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c平台有哪几个?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最近出行市场好不热闹,Uber又被用户告了,易到被微信禁了,一言不合就开撕。要说最闹心的还是滴滴,正面新闻密集推送,看评论,每篇都被骂成狗,还压不住负面新闻天天有。

滴滴出行一边在给自己贴各种“伟光正”的标签,一边不断地被打脸。其实这是一种必然,不仅是滴滴,所有C2C模式的网约车公司都无法避免。这一天早来比晚来好,因为共享经济已经被你们玩坏了。上个月我就提出警惕共享经济,指出了Uber与滴滴是在供给侧做恶,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他们的劣根在哪儿?

C2C模式本就是一条歧路

C2C实际是电子商务的专业用语,典型代表就是淘宝。做为一种商业模式,C2C有一个非常迷惑大众的特点,就是“只看贼吃肉,不见贼挨揍”,赚钱的在有恃无恐的得瑟,不赚钱的永远在骚动。

在本质上C2C模式供给侧是不稳定的,为了满足需求侧的用户体验良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供给侧大量冗余,也就是让供大于求,而且是供给要远远大于需求。做为电商来说这个是可以接收的,商品可以贮存,可以无实物展现,需求侧的用户选择权可以倒逼供给侧优胜劣汰,做为平台可以通过帮助供给侧赋能的方式赚取利润,其实就是淘宝的基本盈利模式,向供给侧的卖家卖广告,卖流量赚钱。

这也是淘宝根除不了假货的劣根,“因就是果,果就是因”辩证起来就难于上青天了,这是一个互害型的平衡。因此,淘宝从诞生时的惊喜到如今擦不干净的假货屁股,成为互害型社会的缩影就是必然。

阿里在歧路上获得了阶段性成功之后,推出B2C模式的天猫就是必须的,马云说要干掉淘宝绝对是真话,一个要走向伟大的公司可以始于歧路,但不能一条路走到黑。800万淘宝卖家,据说其中只有60万卖家赚钱,现实就这么残酷。

滴滴打车蜕变成滴滴出行的那一刻,我相信那是要成为伟大公司的姿态,但是基于C2C模式的专车与快车业务板块一定要甩掉,否则融再多的钱,再高的估值也是枉然。

我的一篇批评滴滴的文章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不到8小时,滴滴公关就联系到我,“求轻拍!”,态度很诚恳,不否认司机生态的恶化,也在努力改进,最后能让我不拍的相对站得住的理由是:“滴滴估值很高,融资很多,但还是一家创业公司!”我的回复很直接,我是在批评滴滴,但不是滴滴的危机,不需要危机公关。滴滴专车以及快车在做恶就是要批评,批评本身就是有建设性的,不是黑。滴滴一天不改变黑心的业务模块,我就将继续批评下去。

谈不上对即将要被牺牲掉的私家车司机们有多少悲悯的情怀,但至少这个时代给了我独立思考与发声的机会,我可以力所能及的为这个局中的弱势群体呼喊一下。因为我每次乘坐滴滴专车或者Uber专车的时候,都能够跟这些辛苦工作的司机愉快的聊天,能够切身体会到他们的不容易,以及他们可预期的十分不乐观的处境。

相对于商品,出行市场本质是服务输出或者是劳务输出,劳动时间是最大的成本,不可贮存,尤其带车上线的专职司机,从上路那一刻起,有没有订单都要承担几乎恒定的运营成本与风险。

如今滴滴与Uber都是派单,各种要求越来越多,司机几乎失去了任何主动选择权,在用户上车之前都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无法自主安排工作时间与区域,没有议价权,甚至没有事实上的拒绝权,这已经有悖于公平交易的原则了。

他们与平台不是雇佣关系是协同合作关系,但平台利用信息不对等的优势,几乎砍掉了他们所有的权利与对合作伙伴的尊重。别说双方是自愿的,签了合同的——那种格式的合同形同霸王条款。淘宝卖家起码能够自主定价与决定是否交易,不会悲催到如此地步吧?对于滴滴司机来说只有退出的权力,但是退出了买车的成本如何收回呢?已经掉坑里了,实际上爬出来的权力也形同虚设了。

如今滴滴司机还需要认证,目的就是排他,司机保证只接受滴滴订单就可以优先给你派单,不认证的司机正常情况下就没有订单,除非订单量多到认证司机干不完才有机会给你派单,司机连用脚投票的权力都没有了。

滴滴这不是在作恶吗?这还是表面上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恶更严重。滴滴凭什么敢一步一步让司机越来越难做呢?客观上,这是C2C模式天生供需严重不平衡造成的;主观上,就是平台要割韭菜了,面具撕下来了。

滴滴与Uber凭什么涨价?

