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的投资基金红利再投资在哪儿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国内财经
京津冀投资红利在哪儿?
来源: 14:31:00
  各方冀望多时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终于获批,而财政部估算出的未来六年42万亿元投资数额更让三地多个行业亢奋起来。不少业内专家甚至惊呼,如果这些巨量投资落地,那对京津冀区域将是难以估量的强刺激,其中包括交通、环保等多个领域将快速被调动起来。可以说,站在利好政策高地,三地的协同发展从起步就动力十足。
  《规划》:三方面率先突破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规划》或于4月底下发,如今已到5月份,《规划》4月底并没有如愿全文发布,对此,不少焦急等待的人士表现出些许失落。
  天津城建大学副校长、城市经济学会大城市委员会主任王建廷表示,按照计划4月底已经推敲得差不多了,最晚5月初就全文发布了。
  中国社科院城环所原所长、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咨询专家牛凤瑞表示,社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期望值很高,《规划》出台时间一直在推迟,是因为这项工作难度很大。《规划》编制涉及各部门利益协调问题,错综复杂,需要寻找合作的共同点,找最大公约数。
  实际上,自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顶层设计出台的消息就频频传出,但每次都是只闻其声,不见落地。据媒体报道,原来的《规划》即将出台时,各方认为表述过于笼统,定位含糊,尤其天津和河北在产业定位等方面,仍容易造成同质化发展和竞争。修改过程中,虽明晰了各自的定位和产业规划,但具体矛盾却又显露无遗,各方争执不下。
  据悉,修改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中,三个地区的定位各不相同。北京的新功能定位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天津的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示范区和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的定位主要涉及到产业转型升级、商贸物流、环保和生态涵养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
  据透露,经过修改,《规划》依然将坚持在交通一体化、大气污染治理、产业对接三个方面率先突破。同时,《规划》还确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权威人士表示,近期目标是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到2017年取得明显进展,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工作机制要基本确立。中期目标是在2020年,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力争控制在2300万人左右,首都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交通网络要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要有效改善等。远期目标是,到2030年,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京津冀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甚至能够引领、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
  三地交通补齐“最后一里路”
  在此次42万亿元投资中,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河北目前与京津对接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共存在“断头路”里程达2300公里,县道、乡道则难以估计。随着总规的出炉,以国家战略的身份驶入“快车道”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尽管由高层推进、规划,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京津冀900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和主要城市3小时公路交通圈,但在高铁、高速公路之下,更细微的“毛细血管”却仍面临堵塞。
  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业内盛传,国家铁路局拟在“十三五”期间建设新线2.3万公里,投资约2.8万亿元,这样算来京津冀分到的资金并不算充裕。而现如今,有了42万亿元的投资规划,预计区域内更多交通项目将得以开建。接下来,京津冀三地将快速着手补齐基础设施的“最后一公里”。除了津保铁路等京津冀区域内互联互通线路将开通外,三地还会在公共交通“一卡通”全面推行、上马城际铁路项目等多个方面有所突破。
  “有了国家投资,并不意味着京津冀交通互联互通就完全没有资金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路隧道专家王梦恕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国家一般只投资干线,很多铁路、公路线路还需要地方出资,所以要完成道路全方位对接,三地不能光伸手向国家要钱,还需拓宽融资渠道,尽量向社会资本借力。”
  河北有望建新能源“特区”
  据新华网报道,除了市场普遍关注的交通、环保领域外,京津冀协同发展也有望在新能源领域引发资本投资盛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治理雾霾、节能减排,这都与能源分不开,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项目,因此在未来京津冀发展中,能源领域也蕴含巨大的商机。
