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子开门定位软件如何使用

文章介绍合并单元格如何筛选的方法,并给出了合并单元格筛选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动画演示。

  Q:合并单元格如何筛选呢?如下图的数据源,A列的品类:苹果和梨子使用了合并单元格。对于这样的合并单元格筛选需要一点小小的技巧,下面详细介绍。

  A:上面的数据源,如果直接使用“数据”——“筛选”,得到的效果如左图所示。真正我们需要的合并单元格筛选后的效果如右边显示。

  下面介绍合并单元格如何筛选的方法。操作步骤:

  第一,选择A2:A10,单击格式刷,在空白单元格区域用格式刷拖动E2:E10。这样的操作就将A2:A10的单元格样式复制给E2:E10,可以看到E2:E10也和A2:A10一样为合并单元格了。

  第二,选择A2:A10,取消合并单元格。

  第三,选择A2:A10,按F5键,打开“定位”对话框,单击“定位条件”,选择“空值”,确定。

  第四,保持选中状态,输入公式:=A2,按ctrl+enter,批量填充。

  第五,选择E2:E10单元格,单击格式刷,用格式刷拖拽A2:A10区域。将A2:A10合并单元格的样式复制给A2:A10。

  第六,删除E2:E10合并单元格区域,然后再次使用“数据”——“筛选”,就可以对合并单元格筛选了。

  通过上面步骤就完成了合并单元格筛选。

  现在在回头总结一下合并单元格如何筛选,其实就是利用格式刷来回复制样式,然后使用了一个定位空值批量填充,两个知识点就完成了合并单元格筛选。

  最后再提供一个合并单元格如何筛选的动画演示步骤:

(已经热心网友汉化,你不用再担心看不懂英文,所有GIS软件都能生成等高线,这款软件是我们目前使用得比较多的一种,请按说明安装,我们用它来生成那些弯弯曲曲的圈圈)
(,11:37重新上传,临时空间,请在48小时内及时下载)
(以船底顶为例,根据经纬度来判断你所需要的那一块文件,这里是ASTGTM_N24E113.zip这个文件,24N代表北纬24度,113E代表东经113,这在中学地理就学过,不需要多说了,aster_gdem是目前我们能公开免费得到的精度最高的高程数据,全国的aster_gdem已有热心网友上传到FTP上,可用FTP工具下载,中国全境是20.7G,IP:218.56.157.94 (,11:40重新上传,临时空间,请在48小时内及时下载)
可能有人不会使用FTP工具,那么下载aster_gdem可以去这里,磨房早有人提供过链接。
关于aster_gdem,有兴趣的山友可以参看如下文档,这是绿野大侠Ylong的杰作,感谢这位不曾谋面的老师(他是我最初自学地图制作的老师,他的贴子让我受益良多)
此文档详述了aster_gdem的特征,精度以及异常情况。
以前我们经常使用的是SRTM3的高程数据,如果只从精度来看,aster_gdem优于srtm3。
关于srtm3,磨房的山友曾作过整理,提供了下载链接,这是srtm3 V4: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比较一下aster_gdem与srtm3的区别。
(这是广东省城镇、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铁路、水系、山峰的矢量数据,全国的数据请大家自行网络搜索下载。何为矢量数据?你并不需要知道得很详细,只需要知道我们常用的矢量数据文件的后缀是shp和mif就够了)
(,11:44重新上传,临时空间,请在48小时内及时下载)
好了,有了这三件东西,你就可以制作出如下的地图:

Global Mapper这款软件中使用得最多的就是菜单“工具”中的“控制中心”和“设置”这两个工具,在工具栏中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它们----第五和第六个按钮。

