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告知下,心对APP能吸引大量年轻人使用吗?

看到一篇专业分析,可以分享给你看看《移动互联网+能够带来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革新吗?(上)》作者:唐京燕,香港大学金融系毕业、中欧商学院金融MBA。著名财经著作《私募帝国》以及《并购之王》的翻译者。1. 中国的心理咨询行业现状1.1 精神科咨询和心理咨询的区别本文不打算从学术角度对心理学进行展开讨论,否则怎么也收不住。为了知识普及,我也贴个教科书图谱,供非专业人士参考。总之,心理学是一门社会、哲学、医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应用领域,专业人士针对不同的场景进行心理干预,以达到帮助对象恢复心理健康的目的。图1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在中国,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精神科的从业者有医师资格证所以有处方权,可以对外开各类精神科的药物;另外,精神科医生因为必须有医师资格证,故最好是医学院精神科方向出身,在神经生理学方面受过专业培养,也较为依赖CT、精神类药物、住院治疗等传统医疗做法进行诊断和治疗。而心理咨询仅提供咨询服务,没有开精神科药物的资格。心理咨询师只要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证就可以了,其提供的服务以谈话疏导为主。另外,由于没有开药权,心理咨询师遇到需要吃药或住院的重性精神病必须转介给精神医院。这就造成了服务的分层:精神病归精神医院,而神经症归心理咨询师。哪种用户需要转介?如何转介?也是后文提到移动端心理APP需要重点把控的风险点。简单来说,判断是一般心理问题与还是精神病症,主要包括 i.
是否出现了幻觉(如幻听、幻视等)或妄想 ii.
自我认知是否出现问题,能否或是否愿意接受心理或精神治疗 iii. 情感与认知是否倒错混乱,知、情、意是否是统一,由此社会功能是否受到严重损害1.2 心理咨询需求端分析近年来,心理咨询被誉为朝阳产业。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大概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目前,对心理咨询接受度比较高的人群是中青年和儿童。按照人的生产发展周期,我把心理需求进行简单分类:1.3 被夸大的心理咨询师需求?按照国际卫生组织的说法:每千人拥有一名心理咨询师是“健康社会的平衡点”来算,中国大约需要130多万名心理咨询师。1.9亿的心理咨询需求,130万心理咨询师缺口?乍看起来,这些数字挺唬人,确实也唬住了不少人。毕竟有谁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从小到大没经历过低谷,没面临过艰难的抉择,没犯了错还执迷不悔呐。在幽暗的内心一角,要是有人能够理解和陪伴,再加上专业的疏导和陪伴,那生活该有多么美好。这双强有力的心灵之手,谁不想拥有?不过,我想说,发达国家1:1000的心理咨询师比例是不能够套用的。我国心理咨询师的需求量有被高估的嫌疑。目前,心理咨询服务尚未被纳入医保体系。在我国,大多数有心理咨询需求的民众的收入水平无法承担每疗程5-8个小时,每次几十到几百不等的心理咨询费用。而国家医改也是步履维艰,心理健康服务尚未纳入医保体系。没有被国家医疗保健系统接纳吸收的心理健康咨询,再谈全民心理健康普及就有点假大空之嫌了。虽然人们开始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因消费观念和医保报销等原因,并没有多少人愿意花钱“购买”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服务。总之,中国的心理咨询产业整体发展相对落后。看来,我把它归类到医疗产业,也没有委屈它。依靠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是否可以带领整个心理咨询产业向前发展呢?相较移动医疗的其他细分行业,移动端心理类创业项目迟迟未被资本青睐。但是自2015年以来,心理记、壹心理等移动端APP完成了早期融资,仿佛已经到了拐点。1.4 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培养之路2001年,我国出台《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正式启动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并于翌年开展了第一次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目前,想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只需获得一张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即可。