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项系数为1,2,-2的完全平方数是

对于高中生来说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有哪些,高中数学重点知识归纳有哪些重要,需要我们掌握?

跟着新文达小文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1.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所有的知识点是所有高中生必须掌握的,而且要懂得运用。

选修课程分为4个系列: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2.高考数学必考重难点及其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

1. 集合与逻辑:集合的逻辑与运算(一般出现在高考卷的第一道选择题)、简易逻辑、充要条件

2. 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3. 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通项、求和

4. 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应用

5. 平面向量:初等运算、坐标运算、数量积及其应用

6. 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经常出现在大题的选做题里)、不等式的应用

7. 直线与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8. 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

9.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棱柱、棱锥、球、空间向量

10. 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

11. 概率与统计: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抽样、正态分布

12. 导数:导数的概念、求导、导数的应用

13. 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高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整理

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

2.在应用条件时,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况

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4.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

5.你知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形式”的区别.

6.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7.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8.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

9.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例如:.

10.你熟练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作差,判正负)和导数法

11.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基本应用你掌握了吗?

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

(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

15.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16.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忽略参数的范围。

17.“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时,你是否注意到: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若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的零的情形?

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

1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20.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1.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2.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23.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0,a<0.

24.解决一些等比数列的前项和问题,你注意到要对公比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了吗?

25.在“已知,求”的问题中,你在利用公式时注意到了吗?(时,应有)需要验证,有些题目通项是分段函数。

26.你知道存在的条件吗?(你理解数列、有穷数列、无穷数列的概念吗?你知道无穷数列的前项和与所有项的和的不同吗?什么样的无穷等比数列的所有项的和必定存在?

27.数列单调性问题能否等同于对应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数列是特殊函数,但其定义域中的值不是连续的。)

28.应用数学归纳法一要注意步骤齐全,二要注意从到过程中,先假设时成立,再结合一些数学方法用来证明时也成立。

29.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的概念你清楚吗?,若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那它归哪个象限呢?你知道锐角与第一象限的角;终边相同的角和相等的角的区别吗?

30.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单位圆内的三角函数线(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的定义你知道吗?

31.在解三角问题时,你注意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定义域了吗?你注意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有界性了吗?

32.你还记得三角化简的通性通法吗?(切割化弦、降幂公式、用三角公式转化出现特殊角.异角化同角,异名化同名,高次化低次)

33.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函数的取值范围分别是

34.你还记得某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吗?

35.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及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你会写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吗?会写简单的三角不等式的解集吗?(要注意数形结合与书写规范,可别忘了),你是否清楚函数的图象可以由函数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吗?

36.函数的图象的平移,方程的平移以及点的平移公式易混:

(1)函数的图象的平移为“左+右-,上+下-”;如函数的图象左移2个单位且下移3个单位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即.

(2)方程表示的图形的平移为“左+右-,上-下+”;如直线左移2个个单位且下移3个单位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即.

(3)点的平移公式:点按向量平移到点,则.

37.在三角函数中求一个角时,注意考虑两方面了吗?(先求出某一个三角函数值,再判定角的范围)

38.形如的周期都是,但的周期为。

39.正弦定理时易忘比值还等于2R.

40.数0有区别,的模为数0,它不是没有方向,而是方向不定。可以看成与任意向量平行,但与任意向量都不垂直。

41.数量积与两个实数乘积的区别:

在实数中:若,且ab=0,则b=0,但在向量的数量积中,若,且,不能推出.

已知实数,且,则a=c,但在向量的数量积中没有.

在实数中有,但是在向量的数量积中,这是因为左边是与共线的向量,而右边是与共线的向量.

42.是向量与平行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向量和向量夹角为钝角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43.在用点斜式、斜截式求直线的方程时,你是否注意到不存在的情况?

44.用到角公式时,易将直线l1、l2的斜率k1、k2的顺序弄颠倒。

45.直线的倾斜角、到的角、与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依次是。

46.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是什么?(起点,中点,分点以及值可要搞清),在利用定比分点解题时,你注意到了吗?

47.对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建议在解题时,讨论后利用斜率和截距)

48.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直线方程可以理解为,但不要忘记当时,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都是0,亦为截距相等。

49.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请你注意解题格式和完整的文字表达.(①设出变量,写出目标函数②写出线性约束条件③画出可行域④作出目标函数对应的系列平行线,找到并求出最优解⑦应用题一定要有答。)

50.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图形、标准方程、几何性质,椭圆与双曲线中的两个特征三角形你掌握了吗?

51.圆、和椭圆的参数方程是怎样的?常用参数方程的方法解决哪一些问题?

52.利用圆锥曲线第二定义解题时,你是否注意到定义中的定比前后项的顺序?如何利用第二定义推出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如何应用焦半径公式?

53.通径是抛物线的所有焦点弦中最短的弦.(想一想在双曲线中的结论?)

54.在用圆锥曲线与直线联立求解时,消元后得到的方程中要注意:二次项的系数是否为零?椭圆,双曲线二次项系数为零时直线与其只有一个交点,判别式的限制.(求交点,弦长,中点,斜率,对称,存在性问题都在下进行).

55.解析几何问题的求解中,平面几何知识利用了吗?题目中是否已经有坐标系了,是否需要建立直角坐标系?

56.你掌握了空间图形在平面上的直观画法吗?(斜二测画法)。

57.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定义、判定和性质定理你掌握了吗?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在解决立几问题中的应用是怎样的?每种平行之间转换的条件是什么?

58.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你记住了吗?你知道三垂线定理的关键是什么吗?(一面、四线、三垂直、立柱即面的垂线是关键)一面四直线,立柱是关键,垂直三处见

59.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在应用时都是三个条件,但这三个条件易混为一谈;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易把条件错误地记为”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而导致证明过程跨步太大.

60.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时,如果所求的角为90°,那么就不要忘了还有一种求角的方法即用证明它们垂直的方法.

61.异面直线所成角利用“平移法”求解时,一定要注意平移后所得角等于所求角(或其补角),特别是题目告诉异面直线所成角,应用时一定要从题意出发,是用锐角还是其补角,还是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62.你知道公式:和中每一字母的意思吗?能够熟练地应用它们解题吗?

63.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0°<α≤90°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0o≤α≤90°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取值范围:0°≤α≤180°

64.你知道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如何运用吗?

65.平面图形的翻折,立体图形的展开等一类问题,要注意翻折,展开前后有关几何元素的“不变量”与“不变性”。

66.立几问题的求解分为“作”,“证”,“算”三个环节,你是否只注重了“作”,“算”,而忽视了“证”这一重要环节?

67.棱柱及其性质、平行六面体与长方体及其性质.这些知识你掌握了吗?(注意运用向量的方法解题)

68.球及其性质;经纬度定义易混.经度为二面角,纬度为线面角、球面距离的求法;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这些知识你掌握了吗?

69.解排列组合问题的依据是: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

解排列组合问题的规律是:相邻问题捆绑法;不邻问题插空法;多排问题单排法;定位问题优先法;定序问题倍缩法;多元问题分类法;有序分配问题法;选取问题先排后排法;至多至少问题间接法.

70.二项式系数与展开式某一项的系数易混,第r+1项的二项式系数为。二项式系数最大项与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易混.二项式系数最大项为中间一项或两项;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的求法要用解不等式组来确定r.

71.你掌握了三种常见的概率公式吗?(①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②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公式;③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公式.)

72.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k次的概率易记混。

通项公式:它是第r+1项而不是第r项;

事件A发生k次的概率:.其中k=0,1,2,3,…,n,且0

73.求分布列的解答题你能把步骤写全吗?

74.如何对总体分布进行估计?(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研究统计问题的一个基本思想方法,一般地,样本容量越大,这种估计就越精确,要求能画出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理解频率分布直方图矩形面积的几何意义.)