涨价是一种必然,回归市场价值规律是无可厚非的,谁也不能要求一个公司永远赔本赚吆喝。

我认为这是C2C模式供需再平衡的必然,但是滴滴与Uber涨价凭的不是什么科技甚至黑科技,不是什么用户规模足够大,不是用户使用习惯已经养成,更不是什么投资人对公司盈利的压力,而是他们的大数据挖掘结果可能已经能够保障供给侧的服务输出能力足够强大。

说白了就已经套牢的专职司机与社会车辆的数量与出勤效率达到了预期。那些有一搭无一搭的兼职司机与车辆的服务输出能力是不可控的,只能锦上添花,不能保障体系性的稳定运营,尤其是在高峰期。这样的供需再平衡方式,我认为是值得警惕的!

首先这个过程会进一步加剧交通的拥堵

最近一个月我的出行体验是在高峰时段几乎遇不到兼职司机了,来的司机都是派单来的,普遍距离我的位置越来越远,有的司机都是从5公里之外来的,这不仅等待时间很长,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在拥堵地区叫车的用户将吸引来更多的车辆涌入这一地区加剧拥堵,而且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恶性循环。

网约车服务的核心,是基于LBS的供需双向优化与闲着运力的消化,才能对解决拥堵起到积极作用,绝对不是基于用户单方面一个地理坐标发生的需求去调度运力能够解决的。

我举个例子,假如我在中关村海淀桥这一拥堵地点叫来一辆停在四季青桥附近等订单的专车,就是加剧了拥堵。当然你可以说用价格杠杆促使我选择其他交通工具离开拥堵地区,可是在那个时候我会有更多的选择吗?

平台为了赚钱,我为了便利,尤其是风雨交加的时候,这样的订单多半是会产生的,司机几乎没有选择权——必须来,是不是这种加剧拥堵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其实这已经形成了一种互害关系,用户与司机都要被折磨,而且附近的人都受害,并且这种伤害会叠加得很严重。

正确的解决方案根本就不是专车,而是顺风车。用户预约到了一个目的地方向一致、出发时间相近、位置就在附近或者有车停在附近有空余作为的兼职司机,其实那个司机是用户的友邻,而且这种友邻关系天然能够转化为社交属性,这样才是分享经济。友邻互助才是社交,如果这种关系能够固化稳定下来才是良性生态的基础。

所以目前滴滴与优步的专车是在给出行添堵,他们提倡的智慧出行不妨先打上一个问号。Uber在美国的实践已经证明C2C模式的网约车虽然有大数据但不适应建立智能交通体系,有的州尝试了,结果放弃了与Uber合作,找了其他服务商去建设了。

相比之下,B2C模式的网约车公司对解决拥堵才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强运营模式可以根据动态数据分析结果组织运力有计划地提前进入拥堵地区,司机可以根据双向的LBS数据规划路线与时间即时合并订单优化运力。

因为B2C模式是追求供需平衡,然后优选的体系;人家的大数据挖掘的导向,是分析出针对用户群体的需求来决定运力的供给量与服务的方式。一个平衡的模式,才有可能加入到智能交通体系发挥积极意义。C2C模式本质上就不是个追求供需平衡的模式,也无法平衡,其供给侧必须高度冗余,怎么可能指望其解决拥堵呢?

要是滴滴与Uber号召司机先行进入拥堵地区,那更糟糕了——为了用户体验好,恨不能一个预期订单号召三辆车进去。其实这还用号召吗?目前一些有经验的专车司机已经自主的先行进入拥堵地区周边等订单了,已经造成了交通拥堵了。

君不见,很多出租车就停在你身边但不开门接客,“接滴滴”都成为合理的拒载理由了。济南都严令高峰期出租车不能使用打车软件,这难道不能说明C2C模式网约车的局限性吗?

