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离开银行的日子了银行

国人出境越来越多 银行为何争当出国“保姆”?
  近年来,出境旅游、出国留学、出国购物的需求越来越多。有业内人士预计,出国金融市场或将达万亿级。面对诱人的市场蛋糕,银行纷纷成立“一站式”出国金融中心,从申请签证、兑换外币、资产证明到境外保险、考取驾照、汽车租赁、海外租房、机场接机、海外实习、法律援助等服务一应俱全。
  银行纷纷化身贴心“保姆”,瞄准的或是潜在的高净值家庭客户。然而,先做“保姆”再做“管家” 是否真能如愿以偿呢?
  蜂拥布局“一站式”出国金融
  石景山区居民李先生的孩子初三毕业,申请了一所澳洲高中。李先生兴冲冲跑去为儿子办理签证,却被泼了盆冷水:签证处要求他开具存款证明!而李先生账户里的资金却达不到大使馆保证金的要求。
  一筹莫展之际,李先生来到家附近的中行网点办理业务时,跟银行工作人员聊起了自己的烦恼。
  银行工作人员推荐了专门为留学保证金不足的客户设计的救急产品“悦洋贷”,最高贷款金额可达15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更重要的是,此贷款证明是被澳大利亚使馆认可的。在银行帮助下,一周后李先生就拿到了中行出具的贷款证明,顺利为孩子办理了签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把子女送到国外读书。或许正是瞅准了这块市场蛋糕,“一站式”出国金融成为众多银行的主打招牌。以出国留学为例,各家银行所比拼的项目几乎涵盖了签证前后的银行存款证明、代理开户见证、个人购汇、兑换外币,到留学中的境外汇款、海外紧急补现等留学前后所需的各种金融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除了工、农、中、交、建等国有五大行早已布局进场外,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等在内的商业银行也纷纷推出了围绕出国金融的服务和产品。除了中资银行,外资银行也来抢食出国金融这块“肥肉”。
  全能“保姆”火拼增值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分羹”签证申办业务,只是出国金融服务的一部分内容。
  不难想象,到了国外,身处异国他乡,落地需要租房子,日常消费需要兑换外币现钞,打电话需要办理国外电话卡,想自驾游需要考驾照和租汽车,求学到了一定阶段还需要找实习,万一碰到意外还需要法律援助……这一系列在外国有可能需要的服务,银行几乎全包了。
  “各银行在金融服务方面同质化竞争严重,现在比拼的是综合服务。”一家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各家银行除了提供“一站式”服务外,还纷纷联手第三方推出增值服务,形成特色资源优势。这背后资源和渠道的竞争无需赘言。
  近日,浦发银行宣布,将在2017年内与爱尔兰大使馆搭建线上财产证明系统和境外学费缴费系统,让在爱尔兰留学的学子在线上完成留学财产证明的办理和境外学费的支付,不用来回奔波,一键申请快递到家。
  而这只是银行跨界合作,延伸服务链条的“冰山一角”。各银行还推出花样迭出的特色服务。比如,中国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针对留学生推出在海外分支行、合作企业、公益项目的实习机会;中信银行则打出“美国领事馆独家授权”招牌,办理美国权证护照领取业务,还联手新东方提供语言、烹饪、社交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体验,并与境外服务商合作,推出涵盖美国通讯服务、紧急联系人、汽车购买、考取驾照、临时住宿安排、机场接机、海外实习就业、法律援助等十多项服务。
  先当“保姆”再做“管家”
  银行纷纷“放下身段”,化身贴心“保姆”,瞄准的或是高净值客户人群的“管家”宝座。
  “近年来,留学生群体越来越多,大多来自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高收入家庭。办理出国账户汇款只是其中一部分业务,海外的消费、购物、旅行以及未来的就业,都是一块不小的市场,推出各种增值服务就是为了留住这些高净值客户。”银行业内人士说。
  “银行通过自身资源优势,提供各种特色服务,可以增加用户黏性,提高银行的收入水平,无可厚非。并且,这些特色服务有些是非金融类的,风险可控。银行之间互相竞争,老百姓可以货比三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对客户来说是好事。”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诉记者。
  然而,银行如此煞费苦心,消费者是否买账仍需拭目以待。刚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毕业回国的留学生乔巧告诉记者,“当初存保证金和办理存款证明都由家长在一家国有大银行完成,但在当地国内银行网点不多,每次办业务都要来回奔波,苦不堪言。最后,还是放弃了在国内银行的副卡,办理了当地银行卡,手续费更便宜,取现也更方便。”(本报记者 范晓)
【编辑:张金杰】
>相关新闻:
&环球旅游频道精选:银行现离职狂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追求这个“金饭碗”?