这种靠考试拿资质的心理咨询师进入门槛较低,一方面造成了有大量心理学爱好者参与培训和考试,拿到了资质;另一方面造成了心理咨询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其自身素质与社会实际要求有较大距离。在美国,心理咨询师最低进入门槛是硕士,而且必须是从临床心理学或咨询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在我国,一名精神科医生要经过5—6年的专业培训,还要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才能成长为合格的心理医生。而心理咨询师,虽然不要求像精神科医生具有专业化的医学水平,但也要求有健康的心理,专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此外还要有一定的社会学、医学和哲学知识。在心理咨询行业中,资历远比资格更重要。相比于资格考试中要求的理论知识,实务技能才是心理咨询师最需要磨炼的。一些刚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有的除了家人和同学,甚至和老师都没有实质性的接触,这样根本无法与来访者建立有效的咨询关系,更谈不上为来访者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就连一些有资历的心理咨询师,也往往因为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而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个案要求。在取得考试资质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还要不断接受专家的督导,这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有从业者发出以下感慨,“我还经常去知名心理学咨询师的培训,每次花费至少都要一两万元。十年来仅参加心理咨询业培训就花费近20万元。” “几千元学个三级心理咨询师就幻想着千元每小时的咨询费?你得看书看报,免费给别人做咨询,出钱找别人做督导……有点真本事才是安身立命之本。”总之,一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的成长道路非常艰难,需要“十年磨一剑”的积累,还需要不断“镀金”。许多人经不起时间和金钱的双重耗费,最终选择了放弃。最后能够在孤单寂寞的咨询师道路上走出来的,那些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们也很少把时间分给临床心理咨询,而是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年轻咨询师的课程培训上,通过收取培训费提高自己的收入。根据2016年3月28日新京报的采访,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抑郁症治疗中心主任王刚表示,全国目前考到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有97万人左右。其实97万跟前文提到130万心理咨询师需求量的差距已经不大。但是这97万中到底有多少是有真正临床经历的,而这97万的从业者水平层次到底怎样?没有机构或者个人能够给出一个量化的答案。1.5 心理咨询产业供给侧改革针对中国心理咨询持证者众多,但供给需求极端不平衡的情况,供给侧改革也是必须去面对的话题。1. 监管的缺失: 目前,我国心理咨询师的资质认可和证书颁布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由各省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管理。心理咨询师申请开办心理咨询室,仅需通过当地工商局注册审批,不在卫生部门的监管范围内,导致专业咨询方面出现监管空白。虽然有专门部门开展心理咨询师培训和考试报名工作,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继续教育、行为规范缺乏有效监管。2010年,我国又启动了实务技能认证考试,期望心理咨询师更加重视技能实战方面的能力。只是,这又是一个考试。2. 从业者水平层次不齐:因为心理咨询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规范,从业者鱼目混珠,影响了心理咨询师的整体形象,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了解,黑龙江心理咨询师协会曾接待过一位饱受丈夫婚外恋困扰的中年女士。这位女士因心情压抑进行咨询,结果一位心理咨询师建议她“也找个情人”,我也是醉了。另外,重型精神病转介也是很大的问题。