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未来1年走势?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2020年7月份以后,全球资本市场,无论是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还是商品市场,最大的交易主题无疑是经济复苏。判断交易复苏节奏的核心是两点,一是盈利回升的持续性和空间,二是货币收紧的时间。关于货币政策变化的时点,我们认为关键因素在于PPI和CPI相对关系的变化,本轮复苏更类似年,往后看PPI会快速回升但CPI没有上行压力,因此短期内很难出现因通胀预期导致的货币政策全面收紧,详细分析可以参见《交易复苏――节奏与结构》。

  市场逻辑的另一个重点则在于判断上市公司企业盈利回升持续性和空间。我们预计,1)2021年全A非金融企业的盈利增速将上升至27.5%;2)趋势上看,一季度将是全年盈利增速的高点,二季度降至60.6%,下半年增速回落速度放缓,Q3和Q4分别降至31.5%和27.5%;3)销售净利率已经率先出现了改善并带动企业盈利增速修复,营收增长对利润增速的拉动作用将在一季度集中体现,同时低基数下销售净利率的改善仍将明显带动企业盈利增速回升;4)往后看,企业盈利复苏的空间和持续性还需要更多关注全球基本面的变化。这个变化后续可以关注供给端“G7+中国”工业同比增速的情况,以及在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以后,全球制造业能否出现新一轮的产能扩张周期;5)行业结构方面,过去两次复苏经验显示,最直接受益于经济复苏的顺周期品种往往也是盈利弹性最大的行业,有色、能源、化工等顺周期板块存在基本面向上超预期的可能性。

  n2021年全A非金融非金融盈利增速预测及走势判断盈利增速预测及走势判断2020年初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企业盈利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二季度开始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明显回升,开启盈利上行周期。毫无疑问的是,当前我们仍然处于盈利修复阶段,从方向上看,低基数影响下企业盈利增速将在2021年一季度升至此轮修复周期的高点,二季度盈利增速将会回落,市场对此已经形成了较为一致的预期。

  那么一季度后企业盈利放缓的幅度有多大?节奏上又会如何变化呢?理论上而言,企业盈利等于销售净利率乘上营业收入,这是一个数学恒等式,因此,企业的盈利增速也可以近似分解为营收增速与销售净利率的变动率两部分,对企业盈利增速的预测关键在于判断企业营收增速和销售净利率的变化。

  影响企业营收增速的关键宏观变量是名义影响企业营收增速的关键宏观变量是名义GDP同比增速同比增速。营业收入是一个量价指标,无论是产品销量还是产品价格的变化都将对企业的营收产生明显影响。从历史经验来看,全A非金融企业营收增速的周期基本上同步于名义GDP增速的周期。我们预计,在2020年一季度低基数效应下,2021年一季度国内实际GDP同比增速将达到全年最高点,随后逐季回落,预计2021年四个季度实际GDP增速分别为19.0%、12.7%、10.3%和8.6%,名义GDP增速回落幅度要小于实际GDP,四个季度增速分别为19.4%、15.3%、13.0%和11.4%。历史数据显示,全全A非金融企业的销售净利率与PPI同比增速的走势高度相关同比增速的走势高度相关。我们判断2021年1月份PPI环比增速为0.55%,如果只考虑基数效应(即假设2021年2月份之后PPI环比增速为0),那么在2021年5月份PPI同比增速将达到3.4%的全年高点。

  不过从工业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来看,我们预计2021年PPI环比增长的趋势将维持一段时间。我们在此前的报告中提到过,2015年以后工业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与“中国+G7国家”工业同比增速高度相关,商品定价从中国单极转向了全球多极,从最近几次商品大涨的经验来看,大宗商品价格的高点都是出现在工业同比增速高点的右侧。从复苏的驱动力来看,本轮经济复苏的弹性主要来自于海外,全球工业同比增速的回升才刚刚开始,工业大宗商品价格仍将上涨。参考2016年至2018年经济复苏周期中PPI回升的幅度,我们预计此轮此轮PPI同比增速同比增速的上升将在将在2021年年三季度达到高点,9月份同比增速月份同比增速升至升至6.5%,随后开始回落,2021年12月降至3.3%综合来看,我们预计2021年一季度全部A股非金融企业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速将大幅上升至137%,二季度将明显回落至60.6%,不过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水平。全A非金融企业的利润增速下半年将持续回落,不过增速回落的速度将明显放缓,三季度预计将进一步回落至31.5%,四季度降至27.5%,即2021年全年全A非金融企业利润增速预计达到27.5%,将较2020年显著提升。回顾过去两次名义增速回升下的盈利回升盈利回升金融危机以来,加上这一次,我们一共经历过三次典型的交易复苏场景,第一次是2009年到2010年,第二次是2016年到2017年,在这两次交易复苏的场景中,我们都看到了名义增速的回升,以及盈利上行周期的开启。

