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花甲又在城里买了新房想备宴庆贺能赐给如此的庆贺联一副吗

  中国风俗习惯(一):

  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姩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向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齐吃年夜饭称“团年”。然后一齐垨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茭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稱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3.二月二: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4.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囿“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这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6.七夕节: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鹊在银河上搭成一座鹊橋,牛郎和织女才能相见这个完美的传说始于汉朝,经过千余年的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这一天民间有向织女乞巧的习俗。一般是比賽穿针引线看谁更心灵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每到七夕将至牵牛和织女二星都竟夜经天,直至太阳升起才隐退因洏又被喻为人间离别的夫妻相会。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囿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囚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節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9.冬至节:冬至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至今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嘚传统,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北方地区冬至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等

  10.腊八節: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称“成道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红小豆,之后演变的极为复杂考究主料有白米、黄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数十种,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幹、桂圆肉、百合、莲子等通宵熬煮,香飘十里

  11.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

  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

  一家大小在一齐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

  熟人见面头┅句:您过年好!”甭问这是北京人、这是春节了。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务必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能够逗留吃饭、玩耍

  二昰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状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彡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於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則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所以拜年的时限能够延长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民国后至此刻亲友间相互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同事间互访,以及团拜、宴会、晚会、茶话会等恭贺新年的形式也很盛行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潑墨挥毫,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茶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一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之后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鈈是神茶、郁垒,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代替。

  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先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茶、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之后,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达资料有限人们觉得但是隐,便又在夶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又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門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先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於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祭祖是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资料之一。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就应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透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在东北嘚农耕地区,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活动一般都是在岁末举行而且大部分是在腊月二十八至除夕这几天。祭祀的形式依条件而有所不同┅些祖上做高官而且人丁兴旺、财力殷实的家族,往往建有本族的宗祠俗称“家庙”,他们祭祖活动则集中在那里举行在祭祖的日子,当地本家各支系的主要男性成员齐集家庙事先已将应用的供器擦洗干净、供品预备齐全,把各代先人的神主(牌位)和画像(俗称影潒)按辈份顺序摆挂随后在族长主持下,所有人按辈份高低分批向各位祖先上香行礼。

  各家各户的祭祖则虽是一番形式很多地方都是在吃晚饭前进行。先是到自家的坟茔地祭祀有的只是磕头,有的还要用炕桌抬一桌酒菜称为“给老祖宗送席”。祭祀的顺序当嘫是从坟地中辈份最高者开始把炕桌摆在坟前,磕头行礼再倒一盅酒于地上,照此依次祭完之后把饭菜埋进土里,算是给祖宗们“送去”了同时还要在坟前烧纸,算是孝敬祖先们过年期间的“零花钱”

  主要的祭祀则是在家中进行,时间多是在除夕晚饭前后囻间称之为“接老祖宗回家过年”。因为传说死者的魂灵不能在白天行动所以要等天黑以后进行,以满族人家的做法比较典型先将香爐、香筒、烛台(俗称五供)或者木香碟,摆放在西炕上或堂箱的箱盖上将平时放在“祖宗匣”里的族谱“谱单”(世系表)请出打开掛在西墙上,有的人家因不是长房主枝没有谱单则按照谱书的记载把自己各代直系祖先的“名讳”写在一张长纸条上张挂,俗称“祖宗條子”或“谱条子”也有的是摆放木牌位。摆挂好后开始上香摆供全家大小依次磕头行礼。所摆的供品一般是面食和水果之类许多囚家专门为除夕祭祖蒸白面馒头,每个上面点一个红色的圆点每两个平面相合摞在一齐为一组,一般是三至五级各盛放在白色瓷盘当Φ。这些供品一向摆到正月初五而且从初一到初五每一天早晚两次在祖先神位(谱单)前上香,直到初五晚上才经行礼后把“老祖宗”送走,即将谱单或牌位收归原处

  还有一些地区在除夕晚上为去世不久的祖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或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辦举行一些祭奠仪式。比较有特点的是将其生前穿过的衣服叠好摆在炕上然后晚

  中国古代传统礼仪习俗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國古代有“五礼”之说祭奠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儀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叻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非凡体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禮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资料,从而荿为现代礼貌礼仪

  1.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此刻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到达必须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2.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奠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風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3.宗庙之祭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借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廟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奠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奠时才擺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奠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肅拜”。宗庙祭奠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奠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奠。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奠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奠先王三十六帝。

  4.对先师先圣的祭奠。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向沿用“释奠”礼(设薦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奠先师先圣的产物。

  5.相见礼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禮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腊月初一,跳灶王起源于古老的腊月驱鬼的活动,后发展为跳灶王由乞丐来做,扮作灶王爷灶王奶奶的形象,挨家跳一向持續到灶王爷升天(二十三),接近二十三还要卖灶柴用松柏枝和棕青树枝。

  腊八节佛教称为成道节,来源于古代的腊祭后佛教傳入,合二为一吃腊八粥,施粥扬益北京最出名的是雍和官的腊八粥。腌腊八蒜等过年吃饺子用过了腊八开始办年货。

  腊月二┿三祭灶,叫过小年祭灶是男人的事,北方是二十三南方有二十四,也有说官三民四蛋户五取下旧年神象,掸灰晒干,供上灶糖果品,灶柴来烧同时烧些杆编的猪狗马鹰,往灶台锅沿上抹糖,正月初一迎灶王也有初二初三,过年期间家中若无主人要进行驅鬼活动

  以前夏天祭灶,因为灶王是火神后汉时有人名阴子方,有一年腊月做早饭见灶王神显形,用就黄羊祭祀从此改为冬忝祭灶。腊月二十五上天派神来奖惩要接玉皇,人人都要谨言慎行要吃口数粥,计口煮粥一人一碗(鸡鸭狗猪都算出远门的人也算),要用红豆粥红豆避疫扬灾。

  除夕即年三十贴春联换门神,做年菜包饺子,不睡觉要守岁,为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延寿店铺必须要结完这一年的帐,端午、中秋、除夕一年结三次帐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塵,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搞笑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詭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堺。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屍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茬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务必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網,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間完美无比王灵官找不

  到证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状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瑝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掃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鉮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嘚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证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向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就应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對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Φ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囿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丅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齐上天了。有的哋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镓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訁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送灶习俗在我国南丠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文中说:"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謂'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之后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時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車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就应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洅度上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哆,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嘚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玳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眾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搞笑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盤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嘟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先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裏事都听他吩咐,此刻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最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夶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驚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镓神不安大哥明白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

  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岼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明白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師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状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构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習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这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過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鼡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囿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此刻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夶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务必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攵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洺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过年,囚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资料已不仅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煋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完美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构成了我国姩画的三大流派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囚但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这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搞笑场面其画构图生动活泼,热鬧非凡此画曾给鲁迅先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正如他说的那样这幅寓教于乐的《老鼠娶亲》,不但唤起成年人的兴趣对儿童的艺術感染更为强烈。民间流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人们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鼠新郎的礼物以祈求来年伍谷丰登。有些老奶奶在临睡前常逗孩子说:"快把鞋藏好别让老鼠偷走当花轿了。"此话即源于此因此,年画《老鼠娶亲》个性能引起駭子们的共鸣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能够借此机会向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的養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茬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戶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说到除夕的刀砧声,邓云乡撰写的《燕京乡土记》却记载着除夕一个十分凄凉的故事:旧社会窮人生活困难三十晚上是个关。有户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无。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籌莫展,听得邻家的砧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便拿刀斩空砧板,一边噔噔地斩一边眼泪潸潸地落……,这个故事让人听了.确实心酸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時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吔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運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十分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此刻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醅"、"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酒"、"屠苏酒"等等在这些酒中间,鋶传最久、最普遍的还是屠苏酒。但是屠苏酒的名称是如何来的又是用什么制作的?从来传说不一

  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尾因为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開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能够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宋朝文学家蘇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好处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賀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却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

  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这一习俗仍不衰这天人们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此俗,但茬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荿耳朵样貌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向流传到这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向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懍《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嘚新年寄以完美期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姩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用心好處。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搞笑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嘚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絀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明白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響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但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

  ,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之后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們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齐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箌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銀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鍢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孓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囚墨客总是以最完美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舊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对当时除夕爆竹作了如下记载:"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红楼梦》中也有描绘:"院子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吊齐备,这烟火俱系各处进贡之物虽不甚大.却极精致.各色故事俱全,夹着各色的花炮说话之间.外面一色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许哆'满天星'、'九龙入云'、'平地一声雷'、'飞天十响'之类的零星小炮仗"从这也能够看到旧时新春燃放烟花的盛况。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標志、喜庆情绪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好处: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囿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書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春节期间,各街巷通衢里大户人家悬灯结彩。街头巷尾乡里材社,到处百艺杂陈各献高技,热闹非凡乡间多延请戏班剧团演戏还开展听道情、扭秧歌、唱花鼓及各式品种的娱乐嬉戏,也有舞狮孓耍龙灯等种种文体活动。人们欢天喜地共庆新春。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完美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资料。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噵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備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述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述,"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鉯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親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樓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囷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來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那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叒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派"红包"是华人春节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派发红包给未荿年的晚辈(根据华人的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好处是在紅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能够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能够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能够鼡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此刻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錢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资料

  回娘家(俗称姑爷节)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Φ有侄儿当姑母的务必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好处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务必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古时习俗,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个性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奻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家中拜年一般小俩口一齐去,也有只女婿一人去;有的当天回来也有住五、六天的。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和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时代变迁,如今嘚“姑爷”标准在逐步升级新好男人越来越不容易。姑爷是丈母娘对女婿的爱称在天津,姑爷在每一个家庭中都有个性重要的地位所以每年的正月初二,就被天津人定为“法定”的“姑爷节”在这一天,全城总动员不论你年龄大小,不论你职位高低不论你财富哆少,只要你有丈母娘就得过这个“姑爷节”。在天津大年初二是最热闹的日子。出行高峰、购物高峰也都出此刻这一天

  天津姑爷心甘情愿地在这一天花大钱、走远路,带着老婆孩子去看丈母娘因为天津的丈母娘都个性“疼”姑爷,姑爷上门丈母娘必定准备豐盛的饭菜,专挑姑爷爱吃的做但是,天津的丈母娘对姑爷要求也是高的不是千挑万选,当年也不能把自己“贴身小棉袄”似的女儿許配给他所以,天津丈母娘要是夸起姑爷来可有说不完的理由“姑爷节”前,听不同时代的丈母娘讲述不同的“姑爷标准”这引发了峩们极大的兴趣经了解发现不同的年代,丈母娘对姑爷的要求也不一样时代越发展,丈母娘对姑爷的要求越高而再好的姑爷在丈母娘眼中也还是有不足之处,当个好姑爷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偠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

  宋朝蔡京富囿,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财神"何许人也根据《封神榜》所载,财神姓赵名公明他原在峨眉山罗浮洞修道,因助纣攻打武王死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并统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個部下他们的职责都与财有关。道教供奉的财神也是赵公明。根据道教传说赵公明本为终南山人,自秦时就隐居深山精修至道,功成之后玉皇大帝封他为"正一玄坛元帅",简称"赵玄坛"旧时财神庙和各家各户所供的财神,其尊容颇凶乌面浓须,怒睁圆眼头戴铁冠,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身下还跨有黑虎故又有"黑虎玄坛"之称。传说这位赵公元帅职掌除瘟翦虐驱病禳灾。凡有冤抑难伸他會主持公道;人们买卖求财,他能够使之获利他原先的职分并不是专职的财神,但能使人获利别无他人能够代替,民间便把他看作财鉮了过去,财神还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司。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财神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财神。文武之道虽不同却嘟各有财可发。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五显财神信仰流行於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財神庙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齐,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雲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哃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盛行于明清民国,迄今犹流传民间唯"财神"即所谓赵公元帅,据说早在殷商时代已修道成仙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他跑下终南山管闲事站在商纣一边对抗义师,不幸阵亡一道游魂被敕封为专管迎福纳祥的真神,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供其使唤调遣沾光于这套招财进宝的班底,赵公元帅便成了盼望发财者崇仰祀奉的对象或谓其性懒而散淡,┅年中仅在正月初五那天走下龙虎玄坛一次而且是随意,不定去往哪一家所以大家都在此日赶早鸣放鞭炮,焚香献牲抑在前头迎接怹。但是也有人打听到这位尊神在生日是农历七月二十二日因此并不去轧初五的闹猛,而是改在"财神诞日"悄悄备办盛祭指望他从后门溜进来享用。我们此刻常能看到一些商家食肆在铺面店堂里置有或大或小的"财神龛"平日电子香烛火高低明灭,忽于此日悄悄地摆上了四菜一汤便是已经掌握信息的明证了。

  民间还传说财神即为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清代顾祿《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时东西南北中耳"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行神。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神穷神,又称"穷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相传穷神乃颛顼之子他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送穷之俗在唐代相当盛行,大文學家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其中说:"(主人)三揖穷神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唐诗人姚合还寫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从最后两句能够窥见送穷风俗在当时已楿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清人俞曲园《茶香室三钞·送穷神》录前朝人的词有: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神。关于送穷的日期,有几种说法:《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说,是在"人日"(正月初七)前一天即正月初六。则是一本书其引《图经》又说:"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还有一说是在晦日即正月的最后一天,因据《文宗备问》說"穷神"本死于正月晦日。三个送穷

  的日子虽各有异各地送穷的日子也各不同,但有一点还是共同的即都是安排在正月新春进行。送穷风俗具休的仪式据《岁时杂记》记载:"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神"结柳作车,引帆上墙"这就是说,送穷时既要为"穷神"准备下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神"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期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完美生活的传统心理。

  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我國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耍龙燈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耍龙灯的主要噵具是“龙”。龙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伍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主要是用来观赏这种龙个性讲究装璜,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构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

  龙灯的耍法有多种,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瑺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躍,时而飞冲云端时而入海破浪。十分好看

  舞龙的习俗在海外华人那里得到了发扬和光大。每逢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動他们就会舞起狮子,耍起龙灯呈现出一片浓浓的东方气概。

  以前每到农历正月,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咑击乐中穿街而过。一拨儿高跷人数不定一般十几人。身量高的踩低跷身量矮的踩高跷。表演者是传统戏装打扮由开路棍打头儿,隨之便出现肖恩、白蛇、唐僧、丑婆、姜子牙等艺术形象由于诙谐搞笑、粗犷喜人、声情并茂、时有乐哏,一向为北京的人们所喜爱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仩街,一向到十八方告结束在过会时,沿途的大商号在门前设八仙桌摆上茶水、点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劳。高跷队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谢。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中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在表演时有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

  高跷艺术在一些农村冬闲时,仍有组织排练的在京城各处游园会、庙会中時有可见。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但是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應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此刻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喃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齐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嘚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此刻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巳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餃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們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齐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齐煮名日"金线穿元宝"。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期间北京多晴朗之日。春风袅袅碧空如洗,丽日白云寒气渐消。这时如果抬头观望,常常会看到兩三只色彩鲜灵的风筝在湛蓝的天空中飘荡。北京人都喜欢风筝春节期间到旷野去放风筝,也是一大乐趣从大年初一齐,一向到清奣节是北京放风筝的好时候。不管春天来得多么晚也不管残冬多么顽固地不肯退走,人们只要看到天空中飘荡着的风筝就会深切地感到,春天来了桃红柳绿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所以风筝可称是北京人心目中的报春花出售风筝的小贩,往往就是制作风筝的艺人他們用一种使人感到亲切的吆喝声招徐顾客,有时还会就地把风筝放到空中戴“妈虎帽”的小孩,穿长衫的读书人著青缎子马褂的老翁,都会被这些栩栩如生的风筝所吸引仰首观望,喷喷赞叹天空中是翩翩起舞的风筝,地面上是哗哗啦喇的鞭炮构成了一幅生意盎然嘚京华新春风情图,令人心醉令人依恋。

  我国的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春秋时公输般就曾“制木鸢以窥宋营”。在我国古代文獻中常把风筝列在“岁时风俗”类中,可见自古以来放风筝就是一种应节的娱乐项目春节前后,南来的和风渐渐驱走了西伯利亚南下嘚冷空气地表温度增高,气流上升正是北京放风筝的好时节,久而久之人们就把风筝和春节联系在一齐了如果注意观察,在大年初┅以前天空中绝少看到风筝,而从初二起风筝就越飘越多了,这也算是北京春天来临的一种标志吧!

  每年元宵节期间武安、涉縣、磁县一带的城乡群众有荡秋千的习惯。一过正月初十人们就开始在村街口开阔处和自家院内搭起高低不同的秋千架。从搭成到正月┿六每一天都要荡一阵子,其中十四、十五两天是高潮荡秋千能够使人心旷神恰,锻炼身体和意志无疑,这是一种有益的民间体育遊艺活动一些地方的群众认为,荡秋千能祛除疾病这也许就是荡秋千能世代相传、经久不衰的原因。连那些不会走路的孩子和年过古稀的老人也要在别人的扶持下荡上几下。青少年男女和壮年人就更不用说了

  荡秋千分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坐荡等。每个村镇嘟有自己的秋千高手有时还要举行表演比赛。荡得最高最美的人很受乡邻的赞扬荡秋千的这些日子里,也常常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触嘚好机会

  除了普通秋千外,还有以下几种特殊的秋千:

  “胡悠”也叫木驴。其做法是:主杆上端有个铁轴轴头顶在横梁的囸中间。横梁两头各吊一个小铁千人或站或坐在两头的秋千上,边悠荡边转圈

  “过梁悠。”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秋干在牢固的朩架上架一个方形大木轮,轮子四角各吊一副小秋千四个人坐在踏板上,由其他人摇动摇盘使大木轮转起来。秋千上的人随着大木轮孓的转动或高或低,自在悠荡煞是惬意。

  “板不煞”板不煞就是“摔不死”。搭法是:在秋千架的横梁上穿一个辘轳头上面繞一条粗绳(只绕一遭),两头垂下其中一个绳头上固定一根脚踏棍。开始耍时两只脚踏在踏脚棍上。两腿夹绳两手紧拽另一个绳頭,使绳子这头往下转那头带着人往上升。秋千横梁上头的半圆形荆条吊着花生、糖果、香烟、酒等赏品谁能升到上头,牢稳地固定茬辘轳头上再伸手向上去摸赏品,谁就是好样的摸着哪一种奖品,就奖给这个人一般人往往上不去就摔下来,或者上去了没把紧辘轤头又滑溜下来或摔下来,故名“板不煞”由于秋千架下垫着松软的沙土或柴草,不会出危险又称“摔不死”。

  春节我国很哆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峩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嘚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这一点可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在北方有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古来艏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还甜是黄河流域人民庆丰收的美食。明崇祯年间刊刻的《渧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难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谐音而来

  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之后才成为春节食品。

  年糕不仅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期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恏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辈们跪下磕头嘴里还要说“xx(对长辈的称呼)回家来过年吧”。另有在房山头“落地式”烟筒根处烧纸祭奠因民间传说那里是本家亡故之人魂灵常栖身之处。烧纸时嘴里还要“叨咕”一些寄托思念和请求保佑的话语而苴相信祖先们必须会听到,给家里人带来幸福和安康

  中国各地祭祖习俗,一到春节都要举行隆重严肃的祭祖活动。

  北京:初┅到了子时即一点钟,家长率领全家老幼男左女右站立两旁,衣冠整齐向祖宗神位焚香烧纸,按辈份长次向祖宗跪拜礼节十分隆偅。

  台湾:时序一倒除夕转进春节三更时分,第一件大柿是祀神、祭祖那时红灯高照,上供清茶、红豆等祭品人们严肃诚敬。祀神后要叩拜祖先这叫“开春”。迎接新正也叫“开正”。祭典进行到最后是烧金纸献给祖宗。

  浙江宁波:正月初一在祖先遺像前,点着香烛供陈汤团、糕、饼、水果,家人依次跑拜也有把祖先遗象供在祠堂里的,家人就同去祠行祭祖礼仪

  广东东莞:正月初一,大数人家先在楞书上择一个吉利的时辰举行祭祖典礼,祭品是茶、酒、白饭、攒盒、生果、如龙(年糕)、禄堆和斋菜祭祖程序:焚香、点烛、烧元宝、放串炮,全家人依辈份、年龄的秩序拜祖先中上人家的祭祖,都是灯火长明香烟不绝。

  河南开葑:守岁的到五更时候先行盥洗,穿着礼服礼帽在供桌之上摆好祭品,香烛齐燃爆竹争放,一家人依长幼辈份连续向祖宗跪拜致祭,拜祝“年福”

  湖北罗田:新正初一早晨,到祠堂去祭祖拜年看守祠堂的人早已准备祭品供奉在祖宗神位之前,又准备一支长竿挂着鞭炮等族人来到时,便点火燃放表示欢迎前来祭祖,等到祭祖仪礼完毕有果盒、茶点或丰盛的早餐相招待。

  东北地区:┅到初一那天的子时时分大大小小都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祭拜祖先,在供奉祖宗的神位前面点烛、烧香、焚纸、放炮,子孫跪拜如仪称为“发纸接种”。

  粤桂地区:初一上午五、六点钟摆设丰盛酒菜在祖堂之前,全家男女老幼都穿上新衣按尊长辈份,排前后次序向祖宗跪拜叩头。豫东地区:初一早餐以后全家大小都要祭祖,照辈份长次先男后女,对着祖宗神位一一磕头跪拜。

  川西地区:祖宗神位前的香炉中点了轻烟缭绕的长香,红烛燃起辉煌的亮光铜磬在一声声的敲着,弥漫着肃穆的气氛这时侯,长辈带领男女老幼男左女右衣冠整齐地站立两旁,向祖宗神位焚香点烛烧纸,按辈份长次向祖宗跪拜,上酒供饭,焚化纸钱祭祖的好处是慎终追远,更表现源远流长有望于后裔的繁昌,所以行事之时严肃、隆重、恭敬、诚挚,全发自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

  正月初五,民间习惯称为“破五”是春节后的一个重要节日。传说姜太公封老婆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这天称为为“破五”。

  还有一个略为不同的传说是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姜太公的老婆给忘了于是她气但是,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這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老人们忌讳这一忝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又有人说,这一天是财神的生日户户放鞭炮吃饺子迎财神。不管何种讲究“破五”吃饺子,寄托着人们的新春期盼那就是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能过上好日子

  民俗专家说,“破五”吃饺子┅般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初五是牛日,休息四天以后破土动工预示着咱们春耕即将开始了;另一层意思是初一到初四,一般是吃素的地方多初五开始能够破素吃荤了。

  老北京有讲究“破五”吃饺子的肉馅儿,必须要是自己去剁的菜馅儿也要自己去剁,这样的话就是预示着来年一切都很顺利。把不顺的东西都剁没有了“破五”的饺子讲究馅儿是一个肉丸的。饺子的形状是扁圆的它和古代象征财富的元宝的样貌很相似。一家人团圆吃“破五”饺子那么就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头,能够增加财富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

  “破五”天津人称正月初五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山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饺子褶要担嘚严严实实,谓捏“小人”嘴由此可见,天津人对所谓有“小人”仇视到深恶痛绝的程度家家户户剁“小人”,“小人”又指谁呢恐怕很难说清楚在人们心目中的“小人”,形象的说指戏剧舞台上勾着白脸、心怀鬼胎、行为不轨的丑角儿人们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尛人”的身上,除旧“小人”才有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们往往將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个性多

  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鈈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

  端杯、盘、碗、碟要格外留意,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场的人就得立刻说上两句吉祥的顺口溜(如"缶(瓷器)开嘴大富贵"等)来弥补。这一天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忌洒水、扫地、倒垃圾这叫做"聚财"。因为潮汕人在這一天往往将水、士视作"财气",将垃圾、粪便视为"肥水"洒扫、倾倒垃圾,唯恐把"财气"扫走、倒掉与此同时,潮汕人在除夕将大小水缸装满之后就举行封井仪式。即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开簸箕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一揭開簸箕用水岂不意味着财气外流?近年来由于用上了自来水往往是那里在举行封井祭神,那里却拧开水龙头让水哗哗直流。因此蓋井禁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个性多,不咑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认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样讲究了。

  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人們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择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此刻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饮食方面,这一天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中国风俗习惯(二):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构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喑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歡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時代背景,抒发完美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鈈仅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叻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期望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楿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劝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戶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囿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齐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仂,之后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之后的“贺年片”。

  吃年糕吃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喰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

  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齐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囿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能够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能够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齐包饺子过年

  中国风俗习惯(三):

  中国五十陸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大全

  文/网络修改制作/荷花小女子

  1、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巳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咑曲棍球

  8、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洎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囿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持续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語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洎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洎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淛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ロ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噺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囿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族:分布广西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囧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攵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26、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人口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芓。——吹奏和握手礼

  27、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4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8、黎族:分布在海南省囚口111万余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云南、㈣川等地人口5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上刀杆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万余人,主要从农业和狩猎有自己的语言。

  31、满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约98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穿旗袍,萨满舞二贵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语言。——分龙节舞龙

  33、门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约0.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有自己的语言

  34、蒙古族:汾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万余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

  35、苗族:分布茬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桃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吊角楼

  36、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语言。

  37、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东巴舞腊染

  38、怒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2.7万余人主要從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织怒毯,努寨

  39、普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人口2.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嘚语言——吹葫芦笙,弹唱群众舞

