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投的什么叫p2p平台台被卖了,还投不投

对于有些投资人来说一次失败嘚投资经历,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试图挽回损失的他们,也许加了好几个维权群也不知道具体的流程

如果很不幸,你真在投资平台踩雷了怎么办?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先看看这份维权攻略。

快速登录投资平台下载资料包括:

1、平台所有充值记录截图

2、打印平台所有提现记录截图

3、打印平台所有充值(提现)过的银行流水截图

4、打印平台待收总额截图打印平台账户信息截图

5、打印第三方平台支付嘚交易记录截图打印

1、如果平台网站或者APP能正常打开,那你可以下载上述资料

2、如果网站停运,打不开怎么办?这种情况下只能是警方介入调取平台数据库。

报案需要准备资料除了你在平台打印的那些信息之外,还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相信很多踩雷的朋友都会遇到這个两难问题:自己所在地派出所不予立案去什么叫p2p平台台所在地报案成本太高。怎么办

(一)总部在本地的报案

如果你投资的这个岼台就在本地,那么你可以简单书写一份事情经过的陈述和证明自己投资的合同、打款记录、银行转账流水等记录到这个平台运营总部所在地的派出所或区县经侦支(大)队报案。

这时候对办案机关来说最要紧的事情是开展初步核查,确定案件性质做出立案决定,时間异常紧迫因为只有立案后才能采取强制措施和查封保全财产。

有些案件比较重大情况复杂,办案机关不一定能够马上确定案件性质这时候不要着急,要给办案机关必要的核查时间毕竟现在是法治社会,办案机关做出任何决定都是要基于法律和事实的

(二)总部茬异地的报案

如果你投资的平台总部不在你所居住的地方,可以到居住地公安机关了解情况或报警一般情况下你所在地的公安机关会登記信息,但是无法受理立案

因为这种跨区域的案件是要按照“三统两分”的原则,由总部所在地牵头主办的总部所在地尚未定性和立案,分部所在地是很难对案件全貌认识清楚的也就无法做出立案决定。

如果总部所在地已经有群众在报案了你也不用奔波到总部所在哋去报案,过一段时间总部所在地公安机关会发布协查的,这时候你所在地的公安机关会联系你取证的

案件侦办后,很多投资人很想叻解案件的进展追赃的比例,资金能偿还多少能不能先行返还一部分……

信息发布,一般由主办机关来发布你可以关注主办机关的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或者当地官方的其他媒体来源来了解。

投资群体人员间的一些“小道消息”以及非官方媒体散布的相关消息千万鈈可相信,更不应相互传播

投资群体中因利益纷繁复杂,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通过故意歪曲事实或滋事生非达到一己之利或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因此绝不可相信那些搬弄是非的谣言,更不应搞所谓的“抱团维权”会触犯国家法律,也会给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添乱

除了四处奔波,维权的过程中也极有可能被利用踩进下一个坑。比如人人爱家的某个维权群里就这样对投资人进行了二次伤害。

入群费要 5 元之后群主发动大家集资请律师,每个人只要付款100元就有希望拿回血汗钱。

结果群主集完资就将所有人禁言,嘲笑大家傻 X並把所有人都 T 掉,继续在受害人的伤口上撒盐

还有的成员冒充资料收集人,让大家填写资料结果转手就把资料卖掉,造成二次伤害

臸于资产返还的比例和时间,需要全案诉讼终结以后才能开始也就是说终审判决以后,才能返还提前返还,不符合法定程序

因此,時间的确比较漫长但是公平和效率有时候就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法定程序都要遵守和履行

今后投资如何避免“踩雷”

P2P不是刚性兑付产品,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必然存在风险投资者应怎样预防风险,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避免“踩雷”?

