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亿丰中科软是国企还是私企企

你认为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工资福利待遇怎样?
福利待遇还不错,愿意长时间与公司共同发展
福利还行,还是愿意在该公司工作的
福利不怎么样,在这公司工作的话,还是建议考虑考虑
你认为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工资福利待遇怎样?
福利待遇还不错,愿意长时间与公司共同发展
福利还行,还是愿意在该公司工作的
福利不怎么样,在这公司工作的话,还是建议考虑考虑
百度搜狗360
相关招聘企业
Copyright◎ 2018 hunt007.com, All Rights Reserved.吴山青,粤山青。
无锡与佛山,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两大经济重镇。
两者非常相似,无锡和佛山区别于苏州和东莞的“客卿经济”模式,以本土经济,民营经济,实体经济为主导,也区别于上海、南京与广深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中心城市,而是以制造业为立城之本。
相似的基因,两个彼此遥望的兄弟,近年却渐行渐远。
作为一座没有资源,没有特区优势,没有权力优势的普通城市,佛山静水深流,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内生式发展道路。最近几年,佛山一直保持相对高速而又稳定的发展,无锡最近几年却开始迷失,从2010年至2015年,无锡的GDP排位,从全国第九,滑落到第十四,
GDP增长率分别为13.1%,11.6%,10.1%,9.3%,8.2%,7.1%。每年增速平均下滑一个百分点以上。
在产业体系方面,无锡和佛山是国内最相似的两个城市。
作为太湖明珠,无锡是长三角的经济重镇,在江苏省内,一度是仅次于苏州的第二大城市,诞生了一大批名动一时的国内品牌,若论本土经济的强盛,无锡锋芒更胜依靠外资的苏州,其内生式发展能力,独步江苏。同时,从产业构成上讲,无锡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工业重镇,堪称中国几大世界工厂之一。
时至今日,无锡曾引以为傲的实体经济却遭遇重创,尤其是随着无锡尚德的谢幕,无锡陷入两边围墙之中,高新产业受到阻击,鸟没有换来,笼子也废了,传统产业因为被漠视而急剧衰落。在省内竞争中,无锡被南京赶超,在全国范围内,无锡逐步泯然众人。
何以一个升腾,一个沉默?问题出在哪里?
迷失的无锡,能否完成复兴?
产业升级需要尊重发展阶段,跨越式发展隐患巨大
人世的辉煌,不过是岁月的坚守。
当下“制造过剩”的呼声日高,很多地方,均追风搞第三产业,搞新兴产业,视传统产业为畏途。
在产业转型大潮中,无锡也一度选择了新兴产业和高新产业突围。无锡尚德锋芒毕露,给无锡带来了莫大的荣耀。
但是,无锡超越发展阶段,过度追求高新产业与新兴产业,漠视了传统产业。而这种战略选择,最终导向了今天的产业格局。
最近几年,无锡确立了向高新产业转型的战略,欲实现腾笼换鸟。但最后的结果是:外面的鸟没有来,笼子里的鸟却半死不活。以无锡尚德为代表的光伏产业衰败,其它如微电子、产业物联网等,更多停留在慨念上。传统产业却危机重重,一方面是因为太湖环保的原因,一方面则是因为当地将传统产能视为落后产能,似乎一传统了,就不高级了,必欲除之而后快。,众多传统产业,或被关停,或被切断了资金流。
五年来无锡的工业占比,下降了约5个百分点,从2011年的54.2%,下降到2015年的49.3%。2015年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竟然比2011年还要少300多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曾连续6年在全省垫底。
在这些冰冷数据背后的,是无锡的电子等传统行业的衰败,其锂电池、电子元件、电路板等产业,产量均不同程度下滑,实体经济遭遇重创。
发达国家当下服务业占主导地位,但是,各大国崛起之初,却无不以制造业立国。英国鼎盛时期,工业占全球的45%;美国鼎盛时期,工业占发达国家的53.4%。今天中国被美称为“世界工厂”,其工业占比,也不过全球的20%,远未达至极盛。
美国不仅服务业雄踞全球之巅,其制造业亦为全球前三,农业竟然也是全球第一。合理的经济结构使美国经济具有巨大的抗压能力,历经多次危机而不倒。曾经的世界霸主荷兰和英国的相继衰落,警示了实体经济不可抛弃。
  中国拥有广阔的大陆市场,随着国民收入增加,中国的消费市场升级,制造业大有可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出笼,算是对过去十年国家战略失误的一种修正。
中国仍属后发国家,制造业在所有产业中,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中国高端突围受阻。印度和越南等国家,又已崛起为中国低端产业的竞争者。若缺少制造业攻坚的耐心,欲实现跨越式发展,则不仅第三产业难以后来居上,“世界工厂”的比较优势亦将失去,最后沦落到夹心饼干式的两难境地。
无锡身边还有上海与南京两个综合性城市,发展服务业,显然不应是重点。无锡2015年制造业与服务业基本平衡,因服务业的主动跃升,但更因实体经济的衰退,值得警惕。
