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安保险600万医疗保险是真的吗?

现在的网络发展比较快捷,我们想要买保险也可以在网上去购买,当然也能够在网上看到很多保险宣传,比如很多人都在网上看到了轻松保600万医疗保险,不知道这款保险到底是否是真的。下面就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轻松保600万医疗保障是真的吗?

一、轻松保600万医疗保障是什么

轻松保属于轻松筹下的一个业务,这也是我国现在最大的一个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互联网保险销售渠道,并非保险公司,所以这上面的保险产品都是由保险公司来承保的,和轻松保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如果大家在轻松保上面买了保险,后续的保单和理赔业务都是由保险公司来负责的,轻松保不过是一个中间人罢了。

二、轻松保600万医疗保障是真的吗

轻松保600万医疗保障是真的,其实轻松保600万是众安百万医疗保险。这款产品的承保公司是众安保险公司,所以是受到了银保监会的监管的。

如果保险公司想要销售保险产品,就需要通过银保监会的审核,所以这款产品能够在市面上销售,也说明银保监会是有监督到的,大家可以放心的选择。

目前众安百万医疗保险支持首月免费领取,只需要进入到支付宝的渠道当中,然后输入自己的手机号跟身份证号就可以领取了,不过后期是需要缴纳保费的,所以大家也要提前知晓。

三、轻松保600万医疗保障有什么优点

虽然这款产品只有一年的保障时间,并且不保证续保。但是当我们去续保的时候,保险公司并不会重新审核,而且在保险条款当中也约定了,保险公司不会由于被保人出现过理赔或者是健康发生了变化而拒绝续保。

这款产品的缴费方式是非常灵活的,可以选择一次性把全部年的保费交清,也可以选择每个月缴纳,如果那的话,在第1个月交的保费只要一元钱就能够享受到优惠了,所以也可以降低缴费的压力。

以上就是轻松保600万医疗保障是真的吗的相关内容介绍,如果大家对于轻松保的这款产品还是有疑惑,可以添加马蜂保老师的微信来咨询。

更多保险问题,请点击“立即咨询”

或进入微信搜索微信号:免费对接保险顾问,解答您的保险问题">bx2374(点击复制微信号)

轻松保健康保障是真的吗?怎么退保?

轻松保退保流程有哪些?退保能退多少?

轻松保600万医疗保障是真的吗?优缺点有哪些?

您好,众安百万医疗保险2020对投保人的年龄要求为30天~60周岁,保期为1年,保费缴纳期间为月缴,等待期为30天,一般医疗免赔额为1万元。

众安百万医疗保险2020提供的保障包括300万保额的一般医疗,重疾医疗保额为600万,包含100种重疾和121种罕见疾病,对重疾的免赔额为0元,对质子重离子的保障额度为600万,保障还包括特殊门诊、门诊手术和外购药。

此外,众安百万医疗保险2020也提供有费用垫付和就医绿通的增值服务。

众安百万医疗保险2020的保障还是很全面,除了包含有基本的住院医疗、重疾医疗的保障额度,还包含有重疾住院津贴、重疾保金等保障责任,可以说保障力度还是很大的。且众安百万医疗保险2020的续保情况也不错,对于有过理赔或健康异常的也是可以续保的,最主要的是众安百万医疗保险2020的保费价格便宜。

不过,众安百万医疗保险2020的健康告知还是比较严格的,不过这其实也算是百万医疗险的通病了。此外,众安百万医疗保险2020是不保证长期续保的,也就是说如果产品停售的话,就不能进行续保了,算是投保有一定风险。

如果您近期想购买保险,但是又担心买保险遇到坑,欢迎填加微信,我会以最专业的态度来帮您解决,帮你分析哪款产品最适合您,避免踩到雷。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原标题:监管处罚业绩放缓,半年市值蒸发逾600亿 众安保险怎么了?

