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塔防三国志刷活跃中怎么刷S

《三国演义》连环画封面赏评
三国演义连环画拥笃者众多,除了本身名著的艺术魅力,三国的六十余册精美绝伦的封面也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这一张张精美的画作,就不可能有一批又一批的狂热的爱好者们,就不会有三国现在的大众普及率和受喜爱的程度,三国演义连环画的成功大部分归功于封面的创作和装帧设计一点都不为过。
以前有关三国赏评帖子,关于封面赏析的极少,下面就以个人观点和喜好逐册品评,与喜爱的朋友共享。
1.桃园结义
鸿篇巨制的开篇之作,色彩艳丽美轮美奂,让人眼前一亮,欲罢不能,如果三国中只选一幅作为整部的封面,我看就是它了,这张就代表着三国,是三国的名符其实的名片。他的弘美开启了三国各路英雄风云际会的大幕,精美度可排在十大之首。
此封面绘者为刘锡永,徐正平。初版成书于1957年10月(1印18万 58年2印3万)共计21万册 为足本
143页,从第3印开始变为删节版,删除了黄巾军的40余页。
看笔法应是刘锡永的为主体绘制的,把徐正平放在里面,或许是刘取法内页构图以为尊重。
这张封面前面说到色彩,靓丽无比,近远景绯红的桃花盛开得娇艳欲滴,近处的芳草茵茵春意盎然,青石板上白衣刘备绿袍关羽,皂衫张飞,三人呈品字形落座,正面,侧面,半目角度安排视角,尊长有别,高低错落有致,构图可谓匠心独具生动之极。
画面以祝酒来点题,豪情万丈,意气风发,与春和景明的桃园呼应,再看人物,画家以兼工带写的笔墨线条勾勒出兄弟三人在读者心中的固有的形象,既具传统又耳目一新。传神的表现了人物各自的内心性格,三人各拿酒杯,读者仿佛能听到了园子里吵杂的酒令,感受到热闹和喜庆,身临其境。刘备高举酒杯,似在讲述理想和远大抱负,似在讲兄弟情深,又好似要说行酒令..二弟关羽正襟举杯,似有倾听..张飞快人快意,碗口倾斜以示,似乎还没有听完,就等不及的酒已下肚,口称"先干为敬"...张飞的性急直率,关羽的谦恭君子,刘备的长者敦厚&
,一幅小小封面就把三人的性格神态,如此生动的跃然纸上,不得不佩服刘老的国画功力和技艺.&&
壮哉!美哉!
2.董卓进京
初版1957年10月,印量15万。由已故海派画家刘旦宅所绘。这张封面自以为是刘旦宅在其所绘的三国封面中最精细,最用心,最好的一幅,与陈光镒华彩的内页绝对相配,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画面运用电影镜头般的手法,定格凝固了校尉伍孚在殿前上行刺董卓的瞬间,前景实,后景虚,近景突出人物动态,伍孚虎目圆睁衣角飞扬,无所畏惧坚毅赴死的气势,董卓眼神中的惊恐慌乱,俯身力避刀锋,苦苦支撑等待援军,干儿吕布从远处奔袭而来,远处的几个小兵的刀剑出鞘也已预示着主人公身后的命运。几笔勾栏点明发生的地点,也增加的画面的视距空间,整张画面动感十足,刚劲流畅的线条,特别是伍孚的衣纹使整幅画面非常生动,呼之欲出。主体色彩一白一紫,虽不艳丽,但色调沉稳用色老练,精品之一。
1958年5月初版印量15万。此幅封面出自海派画家程十发之手。不少连友误认为是照搬白三国《陈宫与曹操》的原作,其实对比细节,还是有细节差别的,套书中的这张是重新绘制的。这张封面虽不及前两幅刻画精细,但写意笔法平添了些古意。画家以景烘托气氛,把握住内容的精髓,立意高远,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中表现出一种凄苦悲凉的意境。马背上的陈宫低头思索,信马由缰,尾随郁闷前行,满眼的失落,满眼的彷徨,不知归途,不知前方路在何方。。。迷茫的心理通过形体刻画得非常到位。也许是画家对古诗词《天净沙秋思》有深刻的理解和借鉴,才有了画面上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中有画,画亦成诗的意境。
广为流传的经典桥段,1957年9月初版印量20万,这在同年出版的16册中印量是最大的一册,也是三国演义最先出版的一册。封面绘者暂能称为不详,很多人说这不是刘锡永画的吗,但前期经网友zhystone通过放大对比,一二版封面封面与79版封面有很大不同,关羽的面部,华雄的手指,79年的造型笔法和关羽的面部表情才更像刘老的风格,但此时刘先生已过逝,难道新找出的旧稿?老版的未用原作,别人代替品?这些都不得而知。所以简单就下定论说老版虎牢关这张封面是出自刘锡永之手为时尚早,因为此画毛病明显,华雄的左手指画的较拙劣,相信刘老的技艺是不会犯这么大错误的,况且有更符合刘老的风格的79版的做为对比。
这张封面采用的是关羽斩华雄的片段,没有采用大家熟知的三英战吕布场景&
,可能是此节人物较多,篇幅不好布局,也可能是为更好的突出关二哥的勇猛,不见威震诸路反王的猛将华雄也在关羽刀未到胆已寒,自己的兵器已惊慌脱手,只能束以待毙的份了。此役关羽一战成名,也成就了一段温酒斩华雄的佳话。
构图造型基本与内页相仿,两匹奔腾的战马,飞竖的马毛,飘扬的旗角,都为画面增添了动势,锗石渲染底色古意盎然。唯一觉得缺憾是关羽的刀头造型不够厚重,刀尖过细(实战的刀应该不会这样,碰到可能就断了),不像82斤重武器。总体来说此封面还是上佳的。
5.跨江击刘表
1958年4月初版印量18万。绘者刘锡永,先生的封面,善用中远景,画面多以景状物,将水墨写意巧妙有机地糅合在作品中,景深较长空间感强,给人以宏大气势。这与先生善画山水有一定关系。画家的很多幅封面都可以当成山水画来欣赏,跨江这幅就是典型的代表。苍茫天际萧瑟秋风,几丛衰败的芦草,一组溃散的逃兵,箭矢如蝗百舸追击,凝重的笔调苍凉感顿生,是否也预示着孙坚跨江后的命运?佳作之一。
1959年9月初版 印量12.4万& 二版
1963年3月印量8.5万&
两版封面绘者均不详,都没有标注。从这册起分册中逐渐出现多封面,有的是越改越好(比如这册),有的则是越改越差(比如后面的兄弟争王,后面细说)
对比两张封面,一版画的较为拘谨,构图采自内页,做为封面来讲不够精炼有些杂乱,人物中景,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穿着太素,没画出美女年方二八应有的娇羞气质来,算一败笔。姿态也不够美,完全没有宫廷女子娉婷艳丽的本色。看笔法像是出自刘旦宅之手(喜好画红柱子)。&
相反二版则避免了上述毛病,用色明艳,人物刻画细腻,姿态唯美。一说是沈麓元,二说吴冰玉,在没有确切的可信官方资料确认前,一切都还是猜测,还是暂定不详吧,也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以免张冠李戴。
三国是一部铁马金戈的英雄史诗,是男人帮的争斗,激荡轩昂。但即使是最好听的乐曲,总一个调门也会使人亢奋过度。没有了红花的绿色只能算是一片葱茏,少了惊艳。凤仪亭实时的出现就是恰到好处,它是全书为数不多的以女性为主角的章节。她像一曲舒缓的小夜曲,放慢曲调温婉迷人。又像是炎热夏夜的一缕清风,醉人心脾,平复读者那久久激荡的不平心灵。铁血增添了柔情,一位绝代风华的美女,谁人不为之心动?也难怪司徒王允轻易的就使出了连环计,使盖世英雄吕布和手掌江山的奸雄董卓旋即陷入迷局纷争,不能自拔。
二版画面采用近景构图,用色明丽,以红绿为主色,辅以明黄和嫩粉,颜色艳丽夺目。画面左上碧瓦彩亭飞檐一角,点名主题。近景一对俊男靓女,倾述佳情。画中貂蝉,低头颔首,粉面含羞,那一低头的温柔,恰是水莲花般不胜风凉的娇羞。一身盛装分外妖娆,微风舞起的飘带宛如天上仙女嫦娥下凡,美艳无双。近旁的金甲吕布,俊朗英气帅气逼人。执手相看,似在倾述相思之苦,似在抚慰怜爱之情,又似在承诺着海誓山盟。。。。柔情蜜意,上演着一幕英雄美人的佳话。
背景翠绿的芭蕉中隐现出怒火中烧,七窍早已生烟的董卓,肥胖的身躯正竭力向前,恨不得一步就生啖了这逆子。右下一块写意山石,看似随意,实则使画面更加灵动,视觉上保持平衡。董卓在画面中出现也是比一版封面出彩的地方,人物三角纷争刻画也愈加丰满生动。
&&& 精品!十佳之一!
