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IM卡时钟的小学教育疑惑随笔,求教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回复: 2
在线时间317 小时经验值377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50UID5654384
大学专科, 积分 3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7:08签到天数: 25 天[LV.4]偶尔看看III
G币105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机友,下载更多应用,让你轻松玩转手机。
已有帐号?   下载游戏和软件,请【】进入机锋市场!
大家好,我现在用的是卡1移动4G,卡2是联通4G,我使用数据上网的时候用那个SIM切换键切换到联通4G的时候怎么上网还是用的移动的数据啊?不是应该切换到联通数据了吗?
在线时间1039 小时经验值720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130UID2432405
副叫兽, 积分 72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8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怒 14:48签到天数: 472 天[LV.9]以坛为家II
G币754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下拉菜单里的选择是打电话的
也就是说,选择卡1,还是卡2,在通讯录或信息或其他地方直接拨号的时候默认就采用你选择的卡那拨打电话
数据网络的选择,是在设置里,移动数据
<p id="rate_4709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赞一个!&经验值 + 4
" class="mtn mbn">
风采依旧泪淡然
在线时间317 小时经验值377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50UID5654384
大学专科, 积分 3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7:08签到天数: 25 天[LV.4]偶尔看看III
G币105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哦,是这样的啊,那卡2可能还不能用4G网络上网呢
Powered bySIM卡_通信百科
> IT > 硬件
目录&&&&&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客户身份识别卡
它是一张符合GSM规范的“智慧卡”,SIM卡有大小之分,大卡尺寸54mm×84mm(约为名片大小),小卡尺寸为25mm×15mm(比普通邮票还小)。其实“大卡”上面真正起作用的是它上面的那张“小卡”,“小卡”上起作用的部分只有小指甲盖那么大。目前国内流行样式是“小卡”,小卡也可以换成“大卡”(有个卡托即可)。“大卡”和“小卡” 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GSM移动电话,早期的机型如摩托罗拉GC87C、308C等手机用的是“大卡”,现在新出的机型基本上都是用“小卡”。 SIM 卡可以插入任何一部符合GSM规范的移动电话中,“实现电话号码随卡不随机的功能”,而通话费则自动计入持卡用户的帐单上,与手机无关。
SIM卡叫“用户识别卡”,它实际上是一张内含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智能卡片,用来登记用户的重要数据和信息。SIM卡最重要的一项功能是进行鉴权和加密。当用户移动到新的区域拨打或接听电话时,交换机都要对用户进行鉴权,以确定是否为合法用户。这时,SIM卡和交换机同时利用鉴权算法,对鉴权密钥和8位随机数字进行计算,计算结果相同的,SIM卡被承认,否则SIM卡被拒绝,用户无法进行呼叫。SIM卡还可利用加密算法,对话音进行加密,防止窃听。
手机SIM卡原理
一、SIM卡的基本组成
