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高校期刊负面清单负面新闻是否影响报考呢?

梅竹青摘 要:自媒体的兴起,让舆论传播更加自由化、多样化和快速化,一些偏激的、消极的负面舆论不仅对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同时也给高校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合理的宣泄情绪,重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建立舆论管理机制是高校工作者新的工作要求。关键词:负面网络舆论;大学生;消极影响微博、论坛、网络直播等新媒体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舆论传播不再以单一的中心向大众扩散,而是呈现出交互式的多中心的态势迅速蔓延。其中,尤以一些爆炸性的、负面性的舆论更具吸引力,迅速吸引接触者的眼球,甚至让一些尚未弄清事件原由的参与者添油加醋的加上自己的主观推断进一步的推波助澜,让负面舆论进一步发酵。一、负面网络舆论的现状与特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8年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已突破8亿,居世界首位,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1]。大学生在互联网世界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他们是网络舆论传播的中坚力量。网络舆论一方面通过曝光丑恶现象起着弘扬社会正义、惩奸除恶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很容易将事件本身歪曲、放大,造成恶劣影响的负面舆论。(一)负面网络舆论的现状分析有科学家在研究百慕大三角洲历史上频繁发生灵异事件的传闻时,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不是因为这些传闻的真实性得到证实而使一系列传闻显得扑朔迷离,而是因为那些往往看起来无法合理解释的“阴谋论”更有市场,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道听途说者都更愿意相信离奇的解释。像前些年被传说的无比诡异的“重庆红衣男孩”事件也是这样,很多人宁愿相信一些完全违背常识的流言,都不愿相信科学的解释。以及近些年越來越猖獗的网络谣言也是如此,“阴谋论”以及负面的传言更能引发关注。负面网络舆论通常情况下都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具有明显的非理性色彩。传播主体在作判断、下结论的时候,往往仅依靠个人的主观感受和道德标准,缺乏深入的思考,也不讲究起码的逻辑推理。因此负面舆论常常带着偏见与极端的言论,不仅歪曲事实,给当事人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还在传播过程中带上传播者的主观偏见,宣扬一些违背社会正能量的负面情绪。(二)负面网络舆论呈现的特点1.快速性与自发性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各大新媒体的互动式平台,一方面使信息的流通更加便捷化和多样化,另一方面也助长了负面舆论的快速传播。在自媒体时代,每一个网络的参与者都可以成为舆论的传播者和发起者,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带着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和主观偏见来对热点新闻事件大肆渲染。如2018年的万州公交车事件,公交车坠江事件刚发生时,所有的舆论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全部都指向无辜的被撞女司机。原本只是其中的一名受害者,却无端的遭受诸多指责,给她和她的家人身心上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很显然,在这个系列事件中,造谣者仅仅根据自己的主观推测和经验判断,就把自己的观点发布到网络中,然后经过网友们添油加醋的肆意渲染,再加上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的报导,就简简单单的让一个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事件迅速的发酵、恶化。2.消极性与偏激性由于网络的隐蔽性,一般情况下,恶意的评论都不会受到实质性的惩罚,更不用担心和别人撕破脸,网络参与者可以把生活中遭受的压力变本加厉地发泄在网络世界中,因此负面网络舆论往往都充斥着语言暴力和人身攻击。在网络中,使用恶毒语音,甚至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可能参与者只是逞一时的口舌之快,也可能只是一时的情绪宣泄,但是对当事人的伤害却是无比巨大的,这种伤害甚至是无法消除的。近些年发生的网络暴力事件越来越频繁,带有歧视性、辱骂性的词汇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每一次类似事件的发生,不论起因是什么,结果都无一例外的使当事人受到了巨大的、持续的伤害[2]。二、负面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是主要的网络参与群体,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其影响力都是不可忽视的。但是我们的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学校和社会的交界点,一方面,他们已经是一个成年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另一方面,大学生还处于学习阶段,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对很多事情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侵蚀大学生对主流思想的认同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思考问题还不够理性,看待问题还不够全面,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很容易被不怀好意的负面情绪和消极的三观所影响,成为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的帮凶。青年大学生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接触热点舆论事件,他们很容易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被一些负面的、偏激的、煽动性的言论所影响,思想被侵蚀,动摇尚不坚定的理想信念,丧失对充满正能量的主流思想的认同感。(二)使大学生心浮气躁甚至产生心理问题青年大学生如果经常接触负面舆论,而自身因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生活经验,难免会被那些片面的、偏激的、粗俗的言论所影响,产生消极的情绪。有些大学生仅仅看到几条负面的新闻报导,就错误的认为,现在的社会道德滑坡多么严重,现在的人心多么险恶,而他们不知道社会之大,这些仅仅只是极端的个例而已。长期受这些消极的情绪所影响,而又没有正确的情绪宣泄方式,久而久之,难免会造成心浮气躁,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心理问题,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3]。(三)消磨大学生责任意识网络有一定的隐蔽性,参与者发表了一些不当言论,没有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不一定会受到相应的处罚。长期参与网络舆论的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产生侥幸心理,大肆的发表偏激的、片面的言论。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影响的不仅仅是在网络世界里的肆无忌惮,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抱有侥幸心理,错误的认为不用为自己错误的行为承当相应的责任。