  2009年至2010年年:四万亿下,“基建:四万亿下,“基建+地产”带动经济“V型”反转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了全球引发金融海啸,中国也没有例外。中国的经济形势在2008年下半年急转直下,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了180度的大转向,货币政策从上半年的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到下半年的四次降准五次降息,财政政策也从稳健转向积极,并最终在11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推出了“四万亿”投资刺激计划。

  因为实施了“四万亿”的刺激计划,2009年中国经济实现了“V型”反转,GDP增速9.4%,仅比上年小幅下降0.3%,依然保持着非常高的增速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达到30.4%,保持高速增速,是自1994年经济过热以来投资增速最高的一年,甚至比2003年投资过热时还要高。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高速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是,“四万亿”投资刺激下,基建投资增速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高速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是,“四万亿”投资刺激下,基建投资增速率先大幅提升,随后房地产投资也出现了快速攀升。从投资细分项来看,制造业投资增速在2009年出现了小幅的下降,但始终维持在25%-30%的高速增长水平;房地产投资增速在2009年初大幅下挫,断崖式下跌至个位数的增长水平,不过很快便开始大幅提升,从2009年2月到2010年4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从4.9%迅速攀升至了37.6%。基建投资对经济的托底和提振作用更为明显,2008年底基建增速不降反升,从2008年的23%到2009年的42%,基建投资增速提升了近20个百分点。可以说,2009年“四万亿”靠基建拉经济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此后,基建投资对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和宏观经济增速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经历了2009年一大波“大水漫灌”式的刺激后,国内经济已经出现了明显回升,到2010年很多经济增长指标创了新高,事后看经济已经从复苏走向了“繁荣的顶点”。在这个背景下,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已经从保增长逐渐转向了抑制通胀,基建投资增速在2010年快速下滑带动投资增速下台阶,货币政策也出现了明显收紧。到了2011年中国经济面对的是通胀上涨、货币政策收紧、经济增长指标全面滑落的不利局面。2016年至2017年年:供给侧改革与名义经济增速回升供给侧改革与名义经济增速回升2016年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供给侧改革年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供给侧改革,使得工业品价格得到回升,从而拉动了经济的名义增速,2016年名义GDP增速8.35%,较上一年明显回升了1.3个百分点;但是2016年经济实际增速还在下滑,全年中国GDP实际增速为6.85%,增速比上一年继续下行0.2%,而经济中的三大需求项,不论投资、消费还是出口都没有回升,2016年固定资产累计同比增速达到8.1%,较上年继续回落1.9%,投资增速下滑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速10.4%,增速比上年下降0.3%,出口累计同比增速-7.7%,增速较上一年下滑4.8%。因此,当时的市场对于经济回升的可持续产生了极大的质疑。不过在棚改货币化政策的推动下,不过在棚改货币化政策的推动下,2016年的地产投资表现非常亮眼年的地产投资表现非常亮眼,是支撑整体投资增速的重要力量。投资分项中,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增速继续下滑,房地产投资增速在2016年初最高反弹至了8.4%,全年增速6.8%,较上一年上升了4.3%。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在2016年出现了快速拉升,从2015年12月的6.5%快速上升至2016年2月的28.2%,到2016年4月最高达到了36.5%;全年看2016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增速也达到了22.5%,较前一年提升了16%,是这一轮房地产周期的高点。2016年整体宏观经济的另一个年整体宏观经济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全球经济开始复苏,这一趋势在这一趋势在2017年有所加速年有所加速。从宏观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到,摩根大通的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在2016年2月左右基本结束了下行趋势开始回升,之后一直在50%的荣枯线上继续向上,2017年以后更是在53%以上继续屡创新高。与之呼应的是,美国、欧洲、日本的GDP同比增速从2017年期均出现了显著的回升。全球经济的共振复苏极大的刺激了国内的出口,全球经济的共振复苏极大的刺激了国内的出口,2017年我国出口增速出现了超预期的回升年我国出口增速出现了超预期的回升,带动实际实际GDP增速止跌回升增速止跌回升,推动经济的名义增速进一步提高。2017年名义GDP增速上升至10%以上,达到了11.5%。