新兴产业难以成为主导产业,以太阳能产业为例,全球有46个国家将其作为未来支柱,而国内几乎所有的省市,也都将其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很容易同质化。无锡尚德最后在惨烈的竞争中落败,其实并不奇怪。
鉴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地位,以及中国研发与高端制造中心仍在中心城市,无锡的高端产业,也不适合成为主导产业。
在高新产业领域,最核心的技术控制在欧美的手上,如汽车的顶端技术,在日本,德国和美国。大飞机的技术,主要在欧美五国和以色列,中国总体处于产业链下游,局部可能有突破,但是短期不合适以高端产业作为制造业的主导产业;同时,在国内,也存在一个产业梯度,最高端的产业,还是落地在中心城市,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科技园,深圳高新产业园等。无锡难缨其锋。
确立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是无锡近几年的一大失误。脱离发展阶段的产业战略,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非常致命的。无锡的挫折,根源就在于此。
&&制造业王冠之争,无锡的机会与挑战
国之重器,唯在制造。
去年,国家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将世界制造业大国分成了三个方阵。第一方阵是美国,第二方阵是日本和德国,第三方阵是英国、法国、韩国。英国和中国。其实中国的制造业技术水平,与英法和韩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应归于第四方阵。
中国真实的战略有两个,一是建立在金砖系国家中的相对竞争优势,打垮其它几大金砖国家与中国争雄的野心。二是建立对东南亚和非洲等第五世界的绝对竞争优势。形成产业落差,建立产业互补。而鉴于中国的产业地位,低于发达国家,稍高于东南亚,非洲的情况,中国应实现半步产业升级。既然能去日本买马桶盖,中国如能造出好点的马桶盖,不就可以扩张无限广阔的市场?
无锡未来的产业选择,需要考量两个坐标。空间上,其在全球、国内以及长三角三个竞争体系中的位置,时间上,无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未来的走向与趋势。
在中国产业半步升级的战略主体中,沿海城市当仁不让。但是,在沿海城市中,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战略主体,不是北上广,这些城市将向服务业转型,但是而佛山,无锡,苏州,东莞等。仍然是一个制造业为主业的城市。这是无锡在全球竞争体系中的最大机会。
就未来大势而言,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将在中部,
目前,中国广阔的大陆正进行一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珠三角、长三角的传统产业纷纷北上和西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众多新的增长极。未来中国将形成一个U形曲线产业结构,东部沿海地区将成为研发和高端产业核心区,而加工制造这个U形曲线的底端集中于广阔的中西部。
中国制造业将出现三大集团,一是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国家高精尖制造业,总量少,但是技术处于最顶尖行列,领域也只集中国家重大基础产业方面。二是以长三角的无锡苏州,珠三角的佛山东莞为代表的大众制造业的高端制造业中心,三是当下承接产业转移最集中的大陆腹地城市,如武汉,重庆,成都,长沙,南昌,合肥等地。
从产业梯度来说,处于第三集团的中部诸镇虽然是中国制造业最大腹地,但是主要还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在技术上总体处于低端位置。第一集团虽然技术实力最雄厚,但是总量小,且中心城市并不以制造业为主流。未来真正主导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方向,带领中国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的,其实是第二集团,也就是沿海制造业城市。这些城市位于中国大众制造业的顶端体系。其先进的技术,雄厚的基础,是中部后起城市无法比拟的。
鉴于北京、上海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未来主要承载服务业,则真正的大众产业领域的高端制造,希望最大的就是佛山,无锡,苏州,东莞,青岛、宁波等六大城市,王者之争,在此六家。
六大沿海制造业城市未来还会分化,青岛和宁波,毕竟是港口城市,未来经济体系会走向多元化。
而在长三角内部,错位竞争给了无锡很大机会。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将以三产为主导,论经济体量和工业体系的完备程度,唯有苏州可以与其抗衡。
&无锡与苏州争锋,最大的胜算是本土企业。苏州模式,过于依赖外来投资,是客卿经济的代表,而无锡本土经济强劲。无锡与苏州的争锋,犹如佛山与东莞的争锋。从结果来看,佛山已经胜出了东莞,不仅经济总量,而且产业结构也优于东莞,无锡是否能够胜出苏州?