SIM卡是带微处理机的芯片卡,它由CPU、工作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EEPRoM和串行通信单元5个模块组成,这5个模块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中。例如Motorola公司的SC21 SIM卡,其CPU为68H05, RoM为6144比特,RAM为12比特,EEPROM为2992比特可擦除,16比特不可擦除,它们集成在一片集成电路中。目前市场上几种主要SIM卡的结构数据如下。
表一:几种主要SIM卡的结构数据
厂商 SIM卡型号
MOTOROLA SC21
Hitachi H8/3101
Thomson ST16612
二、SIM卡中的用户信息
SIM卡上包含了所有属于本用户的信息。它是一张符合GSM规范的“智能”卡,它内部包含了与用户有关的,被存储在用户这方的信息,包括:
A、鉴权和加密信息Ki(Kc算法输入参数之一、密钥号);
B、国际移动用户号(IMSI);
C、A3:IMSI认证算法;
D、A5:加密密钥生成算法;
E、A8:密钥(Kc)生成前,用户密钥(Kc)生成算法。
F、呼叫限制信息、缩位拨号信息,此外,为了网络操作运行, SIM还应能存储一些临时数据,即:临时移 动台识别号(TMSI)、区域识别码(LAI)、密钥(Kc)。
GSM手机要想得到GSM系统的服务需要插入SIM卡,才能使用手机。当然使用&112& 是可以不用SM卡的,这在维修中非常有用,如果可以使用“112”,就说明手机的接收、发送电路没有 大的故障。
SIM卡的应用,使手机不固定地“属于”一个用户,若手机将别人的“SIM&卡插进去打电话,营业部门只收该卡产权用户的话费,换句话说,就是插谁的卡打电话,就收谁的费。GSM系统是通过SIM卡来识别GSM手机用户,而不是靠手机来识别用户。
目前 ,营业部门没有对手机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IMEI)码实行鉴别,如果实行鉴别,带机人网的用户 数量可能会下降,不利于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GSM手机。
个人识别码(PIN)是SIM卡内部的一个存储单元,错误地输入P1N码3次,将会导致“锁卡”的现象,此时只要在手机键盘上按一串阿拉伯数字(PUK码,即帕克码),就可以解锁。但是用户一般不知道PUK码。要特别注意:如果尝试输入10次仍未解锁,就会“烧卡”,就必须再去买张新卡了。设置PIN可防止SIM卡未经 授权而使用。一般情况下不要改动PIN码,SIM出厂设置的PIN码都为“1234”。
每当移动用户重新开机时,GSM系统与手机之间要自动鉴别SIM卡的合法性, 即和手机对一下“口令”,只有在系统认可之后,才为该移动用户提供服务,系统分配给用户一个临时号码 (TMSI),在待机、通话中使用的仅为这个临时号码,这就增加了保密度。
三、SIM卡的电气连接
SIM卡在与手机连接时,最少需要5个连接线,如下:
1、电源Vcc
2、时钟(CLK)
3、数据I/O (Data)
4、复位(RST)
5、接地端(GND)
SIM卡通过读卡器端口与手机及GSM系统联系,使用时要小心,不要用手去摸上面的触点,以防止静电损坏,更不能折叠。如果SIM卡脏了,可用酒精棉球轻擦。
SIM卡触点的功能如上图所示:从其上缺角的一边开始,分别为I/O、Vpp、 GND;另边则为CLK, RESET,Vcc,其余两个点没有用上。
每当开机时,手机都要与SIM卡进行数据交流,用示波器可以在SIM卡座上测到一些数据信号,没插卡时,这些信号不会送出。可谓“瞬间即逝”,但可以用示波器捕捉到,以此判别SIM卡电路有无故障。
SIM卡触点电性能表
U=+5V+-10%, I=10mA
-0.3V&U&0.6V,I=200uA
4V&U&Vcc, I= 20uA
-0.3V&U&+0.6V,I=200uA
-2.4V&U&VCC, I=200uA
+5v +- 10%
0V《U〈0.4V,I=1mA
0.7V《U〈Vcc,I=20uA
0V《U〈0.8,I=1mA
3.8V《U〈Vcc,I=20uA
SIM卡的内部结构
SIM卡是一个装有微处理器的芯片卡,它的内部有5个模块,并且每个模块都对应一个功能:微处理器CPU(8位)、程序存储器ROM(3~8kbit)、工作存储器RAM(6~16kbit)数据存储器EEPROM(128~256kbit)和串行通信单元。这5个模块被胶封在SIM卡铜制接口后与普通IC卡封装方式相同。这5个模块必须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中,否则其安全性会受到威胁,因为芯片间的连线可能成为非法存取和盗用SIM卡的重要线索。
SIM卡的供电分为5V(1998年前发行)、5V与3V兼容、3V、1.8V等,当然这些卡必须与相应的手机配合使用,即手机产生的SIM卡供电电压与该SIM卡所需的电压相匹配。SIM卡插入手机后,电源端口提供电源给SIM卡内各模 块。