所以,滴滴能够发布交通拥堵报告,那不是因为它是个科技公司,技术有多牛,恰恰是在狠狠地打脸,您在给交通拥堵火上浇油还好意思发布报告出来秀?目前滴滴的GMV一大半都来自C2C模式的专车与快车业务,您还好意思说自己要建立智能交通体系?还不如Uber默认了的好,起码人家少点套路多点真诚。

其次,谁为已经深陷其中的司机群体的前程负责?

神州专车的司机能够穿着体面的制服带着礼貌的微笑接待用户,可以没有风险的穿梭在城市的每一条道路上,送用户到车站机场,因为他们经过培训,在执行统一的服务标准,驾驶技术过硬,熟悉路况,服务周到,在获得报酬的同时也能收获绝大多数用户的尊重,他们做为职工的相关权益能够获得基本保障,他们开的车有专业的维护保养,车况总是能够保持良好,与用户一起获得安全保障。

滴滴与Uber的司机们能吗?据我了解北京的专车司机们一月能够有4天休息,原因是限号,我问了很多司机,都说约车平台没有给他们提供相关劳动权益保障,这是必然,他们的运营合法性至今还没有受到认可,何来保障?本质上他们还是黑车司机。

在有补助的岁月里他们获得了高收入,现在补助没有了,涨价给他们带来的收益提高是十分有限的。他们要获得用户的尊重获得高评分完全要靠自己,甚至以一种谦卑的姿态来讨好用户。

为了调研专车司机的生存现状,我最近频繁的地使用滴滴与Uber出行,主动与司机愉快的聊天。由于我有从事汽车维修保养的职业经历,通过交流我不仅能够了解司机的生存状态,也对他们的车况有一定了解。我越来越发现,C2C模式的网约车供给侧的生态恶化得让人吃惊。

我举一个极端的例子,那一天晚上11点半左右,我在中关村的新东方学习中心门前叫来一辆车,一上车我就下了一跳,一个怀孕的女司机,一辆没有出磨合期的新车;经过交谈了解的情况更让人吃惊,她家住在燕郊,是第一天上路拉活,属于拿了驾照很多年最近才上路的“新手老司机”,对这周边的路况完全不了解,因为距离她熟悉的燕郊太远了。

一路上,我多次提醒她不要老看手机导航。我劝她赶紧回家,不要干这个营生了,太危险了!她说要为自己的孩子赚奶粉钱,分担一下老公的负担,他们俩成家不久,要供房,马上又要养孩子,车也是新贷款买的。这真是,跳到房产这个坑里还没有出来,又跳到重资产就业的坑里了,眼见又要跳进子女教育的坑里。

通过这个案例,以及很多司机的聊天,我发现C2C约车平台有很多主动做恶的嫌疑。

1、对入职司机的甄别形同虚设,这是对供需双方都不负责的;

2、单向的派单让很多司机都感觉到自己被“溜猴”,一单一单接下来,自己不知不觉中远离了出发地,也就是他们熟悉路况的区域,造成一个结果就是他们不自觉的在超时劳动;

3、外地号牌的车在参与经营,很多道路他们不能走,但是接单的目的地经常必须要走,经常被罚款;

4、有不少司机很坦诚的告诉我怎么能够顺利地套牌上线,甚至交流刷单的攻略与经验;

5、在有补助的日子里,司机就感觉到越到还有两三单能拿到补助的时候,越接不到单了,或者接了一单特别远明显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

我知道自己调查的方式不够严谨,调查基数也不够多,无法反推出来一个有力的结果来证明平台在做恶。我主持过产品开发,我也是产品经理,我很清楚在信息不对称,知识不对等,拥有绝对主动权的情况下去设计一个做恶的产品逻辑是多么容易,对于程序员而言就是几行代码的事情,用户是很难察觉,即使察觉到了也很难取证。

但是后台的数据不会说谎,自证清白也是不容易的。因为数据会说话,每一个动作都会留下痕迹,产品逻辑是商业秘密,用户不能要求你开放,但是用户在你的平台上产生的动态数据记录是不是有权要求你开放?如果每一个司机都要求平台开放自己的完成订单路线轨迹,平台有没有能力开放应该不是问题,平台敢不敢开放是一个问题,开放的数据造假与否是另一个问题。假如可以,司机用的手机也可以获得行动痕迹的,如果进行比对,结果我就不妄下定论了。滴滴与Uber如果说我所陈述的都是个例,不是普遍现象,那你们可以自证清白!

