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少人买的行李箱真的不好吗?

大家好,这里是反人设俱乐部。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运行轨迹。人生没有人设,也不希望被贴标签,更不想被安排按照某个参考坐标系来发展。摒弃刻板印象,展现不同态度,所有话题我们共同讨论,至于结论,因人而异。

我们讨论过出租自己、豪门家教,这一期我们来聊聊“不消费主义”。

不工作,不花钱,拣垃圾桶,居住在废弃的空屋,这是不消费主义者最初的面貌。

这种起源于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流浪汉亚文化,后来逐渐过度为否定部分现代生活方式,或是抵制过度消费。

被广泛报道的不消费主义者有丁红,她曾经6年无房可居,全部行李只有一个背包,睡在办公室,去游泳馆洗澡,随时能从裤腰带里摸出一把牙刷,后来她又背包去新西兰,在森林里辨认植物找吃的。

在这之后,更多的不消费主义者出现了,她们对不消费主义的执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都是按照自己的生活节奏,调整了这个定义。不消费不等于完全不花钱,她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剔除掉所有不必要的花销,抠、极简,或者断舍离,寻找平衡,直到抵达她们期待的低欲望生活。

反人设俱乐部找到了三位年轻人,她们有的严格执行不消费主义,有的只是想厘清自己的人生真正需要什么。

一天开支不到两块,我就可以解决吃的问题。

比如在楼下的菜市场,一块多可以买到两颗鸡蛋加一个茄子,或是一颗土豆加一颗西红柿,再或者是一颗生菜加六根蒜苔。早餐是煮面条,中午炒个菜,晚上要么不吃,要么吃很少,而且一日三餐全都可以用一个雪平锅解决。肉也可以只买一块钱的,用来炒菜时提味。我之前买过10块钱的五花肉,烤着吃,没吃完,感觉能吃两三顿。

每次我会固定去一家菜摊,摊上卖的生菜都是一捆,我要打开,买一颗,一颗吃三顿,每次煮面放几片叶子,做厚蛋烧也放几片叶子。摊主从没说过什么,可能这样买菜的人也不少吧。觉得丢人?不存在的。

我还认识一个人,他跟摊主达成默契,每次给对方一块钱,说你随便给我什么,我就买什么。这挺好的,但我没试过。

最开始决定实践不消费主义的时候,我的想法比较极端,希望做到一点儿也不花钱,于是到处找别人剩下的食物。我在小区物业群里问,说我家有多的方便面、螺狮粉,你们有没有多的蔬菜、水果可以换?但没人回消息。后来有人采访我,写了新闻,被业主们看到发在群里,说这是不是我们小区的姑娘?

朋友和粉丝倒是给我寄了不少东西,她们有特别爱囤东西的妈妈或婆婆,萝卜、红薯,成箱买,摆在楼道里,吃不完,还有很多鸡蛋和土豆。有次收到了发芽的土豆,我就观察它发芽到什么程度,查了很多资料,看能不能吃,怎么吃。最后我把发芽的地方切掉,剩下的高温蒸煮后吃。

我去过面包房,也去过两三个超市,问晚上没有卖掉的面包怎么处理,它们都是促销打折。我还问过菜摊摊主,他平时卖菜会把不新鲜的叶子摘掉,我就跟他说可不可以留给我,但他拒绝了,说不新鲜,不要吃。后来我发现一块多就可以把一日三餐解决掉后,就没必要到处找临期食品了。

▲省钱也可以吃得很丰盛。图 / 受访者提供

至于穿,我在去年11月份买了一件卫衣,天天穿,一直穿到了今年春末,家居裤和休闲裤换着穿,天热了,才买了一个半袖,还是因为整个衣柜清空,实在没衣服穿出门我才买的。现在我一年四季的衣服,加起来总共不到20件。

实践不消费主义的第一个月,我花了300多块,后来会多一些,因为有些支出是必要的,比如买电子锁,给爸妈买扫地机器人。我觉得,这些花销很正常,因为省不了,也没必要,对现在的我来说,不消费并不是完全的零花销。

2018年,我加入了豆瓣小组“女性抠门联合会”。最开始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阳台种菜、缝补衣服、取关带货博主等,但慢慢觉得,一切变味了,怎么女抠组成了低成本炫富的地方?

