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新会,有狼友介绍下场子吗?最好提供下联系方式,感谢!

江门市,有发展前景吗?_百度知道
江门市,有发展前景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前景,这两字有点虚,其实很难回答。我只能从几点上给出资料你自已考虑:1、江门处在广东省的中间位置,临海。是广东省面资源排得上号的市。2、江门是现在发达的粤东地区到达广东尾部粤西地区的必经之处。3、江门很大,江门直辖的原本只有蓬江、江海两区,但近几年都在大力进行道路、铁路建设。新会已撤市并区,其他的邑也联系越来越紧。4、最关键一点是江门市经济在广东却排不上号,比前刚建国乃至民国时期的排名都很不如。最后说点个人意见:粤东发达地区的企业其实都在陆续转型比如高科技等更高层次的类型了。因为那边人力、土地等资源可以说已耗得差不多。从近几年省、市的政策来看,大力发展粤西地区是势在必行的。而向西发展,必定避不开江门,它占着“鸡腿”的关键连接点。还有最近政府还宣布了准备在新会建新城的公告。
采纳率:61%
来自团队:
有,发展潜力巨大
同题仙游观(韩翃)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创办于日。一百多年来,历经时代风雨洗礼,学校不断成长壮大。在新会区委、区政府的关怀指导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在港澳同胞的鼎力支持下,该校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中学,被誉为“校风好、质量高、校园美、管理优” 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市窗口式文明学校,是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校徽
校徽图样简明、寓意深刻。校徽图案中,一轮红日在“学海”中喷薄而出,显示我校一代一代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精神风貌;红日和钢笔、书本构成“一中”字样,“X”和“H”分别是“新会(XIN HUI)”两字的汉语拼音缩写。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校训
严 勤 全 活
意思为:严肃认真,严格要求;勤教善导,勤奋学习;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灵活机敏,主动活泼。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校歌
详见扩展阅读第二条。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学校概况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教育风气
新会第一中学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发扬“严勤全活”的优良校风,经二十多年来主动、自觉开展素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了 “求实开拓,素质育人”的办学理念。具体包括:“德育放首位,教学为中心,育人是根本”的教育思想;“依法遵规,立典示范”的治校原则;“升学为主,争创名校”的办学目标;“立足素质,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学会生存”的教育内容;“以人为本,有教无类”的育才方略;“低入高出,高入优出”的质量品牌,培养杰出的有能力的学生。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教育资源
上一任校长梁卫东是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新会名校长、名教师。
该校是广东省职业道德优秀集体、江门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现有广东省基础教育名教师1人,新会名校长2人,新会名教师17人,新会学科带头人20人,广东省特级教师2人,具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4人。先后参加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和国家级、省级、江门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国家教育部组织的高中新课程样本高中教师培训的有2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学本科率100%。
2003年4月新会区人民政府决定对新会一中和新会圭峰中学实行资源重组,组成新的新会一中,现校区由校本部和圭峰校区组成。校本部坐落在会城城北葱茏的犀山脚下,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圭峰校区地处会城西北育才路,占地1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校区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教育教学设备和现代化技术设施已达广东省一类学校配备标准,体育、艺术、图书等方面设备齐全完善。现有5个多媒体专用室,6个网络教室,1个电子阅览室,4个语音室。建成1000兆校园网,所有教室都设有多媒体平台。建有可容纳2500名师生集会、举办大型文体活动的综合性体育馆一座,供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进行教学实验活动的实验大楼两座、专用室25个。建成了江门地区学校一流的电教中心,电脑500多台。校本部全塑田径(足球)场是江门地区中学首家经国家田径协会认证为二类标准运动场。新会一中是师生读书学习、生活工作的好地方,现有高中学生3000多人,达到国高规模。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教育成就
该校具有很高的教育教学质量,高考和中考成绩多年来均名列江门地区前列。近五年本科上线率达68%,上线率均达国高要求,2004年达80.1%,2005年达78%,2006年达60.9%。历年高考升学率达97%以上。1984年以来有24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培养了多名高考尖子,其中高考总分全省第一名的1人、第二名的1人、第三名的2人,高考单科成绩全省第一名的5人。
该校在省的演讲比赛和歌咏比赛分别获一、二等奖,还多次获新会中小学生文艺调演一等奖以及省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比赛团体第三名、新会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第一名等奖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英语等学科竞赛中,每年高、初中参赛学生都取得全国、省和国际级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奖数量和层次居江门市前列。多年来,该校先后获得广东省、江门市、多项荣誉嘉奖。
