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干苦力工人,我不干苦力工人,血汗工厂为何不倒闭?

作者:小怪兽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比亚迪销量和意义的文章,有很多答主已经写的很好了,我聊点不一样的吧。

有一个地方叫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 在我念中学的那6年里,那里有全江西省最好的两所中学,也是在那里我度过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6年,我的中学时代,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王安石是临川人,喜爱戏曲的朋友也应该知道,汤显祖也是临川人…还有晏殊,曾巩…应该说无论过去到现在 临川都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到了现代却留不住自己培养出来的青年才俊,每年人口外流都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很简单,因为这里没有产业,特别是对一个地方乃至国家影响最重要的汽车产业。

长期以来,在国内占据高端生态位的“合资品牌”其实都是倾向于在东部沿海已经大城市建厂的,比如上海的大众,广州的两田,北京的现代,盐城的起亚,沈阳的宝马…作为合资品牌,他们倾向于沿海,倾向于大城市本就无可厚非,毕竟他们来中国就是来赚钱的,并不是来做慈善的 在这些地方有利于其在华利益最大化,哪怕是现在,特斯拉建厂也只在上海,连广州都没考虑过更不用提内陆小城市。

但比亚迪这些民族品牌不一样,不论出于什么目的,他们扎扎实实的是在内陆一些小城市建厂了,抚州,无为,芜湖…这些工厂或大或小,有像抚州比亚迪这种整车制造厂,年产2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那种,也有只是生产汽车零配件的工厂,但毫无疑问,比亚迪到这些地方建厂设业都在促进这些地方的发展…比亚迪到这些地方,带来了就业岗位,提供了税收,带动了当地周边产业发展,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看的见的发展。是摆脱土地财政的一剂良药。

汽车产业影响之大我不必赘述,日本现在还能在那个贫瘠的岛国上维持人均/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比亚迪销量和意义的文章,有很多答主已经写的很好了,我聊点不一样的吧。

有一个地方叫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 在我念中学的那6年里,那里有全江西省最好的两所中学,也是在那里我度过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6年,我的中学时代,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王安石是临川人,喜爱戏曲的朋友也应该知道,汤显祖也是临川人…还有晏殊,曾巩…应该说无论过去到现在 临川都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到了现代却留不住自己培养出来的青年才俊,每年人口外流都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很简单,因为这里没有产业,特别是对一个地方乃至国家影响最重要的汽车产业。

长期以来,在国内占据高端生态位的“合资品牌”其实都是倾向于在东部沿海已经大城市建厂的,比如上海的大众,广州的两田,北京的现代,盐城的起亚,沈阳的宝马…作为合资品牌,他们倾向于沿海,倾向于大城市本就无可厚非,毕竟他们来中国就是来赚钱的,并不是来做慈善的 在这些地方有利于其在华利益最大化,哪怕是现在,特斯拉建厂也只在上海,连广州都没考虑过更不用提内陆小城市。

但比亚迪这些民族品牌不一样,不论出于什么目的,他们扎扎实实的是在内陆一些小城市建厂了,抚州,无为,芜湖…这些工厂或大或小,有像抚州比亚迪这种整车制造厂,年产2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那种,也有只是生产汽车零配件的工厂,但毫无疑问,比亚迪到这些地方建厂设业都在促进这些地方的发展…比亚迪到这些地方,带来了就业岗位,提供了税收,带动了当地周边产业发展,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看的见的发展。是摆脱土地财政的一剂良药。

汽车产业影响之大我不必赘述,日本现在还能在那个贫瘠的岛国上维持人均3.2万美刀的发达国家水准最主要的功臣就是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这些日本汽车品牌。这些年知乎提到中国的贫富差距只会想到“阶级差距”可事实,地方上的差距一样触目惊心,东部沿海大城市和中部小城市的同一个阶级,其收入水平是一回事吗?而最大的原因就是,中部小城市缺少产业…特别是汽车产业,而比亚迪在这些地区建厂就是扭转这一切最大的助力。

比亚迪到这些地方建厂,也许在知乎er眼中,一份普工工资才很低,但要知道的一点是,这份工作是交齐五险一金的,最重要的是,这是当地就业,也就是说份工作是可以让他们顾及到自己的家人的,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早的成为留守儿童,谁也不希望家里的老人没人照顾,所以比起去沿海打工,当地人会怎么想会去哪里工作是不言而喻。

所以,我衷心的祝愿比亚迪发展的越来越好。中国人是要过好日子的,没有一个中国人天生下来就是吃地沟油的命!!!