检测SIM卡存在与否的信号只在开机瞬时产生,当开机检测不到SIM卡存在时,将提示“InsertCard(插入卡)”;如果检测SIM卡已存在,但机卡之间的通信不能实现,会显示“CheckCard(检查卡)”;当SIM卡对开机检测信号没有响应时,手机也会提示“InsertCard(插入卡)”;当SIM卡在开机使用过程中掉出、由于松动接触不良或使用报废卡时,手机会提示“Bad Card/SIM Error(坏卡/SIM卡错误)”。
SIM卡的存储容量有3kB、8kB、16kB、32kB、64kB等。目前多为16KB和32KB,STK卡(SIM application Tool Kit)是SIM卡的一种,它能为手机提供增值服务,如移动梦网业务等。SIM卡能够储存多少电话号码和短信取决于卡内数据存储器EEPROM的容量(有2KB、3KB、8KB容量),假设一张EEPROM容量为8KB的SIM卡,可储存以下容量的数据:100组电话号码及其对应姓名、15组短信息、25组最近拨出的号码、4位SIM卡密码(PIN)。
SIM卡的软件特性
SIM卡采用新式单片机及存储器管理结构,因此处理功能大大增强。其智能特性的逻辑结构是树型结构。全部特性参数信息都是用数据字段方式表达,SIM卡中存有3类数据信息:
1.与持卡者相关的信息以及SIM卡将来准备提供的所有业务信息,这种类型的数据存储在根目录下;
2.GSM应用中特有的信息,这种类型的数据存储在GSM目录下;
3.GSM应用所使用的信息,此信息可与其他电信应用或业务共享,位于电信目录下。
在SIM卡根目录下有3个应用目录,一个属于行政主管部门应用目录,另外两个属于技术管理的应用目录,分别是GSM应用目录和电信应用目录。所有的目录下均为数据字段,有二进制的和格式化的数据字段。数据字段中的信息有的是永存性的即不能更新的,有的是暂存的需要更新的。每个数据字段都要表达出它的用途、更新程度、数据字段的特性。
相关词条:
&&所属分类: >
> &自定义分类:&贡献者:、、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在此求教!关于手动的几个疑惑!
4946浏览 / 34回复
正品行货无忧退换顺丰包邮
【送UV镜+送清洁套装】尼康 AF 50mm f/1.4D
尼康AFS50 1.4D镜头
尼康50 1.4D镜头
ZOL商城价:¥2058
向大家请教几个问题!
一直很迷惑!
问过摄影机型号: 光圈: 快门: 感光度ISO: 焦距:0 拍照时间: 21:42:51+08:00
1。图中1处是不是调光圈的,可以拧的,拧的时候是不是一档以档的?还是像变焦那样没有档的?
2。图中3处是不是手动调光圈的开关?如果设在关闭处,能不能手动拧光圈?会不会坏?
3。图中2处是不是对焦环?拧动的时候对焦标尺是不是一起在转?
4。图中红框里面左右对称的11和16是啥意思?干啥的?为何左右各有?
5。这样的对焦标尺和印在上的有何区别?会不会比印在镜头上的简略?
6。左右对称的11和16中间的一竖杠和一个小点是干什么的?
7。佳能和尼康的50 1.4D都2000左右块钱,他们镜体都是金属的吗?
暂时就这些问题!在此求教!!!
追加一个问题
8 如果手动调节光圈的话,比如光圈在8,是不是就不用预览精深按钮了?取景器里看到的就是光圈8吗?
&看来专卖店的工作人员业务不精啊. 朋友的问题有点多啊. 我不是资深影友, 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玩过尼康的胶卷单反相机.& 以本人知道的回答朋友的问题.& 图中(1)是光圈调节环. 最小光圈F 16即是橙色的. 可以每档光圈调节. 也可以调到任意两档光圈之间的任何一点位置上. 图中(3)橙色的是光圈锁. 既然是锁, 顾名思义锁上了就不要再用力拧了. 是尼康镜头专配早期的机身(如今的中高档机身同样适用). 在快门优先曝光模式和程序曝光模式时把镜头的光圈调整到最小. 然后把白点的拔杆推到橙点上(即是相机根据测光元件测得的曝光参数让光圈可随需要任意调整). 近年尼康推出的无机身马达的型号不可使用此类镜头. 如现在的D3000, D5000之类的不适合使用这镜头. 第4问题:红色框里的窗口中的数值当然是提示对应调焦环对焦距离的景深范围. 11,16当然是指光圈值了,左面是焦点前景深(近端的清晰点),右面是焦点后景深(远端的清晰点). 第5个问题: 可以作这样的理解. 第6个问题: 中间长的杠是指正常拍摄时的对焦参照点. 旁边的圆点我就不太确定了. 好像是给红外线摄影时的对焦参照点. 我很多年没有玩尼康镜头了. 你最好问尼康的高手吧!& 但这只最大光圈达到 F 1:1.4 的标准镜头肯定是成像非常优秀的镜头. 此镜头的最佳光圈应该说在 F4.
