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墨,打一词

“常规竞买”就是当参与在线拍卖内图书的竞拍时,您可以输入一个大于“当前价格+一个加价幅度”的金额数,就是按价阶逐次出价,当然如果有其它代理出价的竞买者,您也可以输入一个大于“当前价格+多个加价幅度”的金额数领先于对方,为防书友出错,系统会有消息框提醒书友并要求两次确认。

“代理竞买”就是当参与在线拍卖内图书的竞拍时,您可以输入一个大于“当前价格+加价幅度”的金额数,系统将记录您所输入的金额数。之后,在其他买家出价时,系统自动帮您以最小加价金额向上出价,以维持您对该拍品的领先地位,直到您的最高竞价被其他买家超过时为止。您所输入的最高价格对其他买家都是保密的,只有在其它买家出价超过时才会显示出来。

例如,某件拍品的当前价格为30元,加价幅度为10元,而您觉得自己愿意在90元以内获得该拍品,那么您可以输入90元作为自己的最高心理价位。系统会记录您输入的90元,并显示您的当前出价是30元。然后,当其他买家出价40元时,系统会自动帮您把出价设置到50元,以最小的出价金额保持您的领先地位,直到其他买家出价超过90元为止。

如果这时有另一买家B常规出价90元,则B将会是领先者。如果B使用的是代理出价90元,则您将会是领先者。即:如果两个买家的出价相同,则常规竞价优先于代理竞价、先出的代理价优先于后出的代理竞价。

如果两个用户出的都是代理价,则系统会省略两个代理价中间的全部竞价过程,只显示最后领先者的价格及被出局者设置的最高代理价。例 :

如果拍品暂时是乙方以30元价格领先,乙方设置的代理价为90。之后甲方直接出代理价100,则系统显示的出价结果如下:

甲:100 领先(代理)

乙:90 领先(代理)

乙:30 领先(代理)

此不是乙方自己顶自己,是省略了中间双方代理价出价过程的缘故。

这么做是以防显示的出价次数过多,如卖家1元起拍,加价阶梯为1元,用户代理出价10000元,如果显示全部代理出价过程,则需要显示万条出价记录。为不影响买卖双方查看,防止页面负载过多,系统则直接省去了以下双方代理价出价的中间过程:

甲:100 领先(代理)

乙:90 领先(代理)

甲:80 领先(代理)

乙:70 领先(代理)

甲:60 领先(代理)

乙:50 领先(代理)

甲:40 领先(代理)

乙:30 领先(代理)

如果您想参与竞拍,无须任何认证,只要您注册成为孔夫子会员并且您的资金账户有一定金额,就可以参加相应额度的拍卖!

例如:如果您是买家参与竞拍,资金账户中有100元钱,就可以参加714元额度的竞拍。

买家:成交价格 3.5%,注:专场拍品的买家佣金比例,以对应的专场所设置的数值为准。

卖家拍卖中不冻结相应资金,买方在拍卖进行中即时冻结相应额度,当有更高价者时,所冻结额度自动解冻,买卖双方拍卖结束后,即时收取

冻结3倍佣金(成交价*10.5%)作为竞拍保证金

对于参拍过程中竞价出局的买家,系统会随时自动解冻竞拍担保金。对于最后竞买成功的买家,买家选择线上付款成功后,竞拍保证金会被自动解冻; 买家选择线下付款,卖家点击发货成功后,竞拍保证金会被自动解冻,如果买卖双方没有,进行以上付款或发货的操作,而且卖家没有进行投诉,拍卖结束15天 后,买家竞拍保证金会被自动解冻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问题一:砚台怎么用?什么墨池,墨堂怎么分,怎么使用? 养砚,是在哪部分储水?

上面这个是我的砚台,竖立在上面的是墨条。墨条在砚台上磨就出墨汁,平平的那一部分就是砚堂,用来磨墨的。磨好的墨汁推到那个凹的地方,那个地方是墨池,用来存墨的。
养砚的话,不用的时候每天给它打一盆水,泡在里面一个小时都行了,主要是让他喝饱水分,使砚台石质细腻,磨出来的墨更加细腻!每天用完都要洗干净,一般用软橡皮擦干净上没的墨迹!

问题二:墨条的使用方法

力匀而急缓适中:磨墨时用力过轻过重,太急太缓,墨汁皆必粗而不匀。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且墨浮;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则墨粗而生i,色亦无光。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指按推用力」,轻重有节,切莫太急。浓度适中:这里要先澄清一下,即使是董其昌的淡笔,也是用浓墨写的,差别是在蘸墨的多寡,而不是墨的浓淡。如果墨汁含水过多,笔一下到纸上便迅速扩散,形成一团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墨团,怎么有笔画可言?但也别矫枉过正了,拿浓到像半凝果冻的墨来写字也是很可怕的。还需记得用洁白纸,以浓墨为佳,若用有色纸,则可以稍淡。随磨随用:用墨必需新磨,因墨汁若放置一日以上,胶与煤逐渐脱离,墨光既乏光彩,又不能持久,故以宿墨作书,极易褪色。而市面上所售的现成墨汁,有些胶重滞笔,有些则浓度太低,落纸极易化开,防腐剂又多,易损笔锋,不宜采用。储放匣内:研墨完毕,即将墨取出,不可置放砚池,否则胶易黏着砚池,乾后不易取下,且可防潮湿变软,两败俱伤。也不可以曝放阳光下,以免乾燥。所以最好还是放在匣内,即可防湿,又避免阳光直射,不染尘,是最好方法。

