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核磁共振波谱仪价格法需要介绍哪机反面的内...

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在有机试剂分析中的某些应用--《化学试剂》1980年01期
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在有机试剂分析中的某些应用
【摘要】:正 我们用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波谱仪解决了一些生产问题。现将分析实例分述如下。分析实例实例1。甲基叔丁醚的异产品分析。北京化工厂有一批甲基叔丁醚的沸点不对。经核磁共振波谱法(简称为NMR法)分析发现原料有问题,不是溴代叔丁烷,实为溴代正丁烷。因而导致产品的结构不对。这批异产品的原料和成品的核磁共振图(图1)位于右侧部分。它们的谱图较复杂,谱峰很多。如按溴代叔丁烷、甲基叔丁醚的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我们用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波谱仪解决了一些生产问题。现将分析实例分述如下。 分析实例 实例1。甲基叔丁醚的异产品分析。 北京化工厂有一批甲基叔丁醚的沸点不对。经核磁共振波谱法(简称为NMR法)分析发现原料有问题,不是澳代叔丁烷,实为嗅代正丁烷。因而导致产品的结构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鸿锦;武增华;卢为琴;孙素琴;;[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9年03期
韩琳娜;周凤琴;;[J];光散射学报;2011年02期
陈鹏;侯铮迟;陆晓峰;;[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11年03期
解庆范;陈延民;;[J];光谱实验室;2011年04期
程果;魏长平;任晓明;王贺;魏文涛;;[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9期
高明珠;;[J];信息记录材料;2011年03期
李剑华;石海峰;张兴祥;靳艳梅;唐孝芬;;[J];化工新型材料;2011年07期
郭峰;王登飞;杨晓东;杜威;李瑞;孙彬彬;国海峰;;[J];化工生产与技术;2011年04期
李翠金;郭清兵;尹国强;蒋旭红;龚圣;;[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马晓明;司媛媛;杨林;郭玉明;陈会锋;;[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怡林;杨群;姚杰;余惠祥;;[A];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朱卫;方江邻;;[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辜敏;P.T鲜晓红;卿胜兰;;[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李清玉;司民真;赵雷修;段志刚;王昆华;;[A];第十五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宋大千;张忆华;丁兰;刘军;;[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傅中华;刘俊;罗阳明;;[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徐征;李浩然;王从敏;韩世钧;;[A];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杨武保;蔡泽勇;赵震;其鲁;;[A];第十三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张瑜;韦亚兵;胡福增;郑安呐;;[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丁忠浩;赵素芬;卢寿慈;;[A];2001年海南全国粉体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英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代秀迎;[D];江苏大学;2010年
鲍晓鸽;[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王建涛;[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武敬青;[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温丽媛;[D];聊城大学;2010年
白洪瑞;[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刘旭;[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魏来;[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杨琼;[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张颖;[D];内蒙古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核磁共振波谱法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核磁共振波谱法
