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几个县的名字是以驻地的名字改的?

桐柏、唐河、方城、社旗、新野、邓州、淅川、西峡、内乡、镇平、南召

截至2011年12月1日,南阳市辖2个市辖区、1个国家级高新区、2个工业管理区、1个省级城市新区、10个县、1个县级市目前南阳市中心城区有44个街道,整个南阳市有116个镇、93个乡。
地区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人 邮政编码 政府所在地址
卧龙区 003 区人民政府驻梅溪街道七一路
南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8 12 473000 功能经济区。管委会驻高新东路76号
官庄工业管理区 ** ** ** 以石油化工为特色的工业管理区。逐步向行政区过度。驻地:南阳油田官庄镇。
鸭河工业管理区 ** ** ** 以新能源电力产业为特色的工业管理区。逐步向行政区过度。驻地:南阳鸭河皇路店镇。
南召县 65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方城县 200 县人民政府驻凤瑞街道办事处
西峡县 5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镇平县 250 县人民政府驻涅阳街道办事处
内乡县 35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淅川县 450 县人民政府驻城区人民路
社旗县 300 县人民政府驻赊店镇
唐河县 400 县人民政府驻地滨河街道办事处
新野县 500 县人民政府汉城办事处
桐柏县 75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邓州市 474150 市人民政府驻花洲街道办事处

准确的说县治所在地的城关镇本来就是镇,不存在降格问题。

全国50年代开始有一波并县运动,使一些城关镇退回到普通镇。

1952年清源和徐沟两县合并成为清徐县,县治所在地定在清源镇,徐沟镇变成普通镇。

1954年洪洞和赵城两县合并成洪洞县,县治所在地定在大槐树镇,赵城镇变成普通镇。

1954年襄陵和汾城两县合并成襄汾县,县治所在地定在新城镇,汾城镇变成普通镇。

1954年万泉,荣河两县合并成万荣县,县治所在地定在解店镇,万泉乡变成普通乡。

1954年猗氏,临晋两县合并成临漪县,县治所在地定在猗氏镇,临晋镇变成普通乡。

1961年永济县重设,原虞乡县区域划入,后撤县设市为永济市,虞乡镇早在1954年虞乡县与解县合并时就成了普通镇。

变化最典型的就是运城市。1954年虞乡县与解县合并成解虞县,1958年安邑,解虞,永济,临猗合并为运城县。1960年临漪县析出,1961年永济县析出。剩下的安邑镇撤镇设街道,解州镇变成普通镇,运城镇升级到地级市。

还有一个反向例外,就是泽州县有县无府。泽州县政府长期在晋城市城区驻扎,2018年才搬到金村镇,预计撤县设区不远了。


至于发展差别是非常大的,简单打开热力图和导航观察城关镇和普通镇的城建规模就能明显看出。这里说的全国50年代并县运动的直接原因应该是财政问题,倒是可以结合我的另一个关于镇的回答。

因为之前使用的区划模式是民国模式,就是县市不附郭和省直辖县市,现在看台湾就是当初这个模式的完全体,也可以看日韩。

最初省直辖县市下市有市辖区,县有县辖区。镇虽然独立成新的一级区划,但此时乡镇仍然是现在的股级,乡镇与县之间就是科级的区公所,属于县派出机构,刚性财政支出。

当时每个县市都有许多个区,我估计这也是当时县市区没名字的原因,只能是一二三四的叫,也算是不附郭后的日式小区制?

50年代这波并县运动顺带的另一个运动就是撤县辖区设乡镇,把乡镇一级提了上来。设了许多小乡镇,取名直接就是政府所在地的村名,可怜的县政府又附郭了。

后来60年代有所反复,直到80年代万物皆可包干大运动。90年代就有了撤区并乡建镇运动,不仅彻底把区公所撤了,还大搞合村并镇,进一步节省开支。

设区的市到1954年也就事实上变成附郭,市辖区在法律地位上属于独立的行政区划,只是行政上被市管的比较紧。包括市辖区开始管乡镇,较大的市开始尝试。

我去看了看1943年的《中华民国市组织法》,其中市辖区和县辖区都是区公所地位相当,属于上级派出机构。也就是说民国时期的市并不附郭,但市辖区的区公所有区民代表会,具有一定独立性。而区下还是保甲制,有保民大会,属于独立的自治机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改名字县里不批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