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净利润和销售收入上升了,销售净利润率下降了?

收入为何下降?中国市场表现和产品更新周期。

  • 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主要是因为国内智能手机竞争更加激烈,挤压了苹果的市场
  • 其他品类销量下降,主要是因为更新周期长以及消费者更倾向于观望和等待下一代产品

能否扭转?全球市场是谨慎乐观。国内是中性,甚至谨慎悲观。

  • 全球范围内以及高端机型上唯一竞争对手三星遇到产品和公关危机
  • 竞争不断加剧,国内品牌华为、OPPO 和 Vivo 在中高端机型上已经站稳脚跟,小米正在不断尝试渗透
  • 渠道空间不断被压缩,线上线下都刺刀见红

很多人提到这个财年苹果表现不佳是因为中国市场销量不佳,这是财报最浅层就能看到的现象而已,不能算作解释。需要解释的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在去年这个时候,其实苹果面对的市场是非常向好的,去年一份调研发现,对于持有 iPhone 5s 或更旧机型的用户,很多都打算换机,尤其是中国用户中有 74% 有换机计划,高于美国的 60%。

但苹果没有很好地抓住这个契机,第一是因为作为配置升级的 iPhone 6S 和 iPhone 6S Plus,没有给用户惊喜——

  • 主要是硬件升级,比如 CPU、摄像头
  • 最大的创新来自 3D Touch,但需要配合应用对新功能的适配和应用,也需要用户教育,至少目前看来,应用开发者和用户对于这项创新至今没有太大热情

我认为这是个很大的教训,即使不换工业设计,也需要用实用的新功能吸引用户,比如 iPhone 5s 的指纹识别,否则用户不会轻易买单。现在与 iPhone 4s 时代不同,iPhone 4 和 4s 既是经典工业设计,同是整体体验也领先安卓厂商太多,硬件参数升级不换工业设计问题也不大。但如今安卓已经追上,iPhone 6 到 iPhone 6S 给用户的“不够明显的改动感”导致了 iPhone 用户换机计划推后,甚至转向其他厂商。

国内手机市场已经是存量市场而非增量市场,增长点从原来的低价获取新用户,变为通过高售价获得升级换代用户,这样的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比原来要低,愿意付出高价格获得好的产品。

而这时候,竞争对手也推出市场认可的产品,打入中高端市场,蚕食苹果的份额。苹果的市场份额从去年的 12% 左右到今年的 8% 一路走低。首先是因为国内市场,尤其是中高端智能手机竞争的激烈程度达到了顶峰。

根据 Counterpoint 最新一季度数据,OPPO 、Vivo 和华为已经分别位列国内手机市场份额的前三,而且是建立在中高端机型拼杀的情况,而非低价倾销。他们已经和三星一起,甚至说取代三星,成为苹果在国内最大的隐患。

华为 Mate 系列、OPPO R 系列、Vivo XPlay 通过不俗的产品表现和成功的营销,在中高端市场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实际上华为、OPPO 和 Vivo 的均价 (ASP) 都逐渐在 250 美元线站稳。

而旗舰产品已经上探到 400 美元甚至 500 美元,直接抢夺苹果的用户群。给苹果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以最新产品为例:

小米也在不断努力提升 ASP,只是囿于品牌和初期的“性价比”定位,步履维艰。但新发布的小米 MIX 最低配置定价 3,499 元 (540 美元) 起可能是一个突破口。

另外还有 1/3 的收入来自于 iPhone 以外的产品,这些产品表现也欠佳的原因是:产品处于更新周期末端,很多消费者持币观望,所以销量下降。

  • 还有别的占比小的产品比如 Mac Mini,两年没更新

至于净利润下降,我认为这是公司的其他部分的投入所致,并不需要太担心。消费电子还是更看重毛利,苹果本财年毛利在 38%,和之前一致。

主要谈谈国内的情况,我认为是中性,甚至是谨慎悲观。

悲观是 OPPO、Vivo 和华为持续发力,小米有望跟上中高端机型,消费者有更多选择,给苹果带来竞争压力。而且是线上线下全面渠道的围剿,苹果的确艰难。

产品方面可以说是勉强达到预期,包括双镜头等等,能够转化之前等待换机的人群。但由于工业设计没有更新,亮黑色工艺难度导致的产能和出货不足,所以很难有重大突破。

乐观方面,当然是三星炸了。唯一一个实际意义上全球范围竞争对手没了。

另外新的 Mac 产品线更新会补充一些销量。

最后,可以期待的是渠道下沉,看看如何到达三四线城市,并且提升销售的转化,更多人购买。这是苹果在国内市场少有的可以努力可以期待的机会了。

利润表,利润表格式,损益表,利润率,利润表模板,利润表表格下载,利润表是,利润表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现金流量表

0

毛利率,又称销售毛利率,是一个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在经济含义中,毛利率越高则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高,控制成本的能力越强。但是对于不同规模和行业的企业,毛利率的可比性不强。毛利率很重要,这个是普遍的认知。因为毛利率代表了企业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获利能力。分析毛利率可以更好地看出其核心竞争力,经营状况和成长性等,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收入]*100%

由定义可知,毛利率变化,要么是收入变化,要么是成本变化。收入的变化,会由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变化体现;成本的变化,则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生产成本的变化,比如原材料产量大幅突然下降,原材料价格就会上升。技术提升,用了新设备,那生产成本就有可能下降。

二、毛利率和毛利润有什么不同,它们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毛利润,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的差额。

毛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毛利率,又称销售毛利率,是指毛利润除以主营业务收入,是一个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毛利率=毛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举例说明,假如你投资了一家包子铺,今年销售额50万,购买原材料(面粉、肉、蔬菜)及其他必备材料花了10万,那么店铺的毛利率就是(50-10)÷50=80%。同时,包子铺还雇了员工、还印了宣传单、还开展了其他营销活动,总共支出20万,那么店铺的净利率就是(50-10-20)÷50=40%。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主营业务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指加工后直接构成产品实体或主要部分的原料和材料成本。直接材料可以分为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包装物等。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材料的价值一次全部转移到新生产的产品中去,构成了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人工指在生产中对材料进行直接加工制成产品所耗用的工人的工资、奖金和各种津贴,以及按规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费。直接人工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职工工资和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指企业各生产单位(如生产车间)为了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制造费用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讲,制造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指车间管理人员提取的那一部分)、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损耗、劳动保护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四、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区别?

1、毛利,是指商品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的差额。

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收入]*100%

净利,是毛利减去各项费用的差额。

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各项期间费用-税金)/ 主营业务收入*100%

毛利,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净利,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是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销售毛利率是企业是销售净利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销售毛利率便不能形成盈利。

五、毛利率下降或者上升说明什么?

要知道,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能够影响它的大小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营业收入,一个是营业成本,而在这其中还会有更多细分,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会对毛利率的变动产生一定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销售利润率下降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