没有责任意识,就没有担当意识,当代青年大学生都是国家将来的栋梁之才,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有责任有担当才能够真正做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贡献一份力量。三、面对负面舆论的引导和解决策略网络舆论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虽然存在很多消极的影响,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善于利用网络舆论,及时引导学生情绪,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将网络舆论变成我们的教育阵地。(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尚未定型,容易被他人的思想观念所影响。如果我们放任其不管不顾,青年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舆论中随波逐流,形成消极的价值观;如果及时的做出正确引导,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热点网络舆论为契机,适时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会进一步加深和巩固他们的正确价值观。如近些年网络上曝光的一系列“老人摔倒后要不要扶”等造成恶劣影响的社会病态现象,虽然这些现象折射出社会中的部分丑陋行为,但是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能够理性的看待,“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些只是个别现象,是被网络舆论和一些为了博取关注的媒体和个人过度的放大了。我们在课堂和网络平台上应该教育并引导学生,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因为个别案例就开始质疑优良的传统,毕竟尊老爱幼的佳话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而这些丑恶的怪相实属罕见。(二)引导大学生合理宣泄情绪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阶段,情绪波动较大,尤其面对极端的负面的、偏激的舆论,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宣泄,容易引发心理问题。高校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状况,线上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心理团辅;线下对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疏导帮助,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高校还应该更多的普及通识心理学课程,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心理学知识,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在需要心理宣泄的时候,能及时的得到有效的帮助。(三)重建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受负面网络舆论影响,有些大学生在网络中发表不当言论,没有受到惩罚,开始出现侥幸心理和逃避责任的想法,以至出现个别学生承受能力差,犯了错误不敢承认,遇到困难不敢面对,严重的甚至会轻生。这就要求我们高校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一方面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校举办的学生活动,尽量少将时间花在网络上;另一方面,多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责任和担当意识的教育,通过播放一些典型的事例视频以及列举一些充满正能量的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树立责任意識和担当意识。(四)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机制建设很多负面网络舆论的发酵,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相关的官方平台没有对正在发生的舆情进行正确的研判,没有第一时间给出正面的回应。因此,高校作为网络舆论频发的阵地,一定要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首先,从预防上,高校辅导员应当清楚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了解学生参与的舆情,在平时开展的学生活动中多传播积极的正能量,有舆情发生时第一时间进行正面的干涉和引导。其次,在处置上,面对突发的舆情,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及时发声,做出必要的回应,稳定学生情绪,防止舆情进一步恶化。而且,在技术上,相关部门也应当引进大数据技术,把握和监测学生的舆论动向。最后,还应当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积极带头作用,学生干部既是从学生中来,又能深入学生当中,比起老师和学生的天然对立关系,学生干部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更能知其所想,更有话语权。参考文献:[1]刘秀真.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策略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8(3).[2]崔岩岩.大学生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的心理溯源及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5).猜你喜欢消极影响大学生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正在房地产公司担任HR的桐桐坦言。
  她继续解释:“如果是秋招,非全日制是不(被)承认的,或者说有些岗位要求说研究生学历,(非全日制研究生背景的申请者)就报不了。”
  无独有偶,国内某大型建筑公司在其2020年秋招工作中也表现了类似的态度。今年9月初,有网友反映该公司的招聘公众号在问答环节中,明确回复了 “不招收非全日制的学生”。一时间,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不满,并向湖北人社厅举报该企业涉嫌就业歧视。
  尽管目前该公司的招聘公众号已经删除了相关文章,并清空了公众号进行整改,但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该公司的做法和HR的态度就是一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歧视。
  同时,2018年有大比例的考生不愿意被调剂至非全日制,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因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而不愿调剂至非全日制的考生约占47%。
  相关数据不完全估算,2018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数为3.625万人,在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为11.538万人,毕业生为2.552万人。
  如果现实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容易被歧视、被偏见,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报考呢?