——不抱“赌徒心态”不碰“龐氏骗局”。一些非法平台打着“数字普惠金融”的旗号大行“庞氏骗局”的集资诈骗之实。这些平台并不真正撮合借款人和投资者洏是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以高额返利为诱饵甚至通过“0元购”的方式让投资者尝到甜头,最后在灯枯油尽之时“清盘跑路”此外,一些投资者抱着“赚了就走”的心态认为自己不会成为最后“接棒侠”,明知是“庞氏骗局”却以身犯险最终上当受骗。

——拓展信息渠道不迷信平台宣传。一些平台为吸引投资者刻意将自己包装为“国资控股”或“国企领投”平台。事实上所谓的“国资背景”并不可靠,一些宣传内容存在夸大造假成分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建议,投资者在选择平台时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中国裁判文书网等权威信息发布平台进行背景调查通过多信源交叉核实平台此前的经营情况。

——优化资产配置充分知晓投资风险。业内专家指出的实质是发生债务关系,也意味着存在还款逾期甚至是借方丧失还款能力的风险投资者需理性谨慎投资。

这两天有三个消息最劲爆

一个僦是唐小僧疑似,这个平台在我们的后台评测中已经预警了很久。建议投友们在投资一个平台之前都可以到我们公众号的对话框里回复岼台的名字看看评测之后再决定是否投资。

二是银保监会官员已确认工作将“继续进一步做工作,年内还不行还得继续加把力” 。這就坐实了P2P备案延期到明年的消息

至于有多少家平台能留下来,还说不好但可以确定的是,监管层对于信息中介的定位要求很坚决。

不过下一步,监管层可能会对业务采取“监管沙箱”的模式啥意思?就是给你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政策环境让你放手创新,放手幹大胆去测试新的业务和手段。

第三个消息是投之家公布获得B轮融资,但圈内多方消息证实投之家出售股份在50%以上,新东家是A股公司也不排除是珈伟股份的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

这三个消息利好还是利空对投友们投资是否造成影响?

唐小僧的暴雷在业内基本早僦有共识,在李财师看来反而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备案延期到明年,其实早有传闻现在已经接近57号文约定的6月底,但是明显各省市的备案工作停滞不前细则的调整也没有了风声。

所以对投资人来说这个消息的冲击不会太大,只不过上要调整绝对以稳健为首要湔提。但同时要注意两个风险点:

第一,有人担心P2P备案搞来搞去最后会不会又突然要搞牌照制?我认为不大会P2P的定义已经板上钉钉,就是信息中介它要干的事,仅仅局限于展示信息、撮合交易这样的业务,施行牌照制是要让它卖啥?并且现在的,实质上已经昰监管穿透到底层并且是常态化的,基本上相当于一个隐形牌照了所以,平台可以按照备案要求全力冲刺投资人也可以这个为评判標准。

另一方面延期期间会出哪些幺蛾子比如,不能继续经营的平台集中爆雷稍微有点颜值的平台四处卖身。

集中爆雷是大概率的甚至因为备案延期,有了缓冲的余地这个战线拉得更长。这当中大部分是平台自身无以为继,但还有小部分是受政策变化影响,比洳业务被叫停或者由于投资人情绪紧张,平台稍有不对劲就引发挤兑等等。

投资人要做的首要的是坚决逃离不靠谱的小平台,资金逐渐向备案进程好、资产优质的平台归拢另外不要钱往平台里一扔就不管了,多关心平台动态了解政策走向。

第三个消息投之家之湔是典型的白富美,隶属盈灿集团旗下、网贷之家兄弟平台其成立于2014年9月,作为网贷之家孵化的平台创始高管团队在行业内具有资深嘚专业经验。

平台先后获得三轮融资业务模式经两次转型,从垂直搜索导流、网贷转型为P2P资产为企业借款,由合作的什么叫p2p平台台和嶊荐

而新东家珈伟股份,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国资本市场光伏与行业第一股,主营业务违光伏产业和固态锂电自今年2月5日发布《关於筹划重大事项停牌公告》,一直处于停牌状态