1957年12月初版& 印量 15.9万&
封面绘画,赵三岛,刘锡永。这回确确实实是把 赵三岛写在了前面 ,估计与构图草稿有关,后期描绘还得是刘先生的手笔。
如果说前面故事是草莽英雄之争,那么这册就是直接危及江山的社稷之斗。直接反的是朝廷,汉室天下岌岌可危。前汉有萧何,汉末有王允。真是成也王允,败也王允。刚施妙计安天下,又招虎狼入京城。如果王允能听取大臣们的劝谏,估计也不会身招大祸以身试死来报国了,胜利冲昏了头脑功亏一篑,可惜可叹。
封面采用中景布图,以工笔为主体,描绘精细与内页相称,下边辅以写意草丛稍加点缀,工整中不失生气。左侧画面高大巍峨的宫墙彰显出曾经无上威严的至尊皇权,四名叛将手执利刃振臂高呼,点明主题。半只旗角后面隐藏着千军万马,烘托出杀气。。。画面中一瓦青天使景深变得开阔,很好的平衡了左侧略感压抑构图较满的画面。紧闭的宫门内虽未表现一人,但可以通过气氛感受到宫门内无数人在惶恐,无助和绝望,一场逼宫大戏使得纷争就此愈演愈烈,天下变得更加混沌。上佳!
8.三让徐州
1957年10月初版 印量18万& 封面绘画 刘旦宅 。
这张封面没有先期董卓进京那张惊艳。画面物件稍多(令牌签架显多余),背景屏风上的纹饰表现过于繁复,空间略显拥挤压抑,视角不够通透。色调上用色也稍多,红黄蓝绿咖啡紫黑&
,缤纷但觉杂乱,不够清朗明快。在人物细节安排上还是体现了画家的功力,较好的处理了各人物的位置关系,中心留白,弧形分布都很好的解决了画中人物较多且中近景不好表现的难题。人物神态刻画也较细腻,刘备谦恭礼让,张飞搓手心急,陶谦让贤若渴。。等都生动的表现了出来,画中一方大印也很好的点明了主题。“三让徐州”对刘备来说可谓名利双收,不但成就了仁义君子的美名,使声名远播,还为今后的霸业夯实了基础,逐渐从一方小吏转向了政治争斗的舞台中心。整体中游吧。
9.李郭交兵
1962年12初版&
印量9.5万。这是一本二版中新出现的增册,由一版分册《犯长安》拆分而来,目的为使故事更符合时间发展的前后顺序。
封面绘画,赵宏本。画面比较清新疏朗,笔墨写意独具韵味,没有干涩的感觉。人物神情表现也很好,侍女掩口惊恐,不明就里;郭汜将信将疑,拂袖生怒;郭妻诡计得逞,暗暗自得,都刻画的十分到位。不足的是人物整体写意得过于简单平面,造型有些单薄,有卡通的味道,立体感不强。场景烘托上要精于人物,笔墨淋漓,特别是画幅右下方那只花狗是封面的亮点,也是整幅封面的画眼,交代了交兵的起由,非常生动。狗身体蜷缩,扑地哀嚎,痛苦挣扎,桌子上流淌的饭菜,也增加了画面的灵动,仿佛是时间凝固,定格了瞬间,时空感很强。这幅封面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10.小霸王孙策
此册共出现两张封面,一版封面绘画:贺友直 林雪岩, 57年9月初版 印量18.5万 ; 二版封面 :赵宏本, 63年1
月& 印量 8.5万
本册是三国连画中少有的以吴国孙氏家族个人为主线的单独成篇的英雄传记,从创业到身死,一举奠定了鼎足的基业,可见人物分量所在。一版封面更是提气,两位画家各施所长,双剑合璧成就了这幅精美异常的佳作。无论是构图还是设色,笔墨的精炼都恰到好处,堪称上品。不得不佩服画家的精到和巧妙。画面近处两位战将,一俯一仰扭做一团,厮打正酣,弯曲的枪杆彰显出缠斗时胶着的力度;远处两匹奔腾的战马,咆哮嘶鸣左右分开,各归本阵。远近开合相映情趣,留白的写意背景宏大开阔,仿佛天地间都成了英雄角斗的舞台,草地如茵,色调明快,更增添了血气方刚英雄相惜的豪迈。正是:天地英雄谁敌手?
唯我江东小霸王!& 舍我其谁的霸气。
二版封面采用了后期孙策遇刺的情节,工笔描绘精细艳丽,画幅中孙策中箭拼杀,坚忍威震敌手,但表现出的血性多于霸气,有种英雄垂暮的悲凉感,“霸”气的体现相对与一版的年轻气盛弱了很多,少了那种青春激昂。由于中远景人物神情未充分表现出来,使得主体人物刻画逊色不少,居中的孙策及战马造型感觉些刻意,姿势像在摆POSE,
近景这几个刺客散点分布,描绘得反倒非常出色。另外过于精细的工笔画也与其它绝大多数封面整体的格调有些不搭,精细的有点过了头 。
总体一版封面要胜过二版许多! 二版再版时未采用一版那张,不知是原稿丢失还是其它原因,总觉得甚是可惜。
11.辕门射戟
1958年5月初版印量14万,封面绘者不详。看笔法似乎有林雪岩的影子,背景渲染上与上一张一版封面《小霸王孙策》有些相似。
此集叙述吕布射戟化干戈,勇技退袁军的故事。这张封面也是非常精彩的一张,点题准确。无繁复背景画面干净凝练,近景人物写实精细,细到连锦袍铠甲的纹饰都清晰可见。人物集中分布在右下,左上留空,只用淡色渲染对角线布图,极大限度拉开了画面的视距空间,来体现射程之远。左开右合,体现画家构图的独具匠心之处。吕布微张马步气定神闲,左手搭弓,右手箭已离铉,飞向百丈开外,&
左上空处立一画戟,飞向戟尖的轨迹牵动读者的视点,也恰到好处的平衡了左轻右重的布图重心,使左上方空而不虚,一巧破千金,实在妙极!远处几个淡墨勾勒的小兵振臂欢呼,与近景的人物的精细虚实相间,对比呼应,生动而又灵气。刘关张目不转睛,对结果既是期待又是疑虑,是战是和?悬于一箭&
。左下纪灵紧张得两手五指张开,惶恐亦或惊叹,虽未看到正面,但也通过姿态感知到纪灵的紧张无措,手心冒汗。关张两大高手也成了吕布施展绝技的背景,足见天下第一的勇猛绝非虚传。精品佳作!