除了营销账号,这里也涌进来很多一边喊节俭、一边攀比品牌的人,她们很矛盾,希望你劝她们不要买,把钱省下来,等你真劝了,她们又会说,这样生活太无趣了,还是要对自己好一点。我把那些帖子截图,晒出来质问:女抠组炫富已经成这样了,没人管吗?发出来不到两分钟,我就被女抠组拉黑了,太没意思了,我就去了“男性抠门联合会”。

男抠组,抠得很认真,抠得很硬核,好多人可以几年不买新衣服,工资能攒下九成,一个月只花几百,甚至是一百元以内。这我达不到,他们好牛,我们女生会面临很多诱惑,但对这些男生来说,省钱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抠组里熏陶已久,我自己的生活费也在降。2018年,我每个月的开支大概是2000元,2019年控制在500元左右,不过后来有了孩子,家庭的月花销骤增到5000元。

小孩长得快,衣服不用买太好,其它就是买奶粉,家人费用不好省,我就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因为要出份子钱、旅行,时不时就有大花销,非常讨厌。2018年末,我花9.9元买了一双拖鞋,没穿多久就破了,我问公婆怎么补,他们说这烂得不成样子了,不要了。但我坚持要补,我就把拖鞋用胶粘起来了,又穿了一个月,彻底破了。一想到我又要花钱买新的拖鞋,我就气得捶墙,而且真锤了。后来我去拼多多领了5块钱的优惠券,买了一双5.99元包邮的拖鞋,花了不到1块钱,顿时很轻松,觉得自己可真能干,心情一下好起来。

这几年我买的东西特别少,买了3件衣服,总价不超过150元,去年冬天买了一双回力靴,55块,还买了双雪地靴,36块包邮,质量还不错,比以前五六百的还要好,不掉毛,又很结实、不脱线,感叹自己以前被收了很多智商税。我还有两双鞋,一双22块,另一双26块,前年买过一件棉服86元。日常我用的护肤品就两样,一个是Pears,号称香港版的大宝,7块港币一大瓶,另一个是标婷维E乳,12块5一瓶。

有了孩子之后,你再让我去画个指甲,整个头发,我只会觉得好烦。疫情期间,我让我老公给我剪头发,剪得还挺好,疫情后,就继续让他剪。我有个穿香奈儿外套、LV鞋的领导,对我很有意见,说你不要看起来像刘胡兰,一个女孩子,条件也不是不可以,为什么就不肯打扮一下呢?但我觉得我已经不想去迁就谁了,就按我自己最舒服的生活方式来。

2018年以前,我什么存款都没有,这两年过去,居然存下来一二十万,这给我很多鼓励。今年我买了一个很小的学区房,准备给孩子之后上学用。我省的钱,给孩子省出了7平米。

▲图 / 日剧《凪的新生活》截图

我可能不是那种纯粹的不消费主义者,但我确实觉得,现在的我物欲降低了很多,或者说变单纯了很多。

我是四川人,一路上重点学校,顺风顺水,在北京上大学,在国企工作,后来去伦敦留学。34岁那年,我来了乡下,慢慢变得不太纠结于穿衣打扮,护肤品也不多,只有一个抹脸油。所有上千块的鞋,在乡下第一年就都报废了,跟崴了,皮也踢掉了。在这里,穿什么都要考虑防蚊防水防狗扑。一整年下来,服饰化妆总共花了1600块,过年时我给自己买了毛背心、毛裤子,后来整个冬天都在穿,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偶尔也会觉得,这打扮可真像我奶奶啊。

我妈受不了我这样。她来村里看我,扒拉着衣柜里稀稀拉拉的几件衣服,颇有些心痛:“你以前不这样啊,现在怎么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了?”她开始承包了我的衣柜,过年回家,给我买了羊毛衫、裙子、羽绒服。以前我不会穿,觉得她选的衣服不够设计感,现在却无所谓,因为对穿这件事已经不执着了,简简单单,很自在。看到现在的我,你很难想象以前我在北京的设计公司时,冬天再冷,我也没穿过羽绒服,都是大衣、裙子和高跟鞋,有点儿端着。

我和我先生,现在住在乡下一个100平的三居里,月租800元,养了一条金毛犬,除了狗粮,它也没有美容和零食的开销。没有了城市社交的需求,生活上被迫自给自足,自己煮咖啡、做饭和做甜品,文娱活动是遛狗、爬山、游野泳,偶尔去县城看场电影,喝杯奶茶,大的开销是旅游和出差。

▲ 一家三口图案的自制咖啡。图 / 受访者提供

不过我仍然网购,只是之前买的都是衣服和各种“城市里的消费”,现在买食材、盘子、书和画画的材料,都和我喜欢做的事情有关,我的花费随着生活一同变得更简单、聚焦。

我是视频创作者,有次偶然看到粉丝评论说,可以尝试一下不消费主义,对方还给我发了不消费主义者丁红的文章,我看了觉得很好玩,而且如果可以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的话,我很想尝试。