  过去两次上行周期中的盈利表现与路径分析过去两次上行周期中的盈利表现与路径分析从盈利增速的分拆情况来看,过去两次上行周期中,盈利复苏的路径是相似的,但也有不同。

  相似的是,过去两次盈利上行周期中,盈利增速的回升首先是由销售净利率改善带动的,然后才是营收增速显著提高拉动盈利增速大幅增长。

  金融危机后,全A非金融企业的盈利增速在2009年一季度降至了-38%的低点,二季度开始企稳回升。在企业盈利修复初期,销售净利率的明显改善是拉动企业盈利回升的主要因素,2009年四季度全A非金融企业盈利增速回升至了28%,较一季度的低点提升了66个百分点,其中有49个百分点是由销售净利率回升带动的,另外17个百分点得益于营收的改善。不过从2010年开始,营收的提升对企业盈利的拉动作用明显加大,2010年一季度是此轮盈利上行周期的高点,全A非金融利润增速上升至了102%,较2009Q4继续上升了74个百分点,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由营收回升贡献的,多达61个百分点。

  同样,在2016年至2017年盈利修复的周期中,销售净利率提升是盈利修复初期的主要动力。本轮盈利周期的低点出现在2015年底,全A非金融企业利润增速降至-13%,到2016年底,全A非金融企业的利润增速已经上升至了27%,较低点回升了40个百分点,而从分拆情况来看,其中有27个百分点得益于销售净利率的回升,另外13个百分点则是因为营收的改善。本轮盈利增速的高点出现在2017年一季度,全A非金融企业的利润增速较2016年底继续上升了28个百分点至55%,其中,营收带动利润增速上升了20个百分点,而销售净利率仅带动利率增速上升了8个百分点。

  不同的是,在企业盈利增速出现拐点后,虽然企业利润维持高速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均来自于营业收入的持续高增,但是从相对贡献来看,销售净利率的提升对从相对贡献来看,销售净利率的提升对2017年企业盈利增长的拉动作用要明显强于2010年,而营收增速的贡献占比年,而营收增速的贡献占比有所下降。有所下降。

  在2010年一季度达到高点后,全A非金融企业的利润有所回落,但一直维持在40%以上高速增长水平,2010年底利润增速仍然有49%。这主要得益于期间企业营收增速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到2010年底,营收的提升支撑了企业盈利40%的增长,剩下的10%得益于销售净利率的提升。而在2017年底,虽然营收仍然是支撑盈利增长的主要因素,但相比于2010年的绝对地位,其对盈利增长的拉动作用被明显削弱,全A非金融企业的利润增速为37%,其中营收增长贡献了23%,销售净利率的提升贡献了14%。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2016年至2017年年这轮经济复苏不同于这轮经济复苏不同于2009年至2010年的量价齐升年的量价齐升,2016年经济的名义增速回升主要得益于价格的回升,而代表量的实际而代表量的实际GDP增速直到2017年在出口的带动下才出现了回升年在出口的带动下才出现了回升。

  此外幅度上来看,从从2016年三季度的低点6.8%到2017年年,实际实际GDP增速最高仅上升至了7.0%,而在2009年至2010年这轮周期中,实际实际GDP增速从2009年一季度最低的6.4%最高上升至了2010年一季度的12.2%,因此,因此,营收增速对利润的影响在对利润的影响在2010年非常突出。