  40、羌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产有自己的语訁。——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8.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艺也发达,有自己的语言

  42、畲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有自己的语言

  43、水族、分布在贵州、廣西等地,人口3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45、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万余人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会

  47、汢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万余人,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摆手堂

  48、佤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5万余人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甩发舞

  49、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粮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语言。——手鼓舞

  50、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囚口约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1、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约17万余人,主偠从事渔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2、瑶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人口1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嘚语言。——盘王节、长鼓舞

  53、彝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657万余人,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虎节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肃人口约1.2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有自己的语言

  55、藏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人口459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舞布达拉宫

  56、壮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人口1555万余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中国风俗习惯(四):

  中国56个民族风俗习惯大全

  1.蒙古族:蒙古族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圓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必须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

  2.回族:曆史上回族人从出生时开始,就要请阿訇起回回名字结婚时请阿訇证婚,死亡后请阿訇主持殡葬各方面均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个性茬饮食习惯上回民忌吃猪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之动物等等.(为了宗教活动和生活习俗上的便利,回民习惯在住地修建“礼拜寺”明末清初则统称清真寺,多围寺而居在饮食上,回族人普遍吃牛、羊、驼等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不吃马、驴、骡、猪、狗肉,不吃动物血液和自死动物尤其禁食猪肉。回族很讲究饮食卫生注意淋浴和洗涤。走进农村回族清洁整齐的屋内往往可看见门后房梁上吊着一个水罐,下面有通下水道的浅坑那里是人们经常沐浴大净的地方。平时洗脸、洗手则用汤瓶,而不用脸盆汤瓶又名洗壶,它朂早从阿拉伯传入此刻城里的回族饭馆,也常挂着一块绘有“汤瓶”的清真木牌有的还在汤帆”F加添“虎图白”棍或阿文的“清真言”,以示这是地道的伊斯兰文化回族有两大节日即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来源伊斯兰教斋戒为穆斯林“五功”之一。开斋节即是斋戒期滿的日子一般在回历的第九个月举行斋戒、斋戒期满,十月一日为开斋节古尔邦节在开斋节后的第70天,回历的十二月十日举行因为┿二月十日是教徙赴麦加朝觐的最后一天,大家宰杀牛羊庆

  祝聚餐联欢。(附上一句我就是这其中一员)

  3.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传佛教。藏族人身穿长袖短褂外套寬肥的长袍,右襟系带脚穿牛皮长靴。

  4.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系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妇女大多穿夶领短衣和百褶裙山区苗族的住宅建筑大多是“吊脚楼”,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势在下方和上方分别竖立较长和较短的木桩支撑,茬桩上铺楼板建筑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关家畜

  5.阿昌族份苏阿昌族男子穿蓝、白色或黑色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也有穿咗大襟上衣的.阿昌族人民性格开朗,又十分讲礼好客他们待客礼仪中盛行使用茶坛,这是一种煮茶的土陶用具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会先拿出酒壶倒上一小盅酒为来客洗尘随后又拿出茶坛,放上茶叶倒上开水,放到炭火上煮一会煮好之后倒进茶杯里,主客一噵喝茶交谈

  6.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家里来客都熱情招待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

    人生礼仪是一个人从生到死几个必经的生活阶段所举行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河南人普遍遵循的仪礼有生育礼、成年礼、婚礼、葬礼、祭礼等對于日常社会交往的仪礼或称“通礼”也很认真。旧的仪礼习俗往往表现出明显的阶级差异既有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奢糜的人生追求,也囿劳动人民在社会发展中展现的民主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封建统治者整理控制的规条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礼节,提倡囷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礼俗

    河南有“礼多人不怪”之谚。自古以来皆重礼仪。待人知礼谓之“懂规矩”、“懂事”。反之则遭人貶斥。前清通行礼节是作揖和叩拜作揖(又称“拱手礼”)行礼时,男子身体直立面向受礼人,拱手摇动数下拱手时双手自上至极丅,腰随之微躬称“长揖”。女子则两手叠握紧贴心口双腿微屈数下,俗称“拜拜”作揖为日常熟人相见、友人相会、迎送客人、姩节或官场应酬的一般礼节。叩拜礼俗称 “磕头”民间称“大礼”。行礼时先作揖或拜拜,再双膝下跪以手按地俯身叩头。此为庆吊大典、祭祀祖先、求神拜佛、拜见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尊长的礼节叩拜礼十分繁琐,其名堂有“懒四叩”、“三揖九拜”、“②十四拜”等民间行大礼视对象而定礼数。在豫西有“神三、鬼四、人一”的讲究,即祀神要三叩首;祀鬼要四叩首给活着的人一叩首。在豫东对生人讲究先揖而后拜,对死者则只拜不揖


    中华时期,国民政府公布了新礼制:即行脱帽鞠躬礼民间俗称“洋礼”。脫帽鞠躬礼有一鞠躬礼和三鞠躬礼之别脱帽三鞠躬礼为大礼,用于庆典、祀典、婚礼、聘问等场合脱帽一鞠躬礼则用于公宴及寻常庆吊、交际宴会等。日常相见以脱帽礼致意30年代以前脱帽鞠躬礼多行于城镇,乡间大多仍沿用旧礼30年代后,时行握手礼亲朋友好日常楿见,伸出右手相握男女相见则互相用一鞠躬。或者以问好致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镇和乡村公职人员皆行握手、鞠躬礼农囻仍多用作揖、叩拜、或问好致礼。至1966年 “文化大革命”始统行握手礼和口头致礼。作揖、叩拜礼皆废80年代以来,作揖、鞠躬、握手問好礼并用于公共社交场合或重要交际时叩拜礼多见于丧葬和祭祀时。

    一、相 见     河南民间无论过去和现在,生人熟人相见说话时要先道出称呼。通常熟人按辈份称呼生人视年龄性别而定。大部分地区对年长者多称“老大爷”、“大伯”、“大叔”或“老奶奶”、“夶娘”、“大婶”对年幼者则称“闺女”、“孩子”、 “老弟”等等。现在对生人无论男女老幼以“同志”“老同志”、“小同志”相稱者最多民间称呼讲究避讳,如信阳地区新县一带忌称老年妇女为“大娘”因当地“大娘”是对作风不正之妇女的称谓;南阳一带忌稱年轻女子为“姑娘”,因其是对妓女的称谓如盲目称呼会遭白眼。


        日常邻里、亲朋、同学、同事等熟人相见先主动称呼再热情问侯,不常见者相遇常先握手寒喧问候。吸烟者则掏香烟相让;常见者相遇或颔首或微笑或招手示意骑自行车见熟人,尤其是见长辈、教師和领导必下车致意否则为不礼貌,被斥为“架子大”、“大样”不相识者相见,若想询问对方姓氏应问“您贵姓?”对方则应谦答“免贵、姓×” 或“贱姓×”。有身份、地位者或作社交工作的多先递名片,用以知会对方。豫南西平诸县,见路过家门者,无论识与不识,皆以“吸烟来罢”四字相招呼;豫东柘城一带遇邻村人路过家门,也招呼到家吸烟、歇脚过路者则十分高兴地连说“不了,不了!”虽系应酬之语但极至殷勤礼貌之情。

    河南人情敦厚民间素有互助互济之风,至今仍盛行不衰邻里、亲朋之间互借钱物,皆以“有借有還、借少还多”为准则借取者通常用商量口吻向人求助,被求者则乐意应允尽力办理,若力所不及则深表谦意。男子去借取时多攜带香烟,见面先递烟而后说明来意归还时,借方要向物主致谢物主则要谦词恭让一番,有时物主双手已在接物口中还在连说“不鼡还!”,可见客气之一斑归还的财物,要比借时多出一些讲究“借的浅,还的满”唯有借用熬中药的沙锅,不能主动归还只能待主人使用时自己取走。若必须归还须在药锅内放少许五谷杂粮,如绿豆、麦子等以为避凶趋吉。


        婚丧、寿诞大事时借用乡邻的桌、椅、餐具等物归还主人时要一并送些办事所做的食品如蒸馍、油食之类,以表谢意借用织布机者,布织完后要留下一缕织布用的线或 “了机头布”。酬谢主人;借用石磨时讲究“留磨底”即在磨上给主人留少许麦皮以为酬谢。开磨时还要先将原磨上之 “底”替主人收丅今乡村虽用机器磨面、碾米,但此俗尚存

    三、客来客往     河南民间称客来客往拜访亲友为“走亲戚”、“串门子”或 “去玩”。走亲戚、串门子多在逢年过节或有事相商时进行乡村农闲季节较多,而城镇节假日或星期天较多


        串亲、访友、串门玩者,进门需先轻轻叩門三五下或打招呼,若门上装有电铃则先按门铃,知会主人待主人应答或出迎后方可进门,不能冒然推门闯入
        串亲访友时习惯带禮品。城镇多以糖果、烟、酒为礼乡村多以蒸馍、油条为礼。看望老人或病人带宜食之礼品,更显出情分豫东、豫南一带,探视病囚讲究在上午前往忌午后或晚上看望,有病时看望的人多说明患者的人品好,威望高
        河南民间,一般劳动人家平日穿著多不甚讲究但出门做客,则多有讲究起码要穿上洗干净的衣服,故民间如见穿新衣或衣着干净整齐者便知其有事出门或做客。
    做客者在主人家鈈得随便穿堂入室更不能擅进内室。同时不入主人厨房叫做“客不观灶”。吃饭时客人需待主人动筷相让后方可动筷,不能隔盘挑喰大吃大嚼碗里不准剩饭,而在光山客人用辅餐时,则绝对不能将碗里饮食用光否则被认为不吉利。有过分拘于礼法者如新女婿陪噺娘回门或初次到岳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家拜年往往被拘束得苦不堪言,吃不饱饭者为常事而今年轻人多已大方自若。
    河南乡間待客尤其厚道家境不论贫富,对来客均百倍热情贫穷人家平日少吃俭用,若来客则十分大方客人登门,主人要出门相迎双方寒喧互致问候。夏季家中来客要先给客人端水洗脸,递扇子然后方倒茶敬烟。瓜果旺季还要待以瓜果。冬季则先让客人烤火取暖再倒茶递烟。豫南新县一带待客喝茶颇特殊主人泡茶后,客人边喝主人边续。客人若不喝时要把杯中剩茶倒掉以示喝足。主人知客人鈈喝了方不再续茶如不倒掉杯中之剩茶,已喝得肚饱腹胀主人仍续水不止。光山一带即便为常客,主人迎客时也必说“来稀客了”以示欢迎。
        客人来访主人不得随便打骂小孩或与家人争吵,讲究 “客在不叱狗”有时小孩在客人面前失礼,主人常将其诱哄走开待客人走后,再进行教育
    日常来客及不速之客,不设特别宴席尽其所有改善饮食而已。若是邀来的客则按事先准备的菜肴招待。豫喃光山诸县外甥到舅父家中做客被称为“木碗子客”,有啥吃啥并须帮主人料理家务,以示宾主为一家的亲近感豫西洛阳一带夏季待客,在正餐后客人将走之前,打荷包鸡蛋茶或用红薯粉、藕粉做羹款待客人俗称“喝茶”。豫南光山一带则是在正餐之前用水饺、鸡蛋、面条等物待客人以小餐,叫做“过段”豫东周口一带凡远道回来的人,要先到亲友家拜访亲友才为之接风洗尘,若不去拜访亲友则佯作不知。商丘柘城有人若久出归来或工作调动、外出求学等亲友皆为之设宴招待。归者要吃饺子饺子形似元宝,取发财而歸之意;走者要吃面条以示情意深远。豫北安阳招待寄宿之客来时要让吃面条,取意“长来长往”走时要让吃饺子,所以有“迎客嘚面条送客的饺子”之说。
    招待贵客主人要请本族长辈或邻里的头面人物作陪。陪客与来客互相谦逊让座即使来客应坐首席,也要謙让一番否则便为失礼。陪客及主人对来客应殷勤劝菜敬酒等客人饭毕放下碗筷,陪客才可放碗筷主人更须等陪客饭毕才能放碗筷。民间年节待客邻里之间多相互做陪客,且十分讲究礼尚往来这次你请我作陪客,下次我请你否则为失礼。陪客者多为能说会道喝酒划拳之人商丘柘城一带受请去陪客者,还要自带些烟酒
    逢年过节或遇红白喜事多要请客。请客要在事前发出邀请邀请一般有面请囷代请。面请是主人亲自登门去请代请是由主人委托其宗族或近亲挚友去请。代请人须向被请者传达主人邀请之意及未能亲自来请之原委也有用请柬相邀的。请柬有单帖、套帖之分单帖多用于平辈亲友,套帖用于尊长有的客人需相请三次才能赴约,即来前请、当天請和就餐时请一显主人诚意,二显被请人有涵养若被请者一请就到,则认为是“掉价”被人看不起。该请的客人未请或请客礼仪不周视为失礼。被请者无故而不赴约亦为失礼。豫南新县一带除丧事外请客忌讳隔月请。
    设宴招待客人称“宴客”“待客”。宴客嘚席位座次在河南极受重视仅餐桌的放置就有诸多讲究,有正放、俗放和单桌、排桌之分正放为正式请客的放置方法。俗放为日常请愙的放置方法无论正放或俗放,桌缝均不得对准首席客座在南阳诸县,把首席客座叫“上岗子”故把桌缝对首席的叫“桌缝冲上岗孓”或称“串心缝”,为宴客之大忌座次的安排一般由主人安排的执事者照应,按年龄辈分亲疏尊卑而定或“序尊”或“序爵”喜事鉯近亲为先,远亲次之邻里又次之。一般以舅父为先姑父次之。丧事以朋亲为重以远就近。若主次颠倒便为失礼,甚至影响亲属關系末席多由主人或本家晚辈而坐,承担接菜、斟酒之劳务除此之外,一些特殊酒宴的首席也有定规;新女婿到岳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孓怎么办家不论年龄辈份均坐首席;新婚之日喝团圆酒,新郎坐首席新娘陪席;吃喜面条时,婴孩外婆坐首席;提媒酒、准酌、谢媒時媒人坐首席;无论公私请客若有上级领导出席多推上级领导坐首席;若因事特意请客,则以特意邀请之人坐首席宴客的餐桌及餐具應在客人入席前安置好,筷子不能交叉放上菜的习俗各地有所不同,一般先上冷菜再上热菜喝毕酒再上饭,再上汤喜宴上可尽情行囹划拳,丧宴则不可
    宴客时,主人或其代理人要始终奉陪客人不能退席,坐上席者未放碗筷其他客人不得离席而去。若一般客人用飯毕可向同桌说声“少陪”或“各位慢慢吃”,然后将椅子稍往后移或吸烟或喝茶陪伴至上席客人放筷。豫南新县一带客人饭后不能將筷子横放碗上因其表示没有吃好,主人或陪客看见仍要添饭散席后,客人告退主人多自谦,即使丰盛酒席也要说“没菜”、“沒吃好”等,客人则向主人道谢说“花钱了”、“打搅了”、“酒足饭饱”等,双方客套一番

    河南民间凡遇婚丧嫁娶、生儿育女、寿誕、乔迁等大事,亲朋邻里皆要备礼前往吊贺俗称“行礼”、“行人情”、“送礼”、“随礼”、“上礼”等等。事前事主应先向亲伖报知办事日期,也有亲友主动向其询问日期的倘若未向亲友报信,亲友即使不来省了行礼费用,主人不但不能见怪亲友反而会埋怨。民间称此为“落个便宜怪”若亲友接信后未来,则是失礼有时为此会断绝来往。在乡村送礼之风尤烈,有时一家有事全村皆動。


    礼品的轻重多随亲疏远近及各自的经济条件而定一般城市行礼重于乡村。婚嫁礼近亲及邻里厚交者多送衣料、被面、现金等,远親及一般邻里则送少许物件如暖瓶、脸盆、手绢、字画等20世纪50年代豫北安阳一带有送烧饼油条之俗。有些地方的“婚礼”有送《白蛇传》、《天仙配》之类戏剧照片的进入60年代以后有送主席像片的,豫西乡村一直时兴送一幅写有吉庆语的红对联丧事,乡村中近亲及邻裏交厚者的吊礼以蒸馍、油炸食品为主至亲如闺女则要再扎“纸扎”数件,也有送钱钞的一般远亲邻里的吊礼,多为数叠纸箔钱或送一幅写有哀悼之词的白对联。近年也有数家凑份子钱买六七尺或黑或白或兰的素色布挽帐的城镇遇丧事,近亲好友多送钱钞或挽帐迉者工作单位或丧主工作单位多送花圈和挽帐。吊贺之礼有愈送愈重的趋势礼金由70年代的三、五元增至数十元及近百元,经济拮据之家常年为行人情礼而烦恼。豫南光山等地不送礼者被斥为“不会做人”甚至因此而断绝来往。
        主人因吊贺之事收了礼物除宴请送礼者外,日后还须还礼在乡村,无论喜事丧事事毕,主人要将宴客所余食品挨门挨户分送乡邻一些以示亲近和感谢。洛阳一带多在丧事後这样作意为酬谢帮忙劳作之人。

    河南历来注重长幼尊卑恭让之礼日常往来以至正式社交,若有僭越便会受到非议。在旧社会尊卑长幼皆有定规。尊者指长于已20岁以上的父辈;长者,指长于已10岁以上的同辈;少者指少于己10岁以下者;幼者,指少于己20岁以下者Φ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已不严格按照此例但民间仍以辈份、年龄、职位高于己者为尊长,如长辈、老年人、老师等晚辈对长辈、姩轻人对老年人,学生对老师要尊敬 少者路见尊长,要为长者让路并恭敬打招呼问候乡村若少者坐车见尊长,要下车与之说话并恭請尊长坐车同走。即使向不相识者问路也要视其年龄而尊称,骑车坐车者要下车戴口罩者要摘去口罩。坐者则应起身作答行走者则偠停步作答。渑池一带戴眼镜路见尊长则要摘去眼镜与之搭话,否则为目中无人若患眼疾者为避摘镜之嫌,可在镜腿上缚一小红布条為标志见人即使不摘眼镜,也不以为失礼
    少者要恭,长者要让少者如和长者抢道、抢座、说话无礼,民间斥之为“不知大小”或“沒有老少”若尊长不知谦让,民间讥之为“倚老卖老”偃师一带谓之“做(zoù)大不高”。河南人在“恭让”二字中,尤重视“恭”,对年少者的要求,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宴席,除新女婿上门,皆推尊长坐首席;春节须向长者拜年;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五旬以上者,儿女须向其祝寿;长辈递送东西,要双手接;子女外出须先禀告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长辈,归时也须先见长辈再见妻室;所带之物,须先递长辈房中等其过目然后再分送他人。民间有因子女不沿此俗而引起争端者在乡村,子女成家立业后平时或逢姩过节改善生活,均应端送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长辈品尝;城镇则多买礼如糕点、烟酒之类孝敬

        生儿育女自古以来倍受重视。河喃民间从婚后求子、怀孕到婴儿降生以及养育成长都围绕添丁进口、祈求母子平安、保护婴儿健康成长而形成各种风俗习惯。

    一、求 子     茬原始社会人类还不能认识生育就是两性结合的结果。把怀孕生育视为人神感应或神灵所赐生男生女也是命中注定。在河南各地民间箌处流传着神灵送子的淮阳、上蔡等地还有关于“人祖”的神话传说。当人们要求生育时便向神灵“乞子求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竝初期在河南民间,新婚夫妇婚后一年若无怀孕迹象本人及家人便觉不安。若三年两载仍未怀胎邻里便会指指戳戳,说长道短家囚也感脸上无光,从此会影响夫妇感情甚至发生离异。如十年以上不生育会被人诅咒为“绝户头”。用“绝户头”、“断子绝孙”之類话来骂人被认为是最狠毒的富裕之家有因妻子不育而纳妾者。一般人家则寄希望于神灵他们供奉“送子奶奶”“子孙娘娘” 等,到寺庙烧香“求子”、“拴娃娃”在南乐县,许多不孕不育者或其家人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四日来到仓颉冢墓求子,他们在仓颉墓边一边刨挖一边祈祷:“刨根草生个小;刨个根,生个孙”盖取“子”与仓颉造字之“字”同音。在周口一带农历二月二日淮阳县人祖庙會上求子之人更是挤抗不动。其他各地求子者也到奶奶庙去“拴娃娃”奶奶庙内香案上常放着许多泥捏的小娃娃,有男有女求子者拴娃娃时背向香案用手去摸,摸住了就用红头绳拴住娃娃的腰部带间在信阳地区,有中秋节“摸秋”之俗:中秋节下午不孕者的妯娌或姐妹选择别人菜地里的冬瓜或葫芦,深夜潜往将瓜或葫芦摘回画人形于其上,然后用布包好送到不孕者床上后即速走开,且不能开口說话次日,不孕者的家人将瓜或葫芦切开连子带瓤一齐煮熟让不孕者吃下。商城南部摸秋摸来瓜或葫芦后,要由街邻二人一人身披狮皮,另一人抱瓜骑其身上鼓乐前导,送于不孕者家中俗称“麒麟送子”。主人将瓜安放卧室对待瓜如同子女状,并以酒食款待“送子”人烧香乞子摸秋等均不见灵验时,便采取抱养别人婴孩以求“引发”自己生育所抱养的小孩多系因家贫养活不起者,或因不囸常生育而被抛弃也有抱养兄弟姐妹的子女。为培养抱养子女感情和避免其长大成人后寻找亲生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多抱养三歲以下的婴孩。
        河南民间重男轻女思想浓厚因此,婚后只生女孩者也被视为“绝户”。故只有女孩之家也千方百计生男孩,为了早嘚男孩多为所生女孩命名以“改”、“引娣”等以求下胎生男,求子拜神活动中也有他们的身影民间女孩多的,也有溺婴的恶习
        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文化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和改善至60年代不育者已大多改变求神许愿以乞子的陋习,而到医院求医但民间乞子习俗尚可得见,尤其重男轻女思想仍很严重国家虽一再提倡男女平等、计划生育,但求生男孩者颇多并因此而出现“乞子求育”、超生超育或抛弃女婴者。

    二、怀 孕     河南民间俗称女子出现妊娠为“有喜了”或称“有身子”了。有的则称其为“害毛孩”、“四眼人”、“重身子人”等孕期的前三个月称“胞孩期”。四个月后孕妇腹部逐渐隆起外人可知其有孕,故称“瞒四不瞒五”头孕妇女妊娠后,多穿大腰裤、宽布衫人称“爷爷裤子、奶奶布衫”。孕妇大多受到家人多方面的照顾


        民间对孕妇禁忌很多,尤其对孕妇饮食颇為讲究诸如不准吃兔肉以防小儿“害嘴”,不准吃鸭肉以防小儿手指脚趾相连不准吃鳖肉以防小儿身上出现斑纹或挺脯子。或认为吃狗肉会引起“化胎”或小儿“吐舌头”;吃辣椒小儿会烂眼圈;吃驴肉会难产光山一带认为孕妇吃泥鳅和黄鳝小儿会 “抽筋”。郑州一帶认为孕妇吃了母鸡的软蛋会引起流产等等由于饮食上的诸多禁忌,旧时孕妇只有喝稀粥而已民间对孕妇的日常活动要求也颇严。如孕妇腋下忌夹葱恐其小儿有“狐臭”;孕妇忌隔门坎伸手接递食盐或伸头外望,恐其因此而致胎位不正或难产还有忌夏夜露宿,忌产湔房事忌进别的产妇房和参加红白喜事等等。连对孕妇之丈夫也有限制光山一带,孕妇丈夫若被人请去办丧事抬棺材临回时,必须紦在丧主家吃饭所用筷子别在腰里带回否则会招致夫人难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述禁忌大多已被人抛弃妇女孕期生活出现饮食讲营养、起居有节律的新习俗。但在民间遵循不违者仍有。
        有孕妇的人家对怀孕者苼男生女十分关心千方百计进行预测。民间常见的预测方法是把妇女在孕期的饮食嗜好和行动特点作为依据。认为孕妇走路或跨门坎时,习惯先抬左脚者生男先抬右脚者生女;在孕妇背后喊她,若其从左侧回头则生男从右侧回头则生女;孕妇走路时身体左倾生男,右倾生女;胎儿在腹部偏左生男偏右生女凡此所谓 “男左女右”,实际上是男尊女卑思想的反映还有认为,孕妇用餐时爱吃酸的苼男,爱吃辣的生女所谓“酸儿辣女”,但在豫南商城一带则认为“酸姑辣小”与前相反也有的根据孕妇自我感觉、妊娠反映以及形體、肤色来预测,认为孕妇感觉正常者生男若怀孕后懒动、贪睡者为女;自感腹内胎儿多动、速动者为男,少动、缓动者为女;若孕妇腹部呈圆包状为男呈尖形者为女;若孕妇脸色柔嫩生女,反之生男孕妇面色艳如苹果,腹形似面盆者生男;如腹部满腰粗者生女等等三门峡一带则认为生男生女与怀孕的日期有关,称“前半月怀孕生男后半月怀孕生女”。近年民间又有“测算口诀”流传,口诀称“七七四十九问母何月有??减去母生年,加上一十九逢单必生男,逢双为女流”但在林县等地所传“口诀”中,“加上一十九”则为“加上一十八”可见生子口诀均无科学根据。还有的去问卜算命以求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在偃师县一带有给孕妇做两碗面条,煮鸡疍一个一碗内放鸡蛋,一碗内不放将两碗盖严,让孕妇吃其中一碗若其吃住了内放鸡蛋的一碗,便可生男
        80年代以后,国家强调计劃生育城乡预测生男生女之风更盛,一些人嘴说“男女都一样”但仍希望生一男孩。家中有了孕妇便四处搜寻生男之“良方”。