新会一中是育人的学府,英才的摇篮。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走向社会、服务人民,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目前,该校正以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姿态走上了扩模发展、做大做强的新里程。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决心继续努力,奋发进取,为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而奋斗。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学校历史
百年教育强国梦,世纪学府薪火传。
“废科举,兴学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积弱的东方大国图变革,求生存,乡贤为此振臂高呼;1905年,会城马山下,富有改革精神和勇气的新会人民得风气之先,创办官立中学堂,新会一中由此开始了艰难曲折而光辉灿烂的100年。
百年办学,根深叶茂发新枝
新会一中名片:1958年被定为佛山地区重点中学,1960年被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78年再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定为县市重点中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持续发展,蒸蒸日上,1994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又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今天,新会一中是一所拥有107个教学班、6000多名学生、350多名教职工的重点中学,已成为享誉、全省知名的学校,并朝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目标迈进。
美丽校园,几代葵乡人心血凝聚 。
流金十月,走进新会一中美丽的校园,浓阴蔽日的校道上,翠色如茵的绿地旁,窗明几净的大楼里,清晨书声琅琅,傍晚灯火通明。运动场上,虎跃龙腾。绿阴花间,笑语声声。置身其中,静心感受校园中洋溢着的浓浓文化气息:风采堂,古朴典雅;图书馆,书藏丰盈;《风华正茂》的雕塑,鼓舞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遨游远航。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标准的图书馆、勤奋楼、苏周玉珍纪念楼、健德堂、黄克竞博士教育楼、黄克竞博士科学楼、梁荣教研楼、电教馆等一座座楼馆拔地而起,建成了标准游泳池和江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的全塑胶田径场;还建成了计算机教学中心、多媒体电教中心,有语音教室2间、网络教室7间,拥有计算机500台,每个教室都配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成千兆主干校园网,教学设备达到国家示范性高中标准。
漫步校园,这些典雅大方、错落有致的楼宇,仿佛让人看到当年黄球名誉校长、黄克竞名誉校长、苏澄洲先生等善长仁翁们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透过这些参天的树木,又隐约让人听到新会一中几代创业者们艰苦奋斗的呐喊。
师资雄厚,办学思想一脉相承 。
如果说,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施是育人的基础,那么,“求实开拓,素质育人”则是新会一中上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办学思想最浓厚的凝淀。一个世纪以来,在源远流长的冈州文化滋养下,新会一中栉风沐雨,自强不息,虽三迁其址,十一次易名,爱校报国、兴学育才之风仍代代相传。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新会名校长2人、新会名教师18人、新会学科带头人20人、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骨干教师1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1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
校运会上意气风发的同学们
率100%、大学本科率91%。先后有7人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一批教师获省、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光荣称号。正是学校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奋勇争先,全体教职工秣马厉兵,励精图治,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校的办学成绩才如此出色。
新会一中,是许多新会学子向往的地方。它从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走来,是新会普通中学的起始,又是新会中学教育当之无愧的翘楚。其创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根深叶茂,并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它的办学历史虽曲折艰难,却光辉灿烂。 办学百年 根深叶茂 “废科举,兴学堂!”1905年,会城马山下,富有改革精神和勇气的新会人民得风气之先,创办了官立新会中学堂。官立新会中学堂不但开创新会普通中学教育的先河,同时也见证了新会一中百多年来艰难曲折的办学历程。 官立新会中学堂实际是从清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就开始筹办。时任新会知县的陈伯侯奉命筹办新式学堂,于孔庙明伦堂召集邑中士绅商讨兴办中、小学堂的事宜。由于师资缺乏,先办“初级师范”,学制二年,不久之后办“中学堂”,为堂长,学制五年。
辛亥革命之后,官立新会中学堂改称“县立新会中学”,谭为校长,学制四年,并停招师范班。至1921年,由于省教育厅通令改三三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于是改称“新会县立初级中学”,并设教导主任、训育主任、总务主任各一人,开始招收春、秋季学生。
1924年,执掌校政20年的谭镳逝世;是年同时招收女生,但男、女生同届不同班。 至1931年3月,江门市政局奉命裁撤,江门重归新会管辖,县长沈秉强将江门市立中学易名“新会县立第二中学”,而“新会县立初级中学”则更名为“新会县立第一中学”。至1937年暑期,新会师范学校将普中的高一班、高二班移交新会一中继办,成为新会一中办高中之始。 据了解,清末办中学堂的校舍是以孔庙考棚(孔庙右邻)的房屋为校舍。大的五六间作课室,小的几十间作学生宿舍。年间,由于体育场狭小,拆乡贤祠扩大体育场地,填池塘作校园。后来由于学生人数和班级增多,最后除大成殿外,孔庙及学宫全部作为校舍。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9年春,新会沦陷,新会一中迁往双水上凌冲谭氏宗祠,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才重新迁回会城。这时,已被日伪政权拆毁,仅余大成殿、奎星阁、尊经阁几座残破建筑物,因而校址改在新会书院,至今不变。
