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锌冶炼工艺如何从安全、工艺做好本职工作

行业领先的食品资讯网站
┆┆┆┆┆┆┆┆┆┆┆┆┆┆
站点位置: &
【设置字号:大 中 小】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专家解读湖南镉大米事件:土壤镉污染主要因采矿冶炼
时间: 11:05:21 来源:新京报
& &自5月16日广州公布部分抽检大米镉超标后,作为其中多批次超标大米的产地,湖南攸县和衡东县通报称,涉事米厂手续齐全,周边也无重金属企业。
& &&生产环节如无污染,是不是原稻的问题?但这些原稻均收自当地农户,当地环保部门称该流域监测,并无镉超标。污染大米的镉从何而来,亟待相关部门查明公布。
& &据新华社电&湖南攸县3家大米厂生产的大米在广州被查出镉超标后,攸县官方21日通报了不合格大米的镉含量范围,披露原稻主要收自当地农户,主要销往广州和攸县本地。
& &&通报说,根据广州方面的抽检结果,攸县大同桥镇大板米业三个批次抽检不合格,镉含量分别为0.37mg/kg(库存2650公斤)、0.45mg/kg(库存150公斤)、0.51mg/kg(库存2100公斤);攸县高和夏生大米厂一个批次抽检不合格,镉含量为0.36mg/kg(库存500公斤);攸县石羊塘田星大米厂一个批次不合格,镉含量为0.31mg/kg(库存200公斤)。
& &这3个厂家的原材料稻谷主要从攸县大同桥镇、上云桥镇、菜花坪镇、石羊塘镇、桃水镇等当地农户家收购。
& &&通报说,在当地生产的大米被广州检出镉超标后,攸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展开了调查。要求涉事米厂将问题大米召回和下柜,并责令停业整顿。同时,攸县质监局已对3家问题企业成品库的大米进行监督抽查,并已送至省级法定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全面分析产品的质量状况。
& &&攸县方面表示,据初步调查,3家涉事米厂均手续齐全,符合生产要求,3家企业周围10公里内没有重金属企业。质监、工商、粮食等职能部门也做到了严格执法和履行职能。
& &&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公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抽检结果。其中有8批次大米及米制品镉超标,涉及湖南攸县3个米厂5个批次的大米,湖南衡东县1个米厂的1批次大米,以及广东东莞市2个批次的米粉。
& &■ 追访
& &镉从何而来?湖南环保官员称或由肥料带入
& &湖南攸县、衡东县实测"镉大米"所涉流域未现镉超标;当地官员称镉污染大米途径需专家解释
& &攸县环保部门提供的5月份水源检测显示,镉含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衡东县环保部门则称,从未监测到境内湘江中镉超标,镉的来源目前仍是谜团。
& &&湖南省环保厅法制宣传处处长陈战军介绍,湖南省环保厅环境监测站的实测数据涉及一百多个断面信息,其中涉及湘江流域的有70个左右,此次镉大米所涉湖南攸县、衡东县区域在湘江流域内,他们实测了这片区域的镉含量,并未超标。
& &&陈战军说,如果环境背景中镉不超标,攸县及衡东县为何会生产出镉米,他倾向于认为是肥料带入的。如果是由肥料带入,肥料中的镉也会渗入土壤和水域造成超标,那为何却从没测出环境背景镉超标?陈战军表示对此没有发言权,需要农业专家解释。
& &我国大米镉标准比国外更严
& &新京报讯 我国大米标准与欧洲、美国相比,尤其是镉、铅等重金属的限量究竟高还是低呢?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和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都向记者指出,对于镉的限量值,我国标准是0.2mg/kg,国际食品法典标准(CAC)规定大米镉限量为0.4mg/kg,欧盟是0.2mg/kg,日本也是0.4mg/kg.而铅,美国并没有制定大米的铅限量;CAC规定谷物粮食铅为0.2mg/kg,我国和欧盟的标准也都是0.2mg/kg,"这都说明作为我国主要口粮,大米标准限定是较为严格的。"
& &镉中毒潜伏期为15到20年
& &新京报讯&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昨晚向记者表示,镉中毒的潜伏期一般是15到20年,但对于食用镉超标的大米,产生的危害要看一个人的体质以及摄入量大小。如果一个人的整体体质好,不会有特别的影响,但如果是缺铁、营养不良等人吃了,镉污染就易产生严重影响。
& &&朱毅说,人体吸收镉主要有3个渠道: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其实消化道吸收的镉并不多,反而是要留意吸烟,这是吸收镉的一个大来源,通过呼吸系统吸收的镉可占到30%.另外,朱毅也建议不要长时间食用同一产地和同一品牌的大米。吃不同产地的大米从营养角度可以更均衡,也可以规避一些食品安全风险。
& &北京大米监测未现镉超标
& &新京报讯&对于大米重金属污染问题,记者在本月初曾请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对大米的铅、镉、铬等重金属做过实验测试,市食品监控中心当时也监测了40多份大米样本(见本报5月7日报道),这些大米来自北京的超市、批发市场等流通环节,涉及30个品牌,包括袋装米、散装米,均没有发现铅、镉、铬重金属超标现象。
& &&市食品监控中心介绍,自2007年起就对大米展开重点风险监测,一份大米要检测近40个指标,包括各种重金属和一系列农药残留检验,去年一年内监测了北京316个大米样本,均未发现问题。
& &专家解读
& &土壤镉污染主要因采矿冶炼
& &新京报讯 针对目前热议的镉米污染,多位专家表示,土壤镉污染主要来自采矿、冶炼行业,工厂排放废气中含有镉,可能会通过大气沉降影响较远的地方。
&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表示,镉污染大部分来自开矿,工业排放的镉不是很多,主要来自冶炼厂。另一位中科院专家也表示,采矿和冶炼会导致土壤镉污染,此外,一些肥料中也含有重金属镉。即使冶炼厂距离远,其排放的废气扩散后也可能随降雨落到农田中。
& &这位专家表示,现在工厂的重金属排放标准较严格,也不排除是当地因多年来工业生产历史,加上管理不善等原因累计造成的镉污染。
& &他表示,要寻找稻米镉超标的原因,需对当地大气、水和土壤都进行检测。
& &"镉大米"事件回放
& &广州市食药监局公布一季度抽检数据,8批次米及米制品镉超标。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学生申请公开"镉大米"相关信息。
& &4家镉超标米使用单位及镉含量公布,但超标米品牌及生产商未公布。
& &镉超标米生产商及品牌被公布。
& &广州顺德区检出9批次镉超标大米,产地涉及湖南、江西。
& &湖南超标大米产地攸县及衡东县的4个涉事米厂停产接受调查,当地称周边无重金属企业。
& &广州市食药监局局长回应:此前只公布监测结果,不公布厂商的做法的确欠妥。
& &新京报记者 廖爱玲 &金煜(除署名文章)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评论
&热门图片新闻
对抗抑郁与高血压 秋季不妨吃些香蕉
降脂补血 秋木耳营养高功效多
润燥排毒 秋季吃什么能排毒
秋季干燥难受 小心你的痔疮要复发
黄豆芽的营养价值比黄豆高 食用黄豆芽要注意哪些问题
&更多关于本文的相关文章
本网站内的相关新闻: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
食品行业相关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TEL.):63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奥体阳光天地G2-1132 邮编:350028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镉一切有关的都可以.谢啊.急用!
血刺_shou则y63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镉(gé),CADMIUM,源自kadmia,“泥土”的意思,1817年发现.和锌一同存在于自然界中.它是一种吸收中子的优良金属,制成棒条可在原子反应炉内减缓核子连锁反应速率,而且在锌-镉电池中颇为有用.它的鲜明的硫化物所制成的镉黄颜料,广受艺术家的欢迎. 镉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320.9℃,沸点765℃,密度8650 kg/m³.有韧性和延展性.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并失去金属光泽,加热时表面形成棕色的氧化物层.高温下镉与卤素反应激烈,形成卤化镉.也可与硫直接化合,生成硫化镉.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镉的氧化态为+1.+2.氧化镉和氢氧化镉的溶解度都很小,它们溶于酸,但不溶于碱.镉可形成多种配离子,如Cd(NH3)、Cd(CN)、CdCl等.镉的毒性较大,被镉污染的空气和食物对人体危害严重,日本因镉中毒曾出现“痛痛病”.
