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一样的物价上涨的原因都在上涨。为什么玉米大米都不上涨 请问农民的生活

  比如种小麦,打听一下,中等质地的耕地, 土地承包费一亩就要600元,假设:种小麦一亩产800斤,收购价算1元,可卖800元,二胺尿素245元,秸秆翻地打地110元,种子农药130元,收割机每亩60元,800-(245+110+130+60)=255, 如果种两季, 也就510元, 白干一年不算,连土地承包费都付不起!
楼主发言:103次 发图:0张 | 更多
  种粮食要承包大面积的承包费低廉的土地,像你这么高的就要种大棚或者经济效益高的东西!  
  种药材,水果
  统一购回,大户承包,无租费,但必须保证产多少粮。十五年后肯定是这样  
  @鹭岛老汉
就中一亩麦子,你要懒死啊,种一亩菜地我就佩服你。  
  兄弟是明白人!考虑的是大局!??  
  @流风6-06-13 12:44:11  @鹭岛老汉
就中一亩麦子,你要懒死啊,种一亩菜地我就佩服你。  -----------------------------  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
  不能活,所以赶快离开我们这鬼地方吧  
  你承包一亩,种毛小麦
  小处见大,实情,不知道老汉做什么的?为何有此想法?  
  粮食直补没听说过?  
  内地省份耕地少,主要是不能大面积连片耕作,  
  你可以一条龙生产线啊,生产了小麦再加工成高价值的商品,包装一下请几个明星打打广告,说你这东西逼格如何高,自然就能赚钱了
  那么多承包土地种粮的都没见饿死  你不知道现在种粮有补贴吗
  这个我来说下:中部农村水稻,一亩只种一季利润在700-800元,如果你包田费用超过700元就得亏。  没种好产量低也得亏,我村有人种70多亩,年收入四万多,就他一人种,犁地用自购小农机,抽水用电汞,收割外请收割机。
  @鹭岛老汉  所以钱还是让别人去赚吧,你打工就好了。
  @鹭岛老汉  以你的智商和能力还是不要去承包土地了,适合打工。  况且你也根本不是农民,不懂农业去种什么粮食呢。懂农业生产,承包土地种粮食的人也不会像你这样的计算。
  中国没有饿死的人  
  我个人想法,国家城镇化运作,农民在城里有工作了,就不会依恋村里的一亩三分地,现在的现状是,村里的一亩三分地相比城里的收入(或者打工的所得),一点可比性也没有。久而久之,国家就收回了田地,中国还是一个公有制的国家,将来土地估计是统一由国家调拨,由专业的队伍来种植,走集体化的种植之路,将来也不会有争地补偿这样的事,地都是国家的,没有必要补了。
  @ZXYSC
15:00:01  这个我来说下:中部农村水稻,一亩只种一季利润在700-800元,如果你包田费用超过700元就得亏。  没种好产量低也得亏,我村有人种70多亩,年收入四万多,就他一人种,犁地用自购小农机,抽水用电汞,收割外请收割机。  -----------------------------  湖南湘中地区,一亩稻田只种一季的话。利润大概只有600-700元,即一亩稻田产量大概就是1000斤,今年粮食收购价才1.2元一斤,即1200元的毛收入,化肥120元,农药、种子要150元,机耕费150元,收割机收割120元,实际上,现在的种田的一亩田连1000斤稻谷也很难保证了。
  别种地了,来东北开个回族餐厅,不过得让喝酒,不然没人吃饭
  @鹭岛老汉 我不是专你的字眼哈,不过你也可以理解我在专你的字眼  就问为何标题取为
我想做一回农民,然后面还带一些经济类的话做标题了  你承包土地了就代表你从城里人做回农民了?那在换个角度去思考,岂不是你在洗我脑吗.我个人认为哈.
  帐不是这末算的。  我们这里有人租地种,可不是为了种地挣钱,因为种地运气好还能剩,运气不好只能赔。  现在租地种都是为了挣补贴。一般人没门路拿不来,租地大户们手眼通天,总能搞到各种补贴、补偿。比如种树的,种花的,或者提前得到有什么建设的消息的。  老实种地哪里还能挣钱。
  作为农民的基本常识:普天之下有两季稻,还没有两季麦。你这种似是而非的算法只能忽悠领导,老百姓可不买帐啊。如果现在花钱承包土地种粮食,确实利润不大。所以现在部分资本势力的算盘是想借助权力大规模圈地,然后控制和提高粮价谋取巨利。咱们反过来看,如果种粮赔钱很多,为什么农民还都在种?为什么没有全国性抛慌?媒体报道赔钱的应该是前些年圈了大批地的吧?其实也不算赔。只是利润没有预期高吧?
  傻屌哪里的麦子一亩才产800斤是八百公斤吧?
  大部分农民只能解决温饱,连孩子读高中以上的学费都必须靠外出打工才能挣得来
  先来个阶段性总结:
跟据网民跟帖判断,分为两类, 一类纯粹是来捣乱的,主要是采用人身攻击, 造谣!有说跟本没有土地承包费,还倒贴200。有的说小麦每亩产量800公斤,有的人连批发都用上了等等,这些人的特点就是以特殊性代替普遍性,而且这些人经常满口脏话,素质差。 另一类人(大部分人)就比较有建设性,能客观提出自己的观点。比如:正规承包土地用于种粮难于获利,一般种其它作物。有些人说农民只能解决基本温饱,有些人指出粮食还是在继续生产,有些人说主要由老人在家没事干种着自己吃, 有些人提出大规模承包以减少费用等等。总之反应了以下两点: 目前中国普通农民由于收购价等原因,靠单纯种粮难于维持生计。 其次,出路可能在于走合作共赢的道路。  至于我是不是要坚持当一回农民, 说实话, 目前状况下有点打退堂鼓。
  有些就是狗杂,类似的贴,我发了好几个,楼主可以翻翻,  国观板块 真正是人的并不多,有些低下的怎么可能是中国人,天涯这个大缸什么都装,没办法
  刚才刚刚看了个视频,安徽亳州,麦子就是卖不掉,人家不收,就说你质量不过关,百姓能咋滴……唉!  