根据新华网的报道,沈阳市皇姑区一家咨询中心的马咨询师是麻醉师出身,兼职开办心理咨询中心已17年,收费每小时500元。马咨询师坦言,除了婚姻、家庭、求职等合规心理咨询外,为赚钱也会超范围接待抑郁症、神经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患者。3. 缺乏成型的产品。心理咨询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它的弱点是没有成形的产品,更没有一种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也无法进行口口相传的宣传,大家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所以要获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许多心理咨询师选择离开的原因之一。在这一点上,移动心理的创业者能够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开发出新型的产品呢?4. 把精神卫生训练整合到全科医生培训中。在发达国家,许多慢性疾病如抑郁症被列为初级保健服务,由社区周边的家庭医生负责一线筛查或控管,再转向专科医院。比如在美国、澳大利亚这样的发达国家,90%以上的抑郁症都是由家庭医生来诊疗的。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于欣曾表示,这些常见的心理疾病如果都放到精神科来的话,中国就是再有10倍的精神科医疗人员还是不够。这种转诊机制,或者说我们把常见的精神障碍,下沉到基层保健或者是初级保健(机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国家也尝试在做这种转诊机制,或者说我们把常见的精神障碍,下沉到基层保健或者是初级保健(机构),是非常重要的。5. 心理咨询服务是否将纳入医保体系。在我国,部分有心理咨询需求的民众的收入水平无法承担每疗程5-8个小时,每次几十到几百不等的心理咨询费用。而国家医改也是步履维艰,心理健康服务尚未纳入医保体系。未来《精神卫生法》出台后医院可能会增多这方面的服务,也有可能纳入医保,但在收费标准制定上肯定还是很矛盾,太高了国家和求助者都承受不起,太低了对专业人员的激励又不足,不像以供需决定的市场化定价。2. 移动APP革新心理咨询行业?中国心理咨询行业从业者人数众多,心理咨询需求者众多。心理咨询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双方都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面对这种典型的供需双方高度分散且低效率的市场,非常适合搭建平台型企业。那么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来监督心理咨询服务的质量,给心理咨询者提供私密、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移动互联网,真正能够给心理咨询行业提升价值吗?我对现有移动端心理APP的功能进行了梳理,创业者的独具匠心和坚持让我看到了希望。本次体验的移动心理APP如下:表 APP下载数量统计如何考察心理APP产品的优秀呢?我认为以下从几个维度着手:2.1 平台战略的设计淘宝是中国最成功的平台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仅靠创业公司来生产和输出价值,会显得比较慢,不太符合移动互联网高效高速的特点。在淘宝模式的刺激下,现下很多移动互联网产品都把自己定位于联结交易双方的平台。比如互联网金融公司,同时吸引投资者和融资者两方,平台负责做好风控和定价的中间职能;再比如移动医疗医患平台,同时吸引医生和患者两方,平台负责设计传统医疗没有的创新型产品——轻问诊,供医患双方选择。从去年开始,很多P2P公司从平台战略转向扩充优质资产,因为优质的资产是稀缺资源,没有好产品,投资方也会流失。一些医患平台,也面临着缺C端患者,医生上线后没有患者的尴尬局面。如何搭建优秀的平台模式,开发出合适的产品,吸引和留住交易双方,并激励交易双方完成交易,产生价值呢?这是所有平台公司面临的挑战。目前,大多数心理类APP也主要是采用平台战略的模式。心理轻问诊大部分的平台都有对接咨询师的功能,这是心理咨询平台类公司的主要变现方式。我们首先来看看跑在众心理类APP前列的壹心理是如何设计的。壹心理借鉴了春雨医生,提出了“心理轻问诊”的口号。壹心理的创始人黄伟强曾提过,花钱购买咨询服务其实是比较低频的行为。不过,用户对心理学还有两个高频的需求:一是跟“心情”有关,人们常说的不开心、压力大、很郁闷都属于此类,看看心理杂志、听听电台,可以自我疏导;二是跟“心事”有关,比如碰上毕业找不到工作、跟家人闹矛盾等不顺心的事儿,他们就想找懂行的人谈心倾计,也没必要正儿八经地购买心理咨询的严肃服务,在线问答的模式更加适合。所以,壹心理以免费的在线问答作为切入口,引导用户用文字书写自己的问题并在平台上发表。有对该话题感兴趣的心理咨询师就会留言,接下来,用户就可以尝试对回复满意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付费咨询。