北上广深另有所属,宁波、青岛别有她顾,苏州、东莞将受困产业外迁,天下险峰,唯锡山与佛山。
若不出意外,未来中国制造业的两大王牌,应是长三角的无锡和珠三角的佛山。
佛山“三体一式”模式的精髓,即实体经济,本土经济,民营经济,内生式发展。这种模式,亦与无锡早年发展模式几乎同步吻合。而无锡与佛山的区别,其实在于制造业本身的产业战略上。
无锡当借鉴佛山,在横向坐标系中,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强二优三,选择成为大众制造业的高端制造基地,不去跟北上广深抢最高新的技术,也不过度追捧新兴产业。成为大众制造领域的王者。而在纵向坐标系中,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而非驱赶传统产业。
无锡需要珍视自身五大优势
作为太湖明珠,无锡毕竟根基雄厚。虽有偶然挫折,若步入正道,亦可期待。
2016年上半年,无锡工业投入增长13.2%,高于全国平均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284.9亿元,增速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3.8%。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无锡有13家企业入围,占江苏省入选企业总数的约三成。
无锡经济出现了强势复苏的迹象。善始需有善终。无锡经济的复兴需发挥五大优势。
一是传统产业的存量优势。
制造业是无锡经济之本。在2015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无锡有22家入选。在2015年江苏省百强民营企业中,无锡有17家入选,冠绝江苏,绝大多数即是纺织、冶金、机械等传统制造业领域。
无锡要安静地做一个工业城市,传统工业是定海神针,动摇不得。近年以来,无锡过度依赖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甚至借太湖蓝藻事件,驱赶了不少传统制造企业,一心去搞高大上,最后光伏产业不保,传统产业不振,两头落空,无锡也就此被南京超越,是产业投机的典型反面教材。
无锡需要确立主导产业,先强二后优三,坚持制造业的主导地位。
在二产内部,注意按照发展阶段来调整主导产业,在前五至十年,传统产业的升级是最首要的战略任务;在十年后,可确立高端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但是,任何时候,新兴产业都不能作为主导产业。
无锡现在提出“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的四化战略,更多应该理解为传统产业的升级,而非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而在全国制造业方阵中,无锡应该和佛山一起,成为大众制造业的中心,高端制造的次中心,既不与北上广争雄,亦超拔于中南广大腹地新兴的工业重镇。
二是本土经济的优势
无锡是地级市,缺乏直辖市,省会乃至计划单列市的公共资源吸附能力,也难以得到来自中央层面的政策和资金垂青。
本土经济是无锡唯一的本钱。当天津、重庆可以动不动吸引中央上万亿的投资,当湛江等依靠外地迁移的千亿级钢铁和石油企业实现脱胎换骨的时候,无锡举目四望,唯一能够依靠的还是本土经济。小灶经济和客卿经济,都没有指望。
同时,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外资大规模外迁到东南亚。苏州、东莞等外向型经济的城市,未来的挑战更大,这也是本人在江苏最推重无锡的原因。
雄厚的本土经济,是无锡未来绝杀苏州,与佛山长期争霸的最大资本。
三是民营经济的优势。
无锡民营经济占比在65%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土经济与民营经济,是无锡经济的一体两面。重要性毋庸置疑。最近几年全国经济形势严峻,很多地方倚重国企,部分国企在垄断领域扩张的现象加重。在此情况下,无锡民营经济能够逆势上扬,难能可贵。
四是高效优质发展模式的优势。
笔者推重无锡,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源于无锡经济的高效与质量。
在本人主持的中国重点城市发展质量排名系列中,无锡多年排名稳定在全国重点城市的第五位,在内生性增长,民营经济占比等领域,均领先于全国。
在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中,依靠超前城市建设,依靠铁公基和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地方比比皆是。而无锡的经济发展,更多还是依靠实体经济,依靠创新与效率。2015年,无锡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为57.5%,而全国平均水平为83%,无锡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性远低于全国。同时,在十二五期间,无锡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6.6%,领先全国。
很多城市已动力枯竭。无锡的经济发展,却有更强的内生动力。
无锡经济的发展动力,更多来自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的提升。2015年,无锡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7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2.3%,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2%。2016年上半年,无锡工业技改投资完成616.7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高达64.6%。均远超全国水平。