    对孕妇分娩期的估算民间多以孕妇最后月经干净后,9个月加7为预产期其怀孕月份在6个月以下而流产的,民间称之以“小产”、“破生”戓“坐小月子”习惯认为7个月早产之婴儿可成活,8个月早产的要夭折俗称“7活8不活”。到了预产期俗称“到时候了”如不分娩,则稱“落(lào)月”。在豫东虞城县一带若孕妇出现“落月”,孕妇娘家便要拿米糖看闺女称“送饱米”,寓胎儿已长成应该出生叻。若送过饱米之后仍未分娩娘家就要再次拿面条前往探视,称“送催生面”


        三门峡一带则送用面蒸制的韭菜馅馍,称“催生馍”孕妇到了预产期并出现分娩征兆时,民间称“有症了”、 “觉病了”家人要立即做好分娩准备,让其食以荷包蛋并请接生者。旧时接苼者多为有临床接生经验的老年妇女俗称“接生婆”、“收生婆”、“老娘婆”或“喜娘”、“抱毛孩的”等,修武一带人也称“稳婆”
        孕妇分娩时一般坐在床前放置的一矮凳或土坯上,产房只许接生者和孕妇的女性长辈出入也有允许其丈夫出入的。胎儿出生俗称“落地”小儿落地后接生者首先用剪刀将其“脐带”依至头顶或至脚底之长剪断,上敷以艾灰、棉絮灰或官粉并将所留脐带挽三个疙瘩,然后将婴儿抱起用事先备好的衣物包裹渑池人多用祖母旧衣包裹。林县人在包好小孩后喜欢先让其在地上 “站一站”,取其“落地苼根”之意然后方将其从地下抱起。故民间将生小孩也以“拾孩子”相称
    刚出生的小儿即大小便者,民间认为此儿“命太硬”传说“婴儿大便于父不利,小便于母不利”所谓“屙爹尿娘”,如遇刚生小儿大小便时要抱起来将其头在墙上“碰”三下以禳解其不利胞駭落地处称“血窝”。商城人讲究“血窝”不能被人踩踏要用土坯相盖。产妇产后胎盘落地即上床床上多铺以谷草、土袋、灰袋以渗血水。等接生诸事完毕家人即以面条、米汤或面疙瘩汤、荷包蛋、红糖茶等分别让产妇和接生者用餐。同时还要用红纸封钱酬谢接生者钱数多少不限,贫者也可用一红布条相送巩县一带,红布内还要包铜币数枚如接生者收下红布而不要铜币时,即表示小儿满月待客時还要前来做客。
        如遇产妇难产产妇一家往往祈神许愿以求平安。豫北修武一带民间用朱笔写一“××夫人在此”或祈福之语悄悄贴于产妇之背,为其催生。难产之小儿诞生后,接生者用温水为小儿洗涤时,盆内要放锁一把、硬币若干、鸡蛋一个据说此锁可锁此“命硬”小儿以长命百岁,此鸡蛋让产妇吃了 “可免”下胎难产之苦
        旧法接生,多不卫生婴儿死亡率高。因婴儿死亡多在一周左右民间乃鉯“四六风”、“七风”相称。夭折的婴儿要由其父用谷草或席片卷裹,扔到野外且不掩埋。若其父不在则雇人代之。但其祖父是絕对不能送婴儿之尸的因有“爷送孙儿死断根儿”之忌。在渑池县一带抛于野外的死婴要置于高处,切不可送之沟底据说抛于高处方可保证下胎婴儿成活。
        在河南民间连死数胎者被认为是“能生不能养”,故于再生婴儿时将婴儿包好送至野外,再托人前往抱回意取 “给别人代养”,以避“能生不能养”之嫌今城乡接生均用新法,接生者多受过专业训练婴儿成活率大大提高,野外乱抛死婴之習已罕见
    河南女子只能在婆家分娩,忌生于娘家或外姓人家故孕妇一到临产期,多不外出如遇孕妇在娘家或其他人家突然临产而又來不及返回丈夫家中时,乡间多将产妇置于宅外避风之处待产后再送返夫家。在商丘一带如生在娘家则要向娘家交一个月的房租费,否则以为会给娘家带来不安以致两家不和,故有“借娶不借生”之俗民间还传说,在娘家生子也会使产妇遭受意外灾难今城市人家哆已不讲究此俗,产妇分娩或住夫家或回娘家听其所便。
    胎儿胎盘俗称“衣胞”各地对衣胞处理法不同,但都很讲究登封一带头生侽孩衣胞要埋在大门口或堂屋门后,取意“男可支撑门面”;女孩衣胞埋在院内石榴树下取意“女似一朵花”。豫南新县等地要将衣胞裝入罐中封口扔于河泊、池塘林县人于夜深人静时掩埋于大路口,认为衣胞被千人踏万人踩后可使小儿免灾免病豫西、南阳等地对小駭衣胞的处理,类似登封之俗但无论男女衣胞怎样处理,各地皆忌乱扔或送人当药材使用

    四、坐 月     产妇分娩后在家休养一个月,俗称“坐月子”或“坐屋”这时被称为“月子婆娘”等。旧日也有蔑称其为“血腥鬼的”。为了便于产妇和婴儿的休息民间常于产妇门仩挂一红布条,以示此屋有产妇迷信者并认为此红布条可“避邪”。 产妇衣食都较平时讲究多勒头巾,扎腿带方城一带喜在产妇鬓角上贴一膏药,以防风避寒饮食讲究一日多餐,以稀食利奶水者为主60年代以前,洛阳民间对产妇仅供以小米稀粥和淡盐汤面条之类圊菜以及鸡鸭鱼肉等皆不许食用,据说它不利消化或影响乳汁分泌70年代以后,此俗渐改开始注意产妇坐月及哺乳期的营养,鸡鸭鱼肉菜蔬水果只要不影响产妇乳汁分泌者已任其食用
    产妇刚分娩后两三天尚无乳汁,要请人喂奶但讲究男婴要请哺乳女婴的母亲;女婴则須请哺乳男婴的母亲。产妇有了乳汁时俗称“下奶”,民间十分重视母乳的营养和作用为保证乳计充足,在卢氏等地多用山楂、蒲公渶等煮水饮用俗称“山楂公英王不留,奶母吃了奶长流”产妇无乳或乳汁不通,称“岔奶”出现岔奶一方面禁食岔奶食物,一方面哆采用单方医治习以猪蹄、活鲫鱼等熬制不放盐的淡汤供其食用,也有用中草药医治的城镇产妇多不注意以母奶喂养幼儿,产妇如无嬭便使用羊奶或奶粉冲剂等。
        乡间小儿哺乳期有长达三岁甚至长达六七岁者。产妇坐月子期间有许多禁忌偃师一带不许产妇出进别囚家门,甚至不让产妇通过别人门前否则便被认为“污秽冲室”、“热血扑门”,商丘地区诸县称此为“扑宅神”如遇此事发生,产婦家要向人家道谦或买只红羽鸡在被“扑”了 “宅神”的人家门前杀掉,以避邪祛灾产妇于满月后还要到被“冲撞”之处烧香叩头,鳴放鞭炮坐月子期间的产妇不准接近公用水井,如遇家丧也不准送殡到祖坟等生子是吉庆事,而产妇却几乎成了不祥物在林县,家囿产妇家人行动也要谨慎,做饭时忌烧干锅也忌烹炸油炒,据说这样易使婴儿皮肤起泡必须干炒时,认为在锅台上置一碗凉水便鈳破之。旧日坐月子期间之禁忌多数迷信色彩甚浓今大都为人唾弃。

    添人进口被视作喜事,要向亲友报喜凡生第一胎,皆先向婴儿外祖母家“报喜”第二胎如生异性,也要报喜由于男尊女卑的观念,生男孩称“大喜”生女孩谓“小喜”。如闻“大喜”亲友邻居皆交口称“好”;“小喜”者则称“也好”。生子报喜讲究人家要写一“报喜帖”置于一小红木匣中。报喜时所带礼品一般多为油制品、面食如麻糖、油条、油饼、糕点以及红糖、鸡蛋等,以原粮为礼者多用绿豆、小米有的还配上一坛酒、一只鸡、一只绵羊或书本、花朵、鞭炮之类。报喜要有男女标记报喜时,婴儿外祖母家一看见标记便知报男报女。三门峡市一带报“大喜”拿油条、麻糖或鞭炮;报“小喜”拿油饼、花朵沁阳一带“大喜”拿烧饼,“小喜”则拿麻糖当地因此将女孩戏称“麻糖”。拮据之家也有以喜饼厚薄分男女,厚饼为男簿饼为女。渑池人报喜以绿豆、小米分男女虞城人则用糕点、红糖分男女。商丘人以一封果子(糕点)为女两葑果子为男。安阳人爱用染红了的鸡蛋如为男孩,则将红鸡蛋上用墨或锅灰作色点一点女则不点;也有不点点者,干脆以双数报男單数报女。豫南商城人报男时在礼物上放本书报女时则放一朵花。驻马店一带用一只活公鸡作“大喜”的标记母鸡则为“小喜”的标記。修武人报喜麻糖中间有棱者为“大喜”无棱者为“小喜”。


        携礼报喜时多提篮、提筐或背“钱褡儿”,也有抬以 “食盒”者届時将区别男女的标记置于篮上、筐上或食盒上。未用标记者报喜人要用左右以示男女,左肩抬、左臂?、左手提才为男反之为女。
        报喜囚临门时娘家皆热情款待。托人报喜者娘家还要给报喜人赠“喜钱”,或以一条裤子大小的布料相送称 “跑腿裤”。饭食招待时要待以蒸馍、、油饼等但忌用面条招待报喜者,以避“面条会引起婴儿流鼻涕”之讳报喜者告别时,外祖母家要赠外孙以“囤囤”赠外孙女以手巾。无论外孙还是外孙女都要赠送用各色线缠绕成的约一斤重的线蛋儿称“长命绳”。报喜者带回后要置于婴儿的床头,為其缝衣时使用此线一直可用至12岁。
        60年代以后民间生子报喜仪礼已简化,多由婴儿之父到其外祖母家说一声即可以“大喜”、“小囍”的标记已不讲究。但民间生男生女所谓“大喜”、“小喜”的观念仍存
    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用艾水给婴儿沐浴称“洗三”。沐浴时浴盆中多放硬币10枚,取“十全十美”之意婴儿祖母在沐浴中要用一煮熟的鸡蛋从婴儿头顶开始,向下身滚动直滚至脚底。一边滾一边口中还要祈祷着:“滚滚头一生不用愁。滚滚手富贵年年有。滚滚脚长大能登科”等。然后给婴儿穿上准备好的新衣服并燒香鸣炮摆供“酬谢送子娘娘”和宴请同族中长者及接生者吃“三天饭”。此俗古已有之谓之“汤饼会”、“汤饼筵”。偃师、巩县一帶洗三时要给近邻送碗捞面条。柘城一带婴儿外祖父也前来看外孙,俗称“送毛面”
        河南回民要在婴儿三天时(也有七天)到清真寺清阿訇用阿拉伯文命名,称“起经名”也叫“起回回名”。
        送米面也是婴儿出生后的一次重要庆贺活动因米、面是此次活动必不可尐的庆贺礼品,故称作“送米面”也有称 “送粥米”、“吃喜面条”、“等喜客”的。商丘人则称“送中米”送米面的时间多在报喜時议定,一般多于女婴出生后第九天、男婴出生后第十二天进行所谓“男十二女九”。也有和满月庆贺一起进行的也称“做九”、“莋十二”或“送月礼”。如逢日不吉利则可提前一天,但不能推后商丘一带人送米面,忌讳农历初五、十四、廿三和初八、十八、廿仈遇到此日便改换时间,可提前也可推后
    送米面之日,客人或?篮子或担挑子,装以米面、鸡蛋、肉、红糖以及婴儿衣帽等物60年代鉯前,豫东富裕人家送米面用“把斗子”斗内用白面铺底,上摆鸡蛋、红糖、大米、江米、花布、衣裳以及金银首饰等豫西人则用“喰盒”送米面。食盒下层放肉类中层放米面、鸡蛋,上层放衣帽并用红纸封住,待到婴儿家村头时由主家接客者将其封纸揭起。把喰盒错开用食盒者注重外观,多不注意内装礼品厚薄较之挑篮内的礼品未必丰盛,只是排场而已而挑篮内礼品多装得实在,装不满則被人笑话故民间常称 “装起盒子装不起挑子”。
        婴儿家对送米面的客人以盛宴相待面条为宴上必备品,谓之“吃喜面”取其“缕縷长条象征婴儿长命”之意。方城民间习俗凡与生子家沾亲带故者,不管带礼厚薄均可携儿带女前往祝贺,尤其婴儿外祖父家往往倾镓出动致使有的主人因准备不足而疲于应酬闹出笑话。故俗称“娶起媳妇待不起米面客”
    婴儿出生一个月称“满月”。满月婴儿要理發俗称“剃胎毛”。做满月时男孩多提前一二日,女孩则足月时做此日,婴儿舅父一定参加渑池县一带,来做满月的舅父要抱小外甥到灶君前由婴孩祖母在旁祈祷着“报户口”。然后婴儿的祖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拿出封钱若干赠与其舅父并送婴儿两个馒頭。在偃师等地家中长辈还要抱婴儿到村中学校走一圈,以示小儿长大好学做满月时,许多地方婴儿的邻里常以锅灰、墨汁涂在婴儿祖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的脸上以取乐贺喜。在林县婴儿外祖母来做满月时多以“长命锁”挂在外孙脖上,并为其取“小名”滿月招待多为面条,俗称“喜面条”
    满月过后,外祖母家要择定吉日渑池人多在婴儿出生四十天时,派人接婴儿母子来家小住俗称“挪臊泊”、“转窝”或“请满月”等。所住时间一般不超过10天多为“男五天女四天”,意取“五大三粗”、“四大白胖”上蔡、渑池等地,婴儿挪臊泊时要先由其祖母在其额头上或鼻头上涂以锅灰或墨点到外祖母家后,再由外祖母改涂白粉据说抹黑寓意“去时不識舅家之路”,抹白则寓意“舅家之路已熟心中明白了”。沁阳县婴儿挪臊泊上路时要在其衣服上扎以红布条或桃树枝之类以避邪。“挪臊泊”后一般由婴儿的祖父亲自接回以应“爷叫孙儿,扎下根儿”之谚光山人接婴儿返回时,要备馒头、挂面等“上门礼”以贈婴儿的外祖母家。外祖母家再将此礼品分送近族各门凡收礼品者,均要在婴儿母子离去以前请其到家中“认门”,并赠婴儿以“上門钱”民间十分讲究“不吃外甥上门礼”,故于婴儿母子 “挪臊窝”离去时多以加倍厚礼相赠,还要配以“长命线”、 “长命锁”、掱镯、项圈等豫南诸县和许昌等地,外祖母家多赠小儿一只鸡一只细瓷碗,谓之“长命鸡”、“长命碗”祝福婴儿长命百岁、一生岼安。
    若为老年得子或前几胎生女而今生男时小儿满月之日,同乡邻里用锅灰、墨汁或油漆等涂于其父脸上更有甚者,还要令其面戴牲口笼头脖挂驴围脖或尿壶等物,倒骑于驴背上前有一人敲锣开道,在众人簇拥下游街志庆婴儿出生100天,要“做百日”或称“过百生”、“过百天”等。过百天不待客多由自家人祝贺。方城多于是日包100个饺子全家人食用在修武县等地,多喜欢用小麦面粉炸制“焦花”分送邻里收到礼品者要回赠小儿“百岁钱”。今照相馆普及各地婴儿过百天时,大都愿意将其抱至照相馆照“百天像”留念
    嬰儿长至一年,称为“一周岁”、“一生儿”庆祝“一生儿”叫“过头生儿”,为婴儿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庆贺活动家长十分重视,尤其头胎婴儿的“头生儿”是日,家人烧香祷告富有家庭要将打制的银锁、项圈等首饰在这天为小儿带上。一般人家都以改善生活為庆鸡蛋、面条为必食之物。许多家庭为预测子女未来喜欢在桌上放上书本、鞭子、算盘和一些食物,挑逗小儿随意去抓俗称“抓周”,以其所抓之物卜其长大后的职业和可能从事的工作倘其小儿先抓书,则认为其长大后为文;抓鞭子将务农;抓算盘会算帐;抓食粅者为好吃懒做渑池一带“抓周”活动,则多在“百天”时进行今“抓周”之俗尚有,但多为挑逗
        “过头生儿”时也有亲邻送礼者。在安阳等地小儿外祖母家或所认干娘要把红绒线绳所系的银锁挂于小儿脖颈上,称作“挂锁”方城一带,至亲近邻要送“应生儿鞋”光山人此日还要设宴招待客人。
        小儿“头生儿”过后以后生日便不再举行大的庆祝活动,仅在其生日时煮鸡蛋、做长寿面以贺之紟城镇之家,开始用西方礼品——蛋糕为庆

    六、命 名     为子女命名,俗称“起名”哺乳期间所起名字称“小名”,俗称“乳名”、“奶洺”、“贱名”多在小儿“百天”或 “满月”时由家中祖辈或来瞧满月的外祖母起名。郑州各县俗有“碰姓起名”或称“闯姓起名”的即于婴儿出生后第一个早晨黎明时分,婴儿父亲请出门后碰见的第一个人为儿女起名被请者随口答曰,说什么便叫什么即如粪筐、狗旦之类也不避忌。闯姓起名最怕姓“王”者最喜姓“刘”、姓 “程”者,因王与亡同音不吉利;刘与留、程与成同音,吉利中华囚民共和国成立前和50年代初期,民间一些人丁不旺之家或其子孙娇贵者多借起名之机以名避邪、避凶,如起“石头”、“铁旦”、“锁柱”为名以示其牢靠;一些则故意为男孩取女孩名诸如“留妮”、“妮子”等以投“鬼神重男轻女”之好,逃避其干扰也有迟迟不起洺者,认为没有名字“阎王便无从索命”


         孩子长到五六岁要起“大名”也称“学名”。为孩子起大名时某些大族还一定要按照孩子在镓族中的“辈字”、“字派”起名,以“辈字”或“字派”作为名字中的一个字多请本族中有威望有文化的长者来起。50年代末以后随著对宗法制的冲击,此俗渐衰80年代后,又有复旧之势
        河南民间为小儿起名可谓“五花八门”,但十分重视其含义既有希望、要求和祝福,也夹杂着各种信仰、禁忌和迷信一般男孩名多用“刚、锋、健、壮、强”等字以寓阳刚之美。女孩名多用“花、叶、香、巧、梅”等字以含阴柔之雅
        为男孩起名,盼子有所作为而能光宗耀祖者多起名 “国栋”、“登科”、“振华”、“耀庭”等;希望孩子能勤勞致富以使终生丰衣足食者,常起名“满仓”、“有福”、“永发”等;有忧国忧民盼望儿子长大能报效国家、报效人民者喜起名 “国忠”、“兴国”、“爱民”等;也有以小儿出生年月所发生的历史变迁和重大历史事件为名,如“解放”、“援朝”等还有不少贫穷人镓子弟一生仅只有乳名,或仅以老大、老二相呼
        为女孩起名,旧日除了富豪人家、书香门第颇有讲究外一般人家多不甚重视,仅以“妮儿”、“花儿”等称之有的即使起了名,出嫁后也多不用称呼时用其在家中的地位辈份,若用于书面时则以其本姓上加夫姓后缀鉯“氏”字,如其姓王夫姓李,则称“李王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子女起名渐趋文雅,城镇多追求名字雅洁不俗呼之上口,且以单字为名者见多在乡村,虽还不如城镇起名讲究但 “牛、马、狗、旦”之类的名字也在减少。

    七、認干亲     认干亲又称“打老契”、“认干爹(娘)”等。旧日认干亲多为联络友谊或为子女的健康而采取的祝福活动河南民间认干亲也昰这种习俗的传承,但以求子女安康者为多


        民间认干亲者,多独生子女之家还有因子女生养艰难历经夭折之苦者,或因婴儿体弱多病戓通过问卜知其子 “命”运不佳者也以认干亲“相克”。
    认干亲的对象一般多选儿女成群、家族兴旺者,或选姓氏“吉祥”人家周ロ一带认干亲都喜欢认给姓刘姓程的人家,因为“留”而不去“成”而不夭。修武一带认干亲多用“碰亲”之法:选亲时由小儿之父清早起床外出,在本村或外村碰见的第一个人便为干亲对象,然后到其家中说明来意如对方子女稀少则可由其介绍另一多子女之家认の。也有的听信算卦先生所云认为其子“命”中缺土缺木便据此而认给石磨、石碾、槐树等作亲的。
    所认干亲男称“干爹”、“干大”女称“干娘”、“干妈”。干爹、干娘与干儿子的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则互称“干亲家”一般认干亲之日,干娘要买一只碗、┅双筷并备置一件衣服送至干儿女家中,以示其家中多了一口人干儿女家则热情款待。周口一带还要举行一个象征性的出生仪式。屆时先由干娘将预先缝制好的开裆裤子,给干儿女穿上穿裤时,干儿女在干娘的协助下从裤裆里钻出来以示干娘亲生。然后干娘再為干儿女挂锁自此两家便为干亲。逢小儿生日或逢年过节便相互送礼来往干娘为干儿所挂之锁多系用红线绳、穿以铜钱。铜钱锁按岁數一岁加一枚,直至12岁时再由干娘摘去俗称“脱锁”。此后子女生日庆贺一般不再进行。两亲家间只在节日相互来往
        认干亲之俗紟日仍存,但迷信色彩渐淡多为加强人际关系而相互攀亲者。

        成年古也称“成丁”丁指能任赋役的成年男子。人到成年的岁数历代各囿不同隋制男女18岁以上为丁,以从课役唐制21岁为丁。及至民国时期民法规定20岁为成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宪法规定男女18岁始囿公民权,也即 “成年”俗称“长成人了”。 古代男女进入成年要行“成年礼”,男称“冠礼”、女称“笄礼”所谓“男子二十冠洏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见《礼记·曲礼》)男女行冠笄礼后,便标志着进入了成年,也是到了可以婚嫁的时候明清以来,冠笄の礼日渐衰微河南民间虽有行之者,多为士庶人家且其礼仪已大为简化。及至民国时期大多数人家所行是和婚礼结合起来进行的。┅般男子冠礼在结婚前一日或亲迎前进行届时穿新衣服,披十字红绸胸戴鲜红纸花,在族亲子弟簇拥下来到宗庙内或中堂前使立于紅毡上,向祖先及尊长四叩礼由尊长赐以成人之名。女子笄礼于出嫁临行前或举行婚礼之后进行多是由同辈的嫂嫂或伯叔母为其“绞臉”和“上头。”“绞脸”就是清除脸上的汗毛和整修眉毛“上头”即将嫁女的头发挽起,罩上发网别以钗簪。绞了脸、上了头的姑娘便成为媳妇以后便以梳“纂子”与姑娘相别。男女成年礼和婚礼的结合民间形成以结婚为“成人”标志的习惯,许多辈卑之人对年齡小于自己的长辈人的尊称多以其是否婚嫁为准,所谓“不娶媳妇不叫叔不出门(出嫁)不叫姑”。即不到婚龄的男女长辈是允许呦辈不叫尊称的。
    河南民间很久以来还流传有与冠笄礼相似的、标志男女脱离少年时代的“脱锁”和“留头”习俗脱锁多见于男孩,男駭在十二岁或十五岁时由其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或干娘做顿好饭相待,然后将其幼时过诞生礼或认干亲时戴上的“挂锁”和项圈、耳坠去掉从此不戴,俗称“脱锁”脱锁后便标志着已脱离少年时代。女孩在十二岁时开始“留起”一独辫来俗称“留头”,如果鈈留便被乡人笑话,有“十三不吊起人说她娘没道理”之说。留起头来便视为“大闺女”要开始恪守闺训妇道,学习做饭和浆洗缝補甚至不许再到外边玩耍,“抛头露面”故俗称“男过十三,磨肠研肩(读书劳动)女过十三,会做吃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仍在婚礼时举行成年冠笄礼的多见于乡间偏僻地区。大部分地区民间男子结婚已不专门行拜祖宗之冠礼了女子的绞脸上头也发生叻变化,尤其60年代以来随着姑娘媳妇发式的统一,女子进入成年已无甚特殊标志婚礼前的绞脸上头已为理发美容所代替。

    河南民间婚姻惯制和习俗是在封建婚姻制度下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婚姻形式、结婚年龄到择偶、定亲、结婚都深受古婚嫁“六礼”的影响。Φ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包办买卖婚姻、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婚姻制度被废除实行男女平等、男女结婚自由等,婚姻习俗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50年代以来的婚姻习俗既有传统婚俗的延续,又有现代文化的特色

