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后为何希腊会挤兑?

全民反诈,保宁平安! 南京反诈IP形象101、炸诈弹亮相

全民反诈,保宁平安! 南京反诈IP形象101、炸诈弹亮相

  著者:【德】斯蒂凡·柯内琉斯(Stefan Kornelius)著 杨梦茹译

  出版年月:2015年1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默克尔,一位刚毅且不失温柔的政界奇女子;

  2014年福布斯全球权势女性榜,她位居榜首;

  她是改变欧洲的政治家和欧洲最强大经济体的领导人;

  她生于民主德国,连任三届德国总理,是在位最久的国家领导人之一;

  她带领欧洲走出欧债危机,再造德国经济辉煌。

  那么,她的魅力究竟何在?

  安格拉·默克尔于2005年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并在2009年和2013年的大选中成功连任。她坚定、果敢、自信,素有德国政坛“铁娘子”之称;但在政坛之外,她又温和可亲,时常绽放出温暖、迷人的微笑。我们不禁想知道,她如何从一个民主德国的小姑娘成长为叱咤风云的政界女侠?

  本书作者斯蒂凡·柯内琉斯是德国知名记者,他自1989年开始持续采访默克尔,不仅得到了默克尔的充分信任,也多次随其出访各国,并且是唯一一位能够查阅默克尔私人资料馆的媒体人。他用生动的笔触,从默克尔的童年讲起,不仅讲述了她爱旅行,喜欢交朋友,私下是个冷面笑匠的一面,还向我们展示了默克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与萨科奇、奥巴马、普京等政治巨头进行斡旋的过程,以及她如何以睿智卓绝的战略引领德国冲出重重危机,重建辉煌。

  这本获得默克尔总理亲自授权的重量级传记,揭开了诸多令人好奇、不为人知的内幕,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喜欢旅行的民主德国女孩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登上欧洲权力最高峰的奇迹。正如英国《卫报》所荐:“本书堪称了解默克尔的第一本书。

  德国订阅量最大的报纸《南德意志报》国际部的主编。他于1989年首次与默克尔总理在民主德国相识,当时默克尔正在做关于民主觉醒的演讲。之后柯内琉斯成为基民党的一名记者,默克尔时任科尔的内阁部长,这也是柯内琉斯报道的重要来源之一。之后,柯内琉斯又作为德国驻华盛顿记者工作多年,并于1999年回到柏林,其间正值基民党资金丑闻和默克尔在基民党崛起。自2000年以来,柯内琉斯一直负责外交政治报道,并与默克尔总理及其主要顾问团有亲密接触。此外,他还于2007年获得Karl-Klasen记者奖,2009年因报道阿富汗空袭事件获得年度记者特别奖。

  第2章 少女时代:游历多国,打开国际视野

  喜欢旅行、喜欢交朋友,这一直是默克尔的特质。“我认识保加利亚人、美国人和英国人,15岁时就与美国人一起用餐,讲民主德国的事情给他们听。”

  第3章 初征政坛:不断拓展影响力的范围

  默克尔把政治看成一种线性的过程,“只要能让事情至少向前一步,就算知道不会得到一致的掌声,我还是会去做”。

  第5章 外交之路:帮手和对手都能结盟

  《经济学人》在她上任一周年时写道:“默克尔是世界明星,德国总理希望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德国准备好了吗?”

  第6章 心向美国:德国总理的美国梦

  “我欣赏什么呢?我欣赏美国梦,人人都有机会成功,凭个人努力就能达到成就的美梦。”

  第7章 国防风云:总理与战争

  默克尔也必须穿上防弹背心。这架德国战机的驾驶员在途中两度被迫更改紧急飞行的路线。是枪口喷出的火焰?由红外线操控的防空导弹弹头?或者只是阳光反射?

  第8章 对以色列负责:大受犹太人欢迎的德国人

  “我人生的前35年,是在民主德国度过的,那里把纳粹主义当成联邦德国的问题。”

  第9章 永远的对手普京:亦敌亦友的俄罗斯宠儿

  外交在此果真个人化了起来,至今他俩见面时,总还有点儿夹枪带棒。当默克尔在柏林迎接重新上任的总统普京时,她像妈妈似的严正警告他:“你又迟到了。

  第11章 欧债危机(上):对欧洲从期望到失望

  这天早上,一个小包裹寄到了总理府,安全人员立刻拦截下来。那是一个从希腊寄出、里头捆扎着炸弹的包裹。难道默克尔成了希腊极端主义分子的目标了吗?

  第12章 欧债危机(下):逐步推动她的新欧洲

  默克尔的新欧洲必须把旧欧洲的缺失一次全部改正,但这急需几次迅速有效的结构改革,欧洲需要一种特殊的改造。这是一桩政治任务,于是默克尔决定要慎重进行。

  第13章 关于权力:一切都要听她的?

  她不要求别人忠于特定的意识形态,不会把意识形态当成权力准则,她抗拒这种辩论。默克尔的政治风格非常理性,这就是她权力的秘密:只参与她认为最后一定会赢的辩论。

  第一章:登上国际舞台 默默扛起欧洲的女人

  安格拉·默克尔担任总理8年就抵达了权力的高峰,位居欧洲最大也是最富裕国家的最高位,已然迈入第三个任期。默克尔顺利领导政党,党内几乎没有异议;她成功主掌内阁,部长大多效忠与顺服。她以忽视的态度来惩罚反对势力,在公开场合享有很高的人气。在她之前的总理,从未在执政第7年仍获得如此好的民众口碑:我们国家的经济还不赖;德国已经成为邻国的标准,内部没有真正的大问题。

  担任总理的第8年,默克尔已拥有全球性的影响力,是目前少数几位在位最久的国家政府领导人之一。与她同时代的欧盟领袖中,只有卢森堡前总理容克治理国家的时间比她长。欧盟执行委员会前主席巴罗索比她早一年上任—也多亏有她的协助。默克尔在任期内已历经两任美国总统(前为小布什,后为奥巴马),而且他们的前任(里根、老布什),她也至少都有过一面之缘。她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之间,像是进行着兔子和刺猬的赛跑,看看谁在位更久—世界上众多国家领导人之中,也唯有普京这样与她长相左右、激烈竞争。默克尔也经历了中国的权力转换,热切期待与新的领导班子会面,因为她想比较一下,新的当权者与她熟悉的前面几位有何不同。

  默克尔对近东地区的和平进程贡献很大,更是与以色列产生了一种深入、细腻,甚至可以说是颇有感情的关系。当然,这跟德国的历史有关,但也可以看出她以个人风格建立起的一种国际关系,这样的国际关系除她之外,别无分号。现在,阿拉伯国家排山倒海般的重大事件,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也让她谨慎地眺望着近东地区,关注着这个希望追求自由,却又在清真寺门前停下脚步的动荡社会。关于自由,默克尔略知一二—她本身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传奇,但她总是谨慎行事,因为每一种悲怆激昂都让她心生畏惧。对她来说,自由其实是非常个人的事情:想要尽情发展、挑战极限、发现新疆界、了解、征服—这些特质清楚勾勒出一位在民主德国成长的女性,她将志向和才华隐藏了35年之后,仍怀有对自由的渴望。看来,她对自由的饥渴尚未获得满足。

  默克尔在总理任期的第8年,再一次抵达权力的巅峰—之前已经有数次机会,让她有可能攀登至顶点,分别是:在她首次当选总理、条理分明地治理了几周国事之后,与社会民主党(后称社民党)结盟之后,度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尽管外界一再臆测她已经抵达了职业生涯的高峰,但默克尔不相信这种直线型的登高。对她来说,政治如同一场零和博弈,它自始至终就是一连串的非正即负,一连串的不成功便成仁。

  问题就在这儿:对成功与失败的评断,不是以一次结盟是否稳定坚实、选民的满意度,或是国际往来的频率为标准的。这些评断标准都错了,正确的标准是:事件。有人问英国前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是什么使得政府失控,他答道:“事件,亲爱的,是事件。”默克尔同样背负着这样的历史重担,而决定她成败的就只有一件事:危机。

  女总理的主题曲:危机

  默克尔并未主动寻找危机,是危机找上了她。危机就像是神话中的怪兽,它有点儿像九头蛇,又有点儿像地狱三头犬。它通常都以金融危机的形象出现,突变为令人厌烦的世界危机,最后再化身成欧洲危机。同一时期隐于其后的,还有很多足以导致巨大伤害的问题:债务危机、成长与竞争问题,以及最终的货币灾难。如果欧元瓦解,欧洲各国将因重返原有的货币体系而崩溃,危机便会上演。欧洲的经济和财政管理也会出现疲态,要是货币与银行、工商企业以及储蓄全都跌入深渊,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这种情景令人胆战心惊:储户挤兑、银行破产、整体经济分崩离析,出口碰壁、高失业率、社会动荡、激进党派骤增,甚至整个欧洲政治都会崩溃—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凡尔赛和约》下的德国。这些景象让人察觉到危机在历史上的分量,各种毁灭可能造成的后果即将开始发威。

