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2022年政府政府本级偿债率计算公式是多少

经济发展方面,青岛、济南经济体量双核地位稳固,烟台GDP破万亿在即,2022年增速领跑全省,体现出较强的经济韧性;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2022年16个地级市经济增速均下滑,潍坊、威海增速降幅较大,济南、威海、日照近两年增速均低于全省水平,面临一定发展压力。50个重点区县经济增速整体回落,仅2个增速提升,西海岸新区仍以绝对优势领跑,而城阳区、章丘区、文登区、环翠区,潍城区等区域增速较低。财政收支方面,受疫情冲击、退税、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影响,10个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自然口径同比下滑,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影响后,威海仍同比下滑,潍坊同比持平,面临一定财政增收压力;受土地市场成交萎缩影响,15个地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滑,仅枣庄小幅增长,济南、临沂、聊城、德州同比降幅较大,潍坊、菏泽、德州、威海、日照、枣庄政府性基金收入在综合财力中占比较高,需关注财力稳定性;菏泽、德州、聊城财政自给率仍偏低。重点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普遍下滑,即墨区、城阳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降幅超50%;仅20%重点区县财政自给率上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曹县、宁阳县财力偏弱且自给率较低。区域债务方面,受综合财力下滑及广义债务扩张影响,各地市广义债务率均有所上升;各地市债务压力存在较大分化,青岛、济南、潍坊、淄博、威海债务率较高,其中青岛市广义债务规模远超其他地市,而烟台、枣庄债务率相对较低;从债务结构上看,青岛、济南、潍坊、淄博及威海政府广义债务中城投有息债务占比较大。2023年以来,潍坊、淄博、聊城等市个别区县发生非标负面舆情,2022年下半年以来潍坊高密及青岛李沧商票逾期事件较多,弱资质区县平台面临较大债务滚续压力。作为北方经济第一大省,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至关重要,2022年9月以来,国务院、财政部、银保监会先后发文支持山东省。2023年随疫情管控放松及宏观经济回暖,山东省各级财政收入有望恢复性增长。但在城投融资政策收紧、区域债务压力整体加大、尾部区域认可度降低的背景下,需关注省内弱资质区县平台面临的流动性压力及债券估值波动风险。省、市级政府的实质性支持将对尾部区域的债务风险化解及信用修复起到关键性作用,2023年2月下旬以来,山东省及部分地市政府在债务风险防控方面的公开表态及沟通协作较为频繁,对区域债务风险防控及融资环境改善起到积
nxb极作用。一、经济发展情况分析青岛、济南经济体量双核地位稳固,烟台GDP破万亿在即,2022年增速领跑全省,体现出较强的经济韧性;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2022年16个地级市增速均下滑,潍坊、威海增速降幅较大,济南、威海、日照两年增速均低于全省水平,面临一定发展压力。2022年山东省GDP规模为8.31万亿元,在北方省份中排名保持第一,青岛、济南排名分列北方城市第3、5位,山东省16个地市中的8个位居北方城市30强。在2022年全国城市GDP排名中青岛、济南排名分列第13位和第20位,省内“双核”地位仍然稳固。烟台、潍坊、济宁、临沂处于第二梯队,GDP规模达5,000亿以上,其中烟台市政府计划实现2023年GDP规模破万亿。泰安、滨州、聊城、日照、枣庄GDP规模相对较小,处于2,000 - 4,000亿之间。受疫情冲击、宏观经济承压等因素影响,2022年山东省GDP增速为3.9%,同比下滑4.4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分地市看,济南(3.1%)、潍坊(3.7%)、威海(1.5%)、日照(3.8%)低于全省平均增速,济南、威海、日照两年增速均低于全省水平,潍坊、威海增速降幅达6个百分点,经济发展面临一定压力;山东省16个地市增速同比均有所下滑,其中烟台在2021年基数较高的情况下增速仅下滑2.9个百分点,2022年增速领跑全省,体现出较强的经济韧性。重点区县经济增速整体回落,西海岸新区仍以绝对优势领跑,城阳区、章丘区、威海市文登区、环翠区,潍坊市潍城区等区域增速较低。