录第一个不消费的挑战视频时,我跟大家说我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就是想体验一下,但没想到一下半年多过去了。

平时我在生活里很少说这些,就提一两句,我在进行不消费主义,有人问好玩吗,也有朋友直说,你这样做有意思吗?我就说挺好玩的,你可以去试试,但我不会继续往下说了,较真没意思。大家价值观不同,他们想的是,要怎么挣钱养家,我考虑的是怎么不消费。

我以前也有过非常不节制的消费,买包,要一个款式三个不同颜色,衣服、眼镜、鞋,也是如此。因为挑不出最好看的,就都买。我还买过两件一模一样的衣服,怕这件丢了,再也买不到了,就备着,但买回来新鲜一周就不穿了。

现在想想挺幼稚的,我不想再过出门前花半小时找衣服的生活了。因为搬新家,我趁机扔了很多东西,送出去了一百多件衣服。卧室和客厅之间的墙我砸了,沙发和床送出去了,剩下的家具只有餐桌和衣柜。

▲ 断舍离后乔桑的家。图 / 受访者提供

其实我刚搬完家的前两个月也一直在买,碗、盘子、餐具、收纳盒,各种瓶瓶罐罐,衣服也是断断续续才清理掉的,也是从几十件断到十几件,最后衣柜才空空的,看着很舒服。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实也是丁红给我开了一个门,告诉我可以这么活。

最主要的是原因,还是因为2018年时我家里发生变故,亲人生病,我没钱,到处借,最后靠亲戚们帮忙才度过难关。紧接着又要买房,结婚,有了新的家人,要处理新的关系,很焦虑。我觉得我应该要改变了。

之前的我还挺容易被忽悠的,比如导购、营销的自媒体说你是大都市的年轻女性,应该穿成什么样,打扮成什么样,我还真就信了,觉得穿了那些,用了这些,我就变成一个很优秀的自己,其实并没有。

毕业后,我第一个月的收入是4500元,拿到手,转头就去买了铂金项链和耳环,花了3000多元。那时我在深圳工作,经常和朋友们约着去香港购物,买到博主推荐的新品就很开心。收入不高的我,花完工资就刷两张信用卡,是父母帮我还债。我父母在小县城上班,都不是领导,没什么钱,但我是独生女,在经济上家人很支持我,至于日常生活的开销,包括房租、生活费,也都是我男朋友在出。可即使是这样,我一年也能花14万。现在想想,还是虚荣吧,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挺后悔的,如果这些都省下来买房子多好。

因为消费的问题,我和我男朋友吵过很多次,也分手过两次,一次是因为我要在香港分期买奢侈品包,男朋友知道后很生气,我们在电话里吵起来,但我当时被营销号洗脑,觉得你不让我花钱就是不够爱我。

后来我们还是结婚了,双方父母给了一笔钱,恰巧那阵子我对翡翠特别上瘾,可能是看了什么文章,后来又陆续加了80多个卖翡翠的微商,最沉溺的时候,一天买一个,便宜的几百,贵的上千。

我也想控制自己,还参加了一个训练营,号称3个月可以改变我的消费习惯,虽然帮助不大,但也认识了一些人。一个网友,她比我还夸张,每个月挣6万,花4万买衣服,每天刷小红书到凌晨三四点才入睡。她甚至为此去看了心理医生,后来养了狗和猫,好一些了,再后来因为沉迷手机博彩,亏了30多万,才彻底冷静。

▲ 图 / 韩剧《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 》截图

我们互相帮助、鼓励,她建议我删掉翡翠微商,我把80多个删到了10个,就像戒毒一样,效果没那么快,反复了半年,后来又买了8000多元的翡翠。等把微商彻底删了后,有段时间我又去闲鱼刷,最后是慢慢地控制住了,直到现在,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其实从大学毕业到就业,我一直都很懵,对于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究竟能做到什么,并不确切,一路没受到什么挫折就过来了,好像也没有自己主动做过什么选择。直到在国企待了5年,非常苦闷,才决心把原来打算买房的一部分钱用来出国,做好了回国后从零开始的准备。

伦敦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元的城市,让我变得更清晰和坚定,要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不是主流。我在一所艺术院校圣马丁读Master,老师和学生都特立独行,当时我快30岁,有同学40多岁,我们都在做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完全受热情和好奇心、创造欲驱动,不讨论消费、生活压力,全都专注于自己的作品、各式各样的展览和艺术家。