75.你还记得一般正态总体如何化为标准正态总体吗?(对任一正态总体来说,取值小于x的概率,其中表示标准正态总体取值小于的概率)


为大家整理了一份高中数学老师都推荐的数学解题方法,这里面的21种方法涵盖了高中数学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大综合,各位同学一定要记得收藏哦!

主要包括化简、求值、方程、不等式、函数等题,基本思路是:把含绝对值的问题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问题。具体转化方法有:

①分类讨论法:根据绝对值符号中的数或式子的正、零、负分情况去掉绝对值。

②零点分段讨论法:适用于含一个字母的多个绝对值的情况。

③两边平方法:适用于两边非负的方程或不等式。

④几何意义法:适用于有明显几何意义的情况。

根据项数选择方法和按照一般步骤是顺利进行因式分解的重要技巧。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是:

提取公因式选择用公式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拆项添项法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一个式子或部分化为完全平方式就是配方法,它是数学中的重要方法和技巧。配方法的主要根据有:


解某些复杂的特型方程要用到“换元法”。换元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设元→换元→解元→还元

待定系数法是在已知对象形式的条件下求对象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求点的坐标、函数解析式、曲线方程等重要问题的解决。其解题步骤是:

①设 ②列 ③解 ④写

复杂代数等式型条件的使用技巧:左边化零,右边变形。

07 数学中两个最伟大的解题思路

(1)求值的思路列欲求值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

(2)求取值范围的思路列欲求范围字母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

基本思路是:把√m化成完全平方式。即:


(3)适当变形法(和积代入法)

注意:当求值的代数式是字母的“对称式”时,通常可以化为字母“和与积”的形式,从而用“和积代入法”求值。

方程中除过未知数以外,含有的其它字母叫参数,这种方程叫含参方程。解含参方程一般要用‘分类讨论法’,其原则是:


12 恒相等成立的有用条件

13 恒不等成立的条件

由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为R的有关结论容易得到下列恒不等成立的条件:


图像的平移规律是研究复杂函数的重要方法。平移规律是:


讨论函数性质的重要方法是图像法——看图像、得性质。

定义域 图像在X轴上对应的部分

值 域 图像在Y轴上对应的部分

从左向右看,连续上升的一段在X轴上对应的区间是增区间;从左向右看,连续下降的一段在X轴上对应的区间是减区间。

最 值 图像最高点处有最大值,图像最低点处有最小值

奇偶性 关于Y轴对称是偶函数,关于原点对称是奇函数

16 函数、方程、不等式简的重要关系

方程的根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横坐标不等式解集端点

17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不等式可以用因式分解转化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去解,但比较复杂;它的简便的实用解法是根据“三个二次”间的关系,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去解。具体步骤如下:

二次化为正判别且求根画出示意图解集横轴中

18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讨论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符号问题或m型问题可以利用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来解决,但根的一般问题、特别是区间根的问题要根据“三个二次”间的关系,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来解决。“图像法”解决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题意二次函数图像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包括:a的符号;△的情况;对称轴的位置;区间端点函数值的符号。

19 基本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

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有名称的函数是基本函数。基本函数求值域或最值有两种情况:

(1)定义域没有特别限制时---记忆法或结论法;

(2)定义域有特别限制时---图像截断法,一般思路是:

画出图像截出一断得出结论

20 最值型应用题的解法

应用题中,涉及“一个变量取什么值时另一个变量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是最值型应用题。解决最值型应用题的基本思路是函数思想法,其解题步骤是:

设变量列函数求最值写结论

穿线法是解高次不等式和分式不等式的最好方法。其一般思路是:

首项化正求根标根右上起穿奇穿偶回

注意:①高次不等式首先要用移项和因式分解的方法化为“左边乘积、右边是零”的形式。②分式不等式一般不能用两边都乘去分母的方法来解,要通过移项、通分合并、因式分解的方法化为“商零式”,用穿线法解。

1. 请用一句话解释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工具(有点装了),那我换个说法,统计学是收集、整理、描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分两块,描述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负责整理并描述收集到的数据,怎么描述呢?一般就是用描述统计量比如说告诉你这次英语考试班里同学平均分是多少,或用图表更加直观。推断统计(inferential statistics)就是用较小群体的数据来推断较大群体的特征。这个较小群体我们叫样本(sample),较大群体我们叫总体(population)

数据(data)就是事实或观察到的结果,这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请记住以下两点,第一数据不仅限于数字(虽然他有个“数”这个字),第二是数据不等于信息,可以这么说,信息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数据中包含的有用的内容。

图2 泰坦尼克号数据集


上面的图2就是一个数据集(dataset)的一部分,是数据集的一个子集。其中每一条,就是数据中的每一行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element),是指搜集数据的实体,在这里就是每一个登上泰坦尼克号的乘客。个体的名称就是乘客名字,在数据的第四列。数据的变量(variable)指个体中我们感兴趣的特征,上图中有9个变量,分别是仓位等级(Pclass),性别(Sex),年纪(Age),随行亲属(Sibsp)和(Parch),票号(Ticket),价格(Fare),仓号(Cabin),登船港口(Embarked)。这里面是否存活(Survived)是标签(Label)列,不属于变量,它可能是我们通过变量要预测的结果,而第一列PasengerID属于索引列,也不属于变量。每一个乘客的这些变量集合称为一个观测值(observation)。十二个用户有十二个观测值。

4.数据都分什么类型?

数据可分为分类型数据(categorical data)和数量型数据(quantitative data)。比如图2中的性别,登船口岸,票号,仓号,就是分类型数据,是用标记或名称来识别项目的类型。而其中年龄,亲属数量,票价就属于数量型数据,数量型数据可以加减乘数,或求平均数等操作。留一个思考题给各位,上图中的仓位等级Pclass是什么类型的数据呢?

上面提到了统计学方法分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那么问题来了

5.描述统计都有什么方法呢?

描述统计主要分表格法,图刑法,和数值方法。

什么是概率?为什么学习概率?概率和频率有什么不同?

概率(probability)是一个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度量,用来度量事件的不确定性程度。事件的概率总是介于0到1之间。等于0说明这件事没可能发生,等于1说明这件事必然发生。学习概率是我们理解正态曲线(之后我们会详细讨论)的基础,也是理解推论统计的基础。
例如,从一批有正品和次品的商品中,随意抽取一件,“抽得的是正品”就是一个随机事件。设对某一随机现象进行了n次试验(experiment)与观察,其中A事件出现了m次,即其出现的频率(frequency)为m/n。经过大量反复试验,常有m/n越来越接近于某个确定的常数(此论断证明详见伯努利大数定律)。该常数即为事件A出现的概率,常用P (A) 表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被称为样本空间(sample space),一个试验结果被称为一个样本点(sample point),比如上述例子抽取一次商品,他的样本空间就是{正品,次品},样本点有两个;一场足球比赛的样本空间是{胜,负,平},投一次骰子的样本空间是{1,2,3,4,5,6}。思考题:抽两次商品的样本空间是什么呢?答案是:{(正品,正品),(正品,次品),(次品,次品),(次品,正品)}

生活中很多中把频率和概率混为一谈,打个比方。当我们抛一门硬币50次的时候,出现20次正面朝上,30次反面朝下,我们有些同学会说,正面朝上的概率是2/5,这就是典型的将频率和概率没有区分出来。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关于20次出现正面朝上,只能说正面朝上的频率是2/5,而不能说概率是多少多少。
因为概率是理想值,频率是实验值;例如抛理想均等硬币10000次正反面出现正面的频率是,其中表示误差。
总结来说:概率是频率随样本趋于无穷的极限。

样本点的个数怎么计算?

