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最厉害的是谁?

中国最大的期货公司—中期的创始人田源

中国最大的期货公司—中期的创始人田源( 23:48:03)


    中国最大期货公司-中期的创始人。    从青年学者到员,再变身最大期货公司的老总,一直以来,田源都是一个孤独的先行者。

中国目前最大期货公司-中期公司创始人。
1954年出生于河南开封。
20岁入伍, 21岁入读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3年调入发展研究中心工作。
1988年起主持了中国第一家期货市场-现郑州商品交易所的试点准备工作。
1992年组建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现为中期公司董事长,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    有人说,田源之于中国期货界,十多年来,他一直扮演着不一般的行业领袖角色,除了因为他是中国目前最大期货公司的掌门人和创始人之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田源更是这个行业的直接推动者,这段历史要从田源1986年的一次美国之行说起。
  田源:在纽约期货交易所,他们给我介绍,这个交易所是干什么的,因为当时我也不知道干什么的。后来有一个总裁就给我们做了一个演示,当时幻灯打到墙上,那个演示幻灯里面有几条曲线,她解释这个曲线,说我们这个交易所在世界上有一个发明,发行了石油期货,发行之前石油价格波动很大,给石油商带来很多风险。大家研究后说,我们能不能做一个石油期货,通过买卖期货来把价格锁定,把风险锁定;同时,对市场本身也有好处, 她说你看这曲线前边这一段呢,波动比较大,后面这段比较小,为什么呢,由于石油价格波动比较大风险比较大,所以我们就设计了一个德克萨斯的原油期货,这个期货可以让大家前来交易,交易的结果就把市场价格波动摊平了。
  那时的田源在发展研究中心工作,研究商品价格,1985年,中国陆续放开了原来计划定价的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开始剧烈波动,但国家制定的控制物价的策没有太大的效果,农和消费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在纽约期货交易所听到的故事一下子触动了田源。
  田源:回来之后,我做了一番研究,包括又到香港、日本,我发现期货市场很大, 并且市场里面有农产品,有金融产品,各种各样的产品。而且,农产品的期货,包括芝加哥市场已经做了一百多年了。进一步了解之后,我发现由于有这个市场,它对于农、粮食供应商,还有对贸易商,包括对做投资的人都非常有用。大家觉得这个市场能够创造一种工具,来回避风险,同时还可以作为投资,所以我回来做了一番研究,研究完了之后,当时就有一个念头,我要把这个概念,要把这种机制引进中国。
  接下来,我们把研究计划装进了整个发展研究中心的计划,然后报给了当时李鹏,李鹏很快就批下来了。我印象是10月份批准下来的,好像是10月28日。李鹏专门在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上,用红笔划了一道,还专门写了一封信,写给当时我们发展中心主任马洪同志,要他组织几位同志研究国外的期货制度。
  中国期货市场的研究及试点正式开始了。田源是研究小组组长,他们准备选几个省作试点。
  田源:选的这几个都是农业大省,为什么选吉林作试点呢,当时玉米波动比较厉害,我们希望吉林作玉米的期货试点。为什么四川也选呢,因为四川是我们国家生猪的生产大省, 而那个时候生猪价格也是波动得很厉害的,芝加哥有生猪期货,我们希望四川提这么一个方案。河南是小麦主产区,芝加哥的小麦期货一百多年了。北是稻谷的主产省,所以,选了这四个省,我都是根据交易品种来选的省。
  然后召开了这次会议,定了一件事,就是选定了郑州作为试点城市。现在,第一个期货市场在郑州,就是那次会议定的。那次会开得非常有意思,就这四个省的省领导、省委领导对这个事情的认识啊,感觉差别很大。体现在两个地方,一是来参会的人的多少和级别的高低,二是体现在准备的情况上。我印象中河南省来了八个人,大概跟我老家在那里有关系吧,我跟他们讲得比较多一点,他们也比较有感觉,但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河南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导,他叫杨昌济,当时是省副秘书长。我们把这个试点准备工作交给他以后呢,我跟他谈过一次话,杨昌济副秘书长非常有感觉,他是上海人,他跟我讲了一段话,他说,他爸爸过去在上海,就是做期货的,这是个好东西。
