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河南易子而食是真实的吗的吗

解放前河南水.旱.蝗三灾齐发是哪一年

河南大饥荒发生在1942年或1941年夏到1943年春。当时河南省发生大旱灾,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大旱之后又遭遇蝗灾,饥荒遍及全省110个县,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挤踩摔(天冷手僵从车顶上摔下来)轧和遭遇日军轰炸而死者无数,而当时难民乘火车逃难的是极少数,多数人是徒步。“陇海线郑州以东已被占领,能通车的是洛阳以西。坐火车逃难的,充其量最多占总人数的1/3。当时火车数量很有限,运载效率很低,大部分是运货的,难民都是坐在货上面。当时火车时速估计只有30公里,从洛阳到三门峡走走停停估计要两天。家境稍好的,才有可能坐上火车,多数人是徒步,一路上饿殍遍野,饥民相食惨不忍睹。

花园口决堤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花园口决堤是过大于功的,花园口决堤间接导致惨绝人寰的1942河南大饥荒,最终直接导致89万人死亡。对日军造成的影响远远小于对人民造成的影响。

花园口决堤事件给黄河下游豫(河南)、皖(安徽)和江苏等地的中国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淹没耕地1200余万亩,造成黄泛区。共计有千万人受灾,390万人流离失所。

这次决口直接造成了1941年至1943年连续两年的大规模旱灾,并由此引发著名的的“河南大饥荒”,数千万人沦为难民,仅河南一地就有300万农民死于饥饿,而日军战史《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第二军当时有7千4百多人在徐州会战死 ,而不是某些人声称的死于洪水。

花园口决口后,奔腾的黄河水迅速下泄。此时正值雨季黄河上游河水暴涨,花园口决口处被迅速冲大,同时被淤塞的赵口也被大水冲开。

赵口和花园口两股洪水汇合一起,历时4天4夜,由西向东奔泄的河水冲断了陇海铁路,向豫东南流去。淹没了中牟、尉氏、扶沟、西华、淮阳等地,又经颍河、西淝河,注入蚌埠上游的淮河。淹没了淮河的堤岸,冲断了蚌埠附近的淮河铁路大桥。

蚌埠向北经曹老集至宿县,也都成了一片汪洋。日军被黄水阻隔后。整个黄泛区由西北至东南,长达400余公里。流经豫、皖、苏3省44个县3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方,给这一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你不是说校长是第一功臣么?豫湘桂战役,炸花园口,火烧长沙,河南旱灾,解释解释是怎么回事?

豫湘桂战役()兵败如山倒,老蒋判断错误一开始以为只是局部战争没想到日本人会搞得这么大,没有做充足准备。这次战役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最大规模的败退,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豫中会战37天失38城)、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民。

花园口惨案:1938年5月19日,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为阻止日军西进,6月9日,国民政府决定放水淹日军,下令扒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间接导致惨绝人寰的1942河南大饥荒。此事之后老蒋再也不让人提花园口,这事出了以后国民党说是日本炸的不认账,直至上世纪90年代才承认。

火烧长沙:日军打过来了,国民党奉老蒋的令于1938年11月13日将长沙一把火烧了,烧死了三万余人。

河南旱灾:(1942年4月至1943年春),当时河南处于战火之中国军与日军在河南交战激烈,河南旱灾之后又来蝗灾,再加上国民党败兵抢劫民不聊生百姓易子而食。当时的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当负极大责任,地方救灾不力是铁一般的事实。

河南民众缴械国军是怎么回事

1942年的时候,河南发生大饥荒。当时国军的思维是军队比老百姓重要,只要军队在国土也好,人民也好都可以夺回来。反正河南是守不住了,不如主动后撤把这批饥民当做烫手山芋扔给日本人。

于是河南老百姓愤怒了,河南大饥荒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国军过度征粮,为了抗日,我把防老的儿子贡献了出来,我把保命的粮食贡献了出来,结果你们看倒日本人扭头就跑了。好,好,好,你们不抗日,你们还要枪干嘛!我们自己来抗日!