  呵呵,他们要理性的讨论,从实际出发,让人自发的佩服,也好啊,有些就是典型的蛆虫,键盘党 根本不了解农民和农民的生活,中国富了,想当然的全体子民必须富
不富你就是另类一样,先天和自然条件,还有国家政府的执行和底线都是考量的因素 但不官怎样,确实有很多不争气的农民跟不上时代步伐,就一定认为是农民的错,仿佛他们的淳朴和软弱就是错……  
  前几天收麦的时候,穿梭于乡里农间,身着迷彩服,手持棍棒,一行人……发现有谁点燃麦茬就棍棒伺候
为此,我@了 永城发布问是否有此事,他们否认
可老百姓瞎吗,他们天天在那晃荡,威慑群众,有目共睹啊
看看政府怎么对待百姓,他们惧怕上面的问责,就在百姓面前虎假虎威 ……悲哀啊。  
  @银河领袖兔 26楼
21:16  傻屌哪里的麦子一亩才产800斤是八百公斤吧?  -----------------------------你个傻屌!现在麦子亩产能够到600公斤就烧高香了。你不食人间烟火吗?  
  到北方平原上种主粮类的还有点前途。。相对地广人稀,租金便宜。。可以机械化生产  到南方,一屋人才那么2亩左右的地,700 一亩的租金,合起来不到1400.。人家宁可随便种点小菜自己吃,种不了的地荒在那些也少不了几个钱。。。  而你租来种主粮
一亩的租金绝对会亏。。但用来种水果类,绝对有前途。。  一堆键盘手,多了解下实际情况吧
  楼主说的小麦800是平均水平,实际种要高点,还要看天,种地500左右承包费是稳赚的,高了就看脸。  
  一年只种一季,还不算补贴,是不是懒。
  我就是农民,实话实说 现在种地一不小心就贴本!
  我们豫东这边1000块一亩地!
  @王伊乐儿
11:40:07  我就是农民,实话实说 现在种地一不小心就贴本!  -----------------------------  我是湖北的,如果是自家的地,或者没有租金的,绝对不会亏
10:59:00  一年只种一季,还不算补贴,是不是懒。  —————————————————  呵呵,我们种着玩的都有五种在一起,第二季。七月过后第三季。  
  600元一亩?你是在逗我
  @鹭岛老汉
@夏蝉不知秋
17:00:51  600元一亩?你是在逗我  -----------------------------  为了能找跟600元一亩相近的,厦门是肯定大大超过的,随便找个山东的:  /supply/view-524209  潍坊寿光市台头镇50亩水电齐全适合种植各类农作物、蔬菜、中草药750元/亩/年低价出租3年  真不想打你的脸!
  @鹭岛老汉 种田还有很多补贴的。租地费一亩1000元,我们村里,一般钟一熟麦字,一熟水稻。  利润还是有的。
  @鹭岛老汉
@夏蝉不知秋
17:00:51  600元一亩?你是在逗我  -----------------------------  @鹭岛老汉
17:10:31  为了能找跟600元一亩相近的,厦门是肯定大大超过的,随便找个山东的:  /supply/view-524209  潍坊寿光市台头镇50亩水电齐全适合种植各类农作物、蔬菜、中草药750元/亩/年低价出租3年  真不想打你的脸!  -----------------------------  农民种土地要交承包费吗?交给谁??地主吗??
  承包土地唯一赚钱的方法就是,搞好政府人员关系骗国家补贴。不然亏死你。
  @ZXYSC
15:00:01  这个我来说下:中部农村水稻,一亩只种一季利润在700-800元,如果你包田费用超过700元就得亏。  没种好产量低也得亏,我村有人种70多亩,年收入四万多,就他一人种,犁地用自购小农机,抽水用电汞,收割外请收割机。  -----------------------------  @花桥碧水
16:12:50  湖南湘中地区,一亩稻田只种一季的话。利润大概只有600-700元,即一亩稻田产量大概就是1000斤,今年粮食收购价才1.2元一斤,即1200元的毛收入,化肥120元,农药、种子要150元,机耕费150元,收割机收割120元,实际上,现在的种田的一亩田连1000斤稻谷也很难保证了。  -----------------------------  实际上我们浙江东部的农村,水稻亩产1500斤是很正常的。种水稻的,往往用产量高的种子,不考虑是否香甜。所以水稻和麦子两季就可以有很多利润了。我是村里书记,事情是这样的。
  @yehailin1
17:15:20  承包土地唯一赚钱的方法就是,搞好政府人员关系骗国家补贴。不然亏死你。  -----------------------------  呵呵 …… 这是真实的玩意。其他行业也是类似的。包括叫春叫了卅年的“科学家界”。
  能想到租地,居然还想种小麦这种周期长低价值的作物。智商有问题吧
  承包土地唯一赚钱的方法就是,搞好政府人员关系骗国家补贴。
  按一亩算账,从开始种小麦算起,旋耕60元,肥料,二胺.160元,尿素,80元,麦种。75元,播种,25元,农药,30元,浇地,30元,收割,60元,合计520元,普通小麦,800斤,乘1.2元,960元,小麦结余440元,玉米成本,每亩,玉米种,50元,播种,25元,尿素,80元,农药,50元,收割,60元,浇地,30元,合计,295元。玉米亩产,1000斤。乘0.8元,800元,玉米结余505。全年每亩结余合计945元。
  土地是卖的,你居然学去种!  