对 第1楼 shoudongpai 说:========================= 在 F8光圈时只要对焦距离不是太近. 完全可以不看景深预视. 因为单反相机取景时肯定是在该的最大光圈. F8光圈时的景深范围比最大光圈大得多.
谢谢这位朋友,不过我还是很迷糊。看来只有自己实践以后得到答案了!不知道新里面有详细的中文说明书没?
有说明书的,不过是国产的
支持,也感谢二楼的朋友,
多看些相关的书籍.
对 第3楼 n6006 说:=========================跟LZ一起学习了,谢谢!
请教一下,对“单反相机取景时肯定是在该的最大光圈”这句话不大理解,能解释一下吗?谢谢。
对 第10楼 einslovebeijing 说:=========================其实很好理解, 因为单反相机是通过进入的光线来完成取景,对焦,构图及最后的拍摄过程的. 而且五棱镜或五面镜属于光学取景器. 光线越明亮越有利于取景及拍摄. 所以在快门开启前镜头的光圈是全开的. 定焦镜头就很好理解. 变焦镜头即是取景时的焦距值在相应的最大光圈值. 如70-300毫米变焦镜头F4-5.6. 取景时调到300毫米时它的最大光圈F5.6就是取景时的通光量.
对 第11楼 n6006 说:=========================这下看明白了,感谢耐心回复哦!
支持键盘翻页 ( 左右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SIM卡是什么意思?你所不知道的SIM卡知识扫盲(详解)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07-21 10:16:21
无论是哪款手机都需要使用SIM卡,那么,SIM卡是什么?其内部结构、原理是什么?以及SIM的种类、使用技巧有哪些?针对此问题,本文就为大家进行图文详解,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了解下
日常我们使用手机,SIM卡是手机的必须,没有了它就不能接入网络运营商进行通信服务。SIM卡作为网络运营商对于我们身份辨别的证件,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么SIM卡是什么?其内部结构、原理、SIM的种类、使用技巧等等什么的,你都了解吗?以下一起进入今天为大家分享的你所不知道的SIM卡知识扫盲。
SIM卡是什么 你所不知道的SIM卡知识扫盲
一、SIM卡是什么
SIM卡是(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客户识别模块)的缩写,也称为智能卡、用户身份识别卡,GSM数字移动电话机必须装上此卡方能使用。它在一电脑芯片上存储了数字移动电话客户的信息,加密的密钥以及用户的电话簿等内容,可供GSM网络客户身份进行鉴别,并对客户通话时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密。
SIM卡主要用于GSM系统,但是兼容的模块也用于UMTS的UE(USIM)和IDEN电话。有人把CDMA2000和cdmaOne的RUIM卡和UIM卡,也称作SIM卡,虽然两者作用类似,并遵守了一样的所有机械、电气标准和部分软件标准,但是上层应用并不一定兼容。SIM由CPU、ROM、RAM、EEPROM和I/O电路组成。用户使用SIM时,实际上是手机向SIM卡发出命令,SIM卡应该根据标准规范来执行或者拒绝;SIM卡并不是单纯的信息存储器。
SIM卡在GSM系统中的应用,使卡和手机分离,SIM卡唯一标识一个客户。一张SIM卡可以插入任何一部GSM手机中使用,而使用手机所产生的通信费则自己记录在该SIM卡所唯一标识的客户帐上。SIM卡容量有8K、16K、32K、64K,其中512k以上的大容量的SIM卡统称为STK卡。
二、SIM卡内部物理结构
现在SIM卡拥有四种的物理结构,最早的版本的尺寸是与标准信用卡相同(85&54&0.78毫米),触点则符合ISO 7816对ID-1型IC卡的规定。