新中国成立后,新会一中历经时代风雨洗礼,教育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1958年被定为佛山地区重点中学,1960年被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78年再度由省政府定为县市重点中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持续发展,蒸蒸日上,1994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又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2007年11月,新会一中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成为我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新会一中已成为享誉五邑、全省知名的学校。 兴学育才 不拘一格 一个多世纪以来,在源远流长的文化滋养下,新会一中栉风沐雨、自强不息,虽三迁其址、十一次易名,爱校报国、兴学育才之风仍代代相传。 “母校由首任校长谭镳执掌以来,校规严格,请的教师多是留过洋的人才或香港留学生。我读二、三年级时的第二任校长谈海,就是日本留学回来的。”于1924年考入当时新会县立初级中学、迄今仍健在的新会一中校友余雅望回忆说,由于注重师资、尊师重教,新会一中在建校初期就有良好的起步基础。如在1921年间,曾聘请留日归来的理化生物教师林卓男。林老师讲课时,常常引入唯物史观学说,结合学科讲解,使学生获得新思想、新观点。 从人力、物力上来说,新会一直是新会的最高学府。“南华诸县新会为名城,新会诸校我校高程。”这是抗战前新会一中校歌开头的两句歌词,由此也可看出当时新会一中人的自豪之情。知情校友说,在抗战前,新会一中在教学中,不但注重文化知识的培育,也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1935年秋入读新会一中的黎永泉在《会城沦陷前夕的新会一中》一文中回忆说,当时校内有所谓“”组织,培养学生“智”、“仁”、“勇”的品格,有急救护理、野外生活、打绳结等各方面的学习。有一次,学校还组织学生到江门篁庄野餐,晚上有及劫营、守营等实地训练活动,有声有色。此外,每天下午放学前的最后一节课为课外活动,举办球类、田径、歌咏、猜谜、故事等文体活动。在每天中午贴出一张表格,任人自由填报,届时有专门教师负责支持活动。 新会作家明明是新会一中当年的“七三届”。他回忆说,“七三届”处在“文革”后期,学校(当时叫会城中学)已逐渐回复正常教学秩序,因为没有高考任务,学习并不紧张,作业基本可在学校里完成,所以不少学生从来不用把书包背回家中或者说是根本没有书包。正由于课业轻松,学生有大量课余时间,可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说起来,‘七三届’并没有培养出多少大官员、大老板,却培养出了好几个文学艺术爱好者。”明明说,当时这一届有一群爱画画的同学,形成了一个沙龙式的小圈子,如、吴明耀、、、李卓见和他自己等。这些人后来均在文艺领域成就了一番事业。
那些人,那些事 新会一中百年办学历程,不但汇集了大量文化深厚、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如、、林卓男等人,也同时培育了数之不尽的人才,当中不乏像地质学家院士、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等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贡献卓越,彪炳史册。 谭镳:新会一中首任校长 谭镳,(年),字康斋,号仲鸾,广东新会环城南坦乡人。
新会一中首任校长——谭镳先生
身为新会一中首任校长的他是新会当时有名的教育家。此外,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的表兄。 谭镳一生思想进步,青年时中秀才,与表弟梁启超赴广州学海堂攻读。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已丑恩科乡试第九名举人。后入康有为开设的万木草堂就读,受到提倡的“今文学”和变法图强思想的影响。此后,他参与了康、梁发动的“”及活动。变法失败,他南下归乡,决意走“教育救国”的道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清廷被迫施行改革学制,废科举、兴学堂。新会创办初级师范学堂,委派谭镳为监督,主要是培养师资。不久,又创办新会官立中学堂,为新会第一间最高学府,谭镳被委派兼任堂长(监督)。民国成立,改革学制,1912年新会官立中学堂改称县立中学校,监督改称校长。他一直任至1924年捐馆。 谭镳的治教特点鲜明,校规严格,极重教师素质。民国初期,中学师资缺乏,谭镳不惜高薪聘请留学生任外语和教师,如英语科教师聘自或曾经留美的港籍人士。谭镳在担任学堂监督初年,还编辑《新会乡土志》,聘黎昀、林灿予协助编辑,施雨崖等22人为调查员。全书按部颁例目,分15篇,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成书。1924年谭镳病逝,终年62岁,其门人筑纪念台于县中学校园左侧之马山,刻石留念。
:“之父” 日,陈国达出生于新会南郊天马乡五福里一个贫苦的南洋归侨家庭。1925年春,在姐姐的资助下,13岁的陈国达考入了新会县第一中学,读书非常勤奋,成绩优异。
“地洼学说之父”陈国达校友
在初中期间,对陈国达影响最大的的就是博物学。他还对地质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喜欢野外考察的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与同学们翻爬的山山水水。在大学时期,他的也以此为题,写出了《广东新会地质试勘》一文。 陈国达终生致力于地质学的教学和研究,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于1956年创立关于地壳演化规律的活化构造新理论“地洼学说”,突破了美国学者提出的地槽地台学说。“地洼学说”被称为是决定当代地质学发展的新学说之一,它的诞生也被列入世界科技史大事年史。1990年,国家矿床成因协会理事会决定在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中设立构造岩浆活化(地洼)学组,这是第一个以中国人创立的学说命名的国际学术组织。 陈国达被誉为“地洼学说之父”。他历任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洼学会理事长、国际地洼学组主席,第四、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与地质之父并称为“南陈北李”。
: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 王坚,原名王桂琴,生于1933年,是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飞行教官、飞行中队长。在抗美援朝中,曾出色地完成飞行任务。1952年接受、、、、等领导人接见。
中国首批女飞行员之一——王坚