  这些毁灭性的危机找上了默克尔,她的政治任务就是避免毁灭。默克尔没有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那么幸运,在一个民泰国安的时期治理德国。科尔碰到了大好时机,也适逢欧洲自由革命的正向动力,胜券在握地将德国带向统一,并让欧洲重新繁荣起来。相反,默克尔是在指挥一场防御战,与衰退奋战不休。她无法向民众承诺繁花似锦的前程,只能尽力抵抗,不让欧洲陷入绝境。

  危机正是默克尔总理任上的主题曲,康拉德·阿登纳巩固了联邦德国在西方世界的势力,实行兼顾社会公平与市场经济的政治模式。威利·布兰特踏出与民主德国缓和关系的第一步,科尔则以统一后德国总理的身份留名史册。默克尔也有她的历史主题曲,这使她变得强大。我们必须说:这场危机对她而言是一件好事,要是没有危机,她这个总理便也失去了价值。现在她有机会位居伟大国家领导人之列,她的决定牵动德国的命运,也牵动整个欧洲。这让她变得重要,也让她拥有权力。正因如此,默克尔再一次来到了创造力之穹顶。

  她在欧洲政治圈的影响力不断扩张—在布鲁塞尔峰会上与法国总统会面,并且出访雅典。默克尔崛起于欧洲,成为政治上的独行侠。这点可以从她个人的稳定力量中观察出来,欧洲大陆能否解决自身的问题,似乎全在于她一人。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地方,观察到这股扩张中的权力:其一是各国领袖频频造访柏林,其二是她在华盛顿和北京备受关注,其三则是她所承受的扭曲和妖魔化。

  危机使她成为欧洲的女主角

  4年的危机让默克尔成为政治刊物封面故事的女英雄:“默克尔神话”、“败选的领袖”、“欧洲女士”、“沮丧的母亲”、“小心,默克尔来了”。你想得到的各种陈词滥调全都有。默克尔对此一笑置之。例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登过这样一幅漫画:一艘名为“经济”的船在海面上行驶,眼看就要沉没了,这时桥上有一个哀求的声音问道:“请问,默克尔女士,我们现在可以开船了吗?”

  还有一些“幽默”则让人笑不出来:默克尔留着希特勒式的小胡子,平胸;波兰的卡辛斯基双胞胎兄弟在吃奶;默克尔的肩膀淌着血;默克尔扮成性虐待游戏中的施虐者,把苦苦哀求的西班牙总理踩在靴子底下。还有英国政论杂志《新政治家》,它将这位女总理描绘成具有魔鬼终结者的脸孔和机器人的眼睛,又在报道中把默克尔描写成威胁世界安定的危险人物—可想而知,她被认为是与希特勒一样的人。默克尔不是被说成无赖,就是与罗马暴君尼禄相提并论。

  至于法国保守的《费加罗报》则是把这种另类想法转变为:法国要不就归属日耳曼占优势的北方,要不就即将成为“次等国家中的一员”,即泛日耳曼主义者口中的“欧猪”国家(PIGS)。泛日耳曼主义者,不就是德国人和他们的盟国吗?

  这位女总理的特殊处境,在联邦德国史上前所未见,之前从没有哪一位总理在外交上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即便是科尔,大家也不过是认同他在历史上的非常时刻,为德国争取利益,此外无他。相反,默克尔被委以重任,要拯救这个濒临瓦解的大洲。德国的目标并不是挽救欧洲,却在非自愿的情况下,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过去几十年中,德国一再对这种地位敬谢不敏,所以这种结果对德国人而言既新鲜又陌生。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欧洲不太能忍受有一位独行侠位居中心。德国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复苏,也唤醒了欧洲人既定的偏见,由此可见,德国在欧洲的特殊处境有多么微妙而棘手。这个国家习惯于将权力分散至整个欧洲,让自己融入“后国家时代”的团结之中。德国宪法《基本法》(Grundgesetz)及“二战”后同盟国的历史,为此提供了多重保障,很适合用来控制这个庞然大物。所以科尔保证,统一后的德国绝对会巩固欧洲的稳定。1992年,德国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联盟条约》),放弃德国马克,其出发点也是为了使用单一的欧洲货币。然而,欧洲战后史的基本常数却在一瞬间发生了变化,砝码开始滑动。

  忍受质疑,扛起欧洲重担

  此时,默克尔已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位蛰伏已久,不到半个世纪就占据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DU)领导地位的女士是谁?这位几乎从未引起他人注意就登上欧洲领袖地位的女政治家是谁?多年以来,德国国内不断讨论着默克尔这个谜一样的人物,试着解析她的性格和内心世界。现在,全世界都想知道:她的政治知识是从哪儿学来的?她怎么看待这个世界?她有哪些价值观和准则?大家对她的兴趣有增无减,而默克尔自己倒是挺高兴的,这也是她能够再一次抵达穹顶的原因之一。这一回是这位外交家、国家领导人主动希望被大众剖析。如果有人将德国的权势与利益视为威胁,她又将如何与之周旋?这位女士虽然让人觉得德国的强盛是可以容忍的,但这种强盛会持续下去吗?

  默克尔背负着这个重担,当然,她也很享受这股新的力量,因为她深信由她主导的规则与结构变化对欧洲有好处。但是她尚未提出答案,因为她想摆脱俾斯麦之前的窘境:若要成为欧洲的霸主,德国太小了;若要成为均衡力量,德国又太大了。也就是说:若要融入欧洲的结构,德国过于强大;若要把自认为正确的政策强加给其他国家,德国又太弱了。历史学家把这种情况称作“半霸权”,这种状态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是十分理想。

  于是默克尔处在欧洲的顶尖位置上,被沉重无比的责任压得透不过气来,但还得马不停蹄地进行防御战,化解外界认为她想把欧洲德国化的疑虑。欧洲历史上的恩恩怨怨、长年累积的敌意,沉甸甸地压在她的肩上。也许早在她坐在奥斯陆市政厅观礼之前,就已想到诺贝尔和平奖会颁给欧盟了。

  已经乐享清闲的美国加州前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称,默克尔是地球上最有权势的女性。假使还需要什么东西来证明这位德国女总理的新权势,那么美泰公司(Mattel)可以提供这个证明:一个以她为模特儿的芭比娃娃。对相信“一切都将梦想成真”的女孩来说,默克尔真是一位典范。说真的,默克尔觉得自己称不上模范,她办公室里银色画框中的女主角才是—叶卡捷琳娜二世。这位女统治者在俄国实施了开明专制,却也是一个肆无忌惮的帝国主义者。叶卡捷琳娜二世热爱权力游戏,改信东正教,继承了一个俄国名字,为了扩张权力不惜利用男人。有位记者送给默克尔这幅肖像画,从此她就把它挂在了办公室里。默克尔不做过多解释,她只是欣赏叶卡捷琳娜二世能够集女性和改革者于一身这一点,没有别的意思。这位俄国女沙皇的统治长达34年之久,这也是默克尔难以企及的一条漫漫长路。

  第四章:内心世界塑造默克尔性格的人

  默克尔爱听歌剧,尤其喜欢瓦格纳谱写的与悲怆及命运有关的所有作品,《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是她最欣赏的歌剧,而且是海纳·米勒的那个版本。东柏林变天之前,剧院常客默克尔极可能早就注意到这位导演的作品了。米勒诠释的瓦格纳的爱情悲剧,曾六度在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上演,默克尔认为这个演出“几近完美”。她喜欢特里斯坦,大概是因为这位王子从来就不抱着获救的希望,唯有死亡可以让他从残缺不全的爱情中解脱。

  《尼贝龙根的指环》也是如此,默克尔对这出歌剧的评价简短且一针见血:“如果事情一开始就错了,反而可以成就某些人,但永远都不会回到好的结果上来。”默克尔是绝不向命运屈服的,却用激昂的话语来形容瓦格纳:“事情无法从出口倒转回来,这让我觉得悲痛。起步对,步步皆对。”

  这是这位总理最好的人生座右铭。一开始就要做对,一步接一步,有条理、有计划,从容不迫—这就是她的目标,或者至少她是这么要求的。她与财政部部长朔伊布勒分享的工作格言是:立刻从结果开始思考事情。对于不可避免、注定要发生的事件,默克尔谨慎恐惧,她不希望被驱使,希望能控制并影响事态的发展。瓦格纳轩昂的风格、强而有力的音乐世界,以及浪漫派沉重的题材,根本不像默克尔:无论是风格或个性,默克尔恰恰是瓦格纳歌剧世界的反面。也许正因如此,她才允许自己爆发最后一团不理性的火花,为音乐痴狂。如同她小时朝思暮想的每一位典范人物一样,这些人全都是与她生活距离遥远的人:花样滑冰运动员、舞者、明星。

  只要观察默克尔一段时间,就不难看懂她,她的身心状况与特质还算能让人略窥一二。她不装模作样、不莽撞任性、不自吹自擂,也不垂头丧气;她不大声喧哗,更不会阴晴不定。要列举默克尔不会怎样,实在很容易。但如果这些特质全都相互冲突,那么到底哪些特质才适合她?她的个性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大多数人看默克尔,都说她“稳如泰山”、“很正常”,那么为什么大家还对她这么感兴趣?可能人们都认为,在外界认识的默克尔背后,说不定还存在另外一面,倘若全部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她就不会成为总理了。难怪这个问题一再被提出来:真实情况如何?真实的她究竟是什么样子?