就产出效率而言,无锡单位土地面积GDP产出多年雄踞江苏第一。
五是青年之城的优势。
2015年无锡常住人口651.10万,户籍人口480.90万,净流入人口占比超过26%,是国内包容能力比较强大的城市,净流入人口以年轻人为主体,是中国最精锐的劳动力。无锡不要学北京上海驱赶外地青年,无锡没有这样的资本,要珍视和重视这股力量,将青年人口视为财富而不是负担。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6-12-02 09:26
佛山主要靠顺德 吞并顺德前佛山什么都不是
发表于:16-12-02 09:34
无锡和苏州一样,是缺乏政策
发表于:16-12-02 09:53
无锡土地太小了。发展需要土地支撑的
     \\\\\\|///&
      \\\\ .-.- //&
.      ( .@.@ )&
+-------oOOo-----(_)-----oOOo---------+&
|   &               |&
| &&&& 祝&&&你&&&快&&乐!!!& && |&
|                &  |&
+---------------------Oooo----------
发表于:16-12-02 09:57
回复 2 楼 @蓝阵 :
现在基本上算吐出来了省直管佛山很多事情不能插手顺德内部事物的
发表于:16-12-02 10:02
以下是引用 第1楼 @坛务院副总理 的话:
无锡未来绝杀苏州...
& 现在的人,什么大话都敢说。
发表于:16-12-02 10:07
无锡发展取自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优点,无锡样样强,数字不能完全提现出来的!
发表于:16-12-02 10:11
&&[第2版 12-02 10:11]
牛逼吹的霍霍响 无锡有什么制造业&
一个人时,善待自己;两个人时,善待对方。
发表于:16-12-02 10:22
文章写的比较客观,希望无锡能够找准方向,再次腾飞!个人不喜欢苏州那种以外资为主的发展模式,国企、民企和外资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才是合理的选择。
发表于:16-12-02 11:25
可以捧无锡,没必要这么的杀苏州。在工业领域,苏州的民资与外资一样的强劲
发表于:16-12-02 11:28
只有资本和人才青睐的地方,才是未来有希望的地方
发表于:16-12-02 11:38
江苏全省共有94家民营企业上榜,
其中苏州占据20个席位!
苏州市入围“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 (第8位)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第9位)
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第25位)
亨通集团有限公司 (第74位)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第135位)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 (第156位)
华芳集团有限公司 (第159位)
澳洋集团有限公司 (第168位)
通鼎集团有限公司 (第177位)
攀华集团有限公司 (第220位)
苏州金螳螂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第240位)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第248位)
永鼎集团有限公司 (第288位)
震雄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第293位)
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303位)
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 (第311位)
江苏爱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第325位)
江苏吴中集团有限公司 (第427位)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433位)
苏州市相城区江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第458位)
这次上榜的苏州民企,18家是蝉联。
两家新进榜企业分别是: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爱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表于:16-12-02 11:41
苏州代表中国人的思维,无锡代表外国人的思维,
发表于:16-12-02 13:25
回复 13 楼 @pl_pl :
中国人有华为大疆,沈阳数控和全世界最大最全最先进的冶金工业体系请问你这个外国是爱塞俄比亚还是刚果啊!美国都要求制造业回流你居然看不起制造业我也是搞笑了。深圳和香港现在还在一个档次上吗?到2020年以后连给深圳提鞋的资格都不够。深圳代表未来香港代表过去。无锡的例子参考太仓吧那是你们最后的归宿应该是。
发表于:16-12-02 13:34
只需把张家港划到无锡,你再看看苏锡对比
此消彼长就是6000亿的样子,苏锡基本就持平了
发表于:16-12-02 13:39
回复14楼的@常州金丝面线 :小灶经济城市是不懂得,好好去理解什么叫城市发展质量!是质量!
