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和wwW解除杀软www.taitvb.com的栏截啊,每次www.taitvb.com登的时候com都不管

TVB - 知乎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于日正式开业,是香港首…阅读全文关注话题分享阅读全文9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6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9744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18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6122 条评论分享收藏<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帐号安全提示
即日起穷游网将实行手机绑定实名制,绑定手机后就可以正常使用穷游的写帖、创建行程、点评、足迹、问答等功能。
穷游大洋洲
【那些年,我走过的香港离岛】
【那些年,我走过的香港离岛】
powered by
自从香港开放自由行以来,去过多少次我已经不太记得。看遍了它的繁华,也想去探寻它的安静之所。于是,离岛计划提上了日程。
那么,开个帖子专写香港离岛。
会陆陆续续添加,也无法一次性结束。
希望能够细水长流的,抒写与众不同的香港情怀。【大澳Tai O天空下】
大澳Tai O小攻略1、简介:大澳位于香港新界大屿山西部,是香港现存最著名的渔村,村落部分位处大澳岛上。大澳的水乡风情独特,故有“香港威尼斯”之誉。大澳于2006年获由香港郊野公园之友会、国际狮子总会港澳三○三区及渔农自然护理署举办,“香港十大胜景选举”第七名。&&2、到达交通:&在港铁东涌站B出口的巴士总站乘坐11号巴士至大澳巴士总站,车程约50分钟,下车后步行5分钟至大涌桥,再沿水道两旁走;&从港铁东涌站B出口的东涌缆车站,乘搭缆车至昂坪缆车站。下车后步行约5分钟到昂坪巴士总站,搭乘21号巴士至大澳巴士总站,车程约20分钟,下车后步行5分钟至大涌桥,再沿水道两旁走。&从中环6号码头乘坐渡轮至梅窝(约55分钟),然后转乘1号巴士前往大澳(车程约45分钟)&从屯门码头乘坐渡轮前往大澳(约60分钟)&大澳-东涌巴士时刻表:3、住宿:大澳文物酒店。酒店于2013年获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优异项目奖,酒店具有浓厚殖民地时代建筑风格,由建成于 1902 年、获古物咨询委员会评定为二级历史文物建筑物的旧大澳警署重修而成,设有 9 间客房、文物探知中心及屋顶餐厅 Tai O Lookout。大澳文物酒店致力向社会推广文物历史建筑的保育与其欣赏价值,带动大澳本土旅游的持续发展。同时精心设计社区参与活动、各项住宿体验及生态导赏团,让旅客可亲近历史建筑及自然生态环境,强化保育意识。&&地址:香港大屿山大澳石仔埗街&电话:+852
传真:+852 &电邮:&网址:www.taioheritagehotel.com&酒店每天下午下午3时、3时30分及4时(每节20分钟)举行免费导赏团,让公众可以亲临这座富有历史的精品酒店,认识大澳渔村的一点一滴。大家可以通过酒店网站http://www.taioheritagehotel.com/sch/homepage/Homepage、传真、电话报名参加。&酒店对公众开放时间:每天11:00-18:00&酒店到达交通:4、其他tips:(1))大澳渔村不大,但是如果想感受安静的氛围,建议在岛上居住一晚。&(2)在大澳,可以坐船游览,但步行可以更好地体会大澳的风情。&(3)在大澳,除了坐船,所有地方都不需要门票。&(4))大澳所在的大屿山上,有天坛大佛、宝莲寺等,可以从大澳巴士总站直接坐车过去。天坛大佛被称作中国五方佛中的南方大佛,是非常有名的景点,值得一看。&大澳Tai O(一)--不一样的水上人家 & & & & & & & & & & &&&&&&& “退一步可隐居避世& & & & & & & & & & & & & & & & 进一步可热闹喧嚣”&& & & & & & & & & & & & & & & & & & 走过的香港离岛 & & & & & & & & & & & & & & & & &我最喜爱大澳 & & & & 你可能看过TVB的《大澳的天空》,却还没去过大澳。它是香港相对最远的常住地,虽然处于西化的繁华都市,却依然保留了浓郁的中国渔家传统。大澳的岁月,与居住在里面的老渔民一样,总有带一种沧桑感。比起其他离岛,它更小一点,人也少很多。至于景色,不能算是很震撼,但是有蔚蓝的海水、和煦的暖阳、与众不同的水上棚屋,到处晾晒的虾膏和咸鱼。这悠然的画风,给人无限安逸清静的感觉。在我的心目中,它民风淳朴,生活悠闲。当你看到那些铁皮屋,略显残破的村落,仿佛穿越回到了过去住老平房时的感觉……&& & & &黄昏时分,游客如潮水一般退去,海鸟静静地伫立在河涌的水泥桩上,大澳终于显现出它本来的恬静。或许它的可贵之处,是依然坚守着属于自己的传统,保持着平淡宁静的生活。任凭世事纷扰,内心始终淡定安然。只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渔村,这样的传统还能保持多久,我们不得而知。这个香港最后的原生态渔村,就好像缩影一般,记录了许多即将从现实中消失的历史,给我们留下美好的记忆。& & & & & 这里是香港,但却是不一样的香港。香港的离岛很多,最出名的应属南丫岛和长洲岛,不仅游客多,还有不少老外长年居住在那里。但几个离岛走下来,我觉得最能体现原始的香港本土风情的地方,就是大屿山西部的大澳渔村了。说实话,来到这里可真是折腾。坐着巴士就像过山车,又是上坡又是下坡,在山间穿行了快一小时到达大澳巴士总站。当我以九死一生的晕车状态到达后,却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大澳的海边,三三两两停了不少的渔船。这些船可以带游客走水路游览大澳,出海看白海豚,还可以在水上看大澳的棚屋。不过大部分船都要凑满人数才开,一般20港币一个人。与香港其他离岛一样,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只是房屋似乎比其他离岛年代更长一些。在长洲岛与南丫岛随处可见的海鲜档,这里也只有寥寥几家,选择极少。巴士总站挨着的是市集。说是市集,其实也就是一条狭窄的小路,两旁大多售卖海鲜干货和海产品。游客不少,当然很多人也只是在这里走走看看。&道路狭窄,门面简陋,但却很干净。店面的老板们面色平和从容,商品明码标价(当然你也可以还还价),没有欺客宰客行为。很多商铺将形状各异的花胶用线穿起来挂在店铺门前,既可招揽生意,望上去也是别致的装饰。花胶就是鱼肚,从鱼腹中取出鱼鳔切开晒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胶质,养颜又大补。当然,如何鉴别优劣等次,那又是一门学问。大澳地方虽小,但是也有游玩项目。一是出海去看白海豚,当然看不看得到需要运气;另外就是各式小吃了。靠海的地方,很多食物也更有本土特色。