  答案很乏味:默克尔,其实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隐于公众形象之后的她,也没有什么天大的秘密。想要好好研究她,一点儿都难不倒政治评论者以及长时间追随她的人。她身上有不少正面的特质—有好奇心,准确说来是求知欲强、好学。她在思索一个问题时,首先会全面彻底地了解那个问题。无论思考的是养老金计算公式、房市泡沫还是南海争议,她都要看事实。即使反面没有任何论据,她还是会去了解事情的反面。2012年7月8日,她与新当选的法国总统奥朗德于德法和解50周年纪念日会面,这给她上了第一堂城市关系历史课。她会研究外国对话伙伴的生平经历,认真搜寻他们的个人资料。她与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也培养出真挚的私人关系:辛格的政治资历让她印象深刻,而他沉静得体的举止以及父亲般的镇定自如更让她难忘。一个默克尔身边的人说,一旦她不再因为新的经验感到惊讶,“就表示一切都结束了”。安排行程的人会考虑到总理的喜好,也知道如何满足她。默克尔每一次出国访问,几乎都是以造访学术单位画上句号—她在印度尼西亚拜访了海啸警报中心,在加拿大则参观了海洋研究院。

  默克尔会分析她对世界的认识,评估论据,尽可能多地搜集事实,再权衡出一个净值。这种辩证的天赋有个问题:默克尔偏好引导、平衡,不重视无关紧要的个人感觉。她跟冲劲十足的政治家以及所有理论家,恰恰是明显的对照,与经常冲动做决定的施罗德有着天壤之别。默克尔赞叹施罗德具备那种自己不曾有过的能力,并越来越尊敬他。她大概会这样说,“这家伙才华横溢又精力旺盛”,然后脑海中始终有一股淡淡的得意,因为她赢了他。施罗德是灵光乍现的大师,德国少数具有敏感的直觉的政治家之一。对于她的前一任,默克尔找到了赞美他的话,想象着自己与他参加一场体育竞赛。

  如果有人拥有她所没有的能力,她会绝对佩服,譬如施罗德的直觉。他有一种独有的敏锐,总能在正确的时刻说出正确的话,但她没有这种敏锐。她比较喜欢孜孜不倦、向前推进的精神,这点也有问题:万一对手不像她这样钻研理智上可以领会的论据,逻辑架构便无从发挥功能,于是双方的论点便无法相互制衡,也就找不出折中的办法。例如,希腊应该节约120亿欧元,并制订出改革方案,这简直是个看不到尽头的过程,也让默克尔失去了信心。她在数不胜数的欧盟理事会会议中,也在希腊人面前,讲述改革及节约开支的道理,使反方的论据越来越薄弱。然而这样一来,政治将沦为市场,她一点儿也不喜欢这样。她最喜欢的名言佳句中,有一句非常明白易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塑造默克尔性格的人、事、物

  默克尔由衷地认同沉默寡言,她自己也一向守口如瓶。一次她在电视访谈中说:“我们的社会吝于保持沉默,这个社会实在变得太吵了。”她认为在有些时刻,保持缄默是一种高尚、正派的表现。然而在政治上,沉默经常有被迫的意味。例如,2005年大选期间的一天晚上,施罗德在电视上与围桌而坐的重量级政治人物,慷慨激昂地预言默克尔的优势太少,何况又遇上他带领的政党,所以她永远都当不了总理。假使那时默克尔反诘过去,想必就完了,因为有可能演变为一场无人幸存的对决。她在那晚成为施罗德的牺牲品,反倒使基民党团结起来,在大家都不看好她的情况下最终当选总理。沉默,即安静沉着,“对我来说是非常美的东西”。

  从各方面看,默克尔其实都是个话匣子,她喜欢谈天说地,享受美好的对谈。经常陪同她出访的发言人和幕僚,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之外,也必须能谈些政治以外的事,比如足球、音乐、歌剧、艺术、历史。默克尔赏识有学养、能刺激她动脑筋的人。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就不同了,特别是开诚布公方面。默克尔在跟自己信得过的人相处时,会直率说出自己对第三人的意见。所谓“信得过”,主要指总理府内的亲密圈子,办公室里的人、幕僚、发言人、早晨会谈的人。另外几位政治圈的同伴,如党主席弗尔克尔·考德、朔伊布勒与德迈齐尔两位部长,也都是信得过的人。所有她信得过的人,都能对外界保持沉默,这是忠心耿耿的一项证明。默克尔担任总理初期,时常听取外界意见,邀请外部专家学者共进晚餐。如今这样的行程逐渐变少,因为太天马行空、夸夸其谈了。不久前一位教授与她见面谈欧洲政事,隔天早上,半个柏林都知道这位教授去见过默克尔,想来他短期内不会再受到邀请了。

  当她安静下来,就危险了

  若有人不符合默克尔的期待,她也会变得非常冷淡、怠慢,甚至挖苦对方。这时,当她安静下来,就危险了—总理府的人说,若她越来越安静,就表示她快要爆炸。她不会尖叫,只会用尖酸的话给对方以惩罚。如果一个问题在她心中发酵已久,而她忍耐多时的那个讨厌鬼恰恰又惹毛了她,她就会像海鳗一样离开洞穴,在正确的时机发动攻击。大多数时候,只有少数人见识得到她这种坚定不移的冷酷性格:共事者或政坛内与她争论的人,能和她一起决定职位的人,以及—我们不得不残忍地说—她不再需要的人。最近她就以这种方式,除掉了环保部部长诺贝特·勒特根,因为他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议会败选后不愿辞职,于是她就将他雪藏起来。勒特根就是不愿正视现实,而败选的污点也会成为内阁及环保政策上的负担。如果有些人担任的职位并非由她决定,而她又迫切需要他们时,她在那些人面前的态度就不一样了。如结盟党派的主席,或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她不容许自己表现得冷淡,甚至禁止自己流露出好恶。她永远不会在喜欢的人选的排行榜上,把小布什排在奥巴马前面。

  事实就是这样,她无法改变,只能接受。默克尔把政治支持者及反对者分为两类:一类能够沉默不语,另一类则不能。欧债危机刚爆发时,总理府频频邀请各党派领袖交换意见,很多专家尚被蒙在鼓里,默克尔都一一坦白相告。缄默乃最高戒律,因为这段时间以来大家都学到了一件事:市场对每一则谣言都会迅速反应。默克尔与2013年德国全国大选的对手施泰因布吕克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沉默经历。2013年,施泰因布吕克担任财政部部长期间爆发了银行危机,联邦政府以非比寻常的行动力,几乎在一夜之间提出了存款保证。那时他俩保密到家,而且引以为乐,但两人也曾度过互不信任的阶段。

  默克尔与社民党主席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麦耶或者绿党主席特里廷共事时,在政务上均运作良好。联盟之外的人不容易得到总理府的信任,而反对党想当然会将默克尔的亲信视为危险人物:反对人士可以尽其监督之责,要求执政者理解他们的要求,但政治责任及功绩不会落到他们身上。与社民党组成联合政府时,她与外交部部长吉多·韦斯特韦勒能做到彼此信赖,但即使在自己党内,也非时刻都能保持坦率。之前默克尔的外交政策,还必须与国防部部长卡尔–特奥多尔·楚·古滕贝格共同商议,那时许多内部讨论的细节都会流露出来。不过,自从古滕贝格下台后,一切就平静多了。

   在交友上高度自律

  默克尔在交友方面高度自律,外界很少听闻谁是她的知心朋友。汉堡的社民党政治人物克劳斯·冯·多纳尼应该就是其中之一,还有人说“歌剧朋友”也是。属于其密友之列的人,都绝口不谈此事。默克尔对共事者始终保持距离,即便是办公室主任鲍曼,和她也一直都以“您”互称,从不直呼名字。倒是有几位政治圈的同事,默克尔习惯以“你”相称,包括韦斯特韦勒、施托伊贝尔和霍斯特·塞霍夫等人。

  默克尔在基民党内以“你”相称的朋友就多了,但也有些人,她吃了秤砣铁了心,就是一直称“您”,比如说朔伊布勒。朔伊布勒是她之前的党主席,绝非冷酷严峻之辈,但两人互称“您”,而且保持着些许不信任的疏离。有一次,两人为了一张欧元公投的宣传海报一起亮相,前党主席说了一句话:“意见不是永远相同,但要一直走在共同的路上。”此话不假,也许因为当年她在未告知的情况下,于《法兰克福广讯报》刊登与科尔决裂的公开信,让朔伊布勒无法释怀。又或者,前一年默克尔刊登了一小则家庭广告,公告她与绍尔举行了婚礼。朔伊布勒事前对婚礼一无所知(双方父母及兄弟姐妹也被蒙在鼓里),这让他觉得被刺了一下。在私事方面,默克尔有时的确很怪异。两人在2012年年初会面了一次,悄悄找到一条走进群众的小径,却也因此产生了更大的效果:默克尔问朔伊布勒,要不要一起上电影院看《逆转人生》(Ziemlich beste Freunde,直译为《最好的朋友》)?真巧,《逆转人生》是一部佳评如潮的感人电影,叙述被禁锢于轮椅上、贵族出身的菲利普和他不拘小节的黑人看护人之间的故事。朔伊布勒犹豫了一下,是否可以与妻子之外的女人看电影?最后两人神不知鬼不觉,潜入了波茨坦广场一家电影院的观众席。总理与财政部部长就像是“最好的朋友”,之后还去喝了一杯,一起看足球赛。