问题三:固体墨条应该怎样用

力道曲直:磨墨要轻重、快慢适中,磨墨的人姿势要端正,要保持持墨的垂直平正,要在砚上垂直地打圈儿,不要斜磨或直推,更不能随意乱磨。
用水浓淡:要用洁净的清水磨墨,不可用茶或热水。磨墨用水,宁少勿多,磨浓了,加水再磨浓。墨要磨得浓淡适中,不要太浓或太淡。
墨的维护:磨毕,要把墨周多余的水蘸去,装进匣子存放好,以免干裂。
练手技巧:磨墨时间比较长,为了避免右手酸累,最好能练会左手磨。磨墨的姿势端庄,能够促进书写手法的平稳。
磨墨的详细方法及注意事项:
研墨需加清水,若水中混有杂质,则磨出来的墨就不纯了。至于加水,最先不宜过多,以免将墨浸软,或墨汁四溅,以逐渐加入为宜。
柳公权有所谓的「笔正」,磨墨也是如此,心正墨亦正,墨若不正偏斜,既不雅观,磨出的墨也不均匀。
磨墨时用力过轻过重,太急太缓,墨汁皆必粗而不匀。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且墨浮;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则墨粗而生i,色亦无光。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指按推用力」,轻重有节,切莫太急。
这里要先澄清一下,即使是董其昌的淡笔,也是用浓墨写的,差别是在蘸墨的多寡,而不是墨的浓淡。如果墨汁含水过多,笔一下到纸上便迅速扩散,形成一团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墨团,怎么有笔画可言?但也别矫枉过正了,拿浓到像半凝果冻的墨来写字也是很可怕的。还需记得用洁白纸,以浓墨为佳,若用有色纸,则可以稍淡。
用墨必需新磨,因墨汁若放置一日以上,胶与煤逐渐脱离,墨光既乏光彩,又不能持久,故以宿墨作书,极易褪色。而市面上所售的现成墨汁,有些胶重滞笔,有些则浓度太低,落纸极易化开,防腐剂又多,易损笔锋,不宜采用。
研墨完毕,即将墨取出,不可置放砚池,否则胶易黏着砚池,乾后不易取下,且可防潮湿变软,两败俱伤。也不可以曝放阳光下,以免乾燥。所以最好还是放在匣内,即可防湿,又避免阳光直射,不染尘,是最好方法

问题四:砚台与墨条怎么用

在砚台上滴几滴水,用墨条顺时针,或逆时针在滴水的砚台上滑动,后面可以渐渐适当加水,有句话叫“人不磨墨墨磨人”要耐心才行,当然古代有书童专门做这事。

问题五:求:怎样用墨块调制成墨汁?

1、磨墨。这个首先要保证你有好的墨块和砚台,要不磨起来费劲。砚不好不下墨或者磨出来的墨粗;墨块不好则有可能整半天也不黑,如果有砂还会伤了砚台。磨墨是门学问,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能用好,楼上说的倒10毫升水,显然是没怎么经历过磨墨的。如果遇到小砚台,10毫升已经足够把砚淹没了,怎么磨?金不换是某个泛化的墨条的名字,就像毛笔里边的大白云小白云一样,无法定义好坏的。
2、泡水。这种情况往往是对待品质不高的墨条的。比如墨块含沙量大,伤砚,或者取烟不精,无法研磨出理想的效果,这种情况就需要对墨块进行长时间浸泡,使其变成类似墨汁的效果,但这样出来的墨,往往是类似宿墨的感觉的。关于宿墨,可以继续问度娘。
总之,玩墨条(块)真的是一门学问,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一定要有长时间的实践积累。

问题六:古代用墨汁还是墨块?墨块怎么用?

在砚台内加水,用墨块慢慢研磨,产生墨汁,所以是用墨块。

问题七:墨条是用什么原材和什么胶水制成的

可以试试用金士达超强胶,粘性强,有韧性不发白不发脆,还能对微小隙缝进行渗透性修补。在粘接的时候尽量增大粘接面,可以在京东、淘宝上了解一下金士达胶。希望可以帮到你。

问题八:墨条墨块墨锭 与墨汁那个使用效果好?

我认为同样有条件下,墨块比墨汁好。磨出来的墨,微观是颗粒状的,圆润,有光泽,而墨汁是人工粉碎的,微观是不规则的,书写起来比较涩,缺少灵动感。

问题九:墨条时间久了还能用吗?

问题十:我想知道有墨汁了还要用墨条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墨的代表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