一张图完美阐述大澳各色小吃真是巨型鱿鱼,里面还塞了鸡翅什么的,光是看着都十分有趣。超级大鱼蛋分为原味和咖喱味我的目标是一碗鱼胶很多烤鱼干,现烤现吃。即使一开始无意,闻到飘出来的香味时,都情难自禁。&&&&&&& 茶果是珠三角一带民间历史很久远的祭祀点心,甜口豆沙、花生和咸口眉豆同样是做得口味精细。不管在大澳、谷埔或西贡老街卖的,大抵都是一块圆粿,上头摆一粒或两粒花生。咀嚼时,增添不少口感层次和香气。传统的吃法是蒸笼里用茶水熏制点心,吃时也配上一口浓香的茶。&&& 下面这乌漆麻黑的一坨叫做鸡屎藤茶果,采用的食材除了糯米,主要便是鸡屎藤叶。此攀藤植物到处可见,不论港台,甚至岭南各地都是寻常植物,凡乡野有杂树灌丛之地,几乎都有它匍匐的身影,但乡野人士仍在采集食用的已不多。客家人就地取材,以其叶子造茶果,通常在清明前后才有,是季节性食品,做成茶果后,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清香。隐姑茶果,据说是大澳质地最佳的茶果。以炊笼蒸熟,一咬便察觉其柔软和芳香,极衬自己的味蕾。这种传统糕点需要长时慢火熬煮,一般观光景点往往大量贩卖,让人怀疑有此闲功夫。还有各色话梅陈皮售卖大澳乡事委员会历史文化室,摆放的很多事物,都讲述着大澳曾经的历史。大涌桥,一座铁制的吊桥,大澳的地标之一。自从有了它,大澳的“横水渡”就逐渐成为历史。在1996年启用之前,居民如果要从街市街到永安街,便要乘坐“横水渡”。横水渡是长20呎,宽7呎的木船,可载客30余人,它也在大澳居民和游客的回忆中占有一席之地。清晨的桥上几乎空无一人,整座岛也是没睡醒的模样,这时候才能完全体验到离岛的安静美好。大涌桥附近的棚屋区“大涌棚”,是属于比较新式的两层棚屋,下层通常时大厅、厕所和厨房,睡房则在上层。棚屋是大澳渔村的标志,也是香港最为独特的景观之一。这里曾是香港的主要渔港和驻军乡镇,也是百年来的渔盐业重地。世代以来都是渔民蜑家人的聚居地,渔民认为在平实的土地上居住缺乏安全感,所以就在岸边建造棚屋住下来。密密麻麻的棚屋、纵横交错的水道与桥梁,因而构成大澳现今的面貌。清晨,平静的水面,渔民在捕捞,白鹭船边歇息,偶尔有小鸟飞过,都是一幅好画。一大早还可以看到渔民在船上买卖新鲜打捞上来的海鲜这个在大屿山版图里只占很小一块的渔村,乍一看确实不起眼,游客有些是冲着它的虾酱和海产来的,有些则是冲着“香港威尼斯”和“贡多拉”来到的。棚屋由一枝枝木桩支撑在水面之上,家家户户、鳞次栉比。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浸泡在水中的木柱都爬满了牡蛎。密密匝匝的棚屋户户相连,部分通道更会穿越邻居的客厅或厨房,邻里之间自然是鸡犬相闻。棚头是渔民日常作息的地方,棚尾则用来晒咸鱼、海带等。到处可见晒咸鱼的架子过了桥就到了街市街,这是大澳居民生活的中心,也是游客必经之处。这里也有很多售卖大澳著名物品的摊档,也有银行和提款机。街上老店林立,其中不少都是以前铺后居的方式经营。咸鱼是以盐腌渍后晒干的鱼,尝起来咸中带甜。广东咸鱼中以马友最为著名,是梅香咸鱼的一种,有浓烈而特别的气味。香港的咸鱼以大澳插盐鰽白咸鱼闻名。只要将咸鱼头与豆腐一起煮成汤,即有滋肾养胃、降火的作用。另外,咸鱼亦可配搭芥菜和蜜枣煲成汤,亦是补肾养胃、增强体质的绝妙配方。鸡泡鱼标本,有大有小,很可爱。我们来到的时候正值下午,街市里的商贩们热火朝天地做着生意。但是在清晨时分,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即使到了中午,也只有零星小贩支起了摊档热闹的集市后面就是居民的生活区。小学、邮局、会堂、游乐场一应俱全。道路不宽,树影婆娑,树下有老旧座椅,累了就可以停留片刻,以自己的视角多看看这个渔村。游览大澳,全程步行就可以,标识清楚,线路也非常简单继续往酒店方向走,看到了路边晾晒的咸蛋黄,也是大澳特产之一,金灿灿的样子很诱人。随处可见的花胶岛民的创意无处不在,不觉让人莞尔。离岛的猫猫狗狗很多,对待前来的游客态度也很淡定。总是那么一趴就在路中间睡了过去,完全不理周围的吵闹。只不过,天色暗的时候,自带保护色的黑狗经常让我差点踩上去。。。在它们眼里,可能自己才是这座小岛的主人。在这里做一只流浪猫是幸福的忧郁的侧颜霸气的正面也有装修比较新的几层小楼,作为民宿。只不过极为低调,在租房网站上也找不到。路过一株极美的开满花的树,树下有椅子供人小憩。老爷爷笑呵呵不停地对我说,来一个吧,我的钵仔糕很好吃的,让你难以拒绝。还有锡纸裹着的烤红薯这里以前是鱼盐重镇,20世纪后期盐业式微,盐田逐渐荒废后变成片的红树林。大澳的红树林拥有香港一半以上的红树品种.其实你与海的距离如此之近大澳渔村虾膏、虾酱一向驰名,当地的老字号至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大澳出产的虾膏、虾酱以传统古法秘制,虾味香浓,实为入厨佳品。当地食肆亦会提供各式虾膏、虾酱菜式,食客一试难忘。虾膏、虾酱的主要材料都是银虾,但由于制作手法的差异,令制成品无论在形状和味道上都各具特色。胜利香虾厂,由创办人李胜命名。“李胜”两字倒转为“胜李”,谐音胜利。厂子原名“胜利鱼虾铺”,曾有仙艇、卖鱼及制作虾酱等业务。第二代传人李锦平接手后,1970年代中,改名为“胜利香虾厂”。胜利的虾膏虾酱,除了供应大澳本土之外,在旺角、上环等海味街,以至澳门、珠海及广州一带均有销售。大叔拿棍子在装满虾酱的大桶里搅和了半天,我们也围观了半天。。虾膏味道较虾酱淡,由于不经发酵程序,用盐份量较少。将银虾洗净及磨碎后,直接放在烈日下晒,在摄氏31至32度的温度之下,连晒五至六小时即可制成虾膏砖;虾酱味道较浓烈且偏咸,磨碎后要发酵三至四日。完成发酵后,再将搅匀磨成幼滑膏状,在烈日下晒五至六小时即成。旁边晾晒了不少鱼干“退一步可隐居避世&&&&& 进一步可热闹喧嚣”&走过的香港离岛我最喜爱大澳&&&&&&& 你可能看过TVB的《大澳的天空》,却还没去过大澳。它是香港相对最远的常住地,虽然处于西化的繁华都市,却依然保留了浓郁的中国渔家传统。大澳的岁月,与居住在里面的老渔民一样,总有带一种沧桑感。比起其他离岛,它更小一点,人也少很多。至于景色,不能算是很震撼,但是有蔚蓝的海水、和煦的暖阳、与众不同的水上棚屋,到处晾晒的虾膏和咸鱼。这悠然的画风,给人无限安逸清静的感觉。在我的心目中,它民风淳朴,生活悠闲。当你看到那些铁皮屋,略显残破的村落,仿佛穿越回到了过去住老平房时的感觉……&&&&& 黄昏时分,游客如潮水一般退去,海鸟静静地伫立在河涌的水泥桩上,大澳终于显现出它本来的恬静。或许它的可贵之处,是依然坚守着属于自己的传统,保持着平淡宁静的生活。任凭世事纷扰,内心始终淡定安然。只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渔村,这样的传统还能保持多久,我们不得而知。这个香港最后的原生态渔村,就好像缩影一般,记录了许多即将从现实中消失的历史,给我们留下美好的记忆。&&&&& 这里是香港,但却是不一样的香港。& 香港的离岛很多,最出名的应属南丫岛和长洲岛,不仅游客多,还有不少老外长年居住在那里。但几个离岛走下来,我觉得最能体现原始的香港本土风情的地方,就是大屿山西部的大澳渔村了。&&& 说实话,来到这里可真是折腾。坐着巴士就像过山车,又是上坡又是下坡,在山间穿行了快一小时到达大澳巴士总站。当我以九死一生的晕车状态到达后,却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澳的海边,三三两两停了不少的渔船。