不过,我认为这类在线问答的效果不太好。不管是心情类或者心事类的需求,用户很难通过100-200字进行完整表达,大部分的心情类就是迷茫、彷徨、痛苦等情绪词汇的堆积,咨询师只能回答“我了解你的感受”诸如此类的;大部分心事类也因为细节交代较少,阻碍了咨询师给出客观中肯的意见。总之,这类文字咨询的效果不佳,而且付费转化率较低。其他平台,如云树,也遇到了转化率低的问题。强平台VS弱平台不同的平台在管理咨询师方面有不同的策略,有的是开放式的弱平台,有些是主动式管理的强平台。以心理记为代表的弱平台,对咨询师端是比较开放的,欢迎各种背景的咨询师到平台上自由展示,通过用户对咨询师的点评和送礼逆向选择出受欢迎的咨询师。心理记的创始人杨杰有过知名网上社区的创业经历,在产品设计上借鉴了许多网上聊天室的灵感,比如说以充值虚拟币购买礼物来送给咨询师。大部分APP的心理咨询都是由平台定价的。创立时间较早的壹心理,在弱平台的基础上对咨询师有更多的引导。通过丰富的运营经验和基础数据积累,产品经理打造了不同的细分话题,组织对该类话题有经验的数位咨询师捆绑打包成一类专题,再进行团购式推广。用户根据自身情况,点击感兴趣的专题,再通过浏览不同咨询师对该话题的特别介绍,就能够较快地判断出哪位咨询师更合适自己。这样的设计增加配对的概率。强平台的代表有心情香蕉和成长保。成长保是由育宁网校演变而来。育宁网校曾经的主要业务是负责儿童心理咨询服务和亲子图书出版,对心理咨询线下运作有着丰富经验。成长保对签约心理咨询师的要求比较细致,对不同心理咨询师的具体情况也比较了解。因此,成长保推出了咨询匹配和人工推荐的功能:用户可以把需求和期望告知平台,平台可以向用户推荐合适的心理咨询师。这招对于患有选择综合症、对心理咨询不够了解或者需求急迫的用户大有裨益。强平台对平台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平台对签约心理咨询师的了解程度,平台对可能出现引爆点的话题判断等方面。而弱平台更具有灵活性,在短时间内可以吸引到更多咨询师入驻。不过平台的强与弱在移动心理APP的创业初期都是相对的,随着持续发展,各平台对自身“强”“弱”的定位也会发生演变。内容生产为了确保对用户的吸引力,平台需要不断产生出内容,来提升客户黏性。在这个方面,我想举壹心理的例子。壹心理真不愧是移动心理APP的大佬啊。我想说,壹心理经数年沉淀下的内容,刚开始并不是为了平台战略。而正是因为丰富的内容,为壹心理打造了一条又宽又深的护城河,让壹心理在转型平台战略的道路上是又轻松又顺利。作为平台战略的一部分,心理类APP如何引导和激励平台上的专业用户(professionals),即心理咨询师和心理爱好者们创造出高品质的内容呢?壹心理就做出了很好的模范。首先,平台找出了这些专业用户聚集的地方,并提供给这些用户营造更好的交互场所,即社群营销。根据猎云的报道,壹心理豆瓣上的粉丝数也超过80万,各轻应用在QQ手机浏览器的订阅数超过800万,在UC浏览器订阅量超过200万。同时,壹心理在全国与158所高校心理社团达成线下合作,帮助推广壹心理。其次,平台为专业用户提供内容产生的媒介和展示舞台,有利于高品质内容沉淀。壹心理提供文字、音频、视频等多媒介的内容录制方案,在平台上帮助专业用户累计粉丝和积攒口碑,进行推广和营销。在专业社会化营销团队的辛苦经营下,壹心理通过网站、口袋心理测试APP、心理FMAPP、壹心理APP、壹心理公众号等多平台累积了600多位专栏作者,500位心理FM主播和6000余位心理咨询师。这些活跃的专业人士为壹心理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新鲜又多样化的内容。用户有自己心仪的主播,有自己关注的文章和话题,在心情起伏时打开壹心理,总能找到合适自己的那碗鸡汤。某资深用户是这样评价壹心理的“让我感兴趣的是上面有很多优质的内容,比如国外刚刚发布的心理学文章,很快就翻译过来并发布在平台上,心理FM的内容和音乐也不逊于那些深夜电台。当我需要舒缓情绪的时候,看看文章、听听电台,慢慢地也就成为了他们的粉丝。”另外,壹心理的产品也包括社区性质的产品,如问答和主题小组;而在富媒体内容的提供上,除了上面提到的心理 FM,也包括部分治愈系的图片和心理短片。总而言之,不管你是向通过何种渠道——或文字、或声音、或视频;以何种交流方式——或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或线下的小组讨论;了解何种心理学内容——或高冷严肃的认知科学理论、或幽默搞怪的电视剧角色带入应用。在各类的心理APP中,壹心理是当之无愧的心理学爱好者之第一门户,为用户提供了多维度的信息。2.2 生态系统的建立在1.5心理咨询行业供给侧改革中,我提到了心理咨询从业者水平层次不齐的情况。心理咨询师在通过考试之后,还需要继续学习和接受专家的督导。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们也很少把时间分给临床心理咨询,而是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年轻咨询师的课程培训上,通过收取培训费提高自己的收入。