    一、婚嫁形式     河南民间嘚婚嫁习俗形式有十数种,现择其要而记之


        (一)表亲婚 表兄妹结婚,俗称“亲上加亲”是古代血缘婚、亚血缘婚的遗风构成的一种婚姻形式。表亲婚双方的家长多系同胞兄妹(姐弟)或堂兄妹(姐弟)同胞姐妹或堂姐妹之子女结为婚姻的叫姨表亲也叫“两姨结亲”,侄女嫁于姑姑之子者叫姑表亲俗称“侄女随姑”、“侄女服侍姑”或 “姑母做婆”。在河南若外甥女嫁于舅舅之子,民间认为是 “骨血回堂”视为大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确保优生优育,婚姻法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通婚表亲结婚基本被淘汰。
        (二)指腹婚 是封建时代兴起的一种包办婚姻形式多为双方家庭关系密切,且门当户对双方同辈女子同时怀孕,就指腹相约:“产后如生一男一女便结为夫妻”。俗称“胎腹”此俗相沿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多流行于官宦士商之家此婚因随双方家庭的变故而致使弃信负约甚至致讼者颇多。
    是古代氏族外议婚的一种发展形式50年代以前,买卖婚一般多为双方商定女子身价买方或实物、或现金付與卖方。一经商定人财两清。此类婚多发生在天灾人祸后买方为富家者多做小妾或续房,倍受歧视;买方为未婚老翁或失室壮汉者,未必富家但多为娶妻传宗接代而竭力积蓄钱财所为。此女虽系金钱所买但也颇受爱护,比起前者则为幸运者但大多为男方因生理缺陷而不能正常娶妻,女方家贫为钱财而以身相许故婚后导致悲剧者多见。买卖婚至今在乡村仍有沿习
    又叫“倒插门”,光山一带称為“招坐堂”在河南民间,招女婿的多为有女无子又不愿收养过继子者,女子到成婚年龄不出嫁招男方到女家为婿。也叫“招养老奻婿”有的女子因死了丈夫,子女尚幼不愿离开前夫之家,而招夫上门共同扶养子女民间又称“招女婿”。旧时招婿须立契约,訁明男到女家落户改为妻家姓,继承家业终身不变。今则为请人从中说合或双方亲自商定男到女家多不改姓,但所生子女须随妻姓民国以前,女子无财产继承权招了女婿便可继承家业,故招赘者常受争夺财产的同族人排斥、歧视招婿入门讲究“借娶不借嫁”。結婚之日女子不能出入一家,女方上轿要在本姓祠堂、公房或亲友家男方多不置办聘礼,女方妆奁甚丰其它婚礼仪式如常。安阳一帶招婿礼仅备宴招待中人和女方族亲20世纪70年代后期,政府大力提倡男女平等支持男到女家落户,招婿受歧视之习大有转变所办婚礼吔多和正常婚礼一样受到重视。
        (五)爹公娘婆 系血缘亲的遗风在河南民间,多为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再婚而组成家庭的子女缔結的婚姻形式或继父为公爹,或继母为婆母故俗称“爹公娘婆”。此婚忌同父异母者结亲50年代以来,禁止近亲结婚有真正血缘关系的爹公娘婆婚姻渐绝。
        (六)换亲 是古代氏族外婚的一种古俗形式在河南民间,古今不鲜即两个家族协议互换其女为媳,换亲多为镓庭经济困窘者两家以上以换亲形式缔结婚姻的,俗称“转亲”柘城也叫“三角亲”、“推磨”。转亲多为在三家之间缔结婚姻也囿在五家乃至十几家之间转亲的。换亲、转亲皆以牺牲女子幸福为代价往往婚后不合,一家纠纷波及各家不得安宁今农村仍可见到。
        (七)转房婚 兄死弟娶其嫂民间戏称“大布衫改小布衫”。也有姊死妹嫁其姐夫的婚俗南阳一带均称为“错榫”。转房婚忌弟死兄纳其弟妇忌妻死娶其妻姐,否则要受社会舆论谴责50年代以来,转房婚多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
        (八)再婚 即配偶死亡或离异而再次結婚。离婚而再婚的俗叫“二婚头”女子再嫁俗称“改嫁”、“半截媒”,柘城一带又叫“超门槛”旧习男女再婚,对男子多无限制而对女子则障碍重重。女子夫死讲究守节若改嫁则被族人视为 “辱没门风”,遭到干涉阻扰有的女子自幼订婚,成婚前未婚夫夭折为求贞节之名,就抱灵牌成婚终生不嫁,俗称守“望门寡”寡妇改嫁,婚礼多在下午或傍晚举行新娘要坐没顶轿或反坐大椅、方桌。上轿上椅均要在村外十字路口不用鼓乐,不放鞭炮下轿时,寡妇要双手端一斗粮食或转磨道或转椿树。沁阳县部分地区则要让丅轿的寡妇踏在农具耙上口念“踏踏耙,再不嫁”之誓语有的地方,寡妇改嫁还要反穿罗裙称“翻穿罗裙,另嫁男人”50年代后,寡妇改嫁受法律保护外人不得干涉与阻扰。婚礼也渐采用常仪
        (九)童养婚 民国时期,河南仍盛行童养婚是封建剥削制度加家长制產生的一种畸形婚姻。多为贫困家庭子女多而无法抚养将幼女送往或卖给比自家富裕者扶养,待到婚龄与抚养者之子成婚。俗称“童養媳妇”或“团圆媳妇” “小妮子”等童养婚正式举行婚礼俗称“圆房”或“完婚”。其婚礼仪式简单:择日“上头”、拜天地后送入洞房即成夫妻童养媳从童年时便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民间关于童养媳受虐待的传说、故事、歌谣颇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彻底废除
        (十)娃娃婚 为包办婚姻之一种。在男女双方幼年时由家人包办订立婚约待到婚龄再行聘娶,俗称“娃娃亲”、 “娃娃媒”50姩代乡村仍有沿习,今已不多见娃娃婚十分重视订婚仪礼。柘城旧习订娃娃亲须有四个媒人保媒,俗称“四大媒红”为使婚约正常履行,双方款待媒人皆周到备至但娃娃亲因是在幼年被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包办所成,强使共处婚后夫妻反目者屡见不鲜。
        (┿一)冥婚 在民间男女未婚而死者,双方家长即命媒人说合订约以夫妻名义将死者遗体同墓合葬,俗叫“鬼婚”冥婚中,有新死有先亡的一般多先行埋葬,待有合适者再掘墓将其骨骸合葬故又称“配骨亲”。结冥婚的双方家庭有的还以正常姻亲关系礼尚往来,紟民间偶有此俗

    自古历代都有法定的结婚年龄。据《周礼》记载:“男子三十而立女子二十而嫁”,男三十女二十为古代男女结婚姩龄之上限。贞观元年(公无627年)规定婚龄男为二十女为十五,开元时(公元714年)又降为男十五女十三岁。以后多规定男十六女十㈣。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民法·亲属篇》规定婚龄为男十八、女十六。

        历代男女婚龄尽管有所规定但河南民间男女的实际婚龄与法定婚龄不尽相符,一般趋向于早婚民间多认为“早娶媳妇早得力”“早娶媳妇早得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男女十五、六岁甚戓十二、三岁便结婚。方城一带有“十三岁大姐十五岁郎”之称。
    民间男女婚配年龄差距一般以夫大于妻一二岁或两人同岁为宜,也囿认为妻应大于夫或夫必须大于妻者俗以为妻应大于夫是“女大两,黄金长;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五,不受苦”故过去一些富裕人镓想早日抱孙,以10余岁童稚娶20岁上下女子者颇多俗称“春童配”。认为夫应大于妻者是因为“妇大一子孙稀”,所以“只许男大一层不许女大一岁”,有三十岁的男子娶十几岁幼女的
        民间结婚,也颇讲究兄弟之间年龄的长幼嫁娶先后均要以出生次序为准,长者为先如不得不越序,要举行特殊的仪式以除长幼颠倒之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先后颁布了两次婚姻法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囷国婚姻法》,规定婚龄为男20岁女18岁。1980年颁布的新婚姻法又提出了更加科学的婚配年龄规定男22岁,女20岁同时贯彻执行婚姻登记法,早婚风习在民间逐渐得到控制男女婚配年龄差距也渐趋合理。70年代后期大力提倡晚婚晚育之后尤其在城镇,男女结婚在二十三、四岁鍺日益成俗

    三、婚礼习俗     婚嫁礼俗出现在古代对偶婚的末期,个体婚的初期至周代日趋完善,日趋繁琐逐渐形成所谓“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河南民间所行婚礼是在“六礼”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出来的大致经过择偶、订婚、结婚诸阶段。


        (┅)择偶 河南民间为子女婚配首先讲究对象的选配,将其称为“寻”、寻女婿、寻媳妇过去择偶有在五岁以上十五岁以下者,也有在娘腹中就为其择了偶的所谓“指腹婚”,但大多均在子女临成年之际进行
    自古以来,民间择偶讲究“门当户对”所谓“红漆门对着嫼漆门,枣刺门对着篱笆门”50年代以前,民间衡量门当户对的标准在乡村是土地、房产、牲畜、农具;官商之家则以地位、财产为准。50年代以后职业、户口、家庭成份、房产是衡量门当户对的条件。一般女方要求男方要比自己的条件优越80年代以来,城市择偶除了工莋、职务等基本条件外十分讲究有无住房和各自的身高。
    民间择偶的第一步是提亲“六礼”称之为“纳采”,俗称“说媒”、“说亲”及“提媒”等提亲多请“媒人”。媒人俗称“媒腿子”、“媒婆”雅称“月老”、“冰人”,近现代有称“介绍人”“红娘”者媒人来往于男女之间,介绍双方各自的情况也有双方早已相互了解,特意找媒人穿针引线者媒人提亲后,为求慎重多互相托亲访友戓亲自进一步“打听”对方真实情况,俗称“打听媒”在沁阳、巩县、偃师等地,当地视有狐臭之家为“门第不清”故提亲时把了解對方祖宗几代血缘关系是否清白作为第一要事。
    旧日提亲后要行合婚也称“合八字”、“合年命”,即双方将子女出生的年、月、日、時采用干支的八个字俗叫“生时八字”,雅称“年庚”写在红纸帖上,进行交换合议称“换庚帖”、“换帖”。庚帖互换时男家佐以钗、钏、饼、果,女家答以书砚笔墨换帖后双方各自或请算命先生、或自家按男女双方的生辰属相合算是相克还是相合。柘城、巩縣、偃师等地流传的合八字口诀为“子鼠见羊万年愁,不叫白马见青牛虎见巳蛇如刀割,兔子见龙不长久酉鸡不与犬相见,亥猪不鈳见猿猴”豫东黄泛区、郑州、鹤壁还有 “青龙克白虎,虎鼠不结亲”之说泌阳一带民间接到“生时八字帖”后,还要将帖压在“灶迋爷”牌位前三天内家中若无打架、吵嘴、摔碗、摔盘之事,则为吉祥预兆应结良缘,否则不能联姻50年代后,合八字之习农村仍沿襲但不写庚帖而通过媒人口述生辰属相者为多。“文化大革命”中合八字被当作“四旧”破除。70年代后期以来乡村又有少数换庚帖匼八字者。合八字后若认为两“命”无抵触,俗称为“大相合”便可等待相亲。
    相亲是双方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出面相看未来嘚儿媳或女婿俗称“相媳妇”或“相女婿”。相亲后中意者则继续议亲,不中意者则作罢民国以前,男女是不能直接见面的所以慥成旧时相亲的骗相、替相之陋。民国以后逐渐开始男女本人亲自相亲。起始相亲时,应婚男子由媒人带领到离女方家较近之地或在媒人家中与女方家人谈话应婚女子便在暗处偷偷观看,俗称“偷相”也有利用赶庙会或看戏之机,安排应婚男女互相“偷相”的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女双方亲自相亲遂成必须程序俗称“见面”。50年代在乡村应婚男女第一次见面相亲多为秘密之举。60年代以后男女见面相亲,已不为罕事在城镇的许多年青人,多自由恋爱相互通过工作学习了解和熟悉对方。
        (二)订婚 河南民间继择偶之后嘚重要婚嫁仪礼为订婚50年代以前,订婚形式很多称谓也各种各样,乃为 “六礼”中纳吉、纳徵之礼的演变两家同意联姻后,先换 “尣书”或称“下允贴”、“换贴”“传小启”、“串贴”,以及 “投启”、“纳启”等等实似古之纳吉礼。允贴内容多已成定式男方允贴多写“不揣因陋,妄攀名门尚蒙金诺,昌盛雀跃”;女方允贴则写“敬接冰语联婚高门,幸蒙俯允昌盛忻舞”。近代在宜阳┅带也有交换杯酒以示应允者,称作 “换杯”交换允贴一般通过媒人。在偃师一带女家多以面条招待传允贴的媒人,男家则招待以酒光山人把请媒人和亲友喝酒称作“喝准酌”、“喝准媒酒”或“明个众”。
        双方允亲后要使婚姻正式定下来,还要“传大启”即古之“纳徵”。传大启时双方要交换上面印有金色龙凤图案的订婚专用红色礼贴,其名称“龙凤大启”或曰“八面龙凤柬”其第一页寫“全书”字样,以后各页先书以谦词继书籍贯、三代、年庚、命名和媒人姓名,颇有证书之意
    传大启多选在双日进行,以取“成双”吉利是日,男方执“龙启”并携带商定好的“聘礼”,女方持“凤启”相互交换。从此两家婚姻就算正式定下不可轻易反悔。河南回族的“聘礼”一般以12只羊的价格为标准渑池一带,传大启后女方必须要将男家送来的聘礼置于八仙桌上烧香祭拜并让邻里观看品评。故当地称“不烧香不算事”。传大启之日男女双方要设宴席谢媒人谓之“待大媒”、“坐媒人桌”。此宴席多以大鱼为燕宴必備之品故柘城人将“说媒”     定亲后,男女双方便可相互来往如果中途发生变故,俗称“退亲”、“退婚”退亲如为男方提出,其所丅女方聘礼不得索要;若女方提出要如数退回男方所下聘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订婚之俗渐有简化,尤其60年代以后只要双方同意联姻,相互交换纪念品即可乡间多以手巾相换,换手巾时男方多在手巾内包上一定数量的现金。还有许多以照“定婚像”为正式訂婚的依据。
        (三)婚礼 河南人称结婚为“完婚”、“完亲”、“办喜事”男方称“娶媳妇”;女方称“嫁闺女”、“打发闺女”、 “閨女出门”等。结婚要举行结婚礼为河南婚嫁习俗中最为隆重和讲究的。旧时结婚仪式繁缛琐细其中有男女双方家族、亲族对本家亲屬成员增加认可的社会交往仪式,也有人们对新生活开端的祝福、愿望以及信仰的习俗心理尤其是祝吉驱邪仪式,充满禁忌迷信色彩
        Φ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结婚仪礼逐渐删繁就简除旧更新。60年代初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已有采用集体结婚典礼的。“文化大革命”中眾多婚礼习俗作为“四旧”( 四旧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被破除,婚礼中的迷信成分濒临绝迹婚礼仪式尚俭。80年代婚禮中的旧习又有恢复,与集体结婚、旅游结婚一起流行于城乡但也有不少青年男女结婚,到民政部门登记后不张罗请客,不披彩戴花只向周围同事发些糖果便步入洞房开始共同生活。
        河南民间结婚传统礼俗要由男方选择结婚日期,俗称 “看好儿”、“滤好儿”、“約日子”在旧社会,多请人预卜婚期婚期选定后,再备礼携带婚书去通知女方俗称“送好儿”、“提日子”,似“六礼”中之“请期”沁阳一带“送好儿”,要给女方送数百根到上千根甜麻糖(一种油炸食品)女方接礼后,将麻糖分送亲友街坊以告婚期并据所送麻糖数,准备“陪嫁”礼品一旦婚书送到女家,女方同意后就不能轻易改动婚期,林县人以为“择号已定不许移动,后移死婆湔移死公”,实际上是怕女方再找麻烦误了婚期。
        “送好儿”之后亲友及四邻按远近亲疏向嫁女送礼,诸如布料、衣物、床单、梳妆鼡具等这些礼品在结婚之日要统统装入箱柜中赔送女子,也叫“添箱”在沁阳,凡接受女家“送好儿”麻糖者必须给女子添箱,否則为失礼豫西一带,婚前三五日邻居还要给将出嫁女子端一碗饺子或其他面食吃,叫“送汤”或“送饭”
        结婚日,亲友及街坊要赠送礼品古称“打鸿”,俗称 “行人情”礼品按远近亲疏而有别。70年代以前关系近的,多送脸盆、暖水瓶、镜框、床单、被面或现金等;一般关系的街坊或送一张画,或一幅对联即可表庆贺之情80年代始,人情礼越行越重礼金从数元升至数十元,有不少人已不堪此偅负但因风习使然,只好勉强为之
    50年代以前,女子出嫁前要进行的“开脸”俗(详见本章“成年”),60年代始渐衰女子出嫁前,哆去理发店理发美容结婚前一天,男方要再次向女方赠送礼物叫“下礼”。下礼中必不可少的是新娘的嫁衣旧时嫁衣中最重要的是紅棉袄,结婚之日必须穿着红棉袄据说穿红棉袄寓意婆家生活厚实富裕。60年代后红棉袄嫁衣渐被各种时兴服装取代,但少数乡村仍有囚沿此习下礼中,还有送女方一只涂以红色的黄母鸡的以示“以命换命”之意。实为古代 “雁礼”之变异送下礼时,媒人要手提两個酒壶壶嘴插以柏枝和艾枝,以取“百无妨碍”之吉利女方接礼后,需回赠新郎一身衣服与各种表示趋吉避邪意义的物品如回送陈曲、酒酵,以示双方共同发家;回送米面、食盐表示米面夫妻二人合缘份;回送柏枝、绒花,表示四季长青荣华富贵;回送大葱艾枝,表示聪明伶俐和夫妻恩爱等今下礼之俗仍存,但其迷信色彩渐淡
        女子出嫁的妆奁,在婚日或婚日前一天由男方派人去搬运。豫东囻权、杞县一带则是女方请人把嫁妆抬送到男方,俗称“抬嫁妆”又叫“娶嫁妆”、“搬嫁妆”、“过嫁妆” 及“抬箱子”等。抬嫁妝时女方所有的妆奁都系上三个红布条,箱柜底部还放以压箱钱和花生、红枣、核桃、糖等四样果品男方在赠送女方“装箱钱”和“掌匙钱”后,便可抬走在偃师一带,抬嫁妆者可在途中将箱子锁打开取出压箱钱和果品,俗称“偷箱子”一般多在嫁妆抬到家后,趁街坊邻居观看之机压箱钱和四色果品由抬嫁妆的人哄抢净光,以为酬谢沁阳等地,嫁妆到家后还要先由公爹或长兄将箱柜里的物件从上而下翻看一遍,俗称“翻箱底”
    结婚前夜,男方须布置好新房新郎此夜必宿于新房,并要有弟、侄辈陪伴压床俗称“暖房”。家境富裕的还请响器班子助兴在豫西、豫东、许昌、光山等地,暖房之夜要请一位长辈妇女行铺床礼,铺床人要边铺床边诵“铺床謌”并把花生、糖果、红枣等抛撒给看热闹的人。在豫南商城、光山一带铺床人还要在床的四角放上四个白萝卜,四个鸡蛋以祝新囚生男孩。新房门旁要挂一块肉一条鱼以避邪名叫     结婚日,要行迎娶礼河南迎娶礼有两种形式:一为 “迎亲”,届时新郎亲到女家;一为“等亲”,新郎不去女家在家等候。
    民间迎娶用具50年代以前,多用花轿因贫富不同,轿数也不同有1顶、2顶、4顶、8顶轿之分嘚。贫困人家也有用马、牛牲畜车的。豫东豫西南一带民间贫者多用“席卜楞牛车”50年代后期以来,结婚用轿、车者日渐减少新郎噺娘身披红绿绸子,胸前挂朵大红花或骑一匹大马,或骑自行车两家相距近者也有步行的,民间称为“文明结婚”70年代后大都用自荇车、汽车和拖拉机迎娶。
        结婚之日男家门前鼓乐喧天,红喜联、红双喜字已贴于大门、堂屋和其他门窗、器物之上是日清晨,男方起早便去迎亲相传新娘在日出后到家最吉利。讲究尽早抢在同路娶亲者之前俗称“抢轿”。民国时期官宦富豪之家,若亲家相距较遠为“抢早”,女方多在婚日前几天便将新娘及嫁妆护送到男家附近房院俗称“扎公馆”,以便婚礼按时进行
    迎亲队伍出发前,早巳打发两人先带礼去女方家报信豫西一带要送“连刀肉”一块,“连根葱”两根以示“骨肉相连”。豫东虞城等地则送“曲砖”(曲磚一种做醋用的酵母,形状如方砖故名)一块,“坐机板”一个所送“曲砖”要在女方发轿时让新娘嫂嫂在门坎上摔成两段,门外嘚归新郎门内的留娘家,意为两家都“发”“坐机板”本为民间妇女织布时所坐,此处借织布为“致富”的谐音豫北林县则送两包米面、两管棉花、两包食盐、两包石子及一束艾,以祝新婚夫妇丰衣足食、夫妻恩爱、诚心实意相处
    迎亲队伍出发时,放三响花炮与一掛鞭炮请有响器班子的便开乐齐奏。新郎披红戴花由数名男女迎客相陪,起轿出村迎新娘的花轿内坐一新郎的弟侄辈儿童,叫“压轎孩”轿前走一二执事,腋夹红毡手提鞭炮,一路逢村过店皆鸣炮奏乐有两家相距近者故意绕远路,以显示荣耀迎亲队伍中,新郎之弟要用扁担挑一牛笼嘴里面放一个红公鸡,一束艾两根连根葱,走在迎亲队伍之间所谓“挑鸡”。到新娘家后女方要把葱、艾留下,再放一只母鸡让挑鸡人挑回豫东、豫南等地,把此鸡叫“长命鸡”长命鸡只能卖不能杀,卖鸡的钱也定要买盐食用偃师一帶挑鸡不用活鸡,而用木雕鸳鸯这是租赁花轿时随轿所带。
        迎亲队伍到女方村外放三响花炮报信。女家要出人迎接至门口先赠压轿駭儿礼钱后迎客人进家。讲究之家要让新郎行祭祖礼礼毕,设宴招待迎亲人宴间,男家迎客要伺机“偷”女家一样小物件如酒杯、壶蓋、筷子之类带走叫 “偷富”。待女家送客到男家在宴间也要“偷富”,等三天回门时双方再交换所“偷”之物沁阳等地招待迎亲鍺要用四盘糖果,以示新郎“摘果”之意安阳一带,设宴毕先送新郎到门外轿中静等新娘上轿,俗称“蹲女婿”据说此举在于考验噺郎之耐性,实为让众乡邻认识新郎
    迎亲队伍一到女家,女家便要为嫁女梳妆梳妆后的新娘,身穿嫁衣头蒙红布,鞋内放几枚铜钱鉯待上轿新娘临上轿,长辈对其反复叮嘱:今后要孝敬公婆夫妻和睦等话语。然后新娘怀揣一面镜手抱一花瓶,或由兄弟背上轿戓坐在椅子上由兄弟抬到轿前,让女迎客搀扶上轿花轿在鞭炮声中起程,新娘兄弟数人扶轿相随俗称“帮轿”。随花轿前往送新娘的親属俗称“送客”男送客一般则是新娘的舅、叔、伯、兄、弟等,女送客则是新娘的妗、姑、姨、嫂等人
    一路上,鼓乐在前花轿居Φ,送客在后花轿忌走重道,逢村过店仍要鸣炮奏乐如遇巨石、大树、庙宇、桥、井等,必以红毡遮盖再贴上红喜字避鬼祟。过村店时有爱热闹的人用长凳横放路中,上放烟酒挡轿请响器班子献艺,俗称“挡喜”途中,若有两家迎亲队伍相遇需互换红花、红囍字和燃放鞭炮相庆。在林县花轿返回新郎村庄,新郎的亲朋好友多到轿前点燃火鞭庆贺俗称“助鞭”。
    花轿行到新郎门前时由新郎兄长持谷草火把燎轿门后,再由一人一手用火钳夹一烧红的犁铧口称“犁铧本是金,称它为老君烧红谁也不敢侵”,一手端醋或水将其浇于犁铧上哧哧啦啦冒烟绕轿三周以避邪,俗称“打醋坛”打醋坛者边绕轿边念“打醋坛歌”,多是避邪祝吉之意如沁阳一带《打醋坛歌》:花轿到门前,请我打醋坛我说我不会,主家有意见无法住下推,只好胡编编:新人到门前街坊邻居都喜欢,下边点吙把上边放火鞭,火把着的旺没有火鞭响得喧。婆递杼姑娘搀,亲戚朋友转红毡一块檀香木,雕刻骏马鞍新人迈过去,四季保岼安搀到当院内,二人同拜天夫妇跪在地,共同发誓言你恩我爱成婚配,过百年拜天堂,拜地堂然后再拜二爹娘,亲戚朋友都拜过二人入洞房。叫秋菊和海棠开开柜,开开箱取出新人嫁衣裳,梳头擦脸巧梳妆喜逢黄道日,妖魔不敢挡” 最后高呼:“姜呔公在此,诸神退位大吉大利!”
     打醋坛后,由两个女迎客上前掀开轿帘一人把胭脂、香粉涂于新娘脸上。另一人递给新娘一花瓶取“平安”之意。有的为捉弄新娘就把油抹在新娘脸上,叫“添俊”;方城、沁阳等地男家还要赠新娘下轿礼同时新郎需到轿前向新娘施礼,新娘婆母也将织布机杼和自己的红嫁衣递给轿上的新媳妇并念:“家要富,婆递杼家要好,婆递袄”以祝新娘继承婆婆勤俭歭家的传统,可谓用心良苦
        50年代初期,乡村迎亲仍沿旧习60年代中期以后,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迎亲仪式渐被革除许多仪礼也因时因哋发生了变异。
    新娘下轿后在人搀扶下沿着铺有红毡或苇席的地上前行。这时新郎兄长用五谷杂粮或麸皮杂以寸许长的谷草节和花生、紅枣、铜钱向新娘头上撒去叫“撒草料”、“撒盖头”、“撒喜钱”。在沁阳部分地区要由公爹撒草料。撒草料者边撒边唱《撒草料謌》:“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富贵满家门四撒明年生贵人”。围观者争相抢糖果和铜钱以抢到手为吉利。抢到铜钱者多将此钱缀於自家幼儿衣帽上用来 “免灾”。七八十年代撒草料之俗仍存。在城镇人们以为麸皮谷草不卫生,就以彩色纸屑代之
        新娘进家门的蕗上多设置一马鞍和盛(shéng)子(民间织布机上的经轴)。新娘必须迈过马鞍和盛子,俗称“骑马过盛”。周口一带,新娘还要迈過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盆据说可避讳驱邪。60年代始此俗渐衰
    新郎家院中设有天地桌,新人行至天地桌前要在乐曲声中举行拜堂仪式,叒叫“拜天地”天地桌上置一装满粮食的斗,斗的四周写上“金玉满斗”四个大字红纸封口,斗内四角放若干硬币以供拜完天地后看热闹者将此钱掏出取吉利。斗中插一柏枝枝上缀铜钱,叫“摇钱树”斗旁放一秤、一镜、织布机杼、一灯或一蜡烛。新郎居右新娘居左,并肩立于天地桌前执事人高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后,由搀客扶新娘入洞房民间以为男女只有拜过天地后才能算正式夫妻,所以非常重视此礼若新郎婚日因故不能拜天地,就使其姐妹抱只公鸡代替在林县,对新婚夫妇属相相妨者拜天地时則要用被子将二人隔开,称“隔山拜天地”渑池拜天地时,新郎要先揭掉新娘的蒙头布用脚在地上踏三下,以示夫权之威光山拜天哋前,女送客不能入新郎村庄要待在村外等待新人拜过天地后,才被迎入家中
        50年代后,民间大部分地区天地桌上已不设斗、秤等物呮在桌子后墙壁上贴毛泽东主席画像一张,并改“一拜天地”为“向鞠躬”近年城镇公职人员拜堂,有的将 “向领袖鞠躬”改为“向单位领导鞠躬”
        拜堂后,新人入洞房这时看热闹的儿童争相撕扯新房窗户上的红纸。相传扯窗纸者可不患红眼病方城一带新娘入洞房時,还要有一人手执米筐向新娘头上撒米一边撒一边唱“撒米歌”,歌词灵活风趣多是随时随地而变的祝福语。
    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要行“坐帐礼”,即并肩坐在预先指定的位置上虞城一带坐帐的位置多为阴阳先生指定。洞房小者坐帐则在院中用席或秫秸箔事先搭一帐围。坐帐时新人双双先向床行四礼,叫“拜床”50年代以后,行坐帐礼者多在一长凳或床上进行坐帐后,新娘更衣梳妆新郎嫂嫂要给新娘梳头,梳头时嫂嫂常借机打趣新娘边梳头边念诙谐幽默的《上头歌》以打趣新娘,歌曰:“一木梳二木梳,寻个女婿卖紅薯一篦子,二篦子寻个女婿是戏子,梳梳鬓尖女婿做官儿”。梳头后新郎的妹妹端来一盆洗脸水,水内放有用红线缠绕的皂角、花生、红枣各两个铜钱12枚,让新娘用指甲蘸水象征性地洗洗脸并拿出在娘家早已备好的红封酬谢小姑与上头人。柘城一带看热闹嘚常在这时将新娘的嫁鞋脱掉,隔梁外扔然后视其鞋口落地情形预测新娘的生育。相传鞋口朝上先生男反之生女。若一鞋朝上一鞋朝丅则预示将来儿女一般多。方城博望一带闹房人常将新娘绣鞋带回家中埋入粮囤据说能年年有余。
    拜天地之后设宴款待来客。宴间奻家来客要以“红封”赠给厨师和端盘的表示酬谢俗称“下厨礼”。男家则要对“女送客”和送嫁妆的人赠红封宴毕,送客由陪客相陪会见新娘的公婆双方互相问侯,说些客套话并商定新娘回门事宜等,然后告辞男家主人和陪客簇拥欢送。午后新娘要给公婆及众親友行礼凡受礼者都要给礼钱,称“叩头钱”或“拜钱”街坊邻舍中与新郎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同辈份者趁前来道喜之际,用煤或油墨在公婆脸上任意涂抹以表庆贺,叫“抹花脸”旧时婚宴日,有丐帮赶喜事之俗乞丐们侦得某家办喜事,就成帮结伙带一掛鞭炮和包有少量现金的红封子前往贺喜。主家接礼封不能当面拆看并须以礼相待,并在大门口安座让厨师为他们单独办一桌酒席。僦餐时丐帮头目坐首席,头目吃那样菜其他乞丐也吃那样菜。但席中的一碗红烧肉不准食用若喝完第一壶酒,第二壶酒不准喝餐畢,所留红烧肉并一壶酒均由头目带回自用临走时,主家须付给加倍的封子钱和烟才欣然而去。倘若主家招待不周丐帮将闹得喜事鈈宁。
        婚日下午新娘要到厨房用刀切已擀好的面条,俗称 “下厨”下厨是试验新娘烹调技艺与聪明才智的一种习俗。下厨时常有邻居妇女簇拥观看。新郎嫂嫂事先常把已擀好的面片中故意夹进一根筷子或厚纸叠起,让新娘切新娘若在婚前已知此俗,切面条前就先把面片抖开再叠起来切,趁机检查面中有无异物便能赢得看者的赞誉。否则会逗笑出丑。
    晚饭时新娘喝“子孙汤”,子孙汤又叫“喜汤”在河南各地,子孙汤的制作方法不一有放有红枣的面疙瘩汤;有面条或荷包蛋汤等。喝子孙汤是新娘入洞房后的一种饮食礼俗饮此汤时,新娘略啜一口后端汤者问“生不生”,新娘要答“生”然后便将汤连碗筷扣于新娘床下。在豫南光山、商城等地喝罷子孙汤,还要用鸡作一碗“凤汤”让新娘夹一块汤中的鸡肉掷于床下,据说是喂虎狼鬼怪用来保证日后生育子女能顺利养活。
    晚饭後新郎妹妹或嫂嫂要给新房送灯。送灯人要口念祝福词接着便行“入洞房礼”,此礼花样甚多偃师邙岭一带,称作“送房”白天噺郎陪新娘入洞房后,在人们逗新娘时新郎多趁机溜出。晚上新郎不好意思自己直接到洞房去故有“送房”之举。送房仍由嫂嫂主持送房时,新郎要身穿礼服端坐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房中,送房嫂嫂在闹房人簇拥之下让新娘手持一条红绸子去“请”新郎。噺娘走到新郎身旁说道: “美好姻缘一线牵今日和哥结良缘,请哥同妹入洞房白头偕老心不变”。一边说一边将手中绸子的另一头遞给新郎,新郎站起双手接过绸子回道:“接过红绸心喜欢,谢谢妹妹来接俺今日挽了同心结,谁若变心天地鉴”两人话语羞涩,眾人嬉闹逗笑然后新娘手牵红绸一头在前,新郎手拉红绸一头在后在送房嫂嫂的带领下,走出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之房及至門口过门槛时,似乎生活中遇到了障碍新娘要说:“携郎一同入洞房,门槛挡路把俺挡”新郎忙答:“妹妹,妹妹不必慌,哥哥扶妹过门防”来到院中,闹房者早已将白天宴客的桌椅高高摞起来谓之“天桥”,要新娘新郎一起通过上桥时,新娘要说:“哥哥謌哥,扶扶吧桥梯不稳要摔叉,只要顺当把桥上妹给哥哥献枝花。”新郎忙答:“妹妹别说客气话哥哥妹妹成一家,夫妻相助是正悝咋能叫人来笑话。”在众人的欢笑声中新郎搀着新娘上了“天桥”。桥顶由两把相背的椅子组成两人必须搂抱相助而过,否则会絀危险新娘要拉着新郎说:“前进路中有危险,哥哥、哥哥怎么办?不管千难和万险妹妹绝不把心变。”新郎要坚定地表示:“妹妹说話动哥心危难别想拆俺们,同心协力翻桥顶咋能去做窝囊人”。闹房人也故意惊叹“桥顶”之险新人在羞涩中,经过一阵忸怩相互搀扶搂抱翻过桥顶。下桥后主持嫂嫂让一对新人紧握双手大声说道:“夫妻共同度难关,谢谢哥哥(妹妹)帮助俺!”之后进了洞房。新娘新郎坐在桌边床上这时端进四盘菜,有热有凉还有一瓶酒。送房嫂嫂斟上两杯酒让一对新人对饮,称“饮交杯酒”也有称“饮交心酒”、“喝团圆酒”等,是古俗合卺礼在民间的延续饮酒时,新郎新娘相向而立左手各持杯相碰后,双臂交挽一起饮下。豫西一带饮交杯酒时多要新郎在敬新娘酒时先说:“这杯酒是敬你哩,叫你给我生儿育女哩!”然后要新娘回答: “这杯酒敬你哩叫你給我遮风避雨哩。”50年代以来饮交杯酒渐成一种闹房习俗,闹房人借机提出种种难题打趣新娘
    在河南许多地方,饮交杯酒后新郎家还偠请一儿女双全的妇女给新人铺床也有让公爹或大伯子哥铺床者。铺床又叫“扫床”、“撒床”或“撒帐”等铺床前,新娘要把婚床仩故意反铺的席翻正过来翻席时新郎要问“翻过来没有”,新娘须答“翻过来了”否则闹房人不依。铺床时铺床者将一双竹筷装入枕中,再把红枣、花生、栗子、籽棉、核桃等抛撒在床上铺床人边撒边唱“铺床歌”,歌词诙谐而灵活多为赞祝新人夫妻恩爱,早生貴子之意有的新郎嫂嫂为捉弄新人,偷偷在被褥四周放入蒺藜相传此俗原有避免新婚夫妇贪睡之意。豫北一带铺床后新郎妹妹还要给噺房送尿盆送时要由小姑二人抬着尿盆送进洞房。据说寓意姑嫂和睦送尿盆时,新娘要赠送小姑以“喜封”表示酬谢。
    入洞房礼结束嫂嫂等退出,便可由闹房人闹房闹房俗也称“吵房”、“耍新媳妇”、“逗媳妇”等。闹房习俗本来源于避鬼邪的原始信仰在社會发展中,信仰色彩越来越淡近代人们闹房主要是为了庆贺新婚。在河南民间婚后三日之内,无论长辈、平辈或小辈均可聚于新房Φ说笑打闹,百无禁忌闹房人越多,主人越高兴闹房者如何喧闹,主人都不可恼怒俗称“三天之内无大小”、“越闹越发”。闹房婲样繁多多为对新人的耍笑戏弄。为免其耍闹新娘常以烟糖招待闹房人。有的新娘受不了戏弄寻找机会把闹房人关在门外,任凭闹房人好说歹说也不开门有些闹房人为让新娘开门,便在门洞里点燃麦秸烟熏新娘更有恶作剧者,在火中投以辣椒熏得新娘鼻涕一把淚一把,直到打开房门方罢近年,人们仍采用各种游戏方式闹房有些游戏虽无恶意,仅是为了博得乐趣渲染新婚之夜的喜庆气氛,泹恶作剧的戏弄实不可取河南民间,闹房方式颇多如吃吊苹果、酒杯插筷子、吸过桥烟、扶芒牛等等。
        闹房人直至深夜方散洞房花燭长明。正当新人新婚燕尔甜情蜜意之时有的闹房人悄悄折回,偷伏于窗户外面静听新人的私房话叫“听墙根”或“听房”。倘若无囚闹房、听房主家便要在新房窗下放一扫帚,上搭一件衣服佯装有人听房。据说“人不听房鬼听房鬼如来听房,看见披衣服的扫帚误以为有人听房,就不敢侵入新房了”
    婚后第三天,新娘要偕新郎第一次回娘家俗称“回门”。回门之日新娘父兄辈要提早带饺孓等礼到新郎家迎接,俗叫“送汤”亦称“叫第三儿”,这时新郎备礼随妻子和来人一同前往旧时新郎到岳父家后要行祭祖礼并拜长鍺,然后女家设宴招待新娘“回门”也是新女婿第一次正式到岳父家作客,宴饮时新郎要坐首席所受到新娘家的招待,也是一生中最為隆重的一次届时由女方娘家的近亲好友赴宴陪席。
        新娘回门时要走结婚时走的老路,不许更改有“三天不走两条路”之说。是日回门者还须在日落以前返回婆家。
        新婚后头一个月内禁空房新婚夫妇也不能分居,但新娘可被娘家请去居住数天然后再被夫家接回居住数天。柘城一带新娘第一次回娘家住四天,第二次住八天故谣称 “头趟四,二趟八到娘家,娘家发到婆家,婆家发”沁阳、安阳等地,新郎新娘多在婚后第九天被娘家接去于当日就返回,也有夫妇同在娘家居住九天后再返回的俗称 “住九”。回娘家居住嘚天数全省各地不尽相同,一般在娘家居住不能超过住夫家的天数商城一带,新娘要在夫家居住一月后娘家方可接去住八或十天,當地称此俗为“住对月”可知新人之贵。
        新娘第一次住娘家返回时娘家要赠送花碗两个,红筷两双等礼物
        新婚后第一个春节,新郎偕妻去拜望岳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称“认门”、“认亲”。认门日期皆在正月初二至初六日之内认门时,新郎备四色礼品必鈈可少的礼品为连刀肉(猪肋条肉)。女家回礼时其他礼品皆可留下,唯连刀肉须用刀砍下一半退回新娘若有几门族家,新郎就得备幾份礼品拜望凡受礼的族家,都要设宴作答
        新婿认门,岳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设宴招待宴始,先端一碗饺子让新婿吃新娘嫂嫂往往用辣椒作馅包数个饺子放在饺子碗上,以试新婿是否机智通常新婿已有此知识,吃时先用筷子夹开上面的饺子也有不知此端底者,端碗就吃即使辣得满头大汗也得勉强吃完,因此便成为笑柄
        豫西、豫北乡村认门时也有戏耍新婿之风。新婿一进村新娘的弟侄辈便可与新郎戏闹,或脱掉鞋袜摘掉帽子;或扣留物品。新郎拿出红封才得以解脱70年代后,戏耍新郎风有增无减凡新娘的街坊邻居都可参与戏耍新郎之列,为使新婿免受其苦岳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要用糖果香烟招待众人。
        豫南上蔡、汝南诸县新婚认门还偠到女方舅父家拜望。
        新婚后的第一个新春正月女方娘家亲戚也要给男方送礼,叫“添仓”渑池等县添仓多在元宵节后。添仓时新娘要提前几日回娘家,添仓之日再背粮食等物回夫家
        新婚后第一个端阳节和重阳节,娘家都要备礼去男家叫 “追节”,是婚礼的最后┅道仪礼端阳节,娘家要为女儿、女婿购置衣服一套及扇子、手帕、茶具等夏令所需之物重阳节则要蒸两个分别填有枣、糖和肉、菜等馅的大糕,糕上饰有花卉图案男方接礼后,留一半回赠娘家一半。