上面一个问题中,我们发现抽一次商品和抽两次商品的样本空间是不同的,样本点的个数不同,分别是2个和4个。这是因为抽一次商品叫做单次试验,抽两次商品是多步试验。对于多步试验,尤其是步数特别多的试验,我们也不用一一枚举,下面给出多步试验的样本点个数的计算方法。
如果一个试验可以分为连续的k个步骤,在第一步有种可能结果,第二步有种可能结果,以此类推,所有样本点个数为种

我们再考虑一种情况,还是从这堆货物里抽两个商品,但是是一次拿出来两个(或者说分两次拿,每次拿一个,但是不考虑次序了。),那样本空间是什么样呢,又有几个样本点呢?首先这就不是多步试验了,这是单次试验,因为一次就拿出来两个。那就不能用上述的公式了,两个商品的情况就只有三种了,一个正品和一个次品,两个正品,或两个次品。样本空间S={(正品,正品),(正品,次品),(次品,次品)},样本点为3。

如果我们把每个商品都看做不一样的,独立的。每个商品我们也不在意好坏了。我们就问一次取出两个,有多少种可能性,那这里我们就要知道总共有多少个商品了,这在上种情景中是不需要知道的。这个例子其实就是跟抽我们熟悉的彩票一样了。7个数选3个但不考虑顺序,总共有几种情况,这种求样本点的方法叫做组合(combinations),即从N个物体中同时任取n个的组合数为(同时任取也就意味着不考虑顺序了)

上面的问题从7个数中选3个,不考虑顺序,N=7,n=3 样本点的数量为

最后再让我们考虑一下上述这个例子但是考虑顺序的情况,也就是说不同选取顺序被认为是不同的试验结果。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排列(permutations)。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把他当成分步试验,第一次抽取一个数字,第二次抽一个,第三次再抽一个。那么可以按照多步试验的乘法法则,答案就是很简单了。
第一次选取时我们有7个选项,因为是不放回试验,第二次只有6个选项,第三次还剩5个选项。答案就是种
第二种解题思路是我们先把他当成组合,那么抽取了三个数总共有35种组合。然后这三个数字之间有集中排列呢?是种,所以35再乘以,可以推导出组合的公式就是

有了试验结果,得到了样本空间,如果为样本空间中每一个样本点分配概率呢?

三种方式,古典法、相对频数法和主观法。无论用哪种方法,分类概率都有两个基本条件:
1.分配给每个试验结果的概率都必须在0和1之间,包括0和1。
2.所有试验结果之和必须等于1
主观法:适用于所有情况等可能发生的情况。如果有n个可能的试验结果,每个结果的可能性都是1/n
比如掷骰子,掷到每一个数的概率都是1/6
相对频数法:适用于进行了大量重复试验,并且数据可以被用来估计试验结果将发生的次数的比例。
比如我们从一堆样品中随意抽取并检验是否是次品的试验,我们进行了100次,其中80次抽出来的样本是合格的,20次抽出来的样品不合格。那么我们可以说这批样品的次品率是20%,良品率是80%。相对频数法当然也要符合分配概率的两个基本条件。
主观法:当试验结果发生概率并不相同并且数据非常少时,那我们只能采取主观方式来推断概率了。

你上面举得抽取样本的试验是有放回的试验吧?那如果无放回试验呢?

无放回试验的概率计算,就稍有些不一样,举个简单的例子,球池有三个球,两个红的一个蓝的,那么如果有放回试验,每次抽取到红球的概率是2/3,蓝球概率是1/3,如果问,已知第一回抽到的是红球,并且不会把第一次抽取到的红球放回球池,那么请回第二回抽取到蓝球的概率是多少,这个问题看起来也相当简单,答案是1/2。这种已知一种相关事件已经发生,求新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叫做条件概率。记做。符号表示我们是在事件B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求事件A的发生概率,读作“给定事件B下事件A的概率”
如果是有放回事件。那每次抽取得到红球或蓝球的概率是2/3和1/3,跟前一次抽取到什么颜色的球,完全没有关系,这类事件叫做独立事件。即,则我们说事件A和B是独立事件。否则两个事件是相关的。

条件概率等于联合概率和边际概率之比


我们也可以通过上式的变形得到乘法公式,用以得到联合概率

如果两个事件是独立事件,则

因此独立事件的乘法法则,给了我们另一种方法判断两事件是否独立。即如果则两事件独立。不等于则相关。
PS:注意不要混淆了互斥事件和独立事件。两个概率不为零的事件不可能既是独立事件又是互斥事件。两个互斥事件中的一个已经确定发生,那么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他们是相关的。

在条件概率的讨论中我们指出,在获得新的信息之后,对概率进行修正是非常重要的概率分析手段。通常在刚开始分析时,总是对关心的事件给出一个先验概率(prior probility)的估计。然后当我们获取了新信息之后就可以根据这些计算修正概率,对先验概率进行更新,得到后验概率。贝叶斯定理提供了进行这种概率计算的一种方法。这一过程如下图

贝叶斯定理通常用于下列情况,我们希望计算互斥事件的后验概率,(就是B事件已经确定发生的的条件概率,并且这些事件充满整个样本空间(相加等于1)。
我们拿两个事件举例。希望求以及。
我们已知先验概率和我们还知道条件概率以及
根据条件概率的公式我们知道:


又根据乘法法则,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
只有两种情况,即和,则:
最终我们得到贝叶斯定理的公式(两条件):

上几个问题我们讲述了试验以及试验结果,在这里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它是对试验结果的数值描述。它将一个可能出现的试验结果赋予一个数值,这个数值取决于试验结果。
比如说我们掷骰子,掷了10次,其中1点出现1次,2点出现2次,3点出现2次,4点出现1次,5点出现0次,6点出现4次。这就是试验结果的描述。
而随机变量根据取值分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
可以取有限多个数值或无限多个可数数值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就像上面掷骰子的例子,令随机变量x为可能出现的点数,那么它很显然它的结果是有限个数的,它的取值分别为1,2,3,4,5,6。
再举一个例子,考虑一个汽车收费站,感兴趣的随机变量x是一天到达收费站的汽车数量。x是个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为0,1,2...有无限多个可能,但始终是可数的。
连续型随机变量为可以在某个区间或多个区间任意取值的随机变量。比如度量时间,温度,重量,距离时,其试验结果可以用连续型随机变量来描述。
例如一家保险公司的咨询电话,假定感兴趣的随机变量x是相邻两次电话的间隔事件,或每次电话的通话时间(单位分钟)。随机变量的值可以是区间中的任何值。事实上,x的取值是无穷的,比如:1.26分钟,3.445分钟,6.33333分钟,等等。这是一个时间的例子,再举一个距离的例子。
ps:确定一种随机变量是离散型还是连续型,只需把随机变量的值看到一条线段上的点,任意选择随机变量的两个值,如果线段上两点之间的所有点都可能是随机变量的取值,则该随机变量是连续型的。

随机变量是用数值描述结果,有了试验结果我们就可以给每个随机变量分配概率了对吧?

对的,研究一个随机变量,不只是要看它能取哪些值,更重要的是它取各种值的概率如何!
接下来介绍一个新的概念概率分布(probability distribution),顾名思义就是概率的分布,这个概率分布还是讲概率的。我认为在理解这个概念时,关键不在于“概率”两个字,而在于“分布”这两个字。为了理解“分布”这个词,我们来看一张图。

在很多教材中,这样的列表都被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其实严格来说,它应该叫“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值分布和值的概率分布列表”,这个名字虽然比“概率分布”长了点,但是对于我们这些笨学生来说,肯定好理解了很多。因为这个列表,上面是值,下面是这个取值相应取到的概率,而且这个列表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全部都列出来了!

举个例子吧,一颗6面的骰子,有1,2,3,4,5,6这6个取值,每个取值取到的概率都为1/6。那么你说这个列表是不是这个骰子取值的”概率分布“?

长得挺像的,上面是取值,下面是概率,这应该就是骰子取值的“概率分布”了吧!大错特错!少了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对于一颗骰子的取值来说,它列出的不是全部的取值,把6漏掉了!

这么一说你就应该明白概率分布是什么了吧。

对于随机变量的每个概率都要这么列出来多麻烦,有没有别的表达形式呢?