发表于:16-12-02 15:12
大妈的维持会长角色,也耽误了无锡好几年时光。
无锡的出路在产业,这一点已经达成共识。
无锡的困境是土地,狭窄的土地面积限制了无锡的发展。
别的城市撤县设区,城区面积都有几千平方公里,无锡只有一千出头的面积,怎么平等地同别的城市竞争。
省上对无锡的困境是漠视的,既要马儿跑的快,又要马儿不吃草,那有这样的好事情。
发表于:16-12-02 15:16
回复 15 楼 @华侨路扛把子 :
张家港穷,无锡不会要张家港的
发表于:16-12-02 19:52
混吧,省上不管,能维持就不错了。
发表于:16-12-02 20:36
回复 15 楼 @华侨路扛把子 :
可惜没有如果,总是惦记邻居家的这叫贼,懂不?
发表于:16-12-03 14:11
回复 第15楼 的 @华侨路扛把子:张家港2000亿+吧?一上一下5000顶天了,没有6000。
发表于:16-12-03 14:15
回复 第17楼 的 @lgy865:还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思维,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基本就靠投资驱动,没有内生驱动,保护好太湖,用好太湖这张王牌,无锡大有可为,让太湖明珠名副其实!
发表于:16-12-04 09:14
无锡因为地域小,外迁的企业和外办的工业园区企业加起来看看。
发表于:16-12-04 09:53
无锡地域面积小,不应老是与特大城市和一些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总量去比,只要保持人均GDP名列全国城市前列就可以了。
发表于:16-12-05 12:11
&&[第3版 12-05 12:11]
佛山的发展模式不值得作为无锡发展的类比,把佛山这种县域模块行政性强制设区的地方类比引导无锡,那是要害了无锡!
同样发展工业制造业,无锡要发展的应该是总部式、中枢式工业制造业,而不是在本就地域狭窄、资源紧张、环境容量有限的无锡本土搞生产基地性工业制造业。比如无锡的红豆集团,总部中枢设在无锡,而新生产基地的在外地,甚至在柬埔寨。这就是无锡政府今后应该大力支持的方向。把利润和总部税收以及中高端研发
销售等现代服务业职位留在无锡,把生产放在外地,借地发展,仿效2000年左右日韩新台港乃至欧美把工业企业制造部分转移中国大陆的做法,积极促进无锡有优势的本土企业实现跨地区跨国经营,去殖民落后地区落后国家为我所用。
发表于:16-12-04 11:49
以下是引用 第1楼 @坛务院副总理 的话:
鉴于北京、上海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未来主要承载服务业,则真正的大众产业领域的高端制造,希望最大的就是佛山,无锡,苏州,东莞,青岛、宁波等六大城市,王者之争,在此六家。...
& &把苏州例为六家最有希望的城市之一,又把苏州贬得一钱不值,这个学者的脑子的毛病!
发表于:16-12-04 11:51
以下是引用 第23楼 @wuxilba 的话:
无锡因为地域小,外迁的企业和外办的工业园区企业加起来看看。...
问题是中国的统计制度是地域管辖原则,你在外地办的企业,产值,总量都算外地的,所以对无锡这种地域窄小的地方来讲,特别吃亏。
发表于:16-12-04 11:55
以下是引用 第27楼 @lgy865 的话:
特别吃亏。...
& & 特别吃亏,还要比个啥?