  或者因为不够重视,或者没有协调好,吉林和四川都早早地退出了这次竞争。
  田源:北省来了两位同志,一个是省里的,一个是武汉市的,当时武汉是计划单列市。首先是武汉市粮食局的一位同志发言,说武汉是九省通衢,是大米的集散地,所以希望搞一个大米期货交易市场。可是,武汉市的这位同志话还没有说完,北省的那位同志就说,武汉有什么资格搞大米期货,大米都是北省生产的,要搞也要北省搞,不能武汉市搞,所以,他们俩当时就吵起来了。后来,我们那的杜岩同志当时就生气了,说你们北的武汉的回去协调去,你们协调好了再来,这次不考虑你们了,结果他们被“”了。
  1990年10月,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期货市场试点。
  田源:当时还不叫期货市场试点,因为当时反对力量比较多,只说可以搞期货市场试点。当时叫中央粮食批发市场,引进期货机制,搞期货试点,但是还不能用期货市场这个名字,却是搞期货。
  期货市场试点确定下来之后,田源重回美国,用了一年的时间学习,并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进行访问研究。在异国的海风里,田源萌生了一个梦。
  田源:我在美国时就下了一个决心,回国后就不再从了,回国后就去做企业,我相信中国的期货市场已经诞生了,就像一个孩子已经生出来了。我想我要办一个期货公司,而且要办一个带国字头的期货公司,我还要在芝加哥买一个席位。
  回国后,田源开始筹备成立期货公司。此时,他已经是国家物资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司长,按规定,从商者不能从。
  田源:我去请示柳部长,柳部长特别开放,说反正你将来是要下去做企业的,这样吧,就把你的司长先免了,对外不宣布,你还是继续做,把部里的事情先办完。你可以先注册,部里给你出个文,已经免了,去做法人代表。
  主持人:那批文是什么时候拿到的呢?
  田源:拿到批文是1992年10月份吧。
  新中国第一家期货公司——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就此诞生。公司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田源出任董事长。
  田源:我们下的第一笔单就是伦敦铜。我觉得我们是国际期货公司,确实很国际化,第一笔单子就做了国外的。 大家特别高兴, 因为第一笔单意味着我们有了第一笔收入,我们前期所有的工作都成了,就像我们的卫星上天了,上天又收回来了。
  从这笔伦敦铜的交易开始,田源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中期很快成为美国三大期货交易所的会员。
  田源:大概在我们成立公司一年后,我们就成为美国芝加哥交易所、纽约交易所的会员,买了席位,这样就可以直接下单了。
  这么快就站到了世界的舞台上,中期一时占尽风光,前途也似乎一片光明。 不过,十年后,人们却读到田源这样一段沉重的表述:中期公司的创业者们从国外带回玫瑰般的发展梦想,但是,现实很快无情地将公司置于近乎绝地的境况,从期货分支机构,到亚布力风车山庄,几乎每个下属机构都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中期总部更是长期面临无常的各种巨大的风险。有许多重大教训至今仍然刻骨铭心,其代价之高,处理之难,为新兴公司所罕见。
  那么,田源到底经历了什么?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萌生的中国期货市场,头几年发展迅速,1992年到1995年,全国的年交易量从3000多亿元猛增到10万亿。中期赶上了好时候。 
  主持人: 1992年中期正好赶上扩张期,这时也是中期业务最辉煌的时候,听说业务多得好像每天开一辆奔驰进来。
  田源:比较好的时候,手续费收入,就是四五万美金吧,一辆奔驰也就是三四万美元吧,确实是一天进来一辆奔驰,有过这样的日子。事实上,我们公司的服务做得最好最多的时候,一天手续费的收入超过140万元。当年,摩根士丹利亚洲区董事长曾经考察过我们公司,临走的时候给我一句话:我可不可以买你一部分股份?这就表明他对我们的一种称赞。
  中期公司从一亮相起就是中国期货业经纪老大, 此时更借着好时机迅速扩张,在全国设立了18家分支机构,公司也由最初的6个人发展到1800名员工。 不过,分支机构急速膨胀的背后,却是不断积聚的风险,1995年的一天,田源突然收到某分公司自营仓位巨额浮亏的消息。