  “应该”被歧视?
  某航空公司办公室主任吴浩,正在某航天院校读两年半学制的非全日制MBA,学费七万多元。他认为,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的学历歧视是应该的,很多人都是为了“混学历”,因为“付出的时间精力也都不是一个程度的嘛”。
  这个月,吴浩已经上完了一天英语课和近一周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他评价:“上课内容其实没啥意义,是挺水的。上课本质上还是老师讲,同学听。只是现在不是大课堂了,在座位的安排上变成了小组的那种形式。”
  他认为:“即使(在非全日制研究生阶段)有努力学到知识,但在学历衡量上都是一样的。文凭和知识有关系,可没有必然联系。”
  曾脱产一年在警察大学学习国际关系的小景却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在职人员读非全日制研究生并不是在混学位,同时,“课程水”的评价也让他十分懊恼。
  他说:“虽然他的研究生毕业证书上标明了‘非全日制’,但是他在警察大学学习期间的学习生活与全日制研究生并无二致,并且还常常一起上课自习及参加其他活动。”早上六点,小景和其他全日制研究生一同起床洗漱,然后集合列队走去教室上课;下午午休过后再次集合,小景会和其他全日制研究生一起自习。4点过后,锻炼身体,到了晚上就自习或者娱乐,10点半准时熄灯睡觉。
  小景透露,他和全日制研究生在学业考核标准上也是一致的。每科结课后,都需要通过提交小论文来获得学分,只有学分和毕业论文都达标了才能获得“双证”。
  “(而我的) 一般都有 90分。”谈起成绩,小景眉毛一挑,颇为自豪。
  虽然在学习生活以及考核标准上,小景和全日制研究生并没有太大差别,但他认为工作之后再去读研究生确实更有优势。“就是读的书更能够和工作实际相结合,然后就更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识,再去学什么知识,这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指导过全日制研究生的大学研究生导师饶教授则表示他们两人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全日制优于非全日制,特别是高校研究机构肯定更认可全日制。但实际上,还得看个人能力。”
  “不算是”歧视?