毕业时我去爬了英国最高的山,山下穿短袖,山顶白雪皑皑,一路上不断加衣服,我在队伍里第一个登顶,第一个下来,下山时还冒着雨。因为我特别不爱运动,说起来,北京的朋友们都觉得我在山脚下就会放弃,回去躺着,但我伦敦的老师说:“怎么会?我一直觉得你非常strong和confident。”她说我目标清晰,并且会努力达成,这和之前认识我的人的看法很不一样,我自己也感到,经过三年的伦敦生活,我不再稀里糊涂,已经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回北京后,我在业内一家小有名气的设计公司做项目经理,第二年升任总监,我们服务的多是时尚类客户,而我自己对秀场完全无感,反而对生活方式的内容、对自然更有热情。读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特别有共鸣。后来我谢绝了老板让我做合伙人的邀请,选择加入一个乡村的创业团队,从做民宿开始。

我不想把自己的时间花在单单推动消费主义上,希望我的工作更有意义。刚毕业的时候听别人说,一个前辈离开广告公司是因为客户的产品不符合他的价值观,我们当时觉得是个笑话,觉得他挺“各色”的,但是现在我特别理解和认同。

度过了最初的新鲜劲,我的不消费主义实践没那么极端了,该买水果、蔬菜、肉,也会买,重新下载了购物APP,也会变着法儿给自己做饭。有段时间想做蛋糕,也买了蛋糕粉、巧克力粉。其实这也算冲动消费,就用了五六次,最后送人了。这需要一个过程,没法一下子做到,但我渐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因为不消费主义已经融入到我的生活,我不会像以前一样随意花钱,但我也不会太严格控制花销,我有我想要做的事情。

就像我想开书店,到处收书,收书会有快递费,以及这么多书在家也会占据空间,这一点也不“断舍离”,不“极简”,也不是“不消费”,我也可能会后悔,但只有尝试之后才知道,先跟着自己的内心走。

现在的我一天是这样安排的:早晨5点多起,7点之前做瑜伽、健身,吃饭,收拾好8点出门,晚上6点下班,回家收拾完就开始看书,10点多睡觉。因为不购物,减少聚餐和闲聊,我拥有了很多可以看书的时间。

最开始看的是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很喜欢,我把毛姆所有的书都看完了,后来还看梭罗的《瓦尔登湖》,身体和精神变得敏感,走在路上,看到花开、落叶、人的一些善意,都会感动。

对比会觉得,以前的生活外界干扰太多,资本会告诉我,我应该买什么,需要什么,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任何东西我都想要最快获取和拥有。但现在我不会考虑这些,会关注我当下开不开心。在抛开外界施加的因素后,我整个人变得很平静,发现我本身需要的很少,很容易满足,也很快乐。

▲图 / 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截图

现在我也会怀疑,会不会有一天,就像当年抛弃消费主义一样,我又把不消费主义抛到脑后了,但至少我知道,我再也不会回到从前。

回看从前,觉得自己太傻了,买翡翠不敢让老公知道,收货地址不敢写家里,收到了也只能偷偷放进首饰盒。我心里知道这样做不对,有负罪感,但就是控制不住。而且就算有一时的快感,有别人的夸奖和赞美,但这些建立在消费上的感受太飘渺了,像泡沫。

而且等真的需要钱就知道,借钱的感觉太不好了,可以记一辈子,为了几千块跟朋友开口,借到了也难受,就问自己,为什么平时不攒钱呢?

现在,我的成就感建立在我的工作做得好,孩子会对我笑了。主动把那种生活掐断了,觉得脚落地了,很开心。

好多人看我发的乡居日常,很羡慕,说在乡下生活真美好,特别想来。但事物总有两面,我在乡下也过得很简朴,你能过简朴的日子吗?刚开始时,条件简陋,有很多意料不到的困难,停水、停电、严寒,刚来两个月就急性胆囊炎发作,有点水土不服。我妈来看到我的居住环境,第一句话就是:这也太艰苦了吧!她很难受,但我却觉得,我们当时住那个有院子的老房子,看得到天光、接得到地气,花木环绕,特别享受。

我现在快40岁,从创业团队离职,开始自由职业,在乡下且工作且生活,自在,并感到被滋养着。我妈在城市都退休了,还比我焦虑,经常操心我的职业发展。我对生活状态的感受和她总是背道而驰,她觉得最安稳的国企阶段我非常焦躁,而她最担忧的伦敦时期和非常反对的乡下生活,对我来说都充满着新鲜感、热情和收获。