  据媒体报道,去年由中科院原院长、两院院士路甬祥牵头的国家级调研组近日完成一项报告,提议国家在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县一带建立新能源“特区”。报告提出,计划未来10-15年内,建成京津冀地区最大的风电、光伏及光热项目集群,暨国家级新能源前沿技术示范基地,预计投资规模达万亿元以上。据该人士透露,该报告已经完成并上报国家高层。
  近年来,河北省尤其是坐拥丰富风能及太阳能资源优势的张家口市张北地区,已开始推进建设“华北地区最大新能源基地”战略。张北地区目前新能源发展的产业布局已现雏形。基地先后引进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国华能源、中广核集团等30多家大企业,建成风电场77个。“目前三地都在压减燃煤,而压减的燃煤肯定还需要其他能源来替代,一方面,可以通过蒙西特高压,直接从内蒙古输送清洁电力,另一方面,就是在京津冀区域内发展光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
(责任编辑:DF127)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cn
备案序号:京ICP备号-4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京津冀国企改革红利彰显 三主线发掘投资机会(附股)
来源:中国证券报
  河北国企亟须改革
  河北省在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5年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试点,加快省属国有企业核心资产上市和整体上市,抓好企业子公司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待遇制度,扩大市场化选聘比例。
  河北省把今年定为国企改革的关键之年。今年4月,河北省召开国企改革会议,提出今年内河北省将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及配套文件,力求在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人治理结构、薪酬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根据上述会议要求,今年河北省将按照市场化原则,推进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之间、企业业务板块之间的重组整合,持续开展劣势企业、低效无效投资的清理退出工作,主动收缩战线,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企业主业和核心子公司聚集。河北省将引入战略投资者,稳步推进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积极引进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支持省国资委监管的二级企业实施以增量为主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
  目前河北省国资委旗下多为钢铁、煤炭、电力、制药等传统产业公司,改革空间较大。齐鲁证券认为,(行情000709,)是河北省内最大型的国有企业之一,理应成为改革的重点对象。
  河北国企改革概念股:河北钢铁(000709)、(行情000923,)、(行情000937,)、(行情600997,)。
关键词阅读:
已有&0&条评论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17.849.99%67389.4611.929.96%52158.019.862.82%44304.7043.8910.00%43146.82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34.3843.50买入34.38--买入34.38--买入34.38--山东与京津冀企业洽谈投资合作事宜 分享发展红利 - 投融资服务.请选择 - 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nbsp会员状态载入中……&
热门搜索:
山东与京津冀企业洽谈投资合作事宜 分享发展红利
&发布时间:
&&  由省商务厅、省工商联联合举办的京津冀企业投资山东洽谈会今天在北京举行。山东政府企业代表推介项目,与京津冀企业探讨合作,积极分享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红利。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洽谈会上,毗邻京津冀,以输送劳务和农产品为传统的德州,带来了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16个高新项目。    德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翁啟文提到,“我们能够从产业和科技成果这两个方面去承接北京的很多资源,同时我们能把我们的优势,在农业、劳动力这些资源禀赋,向京津冀地区进行输出,这样双方的优势能够进行互补。”    洽谈会上,山东共推介省级重点对外合作项目340个,涉及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多个方面,不仅吸引了京津冀企业前来洽谈协商,也引起了众多海内外企业机构的关注。    香港文化产业投资联合会会长于文奎告诉记者,“我们希望能够尽早地投资山东,把当地的文化元素挖掘出来,并且实现深度的整合,实现真正的大整合、大平台,实现大发展。”    瞄准京津冀等地产业、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转移机遇,未来,山东将在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大胆革新,吸引京津冀企业到山东投资兴业,共享区域一体化发展红利。    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孙建波表示,“我们要把北京的高端的产业转移到山东去,要把北京的人才、资金、信息这些宝贵的资源引导山东去,帮助我们山东、帮助我们各个市和北京这些优质的资源渠道能够建立起来。”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载入中……&
&&&&&&&&&&&&&&&&
&&&&&&&&&&&&&&&&&&
主办单位: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号-1
页面执行时间:0.5967秒欢迎您访问河北财政信息网!