  对于饶教授提出的“个人能力”的看法,桐桐则认为:“我不绝对排除有真的想要学习的人。可根据我三年来看到的情况来说,我只能说肯定很少。”
  作为招聘人员的桐桐似乎还是更认同吴浩的看法,她认为的“非全日制=本科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质量的怀疑。她直言不讳地说:“非全日制是真的水,水上加水”。
  桐桐坦言,在招聘中“采取一刀切办法”排除非全日制研究生参与校招的做法,“也不算是什么歧视”。公司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公平性和培养目标的考量。普遍认知上,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中的大多数是在职人员、年龄比较大、可能还是公司中高层,他们与还是“一张白纸”的应届生竞争同一岗位显然是不公平的。
  另一方面,校招的培养目标是“想要自己培养人”。桐桐解释道,尤其是地产公司,它们想要通过培养更多自己人来提高人员稳定性,改变目前人员流失率高的行业风气,而在很大概率上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中大多数的稳定性就比较低。此外,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参加公司的社会招聘的话,“用人单位是不看你七七八八的学历,只要你达到本科要求,其他要根据你的履历、能力来考核应聘者是否符合公司要求。”
  而在熊丙奇的眼里,企业招聘不把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到研究生学历的范畴之内,就是一种学历歧视。他认为:“企业招聘人才,本来就不应该把这个学历作一个排除选项,应该关注所有求职应聘者本身的能力和素养,你把非全日制学生排除在秋季之外(秋招),这当然是一种歧视,这是毫无疑问的。”
  他认为,虽然目前我国的非全日制高等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其作为我国多元化的求学路径之一,与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熊丙奇强调:“全日制高等教育和非全日制高等教育,只是求学的方式不同而已。”而问题的关键在于部分学校并不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课程教育、毕业生考核上,对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不同的标准,导致两者之间存在质量差异,这就是导致招聘中学历歧视的最根本原因。
  此外,熊丙奇还补充道:“现在这种学历歧视实际上是很难收集到证据的,学生维权难是导致企业老是会有学历歧视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时,“非全日制经常会出现一些负面新闻,这些负面新闻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舆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质量评价。”所以,企业会在招聘时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区别对待也不奇怪。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则认为:“这是一种区别对待。”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做人才筛选时不够专业时就会出现把学历当成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而不是更看重对人才能力全面的评估。
  真正被影响的人?
  事实上,被学历歧视所影响的人除了像小景一样“少数认真学习的人”,还有一些报考了全日制但被调剂到非全日制的应届生。从前文给出的数据推测,仍然有53%的人可能愿意被调剂至非全日制研究生。分析人士表示,在就业市场上,真正被歧视影响的可能就是非全日制应届生。
  2016年,教育部出台《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意味者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考方式正式并轨。并轨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度研究生统一考试、统一划分数线。往后两年则有不少自主划线院校出现非全日制名额空缺的情况。有媒体报料,也有不少学校甚至鼓励全日制考生调剂到非全日制。
  小彦就是一名非全日制的应届生。2017年年初,大四的她,成功进入了某高校的全日制法律硕士的复试,但后来因为分数原因,接受了学校调剂建议,该年9月入学后,正式成为了一名非全日制应届生。她告诉《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他们班“大概有一半是应届的”。非全的身份对他们的最大影响就是没有和全日制一起公平竞争的机会。现在这个情况,好像我们选择非全日制就是一种罪过,找工作的机会还不如本科毕业直接就业。
  她在求职中,发现有些银行在电子简历中,只有“全日制和在职”或者是“正规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的选项,根本就没有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选择。在2016年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考方式正式并轨,非全日制就和以往的在职完全不一样了,一样的入学考试,一样的老师教学,学一样的课,参加一样的活动,“为什么非全日制就要被招聘单位定义成低人一等呢?”
  桐桐认为,学校鼓励全日制考生调剂到非全日制的行为“挺坑的” 。因为用人单位还是倾向于一刀切的方法,不会逐个甄别非全日制是否是被调剂的应届生。“但是这些人在选择接受调剂成非全的时候,就应该想清楚(后果)。”
  储朝晖也认为,学生在考虑是否接受调剂成非全日制时,“不能太理想”,要考虑到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和培养方向确实和全日制研究生不同,不管是不是应届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他们在空余的时间就应该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能力来应对毕业后就业的不确定风险。
  垂直类博主非全研究僧bot也表示:“就业是双向选择,教育部的原话。”尽管从他的其他微博图文看,也许他一直都在发文声援非全日制研究生抵制学历偏见,并为同学提拱了自救工具(人社局投诉通道)。
  教育部发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明文规定了:“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目前,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规定非全日制研究生只招定向类别。这些大学的做法与桐桐的想法一致,她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严格区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招生要求,非全日制就应该只招定向类别,且不允许全日制调剂成非全日制。
  暨南大学2020招生简章截选
  广州大学2020招生简章截选
  华南师范大学2020招生简章截选
  山东大学2020招生简章截选
  而熊丙奇则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正如前文所述,他认为,企业明确将非全日制排除在秋招之外,就是一种歧视,有关部门应该要加强对这类涉嫌学历歧视企业的监管,纠正它们在招聘过程中的学历歧视行为,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要求企业要遵循公平就业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是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在人才招录时,不能出现类似的学历歧视行为,要带头推动就业公平。
  《中国经营报》也查找到,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已经开始作出行动,把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纳入到招聘条件中来推动就业公平的实现。2019年9月10日,山东省淄博市市属事业单位在其照片高层次紧缺专辑人才补充公告中,明确说明了在此次招聘中,2016年12月1日后被国内高校录取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同等资格。
  “隐性利益”大于争议
  从种种现象中可以看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可能的确面临着就业中的学历歧视困境,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20年多所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人数仍正在增加,每年跳入非全日制研究生行列的学生不在少数。《21世纪经济报道》还以南京大学为例,称该大学2020年计划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约1400人,比去年录取人多出35人。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歧视在前,为何还有人接连报考的原因到底如何?