我其实不要求平台能证明是不是在故意溜猴,我只建议平台能够通过数据分析证明一个司机要赚到你们招聘广告宣称的一周5000元收入,这个收入应该是否扣除了一切成本,起码是扣除了燃油费用和一辆车的基本保养与折旧费用之后,大概能称之为司机人力成本的部分。别说一周5000元,就算3000元,司机需要每天工作多长时间?

别说司机与平台是协同关系,属于弹性工作时间算这个没有意义,再弹性的工作也有刚性的人力成本基础。不是总给自己贴科技公司的标签吗?既然能发布交通拥堵报告,那这个数字是一定能算出来的。

我不指望在没有补贴并开始抽取20%佣金的情况下,最终这个数字是符合8小时工作制要求的,如果是每天12个小时,我都要代表司机师傅们谢谢你们。反正目前我了解的情况,这些专职司机要想达到纯人工月收入10000元(还不是周入5000元的高标准),他们每天要在路上消耗12个小时以上。很多司机师傅的作息时间都是早7点晚10点,15个小时左右。因为这个工作不仅有时长的因素,还有高段低段的因素,也就是订单的分布时段不平均。

难道这些司机师傅不是劳动者吗?现在没有合法运营身份,难道就不需要基本的保障了吗?起码他们都是中国公民。谁会为他们的权益负责?律师队伍里能站出一位吴学益,“自发”为投资人权益洋洋万言举报神州专车的上市公示文件不合法。怎么就不能站出一位真有良心的律师,关注一下这些深陷其中的司机群体的基本权益呢?是因为律师只认钱吗?

C2C模式网约车平台供需再平衡过程,很可能开启新的互害模式

C2C模式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供需两端都不稳定,涨价可预期的结果就是需求的萎缩,对价格敏感的用户会大量流失,订单可能断崖式减量。兼职的司机当然无所谓,没有订单就不干了;专职司机——也就是已经被深套其中的群体可就麻烦了,订单量不足以喂饱他们,涨价?那得涨多少才能平衡呢?但是作为平台盈利却不是问题,平台的运营成本已经是相对固定了,只要有订单就有抽佣,停止了补贴节省的成本就是利润了。

这就是滴滴与Uber涨价的底气,烧钱烧出来的盈利基础落在供给侧,就是数量巨大的专职带车运营的司机,烧出来了平台的运营成本边际,他们真就不怕用户群体萎缩了。

当供给侧的运力远高于用户订单需求的运力的时候,我估计平台又会重启抢单模式,让供给侧的司机们互相抢,这是你死我活,不是优胜劣汰了,那些被淘汰的司机最有可能的方法就是离线继续开黑车,用更低的价格到更拥堵的热点区域拉活。

这就是C2C模式在烧钱补贴时代形成的平衡不能持续时,就进入了供需再平衡过程,而这个过程很可能开启了所谓共享经济的互害模式。我觉得有关部门应该到了有所作为的时候了,有补贴的时候确实带来了一些就业机会,也拉动了汽车的销售,但现在补贴没有了,就要尘归尘土归土了,那些重新失业的司机以及城市里多出来的那么多非法运营车辆谁去消化?总不会有关部门接棒烧钱补贴维持供需平衡吧?

前一阵子,猫眼看到喜欢的UP主在即刻上发了一段话,立刻感觉被戳中。猫眼越来越理解为什么自己会不喜欢那句“闷声发大财”了,因为这个观念真是自私又愚蠢。

难道不是吗?先不说钱币收藏这项爱好的继承性,最基本的逻辑矛盾,你闷声之后真的能发财吗?等到有一天,你买的东西别人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听过也不明白不敢买,你还指着谁来接下你手里的藏品,你又如何能发大财呢?故作的高深,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可能并不是猫眼说的每一件事和每一个推荐都百分之百客观。但是起码,猫眼会做的一件事就是——投入时间和金钱去推广爱好,建立交易信心,寻找收藏乐趣。

说完这段话,猫眼可能又要得罪人了。那就得罪吧。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来说有用,希望您能转发出去——

让那些想要坚持却又有些迷茫的泉友有更多的机会看到更好的东西,让那些想要入坑却犹豫不决的人有更多的参考帮助他们做判断


自从猫眼创办这个公众号以来,举办了许多次晒币活动。如今猫眼网站上线,晒币活动更加频繁。猫眼会尽量定期发布晒币精选,鼓励大家在猫眼这个平台上持续分享自己藏品的美图和入藏经历。

于是,越来越多的泉友开始在后台和私下里问猫眼:那些大神的钱币到底都是哪里买的?币商是从哪里买到东西的?如何才能看到更多的钱币?怎样参加海外的公开拍卖?