镉可用多种方法从含镉的烟尘或镉渣(如煤或炭还原或硫酸浸出法和锌粉置换)中获得金属镉.进一步提纯可用电解精炼和真空蒸馏.镉主要用于钢、铁、铜、黄铜和其他金属的电镀,对碱性物质的防腐蚀能力强.镉可用于制造体积小和电容量大的电池.镉的化合物还大量用于生产颜料和荧光粉.硫化镉、硒化镉、碲化镉用于制造光电池.化学性质  燃烧加热  2Cd+O2==2CdO Cd+S==CdS
镉污染加热  Cd+X2==CdX2 (X=F、Cl、Br、I)  加热 加热  3Cd+2P==Cd3P2 Cd+Se==CdSe  Cd+2ClH(dil)==CdCl2+H2  加热  2Cd+2SO2==CdSO4+CdS  加热 加热  2Cd+Na==NaCd2 6Cd+Na==NaCd6  2.氢氧化镉和氧化镉  Cd2++2NaOH=Cd(OH)2+2Na+ Cd(OH)2+H+=Cd2++2H2O  加热  Cd(OH)2==CdO+H2O  加热  [Cd(NH3)4]2++2OH-==Cd(OH)2+4NH3  2Cd2++3CO32-+2H2O=Cd2(OH)2CO3+2HCO3-  3.硫化镉和镉的配合物  (1)硫化镉  Cd2++H2S=CdS+2H+  3CdS+8HNO3==3Cd(NO3)2+2NO+3S+4H2O  (2)镉的配合物  [Cd(NH3)6]2+  [Cd(CN)4]2-  4.含镉废水的处理  (1)中和沉淀法  Cd2++2NaOH=Cd(OH)2+2Na+  (2)离子交换法  (3)其它:气浮法、碱性氯化法发现  1817年,德国的斯特罗迈厄,从不纯的氧化锌中分离出褐色粉,使它与木炭共热,制得镉.  首先发现镉的是德国哥廷根大学化学和医药学教授斯特罗迈尔.他兼任政府委托的药商视察专员.正是他在视察药商的过程中,观察到含锌药物中出现的问题,促使他在1817年发现了镉.由于发现的新金属存在于锌中,就以含锌的矿石菱锌矿的名称Calamine命名它为Cadmium,元素符号定为Cd.编辑本段来源  在自然界中主要成硫镉矿而存在;也有小量存在于锌矿中,所以也是锌矿冶炼时的副产品.镉的主要矿物有硫镉矿(CdS),贮存于锌矿、铅锌矿和铜铅锌矿石中.镉的世界储量估计为 900万吨.编辑本段用途  1.用于制造合金:镉作为合金组土元能配成很多合金,如含镉0.5%~1.0%的硬铜合金,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镉(98.65%)镍(1.35%)合金是飞机发动机的轴承材料.很多低熔点合金中含有镉,著名的伍德易熔合金中含有镉达12.5%.  2.镉具有较大的热中子俘获截面因此含银(80%)铟(15%)镉(5%)的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中子吸收)控制棒.  3.镉的化合物曾广泛用于制造(黄色)颜料、塑料稳定剂、(电视映像管)荧光粉、杀虫剂、杀菌剂、油漆等.  4.用于电镀等:镉氧化电位高,故可用作铁、钢、铜之保护膜,广用于电镀防腐上,但因其毒性大,这项用途有减缩趋势.  5.用于充电电池:镍—镉和银—镉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等优点编辑本段辅助资料  镉与它的同族元素汞和锌相比,被发现得晚的多.它在地壳中含量比汞还多一些,但是汞一经出现就以强烈的金属光泽、较大的比重、特殊的流动性和能够溶解多种金属的姿态吸引了人们的注意.镉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锌少得多,常常以少量包含于锌矿中,很少单独成矿.金属镉比锌更易挥发,因此在用高温炼锌时,它比锌更早逸出,逃避了人们的觉察.这就注定了镉不可能先于锌而被人们发现.编辑本段生物毒性  镉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长期暴露会造成嗅觉丧失症、牙龈黄斑或渐成黄圈,镉化合物不易被肠道吸收,但可经呼吸被体内吸收,积存于肝或肾脏造成危害,尤以对肾脏损害最为明显.还可导致骨质疏松和软化.编辑本段测定  环境工程领域中的镉绝大多数淡水的含镉量低于1微克/升,海水中镉的平均溶度为0.15微克/升.镉的主要污染源是电镀、采矿、冶炼、染料、电池和化学工业等排放的废水.  环境监测中测定镉的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双流腙分光光度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和示波极谱法等.编辑本段镉中毒
含镉物质标识  有急性﹑慢性中毒之分.吸入含镉气体可致呼吸道症状﹐经口摄入镉可致肝﹑肾症状.  镉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人体内的镉是出生后从外界环境中吸取的﹐主要通过食物﹑水和空气而进入体内蓄积下来  镉的吸收和代谢 镉的烟雾和灰尘可经呼吸道吸入.肺内镉的吸收量约占总进入量的25~40%.每日吸20支香烟﹐可吸入镉2~4ug.镉经消化道的吸收率﹐与镉化合物的种类﹑摄入量及是否共同摄入其它金属有关.例如钙﹑铁摄入量低时﹐镉吸收可明显增加﹐而摄入锌时﹐镉的吸收可被抑制.吸收入血液的镉﹐主要与红细胞结合.肝脏和肾脏是体内贮存镉的两大器官﹐两者所含的镉约占体内镉总量的60%.据估计﹐40~60岁的正常人﹐体内含镉总量约30mg﹐其中10mg存于肾﹐4mg存于肝﹐其余分布于肺﹑胰﹑甲状腺﹑睾丸﹑毛发等处.器官组织中镉的含量﹐可因地区﹑环境污染情况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进入体内的镉主要通过肾脏经尿排出﹐但也有相当数量由肝脏经胆汁随粪便排出.镉的排出速度很慢﹐人肾皮质镉的生物学半衰期是10~30年.临床  镉及其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毒性.吸入氧化镉的烟雾可产生急性中毒.中毒早期表现咽痛﹑咳嗽﹑胸闷﹑气短﹑头晕﹑恶心﹑全身酸痛﹑无力﹑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肺水肿或化学性肺炎﹐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胸痛﹑咯大量泡沫血色痰﹐可因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用镀镉的器皿调制或存放酸性食物或饮料﹐饮食中可以含镉﹐误食后也可引起急性镉中毒.潜伏期短﹐通常经10~20分钟后﹐即可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伴有眩晕﹑大汗﹑虚脱﹑上肢感觉迟钝﹑甚至出现抽搐﹑休克.一般需经3~5天才可恢复.  长期吸入镉可产生慢性中毒﹐引起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尿中含大量低分子量蛋白质﹐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虽多属正常﹐但肾小管的回收功能却减退﹐并且尿镉的排出增加.  镉作业工人的肺气肿﹑贫血及骨骼改变也有报导﹐但这些改变与镉接触的确切关系尚不能肯定.国外也有报导接触氧化镉的工人前列腺癌发病率较高.防治  吸入大量氧化镉烟雾所致的急性中毒﹐其治疗与一般刺激性气体中毒的处理相同.关键在于防止肺水肿.  应及早撤离出事现场﹑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吸入氧气﹐保持呼吸道畅通﹐可用10%硅酮雾化吸入﹐以消除泡沫﹐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宜早期定量使用.限制液体入量﹐给予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急性食入性镉中毒时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给予大量补液﹑注射阿托品用来止吐和消除腹痛.  慢性镉中毒引起肾脏损害者﹐膳食中应增加钙和磷酸盐的摄入﹐供给充足的锌和蛋白质﹐金属络合剂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可增加镉的排出﹐但可加重肾脏的损害﹐目前在急﹑慢性中毒时均不主张使用.有报导口服氮川三乙酸(NTA)能促使镉排出(主要经由粪便)﹐从而降低在体内的蓄积﹐而不损害肾脏功能.  为了预防镉中毒﹐熔炼﹑使用镉及其化合物的场所﹐应具有良好的通风和密闭装置.焊接和电镀工艺除应有必要的排风设备外﹐操作时应戴个人防毒面具.不应在生产场所进食和吸烟.中国规定的生产场所氧化镉最高容许浓度为0.1mg/m3.  镉污染土壤﹐可造成公害病痛痛病.镉对土壤的污染﹐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一是工业废气中的镉随风向四周扩散﹐经自然沉降﹐蓄积于工厂周围土壤中﹐另一种方式是含镉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使土壤受到镉的污染.因此为了防止镉对环境的污染﹐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执行镉的环境卫生标准.编辑本段各国对镉的安全标准欧盟  欧盟将镉列为高危害有毒物质和可致癌物质并予以规管.美国  美国环境保护署限制排入湖、河、弃置场和农田的镉量并禁止杀虫剂中含有镉.美国环境保护署允许饮用水含有10ppb的镉,并打算把限制减到5ppb.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规定食用色素的含镉量为不得多于15ppm.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署规定工作环境空气中镉含量在烟雾为100微克/立方米,在镉尘为200微克/ 立方米.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署计划将空气中所有镉化合物含量限制在1到5微克/ 立方米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卫生研究所希望让工人尽量少呼吸到镉以防止肺癌.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刚面试了一个工作,安排在污水处理厂当工艺技术员。我刚毕业的,没接触过污水处理。我
我也算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专业是材料化学,一开始参加工作做的是磷腈及相
查看: 1802|回复: 14
硫酸钴溶液中除镉的问题
阅读权限20
积分帖子主题
注册海川与360万海川共分享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tang4123921 于
10:57 编辑
我们车间硫酸钴溶液中要求镉小于3mg/L,一直使用锌粉在除镉,但锌粉除镉后对后续生产影响较大,请问除镉还有什么好方法(不要萃取,可用树脂,有什么树脂可很好的进行镉和镍钴的分离)?
发起有意义的议题
已有&0&人打赏作者
阅读权限30
积分帖子主题
本帖最后由 FILTRATION-MAN 于
23:40 编辑
后续工艺是什么啊?电积么?硫酸钴溶液中除镉我也很关注 ,呵呵
阅读权限20
积分帖子主题
后续工序是合成沉淀反应,不知2楼可由什么除镉心得分享一下?
