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为什么能赚钱,还不用努力?

根据大家的讨论,高学历废主要都是小镇做题家。

- 因为眼界窄、信息不通畅进了天坑专业的

- 因为资源不足,学了金融缺乏资源就业的

评论里有人说不管学啥都转行码农了:说明码农是条好出路,所以要转尽早转啊。还有说是时代的因素,以前学啥专业无所谓,都是一大片招的:是啊,那年小镇做题家考上大学就翻身了,工作分配一辈子不用担心。现在时代不同了。所以我们现在要讨论,在现在的时代环境下,小镇做题家怎么寻找自己的出路。

我看到一个关于现在中国情况的分析,认为中国现在努力RCEP,一带一路,内外双循环,如果能成功,不亚于加入WTO。 现在的情况,其实有点类似于90年代?经济发展减缓,就业问题。所以98年扩招解决年轻人就业,现在研究生扩招解决大学生就业。 如果成功不了,陷入中等收入陷井。也不用想了,整个民族就这样了,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我还是相信成功的概率是更大的,那么,我们要考虑一下,如果成功了,经济发动机继续启动,我们怎么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现在的本科毕业就有点类似于98年之前的中专大专毕业生,再往前,中专大专毕业也能有出路—90年代出上中专还能分配工作,大专也是大学生。 现在的985硕士,差不多就类似于90年代末的大学毕业生,单位不包分配了,经济也不太好,不知道出路在哪。

所以。。普通大学毕业的,可以看看95年--00年左右,中专/大专毕业生的混得好的,他们都怎么混出来的?985毕业的,看看那个时候的大学生,现在混得好的,是怎么闯出来的。。当然也看一下失败的人,在中国过去20年发展中没有抓住机会的,是什么原因没抓住机会。然后想想自己要怎么办。

小镇做题家学了计算机的一般出路都还行:

懒一点的可以找个普通软件公司965,收入不错,生活工作平衡

体制内也有不少计算机相关工作,考公/事业单位也有选择,不用担心失业问题

综合大家讨论,感觉是:

-> 医学、师范,职业路径明确

-> 财务或者IT,每个单位都需要,怎么都能有工作

-> 金融,毕业后做行研,对资源要求没那么高(内向做题家劝退)

-> 赶上风口行业,比如说过去10年入行计算机,过去15年入行地产

2.文科专业早一点考公考编或者早点实习进新媒体公司或者报社

3.理科专业安心读书然后进研究所(我觉得不靠谱,如果天坑专业的话,根本没那么多研究所职位)

4.商科专业早点参与工作进老旧国企 (这个不了解,求评论)

1. 除了计算机,还有啥适合小镇做题家?

2. 来不及转行的小镇做题家怎么办?

3. 互联网内卷后,还有啥适合小镇做题家?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IT每个单位都需要,理论上说水电工也是每个地方都需要的。会不会有一天码农也变成水电工一样T__T,好像也不是啥高薪岗位。

补充一个回复里说的,不算好出路,但是小镇做题家也不是不能考虑吧:

车企这几年真的不行,以前第一梯队的上汽一汽两大众,全年能发40薪,那个时候拿的钱跟码农差不多,现在,也就比普通制造业高点。 这两年开始车企招研究生不要车辆的了,本科生还要。但是本科生做技术岗没优势,很多都去做营销和销售了,做职能类的比做技术类的强点。 研究生主要收计算机的,要程序员,学机械的走到了穷途末路。 但有一点,不需要家里有任何背景,只要你学校成绩还不错,面试过得去,什么大车企都能去,而且都在大城市,省会居多,基本也都是国企。学历更高能力更强的的还能进各个汽研,不过很多人去了都觉得无出头之日,最好的几个研究所海龟和top的不少。也有去做销售的,比技术岗挣得多得多。 合资厂相对来说待遇最好。好的时光是房地产起飞那几年。

据7月14日澎湃新闻网报道,近来,舆论场上出现了一些嘲讽“小镇做题家”的声音,对此,有网友呼吁,无论是打工者还是“小镇做题家”,每个梦想都应被善待。还有的网友通过短视频等形式在网络社交平台讲述自己的“小镇做题家”之路。相关话题一度跻身热搜榜前列。

“小镇做题家”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想要考取大学、为知识改变命运而钻研做题的普通家庭学子群体。

这其实并不是特殊群体,而是每一个寒窗苦读者共有的姿态和经历。通过艰辛努力赢得收获,那种满满的幸福感会成为永久的精神财富。这种奋斗姿态和精神风貌,不应被打上歧视性标签,相关人群更不应被定性为“没有能力空会做题的书呆子”。某种角度上,这是在嘲讽所有奋斗者、实干者的努力,也是在否定“知识改变命运”“奋斗创造美好”等价值观。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是“苦过来”的,学海向来“苦作舟”,成功从未有捷径。除了极少数“躺赢”之人,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小镇做题”奠定了知识基础,获得了支撑自身发展以及为国家、社会做贡献的能力和本领。这是奋斗、拼搏的最好注脚之一。

无数人的经历都在反复验证着,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把自己变得强大,才能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去帮助更多人。

奋斗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努力追求梦想更是傲人的姿态,应该被提倡被鼓励。靠努力、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人成为被嘲讽的对象,不正常更不应该。这实际上折射出一些人的“躺平”思维和消极态度,不仅自己无所作为,还要对别人的努力上进品头论足,进行“标签式嘲讽”。

“嘲讽小镇做题家”成为热门话题,体现了人们对这一问题、对相关群体的关注。“嘲讽小镇做题家”的言论和倾向第一时间被批驳,也体现了更多人的价值理念与追求。

任何时候,奋斗者都应被善待,那些靠自身努力改变命运、收获未来的人,应该获得起码的尊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答题赚钱每题5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