这些船可以带游客走水路游览大澳,出海看白海豚,还可以在水上看大澳的棚屋。不过大部分船都要凑满人数才开,一般20港币一个人。&&& 与香港其他离岛一样,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只是房屋似乎比其他离岛年代更长一些。在长洲岛与南丫岛随处可见的海鲜档,这里也只有寥寥几家,选择极少。&& 巴士总站挨着的是市集。说是市集,其实也就是一条狭窄的小路,两旁大多售卖海鲜干货和海产品。游客不少,当然很多人也只是在这里走走看看。& 道路狭窄,门面简陋,但却很干净。店面的老板们面色平和从容,商品明码标价(当然你也可以还还价),没有欺客宰客行为。&&& 很多商铺将形状各异的花胶用线穿起来挂在店铺门前,既可招揽生意,望上去也是别致的装饰。花胶就是鱼肚,从鱼腹中取出鱼鳔切开晒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胶质,养颜又大补。当然,如何鉴别优劣等次,那又是一门学问。大澳地方虽小,但是也有游玩项目。一是出海去看白海豚,当然看不看得到需要运气;另外就是各式小吃了。靠海的地方,很多食物也更有本土特色。一张图完美阐述大澳各色小吃真是巨型鱿鱼,里面还塞了鸡翅什么的,光是看着都十分有趣。超级大鱼蛋分为原味和咖喱味我的目标是一碗鱼胶很多烤鱼干,现烤现吃。即使一开始无意,闻到飘出来的香味时,都情难自禁。&&&& 茶果是珠三角一带民间历史很久远的祭祀点心,甜口豆沙、花生和咸口眉豆同样是做得口味精细。不管在大澳、谷埔或西贡老街卖的,大抵都是一块圆粿,上头摆一粒或两粒花生。咀嚼时,增添不少口感层次和香气。传统的吃法是蒸笼里用茶水熏制点心,吃时也配上一口浓香的茶。&&& 下面这乌漆麻黑的一坨叫做鸡屎藤茶果,采用的食材除了糯米,主要便是鸡屎藤叶。此攀藤植物到处可见,不论港台,甚至岭南各地都是寻常植物,凡乡野有杂树灌丛之地,几乎都有它匍匐的身影,但乡野人士仍在采集食用的已不多。客家人就地取材,以其叶子造茶果,通常在清明前后才有,是季节性食品,做成茶果后,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清香。&&& 隐姑茶果,据说是大澳质地最佳的茶果。以炊笼蒸熟,一咬便察觉其柔软和芳香,极衬自己的味蕾。这种传统糕点需要长时慢火熬煮,一般观光景点往往大量贩卖,让人怀疑有此闲功夫。还有各色话梅陈皮售卖大澳乡事委员会历史文化室,摆放的很多事物,都讲述着大澳曾经的历史。&&& 大涌桥,一座铁制的吊桥,大澳的地标之一。自从有了它,大澳的“横水渡”就逐渐成为历史。在1996年启用之前,居民如果要从街市街到永安街,便要乘坐“横水渡”。横水渡是长20呎,宽7呎的木船,可载客30余人,它也在大澳居民和游客的回忆中占有一席之地。清晨的桥上几乎空无一人,整座岛也是没睡醒的模样,这时候才能完全体验到离岛的安静美好。&&& 大涌桥附近的棚屋区“大涌棚”,是属于比较新式的两层棚屋,下层通常时大厅、厕所和厨房,睡房则在上层。& 棚屋是大澳渔村的标志,也是香港最为独特的景观之一。这里曾是香港的主要渔港和驻军乡镇,也是百年来的渔盐业重地。世代以来都是渔民蜑家人的聚居地,渔民认为在平实的土地上居住缺乏安全感,所以就在岸边建造棚屋住下来。密密麻麻的棚屋、纵横交错的水道与桥梁,因而构成大澳现今的面貌。&&&&&&&& 清晨,平静的水面,渔民在捕捞,白鹭船边歇息,偶尔有小鸟飞过,都是一幅好画。一大早还可以看到渔民在船上买卖新鲜打捞上来的海鲜&&& 这个在大屿山版图里只占很小一块的渔村,乍一看确实不起眼,游客有些是冲着它的虾酱和海产来的,有些则是冲着“香港威尼斯”和“贡多拉”来到的。&&& 棚屋由一枝枝木桩支撑在水面之上,家家户户、鳞次栉比。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浸泡在水中的木柱都爬满了牡蛎。密密匝匝的棚屋户户相连,部分通道更会穿越邻居的客厅或厨房,邻里之间自然是鸡犬相闻。棚头是渔民日常作息的地方,棚尾则用来晒咸鱼、海带等。到处可见晒咸鱼的架子& 过了桥就到了街市街,这是大澳居民生活的中心,也是游客必经之处。这里也有很多售卖大澳著名物品的摊档,也有银行和提款机。街上老店林立,其中不少都是以前铺后居的方式经营。咸鱼是以盐腌渍后晒干的鱼,尝起来咸中带甜。广东咸鱼中以马友最为著名,是梅香咸鱼的一种,有浓烈而特别的气味。香港的咸鱼以大澳插盐鰽白咸鱼闻名。只要将咸鱼头与豆腐一起煮成汤,即有滋肾养胃、降火的作用。另外,咸鱼亦可配搭芥菜和蜜枣煲成汤,亦是补肾养胃、增强体质的绝妙配方。鸡泡鱼标本,有大有小,很可爱。我们来到的时候正值下午,街市里的商贩们热火朝天地做着生意。但是在清晨时分,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即使到了中午,也只有零星小贩支起了摊档。热闹的集市后面就是居民的生活区。小学、邮局、会堂、游乐场一应俱全。道路不宽,树影婆娑,树下有老旧座椅,累了就可以停留片刻,以自己的视角多看看这个渔村。& 游览大澳,全程步行就可以,标识清楚,线路也非常简单。继续往酒店方向走,看到了路边晾晒的咸蛋黄,也是大澳特产之一,金灿灿的样子很诱人。随处可见的花胶岛民的创意无处不在,不觉让人莞尔。&&&& 离岛的猫猫狗狗很多,对待前来的游客态度也很淡定。总是那么一趴就在路中间睡了过去,完全不理周围的吵闹。只不过,天色暗的时候,自带保护色的黑狗经常让我差点踩上去。。。在它们眼里,可能自己才是这座小岛的主人。在这里做一只流浪猫是幸福的忧郁的侧颜霸气的正面也有装修比较新的几层小楼,作为民宿。只不过极为低调,在租房网站上也找不到。路过一株极美的开满花的树,树下有椅子供人小憩。老爷爷笑呵呵不停地对我说,来一个吧,我的钵仔糕很好吃的,让你难以拒绝。还有锡纸裹着的烤红薯&&& 这里以前是鱼盐重镇,20世纪后期盐业式微,盐田逐渐荒废后变成片的红树林。大澳的红树林拥有香港一半以上的红树品种.&其实你与海的距离如此之近大澳渔村虾膏、虾酱一向驰名,当地的老字号至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大澳出产的虾膏、虾酱以传统古法秘制,虾味香浓,实为入厨佳品。当地食肆亦会提供各式虾膏、虾酱菜式,食客一试难忘。虾膏、虾酱的主要材料都是银虾,但由于制作手法的差异,令制成品无论在形状和味道上都各具特色。& 胜利香虾厂,由创办人李胜命名。“李胜”两字倒转为“胜李”,谐音胜利。厂子原名“胜利鱼虾铺”,曾有仙艇、卖鱼及制作虾酱等业务。第二代传人李锦平接手后,1970年代中,改名为“胜利香虾厂”。胜利的虾膏虾酱,除了供应大澳本土之外,在旺角、上环等海味街,以至澳门、珠海及广州一带均有销售。虾膏味道较虾酱淡,由于不经发酵程序,用盐份量较少。将银虾洗净及磨碎后,直接放在烈日下晒,在摄氏31至32度的温度之下,连晒五至六小时即可制成虾膏砖;虾酱味道较浓烈且偏咸,磨碎后要发酵三至四日。完成发酵后,再将搅匀磨成幼滑膏状,在烈日下晒五至六小时即成。大叔拿棍子在装满虾酱的大桶里搅和了半天,我们也围观了半天。。旁边晾晒了不少鱼干地下的光影十分好玩甜菊叶,清热解毒。制成的饮料也很好喝mini消防车街巷同样的狭窄,但却同样的干净。远离了游客,也更加安静。
终于盼到楼主新开帖啦!
回复 @展开引用收起引用
终于盼到楼主新开帖啦!