阅读权限30
积分帖子主题
我感觉萃取法应该不错,好像么有这样的专用萃取剂.N235可以试试,不过我没有做过
阅读权限40
积分帖子主题
用硫化氢可以去除镉,在PH2.5左右,通入硫化氢气体,并且不断加入液碱防止PH升高,减少钴的损失
阅读权限95
积分帖子主题
用硫化氢可以去除镉,在PH2.5左右,通入硫化氢气体,并且不断加入液碱防止PH升高,减少钴的损失
qin0437 发表于
'并且不断加入液碱防止PH升高'这句话好像有点问题。
阅读权限40
积分帖子主题
回复 FILTRATION-MAN
没问题的,硫酸钴溶液是通过文丘里喷射吸收硫化氢气体,我们的硫化氢是用硫化钠和滴加硫酸直接生成的,加碱的要一边搅拌一边加,加得比较慢,不加碱PH上升很快,钴损失大
阅读权限95
积分帖子主题
回复 FILTRATION-MAN
没问题的,硫酸钴溶液是通过文丘里喷射吸收硫化氢气体,我们的硫化氢是用硫化钠和滴 ...
qin0437 发表于
我可以承认我对于这方面没有实践。但是我认为你的表述,文字表达也有问题。如果是一个好的回答,应该让一个外行人也能很容易地明白,可是就算是化工专业的我,对你上面的这些回答说明还是弄不明白。
阅读权限40
积分帖子主题
FILTRATION-MAN
& & 写错了,呵呵,是PH下降过快,所以要加碱提高PH,不然镉会反溶回去的,不好意思,回帖前没好好检查,给大家造成的误解,不好意思了
积极支持论坛发展
阅读权限95
积分帖子主题
技术工作马虎不得啊。
安全漫画(9.1)
谁保平安这个液位计旁边的金属桶啥作用啊流量计安装问题,麻烦大神给指点下前川2520LMC双级螺杆压缩机拆装【火灾事故资讯】广西兰海高速一天然气罐车
书名:过程装置故障处理及典型实例
作者:刘超锋、孟庆乐
ISBN:978-7-122-30029-4
关键字:过程装置;
论坛事务&&
广告投放&&
媒体运营&&
广告及事务: 0&
论坛电子邮箱
&(电子信箱及QQ客服24小时受理咨询,电话工作日09:00--17:00受理咨询)
360万海川人 欢迎您的参与 化工技术交流第一社区,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
版权所有 海川网-海川化工论坛 -2004有色重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有色重金属冶 有色重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重金属考 评 说 明1.本标准所指的有色重金属冶炼企业包括铜、镍、铅、锌、锡、锑、 本标准所指的有色重金属冶炼企业包括铜、 本标准所指的有色重金属冶 铋、镉、汞等九种有色重金属冶炼企业。适用于上述九种有色重金属冶 汞等九种有色重金属冶炼企业。适用于上述九种有色重金属冶 九种有色 企业 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申请、外部评审及各级安全监管部门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申请、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 监督审核等相关工作。 监督审核等相关工作。 2.依法生产的有色重金属冶炼企业在考核年度内未发生较大及以上 依法生产的有色重金属冶炼企业在考核年度内未发生较大及以上 依法生产的有色重金属冶 生产安全事故的,可以参加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考评。 生产安全事故的,可以参加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考评。 考评 3.本标准共有 13 项考评类目、46 项考评项目和 179 条考评内容。 本标准共有 项考评类目、 条考评内容。 4.在评定标准表中的自评/评审描述列中,企业及评审单位应根据评 在评定标准表中的自评/评审描述列中, 在评定标准表中的自评 描述列中 定标准的有关要求,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如实进行得分及扣分点说明、 定标准的有关要求,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如实进行得分及扣分点说明、 的有关要求 描述,并在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见附表)中逐条列出。 描述,并在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见附表)中逐条列出。 5.本评定标准中累计扣分的,均为直到该考评内容分数扣完为止, 本评定标准中累计扣分的,均为直到该考评内容分数扣完为止 直到该考评内容分数扣完为止, 本评定标准中累计扣分的 不得出现负分。有特别说明扣分的(在考评办法中加粗内容) ,在该类目 不得出现负分。有特别说明扣分的(在考评办法中加粗内容) 在该类目 , 内进行扣分。 内进行扣分。 6.附录 A-I 是依次针对铜、锑、汞、锡、镍、铅、锌、铋、镉等九 附录 依次针对铜 针对 评审/自评时, 本评定 种有色重金属冶炼企业不同的工艺特点而设置的。 有色重金属冶炼企业不同的工艺特点而设置的。 评审/自评时, 标准“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最后一个考核条款, 分别对照 对照附录 标准“6.2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最后一个考核条款,应分别对照附录 A-I 评分;有多种金属冶炼工艺的,分别对应评分后, 评分;有多种金属冶炼工艺的,分别对应评分后,取其加权平均值作为 该项得分。 项得分。 7.本评定标准共计 1500 分,最终标准化得分换算成百分制。换算公 本评定标准共计 最终标准化得分换算成百分制。 式如下: 式如下:― 1― 标准化得分(百分制) 标准化工作评定得分÷ 标准化得分(百分制)=标准化工作评定得分÷(1500-不参与考评 - 内容分数之和) 内容分数之和)×100。最后得分采用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最后得分采用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8.标准化等级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评定所 标准化等级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 标准化等级共分为一级 对应的等级须同时满足标准化得分和安全绩效等要求, 对应的等级须同时满足标准化得分和安全绩效等要求,取最低的等级来 确定标准化等级(见下表) 。 确定标准化等级(见下表) 评定 等级 标准化 得分安全绩效 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 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 , 无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一级≥90故,千人重伤率≤1;无 100 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千人重伤率 ; 重伤 的事故;在评定年度内无职业病发生。 的事故;在评定年度内无职业病发生。 无职业病发生 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千人死亡率≤ ,千人重伤 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千人死亡率≤0.1,千人重伤二级≥75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率≤3;无 300 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在评 ; 定年度内职业病发病率≤ ‰ 定年度内职业病发病率≤1‰。 职业病发病率 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千人死亡率≤ , 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千人死亡率≤0.3,无较大以三级≥60上事故,千人重伤率 ; 上事故,千人重伤率≤5;无 500 万元以上直接经济 重伤 损失的事故;在评定年度内职业病发病率≤ ‰ 损失的事故;在评定年度内职业病发病率≤2‰。 职业病发病率9.有色重金属冶炼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程序、有效期、等级 有色重金属冶炼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程序、有效期、 有色重金属冶炼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程序 《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 (安 证书和牌匾等按照 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 安 ( 监总管四〔 中有关要求执行。 监总管四〔2011〕84 号)中有关要求执行。 〕― 2― 有色重金属冶炼 有色重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重金属冶自评/评审单位: 自评/评审时间:从 自评/评审组组长:考评 类目 一、方 针 与 目标 考评 项目 1.1 目 标 考评内容 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制度, 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 分解、 实施、 考核等环节内容。 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的规 定,制定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与指标。 根据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安全 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 标,并制定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 按照制度规定,对安全生产目标 和指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 测,并保存有关监测记录资料。 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 进行评估和考核, 依据评估考核结果, 及时调整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 计划。 评估报告和实施计划的调整、修 改记录应形成文件并加以保存。 小计 标准 分值 4年月日 到年月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日实际 得分自评/评审组主要成员: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 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不 得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缺少制定、分解、实施、绩效 考核等任一环节内容的, 1 分; 扣 未能明确相应环节的责任 部门或责任人相应责任的,扣 1 分。 无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计划的, 不得分; 安全生产 目标与指标未以企业正式文件印发的,不得分。 无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分解的, 不得分; 无实施计 划或考核办法的,不得分;实施计划无针对性的,不得分; 缺一个基层单位和职能部门的指标实施计划或考核办法的, 扣 1 分。 无安全目标与指标实施情况的检查或监测记录的, 不得 分;检查和监测不符合制度规定的,扣 1 分;检查和监测资 料不齐全的,扣 1 分。 未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和考核的(含无评估报告),不得 分;未及时调整实施计划的,不得分;调整后的目标与指标 以及实施计划未以文件形式颁发的, 1 分; 扣 记录资料保存 不齐全的,扣 1 分。41.2 监 测与考 核410830得分小计― 3― 考评 类目 二、组 织 机 构 和 职责考评 项目 2.1 组 织机构 和人员考评内容 建立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 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 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 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根据有关规定和企业实际,设立 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 构。 安委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每季 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协调 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会议纪要中应有 工作要求并保存。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安全 生产工作,并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组织建立、 健全本单位的安全 生产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 (2)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 有效实施; (4)督促、 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 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 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 故。 建立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 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 等环节内容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 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标准 分值 5 5 5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不 得分;与国家、地方等有关规定不符的,扣 2 分。 未设置或配备的, 不得分; 未以文件形式进行设置或任 命的,不得分;设置或配备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分。 未设立的,不得分;未以文件形式任命的,扣 2 分;成 员未包括主要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的,扣 2 分。 未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的,不得分;无会议记录的,扣 2 分;未跟踪上次会议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的或未制订新的 工作要求的,不得分;有未完成项且无整改措施的,每一项 扣 2 分。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不明确的, 不得分; 没有 履行主要职责的,每缺一项扣 5 分;本小项不得分时,加扣 本小项不得分时, 本小项不得分时 40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52.2 职 责205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不 得分;制度中每缺一个环节内容的,扣 2 分。 