  小景的回答很诚恳:“虽然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与我的升职没啥关系,但其实读研还是能带来很多‘隐性利益’。”他认为,现在看来,至少有三个好处:第一是在同等条件下,我的学历为我的职业生涯加了分,因为身边研究生不多,大部分是本科和专科;第二是研究生学习使我考虑问题多方面、多角度,同时也更深刻,更能照顾他人的感受;
  第三是研究生的老师和同学以及积累的人脉也很有帮助。眼下,小景正在准备在职博士考试,读博需要两名国际关系相关专家额推荐信,小景说,正好可以联系他的“研究生导师试试看”。
  非全日制研究生所带来的“隐性利益”也是吴浩仍然很乐意去上课的主要原因。他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和硕士学位能为他在日后的各种评分排名中获得加分,以及可能成为日后升职的敲门砖。另外,“带薪上课”的魅力也不亚于“隐性利益”。吴浩告诉《中国经营报》,他上的非全日制是研究生“属于公派性质”,“在拿工资的同时,还可以再有个研究生学历,”能减轻不少负担。
  正如吴浩所提及的“公派”读研,桐桐表示,很多公司会把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当作一种外部培训手段,巩固人才,培养自己的人才梯队。所以,公司通常会鼓励或者要求员工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现在我公司就会送高管出去培训(非全日制研究生),然后经过一系列内外部的培训后,挂职,考核,通过后就升职了。”
  非全日制应届生小彦则告诉《中国经营报》,她在考虑接受调剂时,也曾想过,可能毕业后会遇到一些身份认同上的问题,但她觉得非全日制和全日制都已经并轨了,未来情况一定会比现在好,“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行了”。还有她认为“学校本身也不错,上课后也发现课程和授课老师都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就没什么可后悔的了”。
  人脉资源、教养学识、日常考核加分、未来升职的敲门砖等“隐性利益”,仍然远大于就业上的困扰,这或许是很多人依然乐意投入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的最主要原因。
  争议犹存,但中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制度改革刚刚推行四年,从制度到实践的步步成熟,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编辑:黄玉璐 校对:翟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经营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摘要:本文从高校舆情主客体、影响范围、载体形式等方面梳理高校负面网络舆情的特征;结合近年高校负面舆情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产生与传播的起因,并对舆情展开分类分析。本文依托舆情的生命周期,构建各阶段处理干预机制,从预判“隐患”、降低舆情“危险”、回落期处理三个阶段分别阐述高校应对处理方式,为高校负面网络舆情的监控提供思路。
一、引言
在当今的高校学生群体中,学业、就业、经济、情感等多方面的困难和压力随处可见,伴随而生的往往是学生的情绪波动。随着智能手机的使用、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校倾诉渠道的不完善,互联网已成为舆论信息的最强传播者,导致高校负面网络舆情易传播、难控制。因此,新媒体时代下开展高校负面网络舆情的传导和干预机制的探讨,对于有效引导舆情传播,保持和促进高校和谐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负面网络舆情的概念及其特征
网络舆情指“以网络为载体,网民对其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综合和在特定时间段内呈现的动态反映”。高校网络舆情指“借助新媒体工具平台,由高校师生发布的或一切有关高校事务的言论、意见、建议、态度等各种情绪的总和”。现阶段学者们的研究中,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主客体特殊
舆情主体是在校大学生和教师,大学生有较强的主体意识,热衷参与网络热点问题的讨论;教师有较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对社会矛盾的认识,能够成为舆情推动者,具有主体客体的交叉特点,受限于当前师生互动机制,作用发挥有限。舆情客体是高校负责舆情监测预警应对的队伍,通常学校宣传部门承担意识形态的宣传引导,但缺乏公关引导的专业性。
(二) 影响范围广
基于网络传播便捷性、内容多元性、发展不确定性,网络舆情可在较短时间内在校园论坛迅速发酵,甚至对学校形象和管理产生社会性的负面影响。
(三) 载体形式多样
舆情的形成与传播借助新媒体、自媒体等平台,会在知乎、微信、微博以及热门网站被传播,由于手机客户端的便利,其载体形式也五花八门,学校不及时不充分的应对不利于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