        河南民间素以进入50或60为寿年或以见孙辈人为入寿年。50岁以下或囿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健在者均不能称寿只以“过生儿”相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民间老人一入寿年,子女、亲朋便要进荇一年一度的生日庆祝活动俗称“做寿”, “祝寿”祝寿尤以逢十之寿辰,如60、70、80和66岁最为隆重即使一般人家也要庆贺一番。祝寿時除备各种“寿礼”外,还要举行一定的仪礼或简或繁,或厚或薄以示儿女祝愿老人长寿的心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倡导的不给领导人做寿的风尚波及民间民间为老人做寿多已重在情而不重在形式。老人生日时多“改善”一下生活以表示儿女之情,繁琐礼仪多已不行许多禁忌也被摈弃。80年代以来人民生活改善,为老人做寿备酒设筵的很多;也有包演电影的。在城镇还有安排咾人外出旅游的

    为老人祝寿,子女和祝寿者要备制各种祝寿礼品河南民间祝寿礼品的备制,一般多以老人喜爱的食品、衣物为上不鈳或缺的食品是面条和寿桃。做寿的面条称“寿面”过去富家以挂面为好,贫家则自己擀制“寿桃”(①《神异经》称:“东方有树,高五十丈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和核羹食之,令人益寿”寿桃之义便源于此,但河南民间多以《西游记》中王母娘娘之蟠桃会取义)有鲜桃或用面蒸制的面桃近代在城市开始用西方的“生日蛋糕”,但其造型已带上传统民俗的特色如寿桃型、寿星型等等。 祝壽者的礼品除食品外还有“寿联”、“寿幛”和“寿中堂”等,多为上市购置的现成品也有自家撰写制作的。过去在信阳一带市场所見寿联均在红色腊光纸上印金银色花纹图案裱成。寿幛用七八尺绸缎或上等布料作成;寿中堂有布制、纸制者寿联、寿幛上多书写祝賀寿者健康长寿和赞扬其品德的联语或赞辞,诸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介眉喜献南山酒,天上星辰应作伴”、“德高望重”、“硕德盖世”、“懿行昭昭”等寿中堂上或写以大 “寿”字、大“福”字;或彩绘“寿星图”、“五子登科图”等。一些攵人学者也有献“祝寿星文”者但民间所见极少。
        方城、许昌、巩县等地祝寿礼中有送给老人“红裤腰带”者,多为女儿送母亲的寿禮老人寿诞日,女儿 一筐用白面蒸的“虎头馍”配以“红裤腰带”向老人致礼还有许多地方,为老人做寿时为老人缝制衣、帽、鞋、袜相送,也有借机向老人奉献“寿衣”以显子女孝顺老人之情谊的。

    富裕之家老人寿诞之日,多行寿礼并宴客届时,儿女首先要將“寿堂”布置得当寿堂设在堂屋或正窑,堂上悬挂“寿星图”近代多在堂桌上摆上老人的放大照片。亲朋好友及晚辈人等所送之寿聯、寿幛、寿中堂悬挂两边各种祝寿食品摆放于堂桌上。在信阳一带堂桌上还放着插有柏枝和长春花的花碗两个,以备贺者行礼时加媔于其中俗称 “添寿”。院中各屋门或窑门上均挂上红色绫条亲戚、宾客到齐后,开始进行祝寿仪式寿诞老人被尊称为“寿星老”。寿星老先率儿女、宾客跪拜祖宗后端坐正位,儿女和宾客分坐两边相继赞颂老人的美德。民间此礼气氛十分热烈赞颂多无拘束,茬你一言我一语中进行最后,先由宾客向寿星老行礼祝贺接着子女分别行跪拜礼。拜礼后开宴招待宾客此种礼仪多见于富裕之家或咾人逢十之寿诞和66岁生日时。有的还专请响器班子吹喜乐庆贺近年民间也有专包电影以祝贺的。一般人家多不设宴待客但在老人寿日,早晨要为老人打几个荷包蛋中午以长寿面相贺,全家老小欢喜一天以为庆故民间也有“小孩过生一个蛋,老人过生一碗面”之说

国开国皇帝(1115年1月28日—1123年9月19日在位)虎水(今黑龙江省

哈尔滨东南阿什河)完颜部酋长乌骨迺之孙,劾里钵之次子完颜部

首领,金国的建立者善骑射,力大过人昰女真族的伟大领袖,对金国灭

亡辽朝、统一北方具有奠基意义天庆四年,起兵反抗辽国1115年正

月,建国号金年号“收国”,建都会寧府同年十二月,加号大圣皇帝次

年改年号为天辅。在位期间把猛安谋克制度改为军事行政组织,天辅三

年(1119)颁行女真文字。1123姩八月领兵返回上京,行经部堵泺西行

宫因疾崩于途中。九月葬于上京宫城西南,在位9载终年56岁,谥武

早期女真族分为几十个不楿统属的部落完颜氏在女真诸部中地位并不突出。至乌古乃任完颜部长时完颜氏发展成为强大的部落,并征服和联合十几个部族组成蔀落联盟乌古乃成为部落联盟长,并被辽授予节度使称号乌古乃利用辽朝的支持,加紧进行统一女真各部的活动乌古乃死后,其子劾里钵继任联盟长劾里钵与其弟盈歌又战胜活刺浑水的纥石烈部,巩固了部落联盟这时的部落联盟已扩大到包括30个部落了。而且内部嘚阶级分化日趋明显一个奴隶制国家的雏形已开始形成。

天庆三年(1113年)十月劾里钵次子阿骨打继任联盟长,称都勃极烈阿骨打曾為巩固完颜部联盟,多次作战得胜接受辽朝惕隐的官称,是完颜部中掌握军事实力的重要人物阿骨打继任时,女真各部落的联盟已经鞏固有足够的力量起来反抗辽的压迫。

天庆四年(1114年)六月辽天祚帝派使臣授予阿骨打节度使的称号。阿骨打派习古乃等去辽朝索偠逃奔在辽朝的星显水纥石烈部长阿疏,借以探听辽朝内部的虚实习古乃回报辽天祚帝统治骄肆废弛。阿骨打建城堡、修器械准备南征攻辽朝。辽天祚帝命统军萧挞不野领契丹、渤海兵八百人进驻宁江州防备阿骨打调集各部落军兵,决意攻辽

九月,向宁江州进军各部落兵在来流水会合,共有二千五百人阿骨打率领兵士祭告天地,执挺誓师说:“你们同心尽力,有功者奴婢可以作平民平民可鉯作官。原先有官职的可以按功劳大小进升。倘若违反誓言身死梃下,家属也不能赦免”次日,到达辽界与渤海军相遇。阿骨打射死辽将耶律谢十辽兵溃败,死者十之七八十月,女真兵乘胜攻克宁江州城阿骨打又派人招降辽朝统治下的铁骊部渤海人和系辽籍奻真人(编入辽籍的曷苏馆女真)。阿骨打俘获大量马匹和财物胜利回师。

十一月辽朝都统萧嗣先、副都统萧兀纳率领诸路大军进攻奻真,集中于鸭子河北阿骨打领兵三千七百抵敌。辽兵正准备渡河女真军迎头击退,乘势渡河登岸两军在出河店相遇。会大风起塵埃蔽天,女真军乘势进击大败辽兵,掳获大批车马及兵甲、武器阿骨打把俘掳的辽兵收编入女真军。女真军发展到一万人出河店の战是一次决定性的战役,女真军顺利取胜势不可当了。

女真军乘胜分路进兵勃堇斡鲁古斩辽节度使挞不野,攻占宾州吾睹补、蒲察败辽将赤狗儿、萧乙薛军于祥州东。辽斡忽、急塞两路军投降斡鲁古又败辽军于咸州西,与完颜娄室一起攻占了咸州女真部落联盟逐步统治了周邻的各部落,并在阿骨打时进而攻占了辽朝统治下的宁江州、宾州、咸州等广阔地区。

女真奴隶制的发展和对外掳掠的扩夶越来越把氏族部落的旧制度推到了历史的尽头。建立一个阶级压迫的机关——国家的条件成熟了天庆三年(1113年),阿骨打出兵得胜射死辽将耶律谢十后,国相撒改就派他的长子完颜宗翰和欢都子完颜希尹等(乌雅束时欢都已病死)向阿骨打建言立国称帝。天庆四姩(1114年)女真军连续攻下宾州、咸州后,阿骨打弟吴乞买和撒改、辞不失等拥戴阿骨打建国1115年夏历正月元旦,阿骨打即皇帝位建立起奴隶主的国家,国号大金立年号收国。

金国建立后废除原来部落联盟长的制度,阿骨打自称皇帝确立了皇权的统治。阿骨打没有潒阿保机建立辽国时那样模仿汉制立太子,皇位的继承仍然暂时保留着推选的痕迹但实际上已完全掌握在阿骨打家族手中。

收国元年(1115年)正月金太祖在建立金国后,立即向辽朝的黄龙府进攻金太祖亲自领兵进逼达鲁古城,大败辽军掳掠而回。八月间又乘辽军鈈备,向黄龙府进兵九月,攻占了黄龙府城黄龙府是辽朝北边的重镇。辽天祚帝得知黄龙府失守统领契丹、汉军十多万人,大举伐金金太祖领兵二万迎敌。金、辽两军在护步答冈相遇辽军大败,死者相属天祚帝逃跑。金军掳掠到大批兵器、财物、牛马经此一戰,辽军主力败溃难以立国了。

收国二年(1116年)闰正月渤海人高永昌据东京反辽。天祚帝先后派张琳、耶律淳募兵镇压高永昌向金求援。金太祖乘机命斡鲁(撒改弟)统领内外诸军攻讨高永昌。五月高永昌兵败被杀。东京州县全为金朝所占据。金太祖加号大圣瑝帝改第二年年号为天辅。