第11章核磁共振波谱法;将自旋核放入磁场后,用适宜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它们;核磁共振波谱法是结构分析的重要根据之一,在化学、;§11-1基本原理一、核的自旋运动;有自旋现象的原子核,应具有自旋角动量(P);????P(11-1)式中?为磁旋比;核的自旋角动量是量子化的,可用自旋量子数I表示;P?II?1?;(11-2)2?;I可以为0,,1,1,……等值;实验
核磁共振波谱法 将自旋核放入磁场后,用适宜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它们吸收能量,发生原子核能级的跃迁,同时产生核磁共振信号,得到核磁共振谱。这种方法称为核磁共振波谱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在有机化合物中,经常研究的是1H核和13C核的共振吸收谱。本章将主要介绍1H核磁共振谱。核磁共振波谱法是结构分析的重要根据之一,在化学、生物、医学、临床等研究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析测定时,样品不会受到破坏,属于无破坏分析方法。§11-1
基本原理 一、核的自旋运动有自旋现象的原子核,应具有自旋角动量(P)。由于原子核是带正电粒子,故在自旋时产生磁矩?。磁矩的方向可用右手定则确定。磁矩?和角动量P都是矢量,方向相互平行,且磁矩随角动量的增加成正比地增加:????P
(11-1) 式中?为磁旋比。不同的核具有不同的磁旋比。核的自旋角动量是量子化的,可用自旋量子数I表示。P的数值与I的关系如下:P?II?1?h(11-2) 2?I可以为0,,1,1,……等值。很明显,当I=0时,P=0,即原子核没有自旋现象。只有当I&0时,原子核才有自旋角动量和自旋现象。实验证明,自旋量子数I与原子的质量数(A)及原子序数(Z)有关,如表11-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质量数和原子序数均为偶数的核,自旋量子数I=0,即没有自旋现象。当自旋量子数I?12121时,核电荷呈球形分布于核表面,它们的2核磁共振现象较为简单,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对象。属于这一类的主要原子核有11H、136C、7N、9F、15P。其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是H和C核磁共振谱。表11-1
自旋量子数与原子的质量数及原子序数的关系 二、自旋核在磁场中的行为若将自旋核放入场强为B0的磁场中,由于磁矩与磁场相互作用,核磁矩相对外加磁场有不同的取向。按照量子力学原理,它们在外磁场方向的投影是量子化的,可用磁量子数m描述之。m可取下列数值:m?I,I?1,I?2,??,?I自旋量子为I的核在外磁场中可有(2I+1)个取向,每种取向各对应有一定的能量。对于具有自旋量子数I和磁量子数m的核,量子能级的能量可用下式确定:E??m??B0
(11-3) I式中B0是以T为单位的外加磁场强度,?是一个常数,称为核磁子,等于5.049×10-27J?T-1;?是以核磁子单位表示的核的磁矩,质子的磁矩为2.7927?。111H在外加磁场中只有m??及m??两种取向,这两种状态的能量分别22为:当m??
E12?121???B0?m????B0??????B0I2当m??
E12?12?1???????B0?m?2???B0????????B0I212对于低能态(m??),核磁矩方向与外磁场同向;对于高能态(m??),核磁矩与外磁方向相反,其高低能态的能量差应由下式确定:?E?E?1/2?E?1/2?2??B0
(11-4) 一般来说,自旋量子数I的核,其相邻两能级之差为?E???三、核磁共振如果以射频照射处于外磁场B0中的核,且射频频率?恰好满足下列关系时:12B0(11-5) Ih???E
????B0(11-6) Ih处于低能态的核将吸收射频能量而跃迁至高能态。这种现象称为核磁共振现象。由(11-6)式可知:
(1)对自旋量子数I?1的同一核来说,因磁矩?为一定值,?和h又为常2数,所以发生共振时,照射频率?的大小取决于外磁场强度B0的大小。在外磁场强度增加时,为使核发生共振,照射频率也应相应增加;反之,则减小。例如,若将1H核放在磁场强度为1.4092T的磁场中,发生核磁共振时的照射频率必须为2.79?5.05?10?27?1.4092?共振??60?106Hz?6.6?10?342?60MHz如果将1H放入场强为4.69T磁场中,则可知共振频率?共振应为200MHz。
(2)对I?1的不同核来说,若同时放入一固定磁场强度的磁场中,则共振2频率?共振取决于核本身的磁矩的大小。?大的核,发生共振时所需的照射频率也大;反之,则小。例如,1H核、19F核和13C核的磁矩分别为2.79、2.63、0.70核磁子,在场强为1T的磁场中,其共振时的频率分别为42.6 MHz、40.1 MHz、10.7 MHz。(3)同理,若固定照射频率,改变磁场强度,对不同的核来说,磁矩大的核,共振所需磁场强度将小于磁矩小的核。例如,?H??F,则BH?BF。表12-2列出了常见核的某些物理数据。表11-2
几种原子核的某些物理数据四、在NMR中的弛豫过程如前所述,1H核在磁场作用下,被分裂为m??和m??两个能级,处在较稳定 的?121211能级的核数比处在?能级的核数稍多一点。处于高、低能态核数的比例22服从波尔兹曼分布: Nj?e???E/kT?
