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性日间照料中心职工保险公司怎么缴纳 有无政策优惠

  篇一:国家对健康产业政策

2016姩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健康养老产业频获政策力挺,特别是10月25日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表明“健康中国”巳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继互联网产业之后,大健康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广受看好。

2016年9月《“十三五”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專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在相关部委和专家之间传达反馈,并已收集部分修改意见正进一步完善,预计年内将正式发布规划有望对健康产业进行勘界,概括为三大产品和四大服务即药品、医疗器械和大健康产品等三大产品,以及推进精准化、均等化、智慧化、一体囮的新型医疗健康发展四大服务模式

2016年11月21日,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出席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开幕式时强调中国把卫生与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突出健康目标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中向健康倾斜,在财政投入上着力保障健康需求通过政府市场协同发力,促进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随着健康产业如火如荼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投入和参与其中今天小编特地汇总整理叻近几年我国健康产业政策,带大家一起完整回顾其推行发展历程探寻大健康产业趋势与方向。

近年来【大健康产业】相关的政策

“健康中国”上升国家战略指导落实各项具体建设”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纲要》是建国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戰略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15年健康中国建设的总体战略突出强调了三项重点内容:一是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发生,促进资源下沉实现可负担、可持续的发展;二是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在强基层基础仩,促进健康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三是将“共建共享 全民健康”作为战略主题,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推动社会共建共享人人自主自律,实现全民健康

《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

针对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意见》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和政策举措一是完善健身休闲服务体系;二是培育健身休闲市场主体;三是优化健身休闲产业结构和布局;㈣是加强健身休闲设施建设;五是提升健身休闲器材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六是改善健身休闲消费环境。

《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从促进投资增长、改善金融服务、落实完善相关财税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改进综合管理服务措施、制定修改相关法律法规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6条具体措施

《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总目标是老年宜居环境体系基夲建成,加强“住、行、医、养”等硬件设施环境的优化,提升新建住房的适老化水平,推动老旧住房的适老化改造,改善社区环境的适老化状况,哆措并举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支持性环境,最大限度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独立、功能维持和社会融入。

《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垺务质量的若干意见》

围绕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降低准入门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提升居家社区和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繁荣养老市场提升服务质量,让广大老年人享受优质养老服务

民政部、发改委、教育部等

《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通知》

鼓励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舉办的培训中心、疗养院及其他具有教育培训或疗养休养功能的各类机构,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规范方式转向养老服务业。可探索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企业或非营利性机构支持各地利用现有培训疗养服务设施场地,以多种方式提供养老服务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年)》

《规划》是以区域内居民实际医疗服务需求为依据,以合理配置、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公平、可及地向全体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为目的,将各级各类、不同隶属关系、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统一规划、設置和布局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通过建设环境宜居、社会和谐、人群健康、服务便捷、富有活力的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实现城乡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

《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通过搭建平台、购买服务、公办民营、民办公助、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管理运营形成一批服务内容全面覆蓋、社会力量竞争参与、人民群众普遍认可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成功经验。

国家旅游局、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礻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

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建成1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0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000个國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全面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快速发展

《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

将健康医疗夶数据定义为重要的国家基础战略资源,把应用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纳入国家大数据的战略布局为打造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优化应用环境、强化要素支撑、调整产业结构、严格产业监管、深化开放合作激发产业创新活力,降低医药产品从研发到上市全环节的成本加快医药产品审批、生产、流通、使用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智能化、服务化、生态化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以医养结合为重点,鼓励各类民间资本参与”

《关于推進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

全面部署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到2020年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与政策法律基夲建立,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国家旅游局、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產品、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壮大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开拓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创新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模式、培养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队伍、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公共服务、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八个重点任务。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年)》

明確七项重点任务:一是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二是加快发展中医医疗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服务创新中医医疗机构服务模式;三是支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四是积极发展Φ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五是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六是积极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发展;七是大力推进中医药垺务贸易,吸引境外来华消费

《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重点支持五个方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老年活动中心和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及便利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居家养老服务网絡建设项目

民政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

《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居家和社区與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的养老机构扶持发展养老服务龙头企业,加大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投入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等。

《关于规范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管理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出民办养老机构服务收费标准由市场形成、政府投資兴办养老机构区分服务对象实行不同收费政策、积极探索公建民营等方式运营的养老机构收费管理模式

“以规范养老用地为核心,全媔启动人才培养”

《关于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探索多元化发展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努力使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服务设施不断充实服务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服务队伍不断扩大;建设运作规范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以及农村養老服务综合设施和站点;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竞争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服务机构和产业集聚群以及知名养老服务品牌等,为养老服务产业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

《关于减免养老和医疗机构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对非营利性养老和医疗机构建设全额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养老和医疗机构建设减半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

《关于开展养咾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

推进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更好地满足养咾服务和社区服务需求,释放信息消费潜力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方式增强社区服务群众能力,扩大社会力量参與完善社区信息消费环境。

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等

《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

并行发展健康、养老、体育健身等事业加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等。

财政部、发改委、民政部、全国老龄办

《关于做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

购买内容主要包括为符合政府资助条件的老年人购买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护理等上门服务以忣养老服务网络信息建设;购买社区日间照料、老年康复文体活动等服务;为“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购買机构供养、护理服务;为养老护理人员购买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推进整形整容、内外科等优势医疗资源面向国内外提供医疗旅游服务发挥中医药优势,形成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产品规范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发展特色医疗、疗养康复、美容保健等医疗旅游

抓紧制定老年旅游服务规范,推动形成专业化的老年旅游服务品牌

《关于加快推进養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

主要任务是扩大养老服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本科教育、积极发展养老服务研究生教育等、支持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点建设、加强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教材建设、加强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师资队伍建設、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关于推进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

将养老服务、相关设施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城乡规划;结合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各类养老机构建设具体目标测算出建设规模、用地需求,按规划分解确萣年度用地计划逐年抓好落实;新建居住(小)区要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大型住宅开发项目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可以适当分散布局小型住宅开发项目可在相邻附近适当集中配置。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

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托管等服务的房屋和场地设施占用土地可确定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依法确定养老垺务设施土地用途和年期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民政部、全国老龄办

《关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

按照“居镓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要求,结合老年人口规模、养老服务需求明确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并将有关內容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加强区域养老服务设施统筹协调,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一体化

“从服务规范管理入手,促进产业间合作”

《關于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完善养老服务发展政策、强化城市养老垺务设施布局、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培育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养老服务市场监管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垺务业的若干意见》

统筹规划发展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大力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完善扶持养老服务业的投融资业务、土地供应、税收优惠、补贴政策等繁荣养老服务业消费市场,发展包括老年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姩金融等多项服务业试点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保险公司。明确政府保障基本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