其实我身边大有偏离主流成功路径的人。我有个大学好友,辞职成为童话作家。另一个好友,去加拿大读传媒,发现不感兴趣,转学厨师,整个人自信舒展了好多,很自洽,不拧巴。

到现在,乡居第六年了,我也没想过离开乡村回城市,现在做乡村建设的采写,本土文化的调研,有猎头找我去房地产公司工作,薪资不错,但我不确定这些项目的意义,我越来越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我不一定认可的事情上。

在乡村,很多时候用花时间代替了花钱。我花这些时间,建构生活和自我。上山捡板栗、挖笋、采金银花、摘野菜、种地,在这些生活小事上放弃了效率,收获了很多感受。就像煮饭,两个人吃一顿热腾腾、不敷衍的饭,是我觉得享受生活的很重要的时刻。

带我的金毛犬“七点半”上山,当地的朋友说,你像我小时候,每天带着好奇心去撒野,什么都捡。有朋友来访,我们一起遛弯,看着满眼的绿,停停走走的云,和它们相互交错投下的阴影。这些时刻都在滋养我。就像是一场关于生活可能性的实验,可以不追求高效率的时间,让我更有创造欲,我说不上是不消费主义者,但自主的、不被裹挟的消费,给我带来了快乐,而非以前的空虚。

(应受访者要求,吴文慧、圆子为化名)

推荐一发淘宝上很不错的国内原创品牌,虽然知名度不高,但它们的质感和追求却一点都不少。坚持自己坚持匠心的品牌,不应该被埋没。

木墨是2011年在杭州创立的年轻家具品牌,创始人李思恩来自木匠世家,可以说是从小就耳濡目染。木墨的理念是制作可以使用很久的物具,探寻环保、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感受生活为重,以实用和品质为设计原则。

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李思恩对木头的处理非常轻,不会做太重的设计,尽量保持木头本来的面貌。它的风格很突出,有点像日本的“侘寂美学”,接近自然。所以木墨的家具看起来并不花哨,样式不是很丰富,但每一件家具看起来都扎实耐用。

如果你家里正在做装修,或想换一些家具,那一定要好好逛逛木墨,值得买的很多。今天推荐两款比较经典的家具,实木双人床和一字隔板。它们家这款实木双人床是出了名的质量好,用料非常足,拼接做的也很好,看上去经久耐用。

木墨这款一字隔板,虽然看起来只是一块简单的木板,可是它用途却很广。边角和平面都是经过打磨的,木板尺寸有很多种,材质有红橡木和黑胡桃木两种,铁架是免费提供,钉在墙上收纳东西很节省空间。

铜师傅,听名字大家也知道这是一个和铜打交道的品牌。铜师傅成立于2013年,汇集了很多工艺大师和匠人,之前专注于贴金、彩绘、泥塑等原创铜制工艺品的设计和打造。前年特别火的铜制孙悟空雕塑就是出自它们家,而且它家还和很多好莱坞的动画形象签约,准备打造更受年轻人喜欢的雕塑。

同时它们家还打造了铜木主义这个系列,主要是制作一些铜木结合的用品。这个系列的作品讲求实用,而且铜和木结合的设计让它们看起来非常的复古,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听说还获得雷布斯的一大笔投资,真是值得高兴的事。

推荐铜师傅家比较新而且非常火的产品吧!铜木主义签字笔和餐桌椅。铜木主义签字笔应该是铜师傅最畅销的一件物品,铜和木结合的笔筒看起来非常复古、有质感,重量和粗细也正合适,握持、书写都很舒服。

这套铜木餐桌椅,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套家具。极简的设计风格看起来很舒适,做工精致、用料足,铜和木的搭配看起来一点都不老气,中式装修、西式装修都可以用。

山水间这家店铺之前介绍过,怕你们还有人没看到,这次再隆重为大家介绍下(还不是因为私心,毕竟是我2017年最佩服的一家店铺)。山水间是一个来自景德镇的原创设计陶瓷品牌,最吸引我的是它们家自带“仙气”的设计,缥缈虚幻如梦境一般。

山水间家的每一件瓷器都充满了东方韵味,把东方美学发挥的淋漓尽致。其中大多数都带有中国古老的文化元素,泼墨、烟雨、山水等等,而在设计上又把它们重塑,看起来不会很死板。同时又加入了很多新元素,比如星空、小动物等。

茶具套装已经推过不少,这次就推荐水墨酒具套装,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外面泼墨似的上釉,一套放在一起像一幅山水画,满是禅意,用它品酒才是真享受。