之前我们说过给样本点分配概率的三种方法,第一种就是主观法,比如掷骰子,掷之前其实我们就已经知道每个随机变量的取值和每个取值的概率了,那我们除了列出列表还有其它的方式描述吗?
有啊,这就是概率函数(probability function),记做f(x), 概率函数给出了随机变量每一取值的概率。
n代表随机变量取值的个数。
之后我们还会讨论别的常见离散型概率分布,但是不管哪种离散型概率分布,都要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随机变量可以用描述统计的方式来描述汇总吗?随机变量有平均数之类的吗?

对于随机变量我们除了用概率函数来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其它统计量来描述,有两个最重要的统计量就是数学期望(expected value)和方差(variance)。
数学期望就是随机变量的平均数或均值,是对随机变量中心位置的一种度量。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表达式如下
通常采用记号或来表示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简称期望。可能取值和其对应概率值相乘,然后各项乘积相加。数学期望是随机变量取值的加权平均,式中的权重是概率。
ps: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不一定等于随机变量的某个值,比如掷骰子,期望为3.5.
虽然期望给出了随机变量的中心位置,我们还需要知道随机变量的变异性或者说分散度。这就是方差。方差等于随机变量与期望的距离差的平方的加权求和(加权在这里指的就是乘以他的概率)。
方差的算数平方根为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记做。因为方差的单位是随机变量单位的平方,其含义比较难以理解,而标准差的单位和随机变量的单位相同。

概率分布有哪些常见的形式吗?

上面我们介绍了离散型均匀概率分布,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还有一些常见的概率分布形式,比如下面我们要介绍的二项概率分布(binomi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二项概率分布和一个叫做二项试验的多步骤试验有关。二项试验(binomial experiment)具有四种性质:
(1)试验由一系列相同的n个试验组成
(3)每次试验有两种可能的结果。一种可以称为成功,那另一种可以称为失败。
(4)每次成功的概率都相同,用p来表示,失败概率可以用q来表示或1-p
我们假设一个例子,一个滑雪初学者,从山上滑下来,不摔倒滑到山底即算成功,他总共滑了20次,我们感兴趣的随机变量是他成功的次数。请问这个试验符合二项试验的标准吗?
首先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不算。为什么?我们一条一条性质来说。这个人从山顶滑到山底滑20次,每次试验相同吗?严格意义上肯定不同,因为滑20次时间跨度比较久,很可能天气状况,雪况就会不一样,而且给出的信息也无法判断是否只有他一个人滑雪。如果还有别的人在滑雪,那每次情况就更不一样了。再看第二条,每次试验相互独立,如果考虑到一个人的体力是有限的,每次都会消耗部分体力,而体力好坏一定会影响他的成功率,所以这些试验也不是相互独立的。所以这个试验理想状况,比如物理条件每次都完全相同,不考虑这个人的体能状况等等理想条件下,这个可以看做二项试验。
如果我们当成理想条件,把这个试验看做二项实验,我们感兴趣的随机变量是他成功的次数。这个随机变量的取值肯定是有限的,所以他是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这一变量相对应的概率分布就是二项概率分布。

我们如何求出二项实验成功次数对应的概率呢?

我们架设这个滑雪初学者,不摔倒滑到山底成功的概率是0.3,失败的概率就是0.7。总数我们简化一下,总共滑了三次,我们要求的是他成功两次的概率。那这两次可以是三次中的任意两次。3选2,这是不是就是组合问题。所有的可能情况是 我们用S表示成功,F表示失败。这三种结果分别是{S,S,F},{S,F,S},{F,S,S}。我们已经知道了与x次成功对应的试验结果的个数,3种,我们还需要知道每个试验结果的概率,因为每次试验是独立的,所以概率简单相乘即可。比如第一次,第二次成功,第三次失败{S,S,F}的概率就是 。我们还可以发现另外两种成功两次的情况和第一种有着一样的概率,第二种是,第三种是 。这一观察结果通常总是成立的。在任意二项试验中,n次试验成功x次的所有试验序列有相同的概率。
得出了一次特定试验成功的概率,又因为概率相同,再乘以次数可以得出二项概率函数(binomial probability function)
通过上面的概率函数我们就可以求出所有离散随机向量的值。进而就得出了二项试验的概率分布。
在随机变量服从二项分布的特定情况下,数学期望和方差可以得到简化,推导过程掠过不表。


柏松概率分布(possion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主要用来某事情在特定时间段或空间中发生的次数。例如我们感兴趣的可能是一小时内到达收费站的车辆数。一公里长的路面,需要维修的点等等。如果满足下面两个性质,则出现次数是一个用柏松概率分布描述的随机变量。
1.在任意两个长度相等的区间,事件发生的概率相同。
2.事件在任意区间是否发生与事件在其它区间是否发生是相互独立的。
式中表示任意事件在一个区间发生x次的概率,表示事件在一个区间发生次数的数学期望, 等于2.71828
下面举一个时间区间的例子,假设一个停车场在工作日,平均15分钟会来10辆车。这个假设满足柏松概率分布,因此
如果管理员想知道有15分钟内恰好有5辆车到达的概率,只需令x=5,
在上面的例子中,柏松分布的数学期望已知,是10,柏松分布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就是期望和方差相等。
我们的例子中时间长度是15分钟,对其它事件长度也试用,比如我们想知道3分钟恰好有一辆车到达的概率。
我们首先求出三分钟内到达车辆的期望,是,因此3分钟内恰好有一辆车到达的概率是。
下面再举一个长度或距离上的例子。假如我们关心的是在一段新修好的路面上发生重大损坏的概率。我们假设任意两个长度相等的区间发生一处损坏的概率相同,任意一个路面发生损坏和其它段路面是否发生损坏没有关联,所以柏松分布是适用的。
假设我们知道在一个月内平均每公里有两处收到损坏。求三公里的一段路段有至少一处发生损坏的概率。我们知道的期望是一公里,所以三公里的期望,根据公式,没有发生损坏的概率为:,所以至少发生一处损坏的概率为1-0.5

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之前我们已经阐述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在取值上的区别。两者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概率的计算上是不同的。
对于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函数给出了随机变量x取某一个特定值时的概率。而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与概率函数相对应的是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不同的是,概率密度函数并没有直接给出概率,但是给定区间下曲线下的面积,给出连续概率函数在该区间取值的概率。由于连续型随机变量在某一特定点下的面积为零,所以连续型随机变量在某一特定值的概率为0,我们要求的是随机概率在某一区间内取值的概率。
连续型随机变量我们将介绍主要三种连续型概率分布,均匀概率分布,正态概率分布和指数概率分布

均匀概率分布就是随机变量服从均匀分布,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正态分布曲线下总面积为1
一些常见的正态分布取值为:
68.3%的值在距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范围内
95.4%的值在距均值加减两个标准差范围内
99.7%的值在距均值加减三个标准差范围内
如果一个随机变量服从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则称该随机变量服从标准正态概率分布(standard norm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如何将正态分布转化成标准正态分布

需要用到z值,然后查表,z值是正态随机变量x与其均值之差按其标准差度量的倍数。

当和时,我们可以用正态分布近似二项概率分布。
因为离散型概率分布和连续型概率分布的区别,我们需要用到一个连续型校正因子(continuity correlation factor ) 比如计算12这个离散型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值, 可以用0.5作为连续型校正因子,我们计算12.5和11.5之间对应的正态曲线下的面积


指数概率分布和柏松分布一样,也是期望和标准差相等。(柏松分布是期望和方差相等。)


推断统计的基础是通过抽样从样本中得到数据,然后对总体进行推断,回答关于总体的一个问题。
从中抽取样本的总体叫做抽样总体(sampled population)。抽样框(frame)是用于抽样的个体清单。
抽样分布使得我们可以说明样本估计值和相应总体参数的接近程度。总体的数字特征叫做参数(parameter)

选择样本的过程就叫做抽样,抽样分为从有限总体抽样和无限总体抽样。
先说从有限总体抽样,最常见的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e)意思是从有限个总体N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每一个样本点以相同概率被抽到。
有时候总体可能是无限大的或者总体中的个体是在不断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无法得到所有总体中的个体清单,也就没有抽样框。对于无限总体的情况,统计学建议抽取一个所谓的随机样本(random sample)。
随机样本满足下列两个条件:1.抽取的每个个体来自同一总体。2.每个个体的抽取是独立的。

样本特征和总体参数的关系?