马上新帖陆续都来了哈~~
大澳Tai O(二)--住进活化警署酒店&& 要真正感受香港情怀,不如在蕴含历史的文物酒店住上一晚。 & &&& 它的前身是旧大澳警署,建于1902年,为香港西部水域的第一道防线。警署本来是为打击附近海域的海盗而建,由于多年来区内犯罪率不断下降,已于2002年关闭,并被古物古迹办事处评定为二级历史文物建筑物。旧大澳警署为发展局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第一期的六个项目之一,香港历史文物保育建设有限公司获选负责整项工程,大澳文物酒店因此作为活化警署于2012年开幕。&&&& 酒店位于石仔埗码头旁边的小山上,繁花绿树掩映,上世纪初的建筑特色十分显眼:外观虽然修葺一新,但仍保留原有样貌。两层的中式瓦屋顶,法式落地双扇玻璃门,为防海盗安装的铁窗门……这些与大澳渔村古老的水道和水边棚屋遥相呼应,无疑增添了不少魅力。&&&& 其实无论是大澳还是大澳警署,都是一段香港的历史。在这里停歇,细听这里的一砖一瓦,揭开一页页影响深远的历史故事,也是一种过瘾的玩法。
沿着路一直走,游客越来越少,走到海的尽头就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大澳文物酒店。真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如果你觉得步行二十分钟太累,还可以坐着小船来酒店门口的石仔埗渡轮码头。只不过,一路走来看看景并不觉得枯燥,所以我依旧推荐你选择步行。虽然不是国际品牌,也没有豪华健身室泳池,却有着真实存在的很多旧物和历史痕迹。殖民色彩与本土文化新旧交融,饱含人情味和亲和力,真是有大隐隐于市的奢华感。如果只是前来游览,不是酒店住客,就从这一侧走上去即可。蓝天,绿树,繁华,大海,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它可能是香港最小的酒店,只有九间客房和采用玻璃屋顶的天台餐厅. 主楼建于1902年,是大澳警署最早落成的建筑物。酒店下方的树丛里有三尊火炮,都是保留于原位。大澳正对的海域,是当时英政府和清政府的中国海域交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且当时常有海盗在附近海域出没,威胁居民安全,因此警署备有用铁铸成的火炮,用于军事防御。&&& 上面还有一盏探射灯,是因为码头是整个大澳海路的咽喉,也是该地区登陆香港的必经之地。警署位于山腰,可以居高临下观察港口和海面情况,晚间更会用探射灯巡视海面,捕捉海上非法入境者和海盗。住客可以乘坐另外一侧的电梯到达,电梯很mini,也很有趣。有点乘坐山顶缆车的感觉旧大澳警署由三个部分组成:一座两层高的主楼及附属建筑,以及其后扩建的建筑,均是典型的殖民地风格建筑。为了体现19世纪的建筑特色,建筑师在大澳文物酒店复修重整时,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妥善保留了大炮、探射灯、看守塔、储物室及封存已久的地堡等警署的基本风格。同时,酒店还融入了中西合璧的建筑元素,包括中式瓦屋顶、木制平开窗、花岗岩石阶及法式落地双扇玻璃门等,极有古典神韵。而精致的拱形大门、壁炉及主附楼之间的连桥,则突显了20世纪初的建筑风格。如果算上它的前世今生,这座建筑物今年刚好115岁。如今外观依旧,内部却被“活化使用”,也是推广大澳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喜欢拍照的朋友们,实在不要错过这里~主楼外廊是拱廊式红砖砌成。和许多东南亚殖民地建筑一样,在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香港,在房间前面建造外廊时十分得宜的做法。有了这个室内外的过渡空间,除了令房间隐藏在廊道阴影中,保证了私密性;更是适合当地气候的绝佳选择。无论天气如何,外廊一侧的门窗都可以打开,让整个建筑物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夜晚的酒店,在星星点点星光和自然光的掩映下,别有安静祥和的浪漫。若要探究警署的历史,就得从1902年说起。旧大澳警署巍立于宁静的高地上,邻近大澳码头,本来是为打击临近海域的海盗而建,也是香港其中一个最早建设的离岛警署。不过,当地警察的主要职责不只是打击罪恶,更要兼任“和事佬”的角色,为村内的居民排解家庭纠纷及平息争执。当时旧大澳警署的警察归水警管辖,他们主要负责大澳的公共安全,并经常乘坐舢舨在社区巡逻。后来由于区内犯罪率不断下降,因此在1996年至2002年间由警署改为巡逻岗位。进入2009年,香港历史文物保育建设公司展开“旧大澳警署活化计划”,该计划是政府六个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之一,其目的是将警署保存修复,并重整成拥有九间客房的大澳文物酒店。2010年,旧大澳警署又被古物古迹咨询委员会评选为二级历史建筑。如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大澳居民,可以再次走进这座别具历史价值及意义的建筑物,亲身感受旧大澳警署的魅力。房间的上面就是玻璃屋顶餐厅这个角度可以反映酒店与海边的定位~前报案室和拘留室,用来登记和记录犯案者犯下的罪案。报案室背后是两间拘留室。由于大澳是一个犯罪率极低的地方,所以据说囚室是长期闲置的。但若有需要时,警员往往把数十名拘留者放在同一个拘留室。&这个地方现在已经改装成了酒店前台,我们去check in的时候依旧有大批游客进来参观拍照,我很想八卦前台小哥的内心阴影面积。。。酒店房间的名称很有趣,其中四间客房均以大澳著名景点命名:宝珠潭(旧大澳警署警员夜更当值室)、牙鹰角(旧大澳警署警察饭堂)、将军石(旧大澳警署简报室)、鹿湖(旧大澳警署办公室),让旅客更添亲切。另外一间客房以海军巡逻艇海虎命名(旧大澳警署分区督察办公室);两间套房命名为处长室(旧大澳警署军械库及接见室)和司令室(旧大澳警署军营);而其余两间套房则以海军巡逻艇海马(旧大澳警署办公室)、和海狮(旧大澳警署办公室)命名。客人置身其中,就如当年水警站岗一样俯瞰整个大澳渔村。&&&& 我们住的房间就是“牙鹰角”。它是一块形似老鹰头部的岩石,位于“番鬼塘村”附近,俯瞰大屿山西南海岸,从此眺望,可看到珠江河口及其他岛屿,景色宏伟壮观。由于附近风景秀丽、水源充足,因此吸引不少露营人士慕名而来。拉开窗帘,阳光洒进房间,外面的景色一览无余。很柔和的蓝白色调,心生好感。低调的典雅木制门牌钥匙,印有酒店logo这本书是赠送给住客的。是香港历史文物保育建设有限公司亦与香港大学建筑学院社区项目工作坊及建筑文物保护课程合作出版的 160 页的开业纪念特刊《旧大澳警署之百年使命与保育》。追溯了大澳渔村和旧大澳警署的背景及建筑风格,采访了曾驻守旧大澳警署的前水警人员,记下他们昔日工作与生活的一点一滴。书死沉死沉的,但得知居然售价港币$198时,箍桶匠的我果断把它扛回了深圳。。。胶囊咖啡机,自行享用一杯香浓咖啡。另外索取胶囊需要付费25港币/个,咖啡狂人可以自己带几个胶囊去。。。大理石浴室马桶盖居然都是木制如果你有兴趣了解警署过往,可以参加每天三次的免费讲解团。一次20分钟的旅程,先以一段短片开始简述旧大澳警署的历史,再由酒店职员带领穿梭前督察宿舍、看守塔、重修而成的玻璃屋顶餐厅及文物探知中心。可以让你了解每间客房的原本用途及探索大澳水警历史及宁静的渔村风貌。这里的金属遮窗板上有9个子弹孔,是1918年发生的枪击事件打出的。把这些弹孔保留下来,是诠释警署在100多年运作中最戏剧性的一页。
