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三个层面是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向未来·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杭政办函〔2020〕11号)(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明确要求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促进大学生创业进行积极部署的大背景下,结合杭州市实际情况制定,于2020年3月27日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4月1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国各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蓬勃兴起。西安、南京、武汉等地都不断加大招引大学生的政策力度。实施第五轮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是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双创”示范城,成为全球大学生创业创新网络重要一极的重要载体。杭州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2008以年来滚动实施四轮大创三年行动计划,着力破解大学生创业“四无”(无资金、无场地、无经验、无服务)”难题,将大创“四有四无”转变为“八有”(有激情、有梦想、有创意、有技术、有资金、有场地、有经验、有服务),打造创新创业沃土,助力杭州创业活跃度居全国第三。涌现出每日互动、艺福堂茶业等一批大创企业典型。杭州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被教育部命名为首批“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是推动我市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抓手。

行动计划分行动目标、主要举措、保障机制主要三个部分。行动目标中核心目标是三年引进100万大学生,主要举措是实施百万大学生杭聚工程、双创项目支持工程、双创人才培育工程、双创平台提升工程、双创服务优化工程等5大工程24条举措。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突出政策整合集成。围绕大学生初次创业“四无”难题,统筹大学生创业、创新和就业,整合提升我市3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比如:将大学生见习和实训政策进行整合,将见习训练的对象面向全国大学生;将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和租房补贴、高层次青年领军人才和大学生工匠培养、众创空间创新平台等政策整合到行动计划中。

二是突出大学生创新。在提升已有大学生创业政策基础上,通过加大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专项人才引育、设立青年人才专项、打造大学生创业工匠、加大知识产权创造资助等多种方式,助力大学生创新。

三是突出发挥市场作用。在提供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公共服务基础上,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比如,加强创业导师库建设,发挥社会专业创业人士帮扶、指导作用;评选10项社会组织主办的大学生创业创新品牌活动;发挥大学生创业促进会、大学生创业联盟、创业陪跑基金会等社会力量作用,合力服务大学生创业创新。

四是突出打造双创精品活动。将双创活动作为营造氛围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确定每年6月13日(2019全国双创周开幕日)作为大学生“双创日”,举办大学生旅游节,发放杭州市文化旅游卡,举办系列双创活动,优化完善赛会活动,大力支持举办各类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力培育创业创新文化,激发大学生创业创新热情,引导大学生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本轮三年行动计划取消了扶优资助项目,整合了大学生企业实训和见习训练项目,新增垂直培育示范基地认定、大学生创业创新品牌活动评选等3个项目。

为全面客观地评估《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效果,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浙江工商大学第三方评估课题组接受委托后,实施了如下评估工作:

一是制定评估方案。评估组制定《关于开展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评估的初步方案》,并组建了评估课题组,按照客观公正、注重实效、公众参与的评估原则开展评估工作。

二是进行调查研究。评估组充分吸纳了主管部门、基层代表等的意见建议,就《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分析,充分听取和收集了各方意见和建议。

三是撰写评估报告。评估组科学分析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结论,提出公正的评估意见。

评估依据与评估标准

此次对《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估工作是依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201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第三方评估实施办法(试行)》(浙政办发[2018]96号)、《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2020年)、《杭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办法》(杭法联办〔2021〕2号)等规定从合法性、合理性、协调性、完善性、规范性、绩效性等维度进行的综合全面的评估。评估工作采用了检索政策文件、抽样调查、实地调研、专家咨询等多种方法进行。

评估标准包括执行效果和实施效果、合法性、合理性、操作性等维度,对该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

一、文件执行情况和实施成效

《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后,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全球大学生招引

杭州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强市和区、县(市)两级联动,通过发放应届高学历人才生活补贴,成立长三角人才云市场,举办海外招才引智活动、长三角高层次人才招聘大会、“双一流”高校校园招聘会、大学生创新创业加油站等多层次、系列化招才活动,吸引海内外大学生来杭创业创新。2020年杭州市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43.6万人,同比增长106%,杭州人才净流入率、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保持全国第一。

《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杭州的人才吸引力。以2020年的数据来看,通过举办多层次、系列化的招才活动打造独具韵味的杭州名片,成功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英才来到杭州创业就业,实现了海内外大学生招引数量与质量的双赢。在人才招引的结构上,以服务杭州产业特色为要点,为建设数字之城注入了充足的人才动力。