  主持人:当时你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田源:当时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呢,我非常吃惊。第二个直接的感觉,是我一定要到现场去,就是去现场亲自处理。那么,到现场之后呢,我看到情况应该是非常严重。
  主持人:当时是什么状况?
  田源:也就是说头寸还飘在那边,这个就类似中航油。所以,我对中航油这次事件是特别有同感。这个时候,实际上面临着什么样的决策呢,就是出问题的这个直接责任人, 他们的感觉跟市场的反应都是相反的。
  这次危机,足以毁灭整个中期公司,田源面临的是一次生死抉择。
  主持人:当时你是怎么下的决心?
  田源我当时根据各方面判断,认为必须尽快出场,但是,我们负责操作的这些人告诉我:不是这样,董事长,马上市场就反弹。因为我们已经亏损了,如果你斩仓,浮亏就变成真实的亏损了。一刀下去,就几千万元啊!我想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这种经历。比如说,明知道已经亏损了,还要继续亏损,眼看着还要越亏越多;但是,那些有关的人给你报来的信息都是可能市场要反过来,也就是说本来是跌的,他还觉得涨,他给你报的完全是相反的信息,而且会给你讲很多很多故事:说这个公司要进来,如果这个公司进来,市场马上要反弹。那么,这个时候就会影响你的决心。就是你本身作为高级领导到现场的时候,要处理这个问题,一定要很清醒,不能受他人左右。但是,你处在这中间心里有很大的压力,因为万一你这时候斩仓了,斩完仓以后,市场回来了,他就把责任全部推到你身上。 也就是说,我告诉你马上要反弹,你还要斩仓,这个亏损就不是他们的责任,而是你的责任。这个时候,所有人的心态是什么呢,希望你拿更多的钱来,就是一只羊不够,你再扔几只羊进来,这感觉真是落入虎口的感觉啊!  在这异常恐慌的关头,田源很快冷静下来,处理了大部分头寸,将剩余的头寸留给该营业部经理,由于不愿意认亏出场,该经理后来继续加大筹码,以期能够逆转,但是市场无情,浮亏继续扩大,田源第二次到达现场。
  田源:我要求他马上处理掉,马上斩仓离场。当时,我们发生了冲突,他不同意,我就拍了桌子。我说我是董事长,我说的话金口玉言,你今天必须给我处理掉,否则,我今天立即撤你的职。我们这位同志说,那行吧,你是领导,我听你的,执行吧。 后来证实了,如果不处理掉,还会继续增加亏损,因为整个市场做错了。
  主持人:那次到最后总共亏了多少?
  田源:应该说资本金都亏完了,多于5000万元。
  主持人:当时是否压力特别的大?
  田源:也不能说特别大,我只是感觉到这是一种责任。就我要做的这事情,目的是为了避免再增加几千万元的损失,而不是再造成几千万元的损失。所以,就我们对于这一类的事情,我定下的天条是坚决不许做自营。
  1994年, 国家出台不允许做境外期货的规定,中期不得不卖掉了在美国的三个席位。不过,客户还可以做国内的商品期货,而国债期货也渐渐火。
  1995年,国债期货市场“327”违规事件发生,导致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之后, 大量资金集中到商品期货市场 。从1995年到1997年两年间,胶合板、郑州绿豆、苏州红小豆、海南天然橡胶等品种相继发生投机操纵事件。
  期货市场也因此被大力整顿。
  田源:朱对这个市场很有看法。他做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整顿这个市场,大刀阔斧砍掉了90%的经纪机构,砍掉了95%的交易所。可以说把这些毒瘤啊,不规范的都砍掉了, 所以使今天的期货市场有这样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第二件事情是通过了《期货市场管理条例》,这个条例就像真正的出生证。在条例出台之前,给大家讲了一个笑话,这个笑话流传全国。是这样说的:现在期货市场问题很大。我有一个香港朋友,我问他,你们香港人怎么看期货。我的朋友讲,说你要恨谁,就让他的儿子做期货。  清理规范的结果是,期货交易所由50多家撤并为3家;2800多家期货公司减少到180家;交易品种从35个压缩为12个。有关期货市场的系列法规终于出台,整顿取得成效,但市场也元气大伤 。2000年交易额1.6万亿元,只有鼎盛期的一成。
  田源:我们开始调整瘦身,调整员工,从1800人减少到600人,最少到400人。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负债率,增资扩股,从5000万到1.5亿,再到3个亿,从3个亿到6个亿。 要上市,要增资扩股私募。
  对田源来说,他的麻烦不仅仅如此而已。当时的他还有一个巨大的拖累,和许多早期的证券公司一样,那时的中期除了做经纪业务外,也涉足了实业投资。 1995年前,投资的亚布力滑雪场项目没有收益,但一年要付上千万元的利息。
  主持人:当时投资了多少?