玻璃屋顶餐厅Tai O Lookout,保留了原有的天台看守塔,前身为昔日水警监视海盗之用,餐厅因此而命名。菜式包括了以大澳地道虾酱及紫贝天葵入馔的佳肴,还有自家品牌葡萄酒One Pebble Lane,以大澳渔村最西面海傍的小路为名,正好代表大澳文物酒店的所在位置。餐厅外面的圆柱形看守塔。混凝土建造的塔壁上开有水平向的狭长洞口。塔内有一条垂直的铁梯,从室内直通楼下房间。当年当值的哨兵,就沿着铁梯爬上屋顶,在看守塔的掩护下,从这个洞口监视警署和港口附近海域的风吹草动。殖民地风格的典雅装潢,沿用了China Tee Club馈赠的精致曲木家俱。餐厅同时是公共艺术空间,为本地艺术家交流的平台,积极支持本地创作。阳光洒下来,在这样的地方吃个饭心情都随之舒畅放松。闲赏翠绿树景及南中国海的优美景致早餐很丰富,也很中西合璧好大一颗这一溜早餐被服务员抬上来的时候,场面颇为震撼。分解图还有我爱吃的薯饼上个菜单没有在渔村吃海鲜晚餐,还是跑回来边吃边看星星。老式的吊扇,缓缓地跳着华尔兹,那是另外一种浪漫情怀。如果不是住客,享用下面的套餐就是328港币/位,以及加一服务费。但是如果是住客,两个人就是优惠价400港币(包括服务费) 。说实话,性价比很高。关键味道也很好。吃的极为满意,直到最后才想起来把熊大熊二拖出来拍了个照。。。
酒店逛够了,可以出门看海。附近一户民宿门口的摆设静谧的小山丘,依山傍海,风光如画。有孩子在这里放风筝这里有最美的夕阳景色,只不过该拍夕阳的时候吃货还在渔村里面的小吃摊流连。。其实,这路面很宽。。。有人说你装的一点都不像。夜晚的酒店很安静,如同大澳渔村一样沉沉睡去。在情调中欣赏最好的自己,就是一场圆满的旅行。
大澳Tai O(三)--无人惊扰的时光&&&&&&& 大澳渔村里面,有郊游径,可以登高远眺,自由散漫、远离烦嚣;还有不少小庙,如关帝庙、土地庙、天后宫等,看得出,岛上居民对传统信仰的虔诚。一路游荡,看看自然风光和历史建筑,顺便再吃个小吃,倒是觉得十分有趣,有种远离印象中的香港的感觉。这里就好像是上世纪的香港,不受时代巨变的影响,固守着百年沿袭下来的纯净自然,与水共生,与树共存,持久不变。&&&&&& &其实去离岛,最好是住上一晚再走,当游客如潮水褪去后,你才能独享它的自在和闲逸。清晨渔村依旧沉浸在梦乡中,店铺紧闭大门,偶尔有居民在遛狗,一切都那么安静美好无人惊扰;黄昏时站在渡口的桥上看“伶仃落日”,壮美中另有一番沧桑感,或许能让你有不一般的感动。游览大澳也是一个道理,想细细欣赏这里的景观,品味它的文化内涵,需要耐心,需要有更多的时间。&&&&&&& 外面的世界纷纷扰扰,这里的安宁却未被打搅&&&&&& 人生匆匆数十年,总要有些水乡牧歌的时间
清晨空无一人的道路,真是难以想象这就在繁华都市的隔壁。只能遇到居民在遛狗距离酒店不远处就是虎山郊游径。彩旗飘扬,大铁门的上方,高悬“少林”两字。想不到这么小的一个渔村,居然还有这么大的一个学习和传播少林武术的地方。旁边就是洪圣庙。说这个庙大,是相对大澳其他庙而言。要是在其他地方,这也就只能是个不起眼的小庙。洪圣专称海神洪圣爷,又称赤帝,为中国南方沿海居民非常尊敬的神明。据史料记载,洪圣为唐代官员,熟悉天文地理,为官期间曾设气象台来观察天气,因此帮助渔民商旅降低出海的风险而广为传颂。为了纪念洪圣的精神,沿海地区为他兴建庙宇,期望他可以继续保佑渔民。&大澳洪圣庙建于1748年,它的兴建起源于沙螺湾村的传说。由于该村长期遭受狂风暴雨的滋扰,有智者建议兴建寺庙以保地区安定。在供奉了洪圣爷之后,海面就转为平静祥和,从那时起,村民更加信仰洪圣。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三,居民会举行一连串的活动来感谢洪圣爷赐予财富和平安。上演“神功戏”及放鞭炮便是当天不可缺少的传统习俗,给宁静的渔村带来热闹气氛。顺着郊游小径往观景台方向出发远眺渔村另一个角度飞机,渔船,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安静地逛逛,迷路也不要紧,路总是会通向那片大海。沿着山腰走,一面是青翠的短草坡,一面是绵延的海岸线。运气好的话,可以一睹中华白海豚的风采。无人的时候二一下经过了观景台,我们没有选择原路返回,而是本着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的精神沿着原始山径下山。原始山径果然够原始,平衡性差人士慎重选择,我总感觉好几次都想直接滚下去。。。下来最后一段倒是有了台阶,刚好遇到几个人打算往上走,善意提醒“路有点陡”,一人看了一下台阶说还好。我内心冷冷一笑:等上去就知道了。。回到了平路,依旧先走到海边拍了一张,然后就钻进村子寻觅美食去了。路边废弃的龙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大澳居民都会到大澳的关帝古庙、天后古庙和杨侯古庙去请出小神像,载有神像的龙舟焚烧金银纸衣,然后龙舟游河涌,沿岸棚屋居民朝神像焚香祈求平安,送神之后,还有龙舟比赛。2011年,大澳端午节龙舟游涌的传统仪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侯古庙,又称侯王古庙。建于1699年,是大澳渔民最重视的庙宇。他们称杨侯为“侯王爷”,或者昵称“阿爷”。侯王,原名杨亮节,是南宋时期一位忠诚勇猛的良将。他因忠心保卫宋朝的难民至大屿山,死后被后世遵奉为侯王。根据庙里的题词,杨侯庙座落于大澳的正北部。传说这样的布局有助保护居民免受狮子山和虎山争夺宝珠潭临近一带而引发的斗争,其间杨侯保佑居民,并平息了两大巨兽一触即发的动荡。&&& 除了肩负保卫大澳的重任,杨侯庙也被当地渔民高度重视,因为它保佑了渔民在不稳定的捕鱼环境中能获得丰收。在大澳渔民的眼中,杨侯是他们的守护神和先知。每当他们遭遇困难或者难以抉择时,都会用掷圣杯或求签的方式,向侯王寻求指引。陈列在庙里的那座大钟、鲸鱼骨和旧时的龙舟就是由渔民供奉给侯王的,感激他一直以来的护佑。古庙为两进一院的传统中式建筑,主要以青砖、麻石、木材等建造,装饰十分精美考究,并于2010年评定为一级历史建筑物。走进庙内,会发现精美的艺术品比比皆是。整个庙宇以传统的设计风格建造,采用绿色瓷砖、花岗岩和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庙内还有各式各样的精美瓷器,如龙、神话中的彩鸾、瑞兽及神话人物等。除了动物以外,还有大量以植物为题的木制雕刻。这些元素搭配佛手瓜、桃和石榴等水果,就能表达吉利的意义,比如象征财富、长寿及子孙满堂。一路走,会回到吉庆后街。这才是我心中安静祥和的渔村有些棚屋看起来摇摇欲坠,不过走进去似乎相当稳当,据当地人说,数十年来,大澳没有听说过水上棚屋坍塌或者垮塌的事件,看来搭建棚屋是十分需要技巧的。不过这些棚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因为年久失修,时常发生漏水的事情,外部卫生环境较差等等。吉庆后街上有很多颇有历史年头但如今已经废弃的建筑物永庆火油仓,三级历史建筑物,曾是危险品储存仓库,传闻在日治时期改做了监狱。自60年代起,再改做了石油气仓库。镇墓兽,一座貌似土地的石头。说实话,很不起眼,走过路过一定会错过。它是古代陪葬物,有震慑鬼怪,保护死者不受侵扰的作用。传说这座镇墓兽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物料为泥,由于经历了长时间的侵蚀,已经辨认不出是何种动物的肖像。每一条街道都不缺猫猫在离岛生活的猫咪们,想来都幸福的爆棚了吧。岛民的创意小心思,是不是也让你也感受到生活的仪式感。这里也算是个小广场了吧,五颜六色粉刷的房子,与旁边的庙宇搭配起来,却倒是也新旧交融的很。关帝古庙,建于明代弘治年间,处于大澳中心点,后于清乾隆六年重修成如今的庙貌。