我的图书馆
银行现离职狂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追求这个“金饭碗”?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应届生找工作的阶段了。今天我们就聊一聊银行和在银行换工作的事。最近看到一个调查报告,是中国银行也协会对它的会员单位进行调查的。那么这个调查报告就显示说从2013年到2015年,参与调查的这33家银行金融机构中,共流出各类人才22.6万,而且一年比一年流出的多。这个好像跟我们平时想的不太一样,因为大部分人都觉着银行是个金饭碗,都是想一门心里往里扎的。整琢磨这个事的时候,前两天我有个朋友来找我,想这个岁数一般都应该干到银行中层,就是咱们所说的处长干部了。他也跟我抱怨,他说现在银行不好干,压力大,挣的也少,琢磨着想换个地方。这是为什么呢?琢磨了琢磨,可能是有这么几个原因咱们简单来聊一聊:首先,其实银行工作压力确实挺大的。最近我观察了下,我们这的同事最近几乎都在忙活一个事,经常有人跑银行,干嘛呢?帮他在银行工作的那些同学开卡,办信用卡,往里存钱。一到年底拉存款,还有其他一二十项指标,都等着这些在银行工作的朋友们去完成,完不成那可能该拿到的钱就拿不到,甚至可能要降职或者被辞退,压力真的很大。所以说,有那么句话,叫“一人去银行,全家跟着忙”。包括我那个朋友也跟我说,他也压力很大,所以压力可能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银行好像不像以前挣得那么多了。或者性价比没有那么高了。看到统计数据说,2016年的上半年,工农中建这几个大银行,平均降薪3%,高管降薪就更多了,高管的降薪幅度能到百分之四五十,甚至60%,这么一看,可能真的性价比就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个金饭碗那么金光灿灿。第三个呢,就是其他的金融机构也发展壮大起来。以前呢,银行是一家独大,现在呢,往上说,基金、保险、券商,往下说还有互联网金融、P2P。这么一些金融机构发展起来了,一方面是吸引走了大量存款,所以银行的同志们活就越来越难干。另一方面呢,也为这些从银行流出的同志们提供了更多的去处,可能还是不错的去处。可能除了这几个还有一些原因,这些原因组合在一起,可能就造成了这种,人才从银行流出的局面。当然了,这些事肯定不是我一个人有看法的,对于银行离职越来越多,你有什么看法,大家可以一起谈一谈。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您当前的位置:
都说银行不靠谱 为何到银行存钱的人却越来越多?
发布: | 分类: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最大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专题页面精选
  近年来银行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越来越不靠谱,服务质量下降、存款及理财收益走低、存款频频失踪、理财飞单频现等问题都让银行成为大众的吐槽对象。  融360《维度》栏目近期做过的一份调查显示,77.68%用户对银行 ...
都说银行不靠谱 为何到银行存钱的人却越来越多?
  近年来银行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越来越不靠谱,服务质量下降、存款及理财收益走低、存款频频失踪、理财飞单频现等问题都让银行成为大众的吐槽对象。
  融360《维度》栏目近期做过的一份调查显示,77.68%用户对银行整体服务不满意,其中超过20%的用户表示严重不满意,仅22%的人对银行整体服务给出了“满意”的评价。此外,64.29%受访者的银行存款占总资产的20%以下。
  随着市场利率的不断探底,钱存在银行越来越不值钱,加上通货膨胀的作用,实际上大家的钱一直都处于贬值状态。近年来大众理财意识被逐渐唤醒,互联网金融日新月异,很多人都开始尝试银行以外的其它投资理财途径。
  种种迹象都给我们这样一种感觉,老百姓的存款正在逃离银行。然而,另一份数据却显示,多年来中国的储蓄率高居不下。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国中央情报局2015年度《世界概况》显示,卡塔尔、科威特和中国大陆在收入储蓄排行榜上位居前三甲。
  实际上,中国国民储蓄率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一直居于世界前列。2015年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亚洲金融风暴后中国的储蓄率不降反增,近10年增加了约10个百分点,到2015 ...全文地址:
本文关键词: &&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网址: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您正在浏览的网页可能已被删除或者转移。
1. 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直接访问
3. 10 秒后返回投资界首页
市场及媒体合作屠晶晶010 09.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京ICP证100902京公网安备3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娜伟离开天津银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