(11-7) N0式中Nj和N0分别代表处于高能态和低能态的氢核数,?E是两种能态的能级差,k是波尔兹曼常数,T是绝对温度。若将106个质子放入温度为25℃磁场强度为4.69T的磁场中,则处于低能态的核与处于高能态的核的比为Nj?eN0?2?279K?5.05?10?27JT?1?4.69T????1.38?10JK?293K?????? Nj?5?e?3.27?10?0.999967N0则处于高、低能级的核分别为:Nj?499992N0?500008即处于低能级的核比处于高能级的核只多16个。若以合适的射频照射处于磁场的核,核吸收外界能量后,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态,其净效应是吸收,产生共振信号。此时,1H核的波尔兹曼分布被破坏。当数目稍多的低能级核跃迁至高能态后,从?1111→?的速率等于从?→?的2222速率时,试样达到“饱和”,不能再进一步观察到共振信号。为此,被激发到高能态的核必须通过适当的途径将其获得的能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去,使核从高能态降回到原来的低能态,产生弛豫过程。就是说,弛豫过程是核磁共振现象发生后得以保持的必要条件。否则,信号一旦产生,将很快达到饱和而消失。由于核外被电子云包围,所以它不可能通过核间的碰撞释放能力,而只能以电磁波的形式将自身多余的能量向周围环境传递。在NMR中有两种重要的弛豫过程:即自旋-晶格弛豫和自旋-自旋弛豫。自旋-晶格弛豫,又称纵向弛豫。自旋核都是处在所谓晶格包围之中。核外围的晶格是指同分子或其它分子中的磁性核(如带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分子和铁磁性物质等)。晶格中的各种类型磁性质点对应于共振核作不规则的热运动,形成一频率范围和很大的杂乱的波动磁场,其中必然存在有与共振频率相同的频率成分,高能态的核可通过电磁波的形式将自身能量传递到周围的运动频率与之相等的磁性粒子(晶格),故称为自旋-晶格弛豫。自旋-自旋弛豫,又称横向弛豫。它是指邻近的二个同类的磁等价核处在不同的能态时,它们之间可以通过电磁波进行能量交换,处于高能态的核将能量传递给低能态的核后弛豫带低能级,这时系统的总能量显然未发生改变,但此核处在某一固定能态的寿命却因此变短。 §11-2
核磁共振波谱仪和试样的制备按工作方式,可将高分辨率核磁振仪分为两种类型:连续波核磁共振谱仪和脉冲傅里叶核磁共振谱仪。 一、连续波核磁共振谱仪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91第11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等内容。 
您可在本站搜索以下内容:
  第三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习题... 29页 免费 第四章 质谱法习题集答案 11页 免费 第四章 质谱法习题集 12页 免费 核磁共振波谱法课后习题 6页 免费 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13页 免费 第十九章 平面色谱法 3页 免费 第十一章 荧光... 第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波谱学是近...
 第11 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将自旋核放入磁场后,用适宜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它们吸收能量,发生原子 核能级的跃迁,同时产生核磁共振信号,得到核磁共振谱。这种方法称为...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思考题和习题 1.解释下列各词 (1)屏蔽效应和去屏蔽...C 为 73.5%,H 为 6%,N 为 9.5%,O 为 11%, 核磁共振谱如图 14-...
 则在该烃中存在碳原子的个数为 A 2 B 8 C 22 D 46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判断题 1、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红外吸收光谱法一...
  第十一章 核磁共振谱法主要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核磁共振谱的基本原理;了解核磁共振谱和分子结构 的内在联系;了解核磁共振测波谱仪的操作并熟练掌握...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1、解释下列名词 (1)屏蔽效应...(注意课本其他课后习题) 11、自旋弛豫 P283 12、化学位移的影响因素:局部屏蔽...