2010年,此处更被评定为二级历史建筑物。在大澳,它与杨侯庙、洪圣庙和新村天后庙被尊称为“大庙”。关帝被认为可掌管天气变化,所以尤其受到渔民和农民的崇拜,祈求可以风调雨顺及年年丰收。在大澳当地流传着关帝在当年棚屋大火中拯救居民,使他们幸免于难的传说。据传,当日有一个红色的权杖从天而降,最终扑灭了大火。以颜色上的关联,居民相信是关帝在冥冥之中的救助,因此建立了关帝庙来供奉神灵,香火至今不衰。&&&& 庙内供奉了华佗、太岁、财帛星君和鱼头大王作副神,鱼头大王更是大屿山渔民的独有神祗。来大澳的游客,都喜欢到庙里烧香,祈求保佑。庙宇经过多年的香火熏陶,显得格外有年代感。&&&& 天后古庙与其紧挨着,它是大屿山最古老的天后庙,创建于清顺治年间,晨钟暮鼓依然。天后不单是海神,更是大澳渔民的守护神,保佑长期在海上漂泊和工作的居民。几个世纪前,由于当时的航海技术落后,面对不可预测的天气时,出海的渔民只能依赖祖先庇佑。每当暴雨席卷渔村,大澳居民总是感到非常无助。因此,天后便成了精神支柱,保佑人们抵御千变万化的天气。&&&&&& 这家名字叫做张财记,生意十分火爆。顾名思义,虾猪饼就是一份有虾又有猪的饼食,是大澳永安街至吉庆街一带,人手即叫即制的新兴热卖小吃。虾猪饼以酥香可口的印式薄饼作外皮,里面包着虾酱炒香的猪肉碎,加入新鲜生菜丝,入口时即有虾酱的咸香和惹味,也有蔬菜的清新,深受游人欢迎。&&&&& 张财记还有虾酱售卖,地址:大澳吉庆前街41号地下一个25港币,小贵。当我目睹了整个流程后,表示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制作方法。so,大家可以报名来吃了。。大澳沙翁,即炸新鲜。每轮出炉数量有限,一错过又要等,有买趁手。普及一下,沙翁又称炸蛋球、沙壅、冰花蛋球、琉璃蛋球,是源自中国的油炸甜食之一,流行于中国广东、河南等地,又传至琉球群岛。现时各地沙翁或略有不同,但都是使用鸡蛋、油及面粉溷合而成的面团炸起后在外加糖而成。这鱼的个头,啧啧。。虽然整个大澳渔村非常传统,几乎看不到任何西化或殖民的影子,但居然也有一间“洋气”的店铺:一间取名“东京士多”的小杂货店,外面有两个“霞女”、“霞妹”的硬板做的画像,穿着暴露,或许就是整个大澳最不传统的店铺了。白雪公主,有天会等到自己的白马王子。左上方还隐匿着一只可能误以为自己是一棵植物的喵星人年代久远的煤油灯,时光仿佛停滞在过往的某一刻。鱼菜共生,应该说算是比较先进的种植办法,是一种生态平衡的复合种植方式,融合了水产养殖和无土栽培的技术。以循环方式种菜、养花、养鱼,节水环保、美化环境、亲近自然。一家以猫咪为主题的小店,萌萌哒。探头探脑的,在看啥子呢?每一条街,都与水为邻。
永安街与太平街,比起大澳其他街道来说狭窄很多,最初是一条盐田的堤围,把盐田与海分隔。上方砖石,下面铁臂,铁皮在阳光下折射着犀利的光芒。一路上都是售卖当地海产品的小店,就和港剧中的一模一样。某人说,你可真会选角度。。。大澳昔日有清甜的山泉水,出品的山水豆腐花清甜香滑,特别有名。打有自来水供应后,已不再使用山泉水制豆腐花了,但本地食店仍坚持以石磨磨豆浆,这样做出的豆腐花才能嫩滑无渣。中午才开门,去早了就像我们一样吃了个闭门羹。&&&& 车站豆腐花之家地址:大澳永安街57号 && 电话:0 5318  时间:星期一至日: 12:00-18:00大澳被三条涌分割为两地,除了大澳涌行人桥之外,还有一座桥——新基桥。新基大桥建于1979年,是一座可以开合的木质桥,连接着新基街棚屋和吉庆街棚屋两地。&&& 以前两地居民过到对岸都需要涉水,涨潮的时候,只能付费过渡,交通十分不便。七十年代中期,大澳居民发起了筹款,自建一座桥联通两地,当时每户居民筹款二百五十港币,有的居民更是捐献上千元。香港渔民互助社副主席张志荣亲自到内地考察,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张志荣担当了新基桥的“总设计师”,桥的开合部分借鉴了油麻地小轮绳拉跳板的设计。新基桥的“总工程师”其实是当地一位搭棚的师傅,借鉴搭建棚屋的技术,用方木和螺丝钉搭建桥梁。当地居民不分男女老少,有空就去工地义务参加施工,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终于建好了这座桥。从此,大澳两岸居民避免了渡河的麻烦。只不过,这样一座不大的桥,被称为大桥,倒有几分喜感。最早期的棚屋出现在一涌、二涌、三涌一带,已有过百年历史。第一代棚屋呈半桶形,设计模仿渔船,因楼底矮,身材高大的人进去就要弯腰迁就。&&& 传统的棚屋以木材做支架,屋顶及墙壁铺上葵叶及松皮,散热功能甚佳。棚屋的另一特色,就是屋主多习惯在天花、横梁或墙身上打一排钉子,悬挂物品。四周全是旧时的棚屋,经过风吹雨打的木头泛着灰色,显示着年代的久远,穿梭在棚屋间的小木桥上,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感觉,彷佛回到了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身处大澳,看到的基本都是老年人——摆摊叫卖传统小吃的,渔船上面撑船的,街头闲坐打麻将的,打招呼都是上个世纪的白话腔。最近几年,大澳当地的主事部门,已经花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提供就业机会、打造旅游名片等,以此来吸引外出的大澳青年返乡。大澳的人口总数也从历史最低点的两、三千人重新增长,但与数万人聚集的辉煌期相比仍然不可同日而语。每一个棚屋都是许多的深入水中的木桩所支撑,一般都是由杉木、坤甸木(鉄木)、红木等木材为主,两三米高的木柱直插水中,上面铺上一层木板,然后按照棚子的搭建方式,搭建而成。据说搭建的原理也来自于渔船,朝水一边是棚头,有木梯通向水面,可以下到河涌取水、洗衣服,也可以上船。棚尾朝向陆地,可以晾晒海鱼和海带等物,棚尾通过木道与陆地相连。1950年-1960年建成的棚屋多为尖顶设计,年的棚屋多为平顶设计。棚屋朝水边的一面基本上都是带栏杆的阳台,后面才是房屋,水上棚屋大多数都是一层,也有两层的,没见过三层的,也许是因为水中的木桩无法支撑更多的重量有关。此外,海边的棚屋需要经受每年一度的台风吹袭考验,过高势必会受到大风的袭击。傍晚时分,站在渡口的桥上看“伶仃落日”,渔船归航,景色壮美中另有一番沧桑感。都说,大澳是观赏日落最理想的地方,指的也许不仅仅是风景吧。天上弯月,路灯闪亮,大澳终于恢复宁静,在暮霭西沉中睡去。
【赤柱,岁月静好】&&&&&&& 赤柱,它不属于香港在世人眼中的繁华,安静地驻守在港岛最南端,只要还有亘古不变的海风与海浪,就会依然守望。&&&&&& &赤柱可以说是一个别具历史的地方,也曾是港岛的行政中心。当香港还是英国殖民地时期,它就成为英军军事据点,因此至今还保留着英军军人的坟场。& &&&&& 赤柱最大的特色莫过于那种充满古色古香和中西文化融洽的风格,会让你好像生活在异国他乡,你可以享受明媚阳光、柔和海风、悠闲的小镇风情,细尝露天餐厅的风味佳肴,或闲逛特色市集。无论怎样,请慢下来静静观赏。无论怎样,请慢下来静静观赏。&&&&& 香港是一个过于浮华的城市,但还好,它有赤柱。