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 不得分; 未以文件形式发布 生效的,不得分;每缺一个纵向、横向安全生产责任制的, 扣 1 分;责任制内容与岗位工作实际不相符的,扣 2 分;没 有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的,扣 2 分。5― 4―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对各级管理层进行安全生产责任 制与权限的培训。 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适宜 性评审与更新。标准 分值 5 5 60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无该培训的,不得分;无培训记录的,不得分;每缺少 一人培训的,扣 2 分;被抽查人员对责任制不清楚的,每人 扣 2 分。 未定期进行适宜性评审的,不得分;没有评审记录的, 不得分;评审、更新频次不符合制度规定的,每缺一次扣 2 分;更新后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的,扣 2 分。 得分小计 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制度中职责、流程、范围、检 查等内容,每缺一项扣 2 分。 未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的, 不得分; 财务报表中无安 全生产费用归类统计管理的, 2 分; 扣 无安全费用使用台账 的,不得分;台账不完整齐全的,扣 2 分。 无该使用计划的,不得分;计划内容缺失的,每缺一个 方面扣 5 分;未按计划实施的,每一项扣 5 分;有超范围使 用的,每次扣 10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小计 三、安 3.1 安 全 生 全投入 产 投 入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 理制度。 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专款专 用,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制定包含以下方面的安全生产费 用的使用计划: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 设备设施;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 动防护用品; (3) 安全评价、 重大危险源监控、 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 (4) 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 (5)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 及应急救援演练; (6)安全标志及标识; (7)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 物品或者活动。 制定职业危害防治, 职业危害因 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费用的 使用计划。 建立员工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 任保险的管理制度。 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安全生产 责任保险费。5 8223.2 相 关保险5 10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扣 2 分。 未缴纳的,不得分;无缴费相关资料的,不得分。― 5―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保障伤亡员工获取相应的保险与 赔付。标准 分值 10 60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有关保险评估、年费、返回资料、赔偿等资料不全的, 每一项扣 5 分;未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的,不得分;伤残等级 鉴定每少一人,扣 5 分;赔偿每一人不到位的,本项目不得 分。 得分小计 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缺少识别、获取、评审、更新 等环节要求以及部门、人员职责等内容的,扣 1 分;未以文 件发布生效的,扣 1 分。 每少一个部门和基层单位定期识别和获取的,扣 1 分; 未及时汇总的,扣 1 分;未分类汇总的,扣 1 分。 未定期识别和获取的, 不得分; 工作程序或结果不符合 规定的, 每次扣 1 分; 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 的, 不得分; 每缺一个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文本或 电子版的,扣 1 分。 未及时融入的, 每项扣 2 分; 制度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与其他要求不符的,每项扣 2 分。 未培训考核的,不得分;无培训考核记录的,不得分; 每缺少一项培训和考核的,扣 1 分。 无该项制度的, 不得分; 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的, 不得分; 缺少环节内容的,每项扣 1 分。 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的,不得分;每缺一项制度的,扣 5 分;制度内容不符合规定或与实际不符的,每项制度扣 5 分;无制度执行记录的,每项制度扣 5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小计 四、法 4.1 法 律 法 律 法 规 与 规、标 安 全 准规范 管 理 制度建立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 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管理制 度。 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应定期识 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与其他要求, 并向归口部门汇总。 企业应按照规定定期识别和获取 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 求,并发布其清单。 及时将识别和获取的安全生产法 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到企业安全生 产管理制度中。 及时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与其他要求传达给从业人员,并进行 相关培训和考核。 建立文件的管理制度,确保安全 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 发布、 使用、评审、修订等效力。 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和发布健全的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包含下列内 容: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安全 投入管理、文件和档案管理、风险评 估和控制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 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4 336 4 24.2 规 章制度24― 6―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 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 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 理、作业安全管理、现场带班管理、 作业标准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单 位)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劳动防护 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安全检查 及隐患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 安全绩效评定管理等。 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相关 工作岗位, 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 基于岗位生产特点中的特定风险 的辨识,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安全 操作规程。 向员工下发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 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 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进行检查、评 估。 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 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 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 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 用。 建立文件和档案的管理制度,明 确责任部门、人员、流程、形式、权 限及各类安全生产档案及保存要求 等。标准 分值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5 124.3 安 全操作 规程124.4 评 估15未发放的,扣 2 分;无培训和考核记录的,不得分;每 缺少一项培训和考核的,扣 2 分。 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 不得分; 岗位操作规程不齐全、 适用的,每缺一个扣 3 分;内容没有基于特定风险分析、评 估和控制的,每个扣 3 分。 未发放至岗位的,不得分;每缺一个岗位的,扣 3 分; 无培训和考核记录等资料的, 不得分; 每缺一个培训和考核 的,扣 3 分。 未进行的,不得分;无评估报告的,不得分;评估报告 每缺少一个方面内容的,扣 6 分;评估结果与实际不符的, 扣 10 分。 应组织修订而未组织进行的, 不得分; 该修订而未修订 的,每项扣 8 分;无修订的计划和记录资料的,不得分。4.5 修 订154.6 文 件和档 案管理10无该项制度的, 不得分; 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的, 不得分; 未明确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等 责任部门、人员、流程、形式、权限等的,扣 5 分;未明确 具体档案资料、保存周期、保存形式等的,扣 5 分。― 7―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 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对下列主要安全生产资料进行档 案管理:主要安全生产文件、事故、 事件记录;培训记录;标准化系统评 价报告;事故调查报告;检查、整改 记录;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护记录;安 全生产会议记录;安全活动记录;法 定检测记录;关键设备设施档案;应 急演习信息;承包商和供应商信息; 维护和校验记录;技术图纸等。标准 分值 10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未按文件管理制度执行的, 不得分; 缺少环节记录资料 的,扣 5 分。 未实行档案管理的,不得分;档案管理不规范的,扣 2 分;每缺少一类档案的,扣 3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10小计 五、教 5.1 教 育 培 育培训 训 管理135 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制度。 4 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 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类 人员的培训计划。 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安 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做好培 训记录,并建立档案。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 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 能力,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 生产技能培训和考核,考核不合格人 员,不得上岗。 对新员工进行 “三级” 安全教育。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 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岗位 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 6105.2 安 全生产 管理人 员教育 培训 5.3 操 作岗位 人员教 育培训10得分小计 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不 得分;制度中缺少一类培训规定的,扣 2 分;有与国家有关 规定不一致的,扣 2 分。 未明确主管部门的,不得分;未定期识别需求的,扣 2 分;识别不充分的,扣 2 分;无培训计划的,不得分;培训 计划中每缺一类培训的,扣 2 分。 未按计划进行培训的, 每次扣 2 分; 记录不完整齐全的, 每缺一项扣 2 分;未进行效果评估的,每次扣 2 分;未根据 评估作出改进的, 每次扣 2 分; 未进行档案管理的, 不得分; 档案资料不完整齐全的,每次扣 2 分。 主要负责人未经考核合格就上岗的, 不得分; 安全管理 人员未经培训考核合格的或未按有关规定进行再培训的, 每 一人扣 5 分; 培训要求不符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3 号要 求的,每次扣 5 分。 未 经 培 训考 核 合格 就 上岗 的 , 每人 次扣 2 分;未 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的,每人次扣 2 分;在新工艺、新技 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未对岗位操作人员进 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的, 每人次扣 2 分; 未按规定对转岗 和离岗者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就上岗的,每人次扣 2 分 。10― 8―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训。 岗位操作人员转岗,离岗三个月 以上重新上岗者, 应进行车间(工段)、 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 方可上岗工作。 