起初听到这些问题,猫眼只以为是一些对钱币市场还不够了解的新藏家暂时没有找到好的购买渠道。然而渐渐地猫眼发现,许多资深藏家有时也有这样的疑惑。

再回头去看国内的论坛、贴吧和各种“交流群”,猫眼这才发现,购买渠道在钱币行业里竟然始终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一些资深藏家害怕竞争而不愿意主动介绍这些渠道,一部分币商似乎希望信息越闭塞越好,加上国内网络对于一些国外网站不太友好,以至于许多泉友收藏多年后还是处在被边缘化的状态,只能从有限的渠道接触到有限的品种。

所以,猫眼想要改变这种闭塞的环境。

在这篇文章中,猫眼会分别介绍多类最实用的海外钱币交易平台,包括美国拍卖公司网站拍卖汇总门户网站C2CB2C平台等。

如果你觉得“高端圈子”的藏家们每次讨论的东西完全听不懂,如果你发现猫眼文章里介绍过的钱币从来都没机会遇到,如果你希望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了解当下真正的流行趋势,那么这篇文章应该会给你一些帮助。


世界各国都有钱币拍卖公司,猫眼无法一一列举,这里只介绍三家美国拍卖公司的网站。这三家公司一直以来都是国内藏家购买钱币的重要渠道,其中两家更是每年跑香港展。他们在网站建设和服务国内客户方面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使用的语言是英语,并且重视亚洲市场有能说汉语的员工,相对比较容易沟通。综合以上原因,猫眼给予推荐。

相信大多数国内藏家都听说过“HA”(“Heritage Auctions”的缩写)这个词,说的就是这家公司。自从这家公司设立了香港办公室并定期举办香港拍卖之后,国内藏家就开始对它更加熟悉了。

作为美国钱币界的第一大拍卖公司,HA素来以其功能完善的网站和手机App而著称。大多数国内藏家最开始关注HA,可能都是因为其网站上的海量成交记录可以为钱币交易提供很好的参考的原因。

HA网站的中文是用谷歌强翻出来的,有时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词汇,如果能看懂英文,还是建议看英文。

从一个用户的角度来说,猫眼觉得HA的网站做得是非常的优秀的。所有拍品按照场次分得清清楚楚,你可以轻松地关注拍品,设定各种拍卖提醒。HA的拍卖提醒功能是非常强大的,所有你关注的拍品有任何出价变动,你都会第一时间收到邮件提醒。

在拍卖功能方面,HA的系统也非常优秀——

首先,它支持开拍前的在线出价,规则与大多数限时拍卖类似;

然后,在拍卖会当天,你可以用网页端或者手机App登陆,参与实时在线竞拍;

最后,HA的系统还支持Proxy Bid功能,也就是开拍之后,你依然可以对还没拍到的拍品预留价格,没必要等待几个小时只为了拍一件拍品。

另一方面,HA提供非常强大的成交记录搜索功能。任何人只要花费几分钟免费注册一个HA账户,就可以在线使用关键词查询HA所有历史成交记录,非常方便且具有参考价值。

不过,作为一个过来人,猫眼还是希望提醒那些以HA价格作为绝对参考的新手藏家,HA的成交记录是有猫腻的,不可尽信。在HA,你查不到流拍的拍品,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报喜不报忧的档案馆。在这里,你只能看到那些辉煌的成交记录,却不会注意到同样海量的有价无市的钱币交易失败的惨状。

至于说,那些成交价格是否具有可信度,猫眼无法给出一个答案。大家可以自己观察一下。

总体来说,HA是一个非常容易上手的交易平台。只要你粗通英文,并且对钱币术语关键词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几乎可以无障碍地参与拍卖并买到自己心仪的钱币。作为美国最大的钱币拍卖公司,这里将为你提供最大的选择空间,让你看到世界各国的精品钱币。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外海瑞得拍卖公司通常被称为“Heritage”而非“HA”。在需要和外国藏家交流的时候,说“HA”对方有的时候可能无法立即明白你在说什么。