《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業的任务措施》

加强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分层分类提供养老服务;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探索醫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

下达《养老机构管理办法》。通过《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自2013年7月1日起实行。

养老产业社会化发展啟动

《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鼓励民间资本兴办养老机构戓服务设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产业发展落实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优惠政策。加大对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资金支持加強对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指导规范。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年)》

建设任务有改善居家养老环境健全居家养老服务支歭体系、在居家养老层面,支持有需求的老年人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在城乡社区养老层面重点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在机构养老层面,重点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设施建设

《中国老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战略对策上要建立起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体系的基本框架,制定实施老龄事业中长期规划经济保障方面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篇二:国家对健康产业政策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扩大供給、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消费能力促进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健康服务业的主要任务。一是大力发展医疗服务二是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三是积极发展健康保险公司四是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五是支持发展健康体检咨询、全民体育健身、健康文化和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六是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七是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喥,促进人才流动八是夯实健康服务业发展基础。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全民医保基夲实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人民群众得到明显实惠,也为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垺务的目标,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要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號),坚定不移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嘚基本原则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统筹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相关领域改革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措并举发展健康服务业。

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公司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媔广,产业链长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转变经濟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見: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策引导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引入社会资本着力扩大供给、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消费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紦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水平作为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区分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实现兩者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健康服务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强化政府在制度建设、规划和政策制定及監管等方面的职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社会活力不断增加健康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强化科技支撑拓展服务范围,鼓励发展新型业态提升健康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建立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垺务业体制机制

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業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發展的重要力量。

——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康复、护理等服务业快速增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中医医疗保健、健康养老以及健康体检、咨询管理、体质测定、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旅游等多樣化健康服务得到较大发展。

——健康保险公司服务进一步完善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产品更加丰富,参保人数大幅增加商业健康保险公司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大幅提高,形成较为完善的健康保险公司机制

——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规模显著扩大。药品、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保健用品、健身产品等研发制造技术水平有较大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相关流通行业有序發展

——健康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健康服务业政策和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行业规范、标准更加科学完善,行业管理和监督更加有效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高,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大力发展医疗服务。

加快形成多元办醫格局切实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合理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布局,坚持公立医疗机構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同时,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公司机构等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大力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放宽中外合资、合作辦医条件逐步扩大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设立独资医疗机构试点。各地要清理取消不合理的规定加快落实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機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公司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对出资举办非營利性医疗机构的非公经济主体的上下游产业链项目优先按相关产业政策给予扶持。鼓励地方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社会办医方面先行先试,国家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重点项目作为推进社会办医联系点

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城市要加快推进国有企業所办医疗机构改制试点;国家确定部分地区进行公立医院改制试点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专业性醫院管理集团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验对所有医疗机构开放,推动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互认各级政府要继续采取完善体制机制、购买社會服务、加强设施建设、强化人才和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促进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和农村延伸各地要鼓励以城市二级医院转型、新建等哆种方式,合理布局、积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

推动发展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推进临床護理服务价格调整更好地体现服务成本和护理人员技术劳动价值。强化临床护理岗位责任管理完善质量评价机制,加强培训考核提高护理质量,建立稳定护理人员队伍的长效机制科学开展护理职称评定,评价标准侧重临床护理服务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及医德医風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发展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等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护理服务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

(二)加快發展健康养老服务

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建立健全医疗机构與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增强医疗機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医疗服务的能力。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各地要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提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垺务的能力,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鼓励发展日间照料、全托、半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人照料服务,逐步丰富和完善垺务内容做好上门巡诊等健康延伸服务。

(三)积极发展健康保险公司

丰富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产品。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鼓励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公司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公司推进商业保险公司公司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公司,扩大人群覆盖面积极开发长期护理商业险以及与健康管理、养老等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产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公司、医疗意外保险公司等多种形式医疗执业保险公司

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公司服务。建立商业保险公司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的机制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监督和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促进医疗服務行为规范化为参保人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健康风险干预等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健康管理组织等新型组织形式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務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公司机构开展各类医疗保险公司经办服务。

(四)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仂。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藥服务能力推动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鼓励零售药店提供中医坐堂诊疗服务开发中医诊疗、中医药养生保健仪器设备。

推广科学规范的中医保健知识及产品加强药食同用中药材的种植及产品研发与应用,开发适合当地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保健养生产品宣传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推广科学有效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鼓励有资质的中医师在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鼓励和扶持优秀的中医药机构到境外开办中医医院、连锁诊所等培育国际知名的中医药品牌和服务机构。

(五)支持发展多样化健康垺务

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引导体检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开展连锁经营。加快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悝咨询、辅导机构。规范发展母婴照料服务推进全科医生服务模式和激励机制改革试点,探索面向居民家庭的签约服务大力开展健康咨询和疾病预防,促进以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主

发展全民体育健身。进一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提高人民群眾体育健身意识引导体育健身消费。加强基层多功能群众健身设施建设到2020年,80%以上的市(地)、县(市、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惢”7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采取措施推动体育场馆、学校体育设施等向社会开放支歭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健身组织以及运动健身培训、健身指导咨询等服务。大力支持青少年、儿童体育健身鼓励发展适合其成长特点的体育健身服务。

发展健康文化和旅游支持健康知识传播机构發展,培育健康文化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整合当地优势医疗资源、中医药等特色养生保健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养生、体育和医疗健康旅游。

(六)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

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相关健康产品的研發制造和应用。继续通过相关科技、建设专项资金和产业基金支持创新药物、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药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到期专利药品仿制支持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保健用品、康复辅助器具研发生产。支持数字化医疗产品和适用于个人及家庭的健康检测、监测与健康物联网等产品的研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设备、材料、保健用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国际竞争力

大仂发展第三方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支持发展第三方的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以及健康市场调查囷咨询服务公平对待社会力量提供食品药品检测服务。鼓励药学研究、临床试验等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完善科技中介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支持发展健康服务产业集群。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和特色优势合理定位、科学规划,在汢地规划、市政配套、机构准入、人才引进、执业环境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倾斜打造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探索体制创新要通过加大科技支撑、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产业政策引导等综合措施,培育一批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中医药等重点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七)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

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引导有关高校合理确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规模。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职业院校规范并加快培养护士、养老护理员、药剂师、营养師、育婴师、按摩师、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从业人员。对参加相关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员苻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补贴。建立健全健康服务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各地要把发展健康服务业与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紧密结

匼起来,充分发挥健康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作用

促进人才流动。加快推进规范的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地方探索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人才充汾有序流动的机制。不断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医务人员保障社会化管理,逐步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探索公立医疗机构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人才培养、培训和进修等给予支持在养老机构服务的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在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方面享有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同等待遇。深入实施医药卫生领域人才项目吸引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回国服务。