  逆全球化要付的钱太多了,美国付不起

  自2008年全球经济下行以来,逆全球化这个词变得越来越热门。

  欧洲在鼓吹逆全球化,美国在鼓吹逆全球化,只有中国在支持全球化。

  有人就抓住这一点做文章,说中国经济之所以在增长完全是因为全球化,只要美国开始逆全球化中国就要完蛋。

  言下之意,中国要赶紧向美国求饶,不然美国一旦逆全球化,把工厂都搬到美国去,那中国的经济就得凉。

  实际上,美国确实可以逆全球化,但逆全球化要付钱,付很多很多钱。

  美国不可能付得起这个钱,所以美国不可能逆全球化。

  而中国也不是一味的支持全球化,本国也有极其强大的逆全球化声音。

  全球化是欧美搞出来的,当初欧美为什么要搞全球化?

  是为了给中国送钱吗?是为了牺牲自己让中国人民富裕幸福吗?

  你自己一听这种说法也觉得不靠谱对吧。

  众所周知,现代工商业建立在社会化大分工的基础上,让每个人,每个地区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可以让整体生产效率极大的提升。

  而全球化,就是最极致的一种社会化分工,从而带来了最极致的生产效率。

  因此,全球化可以大幅提升全人类产出的总财富,也就是可以把蛋糕做大,所有参与者都会获利,只是获利比例不同而已。

  中美出现贸易战,是因为双方在争夺切蛋糕的权力,而不是因为中美反对把彼此的蛋糕做大。

  但不管怎么切,首先大家必须要先做大蛋糕才有得切。

  而逆全球化的本质,是在缩小这个总蛋糕,把蛋糕给做小。

  原来是大蛋糕,不管怎么分至少总体是大蛋糕。

  如今突然变成小蛋糕,这中间会出现巨大的物质损失。

  以前大蛋糕的时候你分的份额自己都不满意,如果蛋糕变小,那你分到的份额肯定会更少。

  如果不能通过战争彻底消灭对手,把对手的蛋糕抢过来给自己吃,那这里面的差值,就需要自己拿出积蓄来补。

  所以,和平状态下逆全球化是要付钱的,而且要付很多很多钱。

  很明显,逆全球化绝对是双输的局面,那为什么欧美政客这几年一直在鼓吹逆全球化?

  因为欧美的经济增速变缓了,内部的矛盾压不住了。

  在经济一直增长的时候,任何矛盾都会被压下去,因为国内每个人手里的蛋糕都在不断变大,一年更比一年好。

  也许有人好的很多,有人好的很少,但确实都在变好,至少不会变差,那只要没有巨大的矛盾,大家都能安心过日子。

  一旦日子变差了,那就要爆发矛盾。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并不是说日子非要差到要饿死人的时候才会爆发矛盾,而是只要生活变差,社会就要出事。

  发动二战的德国,内部民众远远没有达到饿死人的地步,但日子比以前差很多,所以爆发了巨大矛盾。

  攻击中国的日本,内部民众的生活也远远比中国高,但内部矛盾却异常剧烈,拒绝攻击中国的内阁政府被少壮派连续推翻,最终只能发起战争。

  不管现在多富,只要日子过的比以前差,那民众就会不满,这道理就好像普通人手里的工资只能增不能减是一样的。

  谁工资被减少,谁就非常不满,个别人工资减少还行,大量人群工资减少,那一定会出事。

  矛盾爆发后,谁应该对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变差负责?

  首先,责任肯定不能推倒老百姓头上,谁敢提出这样的理论谁就会被轰下台。

  然后,责任也不能是执政官员的,谁执政谁都不会说你们的日子变差是我导致的。

  所以到最后,责任就只能是外国的。

  德国人日子变差,说责任是法国和英国的。

  日本人日子变差,说责任是欧美白人和中国的。

  如今欧美人日子变差,那责任应该是谁的?