  田源:当时投资了3个亿吧。
  主持人:3个亿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
  田源:就是我们自己的盈利包括融资,一部分盈利,一部分融资,一部分资本金。
  主持人:主要靠哪部分?
  田源:主要靠融资。最多的时候一年光资金成本就需要2000多万元到3000万元。 现在一年还要付1000多万元利息。
  主持人:你是不是认为那是你的投资失误?
  田源:那个事情,也不能用投资失误一句话来表示,现在要是让我做,我肯定是不做的。这是当时我们公司的一个领导,他到那滑雪,看中了这块地方,我们想在那个地方投资3000万建立一个好的滑雪俱乐部。 但是,我们并没有想去承担建设一个运动员村的任务,这样比较大的任务,应该是承担的。当时,有一个咨询公司给我们做了一个这么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个报告给我们一个特别乐观的数字。 第一年我们就能收入大概两三千万元, 第二年三四千万元,第三年就五六千万元,第四年就七八千万元。一个特别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我现在还留着,经常翻出来看。从此,我就不再相信任何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持人:您最难过的一天是一下子借不到2000万元?
  田源:对。本来银行答应借钱, 已经说好了,信誓旦旦地告诉我,只要我的钱打进去他就还给我, 然而我钱进去以后,他突然变卦了,还跟我说这钱批不下来。就等于他骗你, 你这时候有一种愤怒。说好的,他却把我钱骗回去, 所以不是有客户骗贷,银行也往往会骗。作为他来讲呢,把风险降低为零。但把我的风险升级为一百,所以我说这人是骗子。
  主持人:最后你是怎么借到的?
  田源:当然是找我其他公司的朋友。这个借可想而知就难多了。一般来说,没有雪中送炭的,都是上添花,当你最困难的时候, 就发现你那个关真的就是过不去一样。但是也还好,我这人有贵人相助。我命好, 一生遇到的困难特别多,都过去了, 我这人命比较硬。
  2001年,中国期货行业结束长达六年的低迷,开始复苏。田源则在其后重组旗下八家分公司,准备组建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然后上市。但遗憾的是,这个计划未能实施。
  田源:只要三年,到今年就可以上市了。等到最后一天,告诉我们没批下来。客观上来讲,这件事情需要两个方面的突破才能办成。就是说我们中期是一个比较大的公司,在市场上的总体份额比较大。同时,我们每一家分公司在每个市场上的份额都比较大。当时,有一个规定,一个公司在一个品种上的持仓不能超过15%。那么,我们原来是几个独立法人,都不会超过这个比例,但是我们要是合在一起了,那肯定超过。但是,我们并不是由于合在一起才超过的,原来是八家公司,八合一了,就应该是形式的转换,没有任何实质的变化。我的客户还是这些客户,交易还是这样的交易,所以,我突破15%的限制应该说不是属于违规行为,而是说明这个制度本身,我们的改造改制和你那个改制发生了一个衔接的问题。但是这个东西没有通过。不符合持仓限制的要求。
  主持人:您一路走过来,对中国期货行业的现状怎么看? 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您认为现在这个行业有什么问题存在?
  田源:这个行业有两个问题, 第一是行业的整体运行规则和国际同行的运行规则相比, 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二是期货公司整体上是一个弱势群体, 就是期货公司的意见和要求难以得到上面的理解和支持。美国最大的期货公司,它的资产是50亿美金,它一年的利润是2亿美金。 我们中期公司算比较大了,注册资金才不过6亿人币, 也不过是7000万美金,人家一年的利润就2亿美金。
  这正是田源所担心的,国外期货公司已经在虎视眈眈,留给国内期货公司的时间还有多少呢?
  田源:我认为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中国期货市场也许能够发展起来,但是就会像有的行业一样,如胶卷行业,一定程度上的零售业,一定程度上的中国投资银行,甚至包括基金行业,未来也许都是外国人的天下。 我认为,我们这个行业不用很长时间,就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这是我最最担心的。
  如今的田源,把自己比作长跑运动员, 直面现实虽然免不了有些忧患, 但他说不会放弃。
  田源:从我的想法来讲,我在有生之年, 肯定是要把这家公司搞上市的,我一定把它送上市,就像送孩子上大学。