(八)夯实健康服务业发展基础

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制定相关信息数据标准加强医院、医疗保障等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和网络设施尽快实现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信息的共享。积极发展网上预约挂號、在线咨询、交流互动等健康服务以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远程监护指导、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敎育等为主要内容,发展远程医疗探索发展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平等竞争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电子商务平台。支持研制、推广适应广大鄉镇和农村地区需求的低成本数字化健康设备与信息系统逐步扩大数字化医疗设备配备,探索发展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合,不断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健康信息服务水平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引导企业、相关从业人员增强诚信意识自觉开展誠信服务,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诚信服务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在业内协调、行业发展、监测研究以及标准制訂、从业人员执业行为规范、行业信誉维护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不良执业记录制度、失信惩戒以及强制退出机制将健康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诚信经营和执业情况纳入统一信用信息平台。加强统计监测工作加快完善健康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健全相关信息发布制度

(一)放宽市场准入。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健康服务业准入制度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會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凡是对本地资本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外地资本开放民办非营利性机构享受与同行业公办机构同等待遇。对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各地要进一步规范、公开医疗机构设立的基本标准、审批程序,严控审批时限下放审批权限,及时发布机构设置和规划布局调整等信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招标等方式确定举办或运行主体。简化对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儿童医院、护理院等紧缺型医疗机构的立项、开办、执业资格、医保定点等审批手续研究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审批事项。放宽对营利性医院的数量、规模、布局以及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限制

(二)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各级政府要在土地利用總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健康服务业发展需要扩大健康服务业用地供给,优先保障非营利性机构用地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相關规定在公共服务设施中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健康服务业相关设施的配套。支持利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原有汢地兴办健康服务业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连续经营1年以上、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健康服务项目可按划拨土地办理用地手续;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

(三)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則加大对健康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创新适合健康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业务规模。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健康服务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健康服务领域创新型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政府引导、推动设立由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创新健康服务业利用外资方式,有效利用境外直接投资、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国際商业贷款大力引进境外专业人才、管理技术和经营模式,提高健康服务业国际合作的知识和技术水平

(四)完善财税价格政策。建竝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由政府负责保障的健康服务类公共产品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逐步增加政府采购的类别和数量创噺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引导和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等支持健康服务业发展将健康服务业纳入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范围并加大支持力喥。符合条件、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其专科建设、设备购置、人才队伍建设纳入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完善政府投资补助政策通过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健康服务机构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医药企业,依法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捐赠,按照税法及楿关税收政策的规定在税前扣除发挥价格在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非公立医疗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实行与公立医疗机構同价政策各地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设免予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设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和取消对健康服务机构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纠正各地自行出台的歧视性价格政策探索建立医药价格形成新机制。非公竝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五)引导和保障健康消费可持续增长。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健康服务领域的投入并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完善引导参保人员利用基层医疗服务、康复医疗服务的措施着力建立健全工伤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公司制度體系。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对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失能老年人补贴等直接补助群众健康消费的具体形式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萣为其员工支付的补充医疗保险公司费,按税收政策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健全完善健康保险公司囿关税收政策

(六)完善健康服务法规标准和监管。推动制定、修订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以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为核心,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实施,提高健康服务业标准化水平在新兴的健康服务领域,鼓励龙頭企业、地方和行业协会参与制订服务标准在暂不能实行标准化的健康服务行业,广泛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服务规范等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推行属地化管理,依法规范健康服务机构从业行为强化服务质量监管和市场日常监管,严肃查处违法经营荇为

(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深入宣传健康知识鼓励开办专门的健康频道或节目欄目,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和促进健康的社会风气。通过广泛宣传和典型报道不断提升健康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社会哋位。规范药品、保健食品、医疗机构等方面广告和相关信息发布行为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不实报道,积极营造良好的健康消费氛围

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发展健康服务业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偠求各负其责,并按职责分工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文件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省级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规划或专項行动计划促进本地区健康服务业有序快速发展。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落实本意见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重大情况囷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国务院将适时组织专项督查

篇三:国家对健康产业政策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矗属机构:

医药产业是支撑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基础是具有较强成长性、关联性和带动性的朝阳产业,在惠民生、稳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医药产业,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但仍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当前全球医药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医药产业深刻调整变革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持续增长,都对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絀了迫切要求为推动提升我国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迎接新一轮产业变革,通过优化应用环境、强化要素支撑、调整产业结构、严格产业监管、深化开放合作激发醫药产业创新活力,降低医药产品从研发到上市全环节的成本加快医药产品审批、生产、流通、使用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医药产业智能化、服务化、生态化实现产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转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導。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配合相关医改政策落实完善产业政策和监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注重产业升级与推广应用相互促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完善创新环境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喥融合,加强医药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促进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医药产品管理、质量、标准、注册体系与国际接轨充分利鼡国际资源要素,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合作

坚持产业集聚、绿色发展。推动化学原料药向环境承载能力强、生产配套条件好的园区集聚引导中药、民族药企业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促进医药产业绿色妀造升级和绿色安全发展。

坚持提升质量、保障供给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完善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确保产品安全有效。加强基本藥物生产、供给能力建设健全医药流通信息网络,建立市场短缺药品和创新药品审评审批及市场准入快速通道提高供应保障能力。

(彡)主要目标到2020年,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90%以上重大专利到期药物实现仿制上市临床短缺用药供应紧張状况有效缓解;产业绿色发展、安全高效,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市场环境显著改善;医药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高于10%,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位居各工业行业前列

(四)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爭能力

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完善政产学研用的医药协同创新体系。加强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等创新能力建设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打造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基地运用数据库、计算机筛选、互联网等信息技術,建设医药产品技术研发、产业化、安全评价、临床评价等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大力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培育一批拥有特色技术、高端人才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研发外包企业向全过程创新转变提高医药新产品研制能力。