发表于:16-12-04 11:58
前几年无锡市区私人企业因政策原因大举搬迁苏北、皖南本应该是无锡探索借地发展的好端口,而事实上在如何把握制造基地在外地,总部中枢在无锡的发展路径上,无锡地方政府并没有用心,甚是可惜。
无锡市区几乎已经没多少后备土地可供引进大量的制造企业了,无锡的发展阶段也决定这条路最终只会越走越窄,有人说要并区?呵呵,并区是发展模式的改变?我看只是原有发展模式的苟延残喘罢了,不是无锡发展的根本之道。
无锡不能再走生产车间性质的制造业发展道路,一定要努力走上对外殖民扩张的制造业发展道路,趁无锡还有一点家底。。。
发表于:16-12-04 12:04
以下是引用 第27楼 @lgy865 的话:
以下是引用 第23楼 @wuxilba 的话: 无锡因为地域小,外迁的企业和外办的工业园区企业加起来看看。...
问题是中国的统计制度是地域管辖原则,你在外地办的企业,产值,总量都算外地的,所以对无锡这种地域窄小的地方来讲,特别吃亏。 ...
如果无锡是纠结于这种表面文章的统计数据,那是对无锡传统工商精神的打脸,是变种。。。
光在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一地,就有我锡侨民5000余人,无锡大市户籍人口总共才四百多万。。。
这说明什么?说明无锡人是有开拓意识的。
多么希望无锡市区那些高耸入云的写字楼里能够驻扎满生产基地在外地乃至外国的我锡自己的对外殖民企业
发表于:16-12-04 12:12
回复 第30楼 的 @惠麓听松:可是在中国,城市地位往往与统计数据紧密相连,虽然无锡在外面办了不少工业区,柬埔寨还有无锡办的工业园区,靖江园区产值上千亿,那都是算人家的,无锡这些年排名一再下滑是事实,还在要想办法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多做文章,或者想办法扩大自己的土地面积,这才是做大做强的王道,在别人地皮上做的再多也是为别人穿嫁衣。
发表于:16-12-04 12:17
以下是引用 第31楼 @lgy865 的话:
回复 第30楼 的 @惠麓听松:可是在中国,城市地位往往与统计数据紧密相连,虽然无锡在外面办了不少工业区,柬埔寨还有无锡办的工业园区,靖江园区产值上千亿,那都是算人家的,无锡这些年排名一再下滑是事实,还在要想办法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多做文章,或者想办法扩大自己的土地面积,这才是做大做强的王道,在别人地皮上做的再多也是为别人穿嫁衣。...
江阴就是江阴 无锡就是无锡 居民的祖籍地都要写清楚是无锡还是江阴
作为一名归化无锡的江阴人,老李,你鼓吹无锡合并江阴的言论不要说江阴人反感,最起码我这个无锡人听了都反胃。
发表于:16-12-04 12:39
回复 第32楼 的 @惠麓听松:可是,一体化是无锡党代会的决定,在中国,党代会的决定是最高决策,一有问题就退缩不是无锡人的性格,我做的一切当然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我的家乡青阳镇,在江阴手下越混越&
LOW,而我的家族在青阳有不少投资,长此以往,这些投资有打水漂的可能,并入无锡,青阳肯定受益,我家族的财产才有可能解套。& & &
发表于:16-12-04 12:46
以下是引用 第33楼 @lgy865 的话:
回复 第32楼 的 @惠麓听松:可是,一体化是无锡党代会的决定,在中国,党代会的决定是最高决策,一有问题就退缩不是无锡人的性格,我做的一切当然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我的家乡青阳镇,在江阴手下越混越
LOW,而我的家族在青阳有不少投资,长此以往,这些投资有打水漂的可能,并入无锡,青阳肯定受益,我家族的财产才有可能解套。 ...
那也只是老李你个人的想法,再说无锡党代会只是说一体化,是你自己在那里理解为并区,这里面有你自己的私货吧。。。
当然,对于我来说,江阴是市还是区,和我没什么关系。。。
发表于:16-12-04 20:44
以下是引用 第1楼 @坛务院副总理 的话:
吴山青,粤山青。 无锡与佛山,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两大经济重镇。 两者非常相似,无锡和佛山区别于苏州和东莞的“客卿经济”模式,以本土经济,民营经济,实体经济为主导,也区别于上海、南京与广深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中心城市,而是以制造业为立城之本。
相似的基因,两个彼此遥望的兄弟,近年却渐行渐远。 作为一座没有资源,没有特区优势,没有权力优势的普通城市,佛山静水深流,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内生式发展道路。最...