8月13日,众安保险股价继上个交易日跌11.48%之后,盘中再度重挫近8%创8个月新低。截至收盘,公司股价跌4.37%,收报36.15港元,市值531亿港元。

消息面上,据多家媒体报道,银保监会办公厅近日向业内下发了通知,开展关于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整治工作主要针对互联网保险产品管理、销售管理、理赔管理、信息安全等乱象频发领域,重点整治销售误导、强制搭售、费用虚高、违规经营和用户信息泄露等突出问题。

8月2日,银保监会官网公开的处罚决定书显示,众安保险因欺骗投保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以及编制或者提供虚假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等事项,被银保监会罚款145万元。

在监管机构统计的榜上,众安保险也位居前列。除此之外,公司还存在业绩增速下滑,渠道依赖第三方平台等问题,被数家投行给予“减持”评级。

监管政策加码,刚被处罚145万元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众安保险股价大幅波动,与近期的互联网保险监管升级有很大关系。

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日,银保监会在行业内部发布了《关于开展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指出,近年来,互联网保险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乱象丛生。

主要包括,个别互联网平台涉嫌非法从事保险业务,部分保险机构存在互联网保险产品定价风险突出、线下服务能力不足、销售误导和投诉纠纷较多、销售和技术服务费用虚高、用户信息被非法利用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整治与规范。

银保监会将针对乱象频发领域,重点整治销售误导、强制搭售、费用虚高、违规经营和用户信息泄露等突出问题。

通知要求,各保险机构要组织开展全面摸底工作,按照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要点,逐条对2020年以来的互联网保险业务进行排查,拉网式梳理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业务情况,确保业务合规。

这也是继2016年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专项检查后,新一轮的整改风暴袭卷保险行业。

多位行业人士均认为,互联网保险创立初衷是革新传统保险行业弊病,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保险体验。如今却也没能逃脱传统保险行业的种种乱象,并出现了个人信息保护等新问题,这次整治的目的也是为了规范行业发展作为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巨头,众安保险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8月2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众安保险因4项违法行为,被处罚145万元,相关责任人被处以警告并共计罚款57万元,合计罚款202万元。

依据行政处罚决定书,众安保险自营网络平台宣传销售页面欺骗投保人。例如,在公司官网和App中销售的“尊享e生医疗险2017”、“尊享e生旗舰版”、“女性尊享百万意外险”等5种产品,其宣传销售用语与条款或事实不符。

其次,是第三方平台宣传销售页面欺骗投保人。众安保险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销售“重疾险”“600万医疗保障”的宣传销售用语与事实不符。

第三是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

2017年8月18日至2018年10月31日,众安保险在某App司机端销售“拉活宝”车主保障计划,使用重大疾病保险条款(A款)、个人重大疾病保险条款和个人轻症疾病保险条款,突破对应保险费率表上下限收取保费。

2018年11月9日至12月22日,众安保险在某App乘客端销售重疾保障计划,使用重大疾病保险条款(A款)、个人重大疾病保险条款,突破对应保险费率表上下限收取保费。

第四是编制或者提供虚假报告、报表、文件、资料。例如该机构将2018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部分拒赔案件作正常给付或部分给付案件处理,将结案赔款金额记为0。

对于上述处罚,众安保险回应称,公司坚持合规稳健经营理念,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积极拥抱监管,已全面完成了相关问题的整改工作。

除了处罚,在监管部门统计的消费者投诉榜单上,众安保险也名列前茅。

5月26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的保险消费投诉情况通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众安保险投诉量为1140件,同比增长56.38%,位列财产保险公司第四位。

其中,投诉涉及的主要事由上,众安保险的理赔纠纷投诉量775件,同比增长299.48%,位列产险公司第四位;销售纠纷投诉量152件,位列产险公司第四位;保证保险纠纷投诉量129件,位列产险公司第六位。

在一系列负面消息刺激下,众安在线股价今年经历了一轮“过山车”行情,目前已经从年内高点78.8港元跌去54.12%,市值蒸发约627亿港元。

业绩增速放缓,频遭机构下调评级

回顾众安保险近年业绩,公司在连续几年亏损之后,于2020年扭亏为盈,但营收增速却出现疲态。

iFinD数据显示,2020年是众安保险上市后首次盈利,实现归母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221.95%。