 10. 2 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 是由于试样在强磁场作用下, 用适宜频率的电磁辐射照射, 使 吸收能量, 发生能级跃迁而产生的。 11. 5 分 25 12 Mg (其自旋量子...
  第八章核磁共振波谱法教案_高二理化生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 第八 ...2. I=1 或 I=1 I=3/2: I &0 的原子核: 2H, 14N 11 B , 3 5...
别人正在看什么?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核磁共振波谱法在多糖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多糖由于结构复杂使解析结构非常繁琐和困难,使对各种多糖的深入研究受限。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是解析物质结构最有效的手段,近年该技术的发展也很迅速。本文综述了一维核磁共振(1D-NMR)和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法(2D-NMR,包括COSY,TOCSY,ROESY,NOESY, HMQC,HSQC与HMBC)在多糖结构分析中的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提供如多糖的单糖组成、单糖残基间的顺序、单糖残基在糖苷键中的位置、环状结构的类型和糖苷键的构型等许多信息,成为分析多糖结构不可缺少的工具。 中国论文网 /6/view-2877241.htm  关键词:核磁共振波谱法;多糖;结构分析   中图分类号:Q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7)08-0039-05      多糖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糖结合物在细胞识别、细胞间物质运输和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目前已从多种生物体中提取了多种活性多糖,发现它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因此,多糖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1,2]。   结构是多糖活性的基础,多糖一级结构的研究包括单糖残基的种类和顺序,多糖残基在糖苷键中的位置,环状结构的类型和糖苷键的构型。而组成多糖的单糖品种繁多,单糖的连接顺序、连接位置的不同以及是否存在侧链使多糖结构更具复杂性,其结构鉴定也更困难。目前常用的多糖结构分析方法主要分为化学分析法、生物学分析法和物理分析法3大类,其中物理分析法包括核磁共振波谱(NMR)、红外光谱、质谱、X-射线衍射光谱等。现将近年来核磁共振波谱在多糖结构分析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1一维核磁共振      NMR检测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原子核性质及其与周围化学环境的相互作用,一维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一维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可为多糖的结构分析提供有用的信息。   1.11H-NMR   多糖上的羟基信号峰较宽,化学位移值(δ)可变,干扰其它氢信号,所以常通过重水交换除去。糖环碳上大部分质子的化学位移由于受羟基的屏蔽作用而位于3~4 ppm范围内,信号重叠严重,解析困难。但异头氢质子H-1的化学位移处于较低场,在4.5~5.5 ppm,一般情况下,此区域内有几个质子信号,表示有几种单糖种类;α型吡喃糖H-1质子化学位移大于4.95 ppm,β型吡喃糖H-1质子化学位移小于4.95 ppm,借此可以判断糖环的构型。