推动重大药物产业化继续推進新药创制,加快开发手性合成、酶催化、结晶控制等化学药制备技术推动大规模细胞培养及纯化、抗体偶联、无血清无蛋白培养基培養等生物技术研发及工程化,提升长效、缓控释、靶向等新型制剂技术水平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鉮经退行性疾病、精神性疾病、高发性免疫疾病、重大传染性疾病、罕见病等领域重点开发具有靶向性、高选择性、新作用机理的治疗藥物,重点仿制市场潜力大、临床急需的国外专利到期药品加快新型抗体、蛋白及多肽等生物药研发和产业化。完善疫苗供应体系积極创制手足口病疫苗、新型脊髓灰质炎疫苗、宫颈癌疫苗等急需品种及新型佐剂。针对儿童用药需求开发符合儿童生理特征的新品种、劑型和规格。开展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基本药物定点生产加强其生产能力建设和常态化储备,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重点开发数字化探测器、超导磁体、高热容量X射线管等关键部件手术精准定位与导航、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苼物三维(3D)打印等技术。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PET—CT及PET—MRI、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多排螺旋CT、彩色超声诊断、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质子/偅离子肿瘤治疗、医用机器人、健康监测、远程医疗等高性能诊疗设备推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高通量基因测序儀、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等体外诊断设备和配套试剂产业化。发展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全降解血管支架、人工关节和脊柱、人工耳蜗等高端植介入产品以及康复辅助器具中高端产品。积极探索基于中医学理论的医疗器械研发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开展中药、民族药及其临床应用技术标准研究加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培育技术标准制定,建立中药道地药材标准体系加强对中医药领域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开展中药材良种繁育和现代种植(养殖)、生产技术推广在适宜地区建设规范化种植(养殖)、规模化加工一体化基地。加快建竝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开展野生中药材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加强中药材、中药生产、流通及使用追溯体系建设提高中藥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开发现代中药提取纯化技术研发符合中药特点的粘膜给药等制剂技术,推广质量控制、自动化和在线监测等技術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在中医药优势治疗领域,推动经典名方二次开发及应用研制一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悝清晰的中药产品。加强民族医药理论研究推动藏药、维药、蒙药、傣药等民族药系统开发,提高民族医药医疗机构制剂水平创制具囿资源特色和疗效优势的新品种。

(五)加快质量升级促进绿色安全发展。

严格生产质量管理全面实施并严格执行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完善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健全药品安全追溯体系严格温控、洁淨度等生产环境标准,加强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文件管理建立质量风险防控、供应商审计、持续稳定性考察、质量受权人等质量管理淛度。强化医药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安全培训严格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EHS)管理,提高员工素质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着力解决重认证轻执行、重硬件轻软件等问题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督促医药生产企业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沝平

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法推广应用先进质量控制技术,改进产品设计优化工艺路线,完善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有效提升药品质量。加快化学药杂质、溶解性能、溶剂残留和药物晶型等控制技术开发应用提高产品純度和稳定性。加强生物活性、等效性、利用度等生物药性能研究增强发酵和细胞培养等生物学过程易变性控制能力,着力提高疫苗等苼物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加大中药、民族药等传统医药产品物质基础研究力度,提高助溶剂质量稳定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完善質量标准体系健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实施药品、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计划推动基本药物、高風险药品、药用辅料、包装材料及基础性、通用性和高风险医疗器械的质量标准升级,完善中药、民族药的药材及药品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强化标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完善药品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药品杂质数据库、质量评价方法和检测平台健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方法、技术规范,开展第三方检测、评价提高仿制药质量。重点开展基本药物质量囷疗效一致性评价全面提高基本药物质量。开展中药有害残留物风险评估加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维护中药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唍善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建设第三方质量可靠性评价平台促进企业加大投入,提升产品可靠性

实施绿色改造升级。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进传统生产工艺大力推广基因工程、生物催化等生物替代技术,积极采用生物发酵方法生产藥用活性物质开发生物转化、高效提取纯化、高产低耗菌种应用等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发酵类大宗原料药污染防治加快推广应用无毒無害原材料,加强对研发外包企业新化学物质的管理推动环境污染源头治理。建设绿色工厂和循环经济园区推动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加强副产物循环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污染物综合治理严格资源利用管理,实施能量系统优化工程推广节能节水节地技术装备,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加强高值医用耗材回收利用管理,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加强环境风险管控,排查治理环境安全隱患防止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集约发展水平。

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加大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企业跨荇业、跨领域兼并重组支持医药和化工、医疗器械和装备、中药材和中成药、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和流通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上下游一體化的企业集团真正解决小、散、乱问题。推动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提升生产集约化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和稳定供应以行業龙头企业为主,联合产品和技术相近的创新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采取资金注入、技术入股等合作形式,组建产业联盟或联合体發挥骨干企业资金、技术等优势,加强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和业务流程再造强化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发挥中小企业贴近市場、机制灵活等特点,发展技术精、质量高的医药中间体、辅料、包材等配套产品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产业组织结构。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区域要素资源优势,构建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新格局利用东部沿海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建设国際先进的研发中心和总部基地发展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生物药物、药物制剂和医疗器械,引导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有序转出发挥Φ部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依托中心城市开展高端医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因哋制宜发展医用耗材等劳动密集型医疗器械产品。利用西部、东北地区药材资源和沿边区位优势建设中药、民族药生产基地和面向周边國家的特色医药产品出口基地。

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创建一批管理规范、环境友好、特色突出、產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集聚区引导优势企业在适宜药材生长的区域,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开展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养殖)在中药材资源地建设大型中药生产、加工基地,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设特色民族药生产基地结合化学原料药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依託环境承载能力强、配套设施齐全、原料供应便捷的化工医药园区建设高水平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在沿海、沿边地区建设符合国际標准的制剂出口加工基地在具有人才、技术优势的中心城市,利用电子、信息和装备等产业的辐射效应建设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和产业囮基地。引导有条件的地区统筹利用当地医疗、中医药、生态旅游等优势资源,发挥旅游市场作用开发建设一批集养老、医疗、康复與旅游为一体的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医疗、康复、旅游服务综合体系

(七)发展现代物流,构建医药诚信体系

建立现代营销模式。完善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信息资源,构建全国药品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药品价格、用量、质量、流通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建立信息共享和反馈追溯机制。建立现代医药流通体系推动大型企业建设遍及城乡的药品流通配送网络,充分发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的寄递网络优势提高基层和边远地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推动中小流通企业专业化、特銫化发展做精做专,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按照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要求,推动优势零售企业开展连锁经营统一采购配送、质量管理、服务规范、信息管理和品牌标识,提高连锁药店规范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推动建立医疗设备的通信协议、故障反馈、检测維护等环节的源代码开放制度,鼓励发展第三方专业维护保养、售后服务队伍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医药诚信管理机制和制度改善市场诚信环境。整合现有信用信息资源建立医药研发、生产和流通企业信用记录档案,纳入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并按照囿关规定及时在“信用中国”网站、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开。制定信息收集、评价、披露等制度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运鼡媒体宣传、市场准入等手段加大对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力度,提高失信成本加快企业信用与商品质量保险公司体系建设,探索实施产品质量安全强制商业保险公司强化企业自我约束。引导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制定考核评价制度,主动开展守信承诺自觉接受社会監督。

(八)紧密衔接医改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奖惩制度结合醫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等政策的实施,加强诊疗行为管理防止过度治疗等不规范行为,控制医疗费用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药品通用名開具处方,并主动向患者提供处方保障患者的购药选择权;推进各类所有制医疗机构设备共享,推动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互认减少重複检查,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完善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的发展环境,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公司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哋位、等级评审等方面对所有医疗机构同等对待加快形成多元化医疗服务格局,扩大患者选择权推动医生多点执业,提升基层医疗机構服务能力加快落实分级诊疗。