我们通过计算得出的相应的样本特征又叫做样本统计量(sample statistic)。比如我们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样本的平均值为总体均值的点估计量(point estimator)。的值比如说30成为参数的点估计值(point estimate)点估计值和总体参数的值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是由于我们用的是来自总体的样本来计算点估计值。
之后我们将介绍如何构建区间估计以便提供关于点估计值和总体参数值得差异大小的信息。

样本选取是随机的,每次选取样本都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点估计值不也就不一样吗?

对,之前我们将对一个试验的结果的数值描述定义为随机变量。如果我们将抽取样本的过程当做一个试验,则样本均值就是对试验结果的一个数值描述。从而样本均值就是一个随机变量,像其他随机变量一眼,也有自己的期望、标准差和概率分布。
由于的值可能是不同简单随机样本的结果,的概率分布叫做的抽样分布(sampling distribution)
抽样分布的知识和性质能让我们对样本均值和总体均值的接近程度做一个概率度量。
样本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它的概率分布被称为的抽样分布。样本比例也是一个随机变量,它的概率分布为的概率分布。

随机变量可能取很多不同的值,它的均值就是就是的数学期望,对于简单随即抽样,的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当有限总体,但是时就可以用无限总体的公式来计算
我们称的标准差为均值的标准误差(standard error),一般的标准误差为点估计量的标准差。
最后我们来讨论抽样分布的形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总体是正态分布,那么在任意样本容量下的抽样分布都是正态分布。第二种情况是总体非正态分布,或者总体分布情况未知,我们可以用中心极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em)来限定样本容量大于30(or 50更准确)使样本抽样分布满足正态分布。
样本容量增大,均值的标准误差减小。样本均值落在某一特定区间的概率也就随之增大。

样本比例是总体比例p的点估计量,样本比例的计算公式为
,x为样本中具有被关注特征的个体的个数,n代表样本容量。样本比例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比例。它的标准差和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一样,分为有限样本和无限样本两种。


最后确定的抽样分布的形态,因为,而x是一个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n是一个常数,所以的抽样分布也是一个离散型的概率分布。,并且每个取值的概率与x的概率相同。
之前我们还证明了,当样本容量足够大,并且满足下面两个条件时,
和时,一个二项分布可以用正态分布来近似。假定上述两个条件都满足,则样本比例也可以用一个正态分布来近似。

能通过点估计量得到总体参数的值吗?

点估计量知识总体参数的估计值,样本统计量。我们不可能期望通过样本能给出总体参数的精确值,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e)来得出一个总体参数的范围的概率。
区间估计的一般形式是点估计量加减边际误差(margin of error)
区间估计得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样本得出的点估计值与总体参数值得接近程度的信息。
在计算这些区间估计时抽样分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们一般计算的是总体均值和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我们先来看总体均值。
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需要用到总体的标准差或样本标准差来计算边际误差。
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总体标准差已知,一种是总体标准差未知。
先来看看总体标准差已知的情况。
我们希望求得是有多大可能落在一个区间内,我们已知的是样本均值,总体标准差,样本个数n,可以求出样本标准差是
根据之前学习的内容,抽样分布说明的值如果分布在附近,所以的抽样分布提供了关于和之间存在的差别的信息。
如果总体满足标准差为s的正态分布,那么也满足标准误差为的正态分布。
利用标准正态分布表,我们知道一定有95%的的值落在总体均值正负1.96个标准误差之内。
那也就意味着95%的可能性 加减1.96个标准误差之内包含总体均值。换句话说加减1.96个标准误差构建的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总体均值。

通过上式我们知道如果求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需要知道总体方差,如果未知的情况,我们需要用样本误差s来估计时边际误差以及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都是以t分布的概率分布为依据进行的。
要注意t分布的数学推导也是以假设抽样总体满足正态分布为依据,如果总体的分布不是正态分布,样本容量超过30就可以近似估计,如果总体严重偏斜或有异常点,那么我们建议样本容量大于50,如果总体的分布不是正态分布,但是对称,那么15 样本容量就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置信区间的近似。
t分布是由一些近似的分布组成的分布族,一个特定的t分布依赖于被称为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的参数。当t分布的自由度越来越大时,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差别越来越小。
所以在总体标准差未知的情况下,为了计算的区间估计,用样本标准差估计,用t分布的值代替,

如果在抽样之前我们确定好了置信区间以及希望的边际误差E,如何确定样本数量。

如何求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

类似我们给出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的一般形式为


前提条件还是和时,的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

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ing):是推断统计的最后一步,是依据一定的假设条件由样本推断总体的一种方法。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小概率反证法思想,小概率思想认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基本上不可能发生,在这个方法下,我们首先对总体作出一个假设,这个假设大概率会成立,如果在一次试验中,试验结果和原假设相背离,也就是小概率事件竟然发生了,那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原假设的真实性,从而拒绝这一假设。

在假设检验中我们首先要对总体参数进行一个尝试性的假设,该常识性的假设被称为原假设(null hypothsis),记做,然后定义一个与原假设完全相反的假设,记做成为备择假设(alternative hypothesis)。假设检验的过程就是根据样本数据对这两个假设进行检验。
等号总是出现在原假设中

假设检验总是正确的嘛?

当然不是,因为假设检验也是基于样本信息得出的结论,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发生误差的可能性。


第一类错误:为真时却错误的拒绝了,
第二类错误:为假时却错误的接受了,

显著性水平(level of significance):当作为一个等式的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犯下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成为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我们可以通过人为设定显著性水平来控制犯下第一类错误概率,如果没有对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加以控制我们就不能得出接受原假设的结论,我们只能说不能拒绝原假设

如何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主要是针对总体均值和总体比率,总体均值还是分为标准差已知和未知两种情况。
我们还是首先假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或者样本足够大,样本可以用正态分布来近似。


我们计算样本均值来作为总体均值的估计值,如果样本均值小于总体均值的假定值。则样本结果对原假设提出了质疑。我们想知道的是样本均值比假定值小多少的时候,我们才能断言差异明显并甘愿冒第一类错误的风险去断言原假设是错误的,可以拒绝原假设从而接受备择假设。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决策者选择的显著性水平。
确定了原假设备择假设以及显著性水平,下一步求出检验统计量(test statistic)z来确定样本均值是否偏离总体均值的假设值足够远。
z是标准正态随机变量,表示偏离的位置。比如z=-1表示是在
的左侧一个标准差的地方。通过标准正态概率分布表,可以得出概率。

现在的问题是z必须多小我们才能选择拒绝原假设。有两种方法,p值法和临界值法
p值法利用检验统计量z的值来计算一个被称为p值的概率。然后和显著性水平进行比较。
p值是一个概率值,他是样本所提供的的证据对原假设支持程度的度量。
p值越大,说明原假设正确的可能性越大。p值越小说明反对原假设的证据越多。在单侧检验中,p值为z值左或右边的面积。
p值也被称为观测的显著性水平,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则拒绝
临界值法是先求出显著性水平对应的z值。然后跟之前得到的检验统计量的值进行比较。

如何对总体比例进行推断统计

如何计算发生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1.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2.在显著性水平下,根据临界值法确定临界值并建立检验的拒绝法则。
下侧检验的拒绝法则为如果,则拒绝
3.利用该拒绝法则,解出与检验统计值的临界值相对应的样本均值的取值。
因为标准差和样本容量已知,通过上式可以解出
4.利用上式结果,得到接受时所对应的样本均值的值,这些值构成了检验的接受域。
5.对于满足备择假设的值,利用的抽样分布,和步骤4中的接受域,计算样本均值落在接受域的概率。这一概率值即为在选定的值处,发生第二类概率的错误。

如何确定总体均值假设的样本容量

我们通过设置显著性水平来控制第一类错误,通过控制样本容量 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第二类错误。



能对两个总体均值之差进行推断统计

第一种情况,总体均值的标准差已知。
两个总体均值的之差的点估计量为
前提条件还是两者总体都满足正态分布,或样本容量足够大,让我们可以使用中心极限定理,那么将服从均值的正态分布。

第二种情况,总体均值的标准差未知。我们用样本的标准差来估计总体的标准差,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程序将建立在t分布的基础上


为了更保守,自由度向下取整






拟合优度与独立性检验,卡方检验还能做什么?