2、时德斯·鲍尔斯和邦地尼奥拍卖公司

这家公司因为名字实在太长,国内泉友通常用其名字缩写“SBP”来指代。顾名思义,这是一家由时德斯、鲍尔斯和邦地尼奥家族强强联合所组成的公司。这三个家族的三位家主哈维·时德斯、戴维·鲍尔斯和理查德·邦地尼奥全部都是美国钱币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合并之前三家公司的历史也各自可以向前追溯几十年。总之,SBP可以说是美国钱币界最高贵和优秀的传统公司之一。

和HA一样,SBP同样有网站和手机App,且功能和布局可能更加人性化。猫眼从用户的角度来说,觉得SBP的网站相比于HA的网站更加直观,也更易于操作。网站和手机App的布局基本一致,也省去了同时使用电脑和手机的用户在切换设备之后带来的不适应。

与HA全线自主开发不同,SBP的手机App是一家名为Auction Mobility的公司代为开发的。这家公司有着丰富的外包经验,同时还为欧洲多家拍卖公司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在稳定性、兼容性、UI方面都超过HA的系统。

换言之,习惯了SBP的手机App系统,你就可以轻松上手欧洲一些其他拍卖公司的手机竞拍系统,是不是一举多得呢

像HA一样,SBP的网站同样具备全套的在线竞拍功能,包括在线出价、实时在线参拍和Proxy Bid功能,无论是网页端还是手机端体验都非常不错,稳定性也很好。

另外,SBP同样拥有成交价格在线查询功能,大家可以在导航栏中的“Auction”菜单下点击“Auction Archives”,进入成交价格查询页面,然后以索引或者关键词的方式进行搜索。

金堡拍卖公司是美国三大拍卖公司中最年轻的,仅有二十多年历史,但公司的创始人却是目前美国业内最资深的高柏兄弟。此二人早年经营一家名为“Superior Galleries”的钱币古董公司,为美国西部顶级藏家提供私人咨询服务,这些客户包括20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亚沙·海飞兹、前洛杉矶湖人队老板杰瑞·巴斯及其家族、李小龙家族等。

著名的古德曼中国钱币集藏也正是这二人在90年代通过Superior公司拍卖出来的。

高柏兄弟在90年代卖掉了Superior这个当时钱币市场上的第一大IP,套现后又重新创办了金堡拍卖公司。由于金堡公司的主营业务美国早期铜元和犹太钱币在国内几乎没有市场,加上公司观念老旧,网站对用户不友好,导致这家公司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算高。

然而无论如何,这家公司都还是值得国内藏家关注的。他们每年固定举办的长滩拍卖和纽约拍卖对于游走美国展会的国内藏家、币商来说也是非常方便的。

与HA和SBP一样,金堡公司同样具备全套的在线竞拍功能,包括在线出价、实时在线参拍和Proxy Bid功能。但遗憾的是,这家公司没有手机App。网页端和手机版网页是浏览拍品、参加拍卖的仅有途径。

对于国内藏家来说,参与这家公司的拍卖最大的问题可能在于网站用不明白。正如猫眼前文所提到的那样,这家公司的网站对于用户非常不友好,UI设计有严重的问题。但实际上,这个网站的功能同样强大,几乎其他公司网站能够做到的它都能做到……前提是你先搞清楚这个网站怎么用……


并不是每一家拍卖公司都愿意做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站,并不是每一家拍卖公司都有能力去做一个功能完整的网站,也并不是每一家拍卖公司的网站都像上面提到的三家美国公司的网站那么好上手。

所以,猫眼接下来要为大家隆重推荐几款无比强大无比重要的拍卖汇总门户网站。这些网站汇集了欧美各种大小拍卖公司的拍品信息,提供在线出价功能和实时在线竞拍页面入口,是最方便也最好上手的平台。

猫眼所知国内各类币商和高级藏家几乎都从这些平台参加欧美拍卖。所以,请还不知道这些平台的泉友一定要好好读下面这一节,把这些平台记住用熟。这些网站将成为你开始全球参拍的大门,也将是你日后学习钱币市场最重要的窗口!