投之家卖身到底利好还是利空,关键要看原有的高管团队是否撤出以及新东家会不会夶刀阔斧改动平台的资产。

什么叫p2p平台台和上市公司联系的消息越来越频繁包括365易贷、壹佰金融、啄米理财三家平台,相继卖身广西的銀河天成前两天上市公司控股的钱满仓又忽然。

什么叫p2p平台台被卖之后投资人怎么应对,我们写过专门的文章(《要投的平台被卖了!还投不投》)。总的来说没上车的可以观望,在车上的不用惊慌静观其变。

今年的环境比前几年严苛太多而在备案落定之前,┅定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关键就是,咱有没有这能力撑到雨过天晴其实也简单,就一个方针小心驶得万年船。

1、公众号内回复“备案”查询最新备案进展。

3、公众号内回复“预警”查询问题平台更新。

  关于这场已延续一个多月的暴雷潮我在两周前写的《这世道真见鬼了,P2P还能投吗》一文中已经把我想说的话都说了。

  此后任凭外面各种网贷或理财类自媒體整天预警这个,报道那个跟踪这个维权,揭示那个黑幕我都没有再写过专题文章。

  因为在我看来这种利用大众恐慌情绪来博眼球,搏爆款的做法有违一个媒体人基本的职业素养。

  媒体是信息的中转站和放大器每天追着这些热点,只能起到不断放大公众恐慌情绪从而引发更大的挤兑潮的作用。

  然而过去两周随着雷潮的延续和扩散,不管力哥写什么主题的文章留言墙上都少不了各种关于P2P雷潮的提问。

  所以我不得不再次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统一回答下。

  一、我投的XX平台还安全吗

  这场雷潮是由于恐慌不断蔓延,导致越来越不可收拾的没人能对“恐慌”这种东西提前做出100%准确的理性判断,尤其是局面发展到现在如果还有人敢说满咑满算的话,那他不是无知就是无耻。

  力哥不是神我也不敢提着脑袋说“XX平台未来100%一定不会有任何问题,我把话放在这里出了任何岔子你来找我”这种话。

  我之前推荐过的平台我会一直监控,如果真有什么问题我得到消息后一定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请夶家放心

  其他平台,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请大家不要再问了。

  二、我投的XX平台雷了该怎么维权?

  一种情况是平囼实际控制人和高管团队已经跑路失联了

  这种情况下,一定要第一时间报案报警的人越多,警方会越重视越容易尽早立案,只偠第一时间对平台账户进行冻结并对实际控制人进行边控,下面就交给经侦了

  至于什么时候钱能要回来,具体能要回多少比例聽天由命吧。

另一种情况是平台实际控制人和高管团队并没有跑路

  这种情况下,平台实际控制人和高管团队往往会说我们是被大势拖累不得不“良性清盘”,但现在这种高压态势你不跑路还敢冻结提现,不说“良性清盘”还能说啥难道说老子就是“恶意清盘”?

  到底是有良心干正事的平台被大势所累,不得不“良性清盘”还是平台本来就有问题,借机挂羊头卖狗肉来一场“套路清盘”外人真看不清。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第一时间报案

  只不过现在这个风口浪尖敢公开说“良性清盘”的,基本经侦都会介入岼台实际控制人都会被带回局子。尤其是那些待收动不动还有几十亿的大平台牵涉到几万甚至几十万投资人,一般都会立案轻一点的罪名,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重一点的,就是涉嫌“集资诈骗”

  下面也还是只能交给经侦了。

  至于什么时候钱能要回來具体能要回多少比例,一样要听天由命

  之前我有个会员私下把贝米钱包的清盘公告发给我看,上面写未兑付本金40.9亿平台待收45億,也就是说待收能完全覆盖投资者本金,还允许有9%坏账率他问我,本金以后应该还是能收回来的吧

  且不说贝米钱包这单方面公布的数据真实性如何,就算完全真实现在这种大环境,会刺激很多借款人恶意欠债把平台拖死,最后到底能要回来多少钱真不好說。

  那除此之外我们就什么都做不了了吗?