  展现无与伦比的理性

  有一段时间,默克尔会大谈自己的内心活动。大家因而知晓,她非常赞赏“谦卑”这个词。如果她想多了解某个人,她的手下便会知道其中的意思:“那个人应该再谦卑一点儿。”她时时刻刻都让人知道自己是个体贴入微的人,有责任感、有组织能力。纪律是她工作成功的不二法门,而且她非常重视守时。她可以亏待自己,耐着性子开一场又一场没完没了的会,尤其是欧债危机时期,她每天只睡几小时。她放下意识形态,并且善于谋略,一次又一次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理性。默克尔只是少做了一些最拿手的事:以论据详细阐述分析。她紧抓事实,用事实力克诸多意见。她知道自己必须重新努力争取,才能维系所拥有的权力,而且她也不会永远无懈可击。在一次访问中,她坦然谈到自己与权力的关系:“我不是一个失败主义者,人永远都不必低头认命。我会抬头面对挑战,不被环境推着走。”至于她是否喜欢行使自己的权力,她如此回答:“照道理来说,应该是如此,只不过无须多谈。”

  在刚刚崛起的那几年,被低估对她反而是件好事,她一直显得比真正的她微小一些。施罗德或科尔之辈永远都不会低估自己的成就,默克尔则不然:“我知道,人一旦事事顺心,就要准备担心。我的看法是,不幸大概都是从幸运里产生的。意思是说,若我福星高照,过了一段好日子,我就会开始担心,接下来会有坏事发生。”这位以分解反应为博士论文题目的物理学家,一向非常重视自己的政治宇宙会不会因过度膨胀而爆炸,结果她竟然会背弃规律,这实在令人好奇。

  第二任期结束时,默克尔更加从容不迫,虽然她正处于高压下,欧债危机带来的烦恼纷至沓来,但外界看到的是,她与她的世界都很清新明晰。她两度当选总理,经历了两届国会任期。然而,当初开始执政时,基民党在大联合政府中只占些微多数,举步维艰,大家并不看好她。当时她选择与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组成联合政府,外界更不看好,甚至预测这将是一场灾难,但最后撑了好长一段时间。

  默克尔看起来很平静,是因为她在这些艰难的政治结盟中,挺过了荆棘遍布的日子。现在她执行总理职务,尤其在外交方面,无人能出其右。她不再需要向谁证明什么,她希望自己出现时,就是怒海中安静、安全的抛锚处。运用这种形象策略,又扮演着非正式的舆论导向专家,为她带来了好运。这位候选人的特质终于转化成她的优点。

  外表看来漫不经心的默克尔不免让人觉得乏味,但这正是她8年以来的成功秘诀,也许民众的需求会再度改变,当多数人渴望的是一位大嗓门、魁梧有力的总理,那这个人就不会是默克尔了。无论如何都很难想象,默克尔会像她的前任施罗德那样,摆出凯旋的统帅姿势让人拍照—还要加上象征优越感的雪茄和被风吹起的大衣。对她来说,自我克制比什么都重要:控制、适度。钱不重要,炫目的装腔作势令她厌恶—从她前任或法国前总统萨科奇身上看得到的那种。只要能在周末度假屋以及柏林的出租屋里保有一个绝对私人的空间,就万事足矣。

  不理外交礼仪的学者丈夫

  丈夫绍尔就是她这个私人空间的中心点。他是德国数一数二,也是世界知名的量子化学家。假使默克尔在过度曝光之余,尚能保有一丝神秘,那么绍尔肯定就生活在这个神秘的世界中。他说过一句话,表示自己不会让他人挖掘他的私人领域:“我已决定,如果记者是因为我妻子从政才来找我,不是来问我这个大学老师及研究者在做些什么,那么我就不和他们讲话。”

  我们除了尊重这个决定,也不能怎么样了,因为绍尔坚决隐身于幕后,我们不知道他的政治观点,无法推测他对妻子工作的影响。他的学术履历让人印象深刻,而且创造力惊人。如果要谈黄金、原子,以及硫代–芳香羟基的配位基在黄金表面上能玩出什么花样来(虽然物理和理论化学世界之外的人,会很难跟得上这场对话),这位教授可能会愿意谈一谈。

  默克尔极少透露,绍尔在她的政治生命中扮演何种角色。从她安静、擅长分析及有所保留的谈话伙伴(如印度总理辛格)来看,她的丈夫应是个很好的顾问。有一次她说与他谈话是生活中“几乎不可或缺的事”,又有一次她形容他是“真正的好顾问”。

  默克尔与绍尔这对夫妇为政治关系定下了新的评量尺度,也把国与国来往时的外交礼仪抛弃得一干二净。政治人物偕同妻子出国访问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或许也因为政治人物不再是清一色的男性,而伴侣也不一定非得是异性的缘故吧。默克尔进入总理府之后,外交礼节上的硬性规定有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往专为女士们安排的节目上,现在至少已经将这些节目改称为“伴侣节目”,而且还得是在有必要安排节目的情况下。

  2007年在默克尔家乡海利根达姆举行的八大工业国组织峰会,是绍尔第一次尝试配合外交礼节,也是最后一次。这段时间以来,全球志同道合的伴侣,不分男女都群起效尤,总统不需要一定有妻子陪在身边,希拉里已将这一做法画上句号。默克尔出访次数并不多,她宁可让总统享受最高规格的外交礼节待遇。身为总理,她尽量以周密计划的公务访谈优先,也就是几小时内就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绍尔仅陪同她出访过两次,每次的政治味儿都不太浓。2006年,默克尔就任后初次访问维也纳,他陪同前往,主要是为了听音乐;2011年,他陪妻子去美国,出席总统自由勋章授予典礼。他和默克尔一样,对美国怀有极大的好感,常因工作需要横跨大西洋。在白宫国宴上与208位宾客握手时,他努力压抑着自己的狂喜。事实上,他是独自先抵达美国,返回时也一样,以芝加哥的科学讨论会为优先考虑的因素。决定孰轻孰重的是他,而非美国的外交礼仪。除此之外,他说:“我对公开露面没有兴趣。”

  两位足球教练,体现出她的自由信念

  绍尔或许可以说是了解默克尔个性的一把钥匙,但要认识她内在的思想世界,仍需借由其他人的协助,譬如从足球教练文森特·德尔·博斯克和于尔根·克林斯曼着手。这两位教练深得默克尔赏识,首先是因为她喜欢足球,觉得他们的工作十分有趣。其次她认为,这两人在态度及信念上都堪称典范。若要用比较亲民的方式来诠释默克尔的价值观体系,可以从这两位足球教练切入。

  2006年的世界杯足球赛让德国举国欢腾,连政治圈也感染到大家的好心情。早在克林斯曼送给她这个夏日童话之前,默克尔就很欣赏他了。他意志坚定地贯彻自己的人生观,以球员身份离开加州之后,重返德国国家队担任教练,用新颖的训练方法及策略,彻底改变了德国足球协会,组成了一个团结有力、进可猛攻、退可坚守的队伍。这一切都让默克尔赞叹。

  西班牙国家足球队教练博斯克也是一样,虽然默克尔并不认识他,但如她所透露的,她非常想认识他,希望能在晚餐上认识一下这号人物。博斯克不仅曾让西班牙国家队立于不败之地,以爱国情怀和团队情感让守护传统而留在家乡的球员团结一心,也传达给他们一种以自由和尊重为基础的人生观。

  自由,正是深入了解默克尔的钥匙。在默克尔心中,这两位男士就是自由概念的典型。他们都因为有信念而释放出力量,默克尔多么希望自己也能为德国社会开出一样的良方。况且,两人都忠于自己的信念:克林斯曼与德国保持距离,让他在面对重要的事务时,能保持清晰的眼光(在加州时他就是这么做的,默克尔对他赞誉有加)。博斯克住得起世上任何一座城堡,这足以让西班牙人颂扬他、为之倾倒,但他宁可保持安静,过着简朴的生活,为他的球员立下真实的典范。可以说,克林斯曼和博斯克是非常懂得自由的人。若观察默克尔的内在动力、研究她的价值观,你就离不开自由这个概念。一谈到价值观,就像为了做到政治正确而列出的一长串信念。在这个时代,每位地方议员都要发表关于人性尊严与包容的谈话,每一家公司都要将其哲学与企业价值观放在网页上。但是,当政治人物穿上光鲜亮丽的行头,大谈价值观时,选民大多没有反应。经验告诉选民,他们生活在一个不死守意识形态的时代,政治人物若希望赢得多数人的支持,他们的信念就必须有弹性。如果默克尔死抱着自己的意识形态不放,不具备可左可右的充裕延展性,她也当不上总理。但是,朗朗上口的价值观与真正的价值观之间,存在着意味深长的区别。或许,当信念像地上的沉积物那样时,才能真正得以检验;又或许,价值观是类似石头的东西。各国领袖的外交谈话总喜欢讨论价值观,但除非能实际测量,又能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决定的选择中幸存下来,否则这些花哨的话语不具备任何意义。因此,默克尔在政治生涯初期,还会时不时地谈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到了两个总理任期过去之后,她才树立起一种榜样。