打开ASTGTM_N24E113_dem.tif这个文件,我们能看到这样一幅色彩鲜艳的图,你能一眼看到船底顶在哪吗?我能一眼看到,包括船底顶东边美丽迷人的雪花顶,现在我能回忆起走过这些山时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妙的山型仿佛梦中情人的身影让人念念不忘,我特别享受这种事前从空中俯瞰地面,再从空中回到地面的感觉,这也许就是我有兴趣有动力学地图制作去进行山野探路的初衷吧,好了,你不能马上找到也没关系,慢慢来,慢慢地,你就会有感觉,感觉就似一种电能,嗯,对,就是一眼看上某个心仪的人的那种感觉。这样的贴子,不想整太严肃了,轻松点,如果你曾热恋过,拿出你的热情来,学会这个自制图,真的是小菜一碟哟。。。。。。。

在上面这幅图的最下面,我们能看到用度和度分秒显示的坐标,这个坐标会随着你的鼠标移动而变化,前面的1:1018700,这个是屏幕显示比例,通过放大和缩小工具来实现,中间的GEO(WGS84)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GEO是外文中常见的前缀,表示地球、土地、地理等含义,WGS84是World Geodetic System 1984(全球大地测量系统)的简称,是美国国防局1984为GPS全球定位系统使用而建立的系统。
关于坐标,很多人可能会一头雾水,我们中学地理都学过经纬度坐标,还记得吗?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算起,往东叫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往西叫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向东、向西各分180°,东经180°和西经的180°重合在一条经线上,那就是 180°经线。在地图上判读经度时应注意:从西向东,经度的度数由小到大为东经度;从西向东,经度的度数由大到小,为西经度;除0°和180°经线外,其余经线都能准确区分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
假如从地轴的正中间将地球切成南北两半,上边的一半叫北半球,下边的一半叫南半球。被切的这个平面,叫赤道面。赤道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线叫赤道。纬线从赤道往两极越来越短,到了两极就缩小成一个点了。科学家们把赤道定为0°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分为90°,赤道以南叫南纬,赤道以北叫北纬。
简单地理解:经纬度坐标是球面坐标,一般称为地理坐标。
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你可以想象一下梨子的形状,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参数的椭球来近似代替地球表面。上面提到的WGS84就是美国使用的椭球系统。由于我们使用的地图是平面的(也就是二维的),如何将球面坐标(三维,不是那个三围啊)转换成平面坐标(二维)呢?这就要用到投影坐标系(所谓投影就是将球面的东东投影到平面上),不同的算法产生了不同的投影坐标。
我们常用的是UTM坐标,即UNIVERSAL TRANSVRSE MERCATOL PROJECTION(通用横轴墨卡托格网系统),这个名字好古怪,没关系,只要记住UTM就可以了,其中墨卡托是人名,回顾一下历史,休息一下:
墨卡托是16世纪荷兰的地图制图学家。精通天文、数学和地理。1568年制成著名航海地图“世界平面图”,该图采用墨卡托设计的等角投影,被称为“墨卡托投影”,可使航海者用直线(即等角航线)导航,并且第一次将世界完整地表现在地图上,1630年以后普遍被采用,对世界性航海、贸易、探险等有重要作用,至今仍为最常用的海图投影。晚年所著《地图与记述》是地图集巨著,轰动世界,封面上有古希腊神话中的撑天巨人阿特拉斯像,后人将“Atlas”用作地图集同义词,至今沿用。墨卡托是地图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人物,结束了托勒密时代的传统观念,开辟了近代地图学发展的广阔道路。
看到这段历史,不知道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难造时势,十六世纪的荷兰正是当时的海上霸主,拥有全球最大的船队,是当时欧洲的金融中心,那时应是荷兰最光辉灿烂的时代。墨卡托为什么就生在那个时代的荷兰呢?历史回顾完了,继续。。。
简单地理解:UTM坐标是平面直角坐标,是基于WGS84椭球采用UTM投影建立的平面投影坐标系统。
这一块是最难写,也是最枯燥的,所写的并未触及太深奥的东西。如果看不懂也没关系,不要丧失信心哟。
上面只是简单地提到了坐标,WGS84,投影等容易让人发晕的概念,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延伸阅读这个贴子,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强烈建议大家看看)
如何区分空间参考、坐标系统、投影、基准面和椭圆体?
打开“文件”--“生成等高线”

弹出“选项”窗口,在“设置”选项卡中默认的等高距是50米,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这里是20米