1957年9月初版印量19万& 封面绘画 赵宏本
此集讲述:曹操出兵宛城,泡妞误事失大将;典韦醉酒护主,孤身战死寨门前的故事。一代枭将还未有大的建功立业,就因主仆二人好色贪酒,不但丢了已得城池,还稀里糊涂的送了性命,后来曹操不时提起典韦,十有八九是自责之因。如果没有此次意外,典韦这样在曹营数一数二的勇将,定会为曹操做出更大的功绩。可惜了典韦的忠勇,没派上更大的用场。
封面采取的是典韦孤身赤膊,空拳混战的场景,选取这样的画面来表现宛城之战是再合适不过了,这也是三国连册中唯一一幅用群斗场面来刻画的封面,场景渲染异常激烈。典韦手中的兵士被当成铁戟舞成了风车,大片士兵被打倒不能近前,以一敌百的勇猛刻画的非常生动。激烈有余中有些缺憾,主体人物刻画上稍显不足,典韦的形象不如陈履平的内页精彩,略显单薄。典韦身体周围的那几条腿的分布处理得也不算太好,不仔细分辨分不清个数,画面感觉有点乱。如果此处能再好一点,定会大幅提升整幅的精美度。
1957年10月初版& 印量18万& 封面绘画 汤义方
此集叙述吕布身死白门楼的故事。看到这册,没有了前面那些热血沸腾血脉贲张,代之的却是满目的萧杀凄凉,无言的感伤,为英雄的落寂,也为世事炎凉。可惜一代名将未战死沙场,却栽于己曾厚待过的部将。大耳刘备不知感恩雪上加霜,借刀杀人玩于股掌,既报了徐州被夺之恨,也扫除了前途一障。
这是一张极其精彩的封面,无可争议的列入十佳。画面人物写实,近角分布在画幅中心,表现吕布受缚的场面,线条遒劲,姿态生动,非常有震撼力。配以写意,选取白门一柱,城楼一隅,寥寥几笔就交代场景,布局简练剪裁精当。城楼的旗角随风哗哗作响,淹没了吕布的嘶吼求助,孤立无援眼中的绝望。无济于事的努力挣扎,无人追随左右的满目凄凉,都被画家笔墨功力的老道传递跃然纸上。
14.煮酒论英雄
1957年10月初版 印量18万& 封面绘画 刘旦宅
此集又是一个经典桥段,如雷贯耳的书名更是大气磅礴,豪气冲天。
酒论英雄,与其说是指点天下豪杰,不如说是曹对刘的心里试探,交锋暗战。所论虽都是乱世中群起的枭雄,也不过是引玉之砖,真正巨龙,实乃操和备耳。一条隐于云雾,尚未得势,养晦韬光避让再三;一条纵横天际,得志狂傲雄心满满。然,有如神助的刘备凭高超的演技和应变蒙混过关,从此鱼归大海,鹰翔蓝天。
这张封面是刘旦宅所画三国封面中极佳的一幅。可排进前四强(董卓进京,三顾茅庐,煮酒论英雄,截江夺阿斗)。画中人物的姿态对比强烈,表情生动传神,通过俯身拾箸,力图掩饰的慌张偷瞄,把刘备寄人篱下,隐介藏形,惶恐不安的神情刻画得惟妙笔端。曹操的仰身开怀,自负大笑,指点群雄,居高临下的自傲和霸气,淋漓尽致丝毫必现。似观其人闻其声,带读者进入画面。景物描绘也相当出色,左上乌云翻滚雷鸣电闪,身后淡墨晕染白茫茫的一片已水色连天,远处大雨将至之感。桌上樽俎青梅,煮酒正酣,辅以山石亭台增大物距空间。妙品,不愧于书名的佳作!
15.传书救刘备
1959年12月初版,印量 15万&&
封面绘画:张令涛(据考)
这是一本一版独有分册,可谓命运多舛,初版时先是删除了预出的《打鼓骂曹》,后改出此册,在二版时又删之,将其部分内容(30页)纳入到《煮酒论英雄》中。再后来的版本中,《传书救刘备》的分册名和86页画面彻底被删除,从此再无踪迹与读者无缘,成为孤版,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本集承接上集刘备逃离许都,斩杀车胄占领徐州后,担心曹操来攻,向袁绍请求发兵相救,孙乾传书联络袁绍。袁为师出有名寻才子陈琳写讨贼檄文,骂好了曹操的头风病等精彩情节。袁曹结怨,为后来的官渡大战打下伏笔。可以说此集在情节上为后来内容的铺垫,衔接作用不可或缺,后版删除实觉不该。倒是觉得前面拆分的李郭交兵没太大必要,完全可以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情节上算不得太大冲突。一册厚厚的犯长安足矣。
这是一张非常精彩的封面。设色古朴淡雅,景深开阔,非常有意境的画面。夜色朦胧,云暗疏星,如勾残月斜挂苍穹。古木参天,小道急行,马蹄声脆划破夜的寂静。骏马一蹄着地,三脚腾空,由远及近飞奔而来,策马者还不时扬鞭催马,紧张急促传神生动,细腻精巧的布图背景完美的烘托出传书救急的十万火急。景物刻画俱佳,无论笔墨技法,设色构图,还是意境渲染上都显得出类拔萃,一点也不逊色国画大家的作品。如果没有连友考证,真不敢相信是张令涛之作。后版未再现芳容,着实令人惋惜。十佳之一!
16.吉平下毒
1958年3月初版印量 20万& 封面绘画 汤义方
本集叙国舅董承联谋太医吉平计杀曹操不成被满门抄斩的故事。
这张封面是汤义方所绘的8张三国封面中精美度仅次于《白门楼》的一幅。画工精细颜色艳丽,但工不刻板,艳不粉俗,用色笔调协调大气。辅景地板帷幔冷色调淡色渲染,既突出中心人物,又使画面清新雅丽。主角吉平居近,曹操居后,前后拉开空间层次。人物雕琢精细,表情刻画细腻,特别出彩的是两人的眼神姿态尤为传神生动。一个是心中有数,侧卧在榻,抚头装病暗生得意,偷瞄的眼神在指缝中游离,猫捉老鼠放线钓鱼;另一个蒙在鼓里,按部就班,手执药勺实施杀计,提心警觉,回瞄偷觑。两个人物两种心理,通过彼此的偷瞄眼神,被刻画得惟妙至极。衣纹道具同样精细,药炉上雕刻的纹饰,炉下火苗,炉中蒸腾的水汽等细节都被描绘得十分形象逼真,近乎油画写实的境地。精品佳作!
1963年1月初版,印量 9.5 万&&
封面绘画& 颜梅华(待考)
二版增册,由一版千里走单骑和战官渡 拆分而来,加绘40页。叙关羽降曹后在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文醜的故事。
此封面一直没觉得太过出彩,张扬的痕迹过重。画面人物不少的姿势细节不合逻辑,颜良短腿马前冲,手心外翻,大张双臂,与叙述的被偷袭情节相悖,感觉此节内页李铁生刻画得很好,马匹受惊后仰才对。颜良的双手姿势也很别扭,是在做提前投降状?还是在摆姿势?再看关羽,眉眼舞台妆气浓郁,与其它形象反差较大。关羽胯下马鞍的处理也绝对是个败笔,位置颜色不得不让人产生画面错觉,浮想联翩。画幅下面的沙尘滚滚也许画家的本意很好,表现战场厮杀的气氛,可用在这张有些适得其反,因为两人根本没有交手就被偷袭,如果是按内页构图那就绝对切题出色了。画面以墨当色,表现意境,但颜良腰间墨色交代不清,头缨的滞涩,大块墨色渲染的大旗,繁复的旗穗使整体画面颜色灰暗有些凌乱。这种写意及墨色表现在大尺度国画中可能会很震撼,但作为小尺寸的封面来说就会大大降低表现力和吸引力。也许非画家用心之作,与后面的火烧新野的精美差了许多。
画面最大的亮点是关羽的偃月刀表现得很有质感。
18.千里走单骑
1958年9月初版印量2万& 封面绘画 陈光镒 (待考)
三国名篇,全书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耳熟能详的经典桥段。成功的塑造了关羽勇猛无敌的形象,成为忠义的化身。一代猛将世无双,千军万马,斩将如探囊;为报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兄弟情深不相忘,唯思恩义百世敬仰。成就了一代武圣的威名,更被后世奉为忠勇重义的典范,一段津津乐道的传唱佳话。
封面绘画虽未标注,但画面中赤兔天马行空的神采可以确定有陈光镒的手笔在内,马身造型饱满神俊,四肢强健有力,肌肉浑圆,全身披枣骝色的细毛着闪磷光,身躯富有层次的环纹更突出马肌肉机理,爆发的强健,明眸会语魁伟高昂,这些特质神采不是一般人能画得出来的。
画面选取最后一关,关羽斩杀秦琪场面。归心似箭,渡过黄河已曙光在前。人物近景铺陈,两杆大刀交锋对决,赤兔骠骏四蹄开,马鬃飞扬神采来。体硕身躯如火炭,四腿生风绝尘埃。好一个天马行空,俊气袭人!关羽正襟端坐面不改色,信手挥刀神情自若。秦琪自虐,似要还手,人马已倾斜,是躲闪还是力怯?刀到颈项,反正一个结果。豪迈大气,战神的境界!远处虚化的城廓和家眷小车,简单的交代背景,附上半只旗角烘托,突出主题,干净利落。
这张封面是开篇以来第三张关羽正面示人形象的封面,也是在全书所有关羽出现的封面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一幅,最符合心目中那个关羽的形象:卧蚕丹凤,不怒而威,忠勇无敌。以至于后来的影视关羽形象都来源借鉴于此。画的太成功了,不由自主发自内心的赞叹,不愧四大名旦。赤兔追风偃月寒,精炼大气。十佳之一!