  田源绝对是最适合上电视的嘉宾,他风度翩翩,表达流畅,经历丰富,故事生动,所以,我们的采访做了近四个小时,从上午10点多开始到下午2点,采访完后不能马上去吃饭,还要拍空镜素材。摄制组把这场采访称作是《资本人物》栏目组最经典的一场“饿”战,因为,不但所有人都饿得不行,最要命的是差点没磁带,3个小时一盘的磁带用掉三盒!也是创纪录的一次!
  田源无疑是中国期货界的标志性人物。中国期货业从无到有,他从发展研究中心的青年才俊到中国最大期货公司的掌门人,经历了所有中国期货人的忧喜悲欢,这就是他吸引我们这个节目的地方。
  田源的访问是刘鸿儒促成的,刘是个热心人,真的很感谢他。
  田源:我是1983年到北工作的,在发展研究中心,那时候叫价格研究中心。当时的中央领导已经明确了,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当时认为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价格改革。当时商品都是来定价的,小到一盒火柴,两分钱的火柴定价权是在。大到大宗商品,我印象当中最大的设备就是汽车,就是解放牌汽车,大概那时候价值是三万多块钱,从两分钱的产品到几万块钱的产品都是由国家决定的。当时就调不调高火柴的价格,我参加的有关的的会议就三次。第一次否定了,不能调。为什么不能调?火柴关系国计生,宁可国家补贴也不能调整。当时要调一分钱,因为两分钱的火柴价格,火柴厂都亏损,火柴厂都不愿意生产。因为它成本是三分钱,而国家定价是两分钱。调整价格是决定的,定价权在。所以领导讨论说,我们宁可补贴也不能调价,花钱买稳定。所以第一次就否定了。后来又过了一段时间,大家买不到火柴。意见很大,就又讨论,这次讨论还是不同意。因为它两分钱涨到三分钱,影响面太大,还是不能调。这时候火柴厂想了办法,把火柴改包装。原来的火柴,大概是一盒一百根,两分钱。后来火柴厂生产新品种,一盒20根。这20根是大的,大的火柴就得重新定价。一盒就两毛钱,两毛钱买20根,它以后就不生产小火柴。只生产大火柴,所以市场火柴更加紧张。于是到最后没办法,又是经过同意,才把火柴价格从两分钱调到三分钱。
  说,中国的宋代王安石就搞过期货  
  田源:争论一直说是应该有,主要大家觉得这个期货市场好像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不需要这些东西,而且中国没有条件搞期货。很多人都有这种观点。这个事情断了,就搁到一边了。到1990年的5月份,那时候中国的通货膨胀非常厉害。那时候的通货膨胀率百分之十几。中央当时关心重点是怎么解决通货膨胀。李鹏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我参加这个会议。大概有七八个人,这些人代表不同的部委,向汇报治理通货膨胀的思路。我是代表发展中心参加这个会。别的同志发言的时候,都是讲治理通货膨胀要采取货币策、财策、产业策等等。轮到我讲话,我当时跟李鹏提出新的观点。我说我们现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粮食和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的,这些产品价格实际上不光是上涨也下跌,波动非常大。我觉得治理通货膨胀除了用传统的办法之外,还要尝试新的办法,比如说期货市场。发展期货,就是能平移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一种新机制。我说我们发展中心和体改委已经研究三年了,报告也打给了。我讲完之后,李鹏就插话说你讲得对,期货是个好东西,宋代王安石就搞过期货。那时搞过青苗法,庄稼还种在地里,粮食就卖出去,价格就定了,我觉得中国应该要搞这个,这个是好事。李鹏当时就表了个态。这样我们就算摸着底了,同意搞,这样我们九个部委就联合打这个报告给,就批了。
  武汉、四川、吉林错失机会