这一系列动物手绘杯的特点是可爱。但简单的可爱两字不足以形容它的好,大家看图就知道了。每一个杯子造型都很精致,杯盖上的小动物都是工匠们亲手捏出来的,然后上色而成,工艺是相当复杂,所以做出的杯子都充满灵气,感觉像有生命一样。

另外还有一家叫痣birthmark的国内原创陶瓷店铺我也非常喜欢,风格偏日式设计,单品就不具体推荐了,大家可以收藏下来自己看。

初于蓝是一个瓷器品牌,和前段时间我上面介绍过的山水间很相似,都来自景德镇,都是做很有中国风特色的瓷器,都是手工造型、手工雕花、手工上釉等等。

初于蓝的创始人本是一位设计师,后来来到景德镇学徒,之后便开始自己制瓷。他把自己的瓷器称为是“新青瓷”,就是在风格上更加年轻化、加入了很多新的设计元素。但在制作上依旧坚持手工,这也是一种传承。

初于蓝的产品不多,但每一件都是十足的美。推荐大家收藏,一定不后悔。这次推荐初于蓝的一款马克杯和平盘。它们两个非常能代表初于蓝的特色,红、黄、蓝的上釉搭配起来十分好看,虽然画的不复杂,但很有意境。

法美家可不得了哦!是一位知名时尚大博主介绍给我的,这是一家国内原创的家居设计品牌,成立于2007年,现在可能名气还比较小,不过也算是一家做的还蛮大的家居品牌,在北京有体验店。

虽说这是一家纯正的国内设计品牌,但它们家的家具设计却是浓浓的欧式风格,很独特吧!如果更明确一点,可以用古典、宫廷、田园这些词语来形容法美家家具。相对于极简、性冷淡的家具,听到这些词是不是感觉有点low,我只能说风格不同,如果搭配的好,这种家具看起来是很高贵的。

这把椅子,我是非常非常喜欢的,复古、田园风的设计,坐在上边喝茶仿佛是置身于欧洲的某个庄园,从用料到做工再到配色都很让人满意,如果你家里是欧式装修,这把椅子放在家里就太搭了。

另一款三斗储物柜也是田园风格,刻意做旧的感觉,像是经过时间的历练,很有味道。实木制成,有三个小抽屉,美观和实用性一个也不缺,客厅、卧室都能放,是非常值得买的一件家具。

橙舍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国内家居品牌,它们家家居的特色就是几乎每一件产品都会使用到竹子。为此橙舍还在福建邵武包下万亩竹林,专门为自己的家居提供好的原料。

而比原料更值得说的是橙舍家居的设计,它拥有一群崇尚简约随心的设计师,他们的设计理念并不是一味的追求设计,而是把实用放在第一位,同时在设计上做到最优。在洞察生活的基础上做设计,这才是能用得到的好设计,因此橙舍获得过数百个设计项目奖项(德国IF、红点Red dot、CIDF、中国红星奖等)。

我们之前推荐过橙舍家居的小茶几,这次就推荐它们家最受欢迎的一款多功能组合式斗柜。这款组合斗柜用途非常的广,可以放在床头当床头柜、放在阳台当小茶几、放在客厅当电视柜等等。它非常的轻巧、易组装,挪动地方也很方便,我早已经加入收藏夹,以后早晚得买几个用。

“蓝染”是一种很古老的印染工艺,用的染料就是Indigo——靛蓝染料。想制作一件蓝染,需要很复杂技艺与长时间的研习才能出现特有的颜色效果。染完之后的织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氧化。蓝染制品穿着时间久了,颜色会更加自然耐看,这是任何化学染料无法比拟的。日本著名的Japan Blue也用的是这种蓝染工艺。

由于这种古老的技艺费时、费力,已经很少有人会使用这种技艺印染了,但市井蓝染还在坚持使用蓝染上色,专注植物蓝染。一边研究工艺,一边转化为产品,和更多的人分享蓝染自然呈现的颜色之美。

市井蓝染,当然是要推荐两款蓝染的单品——渔夫帽和蓝色T恤。市井蓝染的这款渔夫帽为全手工植物染色制成,结合精密刺绣,柔软舒适,男女生同款,可以随意搭配你喜欢的风格。

而这款市井蓝染新版植物蓝染T恤,也是花了他们很大心血,在所有30多种蓝色中,选出比较耐看的两种,蓝天空的浅蓝-12次植物蓝染和夜半的深蓝-18次植物蓝染。不仅颜色特别,这个T恤还很厚实,上身效果很好。