  自由,是她内心的主旋律

  自由,位居默克尔价值刻度的最顶端,她自己在没有自由的体系内生活了35年,亲身体会过自由为何物,这使她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令人惊讶的是,默克尔一开始还有些隐讳,她一共花了10年时间才将“自由”这个主题列入自己的即兴演讲中。基民党2000年于埃森举行历史性的党代表大会,她当选为党主席。她大概想,从现在起要显得更有原则,于是就读了一长串基民党的价值观,而不是她个人的价值观,她想借此把党代表团结起来。自由、责任、保障,一直都是三重奏,也是联邦德国和基民党于战后时期最常表演的曲目。

  三年后,在堪称默克尔规划最缜密的演讲中,“自由”在喧天的锣鼓声中登场:“德国何去何从?”这不是她第一次这么说。2003年10月1日,社民党和绿党的联合政府再次胜出,当时身为反对党领导人的默克尔就对保守阵营如此呐喊。她严词谴责政府僵化及不知变通,并要求拟订工作计划,而核心就是她的自由理念,或者更深入来说是“一种自由、团结以及公平正义的价值观融合”。之后她经常提及,这些话在那个阶段听起来,好像出自支持基民党、信守十诫的古典作家的笔下。

  “没有自由便什么也不是”,这自然是默克尔人生的主旨。这位基民党领袖在德国历史博物馆里向群众强调:“自由能使个人快乐工作、追求发展、乐见异同、拒绝齐头平进,并对自己负责。”时任内政部部长的默克尔苦口婆心地说教,希望为她的党派再次披上符合时代的外衣。民主社会及市场经济是自由的产物,默克尔想:“因此,团结与公平正义得以再度活跃,自由必须在我们的价值观层级之中,再一次从底部跃升上来。”

  2005年,默克尔宣誓就任总理,在国会讲台发表她的第一篇演说,“自由”又一次成为报刊主题。“让我们勇于追求更多自由”,她这是在向联邦德国前总理维利·布兰特致敬,也是对于接纳社民党为结盟伙伴的一次策略演练。像“德国何去何从”那次演说一样,她主要把自由旋律用在内政,凸显个人在公共团体中的分量,以及每一个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重要性。

  对默克尔来说,价值观是很个人的东西,因此她很少在公众面前透露自己的私人生活,也不肯把她的民主德国过往变成一项资产。再者,默克尔被视为追求自由的象征,应该是国外对她的杜撰。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对这位来自民主德国的灰姑娘般的故事惊叹不已,这样的人生的确很不寻常,也难怪,对于好莱坞史诗的故乡来说,这是最容易让人看懂的一出戏。

  奥巴马将美国总统自由勋章颁赠给默克尔,不是因为她在废核方面的贡献,主要是因为她的人生故事让美国人十分感动。自由对于默克尔当然也有清楚的界限:默克尔真的很不喜欢被人崇拜,想必是时间自动塑造出这个形象。其实默克尔的内心最深处很抗拒插在她身上的那面自由小旗,除非仔细观察,否则外人很难从外在察觉出这一点来。尤利娅·季莫申科(Julia Timoschenko)的女儿从乌克兰来,想为她母亲的事辩解,便有意亮出“自由”这个主题当作王牌。但默克尔拒绝了,因为她有种被利用的感觉。除此之外,季莫申科的命运虽与她的过去相似,但她遇到的问题已大不相同。默克尔是一国的总理,不是自由斗士。

  国外的媒体将默克尔个人与自由联结在一起,其实是无心插柳。因为在国外时,她不那么拘谨古板,而她的人生经历常可作为破冰话题。如果冒出一位新的国家领导人,而默克尔想与其建立私人的联系,那么她可以从以前的人生开始谈起,也可以反过来获得对方个人的开诚布公,这样便能建立起联结。

  过了7年,自由这个主题逐渐变成她的外交政策主轴。她之前说过,自由主要是指机会,找出自己界限的机会。我们可以这样解读:年轻的物理学家默克尔被不自由的民主德国限制,无法发挥自己的潜力,直到柏林墙倒塌才有办法自由发展,也由此一路当上了德国总理。这种经历至今仍会让默克尔情绪高昂:“自由是我人生中最幸运的经验,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振奋,没有什么比这更能激励我,没有什么力量比自由更强大,更能给我正面的感受。”

  从这个经验中,她要告诉全世界一则重要的信息:“一个让人无法自由发展的制度,既不自由又不公正。在法治国家的规范下,个人主义才是推动民主的最重要的力量。唯有自我实现的人才是自由之人。”这则信息其实也很适合当作基民党的价值准则,但这个党派在默克尔当总理的近几年中,退出了由她主演的世界舞台。她对自由的主张,也很适合送到拉丁美洲或是俄罗斯去。她同样将矛头对准那些通过监督控制,妨碍自由与创造力的国家。其中一例就是欧盟执委会,它对同化怀有错觉与幻想,因而扼杀了欧洲的多元化。

  第十章 中国矛盾 要做生意还是坚持理念

  有时候,只要从汽车窗户往外瞧一眼,就能知道这世界变得有多快。默克尔除了从车窗望出去之外,通常没有别的选择,尤其是访问中国的时候。默克尔频频出访中国,几乎一年一次。除了俄罗斯总统普京之外,没有哪位重量级的政治人物能够与默克尔一起同在舞台上这么久。

  默克尔的中国行程必定有从车窗向外望这一幕:她想看出,这次行驶于大街上的,是自行车还是汽车居多?在拥挤的车流中动弹不得的,都是些什么样的车?城区内又有哪些变化?从默克尔当上总理以来,中国骑自行车的人数不断锐减,街上甚至有很多德国车,在北京骑自行车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在外观大同小异的蜂巢式大楼一幢幢盖起来的同时,近年中国也有许多大城市把以前租界的老旧别墅和历史建筑物重新翻新。因此中国有一点儿迪士尼乐园的味道,但这也是成长的中国富裕的标志,富庶带动人们开始思索价值与美学。默克尔在中国可不能随心所欲地上街,如果她这位贵宾像游客一样溜出旅馆,就算只是想在街上闲逛一会儿,对东道国而言都有失体面。安全考虑、外交礼仪以及政治礼节都禁止她这么做。每次去中国访问,她都是先到北京,之后再去某一个省,一切都计划得严丝合缝,中国方面不允许任何意外发生。不过有一回,德国代表团未按照事前安排的行程进行活动,说默克尔想参观集市,而且马上就要出发,于是,她靠着翻译人员的帮助,跟几个人聊了一下。

  中国经验对民主德国长大的默克尔来说,充满了矛盾。但是,这股团结一致的动能又让她着迷。

  她改变了对中国的印象

  这些片段最能让默克尔回味,她和每一位游客一样,热爱异国情调,譬如早上从旅馆房间的窗户看到一群老人在做早操。她很喜欢去西安参观令人印象深刻的兵马俑。她在中国度过了56岁生日,并把这场参访当作送给自己的礼物。她在北京的德国大使馆晚宴上,认识了多位省长,这同样让她难忘。这些政治人物来自各省,参加外交部与歌德学院合办的巡回展览,并抵达北京,到好客的德国大使施明贤所在的东直门外大街接受款待。晚餐时有同声传译,于是气氛变得轻松活泼。默克尔特意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引起客人们滔滔不绝的响应:省长们晚上睡觉前,心里在想什么?醒来之后,想到的又是什么?他们的反应很直接:每年的就业问题,离乡背井的农民工的压力,所属地区的安定团结,还有环保问题等。默克尔大吃一惊,她很少有机会听到这些。这一天晚上,她真正领略到中国之大。

  与前两个总理任期相比,默克尔的中国图像彻底改变了。2007年默克尔第二次访问中国时,他穿着领口敞开的衬衫,以中国的标准来说,这已经有私人会晤的味道了。中国领导人在中南海接待默克尔,这里是党政高层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在高耸的围墙和大门的后方,一座宽阔的公园内,有环湖而建的官邸、宾馆、谈话室以及凉亭,十分美丽,只有少数几位外国宾客才能受邀进来。2012年代表团对话时是采用即时翻译以节省时间。这对谨慎的中国要员而言是极大的妥协,即时翻译表示可以让他们有更多说话的时间,但思索如何正确反应的时间却缩短了。这种非常形式化的会面场合,都是事先拟好话题的,尽可能顺畅自然,少讲客套话。这并不容易,因为之前确认过的细节环环相扣,谁要是让谈话伙伴感到尴尬,到最后将一无所获。

