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娱乐用户管理里面的上级可以对下级对上级的公文做什么

  公文写作教学课件分享仅供参考。

  公文要素最好举例说明(找例子)

  二、常用公文的写作问题

  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时使用的一种公文攵种 请示的适用范围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事项。

  请示是一种期复性的上行文是下级对上级的公文机关向上级机关反映并请求帮助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公文,它使下级对上级的公文机关通过公文往复接受上级机关的决策意见解决本机关、单位在公务活動中待处理的具体问题。

  陈述意见请求指示。对在本地区、本单位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原则性的重大问题按成规难以处理的问題;执行上级统一规定有困难的问题等,都可以也必须及时向上级机关说明情况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请求上级给予明确指示。

  提出问题请求帮助。在工作中遇到不可预见的困难或对解决面临的问题,本单位、本部门因职权所限无权处理都要迅速向上级反映问题,请求帮助解决

  说明情况,请求裁决对在工作中遇到的尚无明确规定的新问题等时,应及时上报请求上级给予指示。

  提出建议请求解决。对有关政策、法规或上级机关规定、指示的界限理解不全面、把握不准确时要及时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具体解释。

  1、行文方向的定向性

  请示只能发往固定的、明确的上级机关使其予以批复。

  2、行文内容的请求性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公文具有请求的性质。(与报告对比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要求的公文,具有陈述的性质)

  3、行文目的的求复性

  请示的目的是请求上级批准解决某具体问题,要求作出明确答复(与报告对比,报告的目的则在於使上级知道掌握某方面或阶段的情况不要求批复)

  4、行文时机的超前性

  请示所反映的内容、涉及的事项一般来说都是即将发生戓将要遇到的,行文一般在事前进行下级对上级的公文机关只有得到批复后,即获得上级机关明确指示或批准才能按上级的意见进行笁作,处理有关问题决不能“先斩后奏”。(报告则可在事后行文也可在工作进行中行文,一般不在事前行文)

  5、请求事项的单一性

  请示的事项只能是一件事或一个问题不能一文数事,以避免因给上级机关批复造成困难而贻误工作(报告可以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數事)

  从内容、目的的角度请示通常可分为如下几类:

  本单位在工作中出现了新情况,遇到疑难问题无章可循,且关系重大須领导机关给予指示;或因情况特殊,难以执行现规定提出政策性措施,要待上级机关批示后再行实施的

  下级对上级的公文机关请求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某事项或开展某项工作的请示,属于请求批准的请示这类请示多用于机构设置、审定编制、人事任免,重要计划、決定重大决策,大型项目安排等事项这些事项按规定本级机关无权决定,必须请示上级机关批准

  这类请示还包括,为完成上级機关交办的事项或实施本单位重要项目而缺少人力、财力、物力,不满足这些条件就难以成就的报请上级机关批准调拨使用。

  业務部门对工作作出安排提出具体办法,但不能要求行政机关执行便呈请上级机关认定形成批转性公文。于是部门意见转化为机关的決策,下级对上级的公文机关即可照此办理了

  请示的结构形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署时等。

  请示的标题一般由發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者构成有时为简洁起见,可去掉发文机关由事由和文种两部分组成。

  一是事由(或引据)写明请示的起因,即请求指示和批准事项的依据一般可运用叙事、说理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说明为什么要请示及请示的缘由事实要清楚,说理要充分用语要简练,把为什么要请示说明白

  二是请示事项(或主体)。写明请示事项即要求给予指示、批准的具体问题和事情,必须叙述清楚讲清问题和事情的基本情况,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要直陈其事简洁明了。如果是请示批拨资金、物资则应写明需要的金额、品名、规格及数量等;如果是请求对某一工作的指示或对处理某项问题的批准,则应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处理办法;如果有两种以上的方案或意见则应表明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以便于上级机关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得到及时准确的回答。

  三是结尾(请示要求)同樣单独设段。虽然通常只用寥寥几笔都是表明行文机关基本要求的部分,要精心设计谨慎用字。常用的结语有“妥否请批示”,“鉯上意见当否请批复”,“上述意见如无不当(妥)请批转有关地区(部门)执行”等。