(二)提供专项补贴支持

1.落实生活补贴政策。对来杭工作的全球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含毕业5年内的回国留学人员、外国人才)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其中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等西部区、县(市)工作满3年后,再给予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政策于2019年8月22日起实施,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拨付18.7万人,累计拨付补贴25.9亿元。

2.落实租房补贴政策。根据《关于服务保障“抓防控促发展”落实“人才生态37条”的补充意见》(市委办发〔2020〕4号)要求,对在杭州市无房且未享受公共租赁住房、人才租赁房等住房优惠政策,市、区县(市) 各单位新引进的应届全日制本科( 含) 以上大学毕业生发放租房补贴。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亲清在线”平台上线大学生租房补贴申请发放系统,通过“数据多跑路”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让人才“少跑路”,并且通过“亲清在线”平台的大数据支持,基本实现“秒到账”,其中有大学生反馈从申请到拿到补贴仅仅只需要两分钟,极大的提升了大学生的政策获得感。截止2021年2月5日,杭州市新引进应届大学生租房补贴已累计兑付85616万元,惠及大学生85616人。

3.加大经营场地房租补贴。2019、2020年,全市各区已经发文并全额拨付大创企业房租补贴1756.5万元。2020年,入驻杭州市创业陪跑空间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共有44家(次)申请享受房租补贴,补贴金额共202.18万元。

《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杭州的人才凝聚力。通过落实生活补贴、租房补贴、经营场地房租补贴,为毕业生来到杭州创新创业扫除了早期障碍。从兑付金额、惠及人数等多角度考量,该政策对吸引大学生留在杭州、服务杭州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加强与高校创业指导合作

建立与重点高校的战略合作,加强大学生创业创新交流与合作。推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站向长三角区域重点高校延伸,通过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站宣传杭州创业创新政策,联合开展大学生招引、见习训练等活动。对新建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站,给予每站15万元的一次性建站补贴,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其持续开展活动。不断探索与长三角重点高校的合作机制,20年以来,和上海财经大学合作分别在上海和杭州举办一次空中双选会,与黄山学院举办秋季就业双选会。

从实施成果来看,以高校为媒介所进行的创业指导合作,不仅有利于探索就业创业信息互通新模式,还为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创业咨询、指导等一站式服务。下一步可考虑拓宽合作领域,对标杭州产业特点,在理工类尤其是计算机等新兴科技学科领域加强创业就业指导合作。

(四)设立青年人才专项

支持鼓励大学生申报国家和省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给予相应配套资助。在市全球引才“521”计划、市“万人计划”、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等人才计划中设立青年人才专项。其中,对入选市全球引才“521”计划的青年人才给予每人50万元安家补助,对入选市“万人计划”的青年拔尖人才给予每人50万元特殊支持,对入选市领军型青年创新创业团队的给予最高300万元资助。新一轮杭州市全球引才“521”计划第五批人才遴选工作自2020年9月启动,共收到有效报名材料451份,经过形式审查通过354人,其中青年人才111人。经市委人才办领导批准,遴选评审将于2021年3月举行。

《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杭州聚拢了一批高精尖人才。高素质人才的保有可以更好地促进了城市的良性发展,财政补助有利于加速人才引进,但更重要的是实现人才与城市的融合。因此,在进一步推动青年人才引进工作的同时,应推动青年人才尽快实现与企业的对接,让青年人才走上核心岗位,为杭州建设添砖加瓦。

(五)加大创业项目资助

1.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团队)在杭创业创新项目。2020年经评审确定资助在杭创新创业项目24个,资助“创客天下”大赛获奖项目8个,资助市“521”计划创业类人才项目7个,对3个获国家有关留学人员创业资助项目进行配套,共计资助留学人员在杭创新创业项目42个,资助金额为1988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支出1097.5万元。资助项目中属于信息经济、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我市重点发展产业领域项目比例为87.5%。

2.大学生创业项目无偿资助。2019年全市销售额达百万以上的备案大学生创业企业共1248家,创销售额逾160.25亿元,纳税逾3.44亿元,其中销售额亿元以上企业19家。在大学生创业创新带动下,2020年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杭州达46.3万人。2020年全市共资助3批561个大学生创业项目无偿资助,资助金额5193万元。