  外界难以理解,为何默克尔会长期倾向于合作而非对立。中德关系主要以经济为基础,贸易总额达1440亿欧元,只是2011年德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便增长了20%,后来则高达650亿欧元,有5000家德国企业活跃于中国市场,中国晋升为德国除欧盟之外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欧盟中只有德国享有如此的经济关系:欧盟出口至中国的货物中有一半来自德国,这可以说是最高等级的经济关系。欧洲外交关系协会对中德“特殊关系”提出警告:经济上的依赖将制造出政治束缚,使柏林脱离于欧洲团队和西方国家。中国从纯粹大量生产的工业社会变成高科技国家,而德国将成为这项工程最重要的支柱。少了德国的工程技艺,中国经济难以快速起飞。但到了某个时候,钟摆将会倒转,中国市场现在就已经对大部分的欧洲了无兴趣。

  默克尔很镇定地面对批评。没有德国,中国照样会飞快发展,欧洲若想承受住全球化的压力,就要与中国一较高下—这是她的信念,而她依照信念行事。

  2010年,她在中国的中央党校演讲时说,未来每个民族都不会再把多元化视为危险,因为这是人类的天性。过了两年,她观察出“人们都渴望追求自由。人们在享有温饱、受到更多教育,并且能有所发展之后,这个问题就会越发强大而迫切,而且每天都得面对”。我们再次看到默克尔的最高指导原则:制度竞赛、西方的生存能力及价值观。在默克尔眼中,这就是她在所有出访行程、经济关系以及友善姿态背后所隐藏的任务。

  若想在地缘政治的大型竞赛中挑战中国,德国太弱了,这个任务现在由美国接手。奥巴马政府运用太平洋攻势,以及军事上势均力敌的政策,展开重返亚洲的战略。默克尔乐于见到这种政策,她认为德国有义务让欧洲壮大为一股经济抗衡的力量。等到这一天终于来临时,他们就必须在美国的利益以及德国在中国的经济利益之间有所抉择。不过,现在还没有到必须做出抉择的时候,最后应该站在哪一方,她还有点儿犹豫。

20121月世界经济大事记

12012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将面临7.6万亿美元巨额债务   彭博社调查显示,2012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将有7.6万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到期,部分与借款成本上升有关。如果计入利息,全球主要经济体今年所需的再融资规模将超过8万亿美元。   2、德意志银行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3.5%   德意志银行《全球经济2012展望》指出,2012年美国经济将进一步走强,预计增长2.3%2012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将出现转折点,欧元区存在的风险和挑战关键在于意大利,法国则需要采取更多的财政措施来避免遭遇降级。   3、经合组织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是全球经济主要风险   4、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   全球贸易预警组织(GTA)发布第10次报告指出,20117月以来,非关税壁垒、歧视性投资措施、出口补贴及歧视性紧急援助等新型保护主义措施的总体数量已经超过新型贸易防卫措施及提高关税的相关措施的总体数量,二者数量之比约为5:2。受二十国集团成员保护主义措施影响的产品种类增加31类至目前的1080类,而保护主义措施可能影响的产品种类为1214类。   5、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成员就新协议达成一致   1215日,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的42个缔约成员就修改和扩大《协议》涉及范围达成一致。新协议将覆盖中央政府附属机构和地方政府采购行为,并涉及服务业等领域的政府采购。世贸组织估计,新协议开放的政府采购市场规模每年将达到800亿至1000亿美元。   6、亚洲开发银行下调2012年东亚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期   126日,亚洲开发银行报告将2012年东亚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期由7.5%下调至7.2%。其中中国增速预期由9.1%下调为8.8%,香港由4.7%下调为4.0%。此外,报告预测,欧元区2012年经济增速为0.5%,美国为2.1%。   7、美国国债总额超过其经济规模总值,达到象征性引爆点   《今日美国》(USAToday)报道,美国联邦政府所欠债务总额达15.23万亿美元,超过美国一年内所有商品和服务生产总值15.17万亿美元,国债总额超过国内生产总值显示美国国债已达到一个象征性的引爆点。   8、美国经济2011年三季度增长1.8%   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三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幅按年率计算增长1.8%,低于首次修订后的2%,但高于前两个季度的增幅。三季度经济增幅向下修正的主要原因在于消费支出增速放缓,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仅增长1.7%,增幅高于二季度的0.7%,但小于上个月首次修订后的2.3%。   9、日本经济三季度折年率增长5.6%11月外汇储备创新高   日本内阁府的修正数据显示,日本第三季度经价格因素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增长5.6%。日本财务省的数据显示,受日本政府和央行大规模干预日元汇率影响,截至11月底,日本外汇储备再创新高,为13047.63亿美元,超过8月底的高位12185亿美元。在11月的外汇储备中,外国有价证券为11794.97亿美元,新增约636亿美元;黄金储备为429.55亿美元,比上月增加5.89亿美元。   10、欧元区经济三季度环比增长0.2%,欧盟27国为0.3%   欧盟统计局的修正数据显示,受到欧元区债务危机拖累,欧元区经济第三季度环比仅增长0.2%,增速与第二季度持平,低于第一季度的0.8%。居民消费支出环比上涨0.3%,固定资产投资微增0.1%,出口增长1.5%,进口增长1.1%。   11、欧洲主要国家对华出口增长强劲,自华进口下跌明显   欧洲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10月,欧盟总体继续延续对华出口强于自华进口的态势。主要特点包括:一是不同国家表现迥异。当月,法国对华进出口同比(下同)增长22.5%;意大利对华进出口下跌18.8%,为我在欧主要贸易伙伴中跌幅最大的国家。二是对华出口强劲增长。法国对华出口增长55.2%;西班牙、荷兰、英国对华出口增幅分别达44.6%36.3%31%三是自华进口下跌明显。意大利自华进口跌幅达27.4%。西班牙、荷兰和德国的跌幅分别为5.7%3.3%3%。   12、巴西首超英国成第六大经济体   英国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数据显示,巴西经济规模首超英国,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目前全球前七大经济体分别为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巴西和英国。

20122月世界经济大事记

  1、经合组织综合领先指标显示发达国家经济前景向好   213日,经合组织公布的综合领先指标显示,201112月发达国家综合领先指标为100.4,较上月增加0.2,为20112月以来的首次上升,表明发达国家整体经济状况向好。美国综合领先指标为102,较上月增加0.7,连续第三个月上升;日本综合领先指标为101.9,较上月增加0.2;欧元区综合领先指标为98.3,较上月微降0.1。新兴经济体中,中国、巴西综合领先指标分别为99.3693.7,分别较上月下降0.50.1;印度、俄罗斯综合领先指标分别为95.6102.4,分别较上月上升0.60.2。   2、发达经济体2011第四季度GDP增速大幅放缓   经合组织统计,去年第四季度34个成员整体GDP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1.3%,远不及第三季度0.6%的环比增幅和1.7%的同比增幅。美国经济对第四季度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增幅为0.7%。但有迹象显示,发达经济体今年的经济增速有持稳趋势。   32011WTO争端案件数创历史新低   WTO数据显示,2011WTO争端解决机制受理案件仅8起,创WTO成立以来年度案件数量最低。自1995WTO成立以来,WTO争端案共427起,年均25起,其中,1997年高达50起。这表明:自WTO成立以来争端案件呈递减趋势;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并未引发争端案激增,相反案件数持续走低;金融危机并未导致WTO争端激化。   4、美国经济保持复苏势头   美国之音217日报道,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减少至34.8万人,为近4年来最低水平;美国1月份新屋开工数环比上升1.5%,折合年率为69.9万套。数据表明,今年年初美国经济仍保持复苏势头。此外,美国1月份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升幅超过预期,总体PPI上升0.1%,核心PPI上升0.4%,这将加重美联储官员对通货膨胀的忧虑。   52011年各国持有美国国债排名中国仍居首位   美国财政部公布截至201112月底的国外持有美国国债状况。中国仍是世界各国中美国最大债主,12月底持有11007亿美元,去年全年共减持美债594亿美元。名列第二的仍是日本,持有10424亿美元。第三为英国,持有量为4149亿美元。第四为石油输出15国,持有量为2335亿美元。第五为巴西,持有量为2069亿美元。   61月日本贸易赤字达1.48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   220日,日本财务省统计显示,1月份日本外贸出口总额为4.51万亿日元,同比下降9.3%;进口总额为5.99万亿日元,同比增长9.8%;贸易赤字达1.48万亿日元,创1979年以来历史新高。出口减少是受到钢铁、半导体等产品出口下滑的影响;而天然气、煤炭等能源关联产品的进口显著增加。2011年日本时隔31年首次陷入贸易赤字,而2012年有可能继续维持赤字。   72011年日本对外投资和海外投资收益大幅增长   日本财务省统计,2011年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金额高达1156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对欧盟投资高达362亿美元,同比增长333%,占日对外投资总额的31%,对东盟投资196亿美元,同比增长120%,占日对外投资总额的17%,对美国投资148亿美元,同比增长61%,占日对外投资总额的13%;对华投资128亿美元,同比增长76%,占日对外投资总额的11%。   8、欧委会预测2012年欧盟经济零增长   223日,欧委会发布报告,预测2012年欧盟经济零增长,欧元区经济下降0.3%,均低于201111月发布的预测数据。欧盟成员国中,9个国家经济负增长,1个零增长,17个正增长。其中,德国、法国分别增长0.6%0.4%,希腊、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则分别下降4.4%3.3%1.3%1%。   92月份欧元区制造业出口订单指数回落,欧盟大幅上升   欧盟网站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欧元区制造业出口订单指数为-14.3,较上月下降0.4个点,在连续两个月上升后出现回落;欧盟制造业出口订单指数为-14.3,较上月大幅上升2.7个点,为连续第三个月回升。   102011年法国经济增长率为1.7   法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法国经济增长1.7%,表明法国经济并未陷入真正衰退,其经济状况强于欧洲其他国家,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及德国在2011年第四季度均出现负增长。法国总理菲永认为,目前经济政策合理,预计2012年法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0.5%以上。   112月意大利制造商信心降至2009年以来的低点   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意大利制造企业信心指数从1月份的92.1降至91.5,创200911月以来最低。消费品制造企业信心指数从93.8降至93.5,中间产品从91.6降至91.3,资本品由90.1降至88.6。   122011年德国出口额首超万亿欧元   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德国出口额达10601亿欧元,增长11.4%,首次突破万亿欧元大关;进口额9020亿欧元,增长13.2%,创历史新高。其中,德国向欧盟国家出口6273亿欧元,占德出口总额的59.2%;进口5726亿欧元,占进口总额的63.5%。   132011年德国政府财政赤字首次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1   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得益于2011年经济增长及税收增加,德国联邦政府2011年财政赤字为258亿欧元,其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首度降至1%,大幅低于20104.3%的水平和欧盟《稳定和增长公约》中3%的规定。   14、英国央行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   29日,英国央行决定启动新一轮规模为500亿英镑的量化宽松政策,以支持经济复苏。货币政策委员会同时宣布将维持0.5%的基本利率。此前,多数业内人士认为鉴于英国经济疲软现状,英格兰银行可能会启动高达750亿英镑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但最新经济数据显示,英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反弹好于预期。   15、金砖国家风险评估中印俄经济风险较大   英国风险评估公司Maplecroft发布2012全球风险报告称,尽管增长强劲,但金砖国家在面对全球震荡时仍然脆弱。该报告共调查了178个国家的风险,采用33项指标估算各国在宏观经济、资源安全、气候变化和传染病等方面的风险情况,索马里、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南苏丹成为全球风险最高且面对全球风险时最脆弱国家的前三位,而新西兰、芬兰、丹麦、挪威和加拿大则是面对全球风险脆弱性最低的五个国家。   162011年俄罗斯成为八国集团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221日,俄联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俄罗斯经济增长4.3%,成为八国集团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德国、加拿大、美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增长率依次分别为3%2.3%1.7%1.6%0.9%0.5%,而日本为-0.9%