若要去赤柱,地铁是到不了的。乘坐巴士,是观赏香港风情的好方式之一。在尖沙咀等车的空隙抓拍,牛逼的私家车。抛却一段时期对香港的不满,镜头下的香港还是让我好喜欢。开到赤柱方向,就是浅水湾一带的时候,又是另一番景观,很美的海天一色。赤柱广场,分别由购物中心、美利楼及露天广场闲情坊组成。这里是赤柱的交通总汇点,在此下车后会首先抵达购物中心--数层高的小型商场,主要是港式餐厅及商店。图片正中央那幢楼,就是美利楼。赤柱购物中心,最特别之到处是采取全天候式的设计,旅客可以一边购物一边观赏赤柱一带的迷人景色。值得欣喜的是,这里的店铺颇有风格。赤柱的英文名"Stanley"源自英国前首相史丹利勋爵(Lord Stanley)。中文名"赤柱"的由来则比较本土,无关英国、无关殖民文化,有两个说法:一说因为赤柱美丽的海滩,每次朝阳升起倒映在海面会形成一道红柱,因此得到"赤柱朝晖"的美名;二说赤柱以前有很多木棉树,开出鲜红花朵的远看就像红色的柱子,因此得名"赤柱"。广场上永远不缺艺人的表演天后古庙,据考究,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天后庙之一。天后庙就是供奉天后娘娘的庙宇,最初是渔民为求海上风平浪静而建的,经过多次修补,仍保留原貌,更成为旅游景点之一。各地旅客到赤柱也必到那里一回,为求心安平安。& 很小的一个景点,不注意看可能会被忽略。我们也是随手一拍就好,没有进去。另一侧还有一个大王宫,更小。始建于1844年的美利楼(Murray House),原位于中环金钟花园道,因建筑里死人太多曾闹鬼不断。1982年被拆除。1990年,分拆成的3000多块搬迁至赤柱后经过重建,如今是香港的法定古迹,也是香港不可磨灭的殖民地文化的代表。它见证了香港百年沧桑,洗净铅华,浴火重生,也许是一种最浪漫的归宿。不过,现在那个HM的大LOGO特别惹眼。曾经的美利楼是英国的兵营,日军的刑场,香港政府的办公室,历经沧桑后重生的美利楼如今是餐饮和零售商店的所在地。底楼是海事博物馆,附近还有著名的赤柱大街、卜公码头等景点。它是香港仅存的古欧陆维多利亚式建筑之一。二楼的西班牙餐厅借着地利,把餐位安排在宽阔的露台上,菱形的拼色地砖,加上头顶的古董风扇和一望无际的海景,真有种地中海的浪漫风情。TVB电视的常用取景胜地“卜公码头”,原位于中环,名称来源于香港第12任总督卜力。码头曾用作接待嘉宾之用,先后接待清醇亲王、孙中山、英国亚打王子、爱德华王子、港督弥敦、卢押、梅利等,直至1925年的皇后码头启用为止。海滩景色怡人, 是一个享受阳光的好去处,假日尤其热闹。滨海长廊边的座椅也好,海边小酒吧的露天遮阳伞下也罢,最好是在最爱的海滩边发发呆。中午时分,很多人坐在这里,吃着打包过来的简餐,大多是一份披萨加一杯可乐,吹着海风,很写意。赤柱大街,各国特色食肆云集,西餐厅、酒吧热闹非凡,座上客几乎都是洋人,充满了异国风情。餐馆的招牌、菜牌、酒牌,大都用英文书写。赤柱市集,不大,没几步就走到头了。赤柱市场,有贩卖各式各样物品的档摊和店铺,还有不少中国传统的工艺品售卖,比如古董、藤器、书画、丝制衣物及布料,是一个买手信及买纪念品的好地方。这里也是狗狗的天堂“The Boathouse”,只要搜索关于赤柱的图片,一定会有这座小楼的踪影,爱煲TVB剧集的同学应该很熟悉,《原来爱上贼》剧中的一个重要场景海盗餐厅就是这里。这家餐厅在许多旅游杂志里都有介绍,三层楼高,外墙刷成海蓝色,以南欧风情作卖点的the boathouse,面临海景,环境十分舒服,食物不错,还有位在外面的露天茶座,以及楼上近窗的露台位置。室内装修是十足的海洋风,从墙壁上的装饰到用餐的餐具都十分的考究,很符合海盗餐厅的定义。& 我们找了很久才找到,因为现在这幢楼已经变成了黄色。。。唯一不变的就是人依旧很多,还需要等位。二楼的位子,突然有点凭海临风的感觉价格绝对媲美欧洲,人均至少300港币。偶尔奢侈一下,也是必要的。如何到达赤柱:中环往返赤柱:港铁香港站D出口或中环站A出口步行中环(交易广场)巴士总站乘6,6A,6X,66,260线巴士在赤柱广场站下。从旺角等地出发,可坐港铁到中环站下后转乘6号巴士。地铁铜锣湾站B出口,步行至登龙街转乘40专线小巴。尖沙咀到赤柱:从海港城3号码头停车场过马路走约210米到新港中心站(广东道)乘坐城巴973 (约一小时)到赤柱广场站(佳美道)浅水湾到赤柱:在浅水湾可乘巴士6、6A、6X、66、73、260、973、小巴40都可以到赤柱,基本上去赤柱的车都会经过浅水湾
【西贡】Sai Kung
(上)--它不仅仅是的西贡,位于香港新界,面朝西贡海。因国家地质公园闻名,因香港的后花园闻名。
来西贡之前觉得既然是渔村,那应该和或者差不多。但实际上,却又有所不同。它保留了昔日的老街面貌,码头岸边有商业街,也有小商铺、咖啡馆,规模虽然小,但都尽可能的维持着原始风貌。这里几乎都是本地人来度假,还能看见许多老外聊着天喝着酒,享受远离喧嚣的悠闲生活。
西贡的景色算不上惊艳,但是很闲适。走走逛逛吹吹海风,也是一种幸福。西贡早在14世纪已经有渔民居住,原本是一个寂寂无名的渔村,1920年代开始成为西贡各区村民到来进行买卖的地方。西贡墟最初原是渔民及村民聚脚的一个集市,如今已发展成一个以海鲜菜馆、欧陆式及亚洲风飞餐厅而闻名的郊区小镇。
去西贡的交通不复杂,地铁到钻石山站C2出口乘92线巴士到达。下了巴士往西贡码头走的路上,一头扎进了这家餐馆垫饱肚子。从一杯港式冻鸳鸯开始暴晒的西贡之旅想到晚上的海鲜大餐,我绝对克制了不止一点点。
没吃饱没喝足开始walk,出门抬头看了这个招牌,满满的亲切感。旅途中走过的路,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自己的感受。在西贡,能看到很多老外来遛狗。走两步就到了西贡码头,游客在这儿乘船去往外海和离岛。一字排开的一溜渔船,渔民等着客人来讨价还价。
在香港提到去哪吃海鲜,第一时间一定会想到西贡。这里以海鲜食肆闻名,一整排临海的餐馆,你可以在游玩后挑选一家,找一个露天临海位,在海风的吹拂下享用一顿美好的晚餐。西贡码头旁边就是,渔船每天将西贡海域内所捞获的海产送到这里来。
海鲜种类一目了然,谈价是通过打手势来进行的,交易是通过网兜来完成的。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然后去附近的海鲜菜馆加工,餐馆收取一定的加工费。
这是西贡的“街渡”,主要是提供旅游性质的持牌轮渡服务,提供往來西贡墟与区內主要旅遊景点交通,如桥咀洲、厦门湾、盐田仔、粮船湾、滘西、三星湾等的街渡航线。西贡墟的街渡是按插在船头的旗子颜色来分的,有红旗、蓝旗等。街渡像巴士一样,不停的穿梭在各岛与码头之间。买了双程票的,一是价格便宜,二是什么时候想从小岛上离开,只要看到这种颜色的旗,都可以直接上船回码头。
西贡拥有全港最长的一段海岸线,最出名是岛屿多,来西贡的,几乎所有的游客都会选择登岛或者环岛一游。码头附近有很多家招揽生意的船老大,招牌上列明了好几种路线,让人眼花缭乱。我们看了几家,最后选择了猫记。其实大体上游玩路线差不多,选择一家大点的就可以了。
简单说说轮渡的公众线路:按游玩时间长短和价格来分一般有两条:一条就是直接往返桥咀洲;一条包括了大岩咀、鸡笼湾渔排区、盐田梓、桥咀洲几个景点。如果时间很充裕的话,可以选择后者。1、桥咀洲:距离西贡码头最近的一个景区,属香港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岛上有象菠萝包一样的火山石.单程只需10分钟,来回船票30港币。桥咀洲上有两个游玩的地点:桥咀和厦门湾,还有个“附属小岛”——桥头岛,由连岛沙洲连接着。退潮时,水中会露出沙洲,涨潮便把两个岛间隔开来。有很多地质岩石景观,当然也有沙滩可以游泳浮潜;厦门湾是香港十大水质一级的泳滩之一,水清沙幼,整个海湾呈半月形,因此也有别称叫。2、大岩咀,有几个比较著名的海蚀洞,主要位于象鼻崖和龙眼圆头。3、鸡笼湾渔排区,观赏海珊瑚。4、盐田梓,西贡的一个离岛。1875年全村全部接受聖洗,获得“教友村”的称号,1890年村里兴建了,成为了该村的地标。 5、滘西。有一座很有名气的寺庙——。还有一个公众高尔夫球场。我们选择的是往返桥咀洲。买好了票,在指定码头等船的地方等着就可以了。猫记的船,双层,看上去高大上一些。往返桥咀洲的船票都是30HKD,买好票以后店家会给一张自家的名片,不要丢掉,因为返程上船的时候需要出示给船家。 吹吹海风,还是挺舒服的。开船之后,不到钟就到达桥咀码头了。