  要看哪儿,我们这边一年收割一次麦子一次稻子,稻子产量高,价钱也高,我们这边的种田大户承包土地就是600元一亩。
  第一. 现已分田到户, 租金高的话, 承包者受不了, 租金低的话, 土地拥有者也受不了, 不管如何, 都是农民受不了. 所以从全局看, 讨论租金问题不具全局意义!   第二. 种其它经济作物问题, 个人可以灵活选择, 但国家应该保证粮食安全, 所以从全局看, 粮食是必需种的.   总之, 眼光放高点, 你心中的很多疑问就会化解, 就不会再三讨论同样问题.
  应该允许土地自由交易。农民不种田了可以卖给愿意种的人。
  华西村才是中国农民梦想的归宿!!!
  支持楼主,关心国家的农业安全,向您学习。
  另外再补充一点,我总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应该是各行各业的人民都训练有素,井井有条,那怕是搞卫生的也是如此。而时而务工时而务农的情形感觉就像一群散兵游勇,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ZXYSC
15:00:01  这个我来说下:中部农村水稻,一亩只种一季利润在700-800元,如果你包田费用超过700元就得亏。  没种好产量低也得亏,我村有人种70多亩,年收入四万多,就他一人种,犁地用自购小农机,抽水用电汞,收割外请收割机。  -----------------------------  @花桥碧水
16:12:50  湖南湘中地区,一亩稻田只种一季的话。利润大概只有600-700元,即一亩稻田产量大概就是1000斤,今年粮食收购价才1.2元一斤,即1200元的毛收入,化肥120元,农药、种子要150元,机耕费150元,收割机收割120元,实际上,现在的种田的一亩田连1000斤稻谷也很难保证了。  -----------------------------  @惊鸿飞雪泥
17:18:09  实际上我们浙江东部的农村,水稻亩产1500斤是很正常的。种水稻的,往往用产量高的种子,不考虑是否香甜。所以水稻和麦子两季就可以有很多利润了。我是村里书记,事情是这样的。  -----------------------------  我们是杭嘉湖平原,灌溉很方便。前年,来测量亩产,有一个承包户,水稻1750斤每亩。
  @生不如妓
09:30:33  前几天收麦的时候,穿梭于乡里农间,身着迷彩服,手持棍棒,一行人……发现有谁点燃麦茬就棍棒伺候
永城发布问是否有此事,他们否认
可老百姓瞎吗,他们天天在那晃荡,威慑群众,有目共睹啊
看看政府怎么对待百姓,他们惧怕上面的问责,就在百姓面前虎假虎威 ……悲哀啊。  -----------------------------  点燃麦茬,我们这个也管的,大体是取消补贴什么的。严重的由派出所来处理。今年小米收割,要求切碎还田,镇里安排拖拉机免费翻耕,就没有人点火烧这个了。
  @第一号爹爹
18:36:05  能想到租地,居然还想种小麦这种周期长低价值的作物。智商有问题吧  -----------------------------  承包种田,就怕劳动力,目前劳动力缺乏,并且贵。  一般上百亩起就种麦子和水稻。除草用机械喷雾,然后翻耕下种,除虫用机械的,收割用机械的。这样才有得赚。最近,我们这里在搞撒药直升机,效率更高。
  如今粮价这么低,还不停引进外国粮食甚至转基因,这明显是坑农,让农民主动离开土地,动摇国本啊
  可以的 内蒙包地价格较低 可以走量 不过如果种对农作物 挣得也会不错 譬如说今年大葱 加油   
  一亩地?  我要当一天工人,能活吗?
  承包I00亩以上,每亩每年还有200元补贴  
  @鹭岛老汉 这里哪里的价格这样便宜?  我苏北徐州这里800-1600  现在就是自己的地,也基本不赚钱  如果再遇到天灾人祸,基本上会亏钱!  农民都是自己种点自己吃,剩下 的农药化肥使劲的上!
  我同事说今年小麦亩产1200斤,一斤多钱没问!祖国中部地区,小麦过后还能种别的!
