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马云乡村教师计划申报难不难

  拒绝高薪聘请 只为山里娃有书读

四川6名乡村教师获得2017年马云乡村教师奖。

  2018届“马云乡村教育计划”面向全国832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国家级扶贫县及浙江省的一线乡村教师开始接受申报。具体申报须知和条件将在基金会官网、APP以及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公布,申请材料统一通过官网提交,项目进展相关信息将统一通过官网发布。

  从今年3月启动至今,四川省已有20名乡村教师报名。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报名“马云乡村教师”项目的只有66个县(市区)(具体名单附后)。报名截止时间为4月30日。

  每年报名的乡村教师中,都有很多让我们感动的人物。他们坚守乡村,只为能够让孩子接受教育。今天,我们把镜头对准甘孜州得荣县,去认识一位名叫洛绒扎西的乡村教师。

  “如果我走了,谁来教这些孩子?”

  得荣县是四川省甘孜州的南大门,这里山峦起伏,交通极其不便。

  今年44岁的洛绒扎西是徐龙乡中心小学的老师,他在大山的学校坚守了27年。曾经,有公司给出了比他当时收入高10倍的职位,他毅然放弃了,他的想法很简单:“如果我走了,谁来教这些孩子呢?”

  洛绒扎西家里有6个孩子,初中毕业以后放弃了读中专的机会,毅然回到村里做了一名乡村代课教师,每个月的收入只有90块钱。27年以来,徐龙乡的每一个村小都留下了洛绒扎西的足迹。只要哪个村小缺老师,他就去那里代课。有一次下大雨,在蹚过一条山溪时,他不慎摔倒,差点被洪水卷走,事后想起来仍心有余悸。但是为了让孩子们上学可以近一点,洛绒扎西宁愿多奉献。

  就在洛绒扎西最艰难的时候,一家电器商店想聘请他去维修家电(业余时间他学过家电维修),月工资上千元,这与他当时的收入相比已是十倍的差距。洛绒扎西说,说实话他也曾有过动摇,可他舍不得山里的那群孩子。由于山区条件艰苦,外地老师都不愿意到山里去教书,所以大山里最缺的就是教师。“自己家门口的孩子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于心何忍呢?”于是他拒绝了高薪的诱惑,在三尺讲台上坚守。

  传承民间艺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村小办学条件极其简陋,只有几间破房子,课桌是木板订的,板凳大多是烂了又“重装”的。洛绒扎西走上讲台,除了讲课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他甚至从微薄的收入中挤出来一部分“建”学校,留在村小的学生逐渐多了起来。为了不让学生辍学,他经常到村民家里去,宣传读书的重要性,有时候甚至深更半夜才能回家,徐龙乡中心小学因此成为教育工作标准达标的学校,成为全县学习的典型。

  洛绒扎西自创了一套学习方法,他把课堂搬进大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的“口语化”作文教学也受到了学生普遍欢迎。

  洛绒扎西还好音乐,对得荣觉央民间艺术的挖掘和传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利用周末和假期四处走访,寻找觉央民间老艺人,拜师求学,刻苦钻研。通过多年的努力,学会了觉央弹唱,收集了100多首曲子,通过教育这个平台把它传承和发扬下去,积极为保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记者 李寰)

努力、创新、变革、温暖。

天下网商记者 汪帆 | 文 章于亮 | 摄

这一天,这100位“95后”,可以傲娇一辈子。

他们在“全世界最好的学校——杭州师范大学”(马云语),接过马云的教鞭,正式成为“马云门徒”。

只是这个门徒不好当,因为在接下来的数年里,这100名来自浙江、湖南、四川、重庆、吉林五省师范院校的年轻人,要在同龄人嬉戏、玩耍,肆意挥洒青春时,扎根在中国最贫穷、最落后、最需要教育支持的贫困山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昨日(7月15日),“2019马云乡村人才计划”启航典礼在杭州师范大学召开,共有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乡村教师和40名校长参加。

“我的语文是美术老师教的”,不是笑话是心酸

今年24岁的赵小兰,是100名入选师范生中的一位。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的她,目前在家乡,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胡家镇小学执教,教授小学一年级语文。

赵小兰记得,2018年4月20日,马云公益基金会来到她的母校宣讲师范生计划。当时,一位宣讲老师的一句话,给了她极大的震撼。

“她说,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赵小兰是四川成都师范大学美术教育毕业的,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乡村小学来了一位漂亮的美术老师,那还得了,校长当机立断:当班主任,教语文主课。赵小兰傻了:“我是美术老师啊,怎么教语文?”直到半年后,她才慢慢明白,小小的乡村学校,教师资源极度匮乏,难得来了一位大学生,必须得用到刀刃上。