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 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 书,方可上岗作业。标准 分值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5.4 特 种作业 和特种 设备作 业人员 教育培 训 5.5 其 他人员 教育培 训 5.6 安 全文化 建设 小计 六、生 6.1 生 产 设 产设备 备 设 设施建 施 设10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配备不合理的, 每次 扣 2 分; 有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岗位但未配备相应作业 人员的, 每次扣 2 分; 无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证书 上岗作业的,每人次扣 2 分;证书过期未及时审核的,每人 次扣 2 分;缺少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档案资料的, 每人次扣 1 分。 未进行安全教育和危害告知的, 不得分; 内容与实际不 符的,扣 1 分;未提供相应劳保用品的,不得分;无专人带 领的,不得分。 未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不得分;安全文化建设与《企 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9004)不符的,扣 2 分。 得分小计 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制度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扣 3 分。 未进行“三同时”管理的,不得分;没有建设或产权单 位对 “三同时” 进行评估、 审核认可手续就投用的, 不得分; 项目立项审批手续不全的,扣 2 分;设计、评价或施工单位 资质不符合规定的, 2 分; 扣 安全投资没有纳入项目概算的, 扣 2 分;项目未按规定进行安全预评价或安全验收评价的, 扣 2 分;初步设计无安全专篇的,扣 2 分;变更安全设备设 施未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的, 每处扣 1 分; 隐蔽工程未经检 查合格就投用的,每处扣 1 分;未经验收就投用的,扣 1 分;安全设备设施未同时投用的,扣 1 分。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 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 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并 由专人带领。 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来促进企业 的安全文化建设, 促进安全生产工作。105 65建立新、改、扩建工程“三同时” 的管理制度。 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 生产和使用。410― 9―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专篇、安 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部门备案。 项目建设过程生产设备设施变更 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 履行变更程序, 并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隐患控制。 厂址选择、厂区布置和主要车间 的工艺布置,应设有安全通道,合理 安排车流、人流、物流,保证安全顺 行;设备设施布置应留有足够的人员 安全通道和检修空间;以上选择必须 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的规定。 主要生产场所消防建设应遵循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的 规定;对重点防火部位必须通过消防 设计审查及公安消防部门竣工验收。 厂区内的坑、沟、池、井,应设 置安全盖板或安全防护栏;直梯、斜 梯、防护栏杆和工作平台应符合《固 定式钢梯和平台安全要求》 (GB)的规定。 车间电气室(6000V 及以上电压 等级)、地下油库、地下液压站、地 下润滑站、地下加压站等要害部门, 其出入口应不少于两个(室内面积小 2 于 6m 而无人值班的,可设一个), 门应向外开。标准 分值 4 4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无资质单位编制的,不得分;未备案的,不得分;每少 备案一个,扣 2 分。 未履行变更手续的,不得分。 厂址选择易受自然灾害影响或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的, 不 得分;有一处不符合规定的,扣 2 分。未按规定设置安全通 道的,每处扣 1 分;其设置不合理或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 1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44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 2 分;未通过消防审查的,不得 分;构成重大火灾隐患的,除本分值扣完后加扣 8 分。 构成重大火灾隐患的, 构成重大火灾隐患的 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 2 分;本分值扣完后再加扣 8 本分值扣完后再加扣 分。4 出口少于两个的,每处扣 1 分;门向内开的,每处扣 1 分。 4― 10 ―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供电主控室、配电值班室、主电 缆隧道和电缆夹层,应设有火灾自动 报警器、烟雾火警信号装置、灭火装 置和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整流及 动力变压器设施应设置防火墙,配电 柜及控制屏、电缆沟的所有孔洞和竖 井口均应采用防火材料严密封堵。 高压开关柜面板应有断路器或隔 离开关“开”、“关”状态指示及一 次进线的电压指示。 整流机组及动力变配电系统的 电、操控设备应有安全连锁、快停、 急停等本质安全设计与装置;整流机 组及动力变配电设备应按设计规范要 求设置继电保护装置和非电量保护装 置。 电缆不应和油管、可燃气体输送 管道共同敷设在同一沟道内或行架 上。 生产场所必须根据易燃、易爆物 质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合理设计灭火 系统、报警系统及选择灭火设备类型 (如非水灭火) 合理布置消防水栓, ; 并保证水量、水压;灭火器的配置应 符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 机械设备、 电气设备、 配电系统、 压力容器、起重机械上的安全防护装 置、信号装置、警报装置、安全连锁 装置、限位装置等必须齐全、有效。 产生或使用有毒有害气体的场 所,按规定设置气体泄漏检测、报警 装置。标准 分值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未设置的,本项不得分;设置不全的,每处扣 1 分,不 合理、无效果的,不得分;未用防火材料封堵的,每处扣 1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44没有“开”、“关”状态指示的,每处扣 1 分;没有一 次进线的电压指示的,每处扣 1 分。 整流机组未设置断路器、 隔离开关、 接地开关之间合闸 电气连锁装置的,不得分;未按规定设置保护装置的,不得 分;设置不全的,每处扣 2 分;动力变配电系统开关柜未设 置机械及电气连锁装置的,不得分;不全的,每处扣 1 分; 保护装置设置不全的,每处扣 1 分。 电缆和油管、 可燃气体输送管道共同敷设在同一沟道内 或行架上的,不得分;本分值扣完后再加扣 8 分。 本分值扣完后再加扣 设计灭火系统与现场物质特性不匹配的, 不得分; 未配 置或数量达不到规定的, 每处扣 1 分; 本分值扣完后再加扣 本分值扣完后再加扣 8 分。4444防护装置不齐全、破损或失效的,每处扣 2 分;本分值 本分值 扣完后再加扣 8 分。 未设置的,每处不得分;本分值扣完后再加扣 8 分。 本分值扣完后再加扣4― 11 ―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厂区内的建构筑物,应按《建筑 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的规定 设置防雷设施,供电整流设备、动力 配电设备、计算机设备、油罐等均应 按相关设计规范设置防雷设施;并定 期检查,确保防雷设施完好。 所有产生烟气及粉尘的系统,都 应设净化或收尘系统;产生粉尘、烟 气的设备和输送装置均应设置密闭罩 壳。 值班室、待机室、会议室等人员 聚集场所不应设置在吊运熔融液体及 危险物品的影响范围内,应当与以上 场所保持安全距离,符合《工业企业 设计卫生标准》(GBZ1)。 厂房的照明,应符合《建筑采光 设计标准》(GB50033 )和《建筑照 明设计标准》 (GB50034)的规定;在 易燃易爆场所,应采用防爆灯具和开 关;有导电粉尘或潮湿的场所采用防 水防尘灯。 建立健全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台 账和记录;应建立重要安全设施的台 账。 按检维修计划定期对安全设备设 施进行检修。标准 分值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未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置 防雷设施的,每处扣 1 分;未定期检查的,扣 1 分;防雷设 施不完好的,每处扣 1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44未设净化或收尘系统的,每处扣 2 分;产生粉尘、烟气 的设备和输送装置未设置密闭罩壳的, 每处扣 1 分;本分值 本分值 扣完后再加扣 8 分。 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 1 分,扣完为止。4 未进行照度测量的, 不得分; 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不符 合要求的,每处扣 1 分。 46.2 设 备设施 运行管 理4无台账或检维修计划的,不得分;资料不齐全的,每次 (项)扣 1 分。 未按计划检维修的,每项扣 1 分;未进行安全验收的, 每项扣 1 分;检维修方案未包含作业危险分析和控制措施 的, 每项扣 1 分; 未对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施工现场安 全交底的,每次扣 1 分;失修的,每处扣 1 分;检修完毕未 及时恢复安全装置的, 每处扣 1 分; 未经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同意就拆除安全设备设施的, 每处扣 2 分; 安全设备设施检 维修记录归档不规范及时的, 每处扣 2 分; 检修完毕后未按 程序试车的,每项扣 1 分。10― 12 ―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检维修结束后应进行试车,并保 存试车记录。 各机组的机、电、操控设备应有 安全连锁、快停、急停等本质安全设 计与装置。 使用表压超过 0.1MPa 的液体和 气体的设备和管路,应安装压力表, 必要时还应安装安全阀和逆止阀等安 全装置。 不同介质的管线,应按照《工业 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 标识》(GB7231)的规定涂上不同的 颜色,并注明介质名称和流向。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应设灭火装 置和自动报警装置;电气装置应满足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 规范》(GB50058)的要求。 吊运物行走的安全路线,不应跨 越有人操作的固定岗位或经常有人停 留的场所, 且不应随意越过主体设备。 加热设备和管道应设有可靠的隔 热层。 加热设备所有密闭性水冷系统, 均应按规定试压合格方可使用;保存 试压记录。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底座、传 动装置、金属电线管、配电盘以及配 电装置的金属构件、遮栏和电缆线的 金属外包皮等,均应采用保护接地或 接零;接零系统应有重复接地;对电 气设备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应在零 线或设备接零处采用网络埋设的重复 接地。标准 分值 4 4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未进行试车的,不得分。 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 2 分。 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 1 分;安全阀、压力开关、压力 表等未定期校验的,每处扣 1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4管线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 1 分。 4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 1 分。44 4 4吊运物从人的上方经过的, 不得分; 没有安全措施随意 越过主体设备的,不得分;安全措施执行不好的,每处扣 2 分。 未设有可靠的隔热层的,每处扣 1 分。 未按规定试压合格就使用的,每台扣 2 分。 未采用保护接地或接零的, 每处扣 1 分; 接零系统无重 复接地的,每处扣 1 分;对电气设备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 未在零线或设备接零处采用网络埋设的重复接地的, 每处扣 1 分。4― 13 ―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低压电气设备非带电的金属外壳 和电动工具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 Ω。 下列工作场所应设置应急照明: 主要通道及主要出入口、通道楼梯、 操作室、计算机室、加热炉及热处理 计器室窥视孔、 汽化冷却及锅炉设施、 高频室、酸碱洗槽、主电室、配电室、 液压站、稀油站、油库、泵房、氢气 站、氮气站、乙炔站、电缆隧道、制 氧站、煤气站。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台账。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 使用后 30 日内,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 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 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 位置。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 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 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 的安全规章制度。 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 果,确定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建立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清单。 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分级 安全管理,实行领导干部联系点管理 机制。