  小国是背不起这个责任的,有能力背这个黑锅的全球就几个国家,中国是最合适的那一个。

  所以,欧美人的日子变差,责任全在中方。

  为什么责任在中国?

  欧美政客说了,这些年欧美把大量工厂搬到了中国,所以中国才变富了,而正是因为大量工厂离开了欧美,所以才导致了欧美人变穷,因此责任当然在中国,是欧美人无私的施舍才让中国人这几十年变富了。

  听起来理论无懈可击,实际上任何国家在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都会采用这套说辞。

  1929年经济危机时,美国就曾把自己内部经济出问题的责任甩到欧洲头上,然后发起关税战,把对欧洲的关税加到了45%以上,要吸引工厂回流到美国。

  如今,只不过把以前的理论重新捡起来再用一遍而已。

  以这个理论向民众解释为什么欧美经济出问题,把黑锅甩在中国头上,没问题,因为理论很有迷惑性。

  但民众紧接着就会提出下一个诉求,原因我们知道了,现在要求你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是来听你解释原因的,而是让你来解决问题的。

  欧美政客既然把中国解释为本国经济变差的原因,那自然要以解决中国为执政目标。

  政客对民众说,只要封锁中国,把工厂从中国迁走,本国经济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这就是最近十几年欧美在干的事情,最终在2018年爆发了贸易战。

  为什么贸易战没有解决欧美的经济问题,甚至连工厂都没有回流到本国。

  因为他们解释的原因本就是忽悠人的,所以按这个解释去做事自然不可能解决问题。

  为什么美国人要把工厂搬到中国?

  这并不是国家意志,而是资本逐利的决定。

  当美国人富到最低工资都远远超过中国的时候,追求低成本的工厂自然会迁往中国。

  在中国雇人生产低成本的产品,资本家赚钱,在美国购房和投资以及通过第三产业享受生活时,钱就会流向全体美国人,然后美国通过收税等拿走一部分蛋糕,通过福利分配给底层人。

  这样,美国普通人就有钱了,然后拿着钱购买中国的廉价产品。

  这么干最大受益者肯定是资本家,但生产出来的大量低成本工业品资本家是消费不掉的,钱只是他们手里的数字而已,最终消费者是美国普通人。

  最终,美国人享受的物质水平大大提升,甚至工资都会有所提升,总体幸福指数急速增长。

  换一个平行时空,把中国,甚至东南亚等穷国全部从地图上抹掉,整个地球就欧美,甚至连欧洲都抹掉,整个地球就留美国自己。

  这个时候所有的工厂都必须留在美国了,所有的产品必须自己动手造。

  你觉得这会导致美国人的物质水平和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吗?

  当然不会,绝无可能,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会急速倒退,引发剧烈的社会矛盾。

  资本家只是有钱而已,但钱不消费就是废纸,最终消费那些工业品的全是普通人。

  现在工业品的数量大幅减少,成本大幅提升,你觉得谁受伤最大,谁最不满?

  为什么美国打贸易战打的那么克制,还总是想取消贸易战。

  因为贸易战只是迫使中国屈服让步的武器而已,是想抢中国百姓的一份蛋糕填饱美国人的肚子,并不是想真的切断和中国的贸易。

  美国不是因为日子过的很好所以要搞逆全球化,而是因为日子过的不好所以才要搞逆全球化。

  但逆全球化会让美国的日子过的更不好,所以逆全球化注定只能是个吓唬人但不敢真正实施的东西。

  逆全球化可以做,但要支付的成本太大,美国目前支付不起这个成本。

  美国确实很富,但内部矛盾爆发这事和穷富无关,和人民心态有关,不管以前有多富,只要现在日子过的变差了,就会不满,就会要求政客解决问题。

  喊出逆全球化的口号,选民会很满意,但如果真把日子搞差了,选民分分钟把政客给轰下台。

  如何形容美国人那虚假的全球化?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分层一定是金字塔形状,从事低端工作的人口一定会远多于中产,而中产人口一定远多于富豪。

  举个例子,每个中产都想请保姆,那请问谁来做保姆?

  每个中产都想请阿姨来带孩子,那请问谁来带孩子?

  每个中产都想坐办公室,那请问脏苦累的活谁来干?