  田源:后来武汉市的好几任市长都问我这个事。因为我是武汉大学毕业,说怎么没选到武汉,跑到河南去了。我说这是你们当时的省市矛盾。四川也挺有意思。第一天开会,非常有信心,说我们四川要搞生猪期货。来了两个人,但是第二天一开会,就变卦了,说我们没有条件,我们四川这次就不参加了。我觉得挺奇怪的,让我们的同志去打听一下,他们是为什么意见这么大反差。后来我们这同志告诉我说,有一个部委是管四川的生猪补贴的,那天晚上把四川参会的人找去了,吓唬他们,说期货这个东西,你们不要跟他们瞎搞。如果你们搞了这个东西,将来我们取消对四川的生猪补贴,把他吓坏了。所以四川自动就放弃了,这个机会就这样失去了。吉林来的一位同志对这个事情,个人很积极。但是还没有向领导汇报,领导没有态度。所以我们请了四个省的来,当时大家的认识水平都是非常非常低。如果说有先见之明,或者有这样眼光的,跟我们合拍的,就是河南。
  做交易所就是打工的,会员才是老板
  田源:我到美国以后,认识了很多期货界的人士。包括交易所的,包括期货公司的,给我印象比较深的,美国是会员制。交易所是会员来管理的,交易所的管理员是给会员打工的,会员是老板,交易所是打工的,美国期货业就是这样的。大的会员,在交易所里面交易量非常大的、知名度非常高的会员,都特别有地位。所以很多年以后,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当时不去做一个交易所的总裁或者交易所的理事长,我说我在美国学习给我的感觉就是说,做交易所就是打工的,会员才是老板,所以我愿意去做会员。
  田源:市场就像一个壶或者像一个水池子,当水下降的时候,最难受的不是那些小鱼,是那些大鱼,因为这些大鱼很难翻过身来。整个期货市场的规模从十万亿萎缩到一万亿时,作为第一大公司,在这市场里面我们真的是非常难。水干了,你这条鱼就在那个稻田上跳来跳去,真的就是这个感觉。那时候特别希望下雨。有点水,你就可以活过来。所以到2000年是我们谷底的时候,我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到处找钱,找人家借钱,借钱的滋味很难受的,一般情况是你没有钱的时候借不到钱的。你要靠面子,靠朋友,你要忍受人家很多的不理解,甚至一些攻击,一些很难听的话你也得听。
  人的一辈子幸福的三条标准 
  田源:我们那儿有一个搞培训的人,是香港一家期货公司的经纪人,说人的一辈子怎么才能算是比较幸福。三条标准:第一条标准就是有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第二条标准就是要有一个好的老板。也就是说,有很多老板很差劲,虽然说职业还行,但是老板很差劲,下面打工很难受。第三要有一份好的收入。前两条都有了,职业挺好,老板也不错,钱太少,不能养家糊口。所以必须把这三条凑在一起。所以后来人家就问我,我们的公司能不能做到,我说我们一定会做到,我说面包会有的。实际上当时我们就是说,期货这个行业定下来了。不错,我认为我也是个很好的老板。收入呢,我讲面包会有的,那我们自己要把它干出来。
  焦虑的时候,你的智慧就接近于零
  田源:我在公司从来都是把希望带给大家。你要真的是解决不掉了,比如说你自己觉得已经无力来支持这个事的时候,那我想你精神肯定垮了。我自己在国外的国内的市场上遇到过非常多的事,一遇到困难,精神上自己还是很强健,相信自己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这个信心从来没放弃过。另外一方面,我自己还是比较冷静,遇到事,我会想一想,要是实在一时处理不了,就放一放。往往就是在你非常焦虑的时候,你的智慧就接近于零,这时候怎么解决?你就不去想它了,放下来。我的一个领导告诉我,他说你愤怒会使智慧降为零。其实焦虑和愤怒都会使智慧大幅度下降。这时候解决的办法就是把它放下来,休息休息。然后你找人聊聊天,使自己的情绪回归正常。这时候人的智慧就回升,回升的时候,办法就出来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阅读前 播放音乐 效果更佳