  n本轮盈利回升的路径演绎与展望本轮盈利回升的路径演绎与展望在本轮盈利回升周期中,销售净利率已经率先出现了改善并带动企业盈利增速修复,全A非金融企业利润增速由2020Q1的-52%上升至了2020Q3的-5%,提升幅度达到47个百分点,其中39个百分点是由销售净利率回升带动的。结合此前我们对名义GDP、PPI同比增速等宏观指标走势的预测判断,我们预计上市公司营收增长对企业利润的拉动作用将在2021年一季度集中体现年一季度集中体现。同时由于。同时由于2020年一季度年一季度销售净利率降至了销售净利率降至了2.78%的历史绝对低位的历史绝对低位,在低基数的影响下,预计2021年一季度销售净利率的改善仍将明显带动企业盈利增速回升年一季度销售净利率的改善仍将明显带动企业盈利增速回升。不过销售净利率对企业利润增速的贡献预计将从2021年二季度开始明显回落年二季度开始明显回落,在,在2021年年四季度四季度27.5%的累计利润增速中,有16.5%是营收贡献是营收贡献,销售净利率贡献将降至至11%。对比过去两轮经济复苏进程,从复苏的驱动力来看,当前的情况并不一样。本轮经济复苏的弹性主要来自于西方国家史无前例的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相比于国内社融余额增速从10.7%上升到13.7%,美国的M2同比增速从5%左右上升到25%创有历史数据以来新高,欧洲和日本的M2同比增速也都创了阶段性新高。因此,往后看,企业盈利复苏的空间和持续性,也需要更多关注全球基本面的变化。这个变化在需求端,我们目前已经看到了海外的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的回升,后续可以关注供给端““G7+中国中国”工业同比增速的情况,以及在工业同比增速回升、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以后,全球制造业能否出现新一轮的产能扩张周期。

  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商品价格回落的概率比较大,而全球经济增长力度也将会弱于2021年,根据IMF最新的预测,中国名义GDP增速将从2021年的11.0%下降至2022年的8.7%,全球名义GDP增速也将从2021年的8.6%下降至6.2%。综合来看,我们预计2022年全部A股非金融企业的盈利增速将下降至10%以下。盈利修复过程中顺周期性行业弹性大周期性行业弹性大过去两次盈利上行的经验显示,在历次名义增速向上的过程中,最直接受益于经济复苏的顺周期品种往往也是盈利弹性最大的行业,不论是在不论是在2009年至2010年年“四万亿”刺激下的经济全面回升,还是“四万亿”刺激下的经济全面回升,还是2016年至2017年供给侧改革带动年供给侧改革带动下的名义增速修复,中上游顺周期行业的利润增速均有非常亮眼的表现。

  2009年至2010年经济复苏过程中,几乎所有行业的利润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盈利弹性最大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一是直接受益于“四万亿”投资刺激和经济复苏的顺周期行业,有色金属、钢铁、建筑、机械设备的利润增速均出现了大幅提升;二是相关产业政策利好的消费领域,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刺激下家电和汽车销量暴增,汽车行业在2009年和2010年的利润增速分别高达158%和88%;三是行业本身景气度较高的电子传媒等科技行业,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了移动互联网浪潮、造就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景气高峰,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周期下电子行业利润增速在2010年上升至了118%。

  2016年至2017年经济复苏过程中,与供给侧改革相关的中上游企业利润增速弹性要显著大于其他行业。实际上,供给侧改革非但使很多原来产能过剩的行业走出困境,不少行业的利润成倍增长、甚至都创了新高;有色金属行业利润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上升了571%和118%,钢铁上市公司整体利润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上升了131%和401%,建材行业2016和2017年的利润增速分别为73%和70%,采掘业在2017年的利润增速更是暴增至了899%。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今天a股全天震荡下跌,明显的空头走势;自从三大指数开盘起呈现震荡下跌走势,主要是受到白酒、电力和种业等个股拖累;当上证指数跌到30日均线附近之时,多头有所反攻,但最终还是未能支撑,三大指数跌幅进一步扩大,逼近3600关口延续震荡下跌。

午盘开盘后多空较为平衡,维持在3600点附近震荡折腾,弱势震荡之后白酒股又出现砸盘,直接拖累上证指数失守3600点,最终跌到3596点之时,似乎有抄底资金入场,三大指数跌幅收窄,出现震荡回升修复早盘跌幅,但依旧未能扭转今天a股下跌手中,收盘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今天收盘三大指数集体收跌,上证指数跌幅为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finance/332.html

7月16日,由网易财经、网易财经智库与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打造的2022年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穿越周期,革故鼎新”。

出席本届年会的嘉宾有网易传媒CEO李黎,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许金华,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江小涓,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博雅特聘教授、南南学院执行院长姚洋,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前副所长、研究员丁一凡,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董藩,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兴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王德伦,国金证券研究所所长苏晨,东方证券总裁助理、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天风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宋雪涛,星石投资联合创始人杨玲,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华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轩伟。