  很难的,zf的初衷根本就是不让农民赚钱,首先说下产业链的问题,在种值上国家对农产品是限价收购的,并非市场化运行(蔬菜类除外。。另谈),比如:玉米,小麦,稻谷类的都是限价的,低的几毛钱高的一块多。蔬菜类可以市场化,但风险极高,有点类似期货,而且不易长时间存储(超过10天都难),如果将产出的农产品农民可以直接市场化,很容易让社会动荡不安,比如粮食类价格高得离谱(米价超过10块都有可能),这么多年了什么都是几何式的涨(种子,化肥,人力,农药)更别说其它的生活类成本了,见过国家收购粮食价涨超过一倍或几倍没?10年前收购价(小麦为例)也就几毛,10年后也一样相差无几,还是几毛钱。  
  我再说说,补贴是什么回事,其实补贴只是社会倒逼或进步的一种现象,因为无人愿意种地了,所以才有补贴。至于补贴多少钱就不说了,可能每个地方不一样吧!我们这基本上90块左右。小麦亩产500-700斤左右,水稻斤左右。  
  对了,楼主说的包地600会亏,那也不一定,除非你自己将种的产品市场化。但前期成本会很高,买一批高科技工具,如:飞机打药,耕打田一体机,大型汽车,播种机,抛光机,搌谷麦机,以及一块很大超级大的那种的场地(并注册一家公司)。。。。。等等等。做到越过国家这层,达到产销加工一体才行,这样才可以实现盈利。以上方法1.可以赚取一部分人工钱,2.越过国家部门可以赚取市场化和国家限价的利润,3.可以“骗”取国家一部分贷款(当然最好是残疾人来骗)减少压力。4.提高其它成本的购进成本(农药,化肥类型的)。5.将购买的高科技工具出租,6.将骗来的贷款,放出去(当然有多的才行)。以上方法大概这样。  
  我们这,一亩地约1000元,一斤优质大米零售5元左右我们叫 粘米   麦子没那么便宜吧?一元一斤?
  土地少赚不了钱,要有几百亩,还要种的品种,当年价高,种地赔钱也是有可能的,长期种,找出规律,才能赚钱,靠农业发大财挺难的  
  种海洛因吧
  我弄了一千亩,四年了。乐趣。找到一些门道儿。可以探讨。
  楼主来我家,免费送你种,我们家地都可好了,现在要么荒着,要么送人种,除了商用,要钱鬼才给你种,具体有多少不知道,大概10亩左右是有的
  我们家有这么多地是因为人多,兄妹8个,加上父母2人共10人的承包地,所有十亩应该是有的,父母38年出生的
  经济学是怎么杜?的。真正的经济学原理是价值规律。也就所有粮食作物的价值总和等于工业产值的价值总和。
  @鹭岛老汉   大型农户国家有补贴,不懂了吧
  粮食国家是有补贴的
而且土地流转长租的话不可能有那么贵的
  @鹭岛老汉 一年种两季,收了小麦种玉米。还有,良田不缺了水和肥,小麦亩产1200斤左右,玉米1400斤左右。我们这里土地的承包费是800-1200,不是包的越多越便宜,涉及的农户多了,是价格越高才能承包到大片的土地。  小麦的价格比较稳定,新粮,晾晒一天,回潮率17%的小麦这几年的收购价是1.1元左右。如果晾干入库,存放几个月,价格是1.2-1.3左右。不过现在地少的农民很少存粮了,太费事。晾晒好几天,刮风下雨得盖,还得入粮仓,运输等,太麻烦了。存粮的一般是十几亩二三十亩的大户。
  国际粮价那么低,种小麦之类想赚钱?  
  @鹭岛老汉   白干就不要干,农民自己会选择。种田没有打工赚得多,就去打工不种地。要想农民日子好过的前提就是减少农民数量。美国的农民人口占比1%都不到,中国减少农民数量的空间还很大。
  @鹭岛老汉 收获玉米种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120元每亩,什么都不用管,粮食给你送到家。秸秆还田+旋耕80元,这个不好说。有的收割机自带打杆设备,可以省一遍打杆的钱。如果不带,需要打杆两遍。  播种25元。化肥200元差不多,小麦很少打药,主要防治小麦吸浆虫。这几年,我们这里到了防治小麦吸浆虫的时候,政府会统一发放药物,不花钱。对了,还要打一次灭草剂,一瓶20多块,可以打好几亩。浇水,小麦需要浇水3到4次,水不花钱,电费很厉害。一亩地一次七八元,三次就是20多。小麦种子可以留种,一亩地需要40斤左右。如果买种子需要100元左右。小麦收获,60元每亩。还有,一年不可能种两季小麦,只能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  种玉米省事,收了小麦直接播种,不用翻地。然后灭草剂一喷,如果年景好,只需要浇一水。病害虫,这得看年份。有的年份有,那就需要打药。有的年份没有,就不需要打药。我们这里的说法是,种小麦不挣钱,种玉米白捡。
  @农家小子007
19:52:23  帐不是这末算的。  我们这里有人租地种,可不是为了种地挣钱,因为种地运气好还能剩,运气不好只能赔。  现在租地种都是为了挣补贴。一般人没门路拿不来,租地大户们手眼通天,总能搞到各种补贴、补偿。比如种树的,种花的,或者提前得到有什么建设的消息的。  老实种地哪里还能挣钱。  -----------------------------  楼上说的才是实情,现在大面积租地都是手眼通天的主儿,都是以农业开发公司的名义运作。各种各级中央的 地方的补贴,中低产田改造资金,都进了他们的腰包。他们种地只要能保持够本就行,光各种专项资金 各种补贴领下来他们就赚大发了。  我们这边的种粮补贴现在一亩少了几十块,应该都是这些所谓的农业开发公司通过种种关系,然后官员通过种种借口给农民截留了,然后官员和农开公司按照比例暗暗分成了。
  阁下姓陈??水字辈?
  只要国家放开粮价。粮价肯定大涨。3倍5倍都有可能。  
  做农民穷,谁都知道。  五毛这样说“没说不能改行啊,你这么懒,这么没技能,没资本,怪自己没本事嘛! 难道这样也能怪政府!?”
