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卷卷码可以在同一一加盟店,别的区用吗?

文|港股解码 毛婷

在“独角兽炼金术”专题中,我们探讨了中国大厂如何从“独角兽”蜕变为行业担当,它们具有哪些转“正”潜质:

腾讯(00700.HK)复刻成功的服务模式,凭借社交媒体积聚的流量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阿里巴巴(09988.HK)借助互联网零售业的兴起,利用电商平台服务组建渗透到用户每个服务需求的生态系统;

京东(09618.HK)在前期大力发展物流基建,再利用规模效益和议价优势,实现成本优化并拓展更多变现方式,最终扭亏为盈。

这三家互联网巨头代表了三种行之有效的变现方式。

除此以外,还有一家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值得借鉴——美团点评-W(03690.HK)的流量模式。

事实上在美团点评发展壮大的同一时期,也有许多“独角兽”采用类似的烧钱引流量方式获得了资本的垂青,却不得善终而夭折在半山腰,这包括OfO、瑞幸。

以瑞幸为例:瑞幸用高成本咖啡豆低定价产品来吸引流量,但是它的运营模式并不能有效地实现规模效益从而降低单位成本:

首先,它不足以让用户形成习惯,中国的咖啡茶饮市场本来就十分分散,而在这个市场下再细分的咖啡市场,更加零散且竞争激烈,瑞幸用低定价(通过补贴)提供优质产品的方式,想在短时间内吸引流量,在最初的阶段确实得到对价格敏感度高的消费群体青睐,但由于缺乏深度和广度,难以形成忠诚度,提价难度高;第二,开店速度过快,运营能力跟不上,不足以形成规模效益。

这就好比一场漏洞百出的庞氏骗局,最终为消费者埋单的是资本,而没有得到收益的资本不可持续,当故事迟迟不能兑现,资本自然醒悟离场。

那为什么美团能成?笔者认为,关键在烧钱引来的流量能变现,而且这些收入足以抵消成本。

美团的餐饮和到店业务能形成有效的变现模式

美团的业务大致划分为三个分部: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以及新业务和其他。

餐饮外卖分部的收入来源包括:1)商家在其平台上产生的订单所支付的佣金(按已完成交易金额的百分比确定);2)以各种形式向商家提供的在线营销服务;以及3)完成配送服务而向交易用户和商家收取的配送费。

从下图可见,餐饮外卖分部的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变现率持续提高。不过图中的变现率曲线似乎在2020年停滞,这或与疫情有关,到2021年第1季已有所改善,外卖业务的变现率提高至14.4%,高于2020年第1季的13.3%,也高于疫情前2019年第1季的14.2%。

在餐饮外卖业务中,佣金收入的占比最大,2020年佣金收入占到外卖业务总收入的88.42%,这或反映美团具有一定的议价力。见下图,美团的餐饮外卖业务佣金率在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上半年见底后已逐步回升,反映出其佣金议价力具有韧性。

餐饮外卖业务的成本主要包括:1)骑手成本;2)支付处理成本;3)客服和其他人员开支;4)固定资产折旧;以及5)带宽和服务器托管费用。其中,骑手成本的比重最大。

从下图可见,外卖骑手成本不断增长,但占外卖收入的比重却在逐步缩小,这意味着该项业务能形成规模效益,即随着订单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在缩小。

再来看美团的第二大业务、也是主要的利润来源——到店、酒店及旅游。

该项业务的收入包括:1)商家在其平台上售出的代金券、优惠券、订票和预订票支付的佣金(按已完成交易金额的百分比确定),以及2)提供给商家的在线营销服务(包括基于效果和展示的营销服务)以及以年度套餐形式提供的营销服务。这两项收入的贡献大约各占一半。

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的销售成本主要包括:1)支付处理成本;2)线上流量成本;3)客服和其他人员开支;4)固定资产折旧;以及5)带宽和服务器托管费用。

由于这些成本大部分为硬件、服务支持类别,金额并不大,该业务分部的利润也较高。2020年,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的收入规模仅相当于餐饮外卖业务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经营溢利却是其2.9倍,因不涉及庞大的骑手成本。

所以,美团的两大业务——外卖和到店,能通过议价力和规模效益的提升,改善盈利能力,这为其扭亏提供了底气。

见下图,随着收入规模的扩大,美团的盈利表现持续改善,于2019年实现扭亏为盈。即使在2020年受到疫情的负面影响,美团仍保持盈利,扣除以股代薪、投资公允值变动、出售资产、重组、资产减值等非持续性项目后的经调整净利润为31.21亿元。

就外卖和到店这两项业务而言,美团的变现模式是成功的,但显然它并不满足于此,所以它还有第三项业务——新业务及其他。这可能会成为一个不确定的因子。

新业务及其他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1)B2B餐饮供应链服务;2)小额信贷;3)美团闪购;4)共享单车。业务成本包括:1)已售货品成本;2)员工开支;3)外包劳动成本;4)固定资产折旧;以及5)交易用户激励。美团将该项业务视为可发掘的未来增长动力。

2020年,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6%,至272.77亿元(单位人民币),占美团总收入的23.76%,却是美团的亏损部门,于期内产生经营亏损108.55亿元,较2019年亏损67.49亿元扩大了60.8%。