很坦率的告诉楼主,无锡很有戏。
凭无锡的地理位置,不说成为大都市,500万人的城市不成问题。
我在深圳认识的老板,如果推荐他们到长三角创业,都会重点推荐苏州和无锡。
发表于:16-12-04 20:47
以下是引用 第4楼 @美丽新无锡 的话:
无锡土地太小了。发展需要土地支撑的...
无锡其实土地很多,土地的价值没有得到珍视。
比如硕放在太湖边,那个地方适合做科技创业新城,但是去搞了个机场。
机场适合放在无锡、常熟、苏州、张家港四地的交界处。
发表于:16-12-05 09:43
总理好,我在另一篇无锡还有戏的贴子中,有几条跟贴,比较重要。但有于无锡有戏一文,有与你的重复,所以被删了。能否恢复并发我一下。我要再利用其中的一些东西
自由和平等是天赋的,但是只能争取得来。
如果你觉得自由平等如同空气一般来得容易,
那是因为有人替你争取到的。
如果你看到,经历到了不平等,不正义的事情。
如果你可以,
请象我们的祖先那样,去奋斗,去争取。
发表于:16-12-05 09:45
我当时主要是从无锡工业的来源,一五计划; 县市对GDP的争夺;无锡南门的污染; 工业的驱逐; 一个历程来考察有戏一文所讲的无锡工业的所谓优势的
自由和平等是天赋的,但是只能争取得来。
如果你觉得自由平等如同空气一般来得容易,
那是因为有人替你争取到的。
如果你看到,经历到了不平等,不正义的事情。
如果你可以,
请象我们的祖先那样,去奋斗,去争取。
发表于:16-12-05 10:05
被系统删除于: 15:45:48
发表于:16-12-05 11:49
无锡成也江阴,败也江阴!
无锡现在是死不转型,在等死~~~
无锡的城市气质不是传统制造业了,玩工业只会加快衰败下去
盐城者,我盐城人之盐城也,
凡我盐城人当爱我盐城,
盐城者,我中国之盐城也,
凡我中国人,尤当爱我盐城,
我愿以物质文明启迪我盐城,
我尤愿以孝悌大义陶铸我盐城。
发表于:16-12-05 12:31
回复 第34楼 的 @惠麓听松:兄台站在主城区的角度,其实,没有从内心深处理解老李。一个家乡,无法参与地区一体化开发与建设,他那种内心的痛苦与绝望是可想而知的。而这种情况,在全国并不多见。如果现在镇江不让句容参与到南京当中去,那句容与宁交界处的乡镇,那种痛苦与仇恨,无法诉说。从目前走向来看,江阴主动开发江阴南部,可能性很少!江阴东部其实,目前无论在心态,还是在经济运作上,都已脱离江阴。作为西南的月城青阳,希望确实在无锡,在惠山区,在2条铁路上~~~~如果我是青阳人,我也会象老李那样的!!!!向老李致敬!!!!
自由和平等是天赋的,但是只能争取得来。
如果你觉得自由平等如同空气一般来得容易,
那是因为有人替你争取到的。
如果你看到,经历到了不平等,不正义的事情。
如果你可以,
请象我们的祖先那样,去奋斗,去争取。
发表于:16-12-05 12:38
回复 第40楼 的 @笨笨熊阿黄 :
江阴已经衰落了,城市化水平太低了
发表于:16-12-05 12:44
我相信,主贴所表达的意思,在无锡中高层,不是个别人的想法。但无论是从工业化的历史,还是从工业本身的发展规律,它都是错的。无锡曾有的工业成就,首先取决于1950前运河与铁路的交汇,取决于1890后民族工业利用交通优势的发展。但这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在于1950年的一五计划,导入大量的重工项目。而这个因素,在今天工厂大量迁走的背景下,是不可能再现的了!做好工业,保好环境,无锡是有机会的:1995年代左右,将主城区重工迁往洛社、东港、洪山(2007水危机后杨某就是这么做的,但来不及了,温帝每个月来锡一次现场办公迁厂)――――建立类似上海那样的校企合作平台――――在国企转制过程中,增加国有资本发言权,限制资本的转移与流动――――坚持办好国企的技校――――限制技术工程人员的流动年限――――企业的上市,这些都是上海做法。作为一个地市,无锡或许不能全部做到,但部分实现应是可以的。事实上,无锡一条都没做。
自由和平等是天赋的,但是只能争取得来。
如果你觉得自由平等如同空气一般来得容易,
那是因为有人替你争取到的。
如果你看到,经历到了不平等,不正义的事情。
如果你可以,
请象我们的祖先那样,去奋斗,去争取。
发表于:16-12-05 12:46
今天,写这种文章的人,内心是脏的。他们其实并不关心实体制造业,他们夹带着民粹,高喊着超苏赶宁,绝杀对手。心中想着的,是政府用有限的资源,加大对他们手中的产业的投入!!