  帖子里面只要有五毛一显身。  必将无法正常论述了。  不是胡说八道就是帽子乱扣。  最后一招就是 人参公鸡。  中国除了五毛,其他人都是 毛左,美分,JY,轮子,loser,懒汉。  五毛是中国唯一正确光荣伟大的群体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您好, []|
陈志武:为什么中国人勤劳却不富有?
&解决国富民穷需要打破枷锁的改革,以低人权带来的低劳动力成本,将GDP做得越来越大,国家和政府的税收越来越多,表面看来国家更富强了,但是这种模式使国富民穷的局面越来越恶化。
经济崛起,居民收入占比连年下降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崛起的成就非常突出。1980年中国GDP相当于全球GDP的4%,2006年已上升到约16%。跟印度相比,1980年时中国人均GDP约是印度的2/3,1990年时,两个国家人均GDP相等,1990年后中国人均GDP开始超过印度,今天中国人均GDP几乎是印度的两倍。但是在这个成就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结构上的问题。先看消费。1952年中国民间消费大概是GDP的69%,接近今天美国民间消费占美国GDP的71%;到1978年,中国民间消费相当于当时GDP的45%,但到最近,这个比例却下降到36%左右。而相比之下,政府开支占GDP的比重,从计划经济时期的16%左右,已上升到最近的约30%。如果将预算之外的政府税收与开支也算入,会更明显。再看收入。《人民日报》有篇文章讲到,从1993年到2007年,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从49.49%下降到39.74%,降了差不多10个百分点。《新京报》则做过一个估算,数字更为惊人:劳动收入占GDP比重从1983年的峰值56.5%,到2005年下降到最低点36.7%,22年的时间内下降了20个百分点。这些数字跟我们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比较一致的,即劳动者收入占总体国民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曾有两个美国人写过一篇关于中国制造业、就业和报酬变化情况的论文。他们估算,中国制造业工人一小时的薪酬,大约相当于美国同行业工人一小时薪酬的3%;跟中国最接近的是菲律宾,其制造业工人报酬差不多是美国制造业工人的6%;墨西哥约是美国制造业工人的12%。很多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的竞争优势,劳动力成本很低,而且劳动力数量大。但是到今天,这个优势是不是还有必要再维持下去?如果再维持下去,这个优势势必变成中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长久劣势,因为劳动力成本长久低廉的结果会抑制许多其他良性发展,包括格杀技术创新的动力。工资增长落后于GDP增长我们先考察一下职工工资的变化,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第一,1978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不包括各种福利、退休保障、医疗保障等非工资内容)相当于当时GDP的15.5%,但到2008年,这个比值下降到11.2%;第二,1978年所有国营单位工资总额约为当年GDP的13%,现在则下降到6.1%;第三,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占GDP的比例由1978年的2.5%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这说明乡镇企业在过去10多年里越来越被挤压,乡镇企业的空间越来越小;第四,31年时间内,民营企业的工资收入占比是一直上升的。2008年,非国有、非集体企业的工资总额大约接近GDP的5%,而这在1978年基本上等于零,但是这一增量还是没法改变总体劳动收入占GDP之比越来越低的趋势。事实上,从1990年到2008年,中国职工平均劳动工资的增速总是比GDP增长速度低。根据我的计算,这段时间内,工资总额每年的增长速度比GDP增长速度平均要慢3.8%。除中国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国家存在类似现象呢?2007年,美国劳工部一篇研究论文对不同国家制造业单位小时的报酬做了一个系统比较。我根据它们的数据做一些分析后发现,1996年到2007年这12年间,亚洲国家制造业劳动收入按照每年2.4%左右的速度在增长,将这个增长速度减以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后会发现,劳动工资的增速比这些国家同期的GDP增速平均慢2个百分点。当然,这个增速还是好于中国的情况。欧洲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从1996年到2007年,这些国家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按每年5.6%的速度在增长,高于GDP的增速。北美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收入在这段时间内,按照大约3.9%的年均速度上升,比GDP增速要慢大概0.8%,比亚洲国家的情况要好一些。经济自由度偏低,限制居民增收空间为什么亚洲国家普遍存在制造业工人工资增速低于GDP增速的现象呢?我们可以从基本经济制度找原因。首先是经济自由度、劳工权益和民权保护度。美国有一家民间机构叫Freedom House(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的前身),从1977年开始对各国的政治权利、个人权利、经济权利以及新闻自由等方面打分。1995年时被评为的24个自由社会国家,其制造业工人的工资从1996年到2007年,按照年均5.09%的速度在增长,平均比这些国家当年GDP增速高0.31%,另外8个部分自由的国家,其工人工资增长速度比GDP增长落后2.7%。经济自由度越高,政府对民间权益压抑越低的国家,他们的劳工工资增长速度越能够跟GDP同步,甚至能超过GDP的增速。非自由的国家数据都不公开,所以无法比较。如果以创业自由度将这些国家分类,也会看到创业自由度最低的国家,其劳动者收入增长的速度相对最慢,而创业自由度最高的社会正好相反。