梁宗岱:爱国诗人 梁宗岱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爱国反帝的诗人、翻译家、教授、制药专家。解放前曾任、清华大学等名校教授。解放后历任、广州外语学院西语系教授兼院学术委员。梁宗岱精通法文和英文,并通晓德文和意大利文,擅长翻译诗作,对欧洲文学有深湛的研究。著有诗集《晚祷》、词集《芦笛风》等,翻译有《十四行诗》、《浮士德》等。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相关信息
推进素质教育有方
新会一中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始终坚持德育放在首位,全方位育人。以“五爱”教育为主线,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心理素质教育为先导,各种活动为载体,加强“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学校形成德育管理序列,重点抓好校风传统教育、生活常规训练,文明行为习惯培养。
爱祖国之行,始于足下;爱人民之德,育于身边。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每年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英烈。每年10月8日,组织学生参加18岁成人宣誓,做合格公民。坚持开展学雷锋、助残募捐、扶助特困生活动,关心社会,奉献爱心。
在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中,富有历史责任感、与时俱进的领导教师和全校学生一道,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劳动,担负起探索课改领跑者的重任,先后举行人民教育出版社专家调研课、江门市新课程改革现场会等大型公开课开放日活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学校积极稳妥地进行教学改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推行研究性课程。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进行深入调查,充分展示勃勃的青春气息。
教育科研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校以科研为先导,科研促教,近几年来,学校参与的各项“十五”教育科研课题有国家级课题6个,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3个,先后获得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黄华奖和新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近10年来,省级以上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共80多篇。
随着教育科研深入,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和中考成绩多年来均名列江门地区前列。高考升学率达97%以上,近年本科上线率达75%以上,2004年达80.1%,2005年达78%。1984年以来共有23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学生积极参加各学科竞赛,1500多人次获国家、省、市奖励。
步履坚实,创建国家示范高中
经过近3年努力,新会一中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各项核心指标全部达标,目前已正式递交督导验收申请报告,以此向新会一中百年校庆献礼。
2002年,新会区委、区政府作出了要在百年学府新会一中率先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决策。日,是新会一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天,新会区人民政府对新会一中和圭峰中学实行资源重组,组成新的新会一中。2004年7月,经新会区人民政府同意、江门市教育局批准,由新会教育基金会和新会一中联合举办的新会葵城中学正式成立,这棵培育人才100年、根深叶茂的大树,又发出一枝新芽;今年秋季,新会一中完全实现了高初中分离,形成了独立高中建制,并通过连续三年扩招,在校高中学生达到3100多人,达到了国家示范高中督导验收方案中有关高初中分离,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标准。
校舍、设备、师资、质量,是创建国家示范高中的几个核心指标。几年来,新会一中在这几方面都有大动作,取得了大成效。学校相继建设了教研楼、总务楼、体卫教研楼和新教学大楼,装修了“新会书院”、电教馆,铺设了全塑运动场,全面美化了校园环境,增添了大批常规设备和电教设备,总投入已超过1700万元。加上正在建设中的校园信息化工程,因分离初中而建设葵城中学的投入等,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为新会一中创建国家示范高中的总投入将达5000万元。
高水平的管理和办学质量是名校的根本标志。新会一中领导班子的办学治校能力不断提高,大批中青年教师茁壮成长,一批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高考成绩连年攀升。2005年高考上线率达98%,其中本科率达78.4%,重点率达47.7%,都大大超过了国家示范高中督导验收方案中有关学生发展水平的指标要求。
百年育人,情牵母校赢声誉
每一次花开的记忆,都是辉煌成就的累计。一代又一代的新会一中学生以母校为骄傲,他们在新会一中历经了最美好、最重要的岁月,形成了超越时空、永恒的友谊,新会一中就是他们生命的底色。这种以母校为骄傲的情怀,是新会一中永远的财富。
一个世纪以来,在各级政府、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海内外乡亲的大力支持和关爱下,全体师生与时俱进,团结拼搏,振兴教育;多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15000多名高中毕业生。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了大批革命志士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不乏像地质学家陈国达院士、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王坚等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贡献卓越,彪炳史册。
.侨网[引用日期]
.新会青少网[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搜狐[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狼友论坛欢迎您!新会吧-百度贴吧--传承侨乡精神.聚集新会文化
感谢你与本吧的一同成长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排名:
本吧签到人数:74
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传承侨乡精神.聚集新会文化
这段时间多谢各吧友大家的支持和鼓励,在此本人深表感激!现在间铺即将如期开业,地址系悦洋街华商
新会的工商局投诉号码多少!