  没有足够庞大的低端人口,哪来的中产生活。

  但美国是个例外,美国的人口分布是橄榄球型,中间大两边小,中产人口奇迹般的远超低端人口,被誉为世界上最稳定的社会结构。

  一个国家中产数量占绝对多数,那社会自然极度稳定,因为有恒产者有恒心,中产是最稳定最听话的人口。

  但这事只有欧美做到了,所有其他国家都做不到。

  没人可以在没有低端人口的情况下增大中产人口比例,只有欧美可以。

  任何人都不做脏苦累的活,大家都坐在办公室里敲敲字写点报告,粮食、矿石、冰箱等东西就凭空变出来了?

  欧美可以做到中产居多,是因为他们把低端工作全部外包出去了,让东南亚国家从事这些贫困的低端工作,然后利用知识产权和体系优势进行剥削财富转移至国内。

  这么搞,即便出了事,那也是外国的事,本国极度稳定。

  所以二战后美国死活不愿意把外国土地和人口并入本国,菲律宾一亿人哭着喊着要加入美国都被坚决拒收,就是这个原因。

  把低端人口赶出自己视线之外,是消灭低端人口和穷困最快速有效的办法。

  欧美这些年保持自己的内部稳定,靠的就是对外国的优越感。

  欧美人的生活一定要优于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欧美人一定要大部分都是中产。

  欧美那套民主玩法有一个大前提,就是举国富裕,人种有优越感。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穷国执行民主化之后一地鸡毛的原因,国内矛盾会把议会彻底撕裂,从而永久贫困。

  如今要逆全球化,把工厂搬回美国。

  假设工厂回来了,谁去工厂打工,用很低的工资去打工?

  每一个美国红脖子都要求逆全球化,都要求工厂回流美国,但都不想去工厂打工,或者说不想以超低的工资去打工。

  他们希望工厂回流美国,其实只是想让回流的工厂把那些和他们一起抢岗位的人给吸走而已。

  别人都去工厂干活,自己做体面活,工资还能涨,美滋滋。

  中国同样有逆全球化思维。

  很多中国人都支持低端产业,看到很多低端工厂活不下去破产了就黯然神伤,强烈要求国家保护这些最低级的小厂。

  中国人支持这些最低级的小工厂,其实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行为,因为他们知道这种工厂越多自己的收入就越高。

  招人的单位越多,所有人的工资就会越高,这是个定律,哪怕吸走的劳动力是穷人也一样。

  但是,支持低端工厂的每一个中国人,自己都不会下工厂。

  每一个上网为那些只能承受3000以下月薪的低端工厂呐喊的人,自己都永远不可能去这些工厂,只是希望别人去而已。

  越是一天工厂都没待过的人,越是喜欢和别人强调低端制造业很重要,天天给别人强调低端制造业的价值。

  但凡去工厂拧过螺丝的人,都不会说出这种话。

  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和美国人表现的简直是一模一样。

  欧美精英不是傻瓜,去工业化是果不是因,民众没人愿意拿着很低薪水去干脏苦累的拧螺丝活,那当然只能去工业化。

  每一个美国人都支持美国制造,让他们买美国货那一定踊跃万分,但你让他们拿着和中国人一样的工资进工厂,那就楞是没有一个愿意的。

  你不进工厂,我不进工厂,哪来的美国制造?

  所以,美国不可能逆全球化,工厂不可能回流美国,美国要保持目前的物质水平就必须把工厂放在外国。

  虽然不能逆全球化,不可能把工厂从中国迁到美国,那美国可不可以把工厂从中国迁到其他东南亚国家呢。

  纯粹以压制中国为目的,不考虑其他。

  这么想没问题,但做不到。

  首先,这么做没办法对选民交代。

  当初解释自己经济困境的时候,给出的理由是工厂从美国搬到了中国,所以美国人穷了。

  现在把工厂从中国迁到东南亚,这确实可以压制中国,但这和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什么关系,这根本不会提升美国人的工资,无非就是资本家从哪赚钱而已。

  所以,这么干无法得到选民的理解,政客再努力都不会得到选民认可,所以不会有政客努力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其次,中国制造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可不是美国的施舍。