具体看中国的情况,经济自由度和创业自由度是怎么影响劳动收入的增长空间呢?行业垄断就是一种经济不自由的具体表现,对于整个社会劳动工资的增长空间、劳动力需求,包括农民工的就业选择都有着深远且负面的影响。目前在中国,银行、电信、石油、能源等行业,私人、民企仍然不能进入,这是一种经济上的不自由、创业上的不自由。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不存在国企、民企、私人的差别,整个经济只要是按照市场供求关系、按照价格来决定资源配置,那么国企可以竞争,民企可以竞争,私人也可以竞争。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如果是国企,其背后的股东可以重新立法、解释法律、改变法律、改变游戏规则。民企就不太可能跟它们享受同样的权利,这些不平等必然抑制社会整体劳动收入的增长。对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工,“农民工”身份不仅是政治意义上的歧视性安排,还限制了他们的就业空间、居住空间和权益空间。国企工人的收入,哪怕是一般工人的收入,也比民企或者是乡镇企业高出不少。国企垄断资源包括对银行贷款、证券融资机会的垄断,最终抑制民企空间,压缩民企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一旦就业机会被压低,工人的劳动收入就不会有更好的增长空间,农民工的就业空间就最少,薪水谈判地位就最低。前不久我跟一些学者讨论自由工会权利和罢工权利的话题,他们说富士康提供的条件、工资收入比其他外资制造企业或是民企还是好很多,这是必须要承认的,同时也要表扬的事实。但我要说的是,不要脱离整个社会背景来看问题。加入富士康做工人的这些农民工,局部来看,他们如果不喜欢可以辞职离开。在微观层面,市场交易的成分非常强,自由契约的性质也明显。但如果放在整个社会环境看,为什么有这么多农民工?为什么这些农民工的谈判地位这么低?就是因为他们是农村户口,不能像城里人那样去竞聘其他工作,只能做三等公民,只能在富士康,或者比富士康更差的制造业企业中做选择。只有将城乡差别进一步减少,他们才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的谈判地位才会更高,总体待遇才能提高。1995年时国企职工的人均报酬是人均GDP的1.1倍,但是2002年之后,随着“国进民退”程度上升,国企的收入基本一直在上升,按照人均GDP增速的同样水平在增长。但集体企业、集体单位的人均收入维持在人均GDP的0.8倍。到现在,国企职工在方方面面的收入,差不多是集体企业人均收入的2倍,这个收入差可以看成是国企就业岗位的溢价。由于城镇户口制度、身份的差别,即使所在行业一样,但收入差距仍很大。经济的不自由、迁徙的不自由,所带来的就业、创业空间的区分,使农民工跟富士康等企业谈判、议价时所处的地位非常不一样,让农民工没有其他选择。此外,经济不自由、创业不自由的表现,还可从行政管制的角度来理解。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在行政管制方面都有很多歧视性政策,由此带来劳动者选择空间、谈判地位的大差别。尤其在金融危机冲击之后,对于加强管制,政府运用权力进行扩张比以前的空间大了很多。以粮食安全为例,前段时间大蒜价格猛涨,要国务院出面,由发改委将大蒜价格管制起来。这令人无法理解,这和粮食安全并没有太大关系。我老家湖南茶陵生产很多大蒜,是大蒜特区,如果大蒜价格可以自由地上涨的话,对我老家的农民是一件好事。但是由于“粮食安全”以及为了保护城市居民的利益,就限制了大蒜价格。其实,像大蒜这样的东西,政府根本没有管制价格的理由,因为它跟大米、麦子、玉米完全不一样,即使一个月不吃也死不了,和粮食安全没有联系,但是政府也要去管。退一步来说,即使有粮食安全的问题,价格自由上涨也可以激励农民多生产,实现未来的粮食安全。目前的举措是逼着更多农民放弃种田,逼着更多农民变成农民工,都去富士康竞争找工作,让每个农民工失去谈价的地位。从本质上说,为了粮食安全限制农民的种植选择空间,同时又逼着他们以低价卖出农产品,这是侵犯农民的经济自由,牺牲他们的权益,这种做法从根本上跟原来农村和城市的剪刀差是一回事。征税过多既不利民富,也伤害内需劳动收入增长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征税过多。政府所得和开支太多,必然会妨碍劳动收入的增加。根据对三十几个国家政府开支在1995年到2007年的变化做研究,发现政府开支有增长的国家,其工人工资平均增长速度接近3%,而政府开支减少最多的国家,劳工工资收入增长最多,平均年增长6%,增速要比GDP增速高出0.8%。而政府开支没减少反而增加的国家,它们的工人工资增长速度每年要比GDP的增速慢1.2%左右。中国的情况同样也能说明这一点。2010年前5个月,按照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国家财政税收同比增长了30.8%。过去四五年,国家财政税收的增速是GDP增速的2~3倍。GDP是一个大饼,政府这边越多,必然意味着民间得到的那一份越少。从1995年到2007年,如果去掉通货膨胀率,国家财政税收累计增长了6.7倍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长1.7倍,而农民才增长了1.2倍。1978年,整个国家的财政税收相当于3.3亿城镇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1995年时下降到最低点,财政税收相当于1.5亿城镇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改革开放的头十几年,确确实实在往小政府方向发展。但是到2009年,我计算了一下,财政税收是3.9亿城镇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这里做的计算只包括预算内的财政收入,还不包括土地销售得到的收入,也不包括那些国企赚到的利润。如果以农民的纯收入作为基数,2009年财政税收接近6万亿元人民币,等于是13.8亿农民一年的纯收入。整个中国的农民数量还没有那么多,这本身更说明政府得到的钱是多么得离谱。如果征税权力不受限制的话,最后劳动收入占GDP比重只会继续下降,就无法改变这个局面。国有资产和国企股权使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资产升值,绝大部分由政府独享,老百姓享受不到该有的财富效应。国有经济体制是老百姓财产性收入很低的根本原因。