然后从一开始的磕碰,到得心应手。赵小兰的语文课,融入了很多她的特长。“比如,通过绘图的方式解读课文,寓教于乐。”

到了今年期末考试,赵小兰带的班级,已经一跃成为全年级第二,所有学生考分均在90分以上。“以后我的学生就会说,我的语文是美术老师教的。”赵小兰笑着说。

除了教学,“幸福比优秀重要”这句话一直引领着赵小兰。“不管孩子身上是有鼻涕还是泥巴,我都会常常拥抱他们,向他们表达爱意。孩子调皮或者犯错了,我也不会第一时间去指责,而是尝试去理解他,并从他的角度思考。”

最让她感动的是,每次上课,她的讲台上,都会有学生送她的礼物——一枚可爱的手绘。有时候是一只小狮子,有时候是一只小狗……还有放学时,家长见了她,会跑来硬塞个水果,秋天是苹果,冬天是梨子,四季变化。“都是些小事,但他们让我觉得,自己被尊重被认可。让我感受到老师这个职业的伟大。”赵小兰说。

这次来杭州参加典礼,赵小兰亲手花了一本绘本。把连日来和老师、校长的交流以及一路对杭州的所见所闻、参观阿里园区的感受,都画了出来,她说,要回去带给孩子们看。

绘本里,还记录了赵小兰第一次见马云,跟他握了手的感受。“非常亲切,以前都是在电视里,今天终于见到真的马云啦。听他讲话,感觉他是非常有情怀,对教育很有研究,我觉得他为社会,为我们教育,做了很多事情。”

乡村师范生:一份5年的承诺

像赵小兰这样扎根中国乡村教育的年轻人很多。

来自重庆的师范生杨万杰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有乡村情怀,长大后能回到家乡,感觉非常快乐。

来自张家界的英语和语文老师,陆叶,22岁,带毕业班,每周三十几节课,压力大到晚上躲家里哭。今年,她班里的期末成绩,语文和英语全年级第一。

来自湖南的张老师,汉语言文学毕业,却成为了物理和化学的老师。她在现场高唱了一曲《老师窗前的米兰》,她说,孩子们相处,让我变成了更温暖的人。

还有来自湖南的刘君慧,22岁的她要教四个班200多号学生的英语,还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累到嗓子发哑的时候,她说:“有些孩子会说,老师你的英语话说得真好。这句话明显语病,可是就觉得又好气又可爱,瞬间不累了。”

现场,有一个薪火礼环节。年轻的师范生们从乡村教师们手中接过一份卷轴,薪火相传。卷轴展开是一页空白,这是马云给到这些年轻老师们的寄语,也是100位年轻人自己的承诺:2018年到2022年,这群刚刚踏出大学校园大门的年轻人们,将接过老教师的接力棒,起码扎根乡村学校5年。

刘君慧从2017年乡村教师获得者——余国安的手中结果这份卷轴时,眼泪夺眶而出。

余国安是重庆彭水一名小学老师,他也被人们称为“轮椅教师”,2003年一场车祸让他将终身与轮椅相伴,但他没有放弃教学事业,在方寸之间迎来送往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一笔一划坚守了24年。

“他们对教育有非常执着的信念,真诚和初心,一直坚守到很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即使身体非常不便,也从没想过放弃。”刘君慧说,结果余老师的卷轴,这不仅是一种缘分,也更坚定了她对教育事业的初心。

而另一边的余国安,静静地看着眼前哭泣的22岁年轻老师,或许也回想起了当年的自己。

两人四目相对,良久,余国安向刘君慧竖起了大拇指,并握手拥抱。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乡村师范生”的称呼,有赞许,有信任,更多的是托付。

马云: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

“原以为一个人的力量薄弱,却发现有更多人愿意去坚守,乡村教育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位乡村老师说道。

而在活动现场,作为马云乡村人才计划的发起者马云,更是表示了“无比的感动和温暖”。

马云说,要给孩子们最好的教育,首先要给老师们最好的教育。今天虽然是结业仪式,但学习没有终点。

他认为,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未来中国最重要的资源,是1500万新生儿。1500万儿童的教育,决定了国家30年后的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不是看发达地区,而是看落后地区。只有乡村好了,中国才会好,只有乡村教育好了,国家教育才会好。而教育背后,是学校、老师、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最优秀的学生成为老师,教育才会好起来。”

现场,马云与每一位乡村教师握手拥抱,“感谢大家的坚持,努力、创新、变革、温暖会改变这个国家,你们让我们对这个国家的未来更有信心和担当。”

2015年至2018年,马云公益基金会乡村教育计划共服务获奖校长40人,获奖教师400人,入选师范生100人,开展了5所乡村寄宿制学校试点和14所乡村少年宫,直接影响老师和校长超过8万人,影响学生超过100万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乡村教师报名入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