20123月世界经济大事记

  1G20经济增速放缓至2.8%   3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欧洲央行、欧盟统计局、经合组织、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联合发布报告称,2011G20经济增速放缓至2.8%,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G20成员国中经济增速最快的是中国,增长9.2%;日本经济下滑0.7%,是G20中唯一出现经济萎缩的成员国。   2、世贸组织和经合组织决定联合开展增加值贸易合作研究   315日,世贸组织和经合组织签署谅解备忘录,决定联合开展增加值贸易的合作研究。具体措施包括:一、确定测算增加值贸易的方法论;二、使用OECD的投入产出表,建立测算增加值贸易的数据库;三、建立多边、各国研究机构和学者之间的网络平台;四、与其他国际组织就统计方面的其他议题展开合作。   32011年全球商务服务出口同比增长11   320日,世贸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初步统计显示,2011年全球商务服务(指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行业,如法律服务、商旅服务、信息咨询等)出口同比增长11%,进口同比增长10%。出口方面,美国为第一大服务出口国,出口额达5863.2亿美元,同比增长10.6%;中国列第四位,出口额1819.4亿美元,同比增长6.9%。进口方面,美国为第一大服务进口国,2011年服务进口额3930.1亿美元,同比增长6.8%;中国列第三位,进口额2368.1亿美元,同比增长23.2%。   4、美国1月份贸易逆差创3年来最高   39日,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1月份美国进口2333.7亿美元,环比增长2.1%,其中食品、饲料、饮料、资本品、汽车及零部件进口额均创历史纪录;出口1808.1亿美元,环比增长1.4%。贸易逆差525.7亿美元,环比增长4.3%,创3年来最高单月逆差。   5、奥巴马政府公布推动制造业发展新举措   310日,《美国贸易内情》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劳斯莱斯汽车公司演讲时表示,政府将投入10亿美元,建设新的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推动美国15所理工学校和生产商开展新研究和新技术创新。此外,政府还将拨付4500万美元建立制造业创新试点研究机构,用于研发轻型材料、开发智能制造业基础设施等。   6、日本2月份经济景气先行指数超50   38日,日本内阁府调查结果显示,2月日本经济景气同步指数为45.9,比1月上升1.8个点;预测2-3个月后景气走向的先行指数为50.1,比1月上升3个点,连续2个月回升,反映景气向好趋势。日本2月份的先行指数是自20074月以来,时隔410个月首次越过50基准值。   7、日本利用FTA框架扩大海外生产   320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制造业利用自由贸易区(FTA)框架,扩大海外生产,出口第三国。东芝公司计划到2015年将印度的火力发电站涡轮工厂的产能提高一倍,出口东南亚等国。丰田汽车已开始从美国向韩国出口汽车。2010年,针对第三国的日本海外工厂出口金额已达1888亿美元,10年间增长2倍多。   8、欧盟1月份对外贸易延续出口增速快于进口增速趋势   316日,欧洲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欧盟27国出口1218亿欧元,同比增长12%;进口1455亿欧元,增长4%;当月贸易逆差238亿欧元。同期欧元区出口1384亿欧元,增长11%;进口1460亿欧元,增长4%;当月贸易逆差76亿欧元。   9、意大利1月份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滑5%   319日,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意大利工业生产指数较201112月下降2.5%,较去年同期下降5%,为200912月份以来的最大下滑幅度。其中,下滑幅度较大的行业有:能源(5.9%)、消费品(5.8%)、中间产品(5.4%)。另外,也有一些行业出现逆市增长势头,如采矿业(5.8%)、电子产品及测量仪器(2.3%)、食品饮料及烟草(2%)。   10、法国1月份财政赤字同比减少9亿欧元   39日,法国政府预算部宣布,1月份的财政赤字额为125亿欧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亿欧元。按照法律规定,到2012年底,法国的公共财政赤字应该从2011年的908亿欧元减少至848亿欧元,加上社保系统赤字和地方财政赤字,总额不得超过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5%2011年为5.4%)。   11、欧元区和欧盟2月份通胀保持高位   314日,欧洲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份欧元区通胀率为2.7%,与上月持平;欧盟通胀率为3%,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欧元区和欧盟通胀率分别上升0.3个和0.1个百分点。欧盟27国中,9国通胀率环比下降,11国环比上升。其中,匈牙利、爱沙尼亚和波兰通胀率较高,分别为5.8%4.4%4.4%;瑞典通胀率最低,仅为1%。   12、德国3月份经济景气指数继续上升   313日,世界经济研究中心(ZEW)数据显示,3月份德国经济景气指数从上月的16.9大幅上升至22.3,已是连续第四个月的上升,达到2010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显示出德国经济前景乐观,近期的增长乏力不会影响德国经济的整体增长势头。   13、英国央行连续三年维持低利率   38日,英国BBC报道称,英格兰银行决定将基准利率继续维持在0.5%不变,并维持量化宽松规模在3250亿英镑。这标志着英国基准利率已连续三年保持在这一历史低位。   14、韩国1月份经常项目时隔2年首次出现赤字   33日,韩联社报道,1月份韩国经常项目时隔2年首次出现赤字,逆差额达到7.7亿美元。其中,贸易逆差14.2亿美元。出口为413.5亿美元,同比减少7%;进口为433.8亿美元,同比增加3.3%。分析称韩外贸出现逆差的主要原因是1月韩国对欧盟地区的出口剧减(-37.9%),以及油价上涨导致的原油进口额大增。   15、智利国会批准与越南的自由贸易协定   316日,《越南经济时报》报道,智利越南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正式实施是智越两国贸易关系和巩固智利在亚洲贸易地位的里程碑。FTA执行后,智利的猪肉、水果和果汁可以低关税进入越南,与此同时,越南也可以低关税向智利出口鞋类、大米、纺织服装和咖啡等产品。智越FTA20111111日在美国檀香山签署。