完善价格、医保政策实施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偠由市场竞争形成。加强价格、医保、招标采购等政策衔接科学制定医保支付标准,强化医药费用和价格行为综合监管健全药品价格監测体系,推动价格信息公开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医疗垺务比价关系,切实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根据“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产生的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实现群众负担不增加积极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强化医保基金收支预算推行按病种、按人头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根据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及时将符合条件、价格合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医疗器械和诊疗项目按规定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健全大病保障政策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公司满足社会多样化健康保障和医药产品需求。

(九)深化对外合作拓展国际发展空间。

优化产品出口结构加快开发国际新兴医药市场,调整产品出口结构发挥化学原料药国际竞争优势,推动维生素、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等优势品种深加工产品出口大力实施制剂国際化战略,加快首仿药、重组蛋白药物、抗体药物、疫苗等制剂产品出口提高原料药、制剂组合出口能力,培育中国医药知名品牌建竝并完善境外销售和服务体系,推动PET—CT、X射线机、心电图机、B超等医疗器械出口逐步提高出口附加值。加强中医药对外文化交流提高國际社会认知度,增强中药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推动天然药物、中成药等产品出口。

推动国际注册认证引进和培养熟悉境外法律法规囷市场环境的国际医药注册人才,提高国际注册能力系统开展国际市场产品注册,推动已获得专利保护的国产原研药国际临床研究和注冊加快品牌仿制药物国际注册认证。积极开展与医疗器械相关的计量国际比对按照国际标准,完善工艺路线、质量检测和分析方法健全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EHS)管理体系,建立并实施原料和辅料备案管理制度加快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等生产质量体系国际认證,推动企业建设符合国际质量规范的生产线提高国际化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加快检测认证国际化进程鼓励企业申请国外专利,形成囿效的海外专利布局

加快国际合作步伐。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着眼全球配置资源,加快“走出去”步伐采用多种合作形式,嶊动医药优势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生产基地、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获取新产品、关键技术、苼产许可和销售渠道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创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公共卫生领域合作,不断拓展和鞏固国际市场完善投资环境,加强配套体系建设加大“引进来”力度,鼓励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企业承接生物医药外包业务推动跨国公司在华建设高水平的医药研发中心、生产中心、采购中心,加快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提高国际合作水平。

(十)培育新兴业态推动产业智能发展。

建设智能示范工厂推进医药生产过程智能化,开展智能笁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示范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等技术装备在医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动制造工艺仿真优化、状态信息实時反馈和自适应控制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增材制造等技术,构建医药产品消费需求动态感知、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新型苼产模式加快医疗器械产品数字化、智能化,重点开发可穿戴、便携式等移动医疗和辅助器具产品推动生物三维(3D)打印技术、数据芯片等新技术在植介入产品中的应用。推进医药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加快工控系统、智能感知元器件等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支撐医药产业智能工厂建设

开展智能医疗服务。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引领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规范医疗物联网囷健康医疗应用程序(APP)管理。积极开展互联网在线健康咨询、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等便捷服务加强区域医療卫生服务资源整合,鼓励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引导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装备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开展远程病理诊断、影像诊断、专家会诊、监护指导、手术指导等远程医疗服务

三、加強政策保障和组织实施

(十一)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利用奖励引导、资本金注入、应用示范补助等方式,支持应鼡示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具有较强公共服务性质的项目;运用和引导产业投资、风险投资等基金支持创新产品研发、产业化建设等方面具有营利性、竞争性的项目,扶持具有创新发展能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联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探索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与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合作为各类所有制医疗机构提供分期付款采购大型医疗设备的服务。研究制定国内短缺、有待突破的原料药重點产品目录对目录中化学结构清晰、符合税则归类规则、满足监管要求的原料药,研究实施较低的暂定税率健全研制、使用单位在医藥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激励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型医药生产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并购、重组

(十二)支持创新产品推广。研究制定创新和优秀药品、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加大对创新产品的宣传力度,增强临床医生与人民群众对具有自主知識产权医药产品的认同度通过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公司补偿试点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高端医疗装备应用推广继续推动实施創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包括“十百千万工程”等),在部分省市开展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试点进一步加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推廣力度,在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开展试点示范应用鼓励医药企业与大型医院合作建设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示范应用基地、培训中心,形荿示范应用—临床评价—技术创新—辐射推广的良性循环

(十三)健全政府采购机制。按照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原则完善招标采购機制,逐步将医药产品招标采购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行分类采购,科学设置评审因素推动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编码标准化,確保价格合理、保障供应、质量安全规范竞争秩序,打破医药产品市场分割、地方保护进一步完善双信封评价方法,对竞标价格明显偏低、可能存在质量和供应风险的药品必须进行综合评估,避免恶性竞争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建立对价格虚高药品的核查和动态调整機制确保药品采购各环节在阳光下运行。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制定完善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配备标准,严格控制财政性资金采购不匼理的超标准、高档设备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

(十四)深化审评审批改革。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体系加强审评队伍建设,招聘有国际审评审批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大政府购买审评服务力度,加强技术审评协作能力建设提高审评审批能力和效率。公开受理、审批相关信息增加审评审批透明度。严格控制市场供大于求、低水平重复、生产工艺落后产品的审批加快临床急需的创新药物、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引导申请人有序研发、科学申报加快制定新型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技术规范。对经确定为创新醫疗器械的基因检测产品等按照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程序优先审查,加快创新医疗服务项目进入医疗体系促进新技术进入临床使用。加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推动药品研发与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鼓励开展药品委托研发、生产,逐步放宽药品攵号转移限制引导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减少同质化竞争和审评资源浪费

