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有什么政府

2014年10月08日 02:52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8月22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天津市规划局、河北省地理信息局在北京召开了京津冀测绘地理信息协同发展第二次座谈会现场,展示了8幅专题地图。  京津冀经济、交通水平、人口规模等方面各有差别,差别到底在哪里?将有8幅京津冀专题地图,非常直观地呈现出来。  记者从三地测绘部门获悉,京津冀行政区划、综合交通、地形地貌和水系流域、人口分布、教育卫生、产业园分布等八幅地图8月底绘制完毕,已于近日上报给政府部门。  以《京津冀人口分布图》为例,可以清楚看三地人口规模的密集,教育卫生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地高校等单位的分布。“以前得出这个结论的方式可没有那么一目了然。”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人文地理研究院工程师吴飞告诉记者。  地图完成后,将同步提供给京津冀政府部门,为协同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测绘界罕见跨区域联合作战  “我们是自发服务大局。”吴飞说,在今年地理国情普查的过程中,京津冀三地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已经开展了三地测绘地理信息共享工作。  7月25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天津市规划局、河北省地理信息局,在河北省地理信息局地理空间技术创新基地,召开了京津冀测绘地理信息协同发展第一次座谈会。  三方签署了《京津冀测绘地理信息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由三方领导参加的测绘地理信息协同发展战略合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负责决策和统筹落实合作协议。  据河北省地理信息局官网介绍,协议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共同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地图。  一致意见是确定了首批8幅专题地图,河北负责完成行政区划、综合交通、地形地貌和水系流域等4幅图,而北京负责人口分布和教科文卫图,天津则负责产业园区和沿海地区图。  “我们测绘行业确实很少如此大规模跨区域的联合作战。”天津市测绘院七分院副院长罗康说,为协同合作,三地相关部门在设计和编制过程中分享了大量数据,并突破常规,有所创新。  不到一个月拿出地图初稿  8幅地图,从7月底确定任务到8月20日完成初稿,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三地政府部门对这项工作亦非常重视。  压在三地测绘人员吴飞身上的担子不轻,这是因为专题地图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地图所表达信息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而短时间内,要想收集整理分析处理三地多个政府部门的可发布专题信息,可并不简单。  他们想出的稳妥办法是,求助于三地出版的2013年版统计年鉴,上面的统计信息都来源于各专业部门,兼具权威性和准确性,但这也并非一劳永逸的办法。  编制《京津冀科教文卫分布图》时,如何找出能衡量三地科教文卫现状的标准是个问题,若比较三地每万人中高中、本科等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就会发现三地的统计年鉴相应数据统计口径和标准并不一致,“有的细化到了大学本科人数,但有的只含混说高中以上。”  最终,在教育方面,他们确定反映京津冀三地中学以上学校数、在校生人数和专职教师人数这3个数据。  在8月22日的京津冀测绘地理信息协同发展第二次座谈会上,三地相关领导审阅了8幅4全开专题地图初稿成果。  据吴飞和罗康回忆,《京津冀科教文卫分布图》因被指想反映的主题较多,信息量太多,与其他图不统一,被调为《京津冀教育卫生分布图》;而《京津冀沿海地区分布图》也因类似原因,改成了后来的《京津冀沿海经济分布图》,将焦点集中在经济信息上。  《京津冀教育卫生分布图》采用分级设色的办法,区分京津冀不同区域的医疗基础情况,底色数据是当地规模以上医院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数值越高,颜色也就越深。而教育方面的3个数据(中学以上学校数、在校生数、专职教师数)则被列为柱状图,标在图上。  地图配以统计图表,列出京津冀三地的医院数、医生数和床位数绝对数量的对比,“能看出河北的医院、医生数量和北京基本相当。”吴飞说。  京津冀地图不是简单拼接  今年7月,天津和北京测绘界齐聚石家庄,将比例尺为1:20万的地图和一些最常用的挂图都提供给河北同行,由河北负责制作系列工作用图的“地理底图”。而三地同行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在“地理底图”基础上完成各自负责的任务。  除分享数据和权威资料外,三地测绘部门还在8幅专题地图的图外整饰及图内各要素的表示等细节方面进行了统一。其中,比例尺大都是1:45万,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4.5千米。  不过,《京津冀沿海经济分布图》倒是特例,比例尺是1:31万。罗康解释,因为沿海地区在整个京津冀占比较小,如果按照1:45万的比例尺展现,将难以看出很多细节。而在这张图中,他们最终展示了京津冀沿海的几大功能区分布,沿海区县的主要经济指标和主要交通分布情况。  北京、天津、河北都已有了各自的行政区划图,再制作《京津冀行政区划图》是否就不难了?  “京津冀行政区划图不是简单将原来各自的地图拼接在一起。”河北省制图院地图制图部主任刘英巧说,三地虽然行政等级一样,但因面积不同,原有的行政区划图比例尺各不相同,制作京津冀行政区划图,需要将三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后,按照一定制图原则和制图要求,对反映在图上的各要素进行综合取舍。  不过,随着9月23日传出消息,石家庄获批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市区面积“扩容”数倍,《京津冀行政区划图》及其他7幅专题地图是否也将调整?  “按理说,地图讲究现势性即尽可能地反映当前最新的情况,同时注重准确性。”刘英巧说,第一时间获得石家庄行政区划即将调整的消息后,他们就收集相关资料,对京津冀行政区划进行了更新。计划报送相关部门审核后,再将调整后的地理底图数据提交北京、天津同行,以便他们调整各自负责的专题图。  地图为协同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8幅专题图究竟有何意义?罗康认为,通过《京津冀产业园区分布图》,可看出北京、天津的国家级产业园区和省级产业园区相当密集,而河北省则数量较少,且比较分散,“也就能看出京津产业转移的方向。”  刘英巧介绍,河北负责的《京津冀综合交通图》表示了京津冀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同时表示了航海线,目的是突出呈现三地已有的交通网络现状。  “一个月的制图时间,三地测绘部门通力合作,”刘英巧说,目的就是将目前京津冀最基础的、各级领导最关心的内容,以地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示出来。  “三地合一”的地图背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  从产业园方面来说,今年7月底,京冀两地签署了七大合作协议,涉及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共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共建推进中关村与河北科技园区等内容。  文化方面,京津冀三地文化部门亦签署文化领域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9月4日在北京召开的京津冀系统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协同发展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工作方案。  8幅京津冀地图,正切合了交通、教育卫生、产业园区等协同发展的热点。  9月18日刊发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官网上的文章显示,河北省地理信息局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用图》报送给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后,由其批示分呈有关领导,并送省发改委。天津市测绘院七分院副院长罗康亦表示,专题地图已进入审核阶段。  