国内较早开始做原色牛仔裤的一个品牌,裤型从模仿经典日牛和Levi’s开始,之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改良,推出适合国人的款式。同赤芸一样,沾酱也以牛仔裤为中心,推出其他复古服饰。

这家店最早是琛哥安利给我的,之后买过很多件,质量确实不错。以衣服的品质而言,它家的东西用料是不错的,做工也稳定。另外,沾酱一直都支持定制牛仔裤,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牛仔裤的面料、裤型,并且精确调整尺码和各种细节,可玩性很高。

沾酱家可买的衣服有很多,而且它们家产品线越来越广,全身搭配完全没问题。这次推荐一款经典的315XX赤耳原色牛仔裤和复古羊毛针织毛衣。这款牛仔裤我买过两条,它的裤型很经典,大腿稍微宽点,裤脚稍小,属于收脚不紧身的裤型。搭配皮靴、复古运动鞋、板鞋,效果都挺好。面料较为硬挺,摸上去就感觉质感不错。

另外一件复古羊毛毛衣版型比较简约,厚度适中,内搭、外穿都可以。它使用15%羊毛+85%纯棉,在这个价位的用料还可以。面料比较软,没有扎人的感觉,里面穿一件打底T恤或者衬衣都行。

试炼树这家店我们的编辑小龙女之前推荐过。她说这是她最喜欢的一家店。真的,确实是好看死了,作为一名直男,第一次点进店铺首页的时候,看图片就喜欢到不行,满屏的森系少女风。流苏、编织是它家的特色。双肩单肩,梦幻的樱花粉,清爽的薄荷绿,感觉每一款都超级百搭。

不过这次介绍试炼树,不仅仅是因为它家的钱包颜值高,而是因为在做工和用料方面都是诚意满满,充满了匠人精神。它家的包材质多为上等植鞣革和疯马皮,然后用结实的线经皮具匠人缝制而成,设计、质量都可以说是上乘之作。

以直男的眼光来看,它们家的包真是每个都很好看。这次先推荐一长一短两款钱包。第一款蓝色长款钱包看着特别清爽,皮子表面有种磨砂的感觉,拿在手里是非常顺滑的,用一段时间后,皮子也会渐渐显示出本身的颜色。整体是比较扁平的,外侧的编织带起到了扣子的作用。拿着自带仙气。

如果不喜欢太薄的款式,可以看看这个短款的,会更立体一些。同样是编织带作为卡扣,绕着钱包一圈再扣起来,感觉使用起来也更安全。

说一家我以及同事们非常非常喜欢的皮具品牌,也可以说是包袋设计品牌——Le Whisper。Le Whisper成立时间并不长, 而且它的三个创始人分别来自和包袋不想关的专业,但他们却对设计、时尚、皮具等各有专长,所以才能做出这么出色的品牌。

第一次看到Le Whisper的包包,以为这是一个来自美国或者欧洲的品牌。它们家的包包复古、硬朗的造型,加上精细的做工,看起来有一股浓浓工装风,基本所有男生看到都会被征服。

Le Whisper所有的包都能值得买,要推荐一两款难以抉择。我就先推荐一款,我个人最近着迷的一款通勤商务多功能双肩包。这款包很能体现Le Whisper特点,它整体风格硬朗大气,复古的设计让它看起来有种迷人的沧桑感,仿佛经历过很长时间磨炼。

背带肩垫,顶盖及包底大面积使用的黑色植鞣牛皮,也是Le whisper特有风格印记,奠定了厚重的质感。涂胶咔叽斜纹密织帆布略带光泽,手感光滑,透出一丝内敛的技术派气质。内部、外部的收纳设计也很周到,有专门收纳电脑、数码产品的空间。像这种从用料、做工到设计都十分完美的背包,真的很难遇到。

这是一个连男生都会非常喜欢的女装品牌,第一次看到它家衣服,真真的以为是国外某家奢侈大牌的衣服,设计高级、剪裁利落,看着优雅至极,性冷淡风十足,还有很多人说有点Celine的感觉。反正我自己觉得,子时的衣服风格总让我想起《我的前半生》里面的唐晶,莫名的很搭。

子时其实成立于2015年,虽然创立时间不长,但好的品牌光芒万丈,已经有很多明星上身,而且与不少杂志合作过。它们家的衣服相对来说偏成熟,很能拔高女生的气质,非常建议各位小姐姐们收藏。