远看桥咀洲,两个小岛之间的就是连岛沙洲。桥咀郊野公园在远处的小岛上,到涨潮的时间,这条海中央的路就会被海水淹没。水质很好,清澈见底。桥咀沙滩,公众设施,有救生员,也有冷水冲凉。还有人在钓鱼偶遇的一个团队玩水的人不多,安安静静,完全和大小梅沙不同。几个努力想让狗狗下水的人,过程很喜感。看着狗狗凄惨的表情,主人表示无可奈何。岸边休息的人们,也有人来此露营。海水分了几个层次,从海蓝到碧绿,心旷神怡。牌子上图文并茂,说的清清楚楚,赞一个。摆个POSE也是必须的 通过连岛沙洲前往小岛。沙洲大约有二三百米,有很多岩石,如果涨潮时就不能冒险走回来了。桥咀郊野公园,开始爬山。山不高,但是天气实在太热了。。。不一会儿就走到了桥头岛的尽头,这儿有个,可以驻足远眺。还能看到一座小下山后,走到徒步径的尽头是岩石滩,可以近距离观察海岸生态地貌。这条地质步道的尽头还有座小灯塔,引领着牛尾湾内的船只。水清沙幼典型的海蚀地貌
原路返回连岛沙洲,这时候已经开始涨潮了,海水浸没了沙堤。如果赤脚经过,需要特别留神。因为很多砾石和粗沙,还夹杂一些贝壳碎屑,不注意就会把脚划伤。回到码头附近,等船的间隙随便走走,没什么人很安静。
继续往上就会到达厦门湾,又叫半月湾,是香港水质最好的之一。厦门湾公众泳滩也是政府设施,所以冲凉房,洗手间,更衣室,救生员配套齐全,有营地设施。赶着回去,我们没有再去这里看看。遇到一只可爱的狗,见到人立即坐下来对你笑了一个~戏太足。TIPS:1、去西贡的交通路线:(1)地铁钻石山站C2出口乘92线巴士;(2)于彩虹站C2出口乘1路或1A线绿色小巴,至西贡市中心总站下车;(3)将军澳线到坑口,在坑口巴士总站乘101M线到西贡2、游客一般去那都是吃吃海鲜,看看海景,大概游玩半天足够。怎么玩?(1)逛西贡市集的古旧街区。( 2)参观西贡墟海旁广场的海鲜街。 ( 3)在西贡墟海旁广场的公众码头乘船10至20分钟前往周边小岛享受沙滩、阳光与海水。前往离岛有2-3条固定路线,目的地各有什么特色,可以事先向码头上卖票的船家咨询。 ( 4)观看当地人或者尝试着自己与在西贡海边渔船上出售新鲜海鲜的老板讨价还价买水产,如果香港有亲戚朋友,买海鲜回去煮最经济实惠。(5)如果身体健康,喜好爬山的朋友,可以前往西贡郊野公园远足行山,观赏万宜水库及山海美景。不过爬山全程约16公里,需要时间较长(4-6小时),对体能的要求也较高。3、西贡码头边上有很多家船渡,通过船上旗子的颜色来辨别是哪家的船。如果是当天去当天回,一定要看好船的班次。
【西贡】Sai Kung(下)--海景海鲜逛吃趴趴走不多久,回程的船就来了。又累又晒的我们,决定开启下半程的美食之旅。还有人在玩皮划艇
如果你在街头溜达,可能会看到这种很有年代感又设计味十足的小车,白色为主的车身,蓝色的车顶和红色的车头,车上还会传出音乐盒般的清脆的音乐。小车的车身写着“Mister Softee”,现在已更名为“Mobile Softee”。它们不仅仅是售卖美味雪糕的流动点,更是传递着香港本土人的回忆和香港的文化。西贡海滨公园,由西贡墟旧公园改建而成,设有火山探知馆、露天餐厅、棋艺公园和休息处。火山探知馆免费参观,面积很小,有讲西贡地貌的形成,咨询处有很多路线知识的资料可以参阅。可以先在这里看一看,对来西贡最主要的环岛游和地质参观就会有一定的认识和目标了。 广场中心的方形水池中“停泊”着几艘用“旧报纸”(实为玻璃钢材质印上报纸图案)折成的小船,创意新颖。纸折船上记载了二次大战时西贡东江游击队抗战的事迹,为西贡这个小区的英雄历史而敬佩。
说西贡是香港的,不全是赞叹这里有多美。只因为香港市民总感觉不管在哪里忙了一周,来到这里心身好像就放松下来~~顺着海滨公园的石板路,可以一直沿着海岸线闲逛。赶上天气好,在这里吹吹海风,买点小吃,沙滩上晒太阳,消磨一天的时光,也是极为惬意的。很多摄影爱好者会来西贡“打鸟“,特别是珍稀鸟类—白腹海雕,在香港也只有五、六只。公园的海堤大道还是众多市民的蹓狗道谁还不是个宝宝咋滴远远看见很多人聚集在一处,原来是免费爱心领养狗狗。
很多都是小土狗,品种不够珍贵,所以可能被遗弃。为爱心人士们点个赞,希望这些小动物们都能找到一个温暖的家。继续漫无目的地闲逛,西贡的街道也是相当的老旧了呀。公共设施齐全,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市民的小诙谐小创意这里没有一栋高耸入天的楼,最高的楼也就比市区的那些堂楼高一点点。这在香港的其他地区几乎是不可能见到的,单单是楼层的高度就给人一种花园般的舒适感。问过后才知道,原来政府规定这里为低密度社区,所以这里的楼最高不能超过 12 层。不得不为这个极其人性化的政策感叹。
是香港为数最多的庙宇,因为香港是渔港,天后是渔民的守护神。西贡的天后庙建于南宋咸淳二年,有七百四十三年历史,是全港最古老,最大规模的天后庙,故有&大庙&之称。一排房子并排连着2个庙宇——门额为“天后古庙”和“协天大帝”,里面分别供奉着天后元君与圣帝君(关公)。来西贡这里除了吃海鲜,还有就是吃满记了,这是香港的老字号,也是香港的第一家满记,很有纪念意义。点了芒果豆腐花、杨枝甘露之类的,总算为上半场的暴晒找到了一丝安慰。叹足冷气,继续闲逛。
西贡一直以来都是香港对外对内知名度都很高的旅游景点,但游客来来往往,西贡本地人的生活却并未觉得被打扰。穿街走巷,是另外一种乐趣。西贡以海鮮美食闻名,位于西贡港湾附近,就有一条海傍街,俗称“海鲜街”。你可以从一艘搜停泊在港口附近的船上,挑选刚捕获的海鲜,再带到附近的餐厅,让店家依照你的口味烹调。大大小小的渔船,形成一副颇为壮观的独特景观。到香港当然不能忘记吃海鲜。如果你向香港人打听,哪里能品尝到地道的海鲜大餐,恐怕十人有九人会建议你去西贡。据说,西贡早先只是个寻常的渔家码头,渔民们每天辛勤劳作,将打到的鱼虾卖给沿岸商家。久而久之,一些商家坐地起店,直接将刚打捞来的新鲜海货烹制成餐。最终,香气四溢的菜肴吸引了大量食客慕名前来,这才形成了“西贡海鲜”的响亮名头。
名气最响亮的全记海鲜酒家,曾被米其林指南推荐过(没有获得星星只有推荐)。规模极大,有两间正牌的,一个在海鲜街外边,另一个在海鲜街进去第一家。海鲜街里面这家是老店。另外一家米其林一星餐馆--胜记,外观红白相间,很惹眼也很新。
看了一圈,还是回到全记。餐馆门口超大型玻璃鱼缸,五颜六色的海鱼、贝类、虾蟹在里面游移,供食客挑选,当真是秀色可餐。西贡的海鲜有几个特点,一是个头大,二是品种多,三是生鲜活猛,看着就特别有食欲。
餐馆除海鲜价之外,要另外收取加工费,按人数收取。所以吃完海鲜后如果发现价格和心算相比高出一小截子,也不要吃惊。吃海鲜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不仅仅在美食,还有就是欣赏那些生鲜活猛海鲜的视觉盛宴。当然,所有的快乐都必须用荷包来买单。
海鲜做法越简单越好,不必复杂,吃的就是那一口鲜味。TIPS:1、西贡区位于香港东部沿海,包括西贡半岛南部、半岛、将军澳新市镇及东面水域内的 70 多个岛屿,西贡被誉为香港的后花园,小镇最有魅力的地方是天后庙后方的宜春街,还保留着镇的古韵。而西贡最有名的则是作为本地人最爱的海鲜觅食处。2、总体来说,西贡吸引人的是地质公园环岛游,顺道吃点生猛海鲜,比较适合一日游。(2)于彩虹站C2出口乘1路或1A线绿色小巴,至西贡市中心总站下车;(3)将军澳线到坑口,在坑口巴士总站乘101M线到西贡。
相关阅读&#xEA06;1/3&#xEA08;
【那些年,我走过的香港离岛】
穷游兴趣小组
https://www.baidu.com/s?w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解除任务栏锁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