如Jia等[3]从猴头菇中得到一杂多糖,1H-NMR中有3个异头氢信号,δ4.50 ppm、δ4.95 ppm和δ5.05 ppm,提示由3种单糖组成,结合化学分析和文献,分别为D-葡萄糖(β构型)、D-半乳糖(α构型)和L-鼠李糖(α构型)。糖环的构型也可由异头质子与邻位质子的偶合常数(J)来推断,异头质子与邻位质子处于垂直键-平伏键或平伏键-平伏键方向时,J为1~4 Hz,处于垂直键-垂直键方向时,J为6~10 Hz。如从真菌Termitomyces eurhizus的子实体中得到的葡聚糖PS-Ⅰ,1H-NMR中异头质子与邻位质子的J为3 Hz,表明其葡萄糖残基均为α构型[4]。解析图谱时一般先找出容易辨认的质子信号,如异头质子,再通过相同偶合常数的信号来确定其邻位质子。   1.213C-NMR   13C-NMR的化学位移范围较1H-NMR广,达300 ppm,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并且许多文献中有单糖、寡糖和多糖的碳谱数据[5],可用于对比确定各种碳的化学位移。和1H-NMR一样,糖的异头碳位于较低场,δ95~110 ppm,此范围内有几个信号,表示有几种单糖组成。需要注意的是,同一种单糖在多糖中的位置不同,可能会导致异头碳不同的化学位移,一般比较接近,几乎重叠[6]。取代基不同的空间排列对化学位移有较大的影响,异头碳上取代基为垂直键比为平伏键的化学位移处于较高场,据此可以判断糖环的构型,如D-葡萄糖,α型δ97~101 ppm,β型δ103~106 ppm[7]。另可根据苷化位移规则,即糖上羟基被其它基团取代后其相连羟基碳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确定多糖残基中的取代位置和分枝点的位置。   Jansson等[8]设计的计算机程序CASPER,用于测定具有有序重复单元的多糖结构。该程序利用多糖的13C-NMR及单糖和甲基化分析的信息,基于重复单元中单糖的特性和不同连接位置的差异,构建出所有可能的排序。借助从二糖获得的13C-NMR化学位移数据,模拟出可供选择的结构波谱,从中筛选出与所测未知多糖波谱最一致的结构。该程序验证了2个已知多糖,均得到了正确的结构。后来发展的CASPER扩展版本,利用1H-NMR及2D-NMR的信息,可以测定具有分枝的复杂多糖的结构。验证了4个已知多糖,有3个多糖的结构被正确推导出,第4个多糖测定出与NMR相一致的有2个,其中有一个是正确的结构。该程序在后来的多糖结构分析中也得到了应用[9]。      2二维核磁共振(2D-NMR)      2D-NMR是有两个时间变量,经两次傅里叶变换得到两个独立的频率变量的谱图。多糖中相同原子的化学环境差别不大,信号重叠严重,利用2D-NMR技术,可以使难以辨认的信号得到确认,并可得到多糖分子的构型及构象方面的信息。   2.1COSY   COSY(correlation spectroscopy,相关能谱法)包括H,H-COSY和C,H-COSY。H,H-COSY提供的是分子中氢原子与氢原子间通过化学键的偶合关系,包括质子间孪生(2JHH)、邻位(3JHH)或远程如烯丙位和W形( 4JHH)的偶合,一般没有质子间的空间偶合关系。偶合常数越大,偶合峰越强。通过糖上质子间的偶合关系,可从容易辨认的质子(如异头质子或甲基质子)开始,寻找糖上其它碳位的质子。来源于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10]的a-D-(1→6)-葡聚糖,由H,H-COSY归属了每个质子信号。Kilcoyne等[11]从Pseudoalteromonas rubra ATCC 29570中得到一个复杂的多糖,采用二维COSY,使每个质子的信号得到了确认。   C,H-COSY是1H和13C核之间的位移相关谱,它将直接相连的1H和13C核关联起来。揭示出哪个H原子连接于哪个C原子,一个C原子上连接几个H原子。由于13C-NMR信号具有比1H-NMR信号化学位移散布宽的特点,一些在1H-NMR中十分拥挤区域中的质子信号在C,H-COSY中随化学位移分布极宽的13C-NMR信号而散开,大大简化了1H-NMR信号的解析。   