在“简化”选项卡中,你可以保持默认值0.01不变,这里是0

“网格化”选项卡可以跳过,在“边界”选项卡中,点击“绘制方形区域”,弹出“区域”窗口,可以用鼠标画一个框来确定你想要的等高线范围

按确定键后会回到“边界”选项卡,这时你会发现“全球投影”的“北南西东”框中出现了一串经纬度数字,这就是你刚才选定的范围

再按确定键后,生成了那些我们想要的圈圈,看不清没关系,放大就可以了。

放大船底顶,你能看到那个顶吗?能想象出你过那个悬崖的位置吗?能看出常说的望顶营地在哪吗?
还记得上面提到的两个常用工具吗?现在打开工具“控制中心”,可以发现有两个层,一个是高程文件dem层,另一个是刚才生成的等高线层。

最右边的上上下下的蓝色箭头可以调整层的排列顺序,下面的“隐藏”和“关闭”重叠,可以将选定的层关闭或隐藏,“选项”是非常有用的功能键,以后会经常用到,暂时略过,现在打开“元数据”按钮,注意现在所在的层是“等高线”,可以看到此层一系列的属性和值

现在再使用另一个常用的工具"设置"看看,会弹出一个“配置”的窗口,这里一共有8个选项卡,前面提到的矢量数据一般分点,线,面三类,像城镇属于点,河流和等高线属于线,水库湖泊属于面。在“线风格”中可以更改等高线的颜色,线型,线宽以及线上数字的字体及字号。为暂时方便观看,我将等高线改成了黑色,并更改了线型与线宽,这并不是标准,只是示意。

借此普及一下等高线小知识,等高线分为四种:
1.首曲线(Contour Line,Minor),也叫基本等高线,是按基本等高距绘出的等高线。地形图上以0.1mm的细实线描绘,如1:5万地形图上首曲线依次为:10m、20m、30m……
2.计曲线(Contour Line,Major),为了阅读方便,从起点起,每隔四根等高线加粗描绘一根等高线,这根加粗的等高线就是计曲线(又叫加粗等高线)。在地形图上以0.2mm的粗实线描绘,这样做便于查算点的高程或者两点间的高差。
3.间曲线(Contour Line,Intermediate),在地势平坦的区域,如用基本间隔绘制地形图,往往在一幅图内没有几根等高线,表达不了实际地形情况。因此在一幅图内为表现局部地貌特征,采用为基本等高距的一半的等高距绘制等高线,这种等高线叫做间曲线。间曲线通常用长虚线表示。
4.助曲线(Contour Line,supplementary),也叫辅助等高线,通常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等高线,但也可以按任意高度描绘等高线。助曲线用以表示首曲线和间曲线尚无法表示的重要地貌,在图上以短虚线描绘。
间曲线和助曲线只用于显示局部地区的地貌。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你可以暂时忽略掉间曲线和助曲线。
如果嫌麻烦,所有的等高线只用一种线宽就行了。
现在自制的等高线图不能等同于测绘级专业地图以及军事地图(后者常人一般是拿不到的),这两者之间是有非常大区别的,我们使用它只是为了安全地行山,以实用为上,不需要教条主义,不需要照本宣科,更不能将两者作简单的比较。因此我在此写的任何地图知识都是以实用为主,并不完全是遵循高等院校地图学的课程,也就是谈到理论时,尽量简化通俗易于理解。
国家对比例尺最大精度的规定:
1:1万,最大精度为1米
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现在依据能免费公开得到的高程数据生成的自制图,其比例是1:250K至1:500K之间。它根本不可能与大比例尺的军用地图相提并论。
这些矢量数据的格式是SHP和MIF,你只要打开这两种类型的文件就可以了。它们全是热心的网友收集整理的。所有这些数据全是公开的,在网上稍稍留心就能找到。

加载全部矢量数据后,如图(我隐藏了等高线,还记得如何隐藏层吗?)