从以上的图表可见,随着对新业务投入的加大,亏损也在扩大,但这些新业务能否扭亏却是未知之数。这些新业务中,成本最大的可能是社区团购业务。从上表可见,2021年第1季该业务的经营亏损显著扩大,主要因为生鲜团购业务的扩张以及加强仓配网络的投入。

由于目前各大电商都在争抢社区团购市场以获取社区用户流量,美团能否脱颖而出有点悬。明知投入大,收效小,各大电商仍要做这项业务,恰恰反映了流量争抢的内卷。

目前阿里巴巴的中国用户规模(活跃买家数)有6.7亿,拼多多(PDD.US)有8.24亿,京东有5亿,零售市场已接近饱和;而美团的交易用户数为5.69亿,就平台服务而言已属于较高的用户基数。

平台的发展逻辑是不进则退——与不断进入市场的竞争对手争抢有限的用户群体,保持用户基数和用户黏性。只有这样,它们前期投入的基建和投资才能发挥价值,这也让它们不自觉地陷入内卷之中。

新业务的投入是美团未来能否继续保持盈利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些新业务目前扭亏为盈的可预见性颇低,但投入却极高。另一方面,美团可能还希望投入L4无人车和智能配送等的研发,以降低外卖服务成本,这又是一笔巨额的支出,所产生的潜在效益是否足以抵消投入也是未知之数。

美团的外卖和到店业务通过前期补贴引流确实收到了效果,通过规模的做大,得以提升议价力(佣金规模扩大)和降低成本,实现扭亏为盈,这也是烧钱引流量难得成功的例子。

但随着互联网企业竞争的白热化,美团也不得不为了保障自己的一亩三分田而进入盈利可见性较弱、竞争却十分激烈的下沉市场,并加大基础设施升级的投入,这可能成为最大的盈利不确定性。

所以,美团的上半场是成功的,让它由独角兽转变为盈利的互联网企业。但是下半场,它能不能继续壮大将成为新的看点。

Q:美团网中10元代金券一张,可叠加是什么意思?
A:意思是这十元代金券可以和其他的优惠券一起同时购买同一商品,抵扣现金。 代金券是商家的一种优惠活动,代金券可以在购物中抵扣同样等值的现金使用。代金券,顾名思义是代替钞票的。当购物者购买某种特定的产品时, 凭券可享有一定的优待。 可叠?

Q:美团代金券,可叠加2张什么意思?
A:每次消费可以同时使用2张代金券的意思。 如无叠加的说法,则每次消费只能使用一张,第2张只能等下次消费时再使用了。

Q:外卖怪美团外卖优惠券能叠加使用吗??
A:不能的 外卖不管是美团还是饿了么这些平台的优惠券基本都是不存在叠加的

Q:两个账号买的两张美团代金券可以叠加使用吗?
A:你这个要看你的券可不可以转让给另外一个账号,要是可以的话就能够叠加,要是不可以的话,就没办法了的,因为叠加使用,是指一个账号户的。详细情况参考——龙!券

Q:美团券说可以叠加使用 我买了四张100的代金券结果??
A:看你买的代金券的说明,有没有写可以叠加使用?有没有写每次消费只能使用一张。 你把代金券上的使用说明完整的放上来看看吧。

Q:美团 商家代金卷和抵用卷能同时用吗??
A:美团商家代金卷和抵用券是可以同时使用的。商家代金券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可使用: 国家法律法规和/或美团外卖在线条款、规则规定的其他资格?

Q:美团外卖一张十元代金券能用两次吗?
A:目前绝大部分的外卖软件都是必须订好单之后才能领取优惠券,其实商家在各个渠道都会发放 之类的券,只是我们没有找到而已。你可以去下个全民免费app,里面有很多外卖券,像饿了么 ,百度外卖,美团外卖这些红包活动你直接就可以领取,然后再在相?

Q:美团上用餐代金券,可叠加使用是什么意思?
A:比如说一张75的可以实际使用100块,可叠加使用就是说,你用完一张可以再用一张,你可以买两张,三张,不够的话几张都行,

Q:美团代金券可以分两次使用吗??
A:你好,一张美团代金劵只能用一次,代金劵不找零,多出来的就浪费了,所以尽量把100元用完

  • 客服不处理/处理不当,服务不到位/态度差,霸王条款,涉骗,优惠券问题
  • 赔偿,改善服务,退款,下架产品,修改宣传内容

美团侵犯了 消费者权益 有敲诈行为 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等等 还有侵犯了广告法 广告不得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误导消费者 都应承担民事责任 我的诉求就是退还我之前的利息 我现在只想马上还本金 我又不是不还了 你们不就是摆明了让我预期嘛 请尽快处理 谢谢


谢谢 希望平台 可以给我处理下 也希望美团也是 处理了我可以马上提前全部结清


在者就是这个利息日息费。
4.请大家选择官方渠道解决消费纠纷,不要轻信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办理退费以免受骗。请不要随意通过QQ或微信等方式添加陌生人,更不要给陌生人汇款,谨防被骗,如遇诈骗请及时报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团会员的券对商家有什么影响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