正是:生死结义在桃园, 一朝失散为哪般?
委身曹营心在汉, 为寻兄弟觅机缘。
金银美女不过眼, 挂印封金美名传。
千里寻兄志念坚, 重义情深美须髯。
五关六将谁能阻? 匹马单刀走泥丸。
终得艰辛古城会, 侠肝义胆后人瞻。
19.战官渡&
1959年8月初版&& 印量
12.6万& 封面绘画& 不详
三国中以少胜多的三大经典战役之一,叙曹操和袁绍争雄中原大战官渡,曹操采用了许攸之计夜袭乌巢,大败袁绍的故事.
封面选取袁绍败后,退回冀州途中听信谗言,解下佩剑令人去杀狱中谋士田丰的场景。原来一直以为封面场景是大战前的调兵帷幄,对比了内页才知是袁绍战败之后的情节。画面旌旗招展,军士林立,未有丝毫衰败之感,与选取的情节片段形成了反差。内页的此段画面气氛表现得就很恰当:斜倒的帅旗,低头的战马,垂头丧气的兵士,表现出战败士气低落。如果画面选取袁绍(或曹操)出征前调兵遣将的意气风发场景就适合了。要么就是画面画的衰败点更好。
总体来说,封面除了上述气氛与选取场景稍感不符外,绘画还算精细。中景人物辅以青绿渲染草地,画面高远开阔,笔墨用色沉稳古朴,整体中上。
定四州——这幅画风独特的封面,有标注,封面绘者金雪尘。金雪尘的画,中西画法结合,讲求明暗,更讲究透视,亦如一幅油画,整幅不用墨线勾勒,施以全彩,这样的画在整部三国中是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如此画法也是一眼就能辨认的。
当然《定四州》也有遗憾,就是在2003年上美要出版收藏本时封面遗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这幅苏小松的赝品,干枯生涩,书名也重新写过,不及初版。不过好在那幅老版封面仍在世上,小精是不会由此遗憾了。
21.马跃檀溪
《马跃檀溪》——这部书的内页算是王亦秋的顶级作品了,封面自然跑不出老师刘锡永之手,印章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马跃檀溪》封面画——刘锡永。
22.走马荐诸葛
《走马荐诸葛》——说到这个故事的封面,有两幅,另一幅是老版“三国故事”中的,这两幅绘画虽然都那么霸道,但归属于《三国演义》连环画中只有一幅,老版有标注:赵宏本、江南春合绘的封面。那马的神情,真是画绝了。好的作品必有好的构思,原来一直在纳闷,以赵宏本和江南春的功力,怎能绘制出如此神品,直到看了曾经的老版三国故事《走马荐诸葛》后,才知道原来构图源自此幅。“三国故事”的这幅封面神品出自张令涛、胡若佛大师之手,但尽管如此,赵宏本和江南春的那幅也算精益求精了,因此,三国选封,还是保留三国演义中赵宏本和江南春的那幅吧!这样起码不用裁图。
23.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又一个响亮的名字,细品三国的书名,是那么妙然天成,是那么信手拈来,如此书名,又怎能让人忘怀呢!这本同样有标注,外加印章,非常牢靠,封面绘者为大师刘旦宅。
24.火烧新野
《火烧新野》——说到这幅我就火大,上美当年原本打算培养一下年轻人(这是好事,可不该选择三国试刀),于是有了时年31岁的张大经绘制的这本书,从封面到内页全出自其手。当然,换你是当时的社长,你也会毫不犹豫的将张大经的《火烧新野》换掉。
于是有了这1961年11月仍打着一版一印的新《火烧新野》(内页为吴志明、叶之浩绘),当然,封面也由汤义方进行了重绘。
可怜的封面,怎么总丢啊!《火烧新野》封面又不见了,但可爱的是颜梅华又及时绘制了第三张《火烧新野》的封面,纵观《火烧新野》的三张封面,发现越画越好。因此,封面选择上首推颜梅华绘制的这幅。
当然,这里还漏一幅上美2009年出版小精装三国故事时新临的《火烧新野》封面,画工很差,这里就不再考证了,仅作为统计吧!
《长坂坡》——刘锡永大师的巅峰作品,我无比钟爱。内页为刘锡永,封面画当然也是出自刘锡永大师的手笔了。
26.舌战群儒
《舌战群儒》——不多说,内页是汤义方,封面也是,画风也显而易见。
《群英会》——这部《三国演义》中封面最多的分册,至于封面到底有多少,很多连友认为是四幅,哈哈,这都还漏一幅,应该是五幅。第一幅封面出自何人?目前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是凌涛画的,存疑了。
《群英会》的第二张封面,连友提到最多的是陈履平和赵白山,纵观三国封面,发现这第二张封面与《取成都》的第二张封面画风高度的一致,必出自同一人之手,绘画风格绝不是陈履平的,也不是赵白山的,尤其是个性的构图和人物衣纹的勾勒,确定为董天野作品。
1979年三版三国之时,第二张封面也不见了,于是韩敏为之绘制的第三张封面,韩敏画风立体感很强,尤其是铠甲,充满了金属质地,《群英会》真是汇群英啊!封面相比是越画越好了。
封面虽多,但都还不是《群英会》最棒的封面。时间到了1983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开始出口了,首选的英文版三国连环画就是这本《群英会》。出口嘛!是展示国力的时候,当然要认真负责了,韩敏又在自己绘制的《群英会》封面基础上再次精绘,于是就有了这24开的外文版《群英会》封面了。
这张封面构图与第三张几乎一致,但精细度则大不相同,周瑜换了发束,换了鞋,加上了前襟,后面的帷帐加上了绣纹。因此,这张封面才是《群英会》最美最美的封面。
要强调的是这幅英文版《群英会》封面不是韩敏新绘的,而是韩敏在自己绘制的第三张《群英会》封面原稿上修改的,是同一张画。这也是这张原稿不在三国原稿里的真正原因,当时没丢,只是重新归类到外文版连环画里了,望上美找找,或有所得。即使这幅封面画原稿丢失也无妨,用24开英文版缩印,效果也会不错的。这里强烈推荐一下。
当然,上美出版的书太多了,在2003年出版《三国演义》连环画之际,忘却了还有英文版《群英会》的封面,于是就有了苏小松临摹韩敏的这幅,绘画还是那么的不堪。
28.赤壁大战
《赤壁大战》——这部曾被多次搬上银幕的历史大片,被演绎的最精彩的一次还是连环画,是老一辈画家们用笔尖把他拍摄出来的。
回望三国演义连环画的成就,从出版至今也一直影响着影视界。电视剧的导演们想排好三国,就必须拿着三国演义连环画来寻觅特型演员,老三国电视剧如是,新三国电视剧亦如是,三国演义动画片如是,日本的三国志动画电影更彻头彻尾如是。
不多说了,这幅初版的《赤壁大战》封面绘者依旧是刘锡永,那个在老画家圈中备受尊敬,在《三国演义》连环画中立过赫赫战功的大师——刘锡永。
与《群英会》一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在1983年出版英文版三国连环画时也出版了这本《赤壁大战》,但完美总是与遗憾并存,出版之时这张刘锡永的封面遗失了,于是仍由韩敏绘制这本英文连环画的新封面。但功力却无法与刘锡永比肩了。
2003年之初,上美为了保证收藏版三国演义连环画的封面清晰,于是又找来苏小松临摹了初版的《赤壁大战》封面了,严格的说,这幅苏小松还是很努力的,是他三张三国封面临摹画中相对最好的一次,但他临摹的是刘锡永,而刘锡永又是那么的不可临摹。当你细细品味刘锡永作品带来的震撼后,这张新封面竟变得那么不值一视了,删去他吧上美。
《取南郡》——这幅封面绘制的非常精美,尤其是周郎胯下那匹圆润的大肥马,非伯乐现世也定当能识。这幅封面因有王亦秋的参与,因此与汤义方其他的封面还是小有区别的。好在有标注,不然想两人都猜中,怕是要费些工夫了。《取南郡》封面画:汤义方、王亦秋。