特别提示:这一节介绍的所有网站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请先多看少买,吃透各国各公司的规则之后再放飞自我。

这是一家欧洲背景的拍卖汇总网站,也是你必须记住的两个网站之一。

在网站首页,你可以看到欧美各种拍卖公司即将举办的拍卖以时间顺序被逐一列出。简单粗暴,但是非常的直观好用。点击任何一场拍卖,都可以直接进入拍品详情页面(以sixbid网站为基础的展示型页面或直接跳转到该拍卖公司的出价页面)。

如果一场拍卖会有实时在线竞拍功能,那么sixbid会提供一个按钮帮助你跳转到该拍卖公司使用的实时在线竞拍平台,你可以在那里完成注册,然后就可以在拍卖会当天登入与全世界同时竞拍了。

在sixbid上,除了欧美拍卖公司之外还有来自印度、日本、泰国的拍卖公司入驻,虽然也许还有缺漏,但是基本上已经覆盖了当下所有主流拍卖公司。

然而,在这个网站上竞拍也必须做好心理准备。

sixbid只是一家汇总网站,实际操作的还是各家拍卖公司,这些公司的素质良莠不齐,图片质量天差地别。对于新手来说,在这个网站上直接开始参拍是不明智的。

猫眼建议大家先以浏览拍品为主,如果遇到非常感兴趣的钱币,可以先找熟识的币商咨询一下,请对方帮忙把把关,顺便了解一下邮寄、清关的问题。

如果你没有熟识的币商,那么你至少还有猫眼……关于猫眼所能提供的服务和帮助,请见文章末尾。

这是一家美国背景的拍卖汇总网站,是除了sixbid之外另一个你必须记住的网站。

NumisBids在功能上和布局上与sixbid非常相似,因此猫眼就不再做过多介绍了。

值得一提的是,也许是因为合同关系,sixbid和NumisBids有时候会覆盖不同的拍卖公司,一些公司只固定在其中一家网站上做推广。所以,同时关注两个网站是很有必要的

与上面两个网站相比,icollector有一点不同——

首先,这个网站不是专门针对钱币行业的;

其次,它在布局、审核方式等方面都和前面两个网站有一些区别。

但无论如何,还是有不少钱币拍卖公司喜欢使用这个网站,因为这个网站自带实时在线竞拍系统并提供现场技术支持,拍卖公司可以同步租用,就不需要再想办法找外包或者自己开发实时在线系统了。

在诸多使用icollector销售钱币的公司中,Stephen Album(或者简称“SA”公司)和Sedwick是两家比较重要也比较大的拍卖公司。前者专精于伊斯兰钱币和中国古币,在国内的首席收藏网上打过很多广告;后者则专精于西属和拉丁美洲钱币,是未来非常有潜力的一家公司。

所以,对于那些涉猎广泛的藏家来说,注册一个icollector的账号还是大有必要的。

从性质上来说,The SaleRoom与上面的icollector可以算是类似的平台,它们都不是专门为钱币拍卖搭建的汇总网站。唯一的区别是,icollector是美国背景的平台,The SaleRoom则是英国背景的平台。

鉴于其英国背景,入驻这个平台的公司自然也以英国拍卖公司为主,这其中就包括钱币行业最古老最高贵的斯宾克拍卖公司和另一家历史悠久的鲍德温公司,以及新兴公司Sovereign Rarities等等。

对于那些收藏英国钱币的泉友来说,The SaleRoom可算是一个必须关注的平台了。

这个搜索引擎搜索到。但是,对于那些渴望交流、渴望接触更多信息的藏家来说,熟悉这些平台还是很有必要的。

美国的淘宝网。多年以来,对国内的中级藏家来说,海外淘币就等于逛eBay。许多论坛上都有各类eBay购币经验分享的帖子,猫眼在这里就不罗嗦了。

值得一提的是,eBay的卖家手续费非常高,对于没有固定网店的卖家来说,手续费加各种交易成本可以高达15%。这种交易成本已经与拍卖会相差无几了。eBay上许多卖家都把钱币的价格标得稍微高一点,以补偿手续费上的损失。

所以,当有的时候你去eBay上和卖家讲价的时候,卖家就会要求绕开eBay私下交易。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不是熟识的币商的话,建议大家谨慎选择交易方式,以免上当受骗。

另外,eBay是可以查询成交价格的。对于那些需要找一些成交记录做参考的藏家来说,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信息来源。

这是加州币商Ian Russell的网站,从自我定位上来说,它应该算是一家拍卖公司……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按照eBay模式运行的服务型限时竞价零售平台。

和eBay不同,这家网站的货源是币商们的委托。币商们把手头的库存设好保留价交给Great Collections,由这家网站的员工负责拍照、描述、推广。相应地,网站分别从卖家和买家处收取佣金。这么看来,这家网站还真可以算是一家拍卖公司。

不过,这家公司的拍卖不是季度性的,也没有现场拍卖,而是每周拍卖。如果一枚钱币这一周没卖掉,那就在下一周再来一次……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微拍?

