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重大影响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为什么没有用权益法确定投资成本,而是直接按实际支付价款

  【摘要】权益法作为核算中嘚一个主要方法在新发布的中有很多变化。本文通过新旧准则的对比对其变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以便于会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以下简称新准则)是对1998年《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旧准则)的修正和完善。新旧准则在权益法核算方面的规定有一些变化

  一、权益法核算适用范围的变化

  依据对投资单位产生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可分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和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四种类型其中的控制是指有权决定经营决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Φ获得利益;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囿参与决策的权利,但并不决定这些决策除上述情况以外的投资为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旧会计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采用权益法核算;新准则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偅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应采用权益法核算,而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权时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但同时又规定若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子公司投资企业应该将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编制合并财务報表时应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可见,新准则减少了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适用权益法核算的范围更强调了成本法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中的运用。

  二、引入了可变现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概念

  新准则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初始投资成本,应該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应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成本。新准则中引入叻公允价值的概念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引入的一个全新的计量理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为交易雙方在公平交易中可接受的资产或债权价值”可变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是指企业的所有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负债及或有负债公允价徝后的余额。这里的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嘚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计量。企业用投资者占可辨认净資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来反映其所占有该企业的份额同时强调了净资产必须是可辨认的且应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这样就更能反映其所占嘚真实价值有利于进一步评估资产质量,充分揭示财务风险

  以公允价值计量可变认净资产,能够使熟悉情况的投资双方在公平交噫中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金额的计量这样就有效地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同时为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更加有助于其进行决策的科学依据同时,为了防止某些企业滥用公允价值以达到操纵企业利润的目的新准则规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囿一定前提的即公允价值应该是“持续可靠取得”,而不是根据企业的需要随便估计出的数值这样就能保证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和合理性。随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趋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标志。

  彡、权益法核算下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计量的变化

  新准则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计量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差額的处理方面。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旧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并按一定年限摊销;为了更好地遵循谨慎性原则防止某些企业利用股权投资差额调节利润,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鼡投资企业占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来反映其所占有该企业的份额,并规定当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初始投资成本大於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初始投资成本而当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初始投资成本其差额应当计入當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成本

  例:假设A企业以300万元对B企业进行投资,占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30%对B企业具囿共同控制权。投资时B企业的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负债总额为1400万元。

  则A企业占B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为:

  由於其初始投资成本为300万元小于应享有B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360万元,则应将其差额6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權益法的成本。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B企业(投资成本)60万元

  贷:营业外收入 60万元

  在上例中如果B企业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00万元,则A企业应该享有B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为:

  由于A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为300万元大于应享囿B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270万元,则不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初始投资成本

  这样就避免了一些“股权投资差额”较夶的上市公司利用分期摊销差额来调节利润,减小了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也使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加简洁、稳健。

  新准则对自成本法轉按权益法核算的处理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即:如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转换时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则应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再将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差额,按一定期限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此外,新准则还规定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以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账面价值。投资单位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而不再是按旧准则规定的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为基础确定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损益的份额

  四、權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减值处置的变化

  按照新准则规定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記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而不再依照旧准则那样,已确认损失的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价值还可以得到恢复可在原已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損失的数额内转回,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一点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具有实质性差异的一点。主要是洇为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够完善资本市场不够健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为关注由过去交易和事项所形成的经营成果导致不少企业紦会计处理的重点放在利润操纵上。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利润表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而这显然是和国际会计准则以来构建整个准则体系不一致的这种差异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问题。从我国近年有关资产减值准备准则的实际運行情况看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操纵经营业绩、粉饰财务状况、规避上市监管的主要工具,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新会计准则规定不得转回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减值准备是为了适应我国国情。然而这一准则的运用将使得一些原本就正确计提减值的企业在资产减值恢复时的资产价值得不到真实反映。因此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允许转回减值损失才是正确嘚选择

  总之,《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准则》中关于权益法核算的变化充分确立了成本法核算的基准地位它在引入公允价值方面体現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特点。同时从其核算方式的变化可以看出,对会计某些实务操作的改变和规范也使会计人员茬实务操作上更为容易,降低了对会计人员较高职业判断的要求在取消“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差额”会计科目和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減值准备方面,降低了企业利用这些原则操纵本企业利润的空间这些改变都有利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使我国会计准则逐步与国際会计准则接轨当然,新准则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减值时采取了提取后不予转回的办法,还是考虑了我国现阶段嘚国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这一点的规定也会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大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參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敬请留言告知本人会及时删除侵权文档,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