《战长沙》——封面绘者刘锡永,那方印章已说明一切。刘锡永的印章几乎没有变换,仅那一方“锡永所画”的印章,就令人百看不厌。随着三国演义连环画封面大幕的拉开,脑子里出现最多的一个人名就是刘锡永。现下看来,对于如此举足轻重之领军人物,获不获奖对他来说是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大师,就是大师,坐三国而小连坛。那些三国演义中尤为重点的封面多半为刘锡永所画,想来不是偶然,定是时年上美的有意为之。
说到《战长沙》,之前很多人都说她与《空城计》和《火烧新野》一样,是初版画的与整体不符,因此推倒重画的,可我看张大经的《火烧新野》确实与整套三国不符,但《战长沙》和《空城计》我实在看不出来哪里不符。在整理封面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说法一定有误,因为张大经《火烧新野》是1959年出版的,替换时间是1963年,替换后的吴志明、叶之浩作品仍然是一版一印(即老版初版三国)。而《战长沙》替换时间是1979年。不但不是同一时间,而且前后近二十年。不禁要问,什么书需要看二十年后才会觉得画风不一致,需要替换呢?因此,这里面一定另有隐情,可能是其他别的什么原因。但起码《战长沙》和《空城计》这两本是因为画风不符的说法可以推翻了。
再说这本1979年的《战长沙》吧!由于最初接触三国时看到的就是这本,也正因为此,三国在我心中逊色了不少,我是认画不认人的,不是大师的作品都优秀,而是作品优秀才大师。这第二张《战长沙》的封面绘者是徐正平。这本新绘作品从内页到封面都与初版无法比肩了。对了,此版也重写了书名,但从书法角度来看,还是初版书名最棒,尤其是那“沙”字右边的一点。
《甘露寺》——这个凄美的传说,是《三国演义》小说让她记于文字的,但让此地名再度辉煌的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甘露寺如今香火旺盛,住持应感谢上美。这幅封面的绘者毫不存疑,是刘旦宅大师之手笔。
32.三气周瑜
《三气周瑜》——这部谬误很久的书登场了,之前很多连友及藏家都将此册的封面绘者定为汪玉山,像是由内而外定的吧!因为三气周瑜的内页就是汪玉山画的,可一是汪玉山不善封面,再有就是翻遍内页,竟无一神似之处,因此该幅封面绘者可以完全排除汪玉山了。那么《三气周瑜》封面的绘者会是谁呢?通过比对三国其他分册封面及内页画面,发现这一笔法、这一神情,在陈履平作品中是很常见的,尤其是《战宛城》内页中的兵士。但再看画面中周瑜服饰的画法和翻飞的甲胄裙边,又有张令涛的笔意,且张令涛的感觉似乎更浓些,实在是不好拿捏了。暂且把《三气周瑜》封面画的作者定为张令涛吧,当然这个结果是存疑的。
《反西凉》——这部重头作品,不用多说,封面画刘锡永作品,说话的还是那方印。这册也重写了书名,同样不及初版。
34.张松献地图
《张松献地图》——老版有标注,封面画作者刘旦宅。
35.截江夺阿斗
《截江夺阿斗》——老版有标注,封面画作者刘旦宅,画面右上方还有那方“旦宅”的印章。
《落凤坡》——这部书的命运就如同书名一样,再二版时就消失了,这张封面可是赵白山少有的好作品之一啊!好在曾经标注过,独可惜了那张封面原稿,现已不知去向。《落凤坡》封面画:赵白山。
《取成都》——又一部封面绘者惯性错误的连环画。之前对她的封面画作者定性最多的就是汪玉山了。原因与《三气周瑜》一样,因为内页是汪玉山所绘,这里可以肯定的说一句,整套三国演义连环画的封面绘画,汪玉山从未参与过。那么,这张初版的《取成都》封面作者既然否定了汪玉山,那她真实的绘者又是谁呢?我们可以仔细看看封面画上的那两个马头,再比比《落凤坡》和《战官渡》,相信大家会豁然开朗的。无论是远处的山影、人物、马眼、马鬃还是马小腿的的暗色,都是那么的一致,这幅封面的迷已经完全解开了。没错,初版《取成都》的绘者就是《落凤坡》的绘者赵白山。
下面要好好谈一下《取成都》的这第二幅封面了。这幅封面是那么的出类拔萃,光彩耀人啊!敢以人物特写来交代封面,且人物被刻画的雄姿英发、霸气十足。初版封面较之而言,则显得那么的柔绵无力,这幅封面原稿尚在,也是我此次向上美推荐的启用封面。
然,这幅封面被多少人误判啊!错误一留就是50余年。她的光环一直被连友们错套在另一个人的头上,这个被错误认定的人就是刘旦宅。细想,这个错误尚可以原谅,因为这张封面的绘者画风与刘旦宅是那么的相似,但错误总归是错误,因为,这幅封面绘者的归属目前已被绝对的印证下来。这也是我之所以开此帖的动力所在。那么她又是谁呢?
他是少有的爱给马儿扎小辫的人,他是少有的爱给马儿扎尾巴的人,他是唯独愿给马嘴画毛的人,他笔下的人物圆圆润润,略透俏皮,衣纹平平整整,孩童多是以刘海遮额。不错,就是董天野,定是董天野,必是董天野,没有悬念。董天野的画作和刘旦宅的虽有几分相似,却有着质的不同,这样的封面是敲定的封面。
《单刀会》——这本书是在一版中没有后来又单独拆分出来的分册。仅这书名看就足以让她独立成册了。这出戏如不单唱还确实是有些可惜,冲这拆分出来的名字,就值得对上美当年那批老编辑们由衷的敬佩,大社就是大社,不愧是大社,而为这一封面挥毫泼墨的就是刘旦宅。刘旦宅的印章不似刘锡永,多已不同印章留之,或曰“旦宅”,或但入一个“旦”字。较之《董卓进京》封面,此封面似潦草许多,但就这寥寥的数笔已经把关二哥那份从容、那份淡定描绘的淋漓尽致了。
39.威震逍遥津
《威震逍遥津》——这一书名真是屡叫不爽啊!二版三国时《威震逍遥津》已更名为《濡须之战》了,上美是因为删了页才改了名,还是因为什么,我不清楚,但那濡须口战役是直到九十余页以后才提到的啊!因此,强烈建议此书恢复初版书名。这么大部头的分册,承担他封面画重任的自然是连环画大师中的大师刘锡永了。
日,刘锡永大师不幸因病逝世于南宁市,享年60岁。时间到了6年后的1979年,上美决定三版三国。然,整理资料时才发现丢失了一些封面原稿,《威震逍遥津》封面亦在其中,此时刘锡永大师已不在人世了,怎么办?好在还有样书和一批老画家,临摹一张吧!担负起这个新《濡须之战》封面画临摹任务的是谁?有很多人根据“在未标注的情况下,内页绘者即封面绘者”的原则判定是严绍唐。答案是否定的,这点一观内页便知。再拿赵宏本独立创作的《走麦城》封面来看,凹陷的马脸,重色的马鼻和马腿,尤其是下方的芦苇叶的枯墨笔法,是那么的一致。虽是临摹,其个人特点却也彰显无余。因此第二张《濡须之战》封面的真正绘者确定是赵宏本。对于此幅封面画,赵宏本虽临出形,却未临出神儿,因此,封面择取上,当然首推刘锡永大师的封面画了。
《左慈》——这本上美当初画了,却不敢加入三国的作品登场了,《左慈》今见于上美的“三国故事”,如果仅单单是涉及了《三国演义》原著中神话的那段故事,我就不推荐了,但她故事涵盖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曹操为封魏王斩崔琰,造魏王宫等内容,属《三国演义》连环画前后接续的重要内容,为同时期赵三岛绘制,原著缺失之重要环节。既入《三国演义》,则需定名为《左慈戏曹》,这个书名同样是这出戏最响亮的名字了。封面绘者已确定,为刘旦宅绘制,技法上可以参照初版《屈原》和《绒花记》封面,一比即明。
《定军山》——这张封面问题较大,之前大家几乎异口同声的认定她的封面作者是内页作者朱光玉,要说明的是,朱光玉同汪玉山一样,从未参与过三国封面绘制工作,当然比对内页也可以说明问题。不破不立,还是先否定掉朱光玉吧!至于是谁绘的?细细的品味一番,略略透出几分张令涛的笔意,由于目前论据不足,我们这里暂且存疑吧!