8幅地图完成后,将同步提供京津冀三地政府及政府相关部门,为协同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新京报记者 许路阳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当前国家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三地区位优势明显但协同发展水平却低于其他经济圈。究其原因在于本地区市场化水平和协同程度偏低,始终没有走出“行政区”掣肘,导致形成结构锁定和利益固化,然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深层根源就是三地基本公共服务严重非均等化。北京集中了过多的教育、文化和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拥有河北和天津无法企及的优势,但人口的过度集中也带来了大城市病。为此,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推动北京公共服务资源向周边地区转移,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底线公平”和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地域差距,解决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瓶颈问题。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京津冀三地政府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资,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干京津冀三地财力差异,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仍面临许多问题。(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呈现二元结构京津冀处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然而内部经济仍有两元化问题。北京、天津两地发展迅速。2015年北京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968.6亿元,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6万元。天津市2015年生产总值16538.19亿,人均生产总值12万元。然而河北省2015年GDP为29806.1亿元,人均GDP只有4万元。河北省经济以基础工业和低附加值服务为主,京津地区经济以现代化工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为主,北京天津和河北地区二元经济结构十分明显。京津冀二元经济结构会导致基本公共服务的二元结构,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科教文卫建设,北京天津和河北都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公共服务上的差距使河北地区人才的流失加剧、经济发展缓慢,影响财政收入和支出,导致基本公共服务资金不足,无法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当地经济发展更加困难。(二)京津冀三地公共服务资源存在悬殊差距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距,延伸在公共服务领域,差距依然明显。从人均支出来看,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支出,河北仅为京津的1/2和8/1。从公共储备来看,每百万人口拥有的三级医院数量,北京为3.2所,天津为2.9家,河北仅为0.9家。再如211高校的拥有两,北京与24所,天津市有3所,而河北省唯一一所河北工业大学还位于天津境内。三地在公共服务资源上差异明显。(三)以交通建设为典型的基础设施问题显著京津冀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很快,大部分城市的投资增长率都在15%以上,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由干没有统一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京津冀地区的基础设施津设环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交通设施建设显得尤为突出。交通网络不完善,断头路多,高速公路收费混乱情况严重。二、制约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症结障碍(一)三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差距过大受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的制约,公共服务的供给多是由地方财政资源的投入和分配决定的,京津冀三地财政能力差距大,而且三地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差异很大,从数据上分析,河北在基本公共服务事业上支出比例很大,但受财政总支出限制,总量低于北京天津,这加剧了三地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二)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匹配在我国,中央与地方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分担比例失衡明显,中央拥有大部分的财权而对基本公共服务所承担的责任却很少,相反,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财权却承担大部分的基本公共服务责任,造成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不统一。这种财政分权体制,不仅影响政府支出结构,也会造成区域内公共服务供给不均。(三)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单一市场化不足目前,京津冀公共服务供给仍旧比较单一,市场化水平不足,而区域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明显,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公共服务需求层次和公众偏好差异,加剧了均等化需求整合的难度,这也对政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措施(一)建立强有力的协调组织机构基干我国国情,综合考虑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差异和公共服务不均等等因素,借鉴伦敦城市群和东京都城市群为代表的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协调模式,可以将现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升为中央政府主导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委员会”,从而破京津冀之间的行政壁垒,推动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二)实施区域税收协调制度运用区域协调税收政策,通讨对税收政策的调整,促进京津冀地区之间的有序发展。加快建立税收利益协调制度,京津冀三地在保证避免重复征税、防逃避税收和税收竞争的基础上,协商制定统一的税收补贴、税收优惠政策,给区域内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的税收环境。(三)完善区域转移支付体系完善京津冀区域内转移支付体系,首先要解决转移支付法制化问题。京津冀三地应加快转移支付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明确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界限,为转移支付体系的建立提供法律依据。其次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必须拓宽转移支付的融资渠道,综合考虑三地的财政状况,可以运用预算专项列支的方法确定资金转出地区;通讨税收优惠和财政返还,吸讲社会资本参与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还可以通过发行财政转移支付,弥补资金不足的问题。参考文献:[1]鲁继通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症结障碍与对策措施[J].地方财政研究,2015(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津冀特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