《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量创业项目实现落地,重点体现在信息经济、生命健康、智能建造等我市重点发展领域,结出了丰厚的成果。应继续加大对创业项目的资助力度,基于杭州的产业特点适度倾斜。对该类企业应做好跟踪调研工作,可考虑在税收、财政补贴等领域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

(六)开展创业创新金融支持

1.创业担保贷款。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者,可申请最高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2020年向在校生和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1笔,金额7853万;向这两类人群贴息168笔,金额355.77万。

2.应届毕业生贷款。来杭工作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可申请最高 30 万元、为期 3 年的基准利率贷款。2020年累计签约5249笔,放款7.6亿。

3.大学生创业“风险池”基金项目。该项目自2011年成立以来,已有122家次企业成功申请“风险池”基金,授信7180万元,111家次已放贷6594万元,每年累计695万元,目前还贷情况良好,无一笔不良贷款。

4.做大做强“创业陪跑基金”等民间投资基金。鼓励创业成功者反哺社会,帮助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茁壮成长。市创业陪跑基金规模200万元,截止2020年底,累计已向50个项目发放创业扶持金共13.81万元,累计服务创业者25773人次,深度孵化创业项目52个,促成投融资金额5000万元,2020年底被市民政局认定为4A级社会组织。

《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有效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就业热情,为毕业生提供了“第一桶金”。从数据来看,贷款基金投放惠及范围广,收益人数多,民间资本参与热情高,有效激发了杭州的“双创”氛围。

(七)加大知识产权创造资助

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者在杭注册的企业获得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授权的,每件资助7000元,获得国内非职务发明专利授权的,每件资助2500元;补助经费4776万。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获得美国、日本和欧洲发明专利授权的,每件最高资助2万元;补助经费954万。在“市长杯”高价值知识产权创新创意大赛中获得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的单位或个人,分别给予30万元、15万元、5万元和2万元资助。奖金190万元(已涵盖大学生创业对象)

《三年行动计划》中对于知识产权的激励政策符合我国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的背景。因此,可考虑在知识产权领域继续加大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探索知识产权大赛多样化的举办模式。以政策为导向,以科技为力量,建创新之城。

(八)加大创业培训培育力度

1.鼓励大学生来杭见习。深入开展我市大学生见习训练工作。给予见习学员生活补贴、见习训练基地训练费补贴等相应补助。将大学生企业实训纳入大学生见习训练,优化见习训练基地认定程序,完善见习训练工作机制,鼓励和吸引全国大学生来杭见习就业。2020年,杭州市见习训练工作认定见习基地115家,参加见习训练大学生达7894名,拨付见习训练补贴3981.11万元。

2.实施杰出创业人才培育计划。加大对大学生杰出创业人才的培育力度,每年选拔20名培育对象,给予每人50万元培育扶持资金(40万元为资助资金,10万元为进行境外高端参访和培训的资金)。该项目为延续项目,每年选拔20名培育对象,目前已累计选拔160名培育对象,2019年销售额逾70亿元,纳税1.38亿元。其中,13家企业上市或被上市公司收购。

3.办好大学生创业学院。联合浙江大学等高校办好杭州大学生创业学院,针对不同阶段创业大学生,开设创业雏鹰班、强鹰班、精英班,开展体系化、梯度化培训。组织实施“双营计划”,依托在杭高校和杭州大学生创业学院,举办杭州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对有创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举办大学生创业实践营,对经大学生创业训练营选拔的创业大学生,通过与创业导师结对,进行“一对一”创业实践辅导。杭州大学生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共分层次开设9个班次,举办创业讲座(论坛、活动)6次,培育各类大学生创业者及创业工作者850余人次。

4.大力培养大学生工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目前杭州市尚未开展大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2020年12月底,根据省厅开展社会培训评价组织遴选工作要求,杭州市遴选了39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已经上报省鉴定中心。待省里统一公布后即可对社会开展认定。在校大学生可向备案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申请报名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5.深化推进“师友计划”。健全创业导师机制,拓宽创业导师聘任范围,建立全市统一的大学生创业导师库。2020年选聘创业导师690名,已动态聘任近1000名创业导师。创业导师每结对1名大学生或1个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创业辅导的,可享受2000元的综合性补贴;指导大学生或大学生创业团队新办企业在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领取营业证照且稳定经营12个月以上的,可享受8000元绩效性补贴。创业导师参加就业创业主题宣讲、咨询、赛事评审等专项服务活动,可享受每人每次1000元的补贴。2020年专项服务活动补贴初审受理259人次;综合性补贴初审受理58人次;绩效性补贴初审受理6人次。