2.2TOCSY   TOCSY(tot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总相关能谱法)是分子内氢偶合链的接力相干信息,如果偶合常数较大,其信息会象接力赛一样沿着碳链传递,中止于偶合常数小的部位。如β-葡萄糖型残基中的质子都是反式垂直键,相邻质子间偶合常数较大,为7~10 Hz,在TOCSY中异头质子信号不仅显示与2位质子间的直接偶合相关峰,还显示出与3,4,5位质子间的接力相关峰;半乳糖型残基的4位质子为平伏键,与3位和5位质子间的偶合常数较小,1~4 Hz,在TOCSY中异头质子信号除显示与2位质子直接偶合相关峰外,只显示出与3,4位质子间的接力相关峰,信号的传递在4位中止。因此,根据TOCSY的特征可以判断糖残基的类型。TOCSY实验结合COSY能够克服质子信号重叠无法解析的困难,只要从该偶合链中选择一个分辨良好、不与其它信号重叠的信号作为解析起点,便可以鉴定属于该偶合链的所有氢信号。
  如从Rhodococcus sp.33[12]中得到的一个杂多糖,其单糖组成从TOCSY图谱特征中得到证实,并由其确定了各质子的化学位移值,其中单糖残基A为半乳糖,H-1(δ4.48)显示与H-2(δ3.64),H-3(δ3.78),H-4(δ4.16)的相关;单糖残基B为葡萄糖,H-1(δ4.63)显示与H-2(δ3.41)、H-3(δ3.67)、 H-4(δ3.63)、H-6a(δ3.78)、 H-36b(δ3.78)的相关;单糖残基C为甘露糖,H-1(δ4.66)只显示与H-2(δ4.18)的偶合相关;单糖残基D为葡萄糖醛酸,H-1(δ4.69)显示与H-2(δ3.46)、H-3(δ3.65)、H-4(δ3.75)的相关。Proteus mirabilis O40的脂多糖经缓和酸水解后,分离到一个O-多糖,建立在偶合常数J2,3、J3,4、J4,5的基础上,从其COSY和TOCSY谱中鉴定了一个半乳糖和两个乙酰氨基葡萄糖的自旋系统,并从偶合常数J1,2判断出单糖的构型[13]。Larocque等[14]从Bordetella arium中得到的O-多糖,通过COSY和TOCSY实验证实了葡萄糖残基的存在,确定了其构型。因此,TOCSY对于解析有许多重复结构单元、氢信号重叠严重的多糖分子非常有用。   2.3NOESY与ROESY   分子内质子与质子间空间相互接近会产生核交叉驰豫现象,称作NOE效应(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核欧沃豪斯效应)。H,H-NOESY(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 spectroscopy)揭示的就是这种质子与质子间在空间的相互接近关系,而非通过键的偶合。如β-葡萄糖的质子都是反式垂直键,邻位质子处于糖环不同的方向,在NOESY中不会出现NOE相关峰,而间位质子由于空间距离接近,会有NOE相关峰出现。根据这些谱学特征,结合其它二维谱,可以确认不同的单糖残基。多糖中相连的两单糖残基间,异头质子与另一单糖残基相连位质子间由于空间接近,会产生NOE效应,在NOESY中出现相关峰,可以推断单糖残基间的连接顺序和连接位置[15,16]。Larocque等[14]从Bordetella arium中得到的O-多糖,单糖残基内(H2,H4)和(H3,H5)强的NOE效应证实了葡萄糖残基的存在,(H1,H3)和(H1,H5)强的NOE效应表明它是β-构型,而(H1,H4)NOE相关峰的出现为1,4-糖苷键的特征。Mondal等[4]从食用蘑菇Termitomyces eurhizus的子实体中得到两个多糖PS-Ⅰ和PS-Ⅱ,通过NOESY实验确定了单糖残基间的连接顺序。   ROESY(rotating frame Overhauser effect spectroscopy)是旋转坐标系(rotating frame)中NOESY的缩写,是在自旋锁定条件下测定的H,H之间的NOE相关。对于复杂的天然产物,利用NOESY测定,NOE相关信号往往很少,不利于结构解析,用ROESY则可得到改善,不会出现相关峰强度为零的情况,可以得到更多的NOE相关信号。