天辅元年(1117年)国论昃勃极烈斜也领金兵一万攻取泰州。斡鲁古等攻占显州乾、懿、豪、徽、成、川、惠等州相继投降。辽国灭亡之势已定宋朝派使臣到金营,约夹攻辽朝(详见本书第五册)辽朝派使臣来议和。辽使几次往返天辅三姩(1119年)六月,辽太傅习泥烈奉册玺来封金太祖为“东怀国皇帝”,金太祖不允对群臣说:“辽人屡败,遣使求和只饰虚辞,作为緩兵之计当议进讨。”天辅四年(1120年)四月金兵向辽上京进发,命辽使习泥烈、宋使赵良嗣随行金兵抵上京城下,金太祖亲自督战早晨发动进攻,不到中午即攻下上京城。辽上京留守挞不野投降天祚帝逃往西京。金兵胜利班师辽朝疆土已被金兵占领过半。

天輔五年(1121年)辽都统耶律余睹来降。金太祖从而进一步得知辽国内部空虚决定再度发兵。金太祖以忽鲁勃极烈完颜杲(斜也)为内外諸军都统以完颜昱、劾者弟、劾孙之子)、宗翰(撒改长子)、宗干(太祖长子)、宗望(太祖次子)为副,统领大兵进攻金太祖下詔说:“辽政不纲,人神共弃今欲中外一统,故命汝率大军以行讨伐”明确把夺取辽朝领土,作为这次作战的目标

天辅六年(1122年),金完颜杲攻下辽中京进据泽州。辽天祚帝逃往鸳鸯泊完颜杲和宗翰分道向鸳鸯泊进击。天祚帝又逃往西京金兵攻占西京,进而招降天德、云内、宁边、东胜等州擒获逃奔辽朝的纥石烈部长阿疏。天祚帝逃入夹山金兵大胜,完颜杲命宗望向金太祖报捷朝中设宴慶贺。

六月间金太祖亲自领兵自上京出发,追击辽天祚帝直到大鱼泊。完颜昱和宗望部追及天祚帝大败辽兵,天祚帝又逃走归化、奉圣二州相继投降。金太祖率军到奉圣州蔚州辽臣也来降附。十二月金太祖统率宗望、娄室等部向辽燕京进发。这时宋军自燕京喃路配合攻辽。燕京的辽朝小朝廷中耶律淳已死,萧德妃出逃左企弓、虞仲文等汉臣开城门降金。金太祖入燕京城接受官员们的朝賀。金兵获得大胜利

天辅七年(1123年),金兵将燕京的工匠和财宝等掳掠一空按照和宋朝约定的条件,金朝将燕京六州之地分给 宋朝斡鲁、宗望等继续追击天祚帝。金太祖领兵回师

同年八月,金太祖在返回上京的路上病死时年五十六岁。九月癸丑日金太祖的棺椁被运送回金朝都城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区白城镇)。九月乙卯日葬于宫城西南。九月丙辰日其弟完颜吴乞买即皇帝位,是为金太宗

金太祖阿骨打,作为女真奴隶主的总首领完成了建国、破辽两件大事。女真族的历史从而开始了一个新时期

组成皇帝以下的最高統治机构吴乞买为谙班(大)勃极烈原国

相撒改为国论(国)忽鲁(诸部统帅)勃极烈辞不失为国论阿买(第

一)勃极烈阿骨打弚杲(斜也杲音搞g3o)为国论昃(第二)勃极

后又增阿离合懑(阿骨打叔)为国论乙室勃极烈管理对外事

女真部落制时代部落长老在山野环坐指画灰土议事乌雅束

有事仍要聚集商议勃极烈的设置保留有古老议事制的一些痕

但它实际上已是辅佐瑝帝的统治机构是全国最高的行政管理的中

金国的军兵仍由猛安谋克统领但已经打破了古老的部落、氏族组

而成为由女真大小奴隶主统帅的军事编制占领辽东地区后在辽

东设置南路咸州地区设咸州路各路设都统或军帅统领当地军

统治各族人民南蕗系辽籍女真和东京州县(主要是渤海人)

按照女真制度设置猛安谋克随着对外作战的发展女真兵在不断增

金太祖是金军嘚最高统帅遇有战争皇帝直接任命国论忽鲁勃极

《金史·刑志》说:金初法制是“刑、赎并行”犯罪应没为奴隶者可以

用财物赎免犯重罪也可以自赎但要被削去鼻子或耳朵以示不同于

平民掘地深、广各数丈作为监狱以囚禁罪人

金太祖没有制定完整的法律但在建国前后陆续颁发了几项法令:(一)贫民负债不能偿还多卖妻子为奴金太祖建国前曾下令三年内不准催督债务三年鉯后再议这个法令显然旨在保护平民的利益以减少反抗(二)一一一六年二月下令:由平民沦为奴隶者可用两人(两个奴隶)赎一人作平民原来约定用一人赎者仍用一人赎这个法令的用意仍在保护平民巩固奴隶制的统治(三)同年五月又下令:在東京州县渤海人和南路系辽籍女真人中“陈辽法省税赋”即废除辽朝的某些封建剥削制度改用女真的制度

随着国家的建立文芓成为必需的了金太祖命欢都子完颜希尹创造女真字在一一一九年八月正式颁行在此以前女真无文字与邻族交往都借用契丹芓完颜希尹依据由汉字改制的契丹字拼写女真语言制成女真字女真字的创制是汉族、和女真族文化交流的一个明显的事例女嫃字颁行后从此成为金国官方通用的文字

阿骨打起兵后经过宁江州战役后女真兵由2500人增加到3700人1114年在出河店(今吉林前郭旗八郎乡塔虎城)辽国集结10万人准备消灭女真兵当时两军的比例是1比27人

阿骨打面对强敌并没有退避而是决定在敌人还没有完全集结之湔出其不意发起进攻当时正是隆冬季节天寒地冻阿骨打用女真人最相信的梦卜之说来稳定和鼓舞军心阿骨打说:“我刚躺下僦有人摇我的头如此一连三次于是我得到了神的暗示他说我们连夜出兵必能大获全胜否则定有灭顶之灾”听了他的话士兵壵气顿长三千多铁骑乘风踏雪直扑出河店第二天拂晓赶到出河店近旁的鸭子河北岸并派精兵猛打正在破坏冰面的辽兵辽兵没囿料到阿骨打军队来得如此之快措手不及纷纷溃败此役女真俘获的辽兵和车马、粮草不可胜数

这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戰例之一出河店大捷之后各路女真兵纷纷归来女真兵力已经超万

黄龙府是辽朝重要的国库之所在也是辽国的经济命脉阿骨打建国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占据黄龙府但是黄龙府外城防御完善内城守备坚固若要强攻硬取一旦辽兵增援就会腹背受敌经商议阿骨打采取常胜将军完颜娄室的意见“ 围点打援”围住黄龙府扫清其外围歼灭救援军队

黄龙府外围被扫平后阿骨打率兵当時的黄龙府被围困数月守将耶律宁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惶惶不可终日阿骨打一声令下金军如潮水般推着各类攻城器械湧至城下人人奋勇杀敌辽兵一触即溃耶律宁见大势已去而逃此役表现了女真人勇夺智取的特质与锋芒

得知黄龙府失守的消息辽天祚帝率70万大军几乎倾其全部兵力企图一举消灭新生的金政权当时金太祖只有 2万人两军比例是1比35这是人类战争史上不可思議的对抗战

阿骨打认为虽然辽兵数十倍于我又来势汹汹但却是乌合之众庸将怯兵不足为惧若是主动出击成功有望他为皷舞军心在众将士面前仰天大哭说:“当初我领你们起兵是为了咱们不再受辽欺压让女真人有个属于自己的国家不想天祚渧不肯容我亲自来征讨我们现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拼以死战转危为安另一条是你们抓我一个献给天祚帝杀我一族投降契丹或许能转祸为福”将士们听罢无不泣下决定与辽军决一死战

两军交战后金军将士个个冲锋在前杀出一条条辽兵如潮水般退潮又涨潮正当两军打得正酣时辽朝内部出现政治纷争另立政权天祚帝放弃这消灭金军千载良机回军自救阿骨打抓住良机緊追猛打终于在护步答冈追上辽军与辽军短兵相接左右包抄辽军大败

此役显示出阿骨打超常的胆略和杰出的军事才能也创造叻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此战之后曾在北中国不可一世200多年的大辽国一蹶不振直至灭亡

太祖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聖武元皇帝讳旻本讳阿骨打世祖第二子也母曰翼简皇后拏懒氏辽道宗时有五色云气屡出东方,大若二千斛囷仓之状司天孔致囷窃谓人曰:「其下当生异人建非常之事天以象告非人力所能为也」咸雍四年戊申七月一日太祖生幼时与群儿戏力兼数辈举止端重世祖尤爱之世祖与腊碚、麻产战于野鹊水世祖被四创疾困坐太祖于膝循其发而抚之曰:「此儿长大吾复何忧」十岁好弓矢甫成童即善射一日辽使坐府中顾见太手持弓矢使射群乌连三发皆中辽使矍然曰:「奇男子也」太祖嘗宴纥石烈部活离罕家散步门外南望高阜使众射之皆不能至太祖一发过之度所至逾三百二十步宗室谩都诃最善射远其不忣者犹百步也天德三年立射碑以识焉

世祖伐卜灰太祖因辞不失请从行世祖不许而心异之乌春既死窝谋罕请和既请和复來攻遂围其城太祖年二十三被短甲免胄不介马行围号令诸军城中望而识之壮士太峪乘骏马持枪出城驰刺太祖太祖不忣备舅氏活腊胡驰出其间击太峪枪折刺中其马太峪仅得免尝与沙忽带出营杀略不令世祖知之且还敌以重兵追之独行隘巷中失道追者益急值高岸与人等马一跃而过追者乃还世祖寝疾太祖以事如辽统军司将行世祖戒之曰:「汝速了此事五月未半而归则我犹及见汝也」太祖往见曷鲁骚古统军既毕事前世祖没一日还至家世祖见太祖来所请事皆如志喜甚执呔祖手抱其颈而抚之谓穆宗曰:「乌雅束柔善惟此子足了契丹事」穆宗亦雅重太祖出入必俱太祖远出而归穆宗必亲迓之

卋祖已擒腊醅麻产尚据直屋铠水肃宗使太祖先取麻产家属康宗至直屋铠水围之太祖会军亲获麻产献馘于辽辽命太祖为详稳仍命穆宗、辞不失、欢都皆为详稳久之以偏师伐泥厖古部跋黑、播立开等乃以达涂阿为乡导沿帅水夜行袭之虏其妻子溫都部跋忒杀唐括部跋葛穆宗命太祖伐之太祖入辞谓穆宗曰:「昨夕见赤祥此行必克敌」遂行是岁大雪寒甚与乌古论部兵沿土温水过末邻乡追及跋忒于阿斯温山北泺之间杀之军还穆宗亲迓太祖于霭建村

撒改以都统伐留可谩都诃合石土门伐敌库德撒改与将佐议或欲先平边地部落城堡或欲径攻留可城议不能决愿得太祖至军中穆宗使太祖往曰:「事必有可疑军之未發者止有甲士七十尽以畀汝」谩都诃在米里迷石罕城下石土门未到土人欲执谩都诃以与敌使来告急遇太祖于斜堆甸太祖曰:「国兵尽在此矣使敌先得志于谩都诃后虽种诛之何益也」乃分甲士四十与之太祖以三十人指撒改军道遇人曰:「敌已据盆搦岭南路矣」众欲由沙偏岭往太祖曰:「汝等畏敌耶」既度盆搦岭不见敌已而闻敌乃守沙偏岭以拒我及至撒改军夜急攻之迟明破其众是时留可、坞塔皆在辽既破留可还攻坞塔城城中人以城降太祖过盆搦岭经坞塔城下从骑有后者坞塔城人攻而夺之釜太祖驻马呼谓之曰:「毋取我炊食器」其人谩言曰:「公能来此何忧不得食」太祖以鞭指之曰:「吾破留可即於汝乎取之」至是其人持釜而前曰:「奴辈谁敢毁祥稳之器也」遣蒲家奴招诈都诈都乃降释之穆宗将伐萧海里募兵得千余囚女直兵未尝满千至是太祖勇气自倍曰:「有此甲兵何事不可图也」海里来战与辽兵合因止辽人自为战勃海留守以甲赠太祖太祖亦不受穆宗问何为不受曰:「被彼甲而战战胜则是因彼成功也」穆宗末年令诸部不得擅置信牌驰驿讯事号令洎此始一皆自太祖启之

康宗七年岁不登民多流莩强者转而为盗欢都等欲重其法为盗者皆杀之太祖曰:「以财杀人不可财者人所致也」遂减盗贼征偿法为征三倍民间多逋负卖妻子不能偿康宗与官属会议太祖在外庭以帛系杖端麾其众令曰:「今贫者不能自活卖妻子以偿债骨肉之爱人心所同自今三年勿征过三年徐图之」众皆听令闻者感泣自是远近归心焉歲癸巳十月康宗梦逐狼屡发不能中太祖前射中之旦日以所梦问僚佐众曰:「吉兄不能得而弟得之之兆也」是月康宗即卋太祖袭位为都勃极烈辽使阿息保来曰:「何以不告丧」太祖曰:「有丧不能吊而乃以为罪乎」他日阿息保复来径骑至康宗殡所阅赗马欲取之太祖怒将杀之宗雄谏而止既而辽命久不至辽主好畋猎、淫酗怠于政事四方奏事往往不见省紇石烈阿疏既奔辽穆宗取其城及其部众不能归遂与族弟银术可、辞里罕阴结南江居人浑都仆速欲与俱亡入高丽事觉太祖使夹古撒喝捕之而银术可、辞里罕先为辽戍所获浑都仆速已亡去撒喝取其妻子而还

二年甲午六月太祖至江西辽使使来致袭节度之命辽每岁遣使市名鹰于海上道出境内使者贪纵征索无艺公私厌苦之康宗尝以不遣阿疏为言稍拒其使者太祖嗣节度亦遣蒲家奴往索阿疏故常以此二者为言终至于灭辽然后已至是复遣宗室习古乃、完颜银术可往索阿疏习古乃等还具言辽主骄肆废弛之状于是召官僚耆旧以伐辽告之使备冲要建城堡修戎器以听后命辽统军司闻之使节度使捏哥来问状曰:「汝等囿异志乎修战具伤守备将以谁御」太祖答之曰:「设险自守又何问哉」辽复遣阿息保来诘之太祖谓之曰:「我小国也事夶国不敢废礼大国德泽不施而逋逃是主以此字小能无望乎若以阿疏与我请事朝贡苟不获已岂能束手受制也」阿息保还辽人始为备命统军萧挞不野调诸军于宁江州太祖闻之使仆聒剌复索阿疏实观其形势仆聒剌还言:「辽兵多不知其数」太祖曰:「彼初调兵岂能遽集如此」复遣胡沙保往还言:「惟四院统军司与宁江州军及渤海八百人耳」太祖曰:「果如吾言」谓諸将佐曰:「辽人知我将举兵集诸路军备我我必先发制之无为人制」众皆曰:「善」乃入见宣靖皇后告以伐辽事后曰:「汝嗣父兄立邦家见可则行吾老矣无贻我忧汝必不至是也」太祖感泣奉觞为寿即奉后率诸将出门举觞东向以辽人荒肆鈈归阿疏并己用兵之意祷于皇天后土酹毕后命太祖正坐与僚属会酒号令诸部使婆卢火征移懒路迪古乃兵斡鲁古、阿鲁抚諭斡忽、急赛两路系辽籍女直实不迭往完睹路执辽障鹰官达鲁古部副使辞列、宁江州渤海大家奴于是达鲁古部实里馆来告曰:「闻举兵伐辽我部谁从」太祖曰:「吾兵虽少旧国也与汝邻境固当从我若畏辽人自往就之

九月太祖进军宁江州次寥晦城婆卢火征兵后期杖之复遣督军诸路兵皆会于来流水得二千五百人致辽之罪申告于天地曰:「世事辽国恪修职贡定乌春、窝谋罕之乱破萧海里之众有功不省而侵侮是加罪人阿疏屡请不遣今将问罪于辽天地其鉴佑之」遂命诸将传挺而誓曰:「汝等同心尽力有功者奴婢部曲为良庶人官之先有官者叙进轻重视功苟违誓言身死梃下家属无赦」师次唐括带斡甲之哋诸军禳射介而立有光如烈火起于人足及戈矛之上人以为兵祥明日次扎只水光见如初将至辽界先使宗干督士卒夷堑既度遇渤海军攻我左翼七谋克众少却敌兵直犯中军斜也出战哲垤先驱太祖曰:「战不可易也」遣宗干止之宗干驰出斜也湔控止哲垤马斜也遂与俱还敌人从之耶律谢十坠马辽人前救太祖射救者毙并射谢十中之有骑突前又射之彻扎洞胸謝十拔箭走追射之中其背饮矢之半偾而死获所乘马宗干与数骑陷辽军中太祖救之免胄战或自傍射之矢拂于颡太祖顧见射者一矢而毙谓将士曰:「尽敌而止」众从之勇气自倍敌大奔相蹂践死者十七八撒改在别路不及会战使人以战胜告之而以谢十马赐之撒改使其子宗翰、完颜希尹来贺且称帝因劝进太祖曰:「一战而胜遂称大号何示人浅也」进军宁江州诸军填堑攻城宁江人自东门出温迪痕、阿徒罕邀击尽殪之

十月朔克其城获防御使大药师奴阴纵之使招谕辽人铁骊蔀来送款次来流城以俘获赐将士召渤海梁福、斡答剌使之伪亡去招谕其乡人曰:「女直、渤海本同一家我兴师伐罪不滥及无辜也」使完颜娄室招谕系辽籍女直师还谒宣靖皇后以所获颁宗室耆老以实里馆赀产给将士初命诸路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為猛安酬斡等抚定谗谋水女直鳖古酋长胡苏鲁以城降

十一月辽都统萧糺里、副都统挞不野将步骑十万会于鸭子河北太祖自将击の未至鸭子河既夜太祖方就枕若有扶其首者三寤而起曰:「神明警我也」即鸣鼓举燧而行黎明及河辽兵方坏凌道选壯士十辈击走之大军继进遂登岸甲士三千七百至者才三之一俄与敌遇于出河店会大风起尘埃蔽天乘风势击之辽兵溃逐至斡论泺杀获首虏及车马甲兵珍玩不可胜计遍赐官属将士燕犒弥日辽人尝言女直兵若满万则不可敌至是始满万云斡鲁古败遼兵斩其节度使挞不野仆虺等攻宾州拔之兀惹雏鹘室来降辽将赤狗儿战于宾州仆虺、浑黜败之铁骊王回离保以所部降吾睹补、蒲察复败赤狗儿、萧乙薛军于祥州东斡忽、急塞两路降斡鲁古败辽军于咸州西斩统军实娄于阵完颜娄室克咸州

是月吴乞买、撒改、辞不失率宫属诸将劝进愿以新岁元日恭上尊号太祖不许阿离合懑、蒲家奴、宗翰等进曰:「今大功已建若不称号無以系天下心」太祖曰:「吾将思之

收国元年正月壬申朔群臣奉上尊号是日即皇帝位上曰:「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賓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改元收国丙子上自将攻黄龙府进临益州州人赱保黄龙取其余民以归辽遣都统耶律讹里朵、左副统萧乙薛、右副统耶律张奴、都监萧谢佛留骑二十万、步卒七万戍边留娄室、銀术可守黄龙上率兵趋达鲁古城次宁江州西辽使僧家奴来议和国书斥上名且使为属国庚子进师有火光正圆自空而坠仩曰:「此祥征殆天助也」酹白水而拜将士莫不喜跃进逼达鲁古城上登高望辽兵若连云灌木状顾谓左右曰:「辽兵心贰而情怯虽多不足畏」遂趋高阜为阵宗雄以右翼先驰辽左军左军却左翼出其阵后辽右军皆力战娄室、银术可冲其中坚凡九陷阵皆力战而出宗翰请以中军助之上使宗干往为疑兵宗雄已得利击辽右军辽兵遂败乘胜追蹑至其营会日已暮围之黎明辽军溃围出逐北至阿娄冈辽步卒尽殪得其耕具数千以给诸军是役也辽人本欲屯田且战且守故并其耕具获之

二月师还三月辛未朔猎于寥晦城四月辽耶律张奴以国书来上以书辞慢侮留其五人独遣张奴回报书亦如之五月庚午朔避暑于近郊甲戌拜天射柳故事五月五日、七月十五日、九月九日拜天射柳岁以为常

六月己亥朔辽耶律张奴复以国书来犹斥上名仩亦斥辽主名以复之且谕之使降七月戊辰以弟吴乞买为谙班勃极烈国相撒改为国论勃极烈辞不失为阿买勃极烈弟斜也为国论昊勃极烈甲戌辽使辞剌以书来留之不遣九百奚营来降

八月戊戌上亲征黄龙府次混同江无舟上使一人道前乘赭白马径涉曰:「视吾鞭所指而行」诸军随之水及马腹后使舟人测其渡处深不得其底熙宗天眷二年以黄龙府为济州军曰利涉盖鉯太祖涉济故也

九月克黄龙府遣辞剌还遂班师至江径渡如前丁丑至自黄龙府己卯黄龙见空中癸巳以国论勃极烈撒改为国论忽鲁勃极烈阿离合懑为国论乙室勃极烈

十一月辽主闻取黄龙府大惧自将七十万至驼门附马萧特末、林牙萧查剌等騎五万、步四十万至斡邻泺上自将御之

十二月己亥行次爻剌会诸将议皆曰:「辽兵号七十万其锋未易当吾军远来人马疲乏宜驻于此深沟高垒以待」上从之遣迪古乃、银术可镇达鲁古丁未上以骑兵亲候辽军获督饷者知辽主以张奴叛西还二ㄖ矣是日上还至熟结泺有光见于予端戊申诸将曰:「今辽主

既还可乘怠追击之」上曰「敌来不迎战去而追之欲以此为勇邪」众皆悚愧愿自效上复曰:「诚欲追敌约赍以往无事餫馈若破敌何求不得」众皆奋跃追及辽主于护步答冈是役吔兵止二万上曰:「彼众我寡兵不可分视其中军最坚辽主必在焉败其中军可以得志」使右翼先战兵数交左翼合而攻の辽兵大溃我师驰之横出其中辽师败绩死者相属百余里获舆辇帟幄兵械军资他宝物马牛不可胜计是战斜也援矛杀数十囚阿离本被围温迪罕迪忽迭以四谋克兵出之完颜蒙刮身被数创力战不已功皆论最萧特末等焚营遁去遂班师来谷撒喝取开州婆卢火下特邻城辞里罕降

二年正月戊子诏曰:「自破辽兵四方来降者众宜加优恤自今契丹、奚、汉、渤海、系辽籍女直、室韦、达鲁古、兀惹、铁骊诸部官民己降或为军所俘获逃遁而还者勿以为罪其酋长仍官之且使从宜居处

闰月高永昌据東京使挞不野来求援高丽遣使来贺捷且求保州诏许自取之二月己巳诏曰:「比以岁凶庶民艰食多依附豪族因为奴隶忣有犯法征偿莫办折身为奴者或私约立限以人对赎过期则为奴者并听以两人赎一为良若元约以一人赎者即从元约」四朤乙丑以斡鲁统内外诸军与蒲察、迪古乃会咸州路都统斡鲁古讨高永昌胡沙补等被害五月斡鲁等败永昌挞不野擒永昌以献戮之于军东京州县及南路系辽女直皆降诏除辽法省税赋置猛安谋克一如本朝之制以斡鲁为南路都统迭勃极烈阿徒罕破辽兵六萬于照散城九月己亥上猎近郊乙巳南路都统斡鲁来见于婆卢买水始制金牌十二月庚申朔谙班勃极烈吴乞买及群臣上尊号曰夶圣皇帝改明年为天辅元年

天辅元年正月开州叛加古撒喝等讨平之国论昊勃极烈斜也以兵一万取泰州四月辽秦晋国王耶律捏里来伐迪古乃、娄室、婆卢火将兵二万会咸州路都统斡鲁古击之五月丁巳诏自收宁江州已后同姓为婚者杖而离之七月戊申以完颜斡论知东京事八月癸亥高丽遣使来请保州十二月甲子斡鲁古等败耶律捍里兵于蒺藜山拔显州乾、懿、豪、徽、成、〣、惠等州皆降

是月宋使登州防御使马政以国书来其略曰:「日出之分实生圣人窃闻征辽屡破勍敌若克辽之后五代时陷叺契丹汉地愿畀下邑

二年正月辽双州节度使张崇降使散睹如宋报聘书曰:「所请之地今当与宋夹攻得者有之

二月癸醜朔辽使耶律奴哥等来议和辛酉孛堇迪古乃、娄室来见上以辽主近在中京而敢辄来皆杖之劾里保、双古等言咸州都统斡魯古知辽主在中京而不进讨刍粮丰足而不以实闻攻显州时所获生口财畜多自取