前言当我们被太多的线拴着互相牵绊,注定无法飞得更高,走得更远。美好的事物有很多,追求没有错,但不能按需取舍,只会得不偿失。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从来都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取决于能放弃多少。真正厉害的人早就学会了断舍离,把自己调成了“节能模式”。

作为期货人,我们更要如此,交易大道至简,方是真理。

可是如何做到大道至简?


1·让期货知识变“薄”

刚开始接触期货的人,如果不是科班出生,基本都很迷茫。各种专业术语,交易方法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系统学习期货知识,大部人学习期货,一般都是先从阅读各种关于期货和交易的书籍,阅读推送文开始。很少有幸运者一开始就有老师指导。

而学习上面这些内容是非常繁杂的,每本书籍,每个老师推荐的分析方法都有所不同,每个作者的价值观和交易观也不一样。书看多了不去提炼总结,有时候反而更晕。

抛开复杂的不谈,我们简单把所有的分析方法可以简化分为两类: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

在概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不同的分析方法以及他们的运用场景,慢慢去归纳总结,并回溯到实盘进行验证,将期货知识变“薄”。

基本面分析是如何从政策、季节性因素、供求关系变化、金融货币变动等因素来探究品种的未来走势,影响走势的幅度以及周期等进行总结。

利用上面的技巧,将期货交易的初步认知变“薄”,有助于后面期货实战的运用。

2·大量实战,让期货交易变“厚”

当我们对期货交易有了初步认知,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大概适合自己的期货交易系统以后,就可以先从模拟单做起,逐步感受市场以及交易系统的稳定性,接着逐步从波动较小或者自己熟悉的期货品种入手进行实战。

当然不排除啥都不懂胆子还大,直接实战练手的,但事实往往都证明,不学习的结果就是给市场交更多的学费。

有了实战“量”的积累,才有机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使自己的交易技能不断上升到新台阶,如果只是理论知识丰富,而没有实战,那么永远只能是纸上谈兵。