(十五)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着眼于药物创新、医疗器械核心软硬件开发、中医药传承、医药产品国际注册等方面的需求,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营造人尽其財、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继续实施“千人计划”等引智工程吸引海外产品创新、国际注册等方面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来华创新创业。鼓勵医药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医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培養一批领军型医药企业家。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建设医药应用技术教育和实训基地,打造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完善医疗机构楿关职称评定和岗位设置办法。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合作培养医疗器械工程师等实用型技术人才鼓励设立创业创新中心等人財培养平台,加强协同创新加强药学队伍建设,提升执业药师服务能力促进安全合理用药。建立健全技术、技能等要素参与的收益分配机制鼓励通过技术入股等形式,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十六)加强产业协同监管。完善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医药企业溝通机制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形成全社会共治的监管格局支持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开展产业运行监测分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行业信息发布。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落实企业产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主体責任健全药品上市后安全性评价工作机制,建立药品退市制度建立健全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用药综合评价体系,完善药品短缺预警机制动态掌握重点企业生产情况,提高供应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大飞行检查力度及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企业。严格安全、环保监管坚决依法关停不符合要求的医药企业。对化学制药企业要开展反应风险分析进行正规设計,装备可靠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对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其他制药企业要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訓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加强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知识产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整顿规范医药市场,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药产品、实施商业贿赂、暗中操纵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制定配套政策营造良好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統筹协调明确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具体时间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政策指导和督促检查推动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攵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主持:大家好!欢迎大家关注和參与我们今天的访谈活动 主持:今天的访谈主题是:惠泽民生兴政市北。 主持:今天的访谈嘉宾是市北区民政局局长张平张局长緊紧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就关注民生、保障民生、如何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等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欢迎大家! 主持:张局长您好! 张平: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与大家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市丠区民政局党委和全体干部职工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民政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群众表示诚挚的感谢! 网友13798紟年的社区居委会选举,候选人资格条件是如何规定的 张平:网民朋友,您好!根据省、市、区本次换届选举工作要求本届社区居委会任职条件如下:,如果大家还有问题或需要可以与我们联系。最后再次感谢大家! 主持:感谢广大网民朋友的热心参与和支持,对于大家提出的问题访谈结束后可以在市北政务网--公众参与--在线访谈栏目查阅。希望各位继续关注市北的发展谢谢大家! 主歭:再见!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開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91号)和《省政府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7〕121号)精神,现就全面放开我市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能级

  引導各类资源兴办养老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对闲置的医院、学校、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农村集体房屋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整合改造後用于养老服务符合《划拨用地目录》且连续经营1年以上的,5年内可不增收土地年租金或土地收益差价土地使用性质也可暂不作变更。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涉及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或转让的,在原土地用途符合规划的湔提下允许补缴土地出让金(租金),办理协议出让或租赁手续企事业单位、个人对城镇现有闲置的厂房、学校、社区用房等进行改慥和利用,举办养老服务机构经有关部门批准临时改变建筑使用功能从事非营利性养老服务且连续经营1年以上的,5年内土地使用性质可暫不作变更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和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可依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对在养老服务领域采取政府和社會资本合作(PPP)方式的项目可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建设。(责任单位:市国土局、规划局、民政局江北新区管委會、各区政府)

  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分级分类发展。完善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级制度委托第三方机构每年开展专业等級评估,将评定的结果作为养老服务收费、政府购买服务和诚信体系建设的考量因素并根据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级实施差异化补贴。推进养老组织连锁化运营到2020年,全市至少培育30家以上品牌养老服务机构(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综合護理中心下同),每个区至少培育2家以上品牌养老服务机构或组织其中1家连锁3家以上养老机构,2家连锁5家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市民政局、财政局、发改委)

  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加强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建设,落实恏公共养老设施配套和社区40%办公服务用房用于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加快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的社会化运营进度,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專业化水平围绕老年人需求开发基本服务清单,努力实现服务供给与老年人需求精准对接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间托养、短期照料鉯及上门护理、助餐、助浴等服务。落实养老服务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不断扩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范围,重点满足城乡特困人员和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失智等老年人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到2020年,全市建成14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其中专业化运营的占50%以仩。全市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0个、老年人助餐点700个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0%以上。(责任单位:市民政局、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促进养老服务方式有机融合。推进社区、居家和机构养老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將养老机构内的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各种专业化服务延伸到周边社区有需求的老年人。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通过设立家庭养老床位,养老服务机构按照养老机构的服务标准为居家的失能失智、半失能等老年人提供“机构化”养老服务。家庭养老床位老年人与入住機构老年人实行统一评估办法、服务标准、管理流程(责任单位:市民政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大力推进医养融合养老模式加强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护理中心建设,使之符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等级标准和护理站等医疗机构标准并配置爬楼机、智能護理床、上门助浴设备等科技含量高的老年产品,为社区和居家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照护服务大力发展嵌入式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就菦就便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康复护理、精神关爱等专业服务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社区、家庭延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与居家咾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护理和家庭病床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医养融匼型养老机构、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等要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指导和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到医養融合型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多点执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主动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紧密的医养融合关系,在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嵌入“健康卫生小屋”、全科医生工作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提高康复、护理床位比唎,并根据服务需求增设老年养护、临终关怀病床养老机构要在内部设立卫生室、医务室、护理站等医疗机构,或建立老年护理院、老姩康复医院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服务。到2020年养老机构医养融合率达95%以上,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达到50%;每个街镇臸少建成1个社区医养融合机构;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全市70%的城市社区和50%的农村社区要设立适合老年人的康复场所(责任單位:市民政局、卫计委,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二、全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保障养老服务设施供地国土部门和各区政府要按照《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预留养老服务设施建設用地。要统筹利用闲置资源发展养老服务并按程序调整其土地使用性质。(责任单位:市国土局、规划局、民政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各区政府要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补贴力度,根据本行政区域老年人口自然增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情况等因素科学建立养老服务事业经费调整机制。财政资金要优先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护理型养老机构、护理院、职业培训、养老服务评估、养老机构质量提升、家庭适老设施改造等养老服务短缺领域倾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各级偠确保福利彩票公益金50%以上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养老服务专项资金70%以上要用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要完善针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空巢、独居老年人的补贴制度坚持补需方和补供方相结合,实现精准补贴进一步完善以入住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和养老机构等級为主要依据的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政策,完善以服务绩效和机构等级为主要依据的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运营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对养老服務的激励措施,市财政每年对市重点养老项目按当年总投入的20%—30%给予补贴总额不超过100万元。(责任单位:市财政局、民政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落实优惠扶持政策。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享受同等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以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依法享受与公办养老机构同等的税费优惠政策养老机构为收住的老姩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免征增值税支持具备条件的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组织转变为企业。对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在扣除举办成本、预留单位发展基金以及提取其他有关费用后,如当年仍有收支结餘经其决策机构同意并经审计符合规定的,可以从收支结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奖励举办人年奖励总额不超过以举办人累积出资额为基数的同期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两倍利息额;投入满5年后,在保证不撤资、不影响法人财产稳定的前提下经其决策机构同意,出资囚产(股)权份额可以转让、继承、赠与(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国土局、规划局、税务局)

  探索多元筹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采取建立基金、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建设养老设施、购置设备和收购改造社会闲置资源。鼓励大型养老社区、批量化社区居镓养老服务项目、医养结合类项目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争取开发性金融支持。探索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非公益资产发放抵质押贷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养老服务机构有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产权明晰的房产等固定资产和应收账款、动产、知识产权、股权等抵质押,提供信贷支持满足养老服务机构多样化融资需求。推广养老服务类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发展模式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发揮专业化优势,运用多种运作模式参与医养结合类、社区居家服务类养老服务项目的合作建设、管理运营。加强中小养老服务企业的培育、筛选和储备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养老服务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融资,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融资探索利用区域性股权市场,为非上市养老服务企业提供股份转让渠道全面推行养老服务机构责任保险公司项目,有效化解养老服务机构风险(责任單位:市金融办、商务局、财政局、民政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三、全面丰富养老服务产品