我国居民存款增长率首次转正为负,标志着一直以来供养高负债的政府与国企的居民高储蓄,终于转正为
各位大哥,吃辣了喉咙痛怎么办,有快速疗法不
想减肥,不想运动不想节食怎么办?
   --其实你没那么重要,也没那么多人在意你。
新城医院黎子瑛中医师是不是很好
这吧有没有人玩这个游戏,dnf,本人玩了八年啦
江门新会的工资都是这么低的么,才两三千真是厉害,这年头两三千还能请到人么?工厂的工资现在都3500
金莎对面噶花圃这是要拆了吗?今日得闲经过,好似唔见左!!!
哪里有要新手叉车工?拿证半个多月没有找到工作
想暑假买电脑 去电脑城买还是上网买好
昨天去那个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银湖湾滨海新城的海雅蓝天楼盘看了,价格低洼,最重要离珠海仅五分钟!
刚来新会,还不知道。谁来告诉我一下?
新会颐景蓝天 德宝堂 许中医是不是很使得?
原来非洲都有菠萝包卖的
想发个请人兼职的贴怎么这么难
新会哪里有土狗卖啊?
明天端午节,想看龙舟新会哪里有? 这配图就简单粗暴装下逼B
新会边度有宠物猫买 求推荐 不要黑店 星期猫
服务员洗碗派传单什么都行 吃苦耐劳唔怕被人闹
开了个麻辣烫店生意惨淡
来个小调查, 新会人对周黑鸭的味道能接受不,味道甜。麻,辣,想在新会开一家类似于周黑鸭的鸭味店
德兴路华侨中学游泳池教成人吗?哪个教练好滴?有点怕水啊,想学,有女生教吗
新会龙舟比赛是在大泽举办吗?是明天吗???在线等。。。。。请知道的大神告知 谢谢
新会哪有兼职呀,不要酒楼服务员
蓬江区越秀星汇名庭四期建筑工地发生意外,致1死3伤。 事故发生在日16时40分许,林某夫妇、温
我这辈子都被你害了,怪就怪自己当初太心软,太蠢太容易相信人,死了也许是我的解脱
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谈好的订单一单接一单的丢掉了..想请个大师算算,最近需要注意点什么.
请问新会区双水镇如何?派出所公务员待遇有多少啊
本人开平的,今天去了一趟司前墟,用标准的开平话和司前人交流,结果只有两个会说不咸不淡的新会话
会城有暑期工做吗?
新会有收学生兼职的吗
新会哪里有学生兼职噢,传单可就别了
起屋还系买楼,买楼有咩好推介
真的搞不懂,利用别人同情心骗钱,欠钱不还的人,报警都无所谓的人,如果怕你家人朋友知道的话就快
今晚打算网购了,大概买10包,太多了,吃不了那么多,我网购大概??24元包,因为买的多,价钱优惠,
哪种卡月租费唔贵而且流量多?
各位大神,本人想买只宠物狗,在新会有无良心店介绍介绍
今晚11点音乐时光体世界杯 好啦!!我知道衣服穿错了…
不知道会不会被吞!
你可能感兴趣的吧...
发贴红色标题
签到六倍经验
兑换本吧会员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
助攻总额: 43W
贴吧热议榜
发表后自动分享本贴
使用签名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