拟合优度检验就是将样本结果与原假设为真时所期望的结果进行比较,算出样本结果与期望结果的接近程度来做出结论
多项总体(multinominal population):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被分配到若干个类中的某一个的情况。



卡方分布还可以做两个变量的独立性假设





卡方分布还可以做总体是否服从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简称ANOVA),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因子(factor)就是独立变量,因子分为定量因子和定性因子
方差分析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对于每个总体满足正态分布,(如果样本容量相等,方差分析对于违背总体正态分布的假定不敏感)
2.响应变量的方差,对所有总体相同。
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可以潜在地随时间和个体的变化而变化。给定个体在时间上的差异(随机误差)被称为组内差异;在不同treatment之间的差异被称为组间差异。
如果原假设成立,那么组间估计应该近似于组内估计,当原假设不成立时,组间估计会高估总体方差,远大于组内估计
组间估计的方差是基于原假设成立,就是不存在差异。组内估计的方差是基于原假设不成立,所以几个组的样本方差取平均数。

差异来源 离差平方和SS 自由度 均方MS F值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设是 不同样本组的平均数间的差异基本来源有两个:
(1) 实验变量,即样本的主要区别的造成的差异(例如,男和女),称为组间差异。用所有变量在各自己组的均值与所有变量糅合在一块儿总均值之偏差平方和的总和表示,记作SSb,其自由度为dfb。
(2) 随机误差,如测量误差造成的差异或每个个体间的差异,称为组内差异,用变量在各组的均值与该组内变量值之偏差平方和的总和表示, 记作SSw,组内自由度为dfw。
组内SSw、组间SSb除以各自的自由度(组内dfw =n-m,组间dfb=m-1,其中n为样本总数,m为组数),得到其均方MSw和MSb,一种情况是实验条件没有作用,即各组样本均来自分布相同的同一总体,MSb/MSw≈1。另一种情况是处理确实有作用,组间均方是由于误差与不同处理共同导致的结果,即各样本来自不同总体。那么,MSb>>MSw(远远大于1)。
MSb/MSw比值构成F分布。用F值与其临界值比较,作为在给定显著性推断各样本是否来自相同的总体的依据。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研究不同来源的变异对总变异的贡献大小,从而确定可控变量对研究结果显著性的大小。





SSE等于每个数减去对应的组内平均数的平方相加。

总平方和SST等于每个数减去对应的所有数平均数的平方相加。除以自由度(总数-1)等于该数据集总的样本方差。



关于因式分解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因式分解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因式分解教案 篇1

  1、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并会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难点是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看谁算得快:(抢答)

  3、类比小学学过的因数分解概念,得出因式分解概念。(学生概括,老师补充。)

  板书课题:§6.1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也叫分解因式。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说明:从左到右是因式分解其特点是:由和差形式(多项式)转化成整式的积的形式;从右到左是整式乘法其特点是:由整式积的形式转化成和差形式(多项式)。

  结论: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

  1、 下列代数式变形中,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为什么?

  2、你能写出整式相乘(其中至少一个是多项式)的两个例子,并由此得到相应的两个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吗?把结果与你的同伴交流。

  例 检验下列因式分解是否正确:

  分析:检验因式分解是否正确,只要看等式右边几个整式相乘的积与右边的多项式是否相等。

  练习 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明你的算法:(请学生板演)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与感受?说出来大家分享。

  作业本(1) ,一课一练

  因式分解教案 篇2

  因式分解是进行代数式恒等变形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式分解是在学习整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仅仅在多项式的除法、简便运算中等有直接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分式的约分与通分、解方程(组)及三解函数式的恒等变形带给了必要的基础,因此学好因式分解对于代数知识的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好处。由于本节课后学习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来进行因式分解,务必以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为前提,所以本节资料的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由整式乘法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一种逆向思维过程,而逆向思维对初一学生还比较生疏,理解起来有必须难度,再者本节还没涉及因式分解的具体方法,所以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教学中的难点。

  (1)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好处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并会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潜力目标:由学生自行探求解题途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决定潜力和创新潜力,发展学生智能,深化学生逆向思维潜力和综合运用潜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目标具体化、明确化,从学生实际出发,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便于上课操作,便于检测和及时反馈。

  2.课堂教学体现潜力立意。

  3.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之中。

  1.采用以设疑探究的引课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用心性。

  2.把因式分解概念及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作为主线,训练学生思维,以设疑――感知――概括――运用为教学程序,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顺利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潜力。

  3.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坚持启发式,鼓励学生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用心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原则。

  4.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前提下,融教材练习、想一想于教学过程中,增设了由浅入深、各不相同却又紧密相关的训练题目,为学生顺利掌握因式分解概念及其与整式乘法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5.改变传统言传身教的方式,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看谁算得快?(计算机出示问题)

  二、观察分析,探究新知

  (1)请每题想得最快的同学谈思路,得出最佳解题方法(同时计算机出示答案)

  (2)观察:a2―b2=(a+b)(a―b)①的左边是一个什么式子?右边又是什么形式?

  (3)类比小学学过的因数分解概念,(例42=2×3×7④)得出因式分解概念。

  板书课题:§7.1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也叫分解因式。

  三、独立练习,巩固新知

  1.下列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为什么?(计算机演示)

  ⑧x―2―1=(x―1+1)(x―1―1)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说明:从左到右是因式分解其特点是:由和差形式(多项式)转化成整式的积的形式;从右到左是整式乘法其特点是:由整式积的形式转化成和差形式(多项式)。

  结论: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正好相反。

  问题:你能利用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正好相反这一关系,举出几个因式分解的例子吗?

  (如:由(x+1)(x―1)=x2―1得x2―1=(x+1)(x―1)

  四、例题教学,运用新知:

  例: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计算机演示)

  练习2:填空:(计算机演示)

  五、强化训练,掌握新知:

  练习3: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计算机演示)

  (让学生上来板演)

  六、变式训练,扩展新知(计算机演示)

  1、若x2+mx―n能分解成(x―2)(x―5),则m=,n=

  2、机动题:(填空)x2―8x+m=(x―4),且m=

  七、整理知识,构成结构(即课堂小结)

  1.因式分解的概念因式分解是整式中的一种恒等变形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两种相反的恒等变形,也是思维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式,因此,因式分解的思维过程实际也是整式乘法的逆向思维的过程。

  3.利用2中关系,能够从整式乘法探求因式分解的结果。

  4.教学中渗透对立统一,以不变应万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1.作业本(一)中§7。1节

  2.选做题:①x2+x―m=(x+3),且m=。

  1.透过由学生自己得出因式分解概念及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的结论,了解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潜力和逆向思维潜力及创新潜力。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2.透过例题及练习,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实际运用潜力,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暴露问题和认知误差,及时发现和弥补教与学中的遗漏和不足,从而及时调控教与学。

  3.透过机动题,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熟练程度和思维的灵敏性、深刻性、广阔性及探研创造潜力,及时评价,及时矫正。

  4.透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与综合运用知识及灵活运用知识的潜力,教师及时批阅,及时反馈讲评,同时对个别学生面批作业,能够更及时、更准确地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状况,矫正的针对性更强。

  5.透过课堂小结,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熟悉程度和归纳概括潜力、语言表达潜力、知识运用潜力,教师恰当地给予引导和启迪。

  6.课堂上反馈信息除了语言和练习外,学生神情也是信息来源,而且这些信息更真实。学生神态、表情、坐姿都反映出学生对教师教学资料的理解和理解程度。教师应用心捕捉学生在知识掌握、思维发展、潜力培养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反馈信息,随时评价,及时矫正,随时调节教学。

  因式分解教案 篇3

  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能用代数式和文字正确地表述,并会熟练地进行计算。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猜想与说理、验证,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推导和应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复习乘方an的意义:an表示个相乘,即an=.