网易传媒CEO李黎在致辞环节表示,过去的一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面对全球通胀和国内杠杆出清的诸多制约,市场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如今,中国来到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历史关口,而国际竞争不断加剧,新冠疫情持续反复,却同时促进了数字经济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快速发展。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许金华从企业改革发展的角度总结认为,企业要深化对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认识,从而把握发展的时与势;企业要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掌握高质量的发展主动权;企业要主动拥抱数智化未来,积极服务和融入新的发展格局。

数字全球化将成为长期发展的强劲动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以“数字化的探索实践和走深向实”为主题的开幕演讲中表示,企业是市场主体、创新主体,也是数字化转型的主体,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所谓的赋能是指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合作双方的跨界融合,从而释放新的动能。赋能不存在赋方和被赋方的主宾关系,不存在居高临下的赋予,而是企业的自我变革。数字化要从解决企业转型中的痛点出发,重视行业属性,注重技术融合,从每个环节扎扎实实做起。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江小涓在以“数字全球化提供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演讲中指出,数字时代,跨境链接、跨界链接的成本极大地降低,收益非常显著地提升,而在数字时代,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新一轮的红利已经出现,而且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推动数字全球化时代到来,而且将成为疫后复苏和长期发展强劲的推动力量。

中国经济正逐步企稳回升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先生在主题演讲“积极应对三稳新挑战,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中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走出4月的谷底,正在逐步企稳回升,但没有出现强势的反弹和恢复,幅度并不是特别大。今年上半年经济波幅是比较大的,1-2月是正常恢复,3月是逆转,4月探底,5月弱恢复,6月恢复加快。杨伟民指出,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4月29日中央政治局做出的判断,就是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这个判断仍然符合当下经济形势。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在做主题演讲“在经济体系变动中促进发展动能转换”时强调,过去几千年中国都是农业经济,现在是从工业经济发展到信息经济,甚至是到数字经济,这个变动是非常快的。当前谈经济体系变动和动能转换尤其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就是在经济体系变动中,不断地通过改革开放抓住经济发展新的动能,促进四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主题演讲“提振下半年经济需要政策调整”时认为,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长率是0.4%,但6月的经济数据在转好,这是疫情平稳下来之后的一个好的征兆。今年6月的经济复苏是不是可以持续?经济复苏的底是不是牢靠?需要政府再加大力度、多做一点事情。目前来看恢复整个经济系统的信心是最重要的。姚洋提出,政府应该重点从防疫措施长效化、稳住整个房地产行业、提振消费信心三方面筑牢信心。

2022年中国经济运行“前低后高”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在演讲时指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核心基础平台是制度和法律。政策虽然可以解决经济的短期波动,但解决不了长期趋势,解决不了人们的信心和预期,只有制度和法律的完善才能形成稳定的预期,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吴晓求在谈到未来5-10年中国资本市场如何发展时,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注册制改革,在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推行注册制;二是加强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制化,只有法制化才有国际化,没有法制化中国资本市场就不可能完成国际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前副所长、研究员丁一凡表示,中国上半年外贸的经济增长情况非常好,去年贸易增长速度已经非常快,去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了一个百分点。在这个基础上今年又有新的增长,出口增长更快,上半年出口增长超过了13%。丁一凡预计,下半年增长趋势还会继续,只要全球经济在复苏,对中国制造的需求就会增长。

具体到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势,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在演讲中表示,从2022年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和去年年底大家的预判差不多,就是整个经济运行前低后高。现在看我们也低估了今年疫情防控的这种复杂形势,整个上半年的经济确实下行压力是比较大,但站在今天这样一个时点,可以说最坏的时间过去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的出台,中国经济正在逐步的转向恢复。

对于大家关心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问题,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表示,起征点涉及到个人所得税的动态调整机制,应该是每一年都有所变动。因为每一年的物价水平不一样,如果有了一定的通货膨胀率,起征点不变,意味着实际起征点是在降低的。要为起征点的调整设计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机制,根据物价变动、收入增长和经济周期变化,每一年都对起征点做出一定的调整。

在谈到具体细分产业的发展时,国金证券研究所所长苏晨表示,新能源下半整景气度还将持续往上走。随着海外欧洲和美国需求的持续上行,光伏下半年大概率会出现超预期上行的趋势的情况下,光伏整个制造业产业链利润率的获取会进一步的超预期。