期货交易最终要简化成一套完善的交易系统。变薄,就是要求交易系统简单明了,信号清晰。

很多新手在建立交易系统时,恨不得要求所有条件都能达到,好像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入场点,就能一定赚钱。比如,他们会牢牢把握进场条件,不仅要K线形态,还要辅助指标的形态,叠加上交易量、基本面、资金情况都满足条件,才能给足信心进场。但这样的交易非常累,做一个入场的决定很艰难。

套完善的交易系统包括交易信号、止盈止损,资金管理等,利用极简思维的能力,可以将每一个步骤都可以进行简化。极简交易思维可以戳链接可看。

一个成功的交易者,最终会回归到最简单的交易方法。但这必须得经历一个修炼过程,这是成功的基础。就像读书一样,从“由薄到厚”,“由厚到薄”,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运用,最终为自己所用。期货交易也只有把基本功练到了一定厚度,才有能力做到“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的意思就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期货市场中,以简单的规则,应对无尽的变化。你的交易规则越复杂,在你做交易时越会让你犹豫和纠结,参考的条件太多,每一个条件之间都可能产生冲突,这个看多,那个看空,到底该怎么做?一下子脑子蒙了,最后凭感觉开了仓。

如果一个交易者在10秒内不能决定是否开仓或者平仓的话,那还是不够合格的。当然做到大道至简并不简单,这需要一个长期交易积累的过程,看似简单的背后是高层次的交易认知在支持。

对市场有两种态度,一是预测,二是倾听。这两种模式是相互干扰的。以我的观点,倾听比预测更重要,更靠谱。可市场上的人都太过分看重预测的可靠性,为什么呢?其实是很多事后进行假分析看似靠谱蒙蔽了大家的眼睛,其实危机真的来临时,有几个人能预测到?即使有,也绝对不是砖家。倾听很重要,也很可靠。

倾听的人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市场方向的加强和转折的发生。像最近的黄金走势?能平掉多头做了空头的人大都是倾听者。如果你习惯做预测者,那你已经失去了开放的心灵,失去了你的听力。所以,原谅我从来不愿意发表市场观点。因为我想要一颗开放的心灵,拥有良好的听力。

倾听的能力培养其实是很困难的,首先需要拥有开放的心灵,清空思想的水杯。但期货本来就伴随贪婪和恐惧,所以清空很难。二是,要对所交易的对象很了解,必须有成竹在胸;必须有很深的技术功底;对市场心态和人气有充分的了解;三种方面相互对照,分析,感应,你才能知道什么是强弱和市场阻力最小的方向。

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即使你能完全了解市场上的利多和利空因素,但他们导入价格体系的时间和方式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这也是确定结果无法确定预测的原因之一,所以最佳的方法一是承认认知的局限性,二是又要确认单个因果关系的存在,然后品味市场的强弱,倾听市场的声音。不断修正剩下的可能。

顺势而为,顾名思义就是顺应趋势去做,每个人做的级别不一样,有做日内的,有做波段的,也有做日线的。做日内的,小时图就是势,做长线的日线周线月线就是势。如果趋势是在涨,你反而做空,那就是违背了顺势而为,这样开仓风险敞口就很大了。

贪起于多,市场有太多选择,给人太多欲望,有太多指标,所以人会无所适从,会迷失。

如果每次开仓只能二选一,止盈只有唯一选项,大部分人都不会贪,因为你根本没有贪的机会。

而简单的系统,就因为其“简”,就很少会出现各种光怪陆离的情况,无需判断太多,也无需有太多情绪,当符合条件的情况出现,只需要跟着系统做,对就赢了,错就输了,等下一次的行情出现。

越简单,期货人生也就越通透;越复杂,期货之路也就越糟心。

年龄最没价值,活出生命才有意义

交易最难的是寻找不到光明,“关注我”,为你指引方向。

喜欢文章,顺手“三连”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期货最稳健的建仓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