而这次盈利,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疫情给保险业带来的机遇。众安保险在年报中称,2020年初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发,用户健康保障意识得到了迅速提升,健康险市场迎来了蓬勃的发展,公司把握这一市场机会,实现了高于健康险行业17%的增长,全年健康生态增速达到约37.4%。

在扭亏之前,年,众安保险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7亿元、-17.44亿元、-4.45亿元,三年合计亏损31亿元。

但就在努力扭亏为盈之际,众安保险的营业收入增速却逐年下滑,从2018年的72.13%下降至2019年的57.37%,2020年增速更是腰斩至22.28%。

在业绩承压之外,众安保险的高管团队也不稳固。

2021年1月22日,众安保险董事会宣布,陈劲先生因个人事务安排辞去执行董事及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职务,由总经理姜兴继任执行董事及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

早在2019年,众安科技原CEO陈玮、众安车险总裁王禹、众安保险精算负责人腾辉、众安保险副总裁曾卓、众安金融技术部总经理王愚、众安零售业务负责人党毅等人也相继离开众安保险。

此外,公司董事会成员中也有变动。根据公告披露,今年5月,湛炜标众安保险董事资格获得批复,而赖智明、胡晓明分别于2020年3月和2020年8月从董事会中退出。

自年报公布以来,多家投行发布了对众安保险的分析报告,其中不乏“减持”、下调目标价等评级措施。

5月24日,野村证券发表研究报告指,在市场竞争下,众安今年的保费增速或放缓至25%,维持该公司“减持”评级。

7月15日,瑞信发表研究报告指,估计众安在线上半年税后净利润将按年升12%,认为下半年原保费收入增幅将较平稳,当中回购及投资回报率可支持健康险生态发展,但提醒地方政府推出低价的短期医保“惠民保”将加剧市场竞争。瑞信在报告中,将众安在线的目标价降至47港元。

7月27日,野村再次表示,预期众安在线在医疗保险的持续增长和新产品推出的支持下,健康业务将可能保持双位数的增长,但提醒消费金融业务的增长可能会随着整体市场趋势而减慢,维持“减持”评级。

8月4日发布的公告指出,“我们预计公司年综合成本率为101.8/101.3%。对比龙头公司中国财险,众安在线估值偏高。”因此该行给予众安在线维持“卖出”评级,目标价33.00港币。

渠道依赖第三方平台,赔本赚吆喝

于2013年11月6日揭牌开业的众安财险,是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背后站着“三马”,即马云、马化腾、马明哲。2017年9月28日,众安在线在港交所上市,公司由“保险+科技”双引擎驱动,目前已形成健康、数字生活、消费金融三大生态。

作为保险业务线上化的持牌机构,众安保险所在的互联网保险细分赛道也绕不开流量获取这一难题。背靠腾讯、阿里两大互联网巨头,众安保险的产品自然接入到支付宝、保险经纪平台在内的第三方平台销售。

2020年,众安在线自有平台保费对公司总保费的贡献占比提升至约13%,相较于2018年的2%、2019年的8%大幅增长,但第三方平台的占比仍在80%以上。

华泰证券上述研报称,众安保险依靠第三方渠道来获客使公司容易受到佣金成本变化的影响,公司的一些主要分销商提高了销售公司的健康险产品的费用率。公司的目标是通过建立自有平台减少对第三方渠道的依赖,但目前自有平台贡献仍然较小。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众安保险费用率为约48.4%,同比上升约2.5个百分点。其中,健康生态渠道费率为约 26.9%,数字生活生态的渠道费率为约32.6%。

该公司在财报中坦言,渠道费用、研发成本已成为阻碍其盈利的重要方面。

有行业观察人士表示,众安保险需要给第三方渠道高昂的平台服务费,自己赔本赚吆喝,如果这种业务模式无法改变,那互联网保险就是一个伪命题的存在,公司需要加快发展自有平台,同时想法降低互联网渠道的成本。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众安保险价格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