  美国政客忽悠忽悠那群脑回路简单的选民也就罢了,我们自己可太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中美特别亲,亲到了近乎于盟友的地步,欧美所有的军事装备中国随便买,而且都是成本价卖,近乎于硬塞给中国,技术和工业设备那更是随便买,只是当时的中国没钱而已。

  但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态度骤变。

  1996年7月,美国带着33个国家签署了《瓦森纳协定》,把大量高科技和产品进行了禁运。

  第一批名单里就加入了中国。

  1999年5月,美国悍然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80年代中美的蜜月关系,荡然无存。

  你说美国都对中国用《瓦森纳协定》禁运了,还炸了中国大使馆,会希望中国富强和崛起吗?

  美国不希望中国富强和崛起,更不会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来施舍中国。

  和美国做生意的国家这么多,唯独中国崛起了,这是有原因的。

  除本国强大工业基础和几十年扫盲带来的高素质工业人口外,中国这几十年来反复强调一个词,叫产业链,花费巨大代价在一个城市周围把一整个产业的配套工厂全部建齐。

  中国现在有很多低端工厂流向东南亚国家了,这些低端工厂你想保留其实很简单,你把工人工资压到2000元以下,然后强迫一批中国人必须去这些工厂打工就可以,这样工厂就能活下去了。

  你想要中国工人工资5000元,还想让厂子活,那就只有一种办法,你的效率极高,高到了同一个工人产值可以高5倍,这样东南亚国家即便招月薪1000的人那成本也干不过你。

  但是这还有一个前提,这种能提升5倍效率的办法,只能在中国土地上生效,搬不走也没办法模仿。

  否则的话,都不用别人学,中国资本家自己都会去越南印度开厂,然后把这套提升效率的办法带过去,就好像当年欧美资本家把他们管理工厂的办法带到了中国来一样。

  产业链就是一个办法,但不可能有5倍效率那么离谱,所以还是会陆续有低端产业走,提升印度和越南的薪水。

  东南亚等地产业链越发达,越安全,基础建设和投资环境越好,他们的工人工资就和我们的差距就会越小。

  资本家只认钱,只认成本和效率,啥都不认。

  但产业链很难建,所以中国可以用高东南亚好几倍的工资把很多工厂留下来。

  产业链的能力是有极限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低端工厂注定要走,除非你压制中国人的工资,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不用等美国把工厂迁往东南亚。

  凡是在成本上中国已经不占优势的产业,中国自己迁走。

  十年前中国沿海就已经开始腾空换鸟了,全力冲刺高科技产业,把低端血汗加工厂全部迁走。

  能迁到中西部地区的,优先迁到中西部,限于海运成本迁不动的,由中国资本带头迁到东南亚。

  不需要产业链,也不需要高科技的超低级工厂,我们自己转移走。

  这些年越南很多工厂都是中国人开的,就是这个原因。

  高科技工厂中国搞起来确实有困难。

  但低端血汗工厂,就你美国人能建?

  中国有大量这类工厂主,干这行20多年了,这辈子也只会干这个,同时钱也有不少。

  论低端工厂的资本,中国一样非常发达,技术也很成熟,完全不亚于欧美。

  拼高科技也许还要过几年,但拼低科技,中国会虚欧美?