《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土壤。应进一步拓展大学生创业者的培训力度,激发创业学院、创业导师培养青年创业者的正向作用,加快大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建设工作。

(九)提升创业大赛品牌效应

1.办好“创客天下·杭向未来”杭州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2020“创客天下·杭向未来”杭州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于11月8日进行了总决赛,当前共对接资助“创客天下”大赛获奖项目8个,资金后续拨付。

2.办好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面向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含港澳台地区高校)和海外高校在校大学生及毕业五年内(毕业时间为2016年1月1日以后)大学毕业生征集创业项目,共有全国内地31个省市、港澳台地区及海外461所高校的3743个项目报名参赛,实现参赛高校数量、项目数量、项目质量三增长。

从实施成果来看,创新创业大赛吸纳了大量创业项目来杭,为青年大学生搭建了理想的展示平台。这对于弘扬杭州“双创”文化,营造创业创新氛围,服务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加强园区和平台建设

1.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2020年引进53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新设35家博士后工作站,开展530项左右课题、项目研究,获得省部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资助149项左右。

2.加强大创园、留创园建设。对集聚30家以上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可认定为市级大学生创业园。经认定的市级大学生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给予每家100万元的一次性建园资助;每两年对市级大学生创业园和留学人员创业园进行考核,按考核优秀、良好、合格3个等次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资助。2021年对2019、2020年大学生创业园情况进行考核,目前已委托第三方机构着手推进考核前期工作。

3.加强众创空间建设。通过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有效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打造“人才、技术、资本”深度融合的良好创业生态,实现“创意--项目--企业”的孵化体系,扶持一批高质量的科技型初创企业。目前众创空间累计181家,其中省级144家、国家级68家、专业化9家、国际化8家;孵化器累计213家,其中省级家107家、国家级41家。

从实施成果来看,博士后科研工作建设成效显著。创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应进一步加强对高质量的科技型初创企业的调研工作,在人才、技术、资本等领域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双创”示范城。

(十一)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1.推进大学生创业创新“一件事”联办。在全国率先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件事”联办,将涉及人社、公安、住保房管、医保、公积金、市民卡等8部门17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高频事项,实现全流程在联办窗口“最多跑一次”或在网上“跑零次”,有效破解申报碎片化、“跑多次”、“跑多地”等难题,高效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杭州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件事”联办入选省人社系统十大改革创新案例、杭州市改革创新最佳案例,并在国家人社部行风建设调度会上作经验交流。

2.强化数据统计工作。充分运用大数据共享手段,强化大学生创业数据统计工作。已建立创业数据统计机制,每月开展大学生创业数据统计。

3.举办大学生“双创日”活动。将每年的6月13日设立为大学生“双创日”。2020年 6月13日举办了首届杭州大学生双创日开幕式,这也是全国首个大学生“双创日”。表彰了杭州市大学生“创业之星”,启动了第七届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以及长三角人才云市场暨2020届高校毕业生全国网络联合招聘,还开展了百家机构服务双创、百所高校助力双创、百师结对创业陪跑等活动,更好地吸引和集聚全球大学生来杭创业创新、成就梦想。

4.举办了杭州大学生旅游节。杭州文化旅游卡(市民版)累计销量82598张,其中杭州“青荷码”青年人才领取数量为35016张。杭州市文广旅游局向青年人才发放旅游文化年卡,作为杭州欢迎大学生的第一份见面礼,精准助力大学生了解杭州、留在杭州、爱上杭州,更助力人才码服务“一码归集”,为杭州人才招引工作出资出力。本卡辐射9大区县,包括18个区县景点全年无限次游览,附加加价购优惠购票权益、精品商户优惠折扣消费权益。

《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推进了公共服务便捷化。公共服务简化优化不仅方便了大学生创业者,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双创日”、大学生旅游节的举办,对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大学生交流展示平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制定主体权限、是否违反上位法规定、与同位阶规范性文件的关系、制定程序、权利与义务的设定五个维度考量,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得到了切实保障:

(一)该规范性文件由杭州市委人才办牵头,由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研究拟定,在2020年3月27日的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审议通过,同年4月14日以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名义印发,属于在主体权限范围内制定的其他规范性文件。

