达60%_80%,有些生产部门如电子工业则高达90%以上。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在机械化初级阶段是9:1,在中等机械化阶段是6:4,在自动化条件下是1:9。

  摘自1994年12月24日《文汇报》

  在我国所有工业企业设备中,进1/5已经老化,国有工业中设备的老化率已达25%,超期服役率为39%。我国技术结构中,低层次技术所占比重高达80%。

  在钢铁行业,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淘汰的平炉炼钢工业,在我国仍占有15%的比重。全国有1/4的纺织机械设备需要淘汰,居于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40%。

  摘自《知识经济呼唤中国》第268页

  199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排世界第七位,而科技国际竞争力却排世界第28位。90年代初,我国每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9倍。

  发达国家均已普及了10_12年的教育,我国目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为65%;发达国家研究与开发人员的主题是博士生,我国目前仍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仅占三分之一;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贡献率为60%至80%。我国近期才达到35%。据国际管理开发研究所1997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统计结果,我国科学教育状况在46个对比国中排名第34位。教育体制满足国家经济竞争力的程度排名第40位。 摘自1998年7月16日《中国教育报》

  “信息经济”已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支强大的力量,因为它已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国际数据集团总裁麦戈认为,中国可望在200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市场。

  摘自1998年10月11日《经济日报》

  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工业化初期,约58%归功于较高的小学入学率,约35%归功于有形投资,中学入学率的作用居第三位。据国外教育专家分析,在传统工业中,小学水平的数量工作占66%,中学水平的占4%至8%,只有1%至2%受过大学教育;而在现代工业中,中学水平要占60%,受过大学教育的工厂技术人员占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0%至40%。 摘自1998年7月16日《中国教育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指出:多少世纪以来,特别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的。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 摘自1998年7月16日《中国教育报》

  (1)根据材料1,说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2,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3)根据材料1-3,说明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及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应采取的战略。(4分)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持点在于科学和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科学技术的发展冲破种种自然条件的制约,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4分)

  ②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表现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落后,研究开发能力较低,教育滞后。(2分)

  ③未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主要依靠高新技术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我们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要与经济结合,为经济发展服务。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赂地位:(4分)

  考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指由(理科单选第14题)

  A.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B. 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 追求速度向注重效益转变 D. 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 【B】

  考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含义

  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表现在它(理科多选第25题)

  A. 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 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C. 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D. 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

  E.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提高 【ABCD】

  考点:产业结构以及农业的基础地位

  1.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项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理科单选第14题)

  A.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B.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

  C.加强人口和资源管理       D.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A】

  考点: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意义

  2.世纪之交,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试述中央在此时提出实施这一战略的依据,以及实施这一战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你认为在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应该处理好哪些关系?(理科论述题第35题)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依据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的思想,即先使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发展起来,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发展到一定的时候,也就是达到小康时,又要求东部地区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西部的发展。(3分)另外,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同时,东、西部差距拉大的矛盾也较突出,为实现地区间的协调发展,中央在世纪之交,适时地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3分)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以及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2分)

  在实施西部开发过程中,应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西部与中部、东部地区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等。(2分)

  考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开发的意义

  1.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理科单选第11题)

  A. 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 B. 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

  C.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D. 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C】

  考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含义

  2. 当前,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容包括(理科多选第27题)

  A. 加强农业基础 B. 优化工业内部结构

  C.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E. 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 【ABCDE】

  考点: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容

  1.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多选第27题)

  A.国内生产总值至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B.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C.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D.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E.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ABCD】

  考点:“十六大报告”形势与政策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多选第26题)

  A科技含量高 B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 D产值增加快 E环境污染少 【ABCE】

  考点: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下表反映的是我国2000年农业现状及2020年农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具体数字。

  ①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对比表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比重的数字,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分析题第36题)

  ①表中数字表明,"三农"问题是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50%的劳动力仅创造15.9%的GDP,城镇化水平低,只有36.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仅有2253元。这些问题说明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收入水平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较大差距。因此,"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所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5分)

  ②解决好"三农"问题,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有: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从事非农产业。为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并通过这些措施使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4分)

  考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之间的关系、农业的重要作用、解决好三农关系的关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