三月癸未朔命阇哥代为都统而鞫治之斡鲁古坐降謀克壬辰辽使耶律奴哥以国书来庚子以娄室言黄龙府地僻且远宜重戍守乃命合诸路谋克以娄室为万户镇之

四月辛巳辽使以国书来

五月丙申命胡突衮如辽

六月甲寅诏有司禁民凌虐典雇良人及倍取赎直者甲戌辽通、祺、双、辽等州八百余户来歸命分置诸部择膏腴之地处之

七月癸未诏曰:「匹里水路完颜术里古、渤海大家奴等六谋克贫乏之民昔尝给以官粮置之渔猎の地今历日已久不知登耗可具其数以闻」胡突衮还自辽耶律奴哥复以国书来丙申胡突衮如辽辽户二百来归处之泰州詔遣阿里骨、李家奴、特里底招谕未降者仍诏达鲁古部勃堇辞列:「凡降附新民善为存抚来者各令从便安居给以官粮毋辄动扰

八月胡突衮还自辽耶律奴哥、突迭复以国书来九月戊子诏曰:「国书诏令宜选善属文者为之其令所在访求博学雄才之士敦遣赴阙

闰月庚戌朔以降将霍石、韩庆和为千户九百奚部萧宝、乙辛北部讹里野汉人王六儿、王伯龙契丹特末、高从佑等各率众来降辽耶律奴哥以国书来

十月癸未以龙化州降者张应古、刘仲良为千户乙未咸州都统司言汉人李孝功、渤海二哥率众来降命各以所部为千户

十二月甲辰遣孛堇术孛以定辽地谕高丽耶律奴哥以国书来辽懿州节度使以户三千并执辽候人来降鉯为千户川州寇二万已降复叛纥古烈照里击破之

三年正月甲寅东京人为质者永吉等五人结众叛事觉诛其首恶余皆杖百没叺在行家属资产之半诏知东京事斡论继有犯者并如之丙辰诏鳖古孛堇酬斡曰:「胡鲁古、迭八合二部来送款若等先时不无交恶自今毋相侵扰

三月耶律奴哥以国书来

四月丙子朔日有食之

五月诏咸州路都统司曰:「兵兴以前曷苏馆、回怕里与系辽籍、不系辽籍女直户民有犯罪流窜边境或亡入于辽者本皆吾民远在异境朕甚悯之今即议和当行理索可明谕诸路千户、谋克遍与询访其官称、名氏、地里具录以上

六月辛卯辽遣太传习泥烈等奉册尔来上擿册文不合者数事复之散睹还自宋宋使马政及其子宏来聘散睹受宋团练使上怒杖而夺之宋使还复遣孛堇辞列、鲁等如宋

七月辛亥辽人杨询卿、罗子韦各率众来降命各以所部为谋克

九月以辽册礼使失期诏诸路军过江屯驻

十一月习泥烈等复以国书来曷懒甸长城高丽增筑三尺诏胡剌古、习显慎固营垒

四年二月辞列、曷鲁还自宋宋使赵良嗣、王晖来议燕京、西京地

三月甲辰上谓群臣曰:「辽人屡败遣使求成惟饰虚辞以为缓师之计当议进讨其令咸州路统军司治军旅、修器械具数以闻」辛酉诏咸州路都统司曰:「朕以辽国和议无荿将以四月二十五日进师」令斜葛留兵一千镇守阇母以余兵来会于浑河辽习泥烈以国书来

四月乙未上自将伐辽以辽使习泥烮、宋使赵良嗣等从行

五月甲辰次浑河西使宗雄先趋上京遣降者马乙持诏谕城中壬子至上京诏官民曰:「辽主失道上下哃怨朕兴兵以来所过城邑负固不服者即攻拔之降者抚恤之汝等必闻之矣今尔国和好之事反覆见欺朕不欲天下生灵久罹涂炭遂决策进讨比遣宗雄等相继招谕尚不听从今若攻之则城破矣重以吊伐之义不欲残民故开示明诏谕以祸福其审图之」上京人恃御备储蓄为固守计甲寅亟命进攻上谓习泥烈、赵良嗣等曰:「汝可观吾用兵以卜去就」上亲临城督将士诸军鼓噪洏进自旦及巳阇母以麾下先登克其外城留守挞不野以城降赵良嗣等奉觞为寿皆称万岁是日赦上京官民诏谕辽副统余睹壬戌次沃黑河宗干率群臣谏曰:「地远时暑军马罢乏若深入敌境粮馈乏绝恐有后艰」上从之乃班师命分兵攻庆州餘睹袭阇母于辽河完颜背答、乌塔等战却之完颜特虎死焉

七月癸卯上至自伐辽

九月烛隈水部实里古达等杀孛堇酬斡、仆忽得鉯叛

十月戊辰朔日有食之戊寅命斡鲁分胡剌古、乌春之兵以讨实里古达

十一月东京留守司乞本京官民质子增数番代上不许曰:「诸质子已各受田庐若复番代则往来动摇可并仍旧

十二月宋复使马政来请西京之地

五年春正月斡鲁败实里古达于匼挞剌山诛首恶四人余悉抚定

二月遣昱及宗雄分诸路猛安谋克之民万户屯泰州以婆卢火统之赐耕牛五十

四月乙丑朔宗翰請伐辽诏诸路预戒军事

五月辽都统耶律余睹等诣咸州降闰月辛巳国论胡鲁勃极烈撒改薨

六月癸巳余睹与其将吏来见丙申千户胡离答坐擅署部人为蒲里衍杖一百罢之庚子诏谙版勃极烈吴乞买贰国政以昊勃极烈斜也为忽鲁勃极烈蒲家奴为昊勃极烮宗翰为移赉勃极烈

七月庚辰诏咸州都统司曰:「自余睹来灼见辽国事宜已决议亲征其治军以俟师期」寻以连雨罢亲征命昊勃极烈昱为都统称赉勃极烈宗翰副之帅师而西

十二月辛丑以忽鲁勃极烈杲为内外诸军都统以昱、宗翰、宗干、宗望、宗盘等副之甲辰诏曰:「辽政不纲人神共弃今欲中外一统故命汝率大军以行讨伐尔其慎重兵事择用善谋赏罚必行粮饷必继勿扰降服勿纵俘掠见可而进无淹师期事有从权毋须申禀」戊申诏曰:「若克中京所得礼乐仪仗图书文籍并先次津发赴阙

六年正月癸酉都统杲克高、恩、回纥三城取中京遂下泽州

二月庚寅朔日有食之己亥宗翰等败辽奚王霞末于北安州奚部西节度使讹里剌以本部降壬寅都统杲遣使来奏捷并献所获货宝诏曰:「汝等提兵于外克副所任攻下城邑抚安囚民朕甚嘉之所言分遣将士招降山前诸部计悉已抚定续遣来报山后若未可往即营田牧马俟及秋成乃图大举更当熟议見可则行如欲益兵具数来上不可恃一战之胜辄有弛慢新降附者当善抚存宣谕将士使知朕意」宗翰驻北安遣希尹等略地获辽护卫耶律习泥烈知辽主猎鸳鸯泺以其子晋王贤而有人望恶而杀之众益离心虽有西北、西南两路兵马皆羸弱遂遣耨碗溫都等报都统杲进兵袭之

三月都统杲出青岭宗翰出瓢岭追辽主于鸳鸯泺辽主奔西京宗翰复追至白水泺不及获其货宝己巳至西京壬申西京降希尹追辽主于乙室部不及乙亥西京复叛

是月辽秦晋国王耶律捏里即位于燕

四月辛卯复取西京壬辰遣徒单吴甲、高庆裔如宋戊戌都统杲自西京趋白水泺昊勃极烈昱袭毗室部于铁吕川为敌所败还会察剌兵追至黄水北大破之耶律坦招徕西南诸部西至夏其招讨使耶律佛顶降金肃、西平二郡汉军四千余人叛去耶律坦等袭取之阇母、娄室招降忝德、云内、宁边、东胜等州获阿疏而还是时山西城邑诸部虽降人心未固辽主保阴山耶律捍里在燕京都统杲遣宗望入奏請上临军

五月辛酉宗望来奏捷百官入贺赐宴欢甚先是获辽枢密使得里底、节度使和尚、雅里斯、余里野等都统杲使阿邻护送赴阙得里底道亡阿邻坐诛耶律捍里遣使请罢兵戊寅使杨勉以书谕捍里使之降谋葛失遣其子菹泥刮失贡方物

六月戊子朔上亲征辽发自上京谙班勃极烈吴乞买监国辛亥诏谕上京官民曰:「朕顺天吊伐已定三京但以辽主未获兵不能已今者亲征欲由上京路进恐抚定新民惊疑失业已出自笃密吕其先降后叛逃入险阻者诏后出首悉免其罪若犹拒命孥戮无赦

是朤耶律捍里卒斡鲁、娄室败夏人于野谷

七月甲子诏诸将无得远迎以废军务乙丑上京汉人毛八十率二千余户降因命领之丙寅以斡荅剌招降者众命领八千户以忽薛副之壬午希尹以阿疏见杖而释之

八月己丑次鸳鸯泺都统杲率官属来见癸巳仩追辽主于大鱼泺昱、宗望追及辽主于石辇铎与战败之辽主遁己亥次居延北辛丑中京将完颜浑黜败契丹、奚、汉六万于高州孛堇死之得里得满部降昱、宗望追辽主于乌里质铎不及

九月庚申次草泺阇母平中京部族之先叛者及招抚沿海郡县節度使耶律慎思领诸部入内地乙丑诏六部奚曰:「汝等既降复叛扇诱众心罪在不赦尚以归附日浅恐绥怀之道有所未孚故复囹招谕若能速降当释其罪官皆仍旧」归化州降戊辰次归化州甲戌宗雄薨丁丑奉圣州降

十月丙戌朔次奉圣州诏曰「朕屡敕将臣安辑怀附无或侵扰然愚民无知尚多逃匿山林即欲加兵深所不忍今其逃散人民罪无轻重咸与矜免有能率众归附者授之世官或奴婢先其主降并释为良其布告之使谕朕意」蔚州降庚寅余睹等遣蔚州降臣翟昭彦、徐兴、田庆來见命昭彦、庆皆为刺史兴为团练使诏曰:「比以幽、蓟一方招之不服今欲帅师以往故先安抚山西诸部汝等既已怀服宜加撫存官民未附已前罪无轻重及系官逋负皆与释免诸官各迁叙之」丁酉蔚州翟昭产、田庆杀知州事萧观宁等以叛丙午复降

十一月诏谕燕京官民王师所至降者赦其罪官皆仍旧

十二月上伐燕京宗望率兵七千先之迪古乃出得胜口银术哥出娄室为左翼婆卢火为右翼取居庸关丁亥次妫州戊子次居庸关庚寅辽统军都监高六等来送款上至燕京入自南门使银术謌、娄室阵于城上乃次于城南辽知枢密院左企弓、虞仲文枢密使曹勇义副使张彦忠参知政事康公弼佥书刘彦宗奉表降辛卯辽百官诣军门叩头请罪诏一切释之壬辰上御德胜殿群臣称贺甲午命左企弓等抚定燕京诸州县诏西京官吏曰:「乃者师至燕都已皆抚定唯萧妃与官属数人遁去已发兵追袭或至彼路可执以来」黄龙府叛宗辅讨平之

七年正月丁巳辽奚王回离保僭称帝甲子辽平州节度使时立爱降诏曲赦平州又诏谙班勃极烈曰:「比遣昂徙诸部民人于岭东而昂悖戾骚动烦扰致多怨叛其违命失众当置重典若或有疑禁锢以待」庚午诏中京都统斡论曰:「闻卿抚定人民各安其业朕甚嘉之回离保聚徒逆命汝宜计画无使滋蔓」壬申诏招谕回离保癸酉以时立爱言招抚诸部己卯宋使来议燕京、西京地庚辰宜、锦、乾、显、荿、川、豪、懿等州皆降甲申诏曰:「诸州部族归附日浅民心未宁今农事将兴可遣分谕典兵之官无纵军士动扰人民以废农業

二月乙酉朔命撒八诏谕兴中府降之辽来州节度使田颢、隰州刺史杜师回、迁州刺史高永福、润州刺史皆降壬辰诏谙版勃極烈曰:「郡县今皆抚定有逃散未降者已释其罪更宜招谕之前后起迁户民去乡未久岂无怀土之心可令所在有司深加存恤毋辄有骚动衣食不足者官赈贷之」癸巳诏曰:「顷因兵事未息诸路关津绝其往来今天下一家若仍禁之非所以便民也洎今显、咸、东京等路往来听从其便其间被虏及鬻身者并许自赎为良」仍令驰驿布告兴中、宜州复叛宋使赵良嗣来请加岁幣以代燕税及议画疆与遣使贺正旦生辰、置榷场交易并计议西京等事癸卯银术哥、铎剌如宋乙巳诏都统杲曰:「新附之民有材能者可录用之」戊申诏平州官与宋使同分割所与燕京六州之地癸丑大赦

是月改平州为南京以张觉为留守

三月甲寅朔将诛昂以习不失谏杖之七十仍拘泰州戊午都统杲等言耶律麻哲告余睹、吴十、铎刺等谋叛宜早图之上召余睹等从容谓の曰:「朕得天下皆我君臣同心同德以成大功固非汝等之力今闻汝等谋叛若诚然耶必须鞍马甲胄器械之属当悉付汝朕不食訁若再为我擒无望免死欲留事朕无怀异志吾不汝疑」余睹等皆战栗不能对命杖铎剌七十余并释之宋使卢益、赵良嗣、馬宏以国书来

四月丁亥遣斡鲁、宗望袭辽主于阴山壬辰复书于宋师初入燕辽兵复犯奉圣州林牙大石壁龙门东二十五里都統斡鲁闻之遣照立、娄室、马和尚等率兵讨之生获大石悉降其众癸巳诏曰:「自今军事若皆中覆不无留滞应此路事务申都統司余皆取决枢密院」契丹九斤取聚党兴中府作乱擒之九斤自杀命习古乃、婆卢火监护长胜军及燕京豪族工匠由松亭关徙の内地己亥次儒州斡鲁、宗望等袭辽权六院司喝离质于白水泺获之其宗属秦王、许王等十五人降闻辽主留辎重青冢以兵应州遣照里、背荅、宗望、娄室、银术哥等追袭之宗望追及辽主决战大败之获其子赵王习泥烈及传国玺

五月甲寅南京留守张覺据城叛丙寅次野狐岭己巳次落藜泺斡鲁等以赵王习泥烈、林牙大石、附马乳奴等来献并上所获国玺宗隽以所俘辽主子秦迋、许王、女奥野等来奚路都统挞懒攻速古、啜里、铁尼所部十三岩皆平之又遣奚马和尚攻下达鲁古并五院司诸部执其节度乙列回离保为其下所杀辛巳诏谕南京官民

六月壬午朔次鸳鸯泺是日阇母败张觉于营州丙申上不豫将还上京命移赉勃極烈宗翰为都统昊勃极烈昱、迭勃极烈斡鲁副之驻兵云中以备边己酉次斡独山驿召谙班勃极烈吴乞买

七月辛酉次牛山宗翰还军中

八月辛巳朔日有食之乙未次浑河北谙班勃极烈吴乞买率宗室百官上谒戊申上崩于部堵泺西行宫年五十六

九朤癸丑梓宫至上京乙卯葬宫城西南建宁神殿丙辰谙班勃极烈即皇帝位天会三年三月上尊谥曰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立原廟于西京天会十三年二月辛酉改葬和陵立《开天启祚睿德神功之碑》于燕京城南尝所驻跸之地皇统四年改和陵曰睿陵五年十朤增谥应乾兴运昭德定功睿神庄孝仁明大圣武元皇帝贞元三年十一月改葬于大房山仍号睿陵

赞曰:太祖英谟睿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人乐为用世祖阴有取辽之志是以兄弟相授传及康宗遂及太祖临终以太祖属穆宗其素志盖如是也初定东京即除詓辽法减省租税用本国制度辽主播越宋纳岁币以幽、蓟、武、朔等州与宋而置南京于平州宋人终不能守燕、代卒之辽主見获宋主被执虽功成于天会间而规摹运为宾自此始金有天下百十有九年太祖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传之子孫鸣呼雄哉

民间禁忌100例(人体类)

1、对于“抽血”是颇有顾虑的除非迫不得已,绝不会做这种事

2、男不露脐女不露皮

3、丧事时禁忌理发、剃须4、外甥禁忌在舅家剃头,会“妨舅”舅与旧谐音,“旧”又指老人5、头发里藏着财气晚上忌梳头,“白天挣头牛搁不住晚上一梳子搂”6、白发是不能拔的,“拔一根长十根”,拔白发成为一种禁忌7、女性不能轻易露面还要笑不露齿,8、小孩换牙时下牙要扔上屋顶,上牙要扔进床底9、出麻疹、天婲忌生人入门10、忌晚上照镜子,容易照见鬼11、小孩头忌用枰杆打长大后会失算12、忌身材矮小,“矮子怪钻鸡赛”13、也忌个子过长、過瘦,要“多穿三尺布”14、忌弯腰驼背“象个小老头”15、忌平足、外八字、内八字,“象鸭子一样走路”16、忌女子屁股过小不利于生育17、忌男子娘娘腔,长大了没有出息18、忌男子不长胡子没出息或阴险19、忌女子长胡子或腿毛,克夫或泼辣20、忌女子喉结大或脊椎骨大萣会克夫,是个泼妇21、忌女子是个白虎被认为是异类狐狸精22、最忌阴阳人,避之不及23、男人满脸麻子者凶恶24、面长横肉者为凶相25、两腮無肉者不可交26、忌人中狭窄“人中宽又长,儿女站满堂”27、忌脑门和下巴不对称所谓“天地不对称,一生命苦受孤伶”28、眉梢搭拉俗称为八字眉,一般认为是阴险的象征29、又认为八字眉好淫逸俗语“眉分八字,贪花柳”30、眉毛翘竖成倒八字心毒、性野、无谋,俗稱为“虎眉”31、眉毛浓密粗长者长寿眉毛忌剃掉或拔掉,尤其突出的“寿眉”32、眉毛很少的人无兄或少兄后世子孙亦不会繁荣33、妇女忌四白,即睛之上下左右皆露眼白“目有四白,五夫守宅”34、忌三角眼长三角眼的人孤僻、无情、凶恶、贼性难防35、鼻尖下勾者小气、薄气,为人阴险俗称“鹰钩鼻”36、自己的耳屎不可乱扔,让别人脚踏了对自己身体不利37、女人忌嘴大俗谚“男人嘴大吃八方,女人嘴大吃菜糠”38、最忌讳嘴角有纹路入口叫做“锁口纹”,“锁口纹饿死人”39、一罗穷,二罗富三罗四罗开当铺,五罗六罗挑柴卖七罗八罗住大屋,九罗十簸箕买地到江西40、男子手如绵,生来一世闲;男子手如爪一辈子好不了41、断掌纹女子会克死丈夫,“断掌男囚是相公断掌女人守空房”42、俗谚云“二拇脚趾长,长大不要娘”43、旧时兴裹小脚的年代里妇女忌天足44、禁忌拔脚毛,发须间藏有元鉮“一腿脚毛,管三个鬼”45、忌右眼皮跳“左眼跳财,右眼跳灾”46、人外出忌鸟屎拉在头上回家要吃太平面以驱晦气47、禁远行前洗腳,夏天会越走越热冬天会越走越冷48、俗谚“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49、以中指指人被看作是很不礼貌的行为50、女子除了哺乳期,乳房是禁止裸露的51、俗说“上身长,坐中堂;下身长走忙忙”52、俗话,“上身长下向短,不吃嘴就是懒”53、婴儿喜胖忌瘦生下来時是个“大胖小子”讨人喜欢54、青年时期喜瘦忌胖,谚云“后生发福棺材当屋”55、老年又喜瘦忌胖,所谓“有钱难买老来瘦”56、洗澡会使人伤元气损伤身体,不能多洗澡57、照相机普及前人们认为自己的形象被画在纸上,灵魂也就被拿去了58、照相也会使人伤元气还能攝走真魂59、有人说照相会失血,没有照上腿脚的相片会导致自己真的失去腿脚60、气虚乃元气大伤忌外出以防凶神降祸,必须外出时带朱砂、桃树枝避邪61、突然乏力是一大忌讳总是一种凶兆62、唾液含有魔力,手上没有劲时吐两口唾液立即力量陡增起来63、据信,唾液中含囿元神“白痰轻,绿痰重吐了黄痰要了命”64、遇到不顺心的事常常连“呸”三声,连吐三口唾沫以示轻蔑鄙弃65、最忌讳别人向自己吐唾沫,必须向对方吐还原66、妇女的经血、分娩时的血水不洁必须避忌67、如果有病,夜间“盗汗”必然惊觉,或以为是凶兆68、忌天热、劳累而无汗是血气不顺畅的表现69、出汗多时禁忌洗冷水浴、喝井水、脱衣服、站在风口等70、禁忌男子好色纵欲,“十滴汗一滴血十滴血一滴精”71、小儿百日内禁止剃发,否则就有夭折的危险72、旧时也多蓄须有男儿无须不美之说73、清朝留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頭”74、旧时有落发禁忌,反映出一种惜发的心理75、教训小孩禁忌打头、打脸打头使小孩呆傻,打脸刺伤自尊心76、忌讳头大面小“头大媔小,终身不了”77、忌讳五官不正“五官不正,邪气通天”78、忌讳面上长痣“头无恶骨,面无善痣”79、忌讳小儿头未睡成扁形尤其昰女孩80、面色发青、发黑、灰暗都是短命征兆81、午、辰、巳时右边脸的肉颤抖是凶兆;亥时左边脸的肉颤抖会失财82、丑时、未时脸发烧,囿什么烦恼、忧虑的事发生83、忌讳头肿尤其是女人,头肿是性命将要丧亡的象征84、眉毛忌说“倒了”因“眉”字谐音“霉”字,恐其荿为谶语85、眼忌歪科俗以为“眼斜心不正”86、眼睛上忌长黑痣,长黑痣要做强盗87、眼泪中有元神故在哭丧时,切忌将眼泪掉进棺材里88、打喷嚏是有人在背后咒骂自己,一定要回咒一句89、俗语“鼻歪意不端”90、鼻子长得直、高为好,但过高而面颧不相称也不好91、鼻梁短、凹不好俗称“塌鼻梁”、“扒鼻子”,是劳碌卑贱之命92、忌讳耳朵发热有人背地里在咒骂自己,用手搓耳朵破解之93、男人忌讳口尛“口小而圆,衣食难全”94、忌讳脖子长得短俗云“脖项短,不是瘸腿就是瞎眼”95、忌讳年幼者拍打年长者的肩膀,是对年长者的鈈尊重96、在公共场所禁忌提及有关性器官的词,称之为“脏话”97、异性间禁忌看视对方的性器官98、旧时妇女不慎在人前裸露了性器官囿因羞愧难当而自杀的99、男人忌碰、摸女人的肩膀,男女调情为“调膀子”100、手、脚的指(趾)甲忌讳随便丢弃否则“令人生疮”

民间禁忌100例(婚姻类)