  这些年中国搞一带一路,弄的就是资本和技术的对外输出。

  凡是从成本考虑可以从中国迁走的工厂,不用等欧美动手,中国自己迁走,反正无论资本和技术我们都成熟无比。

  在中国送外卖,一天送12个小时,一个月拿5000以上没问题,那工资低于5000,一天还要干12个小时的工厂,自然不可能有人愿意去。

  谁都不可能再提升这些工厂的工资,欧美也办不到,因为这些工厂的技术水平就只能提供那么低的工资,而且特别脏苦累。

  这样的工厂,由中国资本迁到东南亚,能够有效提升全体中国人的生活水平,道理和当年欧美把工厂转移到中国是一致的。

  当年欧美把低端工厂转移到中国,不是来做慈善的,而是为了欧美生活更美好才这么做的。

  如今中国把低端工厂转移到东南亚,也不是做去做慈善的,而是为了中国生活更美好才这么做的。

  这个把所有低端工厂剥离,强制转移走的事,中国十年前就开始做了,根本没有等到今天,十年前是强制性的在沿海腾笼换鸟。

  要么迁往中西部,要么迁往东南亚,反正不允许留在沿海,一律赶走。

  很多人当年不理解这个政策,因为远见程度不够,这没关系,他们只需要等结果就行了。

  到了今天,欧美所谓把工厂从中国迁往东南亚的威胁,根本吓不到任何人。

  凡是能迁走的,中国早就自己迁走了,还剩下的寥寥无几,影响不了大局。

  还留在中国的工厂,全是因为在中国制造成本最低,最有优势,反正没有一个是中国哭着喊着强行留下来的,都是因为在中国开工厂能赚钱才呆在中国的。

  迁移这样的工厂,确实可以损伤中国,但欧美一样要付出巨大代价,在中国制造成本越低,付出的代价越高。

  总之,想搞这个政策,那一样是要付钱的,付很多很多钱。

  不付钱就想凭空把工厂迁走,不可能的事情。

  欧美喊逆全球化,是一个好事。

  上次逆全球化还要追溯到1929年经济危机,美国带头把关税加到45%,然后引来了欧洲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

  大家都觉得关税的存在可以保护本国产业,让本国蛋糕变大,这么做可以给选民一个交代。

  但当大家都加关税的时候,全球总蛋糕急速变小,所有人都会变得更穷更难过。

  关税战爆发后,欧美的经济迅速恶化,选民变得比以前更不满。

  1929年的时候,美国政客说美国人生活变差是因为欧洲制造,而欧洲政客说欧洲人生活变差是因为美国制造。

  关税战打起来之后,生活更差了,怎么解释?

  既然原因不是外国制造,那一定是外国势力的阴谋破坏!

  然后世界大战就爆发了,大家打的一塌糊涂。

  要么打死对手,要么被对手打死,无论哪个都可以解决目前的问题,给选民一个交代。

  现在是核武器的时代,没办法打仗了,核国家之间保持着脆弱的平衡,贸易战不可能转变为核国家之间的热战争。

  不能通过发动战争来对外转移矛盾,那就只能经济战打到底了。

  欧美天天宣传逆全球化,这其实是一件好事,说明他们的内部矛盾已经大到压不住了,政客急需对外转移矛盾。

  中国现在逆全球化的声音还不大,要求强烈保护那种月薪两三千的低端工厂的人没多少,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在持续的增长,内部矛盾还稳得住。

  像欧美这样急需对外转移矛盾,但又转移不掉,那麻烦就很大了。

  热战争不敢打,经济战越打自己越穷,最后矛盾一定会崩掉。

  内部矛盾这个是不考虑穷富的,只要由奢入俭,社会内部就要出问题。

  逆全球化的口号可以喊,但如果真这么做了,社会内部出问题的时间反而会大大提前。

  今年1——4月,中国对美国进出口额达1.56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7%,这就是美国所谓的逆全球化,反中国化。

  本来就没钱安抚民众了,再支付大笔成本去搞什么逆全球化,那不是直接原地爆炸吗?

  不支付代价就能打的牌,中国在10年前就自己打出去了,不给欧美一丝机会。

  而且10年前迁移低端产业链去卸欧美的牌,中国也没有支付什么成本。

  我们去血汗工厂做脏苦累的工作,目的是为了将来自己的孩子不做脏苦累的工作。

  而不是一辈子给欧美做苦力。

  如果这些苦力工作注定要有人做,不如中国工厂主带着资本去东南亚做。

  中国人,也想个个当中产。

  内部经济矛盾过大就喊着要逆全球化?

  那你就逆全球化呗,我看你敢不敢。

  如果不敢,那就耗着呗。

本来不想费时间答这个问题,这两天看到张佳玮张公子和马伯庸马亲王先后给某答案点赞,然后知乎创始人黄继新也点赞了,我实在忍不住反驳一下。

首先,这篇文章除了第一句话以外全部是抄袭,而且主要抄的就是百度百科词条啊,一字不动。

上面是百科,下面是他的:

而且百度百科其实也是抄的。这些内容最早发表在2008年1月18日,是凤凰策划的“苏联大清洗70周年祭”的内容,后来被凯迪等论坛转载补充。事实上网络上广泛转载的各种批判苏联的文章的最初来源很多都是10年前凤凰网的这次策划,然后自己补充或者总结一下。

他这个回答,勉强也算是一个总结吧,可总结就要把数据来源写上啊。是不是觉得“转自百度百科”很low所以不写?