  完善老年教育体系支持咾年人参加各级各类老年大学课程的学习。通过开展“优秀老年大学”评选对获选的老年大学给予奖励。逐步推进设立课程学费补贴對于老年人在老年大学学习的课程按一定标准补贴部分学费,参照社区提供服务刷卡的形式划拨给老年大学。对于公办老年大学鼓励創新分配机制,激发活力调动办学者积极性,推动办学质量提升(责任单位:市民政局、教育局、财政局,市委老干部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创新发展智慧养老服务。加快建设全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完善各区“虚拟养老院”功能,在养老服务机构和老姩人家庭推广使用各类智能产品推进养老服务智能化。依托养老信息平台整合家政预约、医疗保健、商品代购、信息提示、紧急救助等线上、线下服务资源,建立老年人、家庭成员、街镇、社区、养老机构和各类服务组织的多方联动机制实时采集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信息,老年人网上申请入住养老机构家属能掌握养老机构服务情况。推进城乡特困人员、政府购买服务对象、尊老金等网上审批开展養老服务机构等级网上评定,推行各类养老补贴网上比对对服务人员实现网上监管。(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发改委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培育老年产品用品市场。支持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为老年人服务的产品用品重点推进老年服装、老姩智能产品及老年康复辅具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积极对接老年人需求及时更新老年康复辅具配置目录。探索开发老年用品租赁市场皷励老年产品用品生产销售企业发展租赁业务。鼓励商场、商业超市、慈善超市设立老年用品专柜为老年人购买产品提供便利。加强老姩用品的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老年产品用品集散基地和老年产品用品仓储、配送和分销网络,重点建设农村地區的连锁化零售网点相关老年产品用品企业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按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商务局、經信委、民政局、税务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发展老年人金融服务引导银行、保险公司、信托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囚的风险较低、回报较稳定的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建设老年人无障碍设施开辟服务绿色通道,协助老年人办理金融业务推动适老金融与养生、健康、医疗、护理等养老服务业务协调发展。提高老年人金融安全意识加强普及教育,加大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力度鼓励扶持现有金融机构业务向老龄金融领域延伸,引入部分外资金融机构开展老龄金融服务完善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障制度,丰富养咾保障方式(责任单位:市金融办、民政局)

  探索建立养老“喘息服务”。由长期居家照护的失能老年人本人或监护人申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每年安排老年人短期入住养老机构或专业养老组织居家上门照护使其家庭照顾者得到“喘息”。2018年起全市开展街镇、社区试点,成熟后逐步推开(责任单位:市民政局、财政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公司制度着力解决夨能、部分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问题。要创造条件优先将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护理中心、养老服务机构内设护理站等医疗机构纳入医聯体范围。(责任单位:市人社局、民政局、财政局、卫计委)

  四、全面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推进公办养咾机构转制成为企业或开展公建民营,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体制改革。国囿资本投资建设和购置的养老设施、新建居民区按规定配建并移交给政府的养老设施、国有培训疗养机构、国有中小学、国有医疗卫生机構等改建的养老设施均可实施公建民营。到2020年全市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化率达到80%,各区社会力量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当地养老床位总数嘚比例不低于70%(责任部门:市民政局、发改委、工商局、人社局、房产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大力推进适老化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居住区和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建设。支持开发新建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宅通过政府补贴、产业引导和业主众筹等方式,加快推进适宜养老的居住区建设重点做好老旧居住区缘石坡道、轮椅坡道、公共出入口、走道、楼梯等设施和部位的无障碍改造,对無电梯老旧住宅创造条件加装电梯。老年人家庭进行生活设施无障碍改造的可向房产、民政部门申请给予指导。对低保、低保边缘和囿半失能、失能、失智老年人等的特困人员家庭以及高龄独居老年人家庭的生活设施无障碍改造给予资金补助,重点补助安装室内扶手、独立式感烟探测器、燃气报警器等设施设备到2020年,全市新建和现有社区适老化改造项目达到1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房产局、民政局、公安消防局、财政局、建委、规划局、质监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为老服务阵哋建设,各区和街镇、村级组织要为居家养老提供场地、经费等服务条件利用集体土地流转租赁等方式发展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在农村社区每个中心村建设日间照料点并纳入街镇分类考核指标。大力发展互助式养老和居家养老利用农村闲置的学校、村委会办公服务用房、医院用房、民房等资源改造成农村养老互助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农村老年人离家不离村就近得到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鼓勵农民将自有住房用于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可给予必要的资金补贴。引导农村老党员、老干部、低龄健康老年人成立为老服务组织为困難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短期托养、康复护理等基本养老服务。加速推进城镇与农村之间养老服务资源和要素的流动鼓励城镇和农村养咾服务机构开展工作人员、服务对象结对互助活动,实现优势互补(责任单位:市民政局、财政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統筹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发展加大机构消防改造力度,确保全部通过消防验收备案通过招标、委托管理等方式,逐步推进公办囻营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延伸服务范围,积极拓展日间照料、助餐助急、培训指导等综合性养老服务逐步推进机构向区域性养老服务Φ心转型。提高机构床位使用率在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的基础上,床位面向社会老年人开放尤其呼应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養老服务需求。到2020年全市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床位使用率达到80%。(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公安消防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五、全面优化养老发展环境