1979年三国三版,《定军山》封面也遗失了,于是由韩敏重绘了这第二张《定军山》封面。韩敏此幅封面画还是劲道十足的,可初版封面画的景致实在令人悦目,因此,该部封面画首推初版。同时,1979年的书名是重写的,效果远不及初版了。
41.水淹七军
《水淹七军》——这名一听到就知道他的分量,担此封面之人,上美定是早有打算,非刘锡永大师不能尽其味。刘锡永大师的笔触千变万化,每一张封面的风格都各有不同。为表示对《水淹七军》故事的重视程度,刘锡永大师选择了绢面绘制,这也是50余年后这幅作品色调变暗的真正原因了。三国看的越深,就越无比崇拜刘锡永大师,向大师致敬,刘锡永大师——千古!!!
《走麦城》——关二哥败了,更是三国终结的前兆,曹操一生最敬重的人“汉寿亭侯”,用一句李白的诗句来形容关公的傲骨吧!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关公者,时之英雄也。陈寿号之“威震天下”,又谓之“国士无双”。走麦城者,英雄之败也。盖此时已至穷途末路,令人惋惜。曹操得其头颅后接以檀木,以诸侯礼厚葬之。曾叹曰:“仅云长一颗人头便可动荡三国”。承载这一封面工作的是赵宏本。那苍凉枯暗的笔墨倒也描绘出了一番别样景致,值得称道。
43.兄弟争王
《兄弟争王》——又一个错误很久的封面登场了,这本书的初版封面绘者50年来,说的最多的就是陈履平了,原因和以往一样,因为内页是陈履平画的。但君不见如此画风,与陈履平的区别之大,着实无关了。《兄弟争王》的封面绘者是谁?您要看了《战官渡》、《落凤坡》和初版的《取成都》封面就一目了然了,尤其是对人物面部的画法,高度一致。初版《兄弟争王》封面画作者赵白山。
可怜的《兄弟争王》,在1963年二版的时候,封面遗失了,接这封面重绘任务的是刘旦宅。刘旦宅哪都好,唯独是这张封面绘的糟糕了些,与其之前绘制的《董卓进京》简直是无法同日而语。这张封面在刘旦宅绘制过的三国所有封面中,算是相对最差的了,无论是构图还是设色,都很不悦目,亦或是刘旦宅大师当时心情不好吧!因此,《兄弟争王》首推初版封面。二版也重写了书名,但还是初版的书名更漂亮。
44.刘备征吴
《刘备征吴》——又一个惯性错误很久的封面登场了,这本书的封面绘者说的最多的就是其内页绘者蒋萍了,可是蒋萍从未参与过三国封面画啊!且其画风也完全不符,八竿子打不着的一张封面啊!《刘备征吴》封面根据设色、人物钩线、甲胄、束甲丝绦等画风来判断,《刘备征吴》封面绘者:张令涛。
45.火烧连营
《火烧连营》——这本书的封面真是扑朔迷离,有说是蒋萍的,还有说是沈麓元的。肯定是都没谱了。横向比对后发现,在所有三国封面中,这幅《火烧连营》的封面无论是行笔还是在设色上都与另一张封面全然相同,尤其是马,鬃、缰、眼、口,简直就是亲兄弟,一眼就能看出是一个娘生下来的。他那兄弟封面就是《七擒孟获》也就是曾经的《诸葛亮渡泸水》。因此,提到《火烧连营》封面就必须提到《诸葛亮渡泸水》封面,“知其一则明其二”。而《诸葛亮渡泸水》封面有说是陈履平画的,竟然还有说是陈光镒画的,这等画风即便是拿陈光镒80年代后期的作品比较也全然不同啊!
接下来的求证工作则很费了一番功夫,反复研究,反复比对,由于资料的限制和主观的引导,使得越陷越深越迷茫。思绪交杂,如飞浪般翻滚横流,看那山石、人物、马匹、构图、用线、用色、细节处理等等等等,似曾相识,突然闪过赵白山的那几幅封面画:《落凤坡》、《战官渡》、初版《取成都》、初版《兄弟争王》,就是他,完全一致啊!
目前赵白山三国原稿仅存3幅,见于明信片,但这也足够看清了。尤其是《火烧连营》的人脸与《战官渡》的人脸一模一样,《七擒孟获》的山石与《战官渡》的山石画法一模一样,当然还有八撇胡、黑马腿等等太多可以验证的画面了。原来对赵白山的特点不了解,通过这次正名后,对赵白山的画风可以了解九成了,他的封面确实不少啊!足足7幅,还有一幅后面会提到的。至此,《火烧连营》和《诸葛亮渡泸水》(即《七擒孟获》)两册封面正式确定,绘者敲定为赵白山,不再存疑。
46.安居平五路
《安居平五路》——可以稍稍的缓口气了,因为这幅封面画有标注,绘者汤义方、卢汶,能明显看出,以汤为主。
47.诸葛亮渡泸水
《诸葛亮渡泸水》——封面画刚刚说过了,作者必是赵白山。这里多说一句,初版《诸葛亮渡泸水》书名下方的龙纹是倒的,也就是说您不可能有这册正龙纹的初版书。
《天水关》——又盼到刘锡永大师的封面作品了,对了,前面说的上美2003年收藏版三国《虎牢关》书名是重写的,其中虎牢关的“关”字用的就是这本《天水关》的“关”字。
《擒孟达》——标分明,封面绘者陈履平。如今册名已重书,效果远远不如初。
《空城计》——这个错误一留就是50余年啊!有说是内页绘者钱笑呆、徐余兴的,也有说是汪玉山的,照旧,先纠错,再找人。三国演义连环画封面,钱笑呆、徐余兴、汪玉山等人根本未参与过,当然画法也完全不符。那《空城计》初版封面绘者是谁?我想我一说您一定会豁然开朗的。那天青色的蓝,那远处的山影,那黑黑的马小腿,那道童,那诸葛亮的小胡子。没错,初版《空城计》封面绘者就是赵白山,必须的。
1963年的二版三国,由徐正平同志重绘了整部《空城计》内页,新封面则由赵宏本进行了重绘。这版内页是失败的(相对整部三国风格而言),但封面是绝对成功的。恬静的诸葛亮仙风道骨般的抚着琴,远处烟尘滚滚,杀气漫天,幽静中透着一股躁动,如此意境,算得经典三国封面之一,首推之。
《赚曹休》——张大经的封面太个性了,但这张标注了的封面俺还是认可的。
52.姜维献书
《姜维献书》——前面已多次提到过了,这个与《辕门射戟》为同一个人绘制的封面,如此功力刘锡永必然参与其中,或再有张令涛之笔墨,让她存疑吧!