而且,仅仅列出这种东抄一下西凑一句的数据根本没办法反映历史的复杂性,充其量就是个情绪发泄。这样的答案,其他人赞一赞也就算了;张、马、黄三位应该算是知乎最重要的几个用户,平时都惜赞如金的一个月点不了俩赞,这时候集体赞这个答案,实在让人费解。

那么我在这里也给大家讲个故事。

学习新闻传播或者政治学的人一定对“拉斯韦尔”这个名字不陌生。

他被施拉姆钦定为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之一,5W理论是传播学最基础的理论框架;同时他是宣传研究的奠基者,《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至今仍然是必读书目。1955年他担任美国政治学学会主席。

他一生都把捍卫美式资本主义当作最高追求,和纳粹斗,和共产主义斗,和社会主义斗,和无政府主义斗,和工团主义斗……

20年代前后,美国刚刚爆发了第一次红色恐慌(Red Scare),大批左翼人士遭到迫害,涉及各行各业。拉斯韦尔此时正在芝加哥大学读书,认识了后来的美共主席福斯特。通过交流,他感觉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很有威胁,想研究研究,但是苦于国内没有相关资源。后来,利用去欧洲访学的机会,他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写下了第一部系统驳斥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左翼“异端”理论的著作《labor

可惜劳工们对他的底细并不清楚。由于他是极少的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的学者,1932年,一所工人学校请他做教师来讲马克思主义。拉斯韦尔则通过这个机会深入调查了美国共运中的传播——因为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都要被解雇、监控乃至迫害,所以没人敢说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曾经的左翼报刊也都被查封了,所以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宣传都是地下活动,私印报刊或者口头传播。这些活动一般学者和政府接触不到,但拉斯韦尔做到了。

他把调查与芝加哥警方合作,共享资料。基于调查结果,1939年,拉斯韦尔出版了重要作品"world revolutionary propaganda: a Chicago study"(世界革命宣传:芝加哥研究)。这本书系统地论述了美国共产主义宣传的来源、内容、表现形式、发展历程、传播方式、优势和缺陷等等,被美国政府大加赞赏。后来,这本书成为相关部门(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The House

Freedom”(《国家安全和个人自由》)等研究如何对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作品。甚至,即使是不直接与这个主题相关的作品,比如名作”Politics: Who Gets What, When, How”(《政治学:谁得到什么,在哪里,怎么得到》)都是以共产主义为假想敌在写。

另外他还长期担任美国司法部顾问,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作为专家证人审判各种异端思想者,主要就包括共产主义者。美国卷入二战前,他是洛克菲勒基金会传播研讨班最重要的成员;美国决定参战后,由他将研讨班的报告向美国政府各个代表讲解;在二战期间,他担任国会图书馆战时传播研究会实验部主任。二战后,他又成为文化自由协会(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的成员,这是一个由中情局支持的,以反共反苏对抗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为任务的重要团体。

多么根正苗蓝的资本主义战士啊!

1951年,当时的拉斯韦尔是耶鲁大学的教授,同时也受雇于著名智库兰德公司(The RAND Corporation)。有一天,智库的项目需要查个机密档案,拉斯韦尔就向国会图书馆申请。兰德公司有这个资格,拉斯韦尔又是这里的老领导,他本以为很轻松就可以查到,没想到被拒绝了。不仅被拒绝,他以后还被禁止参加任何与政府有关的工作,甚至会被受到监控和审查。

因为负责档案安全工作的海陆空军个人安全委员会(Army-Navy-Air Force Personnel Security Board)说,根据我们的调查,你很久以前就加入了共产党,和许多共产党员关系密切。你还公开表达过对共产主义学说和意识形态的同情。

原来,安全委员会调查到,拉斯韦尔早年去欧洲访学的时候从福斯特那里要了一封推荐信。而福斯特后来成了美共主席,所以这就成了一个证据。而且拉斯韦尔一直研究共产主义,你不信这个为什么要这么关注?