(二)该规范性文件在制定的过程中,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调研、征集大学生创业者、大学生创业园,以及区、县(市)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对于其中存在分歧的意见,进行了充分的协调沟通。

(三)法律、法规、规章和上位阶文件都可以是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依据。制定依据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规范性文件一般不再作重复规定。该规范性文件在制定过程中充分参考了同位阶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在内容上不存在重复规定、相互矛盾的情况。

(四)该规范性文件的内容符合上位法律依据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对上位法、上位阶文件的引用、表述准确,不存在冲突。引用的上位法律依据与规范性文件的内容直接联系、密切相关。

(五)该规范性文件在内容上以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作为依据,不存在违法增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规定。文件所陈述的政策优惠、经费补贴等规定充分体现了提高效率、授惠于民等有利于管理相对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政策导向。

《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表明,主管部门的权利与责任基本相当。主管部门给予创业创新青年人才以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体现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精神和要求。行政措施较为得当、合理、公平、公正。《三年行动计划》内容和实行情况充分公开,在政府网站显目位置发布,并通过主流媒体如浙江日报、百度、搜狐等渠道进行宣传。从课题组走访相关企业与个人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公众知晓度和参与度较高。

为抓好这个政策的落实,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2021年3月31日,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市财政局出台了《杭向未来·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实施细则》(杭人社发〔2021〕32号)。

该规范性文件及其实施细则的颁布与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杭州的人才吸引力和人才凝聚力,为广大青年人才和普通高校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相关政策支持不盲目,针对性强,着力破解大学生创业“四无”(无资金、无场地、无经验、无服务)”难题,将大创“四有四无”转变为“八有”(有激情、有梦想、有创意、有技术、有资金、有场地、有经验、有服务)。从相关企业和个人反馈的意见来看,文件所表述的内容清晰明确,管理措施高效、便民,配套制度健全、完备,申请流程较为便捷。

(四)评估结果运用建议

从总体上看,《三年行动计划》制定程序合法,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实施效果来看,成效显著,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了文件制定预期目的。《三年行动计划》为杭州市进一步营造“双创”氛围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导向,因此,我们建议应继续大力推进该规范性文件的贯彻与落实,同时可以在配套制度、文件落实的具体行动方面等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对此我们结合在文件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在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提出了完善对策。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

受疫情影响,加上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工作仍面临新挑战,具体如下。

一是当前经济形势呼唤更大力度的扶持力度。受疫情影响对外市场并未完全开放,广大中小微企业仍然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相关部门应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以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营完善建议措施包括通过停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补贴初创企业房租、为经营困难的初创企业办理延期纳税、补贴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研发成本等方式减轻中小微进一步企业负担。加大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措施包括进一步增加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提高融资便捷性、优化融资担保服务、加强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对因受疫情影响经营暂时出现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

是数字化改革对材料的精简和审核提出新要求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在人力资源公共服务领域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各地区的人力资源数据信息较为独立,跨地区办理相关业务较为不便;二是个人申请所需提供的材料较多,办理流程还可精简;三是政府主动服务个人或企业的积极性尚显不足。根据以上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提出以下完善建议措施:第一,可着力建设个人提供资料更少、分析比对更精准、经办效率更高的人力资源数据仓。一方面,通过存量人才基础数据梳理、引才活动信息收集等方式,将散落在各部门和区、县(市)的历史数据整理归集另一方面,打通教育、民政、公安等部门28个数据接口,实时比对学历、婚姻、户籍等信息。第二,上线“一键办”功能,符合条件的人才申请信息自动流转到政策兑现系统,多部门在系统上办理后续手续;第三,智能兑现,开发安家补贴、租赁补贴和人才公寓入住等人才安居“一件事”场景。探索政策找人模式,实现事项申请资料可通过部门共享数据获取主动兑现。

是细则出来以后,在政策过渡期,新老政策的配套衔接需要加强。完善建议措施包括:按照新出台的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政策制度落到实处,在实施过程中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要不断完善政策举措,进一步推动我市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根据调研访谈以及结合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我们建议从以下方面可以进一步落实文件的实施