现时四种大小的SIM卡类型
由于手机小型化,目前的SIM卡,又称&Mini SIM&,一般裁剪为25x15毫米的插入式。发售时一般嵌在一个ID-1型卡中,使用前沿着预制切口取下。
2010年,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再从Mini SIM发展出缩小为15x12毫米的&Micro SIM&卡,Micro SIM卡首次使用在苹果公司所推出的iPad及iPhone 4,后续iPhone 4S、iPad 2等众多智能手机都有采用。
现在SIM卡均提供多种尺寸选择
2011年,苹果公司提出&Nano SIM&卡(8.8x12.3毫米)标准,经过2012年的一番竞争,该标准被欧盟采纳为4FF标准。&Nano SIM&卡最早被应用在iPhone 5与iPad mini。
三、SIM卡原理与内部结构
SIM卡实际是装有微处理器的芯片卡,在这里面存储了数字移动电话客户的信息,加密的密钥以及用户的电话簿等内容,可供GSM网络客户身份进行鉴别,并对客户通话时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密。
SIM卡接线位置
它的内部有5个模块,并且每个模块都对应一个功能:微处理器CPU(8位)、程序存储器ROM(3~8kbit)、工作存储器RAM(6~16kbit)数据存储器EEPROM(128~256kbit)和串行通信单元。这5个模块被胶封在SIM卡铜制接口后与普通IC卡封装方式相同。这5个模块必须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中,否则其安全性会受到威胁,因为芯片间的连线可能成为非法存取和盗用SIM卡的重要线索。
SIM卡的供电分为5V(1998年前发行)、5V与3V兼容、3V、1.8V等,现在的Micro SIM与Nano SIM卡均是1.8V,要求手机产生的SIM卡供电电压与该SIM卡所需的电压相匹配。SIM卡插入手机后,电源端口提供电源给SIM卡内各模块。
SIM卡在与手机连接时,最少需要5个连接线:电源(Vcc) 、时钟(CLK) 、数据I/O口(Data) 、复位(RST) 、接地端(GND),如下图:
SIM卡接线位置
SIM卡接线位置
四、SIM卡保存的数据
(1)由SIM卡生产厂商存入的系统原始数据。
(2)由GSM网络运营部门或者其他经营部门在将卡发放给用户时注入的网络参数和用户数据。包括鉴权和加密信息Ki(Kc算法输入参数之一:密匙号);国际移动用户号(IMSI);A3:IMSI认证算法;A5:加密密匙生成算法;A8:密匙(Kc)生成前,用户密匙(Kc)生成算法;
(3)由用户自己存入的数据。比如,短消息、固定拨号,缩位拨号,性能参数,话费记数等。
(4)用户在用卡过程中自动存入和更新的网络接续和用户信息类数据。包括最近一次位置登记时的手机所在位置区识别号(LAI),设置的周期性位置更新间隔时间,临时移动用户号(TMSI)等。
SIM卡保存的数据
这些数据都存放在各自的目录项内,第一类数据放在根目录,当电源开启后首先进入根目录,再根据指令进入相关的子目录,每种目录极其内部的数据域均有各自的识别码保护,只有经过核对判别以后才能对数据域中的数据进行查询,读出和更新。上面第一类数据通常属永久性的数据,由SIM卡生产厂商注入以后无法更改,第二类数据只有网络运行部门的专门机构才允许查阅和更新,再第三、四类数据中的大部分允许用户利用任何手机对其进行读/写操作。
五、GSM网络登录原理
对于一个用户号码来说,IMSI和KI码是唯一的。TMSI是随时变动的。但IMSI很用以被复制。KI码需要攻击算号才出来。TMSI是电信服务商发给的。
1. 手机开机后会从SIM卡中读取IMSI(15个数字)和TMSI(4字节);
2. 手机登录网络时,将会IMSI或TMSI发给网络;
3. 网络判断到该IMSI或TMSI有效,要生成一个128bit的RAND,然后发给手机;
4. 手机收到RAND后,将RAND发给SIM卡;
5. SIM以里面的KI为密钥对RAND进行A3A8运算,生成(SRES+Kc);