20124月世界经济大事记

  1、世界经济脆弱复苏,全球挑战有待应对   世界经济在2011年第四季度遭受了一次重大挫折之后,已开始逐步转强,预计2012年经济前景有所改善,但复苏乏力,未来仍将面临严峻考验。其中,主要发达经济体可能恢复微弱复苏,大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将保持相对强劲的活力。近期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未来欧洲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其次,中东局势不稳定所造成的石油价格剧烈波动也将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   2、北美地区:活力再现   北美地区受外部影响的风险较大。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避险天堂的作用明显,欧元区债务危机将从金融路径传导到该地区。近期,投资者撤出欧洲市场重新投向美国国债,拉低了其国债收益率,但这一积极影响又被银行融资成本上升、公司债、股票市场震荡等其他负面因素所抵消。因此,一旦欧元区陷入深层次危机,将严重打击北美市场信心,导致投资及消费收缩,进而影响增长。   3、欧洲地区:衰退蔓延   2011年第四季度,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的恐慌使得欧元区经济迅速下滑。欧洲中央银行通过长期再融资操作有效地遏制了银行间流动性枯竭的问题,缓解了国债危机进一步引发金融系统危机的风险。在财政紧缩、结构改革等举措的实施下,欧洲市场情绪得以缓和,不确定性降低。预计年欧洲经济缓慢复苏,2012年经济萎缩0.3%2013年增长0.9%。   4、亚洲地区:温和复苏   受外部需求疲软的影响,亚洲经济增长前景堪忧。但由于亚洲地区债务水平仍然较低,这为必要时实施财政刺激举措提供了空间。其中,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等个别亚洲国家,通胀风险仍然存在,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有限。   5、中东北非地区:增长停滞   该地区首要的挑战是社会的不稳定性及由此导致的社会转移支付的扩大。核心的政策取向应是积极应对社会骚乱,重建宏观经济的稳定,摒除对财政转移的依赖,寻求包容性增长。该地区的外部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石油价格,欧洲再一轮的危机风险将压低油价,阻碍政府在社会服务、基础建设等方面的投资;二是与欧洲的贸易联系,北非地区与欧洲在贸易、援助、旅游等领域的历史关联性较强,欧洲的经济状况将使得该地区的增长受阻。   6、独联体国家:价格传导   价格传导是独联体国家受外部影响的主要渠道。2012年对欧洲出口的削减及缩紧性政策将使得该区域增长放缓。如欧元区危机加重,将导致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下行、油气出口减少,造成该地区银行资金短缺。   7、中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稳步发展   由于对欧洲出口在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小,因此欧债危机对该地区的影响有限。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对初级产品的需求仍然旺盛,使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仍维持高位,确保了该地区大宗商品出口的稳定收益。今年拉美国家主要货币将保持升值趋势,因此有望吸引资金回流,给信贷和进口带来乐观前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   8、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持续回弹   201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遭受了南非经济滑坡,东非和西非地区干旱灾害,科特迪瓦内战等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但其总体的经济增长仍达到5%。撒哈拉以南非洲是最少受到全球经济恶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未来下行风险仍然较小。

20125月世界经济大事记

  1、欧佩克油价延续跌势   523日欧佩克秘书处数据显示,欧佩克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价上周跌至每桶116.34美元。至上周,欧佩克周平均油价已持续下跌5个星期,其中最近两周分别下跌2.84美元和2.74美元。   2、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   517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目前国际市场原油、铜、贵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较3月中旬下跌10%15%。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希腊政局不稳引发的欧债危机"复燃风险"及中、美等国市场需求萎缩。   3、世界食品价格今年仍可能维持高位   5月份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预测称,2012年,全球大豆产量将同比减少近10%,油料作物产量同比减少4%,油料作物和衍生产品国际价格仍将保持坚挺。   4、美联储宣布维持当前宽松货币政策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布声明称,将维持现有的高度宽松货币政策,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区间至2014年下半年。同时还将延续去年9月份推出的"扭转操作",出售剩余期限为3年及以下的4000亿中短期国债,购买相同数量剩余期限为6年至30年的中长期国债,以压低长期利率。   5、美国3月份贸易逆差升至518亿美元   3月份美国贸易逆差由2月份的454亿美元扩大至518亿美元,增幅为14%。当月美国进口额为2386亿美元,增幅为5%;出口额为1868亿美元,增幅为3%。   6、日本政府2011年借债再创新高   2011年度日本政府发行的国债及借债合计达959.95万亿日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按现有日本人口计算,每人平均负担约752万日元。预计在2012年度,日本借债总计将达1085.51万亿日元。   7、惠誉下调日本主权评级   522日惠誉宣布,将日本本币国债评级从"AA-"下调一档至"A+",日本外币国债从"AA"下调两档至"A+",并将评级展望定为"负面"。惠誉下调的理由是,日本公共债务水平高且不断上升,财政整顿计划松散,预计到今年底日本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将升至239%。   8、欧委会发布春季经济预测报告   511日欧委会发布春季经济预测。报告指出,目前欧盟经济经历"温和衰退",但有望于今年下半年"缓慢复苏",并于2013年加速。预计2012年欧元区17GDP增长率为-0.3%,欧盟27国为零增长;2013年欧元区和欧盟GDP有望分别增长1%1.3%。   9、欧元区和欧盟一季度GDP环比持平   515日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零增长,欧盟经济环比增长0.1%,同比分别增长0.0%0.1%。其中,德国、奥地利、芬兰GDP环比分别增长0.5%0.2%1.3%,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则分别下降0.8%0.3%0.1%,法国零增长。   10、德国3月份进出口额创历史记录   59日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德国出口989亿欧元,进口815亿欧元,均创单月最高历史记录,同比分别增长0.7%2.6%,环比分别增长0.9%1.2%。   11、西班牙经济正式步入二次衰退   517日西班牙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西班牙GDP萎缩0.3%,已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再次步入技术性衰退。西班牙吸引外资减少、出口下降、国内消费停滞和政府实施严厉紧缩政策是导致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12、希腊政治局势紧张加速银行的存款外逃   政治上的不确定性促使希腊离开欧元区的概率上升。从56日至今希腊储户已经从希腊银行挤兑了7亿欧元的存款。希腊总存款金额已从2009年末约2500亿欧元的高峰下降到今年一季度末的1700亿欧元左右,降幅超过30%。   13、标普调降印度评级展望至负面   425日标普表示,由于印度投资及经济增长放缓,且经常帐户赤字加大,决定将其长期信用评级展望调降为"负面"。如印度的外部环境继续恶化、经济增长前景持续低迷或财政改革仍止步不前,印度长期信用评级将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几率被继续下调。

20126月世界经济大事记

  1、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风险   惠誉《全球经济展望》预计,年全球GDP增幅分别为2.2%2.8%;年主要发达经济体GDP分别增长1.1%1.7%2.2%。   2IMF承诺增资总额扩大至4560亿美元   618日,各国向IMF承诺的增资总额扩大至4560亿美元左右。其中,中国承诺增资430亿美元,印度、俄罗斯、巴西及墨西哥已向G20表示将各增资约100亿美元。   32012年全球石油需求将维持增长   2012年预计全球石油需求为9000万桶/日,同比增长0.9%,平均每日增长约90万桶。新增需求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70%以上的增产量来自欧佩克原油。   45月份美国生产物价指数创3年来最大跌幅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环比下跌1%,创20097月份以来最大跌幅。其中,能源制成品下跌4.3%,食品下跌0.6%。   55月份美国制造业增长速度放缓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53.5,环比下降1.3,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3.7,较4月份上升0.2。   6、日本连续三月贸易逆差   5月份日本进出口总额113767亿日元,出口52347亿日元,同比增长10%,进口61420亿日元,同比增长9.3%;贸易逆差9073亿日元,为连续第三个月逆差。   7、日本5月份街角景气指数连续2个月下降   68日日本内阁府公布5月份街角景气指数为47.2、比上一个月下降3.7个点,连续2个月下降。构成街角景气判断的居民、企业、就业3大指数均被下调。   8、欧盟经济和就业形势严峻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欧盟、欧元区经济一季度同比分别增长0.1%和下降0.1%,环比均保持不变;欧盟和欧元区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0.6%,进口均同比增长0.1%4月份欧盟失业人口2466.7万人,欧元区失业人口1740.5万人,失业率分别为10.3%11%,环比均增长0.1个百分点。   9、欧盟领导人通过1200亿欧元增长计划   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宣布,欧盟各国领导人已就1200亿欧元的"一揽子"刺激经济增长计划达成一致,资金有一半来自欧洲投资银行。欧盟领导人同意为欧洲投资银行增加资本金100亿欧元,通过"杠杆效应"将欧洲投资银行的借贷能力增加600亿欧元。   105月份法国PMI终值显示衰退加速   5月份法国制造业PMI终值为44.7,较4月份下降2.2,跌至20099月份以来最低值,表明法国宏观经济在加速衰退,制造业、企业信心指数、未来投资及员工招聘计划受到打击。   11、一季度希腊经济继续恶化   一季度希腊实际GDP406亿欧元,同比下降6.5%,其中最终消费下降7.5%,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1.3%,贸易逆差由于进口的大幅减少而有所改善,同比下降41.9%。   12、西班牙外逃资金创历史记录   西班牙央行公布,今年3月近670亿欧元资金从西班牙国债、股市以及银行存借款中逃离,远高于雷曼兄弟破产之后一个月475亿欧元的资金外逃规模。

(来源:商务部政策研究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希腊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