标准 分值 4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未进行接地电阻检测的,每台扣 1 分;接地电阻大于 4 Ω的,每台扣 1 分。 工作场所应设而未设应急照明的,每处扣 1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44未建立台账的,不得分;账、物不符的,每处扣 1 分。 特种设备未登记的, 不得分; 登记标志不附着于特种设 备的显著位置的,每处扣 2 分。44 4 4未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 不得分; 档案不全的, 扣 2 分。 未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的,每台扣 2 分。 现场有特种作业人员违章作业的,不得分。4未确定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不得分;有遗漏的,每 处, 2 分, 扣 扣完为止; 未建立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清单的, 扣 3 分。 未实行领导干部联系点管理机制的,不得分。4― 14 ―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联系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 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应 定期到联系点进行安全活动,活动形 式包括参加基层班组安全活动、安全 检查、督促治理事故隐患、安全工作 指示等。 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档案, 建立企业、管理部门、基层单位及班 组监控机制,明确各级组织、各专业 的职责,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并形成 记录。 铜、镍、铅、锌、锡、锑、铋、 镉、汞冶炼企业的关键装置按与企业 生产工艺对应的附录 A-I 相应要求执 行。 按规定对新设备设施进行验收, 确保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 设备设施。 按规定对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设 施进行报废或拆除。标准 分值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联系人未履行责任, 未到联系点进行安全活动的, 不得 分;活动的频次、内容不满足制度要求的,每次扣 2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4未建立档案的,不得分;未定期检查的,不得分;检查 记录不齐全的,每次扣 1 分。 4见附录 A-I 有关评分标准。 200 未进行验收的(含其安全设备设施) ,每项扣 1 分;使 用不符合要求的,每项扣 1 分。 未按规定进行的, 不得分; 涉及到危险物品的生产设备 设施的拆除,无危险物品处置方案的,不得分;未执行作业 许可的,扣 1 分;未进行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的,扣 1 分;资料保存不完整齐全的,每项扣 1 分。 未制定拆除计划或方案的, 2 分; 扣 方案或计划中无危 险、有害因素识别内容的,扣 2 分;未办理交接手续的,扣 2 分。6.3 设 备设施 验收及 拆除、 报废44拆除作业前,拆除作业负责人应 与需拆除设备设施的主管部门和使用 单位共同到现场进行对接,作业人员 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制定拆除 计划或方案, 办理拆除设施交接手续。 需拆除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应 先清洗干净,分析、验收合格后方可 进行拆除作业;属于特种设备的,按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 定执行。4未清洗、分析、验收进行拆除作业的,不得分。 4― 15 ―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报废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内存有 危险化学品的,应清洗干净,分析、 验收合格后,方可报废处置;属于特 种设备的,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 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涉及危险作业的,应满足危险作 业安全管理要求。标准 分值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未清洗、分析、验收便报废的,不得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44 400危险作业未履行审批手续和监护作业的,不得分。 得分小计 未执行审批手续或工作票的, 不得分; 工作票中危险分 析和控制措施不全的, 5 分; 扣 授权程序不清或签字不全的, 扣 5 分;审批手续及工作票未存档的,扣 5 分;未安排专人 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扣 5 分;安全措施未落实的,每处扣 15 分。小计 七、 7.1 生 作 业 产现场 安全 管理和 生产过 程控制对以下危险性大的作业,按照相 关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审批手续和签发 工作票, 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 并确保安全措施的落实: (1)危险区域动火作业;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3)高处作业; (4)大型吊装作业; (5)临时用电作业; (6)抽堵盲板作业; (7)破土(断路)作业; (8)交叉作业; (9)其他危险作业。 作业活动监护人员应具备基本救 护技能和作业现场的应急处理能力, 持相应作业许可证进行监护作业,作 业过程中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应对生产现场和生产工艺过程、 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 估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4010作业活动监护人员未持证监护,或监护过程中离岗的, 不得分。20无企业风险和隐患辨识、 评估分级汇总资料的, 不得分; 辨识所涉及的范围未全部涵盖的, 每处扣 1 分; 缺少风险和 隐患辨识、评估分级的,每处扣 1 分;缺少控制措施或针对 性不强的, 每类扣 1 分, 现场岗位人员不清楚岗位有关风险 及其控制措施的,每人次扣 1 分。― 16 ―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应禁止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 操作现场。应划出非岗位操作人员行 走的安全路线,其宽度一般不小于 1.5m。 操作人员都熟知安全操作规程 (程序或动作标准),并按规程进行 操作。 现场临时用电作业应执行《建设 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 现场各种物料、备品备件、废弃 物、工具等堆放、摆放实行定置管理 并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氧气瓶、乙炔瓶及易燃易爆等危 险化学品,必须专人管理,按规定存 放、搬运和使用。 应对生产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 行为进行辨识,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 施。 涉及高压场所的维护检修,应配 备并使用绝缘棒、 绝缘手套、 绝缘鞋、 绝缘垫、高压验电器、安全接地用具 等。 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 备上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 拉闸断电, 并采取开关箱加 锁等措施; (2)验电、放电; (3)各相短路接地; (4) “禁止合闸, 悬挂 有人工作” 的标示牌和装设遮拦。标准 分值 10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有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操作现场的, 不得分; 未划 出非岗位操作人员行走安全路线的, 不得分; 安全路线宽度 小于 1.5m 的,扣 1 分。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适用或有错误的, 每处扣 2 分; 现 场发现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 每人次扣 5 分; 本分值扣完后 再加扣 20 分。 未执行本规范的,每处扣 1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105 未进行定置管理的,不得分;没有定置图的,扣 2 分; 堆放与定置图不符的,扣 2 分;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 2 分。 有一处不符合要求的,扣 1 分。105 缺少人的不安全行为辨识的, 每项扣 1 分; 未建立作业 人员典型违章数据库和典型事故案例数据库的,每项扣 1 分;缺少控制措施或针对性不强的,每项扣 1 分;作业人员 不清楚风险及控制措施的,每人次扣 1 分。 未配备、使用安全用具的,不得分。7.2 作 业行为 管理105 有一处不符合要求的,扣 10 分。30― 17 ―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管理人员不违章指挥;作业人员 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 不违反劳动纪律。 要害岗位及电气、机械等设备, 应实行操作牌制度。 作业现场应环境整洁;物品、物 料、工具、防护器具等应定点存放。 应建立警示标志管理台账。 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 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等规 定,结合生产实际,确定具体的危险 场所和危险部位;在有较大危险因素 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 的、 符合 GB2894 的安全警示标志, 进 行危险提示、 警示, 告知危险的种类、 后果及应急措施等;并严格管理其区 域内的作业。 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 全警示标志。 按有关规定,在厂内道路设置限 速、限高、禁行等标志。 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 场设置警戒区域和安全标志,在检修 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 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使用酸、碱的场所,应有防止人 员灼伤的措施,并设置安全喷淋或洗 涤设施。 设备裸露的转动或快速移动部 分,应设有结构可靠的安全防护罩、 防护栏杆或防护挡板。标准 分值 10 10 10 5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发现一次“三违”现象的,每次扣 5 分。 未挂操作牌就作业的,不得分;操作牌污损的,每处扣 1 分。 现场环境不整洁,物品未实现定置管理的,每处扣 2 分。 未建立管理台账的,不得分;账物不符的,每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 2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7.3 警 示标志 和安全 防护1010 10 10重大危险源现场未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的,不得分。 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 2 分。 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 2 分。10无防灼伤措施的, 不得分; 未设置安全喷淋或洗涤设施 的,不得分;措施或设施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 1 分。 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 2 分。10― 18 ―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应有明显的 标志和防护措施,并定期检测。 应对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 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 过程监督、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 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建立相 关方的名录和档案。 工程项目应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 的单位,与相关方签订安全生产管理 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 和义务。 根据相关方提供的服务作业性质 和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采取 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安 全绩效进行监测。 甲方应统一协调管理同一作业区 域内的多个相关方的交叉作业。 企业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 构、人员、法律法规、工艺、技术、 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 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对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 过程及环境的变更,应对变更过程及 变更后所产生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 识、评估和控制,并履行以下变更程 序: (1)变更申请; (2)变更审批; (3)变更实施; (4)变更验收。标准 分值 10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无标志的,每处扣 3 分;无防护措施的,每处扣 3 分; 未定期检测的,不得分。 以包代管的,不得分;未纳入甲方统一安全管理的,不 得分;未将安全绩效与续用挂钩的,不得分;名录或档案资 料不全的,每处扣 1 分;未建立承包商档案的,扣 2 分。 发包给无相应资质的相关方的,除本分值扣完外再加 发包给无相应资质的相关方的, 本分值扣完外再加 资质的相关方的 扣 40 分;承包协议中未明确双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的, 每项扣 5 分;未执行协议的,每项扣 5 分。 相关方在甲方场所内发生工亡事故的, 相关方在甲方场所内发生工亡事故的,除本分值扣完 外再加 外再加扣 20 分;未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的,每处扣 2 分;风 险控制措施缺乏针对性、操作性的,每处扣 2 分;未对其进 行安全绩效监测的, 每次扣 2 分; 甲方未进行有效统一协调 管理交叉作业的,扣 5 分。 