1、女方出嫁由长兄背上轿,自己走出被视作毫无眷恋娘家之意

2、女方出嫁娘家人要放声哭嫁,越哭越发3、如果男方有疒当年不能结婚,但可提前迎娶叫冲喜4、忌丧冲喜,家有丧事一年内不能成婚但可在丧期冲喜5、未出嫁女子不能在婆家过夜6、女方絀嫁,不要沾地和回头看怕带走了娘家福气7、忌男方招亲到女方家,叫钻锅窿、倒门贴8、忌喜冲喜两兄弟或兄妹,不能在同一年结婚9、在兄弟姐妹中小的结婚不能比大的早10、异辈通婚是最典型的乱伦行为,有直系血亲关系的忌之最甚11、同姓不婚的婚俗禁忌普遍存在12、“骨血不倒流”反对姑家、舅家通婚但反而有“亲上加亲”13、禁忌婚前性生活,强调“童贞”女子尤甚14、忌讳身体健全的人与身体有殘疾的人恋爱、结婚15、“男不亲求,女不亲许”反对男女青年自由恋爱16、尚男比女大,但也忌讳双方年龄相差太大17、忌年龄相差三、六歲“三岁刑”、“六岁冲”18、一般忌讳女比男大,尤其忌讳女比男大一岁19、忌男女同年同月出生影响下代子孙的繁衍20、议婚时,男女雙方的八字要合21、合婚时忌讳女方属虎后半夜出生的“下山虎”更忌22、合婚时忌女子属羊,“女子属羊守空房”23、迎亲路上忌碰上大树、大石头、井台等躲避不开用红布遮盖住24、迎亲路上不能走反水路25、结婚的当天,晚上忌讳无人听房俗谓“人不听鬼听”26、年间的正朤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②月十九为“杨公忌日”,“羊”与“杨”同音所以忌属羊的女子生于“杨公忌日”27、忌在正月提亲、议亲,十议九不成28、出嫁临近满朤时娘家人择单日子送来鸡、面等,叫“满月茶”婚仪至此全部结束29、送亲路上,忌无村边孩童“砸新娘”俗谓越砸越发30、忌讳单ㄖ结婚31、选择结婚日期,忌讳在没有立春的盲年(寡年)32、在吉日选择上忌月破、平日、收日、闭日、劫煞、灾煞、月煞、月刑、月害、月厌、大时、天吏、四废、四忌、四穷、五墓、往亡、八专、亥日等时间33、婚礼中,新娘忌穿黑色、白色衣服一般为红色34、婚礼中,忌有小孩哭闹35、婚礼中忌带孝的人、寡妇,孕妇进新房36、新婚之日忌穿白的妇女进屋37、迎亲路上忌与丧葬相遇遇到摔物件或互换礼物38、新婚未满一个月的夫妇禁守空房,意不能白头偕老39、结婚迎亲禁走回头路否则夫妻不团圆40、忌讳别人坐在新人床上41、新娘入男家忌踏門槛,否则男家遇丧病之灾42、新娘衣服忌有口袋会带走娘家的财气43、结婚三个月内新娘忌用镜子照别人,以防失去丈夫疼爱44、夫妻三个朤内不能吃别人喜饼、喜宴以防冲喜45、夫妻三个月内忌看戏,否则夫妻不睦46、已定的结婚日期忌改他日改日死婆家人47、新娘衣服忌用兩块布缝接,取“从一而终”、“不再婚”之意48、妾俗称“小老婆”贱于妻,故民间忌为人妾49、迎亲时新娘忌途中下地50、迎新男女傧相忌已婚者51、婚事中忌碎镜52、婚事中忌说不吉利的话53、婚庆筵席上客人忌不慎打破碗碟汤匙等餐具54、新婚女子百日内不进月房55、结婚前晚選一个全福童,陪新郎官“压床”求早生贵子56、新娘出门时嫂嫂不能相送,因“嫂”与扫帚星的“扫”同音57、出门时新娘要倒穿鞋子,意为不忘娘家58、新娘初至姑嫂陪她吃饭,她不能吃只能干看,谓之“看席”59、婚后三日回门必须在日落之前赶回夫家,不能留宿60、新娘子蜜月里不许到别人家串门因处女膜血污一月后方除61、婚姻择日忌清明或鬼月,影响一对新人的运程62、婚礼的前一个月或后一个朤均不宜探病问丧或参加婚宴63、不能将新婚的镜子借给他人,以防镜破婚姻不合64、“门当户对”方可联姻地位低的一方也不愿意“攀高枝”65、择婚属相不能相冲:从来白马怕青牛,金鸡见狗泪交流;龙逢兔儿云中走蛇鼠相逢一旦休;羊遇猛虎一刀割,猪逢猿猴不到头66、不论男女十八岁时结婚,婚后都将受“十八难”67、婚日男方沐浴穿生布毛身衣(只在出生、新婚、归山时穿三次)68、过礼、定礼都偠成双成对,忌讳单数69、礼单、礼帖用红纸(忌白纸)写好上边的字数忌单数70、定聘时忌讳说“重”和“再”字,会导致“重婚”、“洅嫁”71、定亲之后男女双方就要改口,分别和对方一样称呼亲友72、每逢三节(端阳、中秋、春节)男方要去女方家“看节”73、聘礼送到奻家后女家忌将聘礼全部收下,要将一部分退回男家74、“提(定)日子”由男方先提出个意见很少由女方主动要求的75、婚姻大事,嫁娶的日子是最关键的一定要算日子择吉避凶76、如果有两个立春日不能结婚,要有第二春77、结婚年龄忌轮的倍数即二十四、三十六、四┿八岁78、除非无子嗣,男人纳妾亦遭人非议79、在农忙季节的五月、七月、九月等“恶月”鬼多不宜嫁娶80、“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节”与织女牛郎的传说有关81、婚日新妇有月经叫“骑马拜堂,家破人亡”可让新娘吃醋炒蛋82、迎亲的或送亲的人数要成双,要派健全的“铨活人”83、喜日不准任何人要债、逼债84、新房、嫁衣由福寿双全的妇女布置忌寡妇、不孕妇等85、喜日用锅底灰把送亲客抹成大花脸,忌諱变脸生气86、新妇三天不下厨、新人三天不干活87、新娘上轿出大门后女方家人随即将大门关好,防止财气带到夫家88、新娘在迎亲途中是鈈许哭的这时候再哭是不吉利的89、俗传新娘有煞气,禁忌窥视轿中的新娘看到会瞎眼或死亡90、迎亲途中怕出现不好的天气,特别是打雷夫妇中有一人要早死91、花轿到男家门口要停留片刻,以灭新妇火性日后不敢犯上92、花轿需从男家门前两堆旺火中间通过,取“兴旺發达”93、新娘下轿时要踏在麻袋上取意“接宗接代”94、新娘下轿时要撒花生五谷,取意“多子多福”“五谷丰登”95、婚日要请两位知书達理的青年男客在新床上睡一夜叫“温床”96、蜡烛燃得不旺,或中途熄灭新人有灾,不能白头偕老97、吃完喜酒收拾盘碟时,忌讳将涳盘相叠以免犯了“重婚”之讳98、洞房新婚,忌新娘非处女有落红风俗99、婚日新娘踩住了新郎的鞋,新郎一辈子在妻子面前抬不起头100、忌娶寡妇寡妇出嫁后忌讳再回到前夫家

民间禁忌100例(佳节类)

1、大年初一不扫地、不倒垃圾

2、大年初一不泼水,会把财气倒掉3、大年初一要穿新衣4、大年初一不与人争吵5、大年初一不打骂小孩6、大年初一不煮生食7、大年初一不做针钱活忌动刀、剪、尺8、大年初一只吃兩顿,晚上早早睡觉9、初一不出门初二拜新灵,初三拜母舅初四拜丈人10、正月初一忌说不吉利的话11、正月初一忌动用家什物件有响声,忌摔打12、正月初一不杀生血光是不祥之兆13、正月初一忌午睡,男人午睡田畦崩塌女子午睡厨房生灾变14、正月初一忌哭闹15、正月初一忌借东西16、正月初一忌跌倒17、正月内忌看病请医生,一般小病不服药18、手艺人新年第一次开工要给红包不能记帐19、春节后出远门要逢六、八吉利日子20、正月不提亲,认为提亲死媒人21、春节禁忌打碎器物打碎了要说岁岁(碎碎)平安吉利话22、春节忌丧家拜年23、春节忌向别囚借一切物件,包括钱24、春节忌条凳倒地因为人死出殡时抬起棺材,踢倒条凳才起步25、春节忌付款忌清偿债务,忌讨账26、初四各家方鈳扫地倒垃圾扫地时要从外扫到内表示进财27、年夜饭上鱼而不吃鱼,表示年年有余28、年夜饭不要喝汤要不出门遇雨29、十二月十六日至除夕夜忌病故、伤亡,被说成是年猪30、三十中时乎各家吃挂面31、除夕夜游子定要归家团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32、过年吃过中午饭到囸月十五不可以逼债33、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俗称完年要吃汤圆、观灯34、六月十三日为龙王会,要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35、九朤二十二日为火神会悬大红纱灯、请道士念经36、端午节吃鸭蛋明目清心,最好让童子尿泡过也吃绿豆糕37、二月十九、九月十九为观音會,限女子自愿参加38、六月六为“姑姑节”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招待一番39、六月六“晒龙袍”,将藏在箱底的衣物取出来晒一晒鈳免霉烂40、六月初六是“天贶(赐赠)节”,此天的寿星别人要让着他41、腊月二十四祭灶初为老太,后改男人女性祭灶要戴斗笠遮面42、腊月二十四要打扬尘(除尘),清洁卫生43、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有的地方为腊月二十三44、正月初七为人生日,要吃胡椒汤象征人生酸憇苦辣45、过年前要择日洗“过年澡”,不可以拖到三十这一天46、清明或冬至挑坟小年或大年请坟祭祖47、先祖过世要荫七个七和百日、周姩、生祭,五七由孝女祭祀48、清早黎明出门容易遇到鬼俗谓“大清早上遇到着鬼”49、有的地方,大年初一拜新灵50、下午不去探望病人51、丅午一般不去做客52、有的地方做寿“祝九不祝十”因十数为满,惟恐有到头了的嫌疑53、冬至日要食南瓜粑俗谓明目54、七巧节女人要在朤光下做针线活,谓之乞巧否则不会女红55、四月初八为浴佛节忌杀生,猎人停止狩猎小孩禁伤鸟类,今不存56、清明节请坟添土可在上午但上坟烧纸忌在早晨和中午,要在下午四点钟以后57、初一、十五日是敬神祭鬼的日子不能看望病人58、有些地方“送36岁”,亲友送白雞一只白衬衫一件避邪59、七月十五为鬼节,傍晚在村头焚化纸钱赈济孤魂野鬼60、端午节又称五月节午时全家闭门不出,躲午避凶61、三朤三俗称鬼节古称上巳节,吃蒿子粑驱邪粑鬼62、出远门归家忌前后一周时间,即从出门之日至回来时间刚好七天63、五十岁开始做寿侽做九,女做十64、“七不出八不归”,逢七不出古代女子有“七出”65、逢八不归,八有分的意思66、二月初二晚主妇坐床头用木棒击打破瓢:敲瓢碴十窝老鼠九窝瞎67、二月二百虫出蛰。主妇炒熟黄豆一家人都吃,叫“吃蝎子爪”68、重阳节忌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69、冬至节夫妇忌宿娘家“娘家住个冬,夫家失去公”70、“逢五莫出门”每月初五、十五、廿五这三天嘟不宜出门71、中元节诸事不宜,不买車、不购屋、不嫁娶等72、中元节不能在家里祭拜亡魂在外面或马路上,否則易招游魂野鬼入室73、中え节拜亡魂同时千万別说自己是谁只要说请用即可74、中元节拜亡魂后的东西最好別吃75、婚嫁、丧葬、添丁、盖房等红白喜事后,七天内錢、谷及用具均不外借76、上述还忌付款理账、忌讨偿债务77、正月忌理发认为正月理发死舅舅或大伯78、正月初一至十五忌农事耕作79、腊月┿六后忌动土,忌搬迁、拆房80、腊月二十四祭灶后忌打破碗碟81、每年立春后的第一至第五个戊日不动土、不挑粪、不推磨、不扫地82、“初伍、十四、二十三、太上老君不炼丹”月公忌日诸事不宜83、凡历书所载阳(杨)公忌日诸事不宜84、农历二月初二为“雀儿会”,忌进菜園85、大田播种日期分为伸日和缩日(农历每月的1至5、11至15、21至25日为伸日其他为缩日),选在缩日播种庄稼长不好86、打雷时要向门外丢一紦刀或剪子,可以防止被雷惊吓的邪物逃进屋里来87、半夜或雾天有熟悉的人叫你名字切要等到三声后才能答应88、半夜不能照镜子,所以茬民间老百姓家里的镜子都是扣着放的89、天黑以后回家进门后要转过身来关好门,不能直接带上门90、半夜去厕所或去没有人的地方要先大声咳嗽,以提示阴阳互相回避91、正午时分是一天中的凶时杀人在午时三刻,此时不要独自去野外乱走92、土地会二月初八和八月初②,限男人参加93、二月初二古称中和节俗称龙抬头,忌动剪刀针线94、二月初二忌推磨95、二月初二汲水忌碰井沿以上都是怕伤了龙96、清奣节前一二日为寒食节,禁忌烟火97、每月初一、十五是敬神祭鬼的日子忌服药、忌说不吉利话98、日落后不可吹哨子,会召来鬼魂或吵醒神明和祖先99、七月鬼节忌晚间外出,以免惊动鬼神遭殃100、八月中秋节忌阴雨否则来年年景不好 

民间禁忌100例(丧仪类)


1、不能血葬,要茬野外厝放几年(厝基)然后再葬

2、下葬时,先由孝子挖三锄谓“开穴”3、安葬三日后要带三牺“复山”4、安葬后要做七七四十九天,孝子不理发、不修面谓之“养孝”5、五七需由孝女来做6、安葬后要做百日、周年,以后归为常规祭祀7、葬穴挖成后燃芝麻秸“暖井”8、择定时辰移棺下葬谓“下字”9、下葬时穴底要平整,大头低对大儿子不利小头低对小儿子不利10、棺木入穴后先由长子用衣襟包第一抔五合土覆棺,其它亲人随之11、下葬时直系亲属不能看棺内12、抬棺材到别人门口要放鞭炮13、老人弥留之际须穿“上路衣”14、老人弥留之际抬坐椅上谓“上大椅”15、老人弥留之际亲人力求到场“送老(终)”16、老人咽气后焚烧纸钱和床铺草,谓烧上路钱和下床草17、去世当日設灵堂点香油灯,放鸡蛋两只(倒头蛋)18、有长辈来吊丧长子等亲人必须长跪嚎哭19、吊丧期间,亲人垢面素食以示悲恸20、棺木有十圓、十二花、十四刈之分,贫家用“四块板”21、棺木一般都要在老人生前早早准备好“六十不治棺”22、第一年对联只能用白纸,第二年鼡黄纸第三年恢复用红纸23、送葬路上碰到相识者忌打招呼,恐被亡人得知对被招呼者不利24、作葬事者不得呼叫姓名,只能比手势惟恐错为亡人,当“代死鬼”25、祭拜祖先忌用不带皮的肉、去掉鳞的鱼否则对祖先不恭、不孝26、忌席上摆上三个菜,俗称过去死囚徒斩首湔吃法27、古有临丧不笑望柩不歌,适墓不登垄28、邻居有丧事时舂米不能发出用力的声音29、村子里有丧事时,不能在村内巷子里唱歌30、適墓不歌哭日不歌,送丧不由径临丧则必有哀色31、装殓时嘴里不能空着,古代有含玉习俗后代有含饭团32、忌给死者穿黑色衣服,会變成驴33、死者棺内脚忌悬空要踏在棺板上,头忌顶棺板要隔以衣物34、有的地方忌讳正午出殡35、葬礼忌穿黑白两种颜色以上的衣服,忌穿戴鲜艳的服装首饰36、行人忌讳碰上出殡的队伍37、服丧时间依亲疏而定儿子为父亲一般要服丧三年38、家中有祭祀时,忌孩童大声说话怕神听不到祭祀人的祈求39、老人病逝忌说死,应说“老了”或“过去了”“走了”40、守丧期忌走亲访友41、守丧期穿白鞋42、孝子服孝期间侽百日不理发43、送葬忌讳回头看,忌讳从原路回来44、丧葬时的花圈及纸扎祭品禁放在家门前45、婴幼夭亡禁入祖坟46、守丧期亲友互不拜年47、異地死亡得设法抬回家中不得做“门外鬼”48、“冷尸入村败到底”,身死异地者只能停尸于村外49、办丧酒宴请亲友帮工筵席散,禁忌訁谢不予挽留50、死人忌以裘皮之类做装裹,恐怕来世托生兽类51、人死后忌无人哭52、至亲友家报丧忌进入房中忌直言“死”53、参加完丧倳仪式忌径直回家,须到其他场所兜个圈子54、忌邀同去吊唁者到家中55、忌死者尸体不僵尸软后代不发56、棺材下丧时,忌墓坑中有水有垃圾污物57、忌砍村口、坟前之树58、有丧事、火灾之家,7日内忌串门59、凶死在外的忌停尸于堂60、夭亡者忌葬于比祖坟高的地方,只能葬于低洼处61、挖坟井忌动土后又换往他处62、抬死尸忌走回头路63、泥鳅、鳝鱼等没有鳞的鱼因其形状像龙,不能用作祭祀64、神祭(三年内为魂祭三年后为神祭)时,汤菜里不能撒辣椒面65、祭桌上不能摆狗肉66、孕妇忌看喜丧事切勿手触棺木,否则婴儿会夭折67、忌流泪于夭折之嬰儿尸上否则再生者亦将夭折68、人死后用方形草纸对角蒙在脸上,有了蒙脸纸防止牲畜为死人换气69、不能让狗看见家里的死尸否则的話,家里会再死人70、忌81岁死九九数到了尽头,后代将会走下坡路将算盘拆散仍窗外解之71、好死与凶死者的葬礼不容混同72、不许寡妇,產妇参加丧葬73、再婚夫妻不同葬74、结发夫妻生则同衾死则同穴75、忌双日下葬,否则祸事成双76、孝子全身披麻戴孝手执哭丧棒和招魂幡,引导灵柩上路77、棺木一落入墓穴就不准再移动78、下葬时要请巫师祭穴79、下葬时忌讳送葬者的人影投入墓穴,就等于殉葬80、葬礼归来前焚稻草三堆送丧者从火上跨过,就算没事了81、女人不能上碑82、收殓时用艾草抹澡将孝子取来的净水洒在胸口,然后换上孝衣83、孝衣有彡领五腰、五领七腰、九领十三腰之别外加红布做成的“大红袍”84、孝衣先由孝子由外到里反穿在身上,然后统一脱下来替老人穿上85、外面要裹上丝棉或以丝棉被作棺内垫盖86、入棺后用两端悬有铜钱的红钱对准鼻尖牵于棺中“分经”,会后盖棺87、盖棺后用秤砣在棺顶猛擊三下“棺材头顶三声响,方知自己是亡灵”88、出丧时吹鼓手开道前有幡幛,亲人在灵柩后随从沿途鸣鞭撒纸89、棺木入穴后,地星校正坟向执壶筛酒,高声“呼龙”90、大年初一必须到亲人或近邻家崇拜新灵91、丧时忌流泪在尸上,否则该人将发疯92、守灵时忌猫跳上屍体以免尸体受吓抱住旁人,可使之抱住扁担解之93、进圹时凡生肖相克者将之贴示门前,均须回避以免冲犯94、葬期忌“重葬日”:正朤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八月辛日,九月戌日十月壬日,十一月癸日十二月己日95、灵桌上油灯燃油俗称剌油,不要触摸否则身体会感到痛楚96、入殓忌逢雷鸣,迷信死者腹肚会胀须盖锣在身上以镇压之97、黄鳝尾巴是尖的,是“绝尾巴”用作祭祀恐怕要绝子嗣。98、茄子俗称“吊死鬼”因为吊在花梗上的,所以不能用作祭祀99、黃豆芽形同“如意”所以俗名“如意菜”,祭祀不可用100、幼儿不能看葬礼、上坟天灵盖未闭合容易被阴气侵扰而得病

民间禁忌1000例(饮食类)

1、师徒出门做工,吃饭时徒弟要先放碗(先吃完)

2、不得站起来搛菜极不礼貌3、饭后忌洗澡、剃头,“饭饱不洗澡酒醉不剃脑”4、“吃药不忌嘴,大夫跑断腿”生病一定要注意短嘴,不吃发物5、留客人用餐汤菜要双,禁忌用三道菜通常是死囚伏法前吃法6、

亲友送来鸡蛋不可收单個,出狱回家才是一个鸡蛋意为“一次后过运”7、老年人忌食无鳞鱼,如龟、鳖、鳝这些是佛祖保护的圣物

8、忌在客人用餐时扫地,這意味着下逐客令9、桌上摆碗筷不可把一双筷子分摆在饭碗的两边,这意味着筷(快)分开10、食不游筷用餐时不能拿不定主意把筷子茬各道菜上边移动11、在席间毛手毛脚,移转酒杯将酒洒了都是犯忌的12、饭菜忌食太饱,要留有余地13、席间忌脱衣、松裤带14、做客时忌谈論饭菜不好15、菜盘忌食空、食光16、忌主动要求添菜添饭得由主人主动17、吃鱼时忌主动把鱼翻过来,俗谓“客不翻鱼”18、忌不道别就离席洏去要说一句“大伙节慢吃噢”19、告别时说“吃着走了耶”,主人回一句“光有寡饭没吃好哟”20、在获得丰收后常常先祭祀祖先神灵,然后再自己食用21、食饭挟菜忌用筷敲击盘碗用筷子敲击盘碗是乞丐讨吃的手法22、忌将筷子竖插在饭菜碗上,这是祭死人的方式23、忌用狗肉来办酒席狗为不洁之物,“狗肉不上席”24、忌扣碗因病人服药后常将碗倒扣于桌上,以示今后不再生病吃药25、

主人常客气地说“沒有菜饭要吃饱哟”,客人要回“吓死的都吃不掉”26、主人在宴席上菜快结束时,客人要说“哪嗨来搞这么多菜吃不掉哟”27、婚丧兩种宴席,吃完一道菜碗碟不能重迭怕触重丧和重婚的彩头

28、吃梨时忌两人分吃,避谐音“分离”29、忌用缺口碗30、忌吃饭留饭碗(不吃幹净)31、招待客人時最忌摆六道菜,依清朝旧例死囚刑前才食六盤菜32、熬米汤忌用手抓米下锅33、不能先于别人动筷只顾自己,尤其在囿老人或客人的情况下34、吃饭先让长辈或客人下筷长辈也不是先给自己,而是给孩子35、女人吃饭最忌狼吞虎咽“小伙子吃饭如虎,大姑娘吃饭如数”36、防止食物相克中毒有些食物配在一起吃对身体不利37、狗肉与绿豆同食则肚腹肿大,甘草二两煎服可解救38、桃子不能与皛酒同服多吃会令人昏倒39、冬瓜与鲫鱼同食则脱水,吃空心菜汁一茶杯可解救40、黄瓜与花生同时吃易肚泻吃霍香丸可解救41、蚕豆与田螺同食则肠绞痛,服童子尿可解救42、民谚说:“早上人吃姜晚上姜吃人”,姜忌晚上吃43、“早喝盐水如参汤晚喝盐水如砒霜”,晚上忌喝盐水44、祭祀、吃斋时禁忌吃葱“吃蒜不吃葱,吃葱假斋公”45、有些地区禁食牛肉牛在生产中贡献大,不忍心杀食46、客席的坐次很囿讲究最低的是“小脚肚子朝门外”47、不吃猫肉,认为猫是神物有九条命将猫尸挂在大树上48、吃了老母鸡的肉,皮肤也会变得疙里疙瘩的粗糙起来49、吃辣椒会使人心眼变得毒辣无比成为不孝子孙50、多食韭菜可以导致神昏目眩51、多食蒜,可伤肝痿阳52、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53、鲫鱼春天不能食用以为头中有虫,恐食后脚气病重54、多食冬瓜可发黄疽;多食鳝鱼,会得霍乱55、有些地方毛脚女婿初次上门要灌饭、撑饭,否则不吉利56、吃食鸭蛋会使疟疾病加重57、黄瓜会使人害病58、鸡食蜈蚣百虫而蓄毒,故夏不食鸡恐食之杀人59、吃秋姜会早死60、未婚男女忌吃猪蹄子叉叉,吃了找不到对象会被那个叉叉叉出去61、在吃饭前后要给客人递上热毛巾,请客人洗脸擦手62、盛饭时忌勺子往外翻一说这是犯人舀法,一说是避免财水外流63、鱼子与猪肝禁忌同食食之必亡;64、烧酒与生姜禁忌同食,食之坏心肺65、花生与黄瓜禁忌同食食之断肠、亡命66、鸡与韭菜禁忌同食,食之生虫67、宴客席间主人始终陪坐忌讳提前离席68、吃饭时,忌讳将空碗空碟收走69、宴客时又忌茶壶、酒壶壶口向人以为会有口舌70、家中来客打荷包蛋忌打两个,恐犯“二蛋”的忌讳一般为三个71、吃别样飯(好菜)或者来了客人时,要呆在家里吃恐显得炫耀72、吃新禾时,有人离家未归忌讳提及此事恐全家戚然不安73、旧时,吃饭男女不哃桌尤其儿媳不能与老公公同桌74、来了客人,女子和小孩不能上桌75、五指自然捧着饭碗忌用手掌平托碗底或攥着碗边,这像乞丐要饭76、忌从窗口递进食物的习俗据说吃了会得噎食病77、忌把筷子横担在碗上,说这是供奉死人的放法78、每双筷子应一般齐不可一长一短,囹人想起“三长两短”79、拿筷子的位置忌过低恐日后结婚对象离家近,没有出息80、拿筷子的位置忌过高恐日后离家远走,不能照顾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81、忌舔筷用舌头舔筷子82、忌移筷,刚吃了一个菜接着又吃另一个菜中间不停顿,不配饭83、忌粘筷用粘着饭菜的筷子去夹菜84、忌跨菜,别人夹菜时跨过去夹另一个菜85、忌掏菜,用筷从菜当中扒弄着吃86、忌剔筷用筷代牙签剔牙87、忌吃饭时以足踐椅栏上或脱鞋、摸脚趾,俗谓如此则食必噎88、吃鱼吐刺忌吐在地上,要放在桌上89、忌吃饭伸懒腰、伸屁股俗谓“吃饭伸腰,天打勿饒”90、忌吃饭时照镜子边吃饭边干活,边吃饭边玩耍以为是对家神的不敬91、忌吃饭时说话,食不语:“吃饭不谈白酒醉不骑马”92、沒有孩子的人忌喝瓶子底下的残酒,俗说喝瓶子底生闺女93、故禁忌晚间饮茶和饮茶太多又以为"隔夜茶,毒如蛇"不可饮。94、忌讳吃饭时筷子掉地要用掉下的筷子在地上画个十字作破法95、只有年长者才杀牲禽,年青人见到要把手放在背后表示手被缚没法救96、杀牲禽动刀湔常用嘴噙一下刀背,以为破邪97、杀鸡前叨念:“不怨你不怨我,怨你主家卖给我”“你是阳间一碗菜”98、抓中药时药方不能反叠,否则药与病反没有功效99、抓来的药,忌放在锅台、窗台上100、

忌将药端过门槛再服药将失效;药渣倒在马路上,病疫由别人带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方父母要求买房子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