53.智取陈仓
《智取陈仓》——这个烫手的山芋,搞了我几夜未眠,这张封面无一人是正面,那色彩斑斑斓斓,人物似工又草,不与类聚。是谁啊?一到这种拿捏不准的就想到沈麓元,因为沈麓元对连友来说,算得上是未知数。或为沈麓元、张大经、或为沈麓元,存疑吧!
《八阵图》——初版封面有标注还有印章,真是太保险了,封面绘者刘旦宅。
二版的《八阵图》改了书名,曰《八卦阵》,随之一起变动的还有封面,常常在想唐代大诗人杜甫的那首《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如此好名,改他作甚。
可惜了刘旦宅先生,初版封面在先,因此也没有了对决的机会,只能被动选择挑战的对象了,而这次挑战他的恰恰是画风和他近似的董天野。可惜《八阵图》的封面不是《董卓进京》,这次董天野以绝对优势获胜了。之前说过,董天野喜欢给马嘴画毛,喜欢在马屁股上多勾上一笔。二封《八卦阵》封面画绘者确定为董天野。话说回来,董天野平日里那些连环画作品到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他在三国演义封面中的表现是绝对值得称道的。这本书,强烈推荐启用董天野的二封,并恢复初版《八阵图》书名。
55.诸葛妆神
《诸葛妆神》——内容就是诸葛亮妆扮为鬼神,妆扮——化妆打扮原意;装扮——妆扮之引申意。上美这把又画蛇添足了,还是那句话,改他作甚。这一充满国画意境的霸道封面作品,当然出自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国演义连环画首席带头大哥刘锡永大师之手。强烈建议将书名的“装”字改回去。
《五丈原》——封面真简单,简单到上下全白,就一溜纸条上画就够了,这幅封面作品今天看来倒也风趣得紧,但在当年,这幅封面不仅让连友遗憾,更让上美遗憾啊!张大经想赖账不承认都不行,就是他画的。
1963年三国演义要二版了,上美找了一下封面原稿,发现《五丈原》怎么没丢呢!太奇怪了,丢了多好啊!算了,就当他丢了吧!于是由汤义方泼墨绘制了这二版的封面,这本《五丈原》由于初版书名不理想,也一并重写了二版的书名,当然,这里强烈推荐二版封面和二版书名。另外,再次强调,二版时,张大经的那张五丈原封面真的没丢。
57.政归司马氏
《政归司马氏》——他的封面是那么的不可模仿,胡老终于动手了,在张令涛和胡若佛合作的作品中,大都以张令涛、胡若佛共同构图,再由胡若佛勾线设色完稿的。这个以国画出身后涉入连环画创作的老字辈超级大师,在当时的知名度是所有连环画家望尘莫及的。张令涛年长胡若佛5岁,又是胡老的黄金搭档,参与别人作品胡老都不计较署名,张令涛的就更不必说了。但参与封面画调整润色和主笔还是有根本区别的,从这幅《政归司马氏》的封面线条、色彩来看,胡老不是简单润色,就是胡若佛主笔完成的。在胡老的浩瀚作品里,这些作品只是沧海一粟,署名对胡老来说自是不会计较。但他不计较了,我们还要还原事实。《政归司马氏》封面画作者:张令涛、胡若佛。顺带赋诗一首以替胡老鸣冤。
《悲若佛》
苍天大地两蹉跎,
万古风流一线说。
不怨浮云作秋水,
只恨胡老化窦娥。
《铁笼山》——又说到《三国演义》连环画的带头大哥刘锡永了。1958年,也就是刘锡永要调入广西的前些日子。时年44岁的刘锡永,此时的绘画功力早已锤炼的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了。这一时期的刘锡永,驾驭连环画的理念已经让所有画家感到可怕了,在刘笔下,已经完全模糊了连环画与国画的概念,他不惜以国画之笔墨泼与小小的连环画封面之上,俨然一派“方寸之间,览尽天地”之景象。如此功力可谓大才之小用,那些画家们就算再练一世也无法与之抗衡。
此时的刘锡永更似一朵无形的大手,压的那些画家几乎透不过气来,不是不想争,是连争的念头都不复存在了。刘锡永封面画上所透出的那份灵气,即便是在那些历代绘画大家的作品中也是显见的,正如这本《铁笼山》之封面。这种千古作品,不是时局左右,是永远不会出现在连环画封面上的。就像现下的改装车内置了飞机的发电机一样。大师啊大师,你那笔墨之间的高古景致,让我无限心怡。
望《铁笼山》之封面,不禁想起了一段来:相传李白死后,一诗人义愤不服其才,来到当涂采石江边,对空高吟两句曰:“何人江上称诗伯?锦绣文章借一观。”此时狂风大作,高空中回荡两句,对曰:“夜静不堪提绝句,恐惊星斗落江寒!”王者就是王者,再拜刘大师!此册也重写了书名,功力却远逊于初版。
《讨司马》——《三国演义》连环画对这本书的初定名原为《义讨司马》,实际出版时删去了“义”字,这“义”删的好,三国、东周哪来的什么义战啊!这个有标注,封面画汤义方。汤老的笔墨极具书法意蕴。
到了1963年的二版,《讨司马》按部就班,但这版之后,她就没那么幸运了,到了1979年,在上美计划删掉的12本三国连环画里,《讨司马》亦在其中,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的1987年12月,上美决心补足这删去的12本,名曰“增补本”,至此,这本时隔20余年的《讨司马》才重新面市,此次面市,上美是严谨的,核对发现《讨司马》的书名题字与套书风格略有偏差,不够大气,于是此版正式重写的书名,当然,这版1987年的书名也是我首推的。
60.姜邓斗智
《姜邓斗智》——封面画有标注,作者:沈麓元、卢汶,尽管是两人之作,但水平还是普普通通,不过缩小了看,倒也将就,看来天赋这个东西,还真不是人多就行的事。
61.姜维避祸
《姜维避祸》——的封面作者有标注,封面画作者林雪岩,《三国演义》连环画封面中,林雪岩的作品真是太少太少了,这个曾与刘锡永多次合作的画家,也算是不枉相识刘锡永一场,总算学到不少,这幅佳作中多多少少能看到刘锡永的影子。如果未与标注,我会毫不犹豫的想到刘锡永头上,此作上品.
《偷渡阴平》——这本和《三国演义》连环画有着千丝万缕的书,无论如何是避不开三国独谈他的,是他敲开了《三国演义》连环画的大门。封面上的一号人物是邓艾,是个结巴,成语“期期艾艾”便由此而来。口吃则心明,整部《偷渡阴平》是刘锡永先生早于三国之前独立完成的,其笔下的山石奇巧秀丽,邓艾更是英气逼人,这一经典封面是万万不可错漏的,我欲与此封面起上一名,以慰平生。曰“江山一指万年青”!
62.二士争功
《二士争功》——1961年6月,随着这部书的出版,三国演义连环画大幕终止,而终止这一大幕的人正是拉开这一大幕的人——刘锡永。回视1957年9月,《三国演义》连环画的第一本面市,正是刘锡永的《虎牢关》,诚如落花流水兄所言“《三国演义》连环画自刘锡永始,至刘锡永止”。人物设计主要工作也是靠他,因此不得不感叹刘锡永的魅力啊!