  外面流传比较广的主要是这么几种做法。

  一是直接跑到平台总部维权

  峩做记者那么多年,以前什么交易所骗局原始股骗局,保险代理骗局现货骗局……见得多了。你上门闹事在人家大门上泼油漆“还峩血汗钱”,在楼下拉横幅……然后这钱就能要回来的我还一次没见过。

  有人说ZF总是阻挠受害者维-权,这事真要两说

  你到囚家公司去要债,晚上就睡在人家公司门口这是你的事,都没问题

  但如果你限制平台高管人身自由,这就违法了;你打人这就違法了;你在人家墙上泼油漆,这写字楼又不是平台买的人家也是租的,你这是损害了房东的物权也违法。

  至于跑到公司楼下拉着人墙,举着横幅来维-权这事一样违法,我国法律规定未经公安部门批准,不得以任何理由组织集-会-游-行而且还会引起围观,制慥交通拥堵引起社会恐慌。

  另外再仔细想想平台本身就是现金流hold不住了,才不得不宣布清盘暂停兑付你跑上门,人家一时半会吔拿不出那么多钱兑付给你

  就算账上还剩几千万,也不能直接提现给你毕竟接下去还有催讨待收和平台清盘收尾工作,都有运营荿本再说如果你闹得凶,平台怕了就兑付给你你不闹,就不对付那传出去就是恶性循环,会引发更多人上门来闹事

  所以从平囼角度换位想想就知道了,你上门讨债他们就直接给你钱,这是在给自己挖坑根本不现实。

  二是在网上加各种受害者维权群

  这种群我做记者暗访时也加过,基本上就是受害者互相安慰一起YY。

  群里能说的无非这两种观点。

  一种是说大家千万别报警一报警,警察把公司账户一查封把控制人一抓,这钱就再也要不回来了

  这种说法以前市场比较大,比较容易忽悠小白投资者泹大家都不报案,警方就不立案这就给平台控制人转移资金,从容跑路留出了时间差以后再追讨就难于上青天了。

  所以现在更流荇的是第二种说法就是大家一起报案,哪怕警方已经明确发布公告说立案的也让大家继续不断报案,引起警方重视优先处理。

  所以最近这段时间上海、杭州、深圳等地的经侦同志真的蛮辛苦的……

  还有的会让大家找各种向上申诉的渠道,反正动静闹的越大樾好最好惊动D中央,这样才更有希望把钱要回来

  但说实话,现在P2P雷的那么多上头哪里管得过来,这些举动根本传达不到天听。

  这样说吧在P2P投资人看来,眼下这一波雷潮是不得了的生死大事但在中央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天要塌下来的大事

  中国那么夶,矛盾那么多需要关心的问题数都数不过来,中美毛衣站动不动就是几千亿的事你这几十亿的事算个球。

  大家想想当年几百亿騙局的泛亚和E租宝维权那么多年,还跑到证监会门口去闹最后结果如何?

  E租宝在风头正劲的时候轰然倒地还做了蛮多的资产保铨,但最后赔付下来也就三成本金而已。

  至于泛亚到现在没个说法,摊手

  所以退一万步说,就算你的维权请愿上达天听ZF吔不可能拿纳税人的钱来给你兜底的,还是该怎么查怎么查该怎么判怎么判,该怎么赔怎么赔

  但维权是有成本的,且不说现场维權需要耗费的食宿交通费哪怕只是网上加群做做键盘侠,一样要耗费你的时间精力

  这些事,你不做总有比你更闲的人会去做,伱还不如把这点时间用来工作学习努力赚更多的钱。

  三、这场雷潮还会持续多久

  对不起,这个问题不只是力哥现在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09年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候小宝总说过一句名言:“信心比更重要”。

  市场经济的收缩和扩张衰退和繁荣,本身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现象就像四季轮回一样,本身不可怕

  怕就怕,到了冬天本来存粮总量是够的,熬一熬就过去了但市场出現传言,说粮食不够这个冬天肯定要饿死人,那农民就慌了一起起哄去打劫地主家的粮仓,这么一来就会死人,弄不好粮仓还被别囿用心之人给烧了最后恐慌不断蔓延,可能就真要饿死人了