揭秘:1942河南大饥荒 饥民易子而食
冯小刚:震云在剧本里最后大概有5页纸还是6页纸,满页的纸,写的是自东周以来河南发生的饥荒,每一年,每一年,一直数到1942年,你都看到最后是人相食,易子而食,全是吃人、吃人、吃人。

在抗日战争这场浩劫之中所牺牲的生命数不胜数,而在这其中,造成如南京大屠杀一样大规模死亡的事件却只有一例,那就是1938年的黄河决堤事件,造成了接近300多万的河南人民饿死。

1937年的7月7日,日军开始的全面侵华战争让当时的中国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日军高举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的口号,在中华大地上开始了自己的肆意屠杀。

作为当局政府的最高领导人,蒋介石面对这样的全面侵略毫无准备,甚至一度陷入了绝境之中。1938年的6月9日,日军的步伐在不断地向西前进走,为了最有效地阻止日军前进的脚步,蒋介石做出了一个糊涂的决定。

蒋介石采取了以水代兵的方式,人为地造成了花园口的黄河决堤,这一举措大规模地扩大了黄河泛滥地区的范围。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之中,黄河这条母亲之河时,常用决堤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存在。黄河的每一次决堤都是对其沿岸百姓的一次考验,百姓因为它的决堤而流离失所、伤亡惨重。既然历史的每一次教训都告诉了我们黄河决堤的危险。

那么,1938年的蒋介石为何会选择人为地造成黄河决堤呢?事件的起因还要从徐州战役讲起,在此次战役中,因为蒋介石的轻敌导致了战疫防线全面崩溃。

郑州也因此陷入了危机,不过这一切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日军的部队即将深入我国腹地,一旦内地被深入侵略之后,战争的形势将不可预计。于是,蒋介石最终做出了炸开黄河,阻拦日军继续南下的决定。

不可否认,蒋介石让黄河决堤的这一计划,确实于战争有益。但黄河决堤的危害也同样惊人。在黄河大规模决堤的情况下,居住在黄河下游的百姓遭受到了难以估计的损失,数以万计的百姓痛失家园。大量的耕地被黄河水淹没,赖以生存的百姓也因此过上了苦难的日子。据记载,当时有几百万的百姓深受其害。

黄河水泛滥所祸害的地区,不仅让百姓失去居住之地,更让百姓彻底丧失了食物来源。大规模的迁徙和逃荒也发生在了这一时期,百姓在无法生存的情况下,就会做出难以想象的恶行。在极度饥荒的情况下,古时候那种易子而食的恐怖景象也时常出现。数不清的民众在黄河泛滥中,因为疾病和饥饿而死去。

根据不完全统计记载,因为黄河决堤而受到影响的人家有一千多万。此外,河南地区因为受到影响比较重,所以有接近300多万的人民因此饿死。

种种数据都显示出了蒋介石这一计划的危害,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黄河决堤的时间持续了9年之长。在这段时间里,黄河决堤所造成的各种损失是难以估计的。

据相关资料显示,蒋介石破釜沉舟所做出的黄河决堤计划,其实际作用非常有限。虽然黄河决堤阻拦了日军南下的步伐,但也只是起到了一时之用。尽管黄河的决堤覆盖了黄河地区的大部分城市,但是,武汉地区最终还是被日军占领了。

与此同时,做出这样决定的国民党也没有把日军赶出中国的领地,仿佛这样破釜沉舟的行为,只是一场笑话而已。

虽然成效不显,但是黄河决堤造成的惨状却历历在目。甚至为了挽回民心,蒋介石一直对外声称花园口的决堤是日军所为。

不过,真相最终还是被民众知晓,这样拙劣的谎言也只能是让这一地区的百姓对他们更加深恶痛绝。蒋介石在手足无措地下所做出的这种决定,也成为了他最大的败笔之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易子而食是真实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