Providencia stuartii O44中得到的O-多糖,其ROESY揭示了各个残基间的相关,α-Fuc H-1,α-Glc H-3在δ5.27/3.78;α-Glc H-1,α-Qui H-4在δ5.03/3.26;α-Qui H-1,α-GlcNAc H-3在δ5.01/3.88;α-GlcNAc H-1,α-GalNAc H-4在δ4.86/4.02;α-GalNAc H-1,α-Fuc H-3在δ5.24/4.05;β-GlcA H-1,α-Fuc H-4在δ4.55/4.11,证实了重复单元中单糖残基间的连接顺序和连接位置[17]。   2.4HMQC,HSQC与HMBC   HMQC(heteronuclear multiple quantum coherence,异核多量子相干),把1H核和与其直接相连的13C核关联起来,检测C,H之间的1JCH相关关系。HSQC(heteronuclear single quantum coherence,异核单量子相干)与HMQC比较,只是技术不同,所得到的信息与HMQC相同,检测C,H之间的1JCH相关关系。通过HMQC或HSQC,可以找出与异头碳质子相连的碳的信号及糖基上每个质子所连接的碳的信号。由Providencia alcalifaciens O29[18] 脂多糖温和酸降解得到的O-多糖,其HSQC图谱揭示了直接相连C,H之间的相关,δ98.2处的C信号分别与δ5.08, δ4.79的H信号有偶合关系,提示δ98.2为两个异头碳的重叠峰,结合甲基化分析和其它二维谱,使得每个C、H的信号得到归属。   HMBC(heteronuclear multiple bond coherence,即异核多键相关),把1H核和远程偶合的13C核关联起来,检测相隔2键或3键的C,H之间的2JCH或3JCH相关关系。与普通的C,H -COSY的区别是,HMQC、HSQC和HMBC是通过丰度较高的H检测的H , C-COSY,大大提高了NMR方法的检测灵敏度。通过HMBC,可以获得跨越糖苷键的远程H, C相关信息,即相连的两单糖残基间,异头质子与另一单糖残基相连位碳的偶合关系,从而推断单糖残基间的连接顺序和连接位置[ 19]。如从Coprinus comatus菌丝体[20]中得到一岩藻半乳糖CMP3,其HMBC不仅显示出每个单糖残基内(A、B、C、D、E)H-1与C-2、C-3、C-5相隔2键、3键的偶合相关,尚揭示了单糖残基间H-1(A)/C-2(B),H-1(B)/C-6(C),H-1(C)/C-6(E),H-1(D)/C-6(B),H-1(E)/C-6(D)的连接位置。Bao等[21]从Ganoderma lucidum孢子中得到一葡聚糖,其1H-NMR和13C-NMR谱通过HMQC和HMBC得到全部指认,并确定了单糖残基间的连接位置。从Proteus vulgaris O45 中得到一个O-多糖,通过HSQC与HMBC实验,结合其它二维谱,确认了组成多糖的各个单糖的自旋系统[22]。      3小结      多糖为大分子化合物,其结构通常是由若干个单糖组成的重复单元构成,分子内H,H之间、C,C之间的化学环境比较相似,在NMR中的信号重叠严重,因此早期的NMR应用于多糖,所提供的信息很少,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多糖的结构分析主要依靠于化学分析法。   近年,高磁场NMR仪的出现,使原来低磁场NMR仪上不能分辨的信号得以分开,尤其是2D-NMR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提高了谱峰的分辨率,可以提供多糖结构中单糖残基的类型、各糖残基中C、H化学位移归属,各糖残基间的连接位置和连接顺序等诸多信息,甚至可提供某些多糖结构的全部信息。因此,NMR技术在多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解析其结构不可缺少的工具。      参考文献   [1]Borchers A T, Stern J S, Hackman R M, et al. Mushrooms, tumors, and immunity [J]. Proc Soc Exp Biol Med, ): 281-293.