这是一个老牌子的钱币商店门户网站,为币商和藏家们提供一个可靠的交易媒介。在这里,币商可以尽情挂出自己的库存,不需要担心像在eBay上那样被克扣高昂的手续费。多年来,这个网站一直是国内资深币商在海外悄悄海淘各种钱币及拓展社交的地方。

这个网站在前几年曾短暂关停升级,如今满血复活。新版VCoins不但恢复了以往的零售平台功能,还增加了博客推介功能,会将网站上在售的钱币写进文章里推广,支持订阅。

此外,VCoins还增加了拍卖功能,虽然现在都是一些小型币商专场,但也算是颇具特色,相信将来会逐渐成长为一个新兴的大型交易平台的。

猫眼感觉这是一家和VCoins比较类似的平台,主打的也是在线钱币零售集市。就像VCoins一样,许多大型币商会在这里入驻,所以能搜到的好东西非常多。

猫眼所知,国内现在已经有许多高级藏家从MA Shop定期购买钱币了,由此可见,这个平台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以上就是猫眼为大家推荐的一些当下世界范围内很主流的钱币竞拍、交易平台了。不管你是资深参拍的老玩家,还是刚刚入门寻找方向的新人,都请将这些网站和平台玩熟。如猫眼前文所说,这些地方将是你了解国际市场的窗口和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

凡推荐都应该说明风险,猫眼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两点——

1. 拍卖公司和币商信誉参差不齐

第一,以上推荐的除了前三个是美国拍卖公司的网站外,其余都是汇总网站和搜索引擎。在这类汇总平台上,各种拍卖公司和币商的素质与信用往往参差不齐。有的公司拍照特别糟糕,有的币商知假售假,更有的拍卖行刻意顶价。

对于一个新人,尤其是英语交流存在障碍的新人,请在使用这些平台的时候仔细阅读每一个单独的拍卖公司或币商的条款,以防止被骗或者因为误解而造成损失

在大多数情况下,猫眼介绍的第二类拍卖汇总平台都会提供拍卖公司的网站链接,参拍之前可以去了解一下,看看对方是不是PNG或者IAPN这种国际组织的成员。如果是的话,通常情况下都可以放心竞拍。如果不是的话,就要先多方打听一下拍卖公司的声誉再投标。

在零售平台上,一定要和卖家确认了邮寄费用和方式再决定是否购买,对方是否有邮寄中国的能力也请提前问清楚。

第二,以上推荐的平台中,有许多查询成交价格的功能。针对这方面,猫眼有一点想说:成交价作为参考也许有些价值,但不要将其视为天理,更不要因为成交价格而焦虑。

钱币是具有特异性的商品,同时市场本身就是浮动的。不要因为一枚钱币拍出了天价就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的藏品全都升值了;更不要因为一枚钱币价格不高就郁郁寡欢,怀疑自己被骗了。

Sixbid等许多平台为大家展示的成交价格都是不含买家佣金和增值税的,所以那些价格往往不是“出门价”。如果你从一个币商手中买到一枚钱币的价格高于你看到的成交价,请先对币商抱着信任的态度。

同时,劳动有价,承担风险就应当得到补偿。猫眼见过一些藏家,看到币商把一枚刚刚拍来的钱币加了价就说对方黑心。但实际上,对方凭图竞拍,自己承担钱币品质、邮寄安全等风险,还贡献了自己的知识经验,最终才能把这枚钱币安全地送到你手上,难道就不应该获得承担风险和付出劳动的报酬吗?

猫眼向大家推广这些平台,是希望大家可以多多了解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些东西,多多开阔眼界。希望大家抱着平和的心态多看看,不要因为找到了一两个别人没注意的东西就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一两枚同类钱币卖得不好就自暴自弃。

对于那些没有海外竞拍经验,且无法自行安排邮寄的泉友,猫眼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但在无法帮到您的时候,还请您谅解,莫要记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球最大的c2c平台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