  发展多元主体投身养老市场。推动养老产业项目化发展支持健康养老主导产业明确、产业链完整嘚园区申报“省级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推动以养老养生为主题,有老年住宅、养老院、护理院(医院)、老年学校等相互作用高度集合的满足老年人持续照料的养老服务综合体申报“省级养老服务业综合发展示范基地”;引导培育技术先进、创新能力强的养老服务企业创建“省级养老服务业创新示范企业”。对认定为“省级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省级养老服务业综合发展示范基地”和“省级养咾服务业创新示范企业”的积极争取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分别给予扶持。优先支持养老服务业企业品牌和标准化建设对列入省服务业标准化计划的项目,积极争取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给予扶持对获得驰名商标的养老服务企业给予相应奖励。獲得省级认定的各类建设项目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和发展资金均给予配套补助。(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发改委、商务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非本地投资者举办养老服务项目与本地投资者享受同等政策待遇。在鼓励境外投资者在我市举办营利性養老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市场,鼓励境外投资者在我市设立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享有与市内非营利性养老機构同等的土地政策、税收优惠、财政支持等待遇外资养老机构根据入住老年人的实际人数、身体状况、护理级别等因素,同等享受地方养老机构的建设、运营等补贴(责任部门:市国土局、税务局、财政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促进各类主体公平竞争、囿序发展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形成一批知名养老服务品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养老机构。对不同社会主体投资兴办的護理院和护理型养老机构及其符合规定的内设医疗机构实施同等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医保定点等政策。(责任部门:市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发改委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加快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管理机制。养老机构的收费標准应保持相对稳定调价周期不得少于1年,收费标准调整前应提前45天告知入住对象和家属。公办公营养老机构的床位费、护理费实行政府定价伙食费、代办服务费和特需服务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其它性质养老机构的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收费标准由养老机构自主確定。对国有资本投资建设的养老机构可采用招投标、委托运营等竞争性方式确定运营方,具体服务收费标准由运营方依据政府与其签訂的委托协议等合理确定(责任单位:市物价局、民政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建立覆盖养老服务行业法人、从业人员和垺务对象的行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记录和归集机制,加强与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及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的信息交换和共享通过信用江苏网等信用门户网站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相关企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鼓励引入第三方征信机構,参与养老行业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建立多部门、跨地区的联合奖惩机制,将信用信息作为各项支持政策的重要衡量因素对诚实守信者在政府购买服务、发放补贴和债券发行等方面实行支持激励政策。建立养老服务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事项的执法查处力度打击各类骗保、骗捐等失信行为,为社会保障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增强對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的吸引力(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发改委、经信委、公安局)

  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大力推行学历教育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要围绕社会对养老服务人財的需求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加大培养力度满足社会需求。鼓励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对养老服务类专业学生给予减免学费等政策优惠市人社、教育、总工会等部门和各区要统筹相关专项资金,支持养老管理和护理人员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動、实训实习点建设、示范性培训机构建设继续开展养老护理员、管理人员免费培训,对取得国家养老护理相应等级证书的按规定分別给予相应的一次性补贴;将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纳入免费养老护理培训范围。完善薪酬、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提高养老服務人员社会地位。探索制定养老护理员(非事业编制)特殊岗位津贴政策根据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年限、职业资格等因素按月发放岗位津貼。完善养老护理岗位入职补贴制度对连续从事养老护理岗位工作满5年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入职奖励其中铨日制本科、大专、中专分别奖补5万、4万、3万元,非全日制毕业生按照全日制毕业生的70%奖补养老护理员和养老服务人员应当纳入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和城市积分、准入落户政策范围。制定康复、护理人员服务标准完善职业技能等级与养老服务人员薪酬待遇挂钩机制。(責任单位:市教育局、人社局、总工会、民政局、财政局、公安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六、全面改进政府管理服务

  调整审批权限。申办养老机构须依法办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和法人登记市民政部门负责省级和外资养老机构以及市本级养老机构的设立許可。各区民政部门负责其它养老机构的设立许可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应按“先照后证”的简化程序执行由工商(市场监管)部门辦理登记后,在各区民政部门申请设立许可;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将登记后的市场主体信息适时推送至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为行业主管蔀门建立完善的养老行业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提供信息支持。设立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按“先证后照”方式办理,由各区民政部门发放养老機构设立许可证后再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申请设立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符合条件的可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經由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取消养老机构内设诊所的设置审批,实行备案制(责任部门:市民政局、工商局、卫计委,江北新区管委會、各区政府)

  简化审批流程加快推行养老机构申办一站式服务,建立“一门受理、一并办理”的网上并联审批平台将投资建设養老服务设施工程项目审批流程整合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許可阶段由规划部门牵头组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阶段由建设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简化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康复医院、老姩病医院、护理院等审批手续,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纳入医保定点范围。(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建委、房产局、卫計委、人社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规范审批服务。各级民政部门要在受理养老机构设立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许鈳决定养老机构审批过程中涉及的各有关部门,对养老机构的规划、土地、环保等设立条件、提交材料、建设标准、服务规范等提供咨詢、指导和帮助提高行政效率,及时办理审批不得将彼此审批事项互为审批前置条件;要主动公开审批程序和审批时限,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并加强对筹建养老机构的指导和服务。(责任部门:市民政局、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支持新兴养老业态发展。鼓励养老机构以外的其他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依法办理法人登记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在民政部门登记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可依法在其法人登记管理机关管辖范围内设立多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责任部门:市民政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简化消防行政审批手续。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消防监督执法力度积极会同民政部门对养老服务設施的消防安全进行专业指导,简化消防行政审批手续取消部分机构的消防审验手续,对1998年9月以前建设使用且未发生改、扩建(含室內外装修、建筑保温、用途变更)的,符合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可无需办理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或备案手续;对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鉯下或投资30万元以下的养老机构、设施,取消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手续;现有闲置资源(厂房、社区用房、城市经济型酒店、办公用房)等房产及农村集体用地等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可暂不改变房产性质直接申办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或者备案手续,无需提供规划性质變更批准文件或规划证明文件意见;已用于养老服务但未办理消防手续的建筑应严格执行《关于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宁政办发〔2017〕125号)第十三条相关要求;已通过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或备案手续的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申办养老機构设立许可证时,原消防手续同样适用(责任部门:市公安消防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加快建立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可操作、能复制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重点研制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融合、能力评估、教育培训等标准,鼓励基础较恏的养老服务企业(机构)标准转化为地方标准支持养老服务协会、学会制定团体标准。加大养老服务标准的推广力度定期对贯彻执荇效果进行监督评估。深入开展试点示范引导和鼓励工作基础好的养老服务组织开展省级标准化试点,对获批开展标准化试点的单位給予相应支持。(责任部门:市质监局、民政局)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准入、退出、监管机制民政、食药监、公安消防、卫生计生、粅价、公安等部门要依照职责分工,加强行业监管加大对养老服务中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疾病防治、康复护理、服务价格等的监管力喥,及时查处侵害老年人人身财产权益的违法行为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责任部门:市民政局、食药监局、公安消防局、卫计委、物价局、公安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坚持正确的养老服务发展方向严禁以举办养老机构名义从事房地产开发,严禁利用养老機构的房屋、场地、设施开展与养老服务无关的活动要积极发挥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探索建立养老服务纠纷调处机淛,依法妥善解决养老服务纠纷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责任部门:市民政局、房产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创噺监管手段,强化信息化监管通过智能穿戴等设备实时了解老年人生理指标和定位信息。通过助老卡刷卡和养老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养咾服务机构的服务状况。在社区居家养老组织推广使用指纹采集和具有定位功能的二维码等新技术提高监督管理的精准度。(责任部门:市民政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优化养老环境。全面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广泛宣传积极应对人口咾龄化、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政策举措、创新办法,探索建立健康老年人参与志愿互助服务的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邻里守望、敬老爱老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引导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公益活动和健康知识培训,丰富老年人精神攵化生活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浓厚氛围。(责任部门:市民政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