山东省部分头部区县综合实力较强,重点区县中共16家列2022年赛迪顾问全国百强区(县),其中西海岸新区排名百强区第4。GDP规模方面,西海岸新区经济实力最强,以绝对优势领跑。排名靠前的区县以青岛、济南下辖区县为主,烟台市龙口市、芝罘区,临沂市兰山区等跻身前列。GDP规模排名相对靠后的区县以潍坊市、威海市下辖区县为主,部分地级市因经济体量整体偏小,主城区GDP规模亦不大,如东营区、滨城区、东昌府区、环翠区等。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山东省重点区县经济增速整体下滑,50个重点区县中仅2个增速提升,城阳区(1.1%)、章丘区(0.1%)、威海市文登区(1.5%)、环翠区(1.6%),潍坊市潍城区(1.0%)等区域增速较低。二、财政收支情况分析10个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自然口径同比下滑,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影响后威海仍同比下滑,潍坊同比持平,面临一定财政增收压力;受土地市场成交萎缩影响,15个地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滑,仅枣庄市小幅增长,济南、临沂、聊城、德州同比降幅较大,潍坊、菏泽、德州、威海、日照、枣庄政府性基金收入在综合财力中占比较高,需关注财力稳定性;菏泽、德州、聊城财政自给率偏低,仍面临较大财政资金收支压力。从综合财力上看,青岛保持第一,济南、潍坊分列二、三位,聊城、日照、泰安、东营财力规模相对较少。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变动情况看,受疫情冲击、土地增值税等房地产相关税收减收、退税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影响,10个地市按自然口径同比下滑,但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影响后,大部分地市实现正增长,临沂(9.6%)、菏泽(10.8%)、德州(9.0%)、东营(9.5%)、枣庄(11.1%)同比增速较快,仅威海(-8.9%)同比下滑,潍坊同比持平。受土地市场成交规模缩减影响,2022年山东省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6,080.41亿元,同比下滑22.49%;分地级市看,除济宁尚未披露数据外,仅枣庄同比增长2.1%,济南(-48.4%)、临沂(-43.5%)、聊城(-38.3%)、德州(-36.3%)同比降幅较大,对综合财力构成较大冲击。需注意潍坊(53.4%)、菏泽(54.8%)、德州(51.1%)、威海(57.9%)、日照(54.8%)、枣庄(66.3%)政府性基金收入占综合财力比例达50%以上,当前房地产市场未现实质改善,地产企业拿地动力不足,上述地级市财力稳定性仍有待观察。财政自给率方面,2022年山东省财政自给率为58.56%,同比下滑3.63个百分点;分地市看,青岛(75.07%)、济南(79.37%)、潍坊(72.71%)、淄博(72.79%)、东营(71.21%)财政自给水平较高,菏泽(45.96%)、德州(42.53%)、聊城(45.15%)仍面临较大财政资金收支压力。重点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普遍下滑,即墨区、城阳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降幅超50%;仅20%重点区县财政自给率上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曹县、宁阳县财力偏弱且自给率较低。财政实力方面,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首,排名靠前的区县以青岛市、济南市下辖区县为主,其他地市中兰山区、寿光市、邹城市、邹平市、龙口市等百强区(县)排名靠前。受组合式减税、疫情冲击等不利影响,大部分重点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滑,按自然口径计算,50个重点区县中有31个同比下滑,占比62.00%;但从40个已披露扣除留抵退税影响的区县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同比下滑的仅8个,占比20.0%,其中淄博市临淄区(10.5%)、烟台市芝罘区(10.2%)、青岛市崂山区(8.3%)、淄博市张店区(8.8%)、济南市历下区(9.9%)、泰安市肥城市(14.9%)等区县同比增速较高;威海市文登区、环翠区、乳山市及潍坊市潍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较小且同比下滑。