三、高校负面网络舆情的起因
高校普遍存在诉求表达渠道缺失的现象,使得网络成为学生宣泄不满等各种负面情绪的主要场所,即便部分高校设立了供学生畅所欲言的平台,网络也因为其传播的便利性和快速性,以及极强的动员、聚集和组织能力,成为学生的首选诉求表达渠道。
大学生具有独立思维但缺乏人生阅历。大学生群体处在理性认知与感性表达的博弈期、自我与社会认同的偏差期、个性彰显和从众倾向的冲突期、自我实现和被边缘化的无奈期以及猎奇心理和娱乐态度的并存期,因此,是最具有独立思维的人群,但也是相对缺乏客观评价的经验和能力的人群。作为网络舆情的传播者,学生是最易被谣言煽动的群体,极易成为负面网络舆情推波助澜的主力军。
高校监管系统缺失及网络道德教育的滞后。高校在教育管理服务的过程中,基础设施与教学管理服务未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成为引发网络舆情的主要根源。对于高校而言,除了在各个群体之间找到利益平衡点之外,更需要加强监管与教育。现阶段,高校普遍缺乏舆情监控管理系统,对负面舆情往往缺乏前期的预防能力。海外高校往往十分重视网络道德建设,杜克大学甚至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生课程,但在我国受重视程度还不够高。
四、高校负面网络舆情的分类
在负面网络舆情的预防与应对过程中,要快速对不同类型的舆情做出相应的危机管理,首先要解决的是负面网络舆情的分类问题。在信息量不断膨胀、传输速度不断加快的互联网时代,负面网络舆情的构成非常复杂,学者们从多角度对其进行了分类上的探讨。
从舆情本身的主要内容进行分类的占到相对的多数。归纳部分学者的研究,他们将其分成如下六类:关于国内外敏感问题的社会稳定类言论、事关学校形象和声誉的舆情信息、学生对学校相关工作意见建议的权益类舆情信息、校园突发群体性事件等校园安全信息、管理决策类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类。
也有学者根据所诱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属性,将其分为维权型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以及爱国型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从时间线的角度进行切入的学者,则将其分为阶段性的网络舆情问题,周期性的网络舆情问题,以及长期反复性的网络舆情问题。从学生情感诉求的角度分析,其分类包括交流型、求助型、意见型、求决型和发泄型。
五、高校负面网络舆情干预的机制构建
高校负面网络舆情的产生原因非常复杂,但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呈现出一定的演化规律,当负面舆情产生时,传统“救火”式舆情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有效解决危机的爆发、蔓延和扩散,捕捉问题不敏锐、分工不明确、决策不及时等环节的处置不当都会影响舆论导向,对学校产生不良影响。根据网络舆情的所处阶段和演变过程,高校的干预流程可以从预判“隐患”、降低舆情“危险”以及回落期处理三个步骤开展。
(一) 初期预判“隐患”
在早期舆情可控的情况下,高校需要对舆情进行定性分类,可分为一般舆情和重大舆情两种。一般舆情通常是学生对学校相关工作意见建议的权益类舆情以及其他信息类,具有关注度增长平缓,关注人群特定的特点。重大舆情通常是事关学校形象和声誉的舆情以及校园突发群体性事件等涉及校园安全的舆情,具有关注度会在较短时间内激增,并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特点。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上网所占时间大幅增加,对热点事件关注度的提升引发舆情设置重大社会热点的概率远远高于往年,并且当涉及学校管理部门时,将会产生更广泛的传播。因此,一般还是重大舆情的定性预判,对于后续舆情的处理有重要的影响。
(二) 中期降低舆情“危险”
随着网络舆情的传播与发展,高校基于定性分类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判断舆情关注度在舆情生命周期中所处的级别,及时调整舆情应对策略,降低负面影响。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可以结合各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数据作为判断标准,对舆情演化和发展进行阶段性分析,可将舆情分成良好、正常、隐患、不安全、危险五个级别,科学判定负面网络舆情所处阶段及可能达到的危害等级,提供相应可选择的路径以及相应遵循的原则,有利于决策和抑制舆情危机的蔓延和扩散。
若以关键词词频衡量关注度,一般舆情通常关注度较容易被其他社会热点舆情分散,关注度的增速较为平缓;而重大舆情通常在短时间内关注度激增,词频甚至会指数型增长,且词频可以达到一般舆情的300-400倍。当前高校的网络舆情监测体系缺乏针对性的大数据分析技术,采集到的数据内容针对新闻、微博、论坛等,多为碎片化信息,信息冗余度大,给高校舆情的监管带来很大压力。对于可能成为重大舆情的事件,首选的应对措施是积极主动进行正向的引导,抛弃事后通报的传统思维,主动进行实时跟进,防止舆情事件发生裂变式传播。