自由和平等是天赋的,但是只能争取得来。
如果你觉得自由平等如同空气一般来得容易,
那是因为有人替你争取到的。
如果你看到,经历到了不平等,不正义的事情。
如果你可以,
请象我们的祖先那样,去奋斗,去争取。
发表于:16-12-05 12:53
回复 第1楼 的 @坛务院副总理:总理好,我在另一篇无锡还有戏的贴子中,有几条跟贴,比较重要。但有于无锡有戏一文,有与你的重复,所以被删了。能否恢复并发我一下。我要再利用其中的一些东西
自由和平等是天赋的,但是只能争取得来。
如果你觉得自由平等如同空气一般来得容易,
那是因为有人替你争取到的。
如果你看到,经历到了不平等,不正义的事情。
如果你可以,
请象我们的祖先那样,去奋斗,去争取。
发表于:16-12-05 13:01
回复 34 楼 @惠麓听松 :
赞同听松同学的观点,本人坚决认为无锡企业外迁是转型的正确途径。无锡不是国家并不需要腹地和屏障,周边的城市没有攻打进来,地盘摊得越大总量虽高也不可避免圈进更多低素质和贫困从业人员,无锡只需因地制宜做好总部经济研发经济和服务业。国与国之间因为有壁垒所以提倡实体经济是立国基础,而无锡和周边城市乃至全国城市并没有行业和产品壁垒,所以实业立市是个伪概念,无锡不应被忽悠也不能人云亦云,坚定信念建设无锡繁华主城和总部经济发展宜兴高新科技绿色产业。
发表于:16-12-05 13:03
即将退休的书记看了文章,龙颜大悦!
产业强市,产业强市!
自欺欺人而已~~
工业产值已被南通吊打了;
不久后就是泰州;十年后扬州、盐城在制造业上都要狂虐无锡了;
无锡的地盘决定了无锡的出路根本不在什么工匠精神,什么产业强市
盐城者,我盐城人之盐城也,
凡我盐城人当爱我盐城,
盐城者,我中国之盐城也,
凡我中国人,尤当爱我盐城,
我愿以物质文明启迪我盐城,
我尤愿以孝悌大义陶铸我盐城。
发表于:16-12-05 13:27
回复 第47楼 的 @笨笨熊阿黄:产业强市可以有,但错过机会了。当年产业集中在南门,河水臭黑30年!南门学校小区全是钢厂烟灰。泊渎下游农村活过70是长寿,全是癌!不肯搬厂,2007年一锅端,3000厂迁往外省。这些厂去后,水土不服,上下游企业太远,八成死光!他不知这些情况,加上不了解企业工艺~~
自由和平等是天赋的,但是只能争取得来。
如果你觉得自由平等如同空气一般来得容易,
那是因为有人替你争取到的。
如果你看到,经历到了不平等,不正义的事情。
如果你可以,
请象我们的祖先那样,去奋斗,去争取。
发表于:16-12-05 14:01
我接触下来,反而是年轻点的外地在锡干部,认识无锡的走向。如笨笨。那些老无锡,即使1960后,大多是主张产业强市的,活在国企年代。关于产业强市,很可能是他们忽悠书记的。。。。
自由和平等是天赋的,但是只能争取得来。
如果你觉得自由平等如同空气一般来得容易,
那是因为有人替你争取到的。
如果你看到,经历到了不平等,不正义的事情。
如果你可以,
请象我们的祖先那样,去奋斗,去争取。
发表于:16-12-06 23:00
无锡在转型,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是还抱着工业不放就完蛋了。
共2页 到第页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科软是国企还是私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