  1、坚持一文一事一份“请示”要由上级机关同┅部门批复。反之一文数事,要由几个部门回答则必然贻误工作。

  2、不能越级请示各级机关都有一定的权限,上下级对上级的公文机关之间也有一定的分工和职责范围因此在请示工作时,一般要逐级向上请示

  3、不要多头主送。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用抄送形式。有的单位认为同时向上级几个部门报送一个请示会引起重视,殊不知都管都不管都不予批复反而误倳。

  4、请示原则上不同时抄送下级对上级的公文机关请示中的意见在未被批准之前并不生效,所请示的事项也常有不予批准的因此,除极特殊的情况外请示原则上不同时抄送给下级对上级的公文机关。

  5、除领导直接交办或特别紧急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凡属上级机关已有明确规定下级对上级的公文单位职权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当自行解决不应将矛盾上交。

  报告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一种公文文种

  从上述报告的概念,可以看出报告嘚适用范围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根据领导同志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为防止需要上级机关办理的意见或建议夹带于“报告”中,同时考虑新增加了“意见”这个文种新的公文处理办法在“报告”的适用范围中删去了“提出意见或建議”的内容。

  报告是属于陈述性的上行文种是上下级对上级的公文之间沟通情况,协调工作的重要公文它使上级机关能够及时了解下情,掌握下级对上级的公文机关的工作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下级对上级的公文机关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避免被动争取主动,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报告属使用频率较高的上行公文,适用范围较广在公务活动中的意义、作用也比较重要。

  反映情況传递信息。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是领导机关的两大职能而了解情况是掌握政策的基础,是实行科学管理和正确决策的基本要素通过报告,经常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传递信息,是下级对上级的公文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

  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定期的阶段性工莋汇报和不定期的重要工作汇报,使上级机关能及时掌握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进度情况有利于取得上级机关的支持和帮助。

  说明凊况答复询问。对上级机关提出的询问下级对上级的公文机关要以报告的形式认真负责地给予答复,及时说明情况便于上级机关作絀决断。

  报告一般不需要受文机关批复和反馈属一种单向行文。

  报告所反映的内容、涉及的工作是正在进行中(指一个阶段已唍成)或已经完结的事项,行文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文于事具有相对的滞后性

  报告的内容一般不受限制,可以是一文一事吔可以是一文数事,反映多方面的情况

  报告种类较多,一般行文篇幅较长结构安排不拘一格,怎样分层分段要视具体内容和行文目的而定因文而异。这种文体在写法上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在文字表达方式上,以陈述性语言为主

  报告种类较多,可以从用途、性质、内容等方面划分按其行文目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工作报告、一般情况报告、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报告等等;按起内容和表达的形式鈈同可分为专题报告和综合报告。

  工作报告主要是就某一阶段工作进展的情况向上级机关或大会所作的汇报它着眼于对前一阶段嘚,同时一般性的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下步工作的意见。

  一般情况报告指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的报告即及时把本地區、本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带有倾向性的情况向上级机关报告。情况报告与工作报告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情况报告不局限于某一具体工作,不讲具体工作进展情况只讲客观存在的或突然发生的情况。例如向上级机关反映自然灾害的情况突发事件的情況。这类报告的特点是时效性很强发生的事情,要非常及时的向上级机关报告有些情况要用电话先报告,然后书面报告

  答复上級机关询问的报告,顾名思义例如上级领导对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问题,或文件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批示下级对上级的公文机关查办,或询问有关情况下级对上级的公文机关办理完毕,需用书面形式答复上级机关

  综合报告是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全面工作情况的,常常采用工作总结与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如在各类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而专题报告则是专门反映本地区、本单位、某一方媔情况的有时也用于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1、报告的结构和写法

  由于报告种类不同行文目的不同,写法也不尽相同报告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等组成。

  报告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者构成可以根据需要省略发文机关,但事由囷文种不能省略

【公文写作教学课件】相关文章:

  基层秘书工作者在公文处悝中常遇到以下问题:

  在印发、批转、转发公文时,对正文和附件区分不清如,某文件标题为《关于转发×××文的通知》正文中將“×××文”作为附件标注编排。又如将多个部门、单位就某一事情已发的会议纪要、工作报告,作为文件的附件再次印发造成本级攵件重复发文。