对此,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兴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王德伦则认为,新能源板块的短期估值已较高,机构持仓比例处在历史估值分位数较高的位置,将近95%到100%,要注意短期估值回调的风险。从行业配置的角度来看,下半年乃至到明年的一季度,有三条投资线索值得从里面重点挖掘:第一个就是来自科创板块的景气,第二个链条是来自于疫情后的消费医药板块复苏的景气,第三个是稳增长政策相关受益链条的景气。

如何化解房地产风险:疏通融资渠道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在“以就近就地城镇化为基础加速城镇空间生产”为主题的演讲中表示,我国城镇用地占国土面积的1.07%(2019年),远低于国土面积与我国相当但人口不足我国1/4的美国3.0%(2010年),城镇空间不足、特别是城镇居住用地不足是制约人民美好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十分重要因素。我国城镇村庄用地加起来占国土面积的3.29%,略微高于美国城市用地面积。

杨开忠认为,如果能够找到一种城镇地域形态,有效地把村庄用地就近就地转化为城镇用地,将既有利于乡村振兴也有利于新型城镇化。他认为这种城镇地域形态就是作为中心核的城区与周边构成的日常生活一体化的都市圈,目前是普遍实施都市圈化战略的时候了。

对此,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表示,相对于中国住房按揭规模而言,这些已经显露的账面风险不大,演变成演变成大规模金融风险的可能性非常小,只要地方政府、开发商和银行合作应对,对中国经济走出疫情冲击的周期尚不会构成实质性拖累。

不过,张军强调,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了非做系统性改革不可的时期。眼下除了要控制好局部的信用危机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央政府需要在未来几年能够出台完整的和系统性的改革政策框架,从而从根本上进入建立起中国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新阶段。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在演讲时强调了房地产的重要作用。他表示,房地产和整个国民经济深度嵌合、交织在一起,通过极其绵长复杂的产业链把整个国民经济深度勾连在一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房地产市场决定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质量,通过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侧向关联把整个国民经济连在一起。在谈到如何化解当前楼市面临的风险时,董藩提出,供给端、需求端同步采取措施,疏通融资渠道,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财税、金融、土地、落户政策联动,形成系统性方案。

A股单边上涨趋势已经结束

关于未来的投资趋势,东方证券总裁助理、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在稳定经济的短期目标有所达成之后,发展的趋势仍然是转向高科技领域,对这些特定赛道的投资以及相应的估值的提升,就成为市场上的一个必然的选择。

邵宇还强调,后疫情时代,看好医疗、医美、医养领域。此外,也看好未来新基建如技术可控、进口替代、5G、6G、国产自主可控等,同时,对ESG方面一些好的标的,也是投资的主要方向。

在圆桌论坛“2022年A股市场新节点”讨论环节,天风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宋雪涛表示,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跌宕起伏,开年最高接近3700点,4月底俯冲到2900点以下,后来又出现极致的反弹,上半年A股走出了V字型,市场还是领先于经济的走势,上半年经济增速2.5%,第一季度4.8%,第二季度0.4%,但6月开始出现明显复苏,下半年复苏有望持续。

星石投资联合创始人杨玲认为,从整个市场的整体走势来看,前面的单边猛烈上涨阶段可能已经告一段落,后面还是震荡盘整或者震荡上行,其中有些结构性和阶段性的机会更值得大家关注。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表示,从政策的强力托底到市场的逐渐修复,整个股市的基本面成为最重要的因素,目前来看基本面是在变好,但变化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奇霖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表示,虽然短期看指数单边上涨的趋势发生了变化,后续市场可能面临着震荡,但从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面来看,一方面市场有预期后面经济会逐步修复,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后续可腾挪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这都会对行情形成支撑,可以关注其中的结构性机会。

华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轩伟认为,下半年宏观层面因素对A股市场相对有利,特别是三季度,会阶段性出现盈利、剩余流动性、风险偏好共振向上的情况,随着四季度剩余流动性转向,大势会重新进入震荡特征。总体而言,预计下半年市场表现好于上半年,主要宽基指数的年内高点预计出现在下半年。下半年的景气逻辑主要来自于国内稳增长和海外能源危机,围绕这一景气线索,重点关注新能源电力领域投资加速带来的投资机会,看好光伏、风电、储能等行业,以及高景气的新能源车产业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股今日走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