  乘方的结果叫a叫做,n是

  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012次运算,它工作103秒可进行多少次运算?

  列式为,你能利用乘方的意义进行计算吗?

  1根据乘方的意义填空

  猜一猜:aman=(m、n都是正整数)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

  说一说:你能用语言叙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吗?

  同理可得:amanap=(m、n、p都是正整数)

  【例2】:把下列各式化成(x+y)n或(x-y)n的形式.

  2.判断题: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据不完全统计,每个人每年最少要用去106立方米的水,1立方米的水中约含有3.34×1019个水分子,那么,每个人每年要用去多少个水分子?

  因式分解教案 篇4

  1、进一步巩固因式分解的概念;

  2、巩固因式分解常用的三种方法

  3、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4、应用因式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灵活运用因式分解解决问题

  灵活运用恰当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拓展练习2、3

  利用因式分解往往能将一些复杂的运算简单化,那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因式分解和怎样来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因式分解?(让学生先思考,教师提问讲解,让学生明确因式分解的概念以及与乘法的关系)

  2、.规律总结(教师讲解):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是互逆过程.

  分解因式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解的对象必须是多项式.

  (2).分解的结果一定是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3).要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

  3、因式分解的方法

  师:教材在《四边形》这一章《引言》里有这样一句话:把一个长方形折叠就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个长方形纸条,按动画所示进行折叠处理。

  场景一:正方形折叠演示

  师:这就是我们得到的正方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刻度尺)和圆规,我们来研究正方形的几何性质―边、角以及对角线之间的关系。请大家测量各边的长度、各角的大小、对角线的长度以及对角线交点到各顶点的长度。

  [学生活动:各自测量。]

  鼓励学生将测量结果与邻近同学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

  找一两个学生表述其结论,表述是要注意纠正其语言的规范性。

  场景二:正方形的性质

  师:这些性质里那些是矩形的性质?

  [学生活动:寻找矩形性质。]

  场景三:矩形的性质

  师:同样在这些性质里寻找属于菱形的性质。

  [学生活动;寻找菱形性质。]

  场景四:菱形的性质

  师:这说明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全部性质。

  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师:根据这些性质,我们能不能给正方形下一个定义?怎么样给正方形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有同学做跃跃欲试状。]

  师:请同学们回想矩形与菱形的定义,可以根据矩形与菱形的定义类似的给出正方形的定义。

  学生应能够向出十种左右的定义方式,其余作相应鼓励,把以下三种板书: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学生活动:讨论这三个定义正确不正确?三个定义之间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这出教材中采用的是第三种定义方式。]

  师:根据定义,我们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它们之间的关系梳理一下。

  试一试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五、课堂小结:今天你对因式分解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因式分解教案 篇5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整式的乘法”是整式的加减的后续学习从幂的运算到各种整式的乘法,整章教材都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依据原有的知识基础,或运用乘法的各种运算规律,或借助直观而又形象的图形面积,得到各种运算的基本法则、两个主要的乘法公式及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学生自己对知识内容的探索、认识与体验,完全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利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时,注意把握多项式的特点,对比乘法公式乘积结果的形式,选择正确的分解方法。

  因式分解是一种常用的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公式的逆向变形,它是将一个多项式变形为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积。

  (1)会推导乘法公式

  (2)在应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感受乘法公式的作用和价值。

  (3)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4)了解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5)在因式分解中,经历观察、探索和做出推断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乘法公式的意义、分式的由来和正确运用;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难点:正确运用乘法公式;正确分解因式。

  关键:正确理解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的意义。

  二、本单元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1.注重知识形成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领悟知识,在领悟过程中建构体系,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体系的更新和知识的正向迁移.

  2.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力求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同时兼顾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心理特征.

  3.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事实与数学活动经验,减轻不必要的记忆负担.

  4.注意从生活中选取素材,给学生提供一些交流、讨论的空间,让学生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养成谈数学、想数学、做数学的良好习惯.

  2.1平方差公式 1课时

  2.2完全平方公式 2课时

  2.3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1课时

  2.4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2课时

  因式分解教案 篇6

  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会用平方差分解因式;知道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是首先考虑的方法,再考虑用平方差分解因式。

  通过对平方差特点的辨析,培养观察、分析能力,训练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逆用乘法公式的过程中,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在分解因式时了解换元的思想方法。

  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灵活运用公式法或已经学过的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判断因式分解的彻底性。

  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大家知道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是互逆关系,能否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呢?

  大家先观察下列式子:

  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独立思考或者与同桌讨论。

  引导学生得出:①有两项组成,②两项的符号相反,③两项都可以写成数或式的平方的形式。

  提问1:能否用语言以及数学公式将其特征表述出来?

  因式分解教案 篇7

  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能说出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会用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能力,进一步了解换元的思想方法.并能说出提公因式在这类因式分解中的作用,能灵活应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以及因式分解的标准.

  2.完全平方公式;

  3.灵活运用3种方法.

  一、提出问题,得到新知

  观察下列多项式:x24和y225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

  (1)它们有两项,且都是两个数的平方差;

  (2)会联想到平方差公式.

  如果多项式是两数差的形式,并且这两个数又都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那么这个多项式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例2:下列多项式能否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教案 篇8

  1、 学会用公式法因式法分解

  2、综合运用提取公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综合运用两种公式法因式分解

  完全平方公式的逆运用:

  3.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懂?请写出来。

  1.判别下列各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

  2、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用简便方法计算

  考察利用公式法因式分解的题目不会很难,但是需要学生记住公式的形式,之后利用公式把式子进行变形,从而达到进行因式分解的目的,但是这里有用到实际中去的例子,对学生来说会难一些。

  因式分解教案 篇9

  因式分解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更是一种数学的变形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除了单纯的因式分解问题外,因式分解在解某些数学问题中有着广泛的作用,因式分解在三角形中的应用,因式分解可以用来证明代数问题,用于代数式的求值,用于求不定方程,用于解应用题解决有关复杂数值的计算,本节课的例题因式分解在数学题中的简单应用。

  本节课是本章的最后一节,是学生学习因式分解初步应用,首先要使学生体会到因式分解在数学中应用,其次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与“经历”,使多数学里拥有一定问题解决的经验。

  1、在整除的情况下,会应用因式分解,进行多项式相除。

  2、会应用因式分解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3、体验数学问题中的矛盾转化思想。

  4、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

  学会应用因式分解进行多项式除法和解简单一元二次方程。

  应用因式分解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主要采用师生合作控讨式课堂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动手实践训练为主线,创新思维为核心,态度情感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注重使学生经办观察、操作、推理等探索过程。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与抽象、操作与思考、自主与交流等,进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一、创设情境,复习提问

  1、将正式各式因式分解

  [四位同学到黑板上演板,本课时用复习“练习引入”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既先复习因式分解的提取分因式和公式法,又为下面解决多项式除法运算作铺垫]

  提出问题:怎样计算(2 a2b-8a2b)÷(4a-b)

  二、导入新课,探索新知

  (先让学生思考上面所提出的问题,教师从旁启发)

  师:如果出现竖式计算,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可能出现(2 a2b-8a2b)÷(4a-b)= ab-8a2追问学生怎么得来的,运算的依据是什么?这样暴露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之处;观察2 a2b-8a2b=2 ab(b-4a),其中一个因式正好是除式4a-b的相反数,如果用“换元”思想,我们就可以把问题转化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让学生自己比较哪种方法好)

  利用上面的数学解题思路,同学们尝试计算

  (4x2-9)÷(3-2x)

  学生总结解题步骤:1、因式分解;2、约去公因式)

  (全体学生动手动脑,然后叫学生回答,及时表扬,讲练结合, [运用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和换元的思想,可以把两个多项式相除,转化为单项式的除法]

  (1)(a2-4)÷(a+2)

  1、以四人为一组讨论下列问题

  若A?B=0,下面两个结论对吗?