至于单品,我就不做具体推荐了,毕竟作为一个男生我觉得它们家每件衣服都很好看。对了,之前我们曾介绍过一家叫不畏BYWAYS Studio 的原创女装店铺,风格和子时相似,衣服质量也相当的好,大家可以一块收藏。

NTMY是国内一家小众的包袋品牌,创立于2010年。这家品牌是一位女同事安利给我的,她说“让我一定要收藏,以后送女生包包,可以从里面挑”。最初看到NTMY的包包,我还以为是国外的品牌,它们家的设计复古、文艺,偏校园风,很适合年轻的小哥哥、小姐姐们背。

它们家卖的东西不多,但涉及了各种包包,双肩包、手拎包、斜挎包、收纳包等等。虽然成立的时间挺久了,但知道的人依旧不多,所以不用担心烂大街。

第一款是自带复古气质的灯芯绒背包,特殊之处就是整包都采用了灯芯绒材质。圆乎乎的造型设计,再搭配上柔软舒适的灯芯绒材质,软萌软萌的很讨喜。虽软,但是不塌,因为内衬采用了帆布。面料相对较厚,适合秋冬背。

第二款要推荐的这个双肩包和第一款设计相似,但它采用的是涤纶面料,这种面料手感舒适细腻,且高密耐用。之前介绍的灯芯绒款下水时会稍有掉色现象(貌似是深色灯芯绒的通病),这款就完全不用担心掉色。面料轻薄,适合春夏背。

这同样是女同事安利给我的,一个国内独立设计师首饰品牌。刚看到它们家首饰的时候,我还以为是某个大牌,设计感十足,自带一种高贵、冷艳的气质。但了解了一下,它们家首饰的定价却非常亲民,估计每个猪猪女孩都会爱上这个品牌。

它家的饰品均是自己原创设计的,而且基本上都是纯手工打造,金属质感,比起高街的欧美风格,它家在设计上又多了一些颇具神秘感的特色创意,辨识度很高。

这款非常特别的脸谱耳环,创意来自玛雅文化,是印第安部族为上神送来的贺礼。有金银两种颜色,还可以双色混搭,同款的手镯也很美。因为是纯手工打造,所以会有细微的手作差别。

这款戒指一眼就会被它吸引,指环上衔接着一颗小小的珍珠,简约中带了些小可爱,精致却不张扬。金色和小珍珠特别配,一种温柔的美,无论叠搭还是单独佩戴都很出众。

Shonest是一个来自山东的制鞋品牌,由不到10人的小团队组成的工作室。主理人之前是一位手工鞋匠,对国内外各种制鞋工艺很有研究。所以,店里各种工艺的鞋都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复刻到原创,基本都做。

这家店最初是琛哥推荐我的,琛哥的很多鞋都是从这家店定制的,当然我自己也入手过几双,做工、用料都没的说,价格方面也很良心。

这款以USMC(美国海军陆战队)军靴为原型开发的靴子,因为电影《绝地大逃亡》而成为了众多复古爱好者的心头好,所以后来就直接被称为“大逃亡”。这款靴与原型一样采用了翻毛皮设计,鞋面的具体用料是意大利进口油蜡皮,但将其翻用了,所以外观看起来是翻毛。店主对原型进行了部分改良,使其看起来更符合现代审美。配置方面十分厚道,固特异工艺皮沿条+皮中底+皮内衬,耐操性与舒适度均有保障。

接下来是这款十分独特的Museum Calf雕花男靴。工艺上运用了非常复杂的双沿条工艺,相比普通固特异,不仅更加牢固,而且看着会更霸气。鞋面的皮料则选用了在正装鞋上较为常见的Museum Calf小牛皮,光泽度与密度很高,这种皮做成的正装一般售价很贵(大牌成品鞋的价格在),但店主却把它拿来做工装,非常会玩。

另外,还有一家名字叫玩累了的孩子的皮具店铺,和Shonest履诚相似,同样是比较小的团队在做,但都是皮具发烧友,在选料和做工方面都很不错,大家也可以看看。

像这种用心做东西的匠人和店铺,淘宝上还有太多太多,以千、万计算都不为过,但真正能广为人知的并不多,被抄袭的倒是有不少。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分享好的店铺,不消费那些做工劣质,欺骗大家的品牌。对了,如果你也收藏了这种用心做产品的良心店铺,一定要分享出来哦!

微信扫一扫 转发至朋友圈

商场里的行李箱一般多少钱啊
不需要很好的 就一般的

⌒ō⌒就算謀兲︷吥洅囿魜疼噯,也葽做﹏自己dê公主殿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李太少可以装一边行李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