此外,网络宣传员或者意见领袖队伍也是中期引导的重要力量。学生干部的辐射力、学生社交圈所谓的“大V”以及具有一定公信力的多维度多视角分析,都有利于引导舆情往健康方向发展。一旦在中期有效组织舆情的大范围扩散,事件的处理相对会更有效快捷。
(三) 舆情回落期处理
高校在舆情发展的回落阶段要及时梳理相关基础数据和机制,加强职能部门后台维护,完善同类突发舆情危机的应对预案;建立“建立负面舆情库”,收录热点舆情事件并不断更新,对每个事件的舆情特征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包括该事件的起因、发展演变过程、网上民意演变过程图表,涵盖主要新闻网站跟帖、网络论坛/BBS、博客等多种网络形式,力求全面、客观和有代表性,为下次负面舆情干预积累经验,并在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过程中即可参考舆情库案例的相关结论做相应改进。
此外,密切关注前两阶段的网民反映以及事件相关人员的现实表现与态度是本阶段需要密切关注的内容,如何避免事件二次发酵或可能衍生的其他舆情,需要有效防范。
六、总结
新媒体时代,表达渠道的多样与监管教育的缺失,容易导致负面舆情的产生,若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以讹传讹、歪曲事实。对于高校的负面网络舆情,最理想的应对方式应该是防患于未然。一方面,高校师生需要具备客观并理性思考的能力以及真假信息甚至情绪控制的能力,一定程度上需要加强意见领袖队伍建设,也对思想引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通过网络发布、传播信息变得愈发便捷,因此,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疏导及后续处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若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以讹传讹、歪曲事实。
参考文献:
[1]王永灿.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特征及引导探究——基于高校网络舆情诱因的分析视角[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5):1-6.
[2]张丽娟,曾润喜,王国华.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1,30(06):61-64+75.
[3]杜坤林.“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生成与干预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6):76-78.
[4]陈均土.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及其破解[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84-87.
[5]刘燕,刘颖.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04):46-48.
[6]王学俭,刘强.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逻辑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17-19.
[7]曾润喜,王国华,徐晓林.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11):79-82.
[8]郭淑颖.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网络舆情的引导方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02):70-73.
[9]张芝萍.全媒体视角下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引导[J].中国高等教育,2015(12):56-58.
[10]刘修阳,王涛.高校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机制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08):80-83.
[11]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
[12]邢文雪.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研究[D].湖南大学,2014.
文章来源:鲍雨欣,赵梦颖.新媒体时代高校负面网络舆情传导与干预研究[J].传媒论坛,2021,4(10):155-15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大高校期刊负面清单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