  [2]Wasser S P, Weis A 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substances occurring in higher Basidiomycetes mushrooms: a modern perspective [J]. Crit Rev Immunol, ): 65-96.   [3]Jia L M, Liu L, Dong Q, et al. Structural investigation of a novel rhamnoglucogalactan isolated from the fruiting bodies of the fungus Hericium erinace [J]. Carbohydr Res, ): .   [4]Mondal S, Chakraborty I, Pramanik M, et al. Structural studies of 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s of an edible mushroom, Termitomyces eurhizus. A reinvestigation [J]. Carbohydr Res, ): .   [5]张惟杰. 糖复合物生化研究技术[M]. 第2版.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   [6]Alquini G, Carbonero E R, Rosado F R, et al. 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fruit bodies of the basidiomycete Laetiporus sulphureus (Bull.: Fr.) Murr [J]. FEMS Microbiol Lett, ):47-52.   [7]Dong Q, Yao J, Yang X T, et al.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water-soluble b-D-glucan from fruiting bodies of Agaricus blazei Murr [J]. Carbohydr Res, ): .   [8]Jansson P E, Kenne L, Widmalm G. Casper-a computerized approach to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using information from NMR spectroscopy and simple chemical analyses [J]. Carbohydr Res, : 67-77.   [9]Stenutz R, Jansson P E, Widmalm G. Computer-assiste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oligo- and polysaccharides: an extension of CASPER to multibranched structures [J]. Carbohydr Res, -2): 11-17.   [10] Cao W, Li X Q, Liu L, et al. Structural analysis of water-soluble glucans from the root of 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J]. Carbohydr Res, ): .   [11] Kilcoyne M, Shashkov A S, Knirel Y A, et al. The structure of the O-polysaccharide of the Pseudoalteromonas rubra ATCC 29570T lipopolysaccharide containing a keto sugar [J]. Carbohydr Res, ): .   [12] Urai M, Aizawa T, Anzai H, et al . Structural analysis of an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produced by a benzene tolerant bacterium, Rhodococcus sp. 33 [J]. Carbohydr Res,
): 616-623.   [13] Kondakova A N, Fudala R, Senchenkova S N, et al. Structure of a lactic acid ether-containing and glycerol phosphate-containing O-polysaccharide from Proteus mirabilis O40 [J]. Carbohydr Res ,
): .   [14] Larocque S, Brisson J R, Therisod H, et al.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O-chain polysaccharide isolated from Bordetella avium ATCC 5086: variation on a theme [J]. FEBS Lett, -3 ):11-16.   [15] Xu X J, Ruan D, Jin Y, et al. Chemical structure of aeromonas gum-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from Aeromonas nichidenii 5797 [J]. Carbohydr Res ,
): .   [16] Kocharova N A, Ovchinnikova O G, Bushmarinov I S, et al. The structure of the O-polysaccharide from the lipopolysaccharide of Providencia stuartii O57 containing an amide of D-galacturonic acid with L-alanine [J]. Carbohydr Res ,
): 775-780.   [17] Kocharova N A, Ovchinnikova O G, Toukach F V, et al. The O-polysaccharide from the lipopolysaccharide of Providencia stuartii O44 contains L-quinovose, a 6-deoxy sugar rarely occurring in bacterial polysaccharides [J]. Carbohydr Res , ): .
  [18] Bushmarinov I S, Ovchinnikova O G, Kocharova N A, et al. Structure of the O-polysaccharide from the lipopolysaccharide of Providencia alcalifaciens O29 [J]. Carbohydr Res, ): .   [19] Guentas L, Pheulpin P, Michaud P, et al. Structure of a polysaccharide from a Rhizobium species containing 2-deoxy-b-D-arabino-hexuronic acid[J]. Carbohydr Res, ): 167-173.   [20] Fan J M, Zhang J S, Tang Q J, et al.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a neutral fucogalactan from the mycelium of Coprinus comatus [J]. Carbohydr Res, ): .   [21] Bao X F, Liu C P, Fang J N, et al. Structural and immunological studies of a major polysaccharide from spores of Ganoderma lucidum (Fr.) Karst [J]. Carbohydr Res, ): 67-74.   [22] Perepelov A V, Bartodziejska B, Senchenkova S N, et al. Structure of the O-specific polysaccharide of Proteus vulgaris O45 containing 3-acetamido-3,6-dideoxy-D-galactose [J]. Carbohydr Res, ): 327-331.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核磁共振波谱仪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