无实施计划的,不得分;未按计划实施的,每处扣 1 分;未执行变更管理的,每处扣 1 分。 对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的变更,未 对变更产生新的风险或隐患进行辨识、 评估和控制的, 不得 分;辨识、评估和控制措施不到位的,每处扣 5 分;未履行 变更手续的,不得分;变更手续不全的,每缺少一个环节扣 5 分;无变更审批和验收报告的,不得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7.4 相 关方管 理1020107.5 变 更1020― 19 ―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及时识 别机构变化、人员变化、法律法规的 变化,并就上述变化对企业安全生产 管理体系的影响进行分析,制定相应 的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变更安全设施,在建设阶段应经 设计单位书面同意,在投用后应经安 全管理部门书面同意;重大变更的, 还应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标准 分值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未及时识别变化的,每处扣 2 分;未对变化进行分析、 采取控制措施的,每处扣 2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10 未经书面同意就变更的,每处扣 1 分;未及时备案的, 每处扣 1 分。10 350小计 八、隐 8.1 隐 患 排 患排查 查 和 治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 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方法。 制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 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等。 按照方案进行隐患排查工作。6 10 108.2 排 查范围 与方法8.3 隐 患治理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 等级,登记建档。 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 产经营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 和活动。 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 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 式进行隐患排查工作。 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 治理方案,对隐患进行治理。方案内 容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 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 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 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10 10得分小计 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制度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 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不符的,扣 2 分。 无该方案的,不得分;方案依据缺少或不正确的,每处 扣 3 分;方案内容缺项的,每处扣 3 分。 未按方案排查的,不得分;有未排查出隐患的,每处扣 3 分;排查人员不能胜任的,每人次扣 3 分;未进行汇总总 结的,扣 5 分。 无隐患汇总登记台账的,不得分;无隐患评估分级的, 不得分;隐患登记档案资料不全的,每处扣 3 分。 隐患排查范围缺失的,每处扣 3 分。1020各类检查缺少的,每次扣 2 分;检查表缺少的,每处扣 3 分;检查表针对性不强的,每处扣 2 分;检查表无人签字 或签字不全的,每次扣 3 分。 无该方案的,不得分;方案内容不全的,每处扣 4 分; 每项隐患整改措施针对性不强的, 5 分; 扣 隐患治理工作未 形成闭路循环的,每处扣 5 分。― 20 ―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理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 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 等。 在隐患治理完成后对治理情况进 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按规定对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 行统计分析并向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 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 排查治理情况,采用技术手段、仪器 仪表及管理方法等,建立安全预警指 数系统。标准 分值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10 6未进行验证或评估报告的,每处扣 1 分。 无统计分析表的,不得分;未及时报送的,不得分。 无安全预警指数系统的, 不得分; 未对相关数据进行分 析、测算,实现对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报的,扣 2 分; 未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纳入安全预警系统的, 2 分; 扣 未对预警系统所反映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的,扣 2 分;未每月进行风险分析的,扣 2 分。 得分小计 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制度中缺少相关内容要求的, 每处扣 2 分。 未进行辨识和评估的, 不得分; 未按制度规定严格进行 的,不得分;辨识和评估不充分、准确的,每处扣 5 分。8.4 预 测预警8小计 九、危 9.1 辨 险 源 识与评 监 控 估 与 管 理100 建立危险源的管理制度,明确辨 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 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 按相关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 或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估,确定 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包括企业确定 的重大危险源) 。 对确认的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 按照相关规定,将重大危险源向 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 对危险源(包括企业确定的危险 源)采取措施进行监控,包括技术措 施(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检查、 检验等)和组织措施(职责明确、人 员培训、 防护器具配置、 作业要求等) 。 5159.2 登 记建档 与备案 9.3 监 控与管 理10 10无危险源档案资料的,不得分;档案资料不全的,每处 扣 3 分。 未备案的,不得分;备案资料不全的,每处扣 3 分。 未实施监控的, 不得分; 监控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不全 的,每处扣 5 分;有重大隐患或带病运行,严重危及安全生 有重大隐患或带病运行, 有重大隐患或带病运行 产的,除本分值扣完后再 产的,除本分值扣完后再加扣 50 分。25― 21 ―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在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 示标志和危险源点警示牌(内容包含 名称、地点、责任人员、事故模式、 控制措施等) 。 相关人员应按规定对危险源进行 检查,并在检查记录本上签字。标准 分值 15 10 90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无安全警示标志的,每处扣 5 分;内容不全的,每处扣 3 分;警示标志污损或不明显的,每处扣 2 分。 未按规定进行检查的,不得分;检查未签字的,每处扣 2 分;检查结果与实际状态不符的,每处扣 2 分。 得分小计 无该项制度的, 不得分; 制度与有关法规规定不一致的, 扣 3 分。 不符合要求的, 每处扣 2 分; 一年内有新增职业病患者 一年内有新增职业病患者 的,此类目不得分。 此类目不得分。 未进行员工健康检查的, 不得分; 未进行入厂和退休健 康检查的,不得分;健康检查每少一人次的,扣 2 分;无档 案的,不得分;每缺少一人档案的,扣 2 分;档案内容不全 的,每处扣 2 分。 未及时给予治疗、疗养的,不得分;治疗、疗养每少一 人的,扣 2 分;没有及时调整职业禁忌症患者的,每人扣 2 分。 未定期识别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或未进行检测的, 不得分; 检测的周期、 地点、 有毒有害因素等不符合要求的, 每项扣 2 分;结果未公开公布的,不得分;结果未存档的, 每处扣 2 分。 无报警装置的, 不得分; 缺少报警装置或不能正常工作 的,每处扣 2 分;无应急预案的,不得分;无急救用品、冲 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的,不得分。 未指定专人保管或未全部定期校验维护的, 不得分; 未 定期校验和维护的, 每处扣 2 分; 校验和维护记录未存档保 存的,不得分。 未指定专人负责的,不得分;人员不能胜任的(含无资 格证书或未经专业培训的),不得分;日常监测每缺少一次 的,扣 2 分;监测装置不能正常运行的,每处扣 2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小计 十、职 10.1 职 业 健 业健康 康 管理建立职业健康的管理制度。 按有关要求,为员工提供符合职 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 康监护档案。 对职业病患者按规定给予及时的 治疗、疗养。对患有职业禁忌症的, 应及时调整到合适岗位。 定期识别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 素,并定期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公 布、存入档案。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 毒、有害工作场所,应当设置报警装 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 品和必要的泄险区。 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 维护各种防护用具,确保其处于正常 状态。 指定专人负责职业健康的日常监 测及维护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 态。6 6666666― 22 ―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 噪声的时间、接触碰撞和冲击等的脉 冲噪声,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 标准》 (GBZ1)的规定。 积极采取防止噪声的措施,消除 噪声危害。达不到噪声标准的作业场 所,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 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含聘 用合同)时,应将保障从业人员劳动 安全和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 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待 遇等如实以书面形式告知从业人员, 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对员工及相关方宣传和培训生产 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 措施。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 位,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 标识》(GBZ158)要求,在醒目位置 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按规定,及时、如实地向当地主 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 因素。 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向 原申报主管部门申请变更: (1)新、改、扩建项目; (2) 因技术、 工艺或材料等发生 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 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3) 企业名称、 法定代表人或主 要负责人发生变化。标准 分值 6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的时间、 接触碰撞 和冲击等的脉冲噪声不符合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的规 定的,一处扣 2 分;未进行噪声检测的,扣 2 分。 对高噪音场所没有防止噪声措施的, 2 分; 扣 达不到噪 声标准的作业场所,作业人员没有佩戴防护用具的,扣 2 分。 未书面告知的,不得分;告知内容不全的,每缺一项内 容的,扣 2 分;未在劳动合同中写明的(含未签合同的), 不得分;劳动合同中写明内容不全的,每缺一项内容,扣 2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610.2 职 业危害 告知和 警示66无培训及记录的, 不得分; 培训无针对性或缺失内容的, 每次扣 2 分;员工及相关方不清楚的,每人次扣 2 分。 未设置标志的,不得分;缺少标志的,每处扣 2 分;标 志内容(含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 等)不全的,每处扣 2 分。 未申报材料的,不得分;申报内容不全的,每缺少一类 扣 2 分。 未申报的,不得分;每缺少一类变更申请的,扣 4 分。410.3 职 业危害 申报410小计90得分小计― 23 ― 考评 考评 类目 项目 十一、 11.1 应 应 急 急机构 救援 和队伍考评内容 建立事故应急救援制度。标准 分值 5 5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无该项制度的, 不得分; 制度内容不全或针对性不强的, 扣 2 分。 没有指定机构或专人负责的, 不得分; 机构或专人未及 时调整的,每次扣 2 分。 未建立队伍或指定专兼职人员的, 不得分; 队伍或人员 不能满足要求的,不得分。 无训练计划和记录的, 不得分; 未定期训练的, 不得分; 未按计划训练的,每次扣 2 分;训练科目不全的,每项扣 2 分; 救援人员不清楚职能或不熟悉救援装备使用的, 每人次 扣 2 分。 