从平台发展角度讲,打造高素质且稳定的心理咨询师梯队是平台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反向催动下,故移动互联网心理咨询平台需要承担咨询师培养的重任。另一方面,继续培训和督导也会增加平台的收入来源。成长保的网上课程中心就开放出儿童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课程(收费5800元)和线下实操课程(收费4800元)。壹心理心理学院也提供“从0到1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在线课程(收费980元)。虽然在线课程的内容还有待完善,我相信,这些创业者肯定在寻找心理咨询教育的切入口,甚至想着如何把心理咨询师的系列考试、临床培训、继续考核、持续督导和培训等环节一个一个用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方式串联起来,形成健康有效的生态系统。如此,移动互联网会是心理咨询行业供给侧改革最灵动的推动者和执行者。而在构造生态系统过程中,有承担、有情怀又有创新能力的平台将发挥极大的影响力。2.3 商业模式现在心理学APP普遍集中在天使轮和A轮融资环节,现在就要求商业模式恐怕还比较早。不过创业者已经开始探索了。心理咨询产品要盈利和变现,就要设计出用户愿意买单的产品。传统的心理咨询都是线下以一对一的形式,按小时收费的。大部分的创业者把这种线下的心理咨询搬到了线上,以视频、语音、文字的媒介设计了“轻咨询”产品。不过由于目前交互技术尚待提升,线上咨询并不能完全替代线下咨询,要是VR出来就好了。而且线下咨询是各种实践总结和理论基础做支撑,经典就是经典,怎么会轻易被取代。“轻咨询”能够服务的都是心理疾病较轻的用户,大部分情况也只是起到陪伴聊天和出出主意的功能,无法应对心理情况较为严重,需要持续稳定会面的用户。另外,“轻咨询”也容易出现咨询师与患者建立联系后,跳过平台,单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情况。“轻咨询”对平台咨询师的约束度较低,特别是采用“弱平台”模式的创业公司。心理测试也可以作为产品。以心情香蕉为代表的创业团队,以专业的心理测试为切入口。心情香蕉的用户主要是中学生、大学生和职业青年,目前主要是靠微信公众号和线下进行营销推广,尚未开发APP。心情香蕉与线下的中学和大学合作,以公益讲座吸引用户到微信公众号上,再邀请从B端吸引而来的年轻人进行心理测试。举个栗子,经典的90题症状自评量测试为例,用户在12分钟完成测试后,平台会给出免费的评估报告。如果需要深度报告,用户需要向平台支付8块钱,这是第一次变现。深度报告设计得非常巧妙,把常见的心理困扰比如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八种症状进行详细解读,每类症状有视频版和文字版的专业解析。若用户感到有收获,就可以在平台上预约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的付费电话咨询,这是第二次变现。以心理测试作为切入口,可以让用户在心理测试过程中对自身情况有客观科学的了解,达到向患者宣教之目的。若某种症状分值较高,用户也会有针对性的跟咨询师进行沟通,提升了轻咨询的效果。还有一类产品是短视频。成长保作为后起之秀,在产品多样化方面让人刮目相看。成长保的主要用户群是年轻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惑,苦于无人可问。成长保抓住了这群新手爸妈的痛点,开发了一系列由专业儿童心理咨询师制作的短视频,收费在1元-10元不等,比如说“宝宝晚上不愿意睡觉怎么办?”“大宝接受不了二宝怎么办?”“孩子特别爱看电视”…这类的视频以应对育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向年轻父母介绍了育儿技巧,又舒缓了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还在儿童心理健康上对家长进行教育。另外,成长保也开始尝试向对儿童心理健康咨询有高频需求的焦虑型家长推出会员活动,家长通过支取一定的年费(199元)以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及时支持与后援。C端VSB端C端用户多,但是变现难。B端门槛高,但是赚钱相对稳定。在移动心理APP的产品设计上,也出现了往C端走或往B端走的选择题。成长保就是坚持做C端的,专注于向年轻家长和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现在亲子关系那么热,成长保的坚持也是跟战略部署紧密结合的。也有以B端作为切入口,迂回服务C端客户的,比如说心情香蕉。在心情香蕉的微信公众号上,你可以看到湖北各中学和高校心理测试的入口。在学校进行心理健康的公益宣讲,吸引学生到平台完成心理测。如果测试结果显示你有抑郁症的倾向,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向心情香蕉求助。