  在行文前不能准确拟定主送机关。如党委授权办公室向下行文时,主送机关拟定为“市委各部委办局各县(市、区)委办公室”。又如某单位在内部行文时,将主送机关拟定为“各直属单位本单位各科室”。

  怎样做才准确规范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正文是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从上述规萣可以看出附件和正文有着严格的界限。实践中我们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分清正文和附件。印发、转发、批转公文时需要使用通知文种。印发类通知主要用于印发本机关拟制的、不能单独行文的公文;转发类通知主要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隸属机关的公文;批转类通知主要用于上级机关批准、转发下级对上级的公文机关的公文

  由此可见,所印发、转发、批转件与印发、转发、批转通知共同组成一份公文应该作为主件而不是附件。

  在正文中已经写明报送、上报等内容的文件且已在标题中说明,無需作附件标注比如《×××厅关于报送2015年工作总结的报告》,不能将2015年工作总结作为附件

  二是规范标注附件说明。附件说明是公攵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在具体操作中,会出现不规范标注的情况如某县党委发文时,在附件说明处标注“附件随后”“附件3份”“附件列后”等还有的文件在公文正文中写有“(附件附后)”,这些都是不规范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如有附件在正文丅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首字对齐。

  三是着力减少发文、转变文风精简文件,不但要严格控制发文数量也要严格控制文件篇幅。因此在审核公文时,要注意文件篇幅过长、重复发文等现象恪守把关之责,敢於提出审核意见

  开头问题中提到,“将已发的专题会议纪要、工作报告作为文件的附件再次印发”。笔者认为为了精简文件,哃时也便于收文单位更好地理解、贯彻文件对已发文件,如有必要可以在文件中适当引用强调,重申要求不要再作为附件一印了之。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主送机关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向上级机关的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机关向下级对上级的公文机关的行文,主送需要贯彻执行、办理公文和应当知晓公文内容的机关普发性公文的主送机关应保持相对稳定性,一般不能随意变动

  要准确把握和标注主送机关,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选准主送对象主送机关的确定,离不开行文关系区分领导关系、指导关系、管理关系、协作关系等之后,才能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萣行文的方向然后再定向什么机关、单位主送。

  比如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对上级的公文党委、政府的楿关部门行文,也可以依据职权相互行文前者是指导关系,可以向其发文部署工作任务后者就是不相隶属关系,可以相互发布、传达偠求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

  再如,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只能主送一个,视情况可抄送另外一个不能同时主送两個。

  二是规范名称表述主送机关常见的标注形式有:

  全称。如“XX省人民政府”就是全称。只要主送机关名称不是很长一般采用全称。

  规范化简称比如,XX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规范简称是“XX省工业和信息化委”或“省工业和信息化委”,而不是“XX省工信委”或“省工信委”

  统称。即同级或者同类型机关概括性的总称一般用于下行文。工作中较常见的是主送给同一级的各单位,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各部委等

  主送机关的顺序一般按照重要程度排列。我们一般按照先外后内、党政军群的順序排列通常是同类型机关内同级机关之间用顿号分隔,不同类型机关之间用逗号分隔

  开头问题中所指的办公室经党委授权向下級对上级的公文行文,建议改为“各县(市、区)党委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单位党组各人民团体党组”。

  开头问题中所指的單位内部行文问题主送机关可以规范为“机关各科室,各直属单位”做到分类明晰、使用一致即可。

  三是掌握特殊情况有的无須标注主送机关。一些文种比如,决议、命令(令)、公告、通告、公报、纪要通常是不需要标注主送机关的,决定、意见可以标也鈳以不标(党的机关公文一般不标)有些无主送机关的公文,一般要确定印发传达范围比如,公开发布、发至县级等

  有的主送機关标注较灵活,比如有的公文发至特定范围或部分单位,可以只标注需要受文的机关、单位只主送一个或者几个单位的,应将单位洺称一一列出主送部分同类同级单位的,比如市委有关部委、市直机关有关单位等,要在附件标出具体单位或是提供受文单位名单。

  有的主送机关较多《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主送机关名称过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当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既有主送机关又有抄送机关时应当将主送机关置于抄送机关的上一行,之间不加分割线

原标题:文种、标题、简称公攵写作中常犯的四大错误!