现在可以看到“控制中心”有了很多层,这都是刚加载的。

回到工具“设置”中,可以在“点风格”,“区风格”中“新建类型”来建立自己想要的风格,在这里我新建了几个自己的点类型,线类型和区类型,设置方式与“线风格”大同小异,不再图示详述,自己摸索吧,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设置。

回到工具“控制中心”,可以在每层的“选项”中选择刚才你自建的风格,比如这里的“水库.shp”,在“未分类区图元”中选择自建的“湖泊”,注意图中的罗坑水库

确定后,可以看到左上角的罗坑水库产生了变化,是不是?其他的层也是如此这般操作。

最后,全部的矢量数据修改完毕后,到此基本上图就制好了。非常简单,当你熟练后,这个过程只要几分钟。

下面我们来更改地图渲晕,所谓渲晕就是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地形的起伏,也可以理解为高程设色。在“设置”工具的“着色选项”中,最下面的常规渲晕中新建一个自己的着色风格,我建立了一个“习惯着色1”

选择刚才的“习惯着色1”

这样色彩看上去就不会太过于鲜亮了。

调入五一时走的轨迹,更改成自己的格式“山径”,可以与图一起打印出来,Global Mapper可以直接打开OZI航迹航点文件,这样你可以调入前人走过的轨迹作成山径以供自己参考。或者在著名的古歌地球(GE)上描绘现成的山径放入这个地图中供山野探路之用。

还记得UTM吗?下面是一张UTM全球分区图:

在UTM系统中,北纬84度和南纬80度之间的地球表面积按经度6度划分为南北纵带,也称为投影带(就是一个竖长条儿)。从180度经线开始向东将这些投影带编号,从1编至60(广东大部分位于49-50带)。每个带再划分为纬度差8度的四边形。四边形的横行从南纬80度开始。用字母C至X(不含I和O)依次标记(其中第X行是一个例外,它包括北半球从北纬72度至84度全部陆地面积,共12度,而不是8度),每个四边形用数字和字母组合标记(这个四边形的大小就是经度6度*纬度8度)。参考格网向右向上读取(基本上每种格网系统都是向右向上读取,图中的24N114E也是向右向上读取)。
在UTM的每个投影带中,位于带中心的那条经线,赋予其横坐标值为500 000米(500K米)。对于北半球赤道的标记坐标值为0 000 000米(0米),对于南半球为10 000 000米(10KK米),往南递减。大比例尺地图UTM方格主线间距离一般为1KM,因此UTM系统有时候也被称作方里格。因为UTM系统采用的是横轴墨卡托投影,沿每一条南北格网线(带中心的一条格网线为经线)比例系数为常数,在东西方向则为变数。沿每一UTM格网的中心格网线的比例系数应为0.99960(比例尺较小),在南北纵行最宽部分(赤道)的边缘上,包括带的重叠部分,距离中心点大约363公里,比例系数为 1.00158。(因此UTM方里格只是近似正方形)
船底顶的地理坐标是24°28'N,113°15'E,在UTM分区图上可以看出它位于49R(一般称为49区或49N,49N是将R的分区忽略,只区分南北半球[N or S],这并不影响定位,因为UTM纵坐标是以赤道为基准的)。
在工具“设置”--“投影”选项中选择“UTM”,椭球类型选“WGS84”,平面单位选“米”,软件会自动跳到49区,如不能,你需要在地区中选择“49(108度东-114度东,北半球)”。

然后仍在工具“设置”中,在“一般设置”中,选择“目前投影网格”,并在“网格间距”中选择“定制”“1000”的地面单位。这代表图上一方格长宽皆是1000米(由于地球的不规则形状,UTM方格并不是严格意义的正方形,只是近似正方形,但不影响使用,它的优点是非常方便估算两点间的距离和定位,不需要借助比例尺进行计算)

确定后,可以看到图上出现了灰色的正方形及横形和竖形的数字,这就是UTM格网,最下面的状态栏由最初的GEO(WGS84)变成了UTM(WGS84),后面的两串数字就是UTM坐标(这个坐标是你鼠标所在的位置,可随鼠标的移动而变化)。如何理解这两串数字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芒果开门定位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