1.百万大学生杭聚行动。落实好《杭向未来·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大力实施百万大学生杭聚行动,加大大学生一次性生活补贴、创业项目资助、见习训练等政策支持,力争3年集聚100万名高校毕业生来杭就业创业。2021年拟资助大创项目300个以上、新建大创企业2000家、带动就业1万人以上,力争新增1家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力争全年接收高校毕业生30万人。

2.亚运创客竞跑行动。借助2022年亚运会重大活动载体,发挥我市创业园区、创新平台、风投机构、知名企业、产业渠道等创新创业资源优势,开展集学习、融资、推广、社交、经济等为一体的“亚运创客运动会”,促进海内外优秀创客、项目与我市产业、平台对接合作、落地发展。

3.长三角大学生双创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大学生双创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长三角大学生双创发展联盟、长三角大学生双创云服务平台,共享双创资源。

4.大学生双创导师赋能行动。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导师学院,会同创业陪跑基金会、市民卡公司在钱塘新区试点开展大学生创业导师智慧服务平台,研究制定创业导师绩效评价标准,加强大学生创业导师培训培养,建立全市统一、分层分类管理的创业导师库。

5.大学生科技创新引领行动。突出创新导向,把科技创新作为大学生双创核心战略抓好抓实。强化创新政策支持,加大对发展潜力好的大学生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各类大创园优先招引科技创新强的大创企业。

6.大学生双创基地提升行动。探索建立大学生双创孵化基地联盟,委托第三方机构,加大大学生创业园绩效评估,提升双创平台服务功能,支持高校双创示范基地打造并在线开放一批双创教育优质课程,加强创业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

7.大学生双创标准化打造行动。会同市大学生双创研究院、创业陪跑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依托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资源优势,加强与国标委等部门对接联系,研究制定国内首个大学生双创标准,力争将十年来杭州大学生创业项目资助、创业导师绩效评价、公共服务等做法形成国家标准,发挥杭州首批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全省、全国大学生双创输出杭州经验、提供杭州方案。

8.大学生双创高端智库助力行动。以杭州大学生双创发展研究院为核心,建立杭州大学生双创专家智库,整合政府、高校、市场等多方资源,借助智库力量重点开展大学生双创政策研究、标准化研究、教育课程体系、重大课题研究,持续提升杭州大学生双创层次,打造全国大学生双创智库。

9.大学生双创大脑建设行动。建立健全大学生就创数据库,促进数据库与大学生双创“一件事”、大学生“青荷码”等资源共享,利用数字技术归集双创服务、政策服务、生活服务、缤纷活动、全科服务等服务,强化数据统计分析运用。

10.大学生双创生态优化行动。高水平办好6.13杭州大学生双创日活动,评选大学生创业之星,编辑《杭州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杭州大学生创业蓝皮书》,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生态。目前正在向各区、县(市)征集大创日项目,拟定活动方案。

浅谈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

    摘要:依据学情分析,认真研究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真实需求、能力水平和个性倾向,充分体现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论述学情分析在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是KAB项目的核心内容,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而研发、推广的创业教育课程,它与已经在各国广泛实施的“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项目(SIYB)、“扩大你的企业”项目(EYB)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创业培训体系,目前已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开展。该课程一般以选修课的形式在大学开展,学生通过选修该课程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围绕该课程,学生还可以参加KAB创业俱乐部、创业大讲堂等课外实践活动。通过传授和操练有关企业和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该项目帮助学生对创业树立全面认识和体验,切实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青年人才。

    该课程的教学用书包含讲师用书、学生用书和商业游戏。讲师用书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南两部分内容。学生用书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具体包括自我测试、课堂演示、小组活动、案例分析、头脑风暴、嘉宾访谈、商业游戏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具有极强的实践效果。第二部分为阅读材料。此部分紧密结合练习内容,为每个模块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以知识背景、实践经验分析、操作指南为内容,提供给学生更丰富的指示并引导他们更深入地学习。

    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要求实行小班授课,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体现出更多的参与特点,主要以鼓励、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亲身体验为主,在编写体例和教学方法上都有创新之处,是一门有创意、实用性强的创业基础教育课程,适合高等院校的各学科学生学习。