而在美国,其民间消费占GDP比在同样的60年内一直是上升,政府开支在下降,和中国正好相反。如果不对征税权进行根本性制约,不对国有资产进行民有化改革,那么政府得到的只会继续越来越多,民间得到的会越来越少,劳动者的所得份额只会越来越少。没有政治改革、民有化改革,这个趋势就很难改变,如果这个趋势不改变的话,就意味着不仅仅更多农民只能做农民工,而且很多城市人口得到的GDP份额也会越来越少。金融不自由压制创业空间金融不自由也会抑制劳动收入的增长。根据对三十几个国家1995年到2007年金融自由度变化的数据,会发现金融自由度增加最多的国家,劳工工资增长的速度也是最快的,年均增长速度接近6%,而金融管制没有什么变化,甚至加强的国家,劳工工资增长速度不仅最慢,而且也比这些国家的GDP增速慢。很多人认为金融自由度的增加、金融管制的减少,会帮助华尔街的人赚更多的钱,让他们更能利用金融武器去进行金融战争,将民间社会的利益转移到他们的手里。但实际不是这样,关于金融管制的话题,很多人将这一湖水搅得越来越浑浊。以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美国次级贷款为例。表面看,雷曼兄弟以及其他华尔街公司,通过住房贷款的衍生产品赚了很多钱,但收益更大的是那些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如果没有这些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老百姓所能借到的买房子的资金不会那么多。如果没有方方面面金融衍生产品的深化发展,老百姓家庭可能必须付出更高的利息成本;如果没有这样的金融创新,住房贷款的成本比实际付的会更高。为什么金融管制越严越死,最后做出牺牲最多的是中低收入家庭,尤其还是年轻人呢?因为金融服务的供给方是华尔街,而对住房抵押贷款的需求方更多是中低收入阶层。如果你很有钱,可能根本不用这些产品,照样能买到房子。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未来的收入流很长,但是现在的现金最少,所以对抵押贷款的管制越少、抵押贷款的供应越多,年轻人和中低收入阶层就越可享受到好处。金融管制越严,这些衍生产品就越不会推出来,最终付出代价更多的反而是普通家庭和个人。在中国,金融不自由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到目前为止,国有银行及国有金融机构垄断了各种金融业务。这种垄断也导致金融资源、融资机会主要为国企服务。这又意味着金融行业发财致富的机会一边倒,不管是农村有能力的农民,还是城市里有能力的中青年人,所能够得到的金融支持会越来越少。这也反过来抑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包括农民发展民营企业的空间。这还会产生另外一个负面效果,就是让农村年轻人在本地、本镇周围能找到的工作机会不像本来应该有的那么多。逼着他们都背井离乡,降低他们的就业起点。另一个表现是对民间金融的禁止,特别是对农村民间金融的抑制。现在可能慢慢有一点放开,但还是非常有限,特别是土地制度的不灵活。前年,曾有希望看到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做得越来越活,包括土地使用权可用来做抵押借贷,或其他资本化运作,但是后来发现,刮风打雷多,雨却没有下来。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迫使农民要么选择种田,要么去外地打工。如果土地使用权,包括农村的宅基地,可以有更大的被用来资本化融资的空间,农民得到这些资金的支持后,他们可以进城创业或在本地创业,选择空间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实际上他们还没有这样的选择。在城市里可以将房子拿来进行抵押贷款,也可以将房产证用来做资本化,跟别人一起做生意。但是,农村的土地和宅基地却不能做这样的资本化、金融化运作,这是另外一种城乡歧视,使得农民的选择空间和城市人相比,完全不一样,要小很多。国有经济比重过高,老百姓分享好处有限国有制经济比重的高与低,对于民间消费、民间收入有多大的影响呢?我将70个国家按照1980年时国有企业占GDP的比重分为五等分组。统计研究发现,从1980年到2003年,国有经济比重最少的这一组国家,也就是私有经济比重最高的这一组国家,民间消费对GDP的速度敏感度是0.96,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老百姓的消费会增长0.96%。而国有经济比重最高的这一组,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民间消费大概是增加0.83%,敏感度要低很多。微观经济学里一个很典型的模型,一个家庭、一个个人,每天可以花的钱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得到,第一个是劳动收入,在方方面面相配的制度安排之下,国有经济比重比较高的社会,劳动收入随着GDP增长而增长的程度被压抑很多。第二个是资产的升值即财富效应,也就是土地随着经济增长而价值上升,企业的产权、股权也会因为GDP的增长而上升。第二个收入渠道就是资产性收入的渠道,但是一个国家如果是以国有制为主,第二个渠道是被封起来的,也就是说土地可以增值,企业的产权也可以增值很多,股权也可以升值很多,但是因为这些股权、土地,还有其他资源的产权都是属于国家的,所以这些土地的增值、股权的增值、资产的增值,主要是国家享有,而不会转化为民间资本和收入。国有经济比重越高的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的增值,对于这些国家的老百姓总体收入增长的贡献不会太高,因为这些国家的主要资产是国家拥有,而不是民间拥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私有经济比重越高的这些国家,老百姓可以花的钱,实际做出的消费,会对GDP的增长速度会更加敏感,分享经济增长好处的能力在私有制的安排之下会比国有制安排之下的社会高出很多,老百姓更能够通过私有产权和劳动收入来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但是如果是国有制的安排,大致上就很难会看到这一点。勤劳而不富有的怪圈为什么中国人勤劳不富有,我曾试图回答这个问题。1998年时我计算了几个国家的劳动者在当年工作的小时数量,当时我的估算是中国工人2200小时。一个星期工作40小时,再乘上52个星期。工作小时最少的是荷兰人,1350小时,一年度假的时间很多。