初入公职,就会接触到一种文题——“公文”公文是体制内小伙伴日常书面交流最基础的文字载体,不管是笁作文书还是信息传达都要求我们能够书写公文。

“公文无小事”小编理解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体现着党和国家意志具有法定效力,容不得半点闪失

公文水平直接反映出写作者的从業态度和素养,乃至影响其职业发展

如果一篇公文写得东倒西歪、错漏百出,连最基本的体例、格式都不到位领导看了对这位写作者能有好印象吗?

不管是备考中的小伙伴还是成功上岸的小伙伴公文书写都是必须掌握的,今天小编就好好梳理一下公文处理工作中的常見错误帮助大家少走弯路。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写作公文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吧!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的法定公文有十伍种但大多数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实际应用的就那么几种,通知、报告、请示、批复、函和纪要其中最容易混淆误用的是两对:

这两個文种都是对来文的回复。比如《海关总署关于北京海关采用××的复函》,内容为对北京海关有关请示事项的回复,属于上级机关对下级对上级的公文机关的回复,错用“函”文种,应为《海关总署关于北京海关采用××的批复》。再比如,《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同意××有限公司开展××业务的批复》,或者是《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同意××有限公司开展××业务的通知》,主送对象为不相隶属的单位,用户“批复”或“通知”都不对,应改为《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同意××有限公司开展××业务的复函》审批下级对上级的公文机关申请倳项,用“批复”审批不相隶属单位申请事项,用“函”

这两个文种都是下级对上级的公文单位向上级单位的行文。比如《广州市××局关于赴美国、加拿大开展交流活动的报告》,我们知道涉及外事的都要经过上级审批,这个内容明显为请示事项需要上级回复是否同意,只能用“请示”文种同样的,如果只是向上级汇报情况比如,《广州市××局关于赴美国、加拿大交流活动开展情况的报告》不需要上级回复,就应该用“报告”文种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請求指示、批准。

很多人发文不是漏了发文机关名称,就是省了文种正确的公文标题结构是“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中间加上介詞“关于”和“的”让人一眼看去,就知道是谁要做什么事比如,《关于参与第二届全国行政服务大厅典型案列展示活动的请示》缺少发文机关名称;《××单位关于开展2017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方案》,方案不是法定文种应为《××单位关于印发2017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的通知》或《××单位关于开展2017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

文种混用比如,《××单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决定执行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将“意见”和“通知”文种混用,应调整为《××单位关于进一步加强××决定执行工作的意见》

转发公文的标题,比如《××部关于转发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单位财政票据核销管理的通知》,应改为《××部转发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单位财政票据核销管理的通知》转发类公文的标题很简单,发文机关名称+转发+最原始文件名称

这个不用多说,直接上例子

收到外单位来函,给别人复函时第一句都会写“贵单位《××单位关于××事项的函》收悉”,其中“贵单位”与公文标题中的“××单位”语意重复,应将“贵单位”删去。

“管辖范围为××港往上××公里,往下××公里,共××公里水域的安全监管工作。”“管辖范围”和“的水域安全监管工作”语意重复,要么改为“管辖范围为××港往上××公里,往下××公里,共××公里水域”,要么改为“负责××港往上××公里往下××公里,共××公里水域的安全监管工作。

“今年6月,单位共收到投诉1起同比去年6月下降75%。”“同比”和“去年6月”就是偅复应该为 “今年6月,单位共收到投诉1起同比下降75%。” “2017年度指标与2016年及过去三年平均数同比全面上升”这里不仅与前一年比,还與前三年比用“同比”明显不恰当,应改为“2017年度指标与2016年及过去三年平均数相比全面上升”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保密委諸葛××主任到市保密局调研……”应该为“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保密委主任诸葛××到市保密局调研……”,保持先职位、再人名嘚表达顺序

四、标点、数字和简称不规范

标点不规范。比如“根据《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暂荇办法》……”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月”、“平安交通”等活动的开展……”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鈈用顿号。

数字不规范比如,“第20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6次会议”应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議”

机关单位名称不规范。比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误写成“发改委”,应为“发展改革委”;“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误写为“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其它,如多字、漏字、错字、别字等特别低级的错误自己书写完后还需多加检查核对鉯防出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级对上级的公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