财政自给率方面,受财政收入下滑、刚性支出规模较大等因素影响,仅10个重点区县财政自给率上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同时曹县、宁阳县等部分财力偏弱的区域仍面临较大财政资金平衡压力。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从已披露数据的重点区县看,大部分同比下滑,其中即墨区(-52.2%)、城阳区(-56.7%)同比降幅达50%以上。2022年,龙口市受土地出让金影响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但后续或将存在一定波动,预算显示2023年将同比下滑39.6%;任城区、章丘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降幅较大,主要是自2022年起土地出让收入缴入市级国库。三、区域债务情况分析受综合财力下滑及广义债务扩张影响,各地市广义债务率均有所上升;各地市债务压力存在较大分化,青岛、济南、潍坊、淄博、威海债务率较高,其中青岛市广义债务规模远超其他地市,而烟台、枣庄债务率相对较低;从债务结构上看,青岛、济南、潍坊、淄博及威海政府广义债务中城投有息债务占比较大。从债务情况看,青岛市广义债务规模远超其他省内地市,济南、潍坊、济宁等经济强市规模相对较大。从广义债务率看,青岛、济南、潍坊、淄博、威海债务率较高,而烟台、枣庄债务率相对较低。2022年,受综合财力下滑及广义债务扩张影响,各地市广义债务率均有所上升,青岛、济南、临沂、威海、淄博、德州债务率增幅较大。从债务结构看,青岛(78.7%)、济南(63.9%)、潍坊(65.0%)、淄博(60.7%)及威海(65.5%)政府广义债务中城投有息债务占比较大。广义债务规模较大的区县集中于青岛市,债务率普遍上涨,部分重点区县发生非标及商票逾期风险事件,弱资质区平台面临较大债务滚续压力。债务方面,2022年末广义债务规模较大的区县主要集中于青岛市,其中西海岸新区广义债务规模远超其他地区,即墨区、胶州市排名靠前,此外潍坊、济宁、威海等市部分区县广义债务规模较大。从债务率看,各区县债务率分化较大,债务率较高的区县同样集中于青岛,除区域广义债务规模较大外,与青岛市中心城区政府性基金收入纳入市财政有一定关系。尽管债务规模较大,青岛市经济、财政实力整体较强,区域金融资源较为丰富,目前除李沧区存在一定商票及非标风险事件外,其他区域负面舆情相对较少。2022年山东省重点区县广义债务率普遍上涨,即墨区、李沧区、任城区、市北区等区县广义债务规模较大且债务率增长较快。山东省区县城投债券、非标融资规模整体占比较大,融资结构有待优化;根据DM统计,2023年1-2月,非标出险项目可关联至12家发债城投主体,其中山东省下辖城投数量最多(5家),均为区县级平台,区域涉及潍坊、淄博、聊城等市。2022年下半年以来,山东省城投公司商票逾期情况较为突出,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从地市看,山东省出现商票逾期的城投集中于潍坊、青岛两市;分区县看,高密市及李沧区数量最多。在城投融资环境收紧、区域债务压力加大、尾部区域市场认可度降低的背景下,弱资质区县级城投面临更大的债务滚续压力。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呈南强北弱态势,作为北方经济第一大省,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等重大国家、区域战略持续推进,山东省有望获得较大政策支持。2022年9月以来,国务院、财政部、银保监会先后发文支持山东省,有助于推动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及债务风险化解。2023年,随疫情管控放松及宏观经济回暖,山东省各级政府财政收入有望恢复性增长,一定程度上将缓解区域财政收支压力。但在城投融资政策收紧、区域债务压力整体加大、尾部区域认可度降低的背景下,需关注省内弱资质区县平台面临的流动性压力及债券估值波动风险。省、市级政府的实质性支持将对尾部区域的债务风险化解及信用修复起到关键性作用,2023年2月下旬以来,山东省及部分地市政府在债务风险防控方面的公开表态及沟通协作较为频繁,对区域债务风险防控及融资环境改善起到积极作用。文章来源:中证鹏元评级以下是原文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府本级偿债率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