  现在这种非常时期,要让投资者重拾信心一靠媒体发布正能量信息,不能整天为博眼球引发进一步恐慌情绪这就需要广大媒体从业者,特别是缺乏强监管的自媒体从业者自律二靠政府出面维稳,这个偠比媒体的力量更大

  当然,好巧不巧3年前的股灾,也是这个时候政府意识到股灾的严重性,开始出面救市维稳但最终却救市夨败,引发股灾2.0……

  现在有人就担心这次P2P雷潮,就算政府出面维稳是不是就能稳得住大家的信心呢?有没有可能重蹈3年前救市失敗的覆辙呢

  说实话,我心里也没底

  但我还是坚信一点,P2P行业有客观的市场需求其存在有内在合理性,也就是给那些过去在銀行等传统金融体系中得不到信贷支持的人,能够获得授信

  有人可能会说,P2P的贷款利息太高动不动20%,甚至30%这是嗜血的利润,茬道德上有污点

  但对于那些无法从银行借到钱,又急需要钱的人你觉得是让他永远借不到钱好呢?还是让他有一个能借到钱但利息比较高的渠道更好呢?

  前者毫无选择;后者至少他还有选择的余地。

  这个市场需求并不会因为这场雷潮而消失。

  从資金端的角度看收益只有5%,根本跑不过实际通胀率P2P能给到10%,就算有一定风险也还是对很多投资者充满吸引力。

  所以这个生意忝然就能做起来。

  所以我不像现在有些人特别是有些自媒体人想的那么悲观,认为这场雷潮会成为整个P2P行业的绝唱

  最后,还囿两点思考

  我一直觉得,在我们这种全民浮躁缺乏信仰,缺乏敬畏的国家不能轻易学白左取消死刑。

  然而我国经济犯罪已經取消了死刑P2P暴雷后,相关责任人能判刑的罪名无非就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

  非法吸存,哪怕数额再巨大最高也只能判10年,最高罚50万

  集资诈骗,如果金额特别巨大的也只能判到无期。

  很多P2P暴雷后经侦都是以非法吸存罪立案的,只有投之家等少数平台是以集资诈骗罪立案如果是非法吸存,就算人家骗了50亿你也就罚50万,判10年这也忒轻了,压根没有震慑力啊

  今天的中国,为了赚钱可以昧着良心,不要道德底线的人太多了为了赚钱,铤而走险不惜冒坐牢风险的人也不少

  对于没囿信仰的民族来说,死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死刑的存在,至少能震慑那些为了赚钱敢于突破法律底线的人

  不信?做个试验你就慬了。

  如果你说我不干那把诱惑和惩罚的变量再调整一下,比如给你1个亿代价是坐1年牢,干不干

  情境代入想一想,你真不┅定能扛得住

  更何况,那些人骗的是几十亿……

  另一个思考是关于媒体的

  今天的自媒体时代,和10年前力哥所处的传统媒體时代最大的区别就是发声成本大幅降低,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但这也大幅降低了进入媒体行业的从业门槛,使行业良莠不齐无效杂音充斥网络。

  很多互金类自媒体人自己过去既不懂媒体,也不懂金融甚至可能还是个95后小屁孩,自己也没经历过投资市场的夶风大浪也没有读过足够多的书,只知道互金行业很赚钱做依托于互金的自媒体也来钱快,于是就做起了这摊生意

  眼下,别说洎己推荐的平台雷了粉丝天天把自己骂成狗,就连自己的钱也全雷在里面都看傻了,纷纷嚷嚷着行业完了准备转行了……

  其实哆读点历史,多透过现象看看本质和人类历史上遭遇过的大灾大难相比,眼下这点风浪真的不算什么。

  最后我呼吁大家理性投資,不要盲目恐慌一股脑把所有平台上的钱都撤了,刮骨疗伤冬去春来,这个行业还是有明天的

  我也呼吁能看到这篇文章的其怹自媒体人,不管是互金类的还是其他类的别看热闹不嫌事大,抓着人血馒头拼命吃没啥实锤的平台,也没事三天两头出来预警人為制造恐慌情绪,那就太没有职业素养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