和之前《偷渡阴平》交织最密的,就是这本《二士争功》了,严格意义上讲,《二士争功》是一部草草了账之作,草到他都不算一部独立的作品。因为他里面的多数篇幅根本未画,用的就是《偷渡阴平》的内页原稿,只根据情节草草补绘了些内容。刘锡永,一个那么严谨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之前说过了,大家应该能够明白的。1958年,刘锡永离开了上美,举家迁到了广西,而此时《三国演义》连环画仍在进行之中。到了1961年,三国演义连环画的各个分册都已敲定,唯独这本《二士争功》却迟迟未能启动,因为刘锡永大师之前画过《偷渡阴平》。三国演义是上美当时策划和投入工作量最大的套书了,套书的《二士争功》绘画质量是要超越《偷渡阴平》的,谁来接此任务?谁能来接此任务?若上美之前从未出版过《偷渡阴平》还好说,可他出版了,标杆似的立在那里,又不能再让刘锡永调回来,怎么办?这一犹豫竟是一年。最后考虑的结果是——就用《偷渡阴平》的内页!可还不行,按脚本接续来看,《偷渡阴平》的多数内页是完全能符合《二士争功》内页需要的,但还需要对《偷渡阴平》内页进行增删,删是没有问题,可增怎么办?一番和泥后,才有了今天大家看到的《二士争功》。她的内页,至今让人困惑不已。显然上美当时是没有底气让已调出上美社的刘锡永再绘制一整部《二士争功》的内页了,因此对内页增加部分有两种猜测:一是上美将需要俺《偷渡阴平》风格增加的内页脚本寄给广西,刘锡永怀着忧愤草草画完,再寄回上美;二是《二士争功》内页增加部分根本就不是刘锡永所为,而是上美的某个画家根据《偷渡阴平》风格草草临绘的,里面有大部的《偷渡阴平》内页,当然署名还是刘锡永了。至于究竟如何,斯人已去,也不得而知了。
但细细观察会发现,《二士争功》内页的长宽比例与《偷渡阴平》的有所不同,因此在用《偷渡阴平》原稿加入《二士争功》时少部分是拓高了内页,更多的则是裁切了两侧,还希望上美能只拓不裁。再有就是,上美没有一稿两印的习惯,怕整乱,因此《偷渡阴平》与《二士争功》重复的内页,原稿都放到了《二士争功》上,现在的《偷渡阴平》则以打样稿印刷了,清晰度自然是略低于《二士争功》了。综合比较这两册,都有漏页,实为可惜,当以全部合册后,再一分为二。此之,内页幸甚、封面幸甚!
从上美当年对《三国演义》连环画的组织策划来看,刘锡永不止是三国演义连环画的领军人物,更是上美所有画家的领头人,俗称带头大哥。当然,带头大哥不止他一个,还有一个就是胡若佛了。这两个人不止是我们敬仰膜拜的人,他们也是当时所有连环画家敬仰学习的人。对于他们而言,问题就不是获奖不获奖的问题了,他们更让其他画家们消沉。他们的存在会让上美所有画家再难有出头之日,这也是刘锡永大师1958年为什么会被调到广西的根本原因了。
63.三国归晋
《三国归晋》——这是《三国演义》连环画的最后一册封面,也就是大结局了。虽说是《三国演义》连环画的最后一册,可他确是完成较早的一册,成书于1957年12月。这种重部头的分册,胡若佛大师怎能坐得住,于是与张令涛合绘了这册的全部内页及封面。这对黄金搭档完美的给《三国演义》连环画画上了一个句号。
胡大师的线条是连环画史上独一无二的,《三国归晋》和《政归司马氏》这两张封面的成稿是在1957年到1958年期间,而这一时期正是张、胡合作的最鼎盛时期,《杨家将》也是1958年开始创作的。因此这两幅封面就不单单是胡润色的问题了,毫无疑问,线是胡的,胡的毛发若不亲自提笔,张是绝对画不出来的。
当然,封面画的归属上胡老依旧谦虚,虽是胡若佛主笔设色完稿的,但也只印了张令涛一人的名字,正如《杨家将》前三册封面署名一样,胡老总是把光环留给别人。对于胡老而言,更多的不是占着谁,而是罩着谁。张令涛,胡老是罩定了。但我们这里要还原事实,《三国归晋》封面画作者:张令涛、胡若佛。本着对胡老的无限敬仰,再赋诗一首以吟之不平。
《叹若佛》
若佛铁线世无双,
桃花零落柳丝长。
惹得春风吹几许,
易把胡去改姓张。
最后再谈几个事儿。首先,《三国演义》连环画待考封面远远不止17幅,康伟先生曾经谈到的17幅无头封面仅指初版《三国演义》连环画中的封面,二版、三版等封面未计入其中。其次,我并没有说自己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只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确定下来和存疑的封面而已。武断在这用不上,因为只要你给出未确认封面答案了就是武断,如果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自己臆断的答案,形如不说。当然,此番也确定下来了很多之前的糊涂帐。下面,我再把此次确定的和存疑的列一下,最后排除看看真正存疑的究竟有几本。
此帖之前,除全部标注或印章等已绝对确定的封面外,待考封面如下:《凤仪亭》一封、《凤仪亭》二封、《李郭交兵》、《小霸王孙策》二封、《辕门射戟》、《传书救刘备》、《千里走单骑》、《战官渡》、《群英会》一封、《群英会》二封、《群英会》四封(英文83版)——此封面的认定对《三国演义》封面的意义非常深远、《三气周瑜》、《取成都》一封、《取成都》二封、《威震逍遥津》一封、《濡须之战》、《左慈》、《定军山》一封、《兄弟争王》一封、《刘备征吴》、《火烧连营》、《诸葛亮渡泸水》、《空城计》一封、《姜维献书》、《智取陈仓》、《八阵图》二封、《政归司马氏》(虽有标注,但修订漏载胡若佛的意义重大)、《三国归晋》(虽有标注,但修订漏载胡若佛的意义重大)。
此帖过后,《凤仪亭》一封经落花流水、康伟等资深连友讨论,绘者基本可以确定为刘旦宅了。《李郭交兵》封面和二封《小霸王孙策》无疑义,为赵宏本所绘。《传书救刘备》封面出自张令涛之手,也可以确定了。《千里走单骑》封面前面论述过,作者陈光镒,即便是与他人合作也绝对是以陈光镒为主。《战官渡》封面,这个前面论述的非常详尽了,作者赵白山,绝对没问题。《群英会》二封,绘者董天野,那独有的衣纹与二封《取成都》完全一致,这个可以确定。《群英会》四封(英文83版),此次不但挖掘遴选出了这幅最佳封面,还肯定了他是在韩敏《群英会》三封原稿上改的,对三国演义的意义非常深远。《取成都》一封作者赵白山,这个前面已经比对的非常详尽了,该封确定。《取成都》二封作者董天野,非常确定。《威震逍遥津》一封作者刘锡永,康伟先生也通过了解印证了此封,再有我这次上的这张封面非常清晰,可看出笔意。《濡须之战》封面为赵宏本临摹刘锡永作品,因此不能完全用构图等判定,我个人认为没有问题。《左慈》封面刘旦宅,大家一致通过,确定。《兄弟争王》一封作者赵白山,这个通过比对绘画风格,可以确定。《火烧连营》封面与《诸葛亮渡泸水》封面作者赵白山,完全确定。《空城计》一封作者赵白山,这个比对到位了,确定。《刘备征吴》封面绘者为张令涛,可以确定。《火烧连营》和《诸葛亮渡泸水》封面绘者赵白山,这个心结彻底解开了。《八阵图》二封作者董天野,这个连悬念都没有。《政归司马氏》和《三国归晋》百分之百为胡若佛手笔,标注有漏项,确定这个没有问题且意义重大。
好了,除了上述封面外,真正存疑的封面就只剩以下这些了,但对于以下这些封面,此次也提供了很多佐证。《辕门射戟》封面与《姜维献书》封面:佐证一《辕门射戟》封面通过纪灵铠甲的明暗手法、勒甲丝绦及丝绦结、以及纪灵肩膀的虎头咬可以判定与《姜维献书》封面为同一人所绘。佐证二这两幅作品的绘制者至少有刘锡永在其中。《三气周瑜》应该有张令涛参与,《定军山》一封疑为张令涛所绘。《群英会》一封、《智取陈仓》这两幅存疑。上述这些话,就是我此次求证后的最终结果了。全部三国演义封面,整整86幅,每印证出一幅作品后的心情是什么滋味,大家应该能够体会。一路求证下来,存疑的不足10幅,几年的努力总算不白辛苦一场,这已经让我非常欣慰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鼎盛三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