6. 手机读取(SRES+Kc)(32bit+64bit),并将SRES发给网络;
7. 网络自己进行一次A3A8运算,如果结果与手机返回的SRES相同,则认为该用户合法。
熟知这个原理之后,一些有锁手机的卡贴、写卡解卡等手段的解锁均是从这几个步骤发展而来。以有锁at&t合约iPhone为例,需要登陆中国移动网络。iPhone是利用要at&t卡的IMSI在中国移动的网络里取得进网许可,首先利用卡贴或者写卡解卡等手段写进at&t的IMSI码,向中国移动发送此IMSI码,此时中国移动认为这个卡是at&t国际漫游过来的,就分配给他一个TMSI(临时的IMSI),此时TMSI与IMSI配合登录个人帐户系统的时候中国移动发现他是国内的用户,继而开放权限,按照正常帐户处理了。
卡贴利用SIM卡登陆漏洞实现解锁
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解锁方法,其中卡贴是比较简单的解锁方式,但是有可能存在信号与稳定问题,而写卡解卡能够比较好解锁手机,但是其破解过程,当中的KI码攻克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只有获取了KI码,才有可能获取内部的IMSI码,加上随着加密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有很大一部分的新SIM卡均很难进行破解写卡。
六、SIM卡常见故障
1、每当手机打开时,手机都要与SIM卡进行数据交流。没插卡时,这些信号是不会送出的。当手机插入SIM卡后无任何反应或插入SIM卡显示出错时,这可能是因为SIM卡开关不良或接触不良或使用废卡产生的。如果换新卡后故障仍然存在,那么故障一般发生在SIM卡供电部分。在SIM卡插座的供电端、时钟端、数据端,开机瞬间可用示波器观察到读卡信号,如无此信号,应为SIM卡供电开关周边电阻电容元件与卡脱焊问题。
2、如SIM卡在一部手机上可用,在另一部手机上不能用,可能是在手机中已经设置了&网络限制&和&用户限制&功能。这可以通过16位网络控制码(NCK)或用户控制码(SPCK)启动该手机的限制功能,这需要网络运营商解决。另外,这种故障也可能是SIM卡供电偏低或接触不良造成的 。
3、一般SIM卡的检测需要再初始开机时执行,当开机检测不到SIM卡存在时,将提示&插入SIM卡&;如果检测SIM卡已存在,但机卡之间的通信不能实现,会显示&检查SIM卡&;当SIM卡对开机检测信号没有响应时,手机也会提示&插入SIM卡&;当SIM卡在开机使用过程中掉出、由于松动接触不良或使用报废卡时,手机会提示&SIM卡错误&。
七、剪卡需要注意的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SIM卡的物理与内部的结构,其真正起到作用的是很小的一部分,其余的金属与塑料均是无意义的封装面积。
观察SIM大小与金属部位的位置
剪卡前,我们需要分辨SIM卡的类型,早期的SIM卡与现在SIM卡,表面的结构与连接线是不一样的。SIM卡金属部分,有位置的接线是没有功用的(如SIM卡结构接线图所示),因此裁剪去也并不会对SIM卡产生影响。只要裁剪的时候注意保持SIM卡有功用的接线位置保持完整即可。按照现在来看,较新的SIM卡都可以进行裁剪操作,只有年代较为久远的才需要进行SIM卡的更换。
剪卡后需要进行打磨
剪卡的方法有比较多种,最直接粗暴的便是利用剪刀,按照SIM卡贴纸来进行裁剪,过程中需要适当剪大一些,好进行后期的打磨调整。此外直接购买剪卡器也是一件更方便的事情,现在市面上有Micro SIM与Nano SIM两种剪卡器。前者可以轻松裁剪好,只需进行边缘的稍微打磨即可使用,而Nano SIM卡裁剪后,由于其厚度要更加薄,因此打磨方面需要多花一些功夫与时间。
扩展链接: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im卡时钟频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