无应急预案的, 不得分; 应急预案的格式和内容不符合 有关规定的, 不得分; 无重点作业岗位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 的, 不得分; 未在重点作业岗位公布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的, 每处扣 2 分; 有关人员不熟悉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或措 施的,每人次扣 2 分。 未定期评审或无有关记录的,不得分;未及时修订的, 不得分; 未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修订的, 每缺一 项的,扣 2 分;修订后未正式发布或培训的,扣 2 分。 未按规定进行备案的, 不得分; 未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 位的,每个扣 2 分。 每缺少一类的,扣 2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按相关规定指定负责安全生产应 急管理工作的机构或专职人员。 建立与本单位生产安全特点相适 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 职应急救援人员。 定期组织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 人员进行训练。5511.2 应 急预案按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结合企业 实际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 括综合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处置方 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 发布、培训、演练和修订应符合《生 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 ( 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17 号) 。 根据有关规定将应急预案报当地 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 单位。 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建立应急设 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 对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进行经 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 好可靠。555 5 511.3 应 急设施 装备、 物资无检查、维护、保养记录的,不得分;每缺少一项记录 的,扣 2 分;有一处不完好、可靠的,扣 2 分。― 24 ―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 11.4 应 急演练考评内容 按规定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 练。 对应急演练的效果进行评估。标准 分值 5 5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未进行演练的,不得分;无应急演练方案和记录的,不 得分;演练方案简单或缺乏执行性的,扣 2 分;高层管理人 员未参加演练的,每次扣 2 分。 无评估报告的, 不得分; 评估报告未认真总结问题或未 提出改进措施的, 2 分; 扣 未根据评估的意见修订预案或应 急处置措施的,扣 2 分。 未及时启动的,不得分;未达到预案要求的,每项扣 1 分。 无应急救援报告的, 不得分; 未全面总结分析应急救援 工作的,每缺一项,扣 1 分。 得分小计 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制度与有关规定不符的,扣 2 分;制度中每缺少一项内容,扣 2 分。 有一次未到现场组织抢救的, 不得分; 有一次未采取有 效措施,导致事故扩大的,不得分。 未及时报告的, 不得分; 未有效保护现场及有关证据的, 不得分;报告的事故信息内容和形式与规定不相符的,扣 2 分。 无登记记录的,不得分;登记管理不规范的,每次扣 2 分。 事故发生后, 无调查报告的, 不得分; 未按 “四不放过” 原则处理的,不得分;调查报告内容不全的,每次扣 2 分; 相关的文件资料未整理归档的,每次扣 2 分。 事故发生后,未统计分析的,不得分;统计分析不符合 规定的,扣 2 分;未向领导层汇报结果的,扣 2 分。 未进行回顾的, 不得分; 有关人员对原因和防范措施不 清楚的,每人次扣 2 分。 得分小计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11.5 事 故救援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 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应急结束后应编制应急救援报 告。 建立事故的管理制度, 明确报告、 调查、统计与分析、回顾、书面报告 样式和表格等内容。 发生事故后,主要负责人或其代 理人应立即到现场组织抢救,采取有 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和有关政 府部门报告,并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 证据。 对事故进行登记管理。3 2 60 5 4 4 4 4 4 5 30小计 十二、 12.1 事 事 故 故报告 报告、 调 查 和 处 理12.2 事 故调查 和处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 要求,组织事故调查组或配合有关政 府行政部门对事故、事件进行调查。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析规 则》(GB6442)定期对事故、事件进 行统计、分析。 对本单位的事故及其他单位的有 关事故进行回顾、学习。12.3 事 故回顾 小计― 25 ― 考评 考评 类目 项目 十三、 13.1 绩 绩 效 效评定 评 定 和 持 续 改 进考评内容 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的 管理制度,明确对安全生产目标完成 情况、现场安全状况与标准化条款的 符合情况及安全管理实施计划落实情 况的测量评估方法、组织、周期、过 程、报告与分析等要求,测量评估应 得出可量化的绩效指标。 通过评估与分析,发现安全管理 过程中的责任履行、系统运行、检查 监控、隐患整改、考评考核等方面存 在的问题,由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 领导机构讨论提出纠正、预防的管理 方案,并纳入下一周期的安全工作实 施计划中。 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标准化 实施情况进行评定,并形成正式的评 定报告。发生死亡事故后或生产工艺 发生重大变化后,应重新进行评定。 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评定报告 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 报。 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的评 定结果,纳入部门、所属单位、员工 年度安全绩效考评。标准 分值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制度中每缺少一项要求的,扣 2 分;制度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扣 2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4未进行讨论且未形成会议纪要的,不得分;纠正、预防 的管理方案,未纳入下一周期实施计划的,扣 2 分。 444少于每年一次评定的, 1 分; 扣 无评定报告的, 不得分; 主要负责人未组织和参与的, 不得分; 评定报告未形成正式 文件的, 1 分; 扣 评定中缺少元素内容或其支撑性材料不全 的, 每个扣 1 分; 未对前次评定中提出的纠正措施的落实效 果进行评价的, 2 分; 扣 发生死亡事故后或生产工艺发生重 大变化后未及时重新进行安全标准化系统评定的,不得分。 未通报的, 不得分; 抽查发现有关部门和人员对相关内 容不清楚的,每人次扣 2 分。 未纳入年度考评的, 不得分; 评定结果纳入年度考评每 少一项,扣 1 分;年度考评每少一个部门、单位、人员的, 扣 1 分;年度考评结果未落实到部门、单位、人员的,每项 扣 1 分。 未进行安全标准化系统持续改进的, 不得分; 未制定完 善安全标准化工作计划和措施的, 2 分; 扣 修订完善的记录 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评定结果不一致的,每处扣 2 分。413.2 持 续改进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 和安全预警指数系统,对安全生产目 标与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 行修改完善,制定完善安全生产标准 化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实施计划、执 行、检查、改进(PDCA)循环,不断 提高安全绩效。4― 26 ― 考评 类目考评 项目考评内容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要明 确下列事项: (1)系统运行效果; (2) 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缺 陷,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3) 统计技术、 信息技术等在系 统中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4)系统中各种资源的使用效 果; (5) 绩效监测系统的适宜性以及 结果的准确性; (6)与相关方的关系。标准 分值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要明确的事项缺项, 或评定 结果与实际不符的,每项扣 3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际 得分6小计 总计30 1500得分小计 得分总计― 27 ― 附表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序号 考评类目 考评项目 考评内容 扣分说明 扣分分值― 28 ― A:铜冶炼 火法)设施、 铜冶炼( 附录 A:铜冶炼(火法)设施、设备要求设备名称 冶炼用炉 (70 分) 考评内容 加入各冶炼炉的原料、燃辅料应有专用厂房或仓库, 无厂房或仓库的应有其它防雨、防潮措施。 熔炼炉应配备重要工艺参数的测量装置, 测量数据传 输至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应有出现炉体发红情况的应急 处置设施; 出现紧急情况应有风冷或其它应急处置设施炉 体温度监测报警。 带有水冷件、余热回收的冶炼炉,应设置流量、温度 报警装置;其参数应上传至自动控制系统; 应有防止水进 入炉内的安全设施(如:切断阀、水冷闸板、泄流口等)。 各冶炼炉应安装收尘及 SO2 烟气收集处理系统,操作 平台必须设立安全防护设施。 易受高温辐射、 炉渣喷溅或物体撞击的梁柱结构和墙 壁、设备、操作室等,应有隔热、防撞击设施。 应设置熔体泄漏后能够存放熔体的安全设施, 如安全 坑、 挡火墙、 隔离带等; 并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处置物资, 如灭火器、沙袋、防火服等。 所有预警预测检测数据应传输至冶炼炉自动控制系 统, 消除安全隐患;火法精炼炉应配置重要工艺参数监测 装置,不同强化火法精炼技术配置要求: (1) 使用氮气底吹透气砖系统技术的应有备用气源、 流量和压力检测及报警装置; (2)使用还原剂自动喷吹技术的应设置相应的还原 剂重量、载体流量及压力检测报警装置; (3)采用氧气燃烧技术应设置燃料流量、氧浓度及 流量、压力检测、火焰探测、自动切断装置,并进行自动 联锁控制。 标准 分值 4 6 评分标准 无防雨、防潮措施的,不得分;不满足 要求的,每处扣 2 分。 无测量装置的、无应对出现炉体发红情 况的应急处置设施的,不得分;重要工艺参 数(温度、熔池高度、鼓风压力、烟气量)不 满足要求的,每处扣 1 分。 无流量、温度报警装置的,不得分;控 制参数未传至自动控制系统的,每处扣 2 分; 没有防止水进入炉内的安全设施的,不得分。 无收尘及 SO2 烟气收集处理系统装置的, 不得分;操作平台未设立安全防护设施的, 每处扣 1 分;安全设施不符合相关要求的, 每处扣 1 分。 无隔热、防撞击措施的,不得分;隔热、 防撞击措施不满足要求的,每处扣 1 分。 无安全设施、应急处置物资的,不得分; 安全设施、应急处置物资不满足要求的,每 处扣 1 分。 未配置监测装置的,不得分;参数控制 缺失的,每处扣 1 分;工艺控制参数未传输 至冶炼炉自动控制系统的,每处扣 2 分。 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 实 际 得 分64 4 35― 29 ― 设备名称考评内容 熔炼炉及倾动式炉窑应配备应急电源或发电装置; 具 备紧急停车装置; 工艺用风的流量、压力与炉子倾动角度 应有联锁控制装置; 所有预警预测检测数据应传输至冶炼 炉自动控制系统。 铜冶炼用炉窑冷却水系统须配备应急备用泵。 阳极浇铸系统应有防爆、 防烫伤防火灾、 防泄漏措施: (1)浇铸阳极板前,确保溜槽、中间包、浇包、铜 模干燥; (2)浇铸过程中必须有相应的模温控制设施,确保 在浇铸位铜模无积水; (3)烘烤溜槽、浇包等辅助设备应有相应的安全控 制设施; (4)应设置蒸汽收集及排气装置; (5)浇铸操作室应有相应的防铜水喷溅进入室内的 设施,如操作室窗户使用夹胶玻璃或铁丝网; (6) 浇铸系统配置有液压站的应与高温区进行隔离, 液压油应设置油温、油压报警装置及液位检测装置。 固定式铜冶炼炉的排放口应配置堵口装置。 直接喷入冶炼炉熔体中的压缩空气必须设置汽水分 离设备。 余热锅炉与铜熔炼用炉间应有安全联锁装置; 余热锅 炉不正常信号(水流量低、汽包液位低)反馈给铜熔炼用 炉自动化控制系统,保证铜熔炼用炉实现自动停产。 硫酸系统风机与铜熔炼用炉间应有安全联锁装置。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设置 UPS 供电, 并实现双回路供 电。 余热锅炉或汽化冷却装置安全附件、 监测控制设施完 备;给水系统必须有备用装置,并实现安全连锁控制;余 热锅炉系统有强制循环泵的必须配备备用泵, 泵实现双回标准 分值评分标准 无应急电源或应急发电装置的,不得分; 无紧急停车装置的,不得分;无联锁控制装 置的,不得分;预警预测检测数据如工艺用 风的流量、压力与炉子倾动角度未传输至冶 炼炉自动控制系统的,每处扣 1 分。 无应急用泵或非完好状态的,不得分。 未设置的,不得分;措施不全的,每处 扣 1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 际 得 分5464 5 4 3 3 4无堵口装置的,不得分。 无汽水分离装置的,不得分;汽水分离 不完全的,每处扣 1 分。 无安全联锁的,不得分;数据不能进入 自动控制系统的,每处扣 1 分 无安全联锁的,不得分。 未实现双回路的,不得分。 无备用装置的,不得分;未实现安全连 锁控制的,不得分;未配备备用泵,泵未实 现双回路供电的,不得分;无可靠的安全自― 30 ― 设备名称考评内容 路供电,并根据重要工艺参数(流量、温度、压力等)实 施可靠的安全自启联锁。标准 分值评分标准 启联锁的,每处扣 1 分。自评/ 自评/评审描述实 际 得 分小计 电解土建设施及构建筑物应做防腐处理。 导电母排应设绝缘设施。 电解车间槽面和浓酸储存处应设置应急冲洗装置。 在浓酸储存处应设置防泄漏设施。 应配置安全存放电解液的设施; 存放设施应能满足紧 急停电时电解液的存放;需设置应急泵类设施。 电解厂房应具备符合生产安全要求通风条件; 电解槽 面需配置防止酸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锌冶炼工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