拉斯韦尔快要疯了,他老泪纵横——老子为资本主义卖了一辈子命,反了一辈子共,现在你说我是共产党?天底下所有人都是共产党我TM也不可能是啊!!是不是真的要我把心掏出来给你们看?!!

拉斯韦尔那段时间啥都没干,写了一本细致的自传和自证申诉,然后整理提交了大量的私人信件。

他悲愤地写道:这个指控简直是无知、粗心以及恶意!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反共和研究如何反共,在大部分美国人根本没听说过什么是共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反了。无论是作为学者、教育工作者、专家证人、政府雇员还是一个普通公民,我一直在为反共都争做贡献啊!

我拉斯韦尔的心全部交给了资本主义,你们随便查,查出一句对共产主义的好话算我输!

拉斯韦尔实在是根太正,苗太蓝了,真的一点嫌疑也查不出来。调查委员会还是疑惑,那你为什么对共产主义那么感兴趣呢?

鉴于许多大佬来保,以及拉斯韦尔的材料确实挑不出毛病,他终于免于共产主义指控。

短暂消沉后,拉斯韦尔并未放弃他的反共“事业”,于1954年加入著名反共机构胡佛研究所。但是FBI依然认为拉斯韦尔有马克思主义嫌疑,依然对他监控。

1955年,由于学术声望,拉斯韦尔当选美国政治学学会会长。但是……他招不到学生,堂堂会长没有博士生。现在许多人解释说当时学术转向,他这种方法不受欢迎了。真的是……非常扯淡。他是搞定量研究的,之前美国主流政治学研究是定性,要转也是朝他这个方向转啊。

(有关拉斯韦尔的各种原始材料记录都能从耶鲁大学图书馆查到,链接如下:

但是好像需要学号什么的,所以我是直接从其他论文和书籍中摘出来的。有条件的可以查查原始文档)

拉斯韦尔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他的经历很有研究价值,既作为迫害者存在,也作为过被迫害者。像他这样对资本主义“赤诚”的人都被当做叛徒和内奸,可想而知麦卡锡主义时期的政治审查和迫害到了何种地步。

然而,拉斯韦尔的这些经历知道的人很少。罗杰斯写的著名传(ba)记(gua)式作品《传播学史》中花了很大篇幅给拉斯韦尔,但是对他的政治倾向,反共活动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希望把他塑造成一个纯粹的学者。现在的传播学学生们提到拉斯韦尔也是只知道个5W模型,优势缺陷都背的很溜。但这对5W是曲解,因为5W提出的背景也是他对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对抗的担心,抽离出来这个背景,把它当做所谓的纯学术理论其实根本没办法真正理解。

该答案说“苏联模式很容易诞生叛徒卖国贼”。但是我们看到,美国模式下,连拉斯韦尔都成了内奸,就算没苏联严重那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只不过美国冷战赢了,所以这些黑历史少有人提,尤其在学术界以外更是无人知晓。

其实“容易诞生叛徒”不能简单地归为某个模式,就算真的是模式原因,那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为什么这种有明显缺陷的模式会诞生。其实一般的规律就是政治斗争形势越紧张,叛徒就越多,调查叛徒的运动也就越多,运动也就容易越容易扩大化。美苏斗争时期,双方都很紧张,都有内奸也都出过不少冤案。苏联在二三十年的时间从弱鸡变成超级大国,从农奴变成社会主义,其面临的矛盾和斗争无疑比美国要更加复杂得多,各种运动比美国严重也是必然的。

数据当然有价值,但是仅凭数据不可能直接得出任何结论。我们应该分析这些数字的历史背景,每个数字是怎么来的,甚至每件具体事件背后的前因后果。

如果真的想避免这种悲剧发生那就应该原原本本地还原历史,在此基础上分析规律,而不是仅仅喊个口号列个数字发泄一通情绪。

我很喜欢刷知乎,虽然随着用户的暴增,知乎文字的平均质量不可避免地下滑。可是,如果连之前最优秀的核心用户都开始助长这种胡乱复制粘贴瞎扯淡的趋势,那知乎可真的是有些危险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厂倒闭了怎么赔偿工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