  (1)A和B同时都为零,即A=0且B=0

  (2)A和B至少有一个为零即A=0或B=0

  [合作学习,四个小组讨论,教师逐步引导,让学生讲自己的想法,及解题步骤,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运用因式分解的实际运用作用,增加学习兴趣]

  2、你能用上面的结论解方程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最后教师针对性地讲解,让学生总结步骤:1、移项,使方程一边变形为零;2、等式左边因式分解;3、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

  3、练习,解下列方程

  (1)应用因式分解和换元思想可以把某些多项式除法转化为单项式除法。

  (2)如果方程的等号一边是零,另一边含有未知数x的多项式可以分解成若干个x的一次式的积,那么就可以应用因式分解把原方程转化成几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主要采用师生合作讨论式课堂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动手实践训练为主线,创新思维为核心,态度情感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注重使学生经办观察、操作、推理等探索过程。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与抽象、操作与思考、自主与交流等,进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因式分解教案 篇10

  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类比过程,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感受因式分解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因式分解的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培养积极的进取意识,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与价值.

  1.重点: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感受其作用.

  2.难点: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关系.

  3.关键:通过分解因数引入到分解因式,并进行类比,加深理解.

  采用“激趣导学”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同学们探究下面的2个问题:

  问题1:720能被哪些数整除?谈谈你的想法.

  二、丰富联想,展示思维

  探索:你会做下面的填空吗?

  2.x2-4=( )( );

  【师生共识】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式.

  三、小组活动,共同探究

  (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

  ①(x+1)(x-1)=x2-1;

  ③7x-7=7(x-1).

  (2)在下列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项,使等式成立.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探研时空】计算:993-99能被100整除吗?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由学生自己进行小结,教师提出如下纲目:

  1.什么叫因式分解?

  2.因式分解与整式运算有何区别?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因式分解 例:

  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使学生经历探索多项式各项公因式的过程,依据数学化归思想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类比以及化归的思想,增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主动积极地积累确定公因式的初步经验,体会其应用价值.

  1.重点:掌握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2.难点:正确地确定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

  3.关键:提公因式法关键是如何找公因式.方法是: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是因式分解,为什么?

  1.多项式mn+mb中各项含有相同因式吗?

  2.多项式4x2-x和xy2-yz-y呢?

  请将上述多项式分别写成两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并说明理由.

  【教师归纳】我们把多项式中各项都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如在mn+mb中的公因式式是m,在4x2-x中的公因式是x,在xy2-yz-y中的公因式是y.

  概念: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教师提问】 多项式4x2-8x6,16a3b2-4a3b2-8ab4各项的公因式是什么?

  【师生共识】提公因式的方法是先确定各项的公因式再将多项式除以这个公因式得到另一个因式,找公因式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三、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2】分解因式,3a2(x-y)3-4b2(y-x)2

  【思路点拨】观察所给多项式可以找出公因式(y-x)2或(x-y)2,于是有两种变形,(x-y)3=-(y-x)3和(x-y)2=(y-x)2,从而得到下面两种分解方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怎样计算更为简便.

  【教师活动】在学生完全例3之后,指出例3是因式分解在计算中的应用,提出比较例1,例2,例3的公因式有什么不同?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167练习第1、2、3题.

  利用提公因式法计算: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利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关键是找准最大公因式.在找最大公因式时应注意:(1)系数要找最大公约数;(2)字母要找各项都有的;(3)指数要找最低次幂.

  2.因式分解应注意分解彻底,也就是说,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P170习题15.4第1、4(1)、6题.

  1、提公因式法 例:

  15.4.3 公式法(一)

  会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经历探索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感受数学知识的完整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互动交流的习惯,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1.重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2.难点:领会因式分解的解题步骤和分解因式的彻底性.

  3.关键:应用逆向思维的方向,演绎出平方差公式,对公式的应用首先要注意其特征,其次要做好式的变形,把问题转化成能够应用公式的方面上来.

  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推进自己的思维.

  一、观察探讨,体验新知

  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式.

  (1)(a+5)(a-5); (2)(4m+3n)(4m-3n).

  【学生活动】动笔计算出上面的两道题,并踊跃上台板演.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两道题目,并运用数学“互逆”的思想,寻找因式分解的规律.

  1.分解因式:a2-25; 2.分解因式16m2-9n.

  【学生活动】从逆向思维入手,很快得到下面答案: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a2-b2=(a+b)(a-b)的同时,导出课题: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平方差公式:a2-b2=(a+b)(a-b).

  评析: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a、b,教学中还要强调一下,可以表示数、含字母的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投影显示或板书)

  【思路点拨】在观察中发现1~5题均满足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可以使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从平方差公式的角度进行因式分解,请5位学生上讲台板演.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168练习第1、2题.

  1.求证:当n是正整数时,n3-n的值一定是6的倍数.

  2.试证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能被一个奇数整除.连续偶数的平方差能被一个奇数整除.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首先应注意每个公式的特征.分析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然后再确定公式.如果多项式是二项式,通常考虑应用平方差公式;如果多项式中有公因式可提,应先提取公因式,而且还要“提”得彻底,最后应注意两点:一是每个因式要化简,二是分解因式时,每个因式都要分解彻底.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P171习题15.4第2、4(2)、11题.

  15.4.3 公式法(一)

  1、平方差公式: 例:

  15.4.3 公式法(二)

  领会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发展推理能力.

  经历探索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感受逆向思维的意义,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推理能力,体会“化归”与“换元”的思想方法,形成灵活的应用能力.

  1.重点:理解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并学会应用.

  2.难点:灵活地应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3.关键:应用“化归”、“换元”的思想方法,把问题进行形式上的转化,达到能应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目的.

  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方法,在教师适当指导下完成本节课内容.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

  因式分解教案 篇11

  1、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掌握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法分解因式综合应用;能利用平方差公式法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探究分解因式方法的过程,体会整式乘法与分解因式之间的联系。

  3、通过对公式的探究,深刻理解公式的应用,并会熟练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4、通过探究平方差公式特点,学生根据公式自己取值设计问题,并根据公式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应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灵活应用公式和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并理解因式分解的要求.

  一、复习准备 导入新课

  1、什么是因式分解?判断下列变形过程,哪个是因式分解?

  2、我们已经学过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有什么?将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

  3、根据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二、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

  (一) 猜一猜:你能将下面的多项式分解因式吗?

  (二)想一想,议一议: 观察下面的公式:

  =(a+b)(a―b)(

  1、下列多项式能否用平方差公式来分解因式?为什么?

  2、你能把下列的数或式写成幂的形式吗?

  例4 下面的式子你能用什么方法来分解因式呢?请你试一试。

  某学校有一个边长为85米的正方形场地,现在场地的四个角分别建一个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花坛,问场地还剩余多大面积供学生课间活动使用?

  因式分解教案 篇12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途径,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类比等手段,寻求因式分解与因数分解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类比思想。

  (2)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观察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提公因式法。

  难点:正确找出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及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看谁算得快:用简便方法计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完全初始投入系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