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创业初期有哪些人的艰难?

任何人做一件事,在成功之前通常都不会被大家认可。因为人们普遍都有随从众心理!

前段时间,看了记录马云创业经历的纪录片。《make dream》马云长得并不出众,甚至被很多人称为ET。学习成绩也不好,数学甚至考过1分。

但是,他的英语特别好。于是毕业之后就在学校做了一名英语老师,后来又成立翻译社。

因为英语好,1994年马云得到了一次去美国出差的机会,也见到了互联网。回国之后,他要做互联网,那时所有人都看不懂。

放着铁饭碗不要,不做老师,要做互联网。那时没人支持他!但是他的口才特别好,说动了18个人跟他一起创业,这就是今天所谓的“阿里18罗汉”。

他们在杭州湖畔花园租了间房子,十来个人挤在一起,每天工作18个小时左右,屋里很狼藉,网线拉的到处都是,还曾被人认为是个“黑网吧”。

最开始的创业并不顺利,最艰难的时期,账上的现金只剩70万美元,只够维持半年。最终,蔡崇信的加入以及软银的注资,才让阿里活了下来。

在这种环境下,最终淘宝横空出世。熬过了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战胜了非典,以及后面遇到的各种挑战。

在张勇的提议下,2009年阿里开始举办“双11购物节”。随后便一路开挂!

一路走来,不断遭遇挑战,解决问题,才有了今天的阿里。张一鸣的经历也类似!

在创业初期,大家都认为他们根本不可能成功。所以不看好。最终,他们成功了,大家才看懂。

试问,今天还有多少人没用过淘宝,钉钉;没刷过抖音,头条?

要想被别人看好。只有成功以后才行。因为“从众心理”是无法改变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解决你的疑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创业初期有哪些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