&&&当前位置:--
京津冀的投资红利在哪儿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日期:
  各方冀望多时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终于获批,而财政部估算出的未来六年42万亿元投资数额更让三地多个行业亢奋起来。不少业内专家甚至惊呼,如果这些巨量投资落地,那对京津冀区域将是难以估量的强刺激,其中包括交通、环保等多个领域将快速被调动起来。可以说,站在利好政策高地,三地的协同发展从起步就动力十足。      三地交通补齐“最后一里路”    在此次42万亿元投资中,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河北目前与京津对接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共存在“断头路”里程达2300公里,县道、乡道则难以估计。随着总规的出炉,以国家战略的身份驶入“快车道”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尽管由高层推进、规划,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京津冀900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和主要城市3小时公路交通圈,但在高铁、高速公路之下,更细微的“毛细血管”却仍面临堵塞。    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业内盛传,国家铁路局拟在“十三五”期间建设新线2.3万公里,投资约2.8万亿元,这样算来京津冀分到的资金并不算充裕。而现如今,有了42万亿元的投资规划,预计区域内更多交通项目将得以开建。接下来,京津冀三地将快速着手补齐基础设施的“最后一公里”。除了津保铁路等京津冀区域内互联互通线路将开通外,三地还会在公共交通“一卡通”全面推行、上马城际铁路项目等多个方面有所突破。    “有了国家投资,并不意味着京津冀交通互联互通就完全没有资金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路隧道专家王梦恕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国家一般只投资干线,很多铁路、公路线路还需要地方出资,所以要完成道路全方位对接,三地不能光伸手向国家要钱,还需拓宽融资渠道,尽量向社会资本借力。”    先期投资向环保倾斜    说起京津冀协同发展,环保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重要项目,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生态金融中心副主任蓝虹眼中,在这42万亿元的投入中,先期规划已经走在前面的环保领域肯定会获得投资倾斜。“不可否认,42万亿元的总额比很多人预想的都多,但实际上,通过本次中央政治局通过的规划不难看出,中央对于京津冀区域的发展思路和很多环境专家预想的有所不同。”蓝虹表示。    蓝虹分析称,如果单纯是在区域内对污染联防联控的话,河北势必要大规模的压缩产能。在这个过程中,环境治理的投入,主要是从解决现有问题的角度去评估,比如帮助当地扶持新的产业,加大对原有治理的技术投入。“然而,区域规划出台后,京津冀区域未来的人口增长、城市规模发展都要比预想速度快,因此,区域内对于钢铁等行业的需求仍然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这就决定未来区域环境治理不能光靠减产,而要研究在保持必要产能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减排,而这些环保项目的投入非常高,比如一个污水处理厂的投入至少在几亿元甚至十几亿元。”蓝虹表示。    蓝虹还预测,通常来说,一个国家对于环保的投入固定在财政支出3%是比较理想的, 42万亿元中如果也能保持这一比例的环保投入,相信未来几年,京津冀多个行业的污染治理技术将迅速提高,城市污染处理基建也会明显扩容。    河北有望建新能源“特区”    除了市场普遍关注的交通、环保领域外,京津冀协同发展也有望在新能源领域引发资本投资盛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治理雾霾、节能减排,这都与能源分不开,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项目,因此在未来京津冀发展中,能源领域也蕴含巨大的商机。    据媒体报道,去年由中科院原院长、两院院士路甬祥牵头的国家级调研组近日完成一项报告,提议国家在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县一带建立新能源“特区”。报告提出,计划未来10-15年内,建成京津冀地区最大的风电、光伏及光热项目集群,暨国家级新能源前沿技术示范基地,预计投资规模达万亿元以上。据该人士透露,该报告已经完成并上报国家高层。    近年来,河北省尤其是坐拥丰富风能及太阳能资源优势的张家口市张北地区,已开始推进建设“华北地区最大新能源基地”战略。张北地区目前新能源发展的产业布局已现雏形。基地先后引进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国华能源、中广核集团等30多家大企业,建成风电场77个。“目前三地都在压减燃煤,而压减的燃煤肯定还需要其他能源来替代,一方面,可以通过蒙西特高压,直接从内蒙古输送清洁电力,另一方面,就是在京津冀区域内发展光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肖玮 王晔君 蒋梦惟)
本网站转载信息只代表文章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河北财政信息网观点。
Copyright (C)2013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
主办:河北省财政厅 技术支持:河北省财政厅信息中心
建议使用分辨率IE7.0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利再投资和现金分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