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工人增长速度比GDP增长速度还要快,跟中国的情况完全是反过来的。在一些学者看来,他们更喜欢中国这样的模式,以低人权带来的低劳动力成本,将GDP做得越来越大,国家和政府的税收越来越多,表面看来国家更富强了,但是这种模式使国富民穷的局面会越来越恶化。关于劳工权益,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不能再像原来一样去压制工人的罢工权,或者组织自己工会的权利。如果我们将企业和员工看作是博弈的两方,企业到现在可以通过并购扩大自己的势力,跨越很多行业并购,使企业的地位越来越强,谈判的地位也会越来越上升,就像富士康一样。但是在劳动者层面,并没有发生同样的变化。如果连自己去结社的权利都没有,那每个劳动者只能作为一个单个的个体,没有权利通过自由的结盟形成一个群体。就是说,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来组织一个越来越大的公司,而在职工这一方却没有这样的变化发生,这种不对称显然不利于工人权益的提升。我们不能为了GDP的增长,为了保持中国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低人权的优势,继续限制工人结社的权利,甚至于罢工的权利。结社权利是最核心的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政治权利之一,这是基本的和根本性的,我们不能够为了保持低劳动力成本而继续去做这种限制。另外,现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这么低,在江苏、广东以及其他地方的企业,即使是买了自动化生产设备也不太用,以后更加不会买了。因为它们发现,雇用更多工人,可以做跟机器同样的事而且成本更低,还不需要为了买设备做前期资本投入。它们还发现,用人工做时报废的比例要低于机器流水线,于是很多企业宁肯用工人组装而不用机器组装,这实际上是在重复中国过去几百年的经历,那就是很多经济史学者认为的,在中国“康乾盛世”和更早在明朝时期,中国经济繁荣,出现了所谓的“勤劳革命”(Industrious Revolution)。意思是说,那时期的经济繁荣是靠苦力勤劳干出来的,其前提是人们很能吃苦耐劳,而且也不要求多少收入。但是在西欧,情况则历来相反,因为西欧国家人很少,地相对很多,需要做的工作也很多,所以历来人工贵,就逼着他们进行工业革命,逼着他们更多使用机器,让他们走上技术不断革新的良性循环。相比之下,当在中国以前和今天工人收入被压得很低,同时人人都愿意勤劳卖命的时候,反而没有激励去技术创新,长此以往,让中国无法走出低劳动收入的恶性循环,这是“勤劳革命”的害处所在。如果继续压低劳工权益,对中国的环境破坏也只会更多、更久。很多人都希望中国继续成为世界工厂,让中国的出口总量占全球出口总量继续膨胀,但是话说回来,如果有一天世界一半,或者一多半的制造业业务工作都是在中国来发生的话,特别是在广东,那必然意味着全球一半以上的污染也在中国发生,资源的消耗也必然是在中国。打破枷锁的改革为了结束这样一个局面,我们必须从一些根本性制度进行改革和调整,这样不管是为了解决农民工的收入问题,还是为了解决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都可以带来很多良性的变化。第一是大家谈得比较多的,要结束城乡户籍制度,完全放开迁徙权利,不管是在哪里出生,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就可以到其他地方去就业和生活,也包括子女的教育。第二是给工人以组织自己工会的权利,甚至是罢工权利。当然,这样可能会带来一个新的博弈局面,使得做企业的成本上升,但从另外一方面讲,大家有同样的基本权利,不能为了一方的权利就必须将另一方的权利通过法制和行政的手段压下去,这样的话就不是市场经济了。第三是保护创业自由,减少行政管制,放宽市场边界,尤其是对一些垄断行业,必须进行更多放松管制的改革。第四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对权力,特别是征税权,也包括最近讨论较多的房产税,必须有更多实质性的制约。在今天财政不透明、财政预算不透明,财政税收按照30%在增长,征税权几乎没有实质性制约的情况下,不能因为一时房地产价格调控的需要就推出这么一个根本性的税种。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或者是其他国家,税种往往只增不减,一旦今天因为房地产价格调控的需要推出了一个新的税种,以后很难取消掉,所以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需要推出这样的东西。在我看来,宏观经济调控需要的优先级远远低于私人产权保护的优先级,这是两个不同级别、不同层面的东西。第五是将各地土地权分给农民,放开农村民间金融,允许土地资本化,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工议价的地位,特别是让他们在本地也能够通过创业自由来改善自己的收入和扩大致富空间。最近几年,我在建议推进民有化的改革,把中央和省市国资委转变成32个国民产权基金,央企“国民权益基金”股权均分给接近14亿公民,各个省成立自己的国民权益基金,将各个省剩下的国有资产都注入国民权益基金里,将这些基金的股份按照本地公民多分、外省公民少分的原则均分下去,从根本上增加老百姓的资产性收入。一旦老百姓资产性收入增加了,在劳工议价的过程中工人的谈价地位也会上升,大家为了活下去,接受一个低收入工作的可能性就会下降了。因此,民有化改革对许多方面都会产生正面影响,包括提高一般性收入、资产性收入、劳动收入、就业机会、创业空间、致富空间,等等。民有化改革是改变中国增长方式的必经之路。文章来源:《创驱动:激活中国经济新动能》作者: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原子智库(AtomThinkTank)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财经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
微信扫码 订阅专属投资管家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价上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