当然了,你也可以尝试多选。毕竟大部分的心理咨询类APP都想这么做——以C端创造流量和内容,向B端收费。在大型外企,人力资源部门会贴心地给员工对接第三方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员工纾解压力,这是成熟的商业模式。在中国,某些特殊工种,比如说医生、军队、律师、金融人士等,会有较强的心理咨询需求。心理咨询平台可以对接企业端客户,再把心理咨询的业务分包给平台上的咨询师。不过,B端的产品需要标准化,对保密性上的要求也比较高。2.4 移动+心理颠覆传统心理咨询业经典的心理咨询都发生在明亮半透明的房间里。每次的心理干预约50分钟,一个疗程大概在4-6次。很多专业心理咨询医生或者教学机构对移动心理的轻问诊都嗤之以鼻,认为轻问诊不过是专业陪聊。我认为,移动+心理实际上是对心理咨询业进行了重构。从普及心理健康着手,倡导自我心理评估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民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把目光从重视身体健康转移到重视心理健康上。再加上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与人沟通少,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微信可以连接一切,可微信治不了孤独症噢。《老子》曾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之明的能力是稀少且宝贵的。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认识社会。只有与自己相处好,与自己和解,才能够与亲人、朋友、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很多人缺乏对心理疾病的了解,对自己的情绪变化或者对周围人的情绪不够敏感,耽误了最好的治疗时间,甚至造成了不少的人间悲剧,比如说最近爆出的四川师范大学杀人案等。我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和社会的文明发展并不匹配,有些孩子的内心世界过于苍白与空虚,这不仅仅需要高校的努力,更需要从中小学,尤其是从家庭教育上抓起,形成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健康氛围。否则这些年轻在走出校园后,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生决策,会造成更多的悲剧和苦果。普及心理健康在中国是当务之急。以壹心理为代表的互联网势力,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手段,在向普罗大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上做了巨大的贡献。每个人都有需要心灵鸡汤的时候,无奈微信朋友圈时常转的鸡汤品质太差,起不到慰藉心灵的作用。有专业背景支撑的移动心理平台,不断创造和筛选出高品质、多形式的内容,不同阶段的你总能找到合适自己的那碗鸡汤。心理测试是心理健康的有效管理工具。现在各高校都有心理普查,不过效果不佳。一般的流程是每个学生在学校机房统一填写心理测评量表,校方通过测评表结果判断新生当时及短期内的心理状态。针对出现心理异常的,学校会让心理辅导老师做出干预和预警,严重者需去医院做鉴定。但心理测评量表只能测量一个人在当下或最近一小段时间中的心理状况,之后根据环境的变化,心理状态也会变化。另外,还要根据填表人当时的认真程度来判断量表结果是否有效,如果填写者故意隐瞒自己的状态,那量表显然很难测出真实情况。而用户在心理类APP上自发主动进行的心理评估就可以避免这一状况。很多心理类APP还开发出心理状况追踪的功能,比如说柠檬心理的心跳、乐心理的情绪识别等,帮助用户记录情绪的起伏。从早发现和轻问诊入手虽然现在轻问诊还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比如说对咨询师在轻问诊中的质量管控、咨询师带用户跳开平台等,但我对轻问诊是肯定且支持的。如何在问题发生前,就提前觉察并作出干预,避免悲剧发生。这是移动+心理可以做到的。借助互联网的优势,用户还可以更实惠的价格、更便捷的方式接触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互联网打通了地域的隔阂,而移动互联网让我们只要拿起手机就可以跟外界进行交互。不过我在这里想说一句,除了心情香蕉的电话咨询价格在20-30元每小时以及暖心理的图文咨询在30-50,其他的平台普遍都在150-300之间。在定价策略上,各平台可能还是要斟酌一下噢。下一节,我们将会介绍各大心理类移动APP的使用体验,敬请期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语app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