    本篇论文以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为例对学情分析的重要性加以说明,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不关注学生的课堂是无效课堂,备课中如果不进行学情分析,无法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课堂的影响,目前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都非常认真地备教材、准备丰富的知识信息。但是却忽略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即做学情分析,更谈不上如何进行学情分析。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都有着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主体的主动参与学习展开,关注学情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教学的实效。只有深入地了解学情、研究学情,有的放矢地施教和导学,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情”是“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况,包括智力、神经类型、个性、学习适应性、学习能力、心理健康、动机水平、亲子关系等。”并且,“学情调查不仅要调查学生的学习起点,还要调查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速度、自主行为能力、能力倾向、兴趣点、学习动机、情感态度的性格表现、情绪的性格表现、意志的性格表现,等等。”

    《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课程教学内容分为8个模块,依次为:什么是企业(模块1)、为什么要发扬创业精神(模块2)、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创业者(模块3)、如何成为创业者(模块4)、如何找到一个好的企业想法(模块5)、如何组建一家企业(模块6)、如何经营一家企业(模块7)、如何准备商业计划书(模块8)。教学设计是教学工作的开端,抓好这一环节对于课堂教学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发展的长期目标。

    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的主要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自我雇用,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鼓励他们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帮助学生对创业树立全面认识和体验,切实提高其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构建开放式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构建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 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改变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构建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实现评价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既关注教学结果又关注教学过程,既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又关注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这些理念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促进每一位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而做好学情分析可以使这种发展成为可能。

    教学是非常复杂的系统。需要从种种的条件和要求中选择和组合某些特定的条件和因素而发挥作用的,由于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学情分析必须围绕教学设计决定性的三个变量——教师、学生、教材的相互关系进行灵活的选择和组合,主要包含以下层面:

    这一分析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起点。如模块五《如何找到一个好的企业想法》主题的教学,在此之前学生已有的与该节内容相关的知识来自于课程初进行的课程导入教学内容。如,对于“五种决策风格方法”的学习,一般只要学生知道五种基本决策方法的特征即可,但如何把它们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让学生熟练掌握决策的基本技能,教师要分析建立这两者之间联系的突破口。针对教学目标进行学情分析包括①基础知识,②概念、原理,③应用,④学习方法,⑤技能,⑥表象,⑦兴趣、需要,⑧情绪、情感,⑨社会性,⑩其它。

    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过程,分析学生是怎么知的,这是指学生如何进行学习的,并形成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学习风格和合理规划的习惯,即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大学生KAB创业基础,从而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学独到之处在于充分利用内外信息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就要特别注意这一能力的培养,把每一个问题融入现实生活像之中去解决,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渐渐增强他们的信息处理和收集能力。包括①程序学习一类的全面控制的学习,②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讲述式学习,③假设实验教学之类使用“授业书”的选择式的解决学习,④狭义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一类的“受导式解决学习”,⑤模数学习一类的“独立的解决学习”,⑥其它。

    包括①选择,②制作,③创作,④视听,⑤调查,⑥体育运动,⑦参观,⑧比赛,⑨发言讨论,⑩观察,(11)实验,(12)阅读欣赏,(13)操作,(14)练习,(15)其它。

    学生活动方式众多,但是学生活动方式的选择应该针对学生当时的状态,例如当学生状态比较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需要在设置的学习活动中采取一些竞赛等暖场形式打破氛围,提高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预约的环境中提高学习效果。

    4.针对教学组织进行学情分析:对象选择内容,形式选择方法。时刻围绕着以学生为主题,每一堂课都实现有效课堂。了解学生是否可以通过努力能掌握的他们能知道的内容,这是指通过该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它决定了学习终点,是因材施教的基础。5.针对学习组织的学情分析

    分析内容大致包括①班级,②年级,③不分级别,④全校,⑤其它。不同的班级、年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文化氛围,会表现出不同的认知能力等个性特征。

    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分析学生想知的,即除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外,学生还可能希望知道哪些目标以外的东西。主要包括①个别方式,②小集体方式(按能力或要求或年龄或性别或地区及其它标准分组),③班级授课。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来采取相对应的学习方式。

    主要包括①实物(包括模型),②印刷物,③投影设备,④广播设备,⑤反应测定机,⑥训练机,⑦信息处理机器(电脑辅助教学等),⑧其它等教学工具的使用。教具是为教学服务的,在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精品课程网站等课程网络资源补充课堂传授知识的不足。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会考虑把教学内容分成独立的知识模块,以项目导向和行动导向教学法安排授课时间①40~50分钟,②两节课连续,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考虑使用什么教学场所,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采用的是高度参与互动式的教学,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分析,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选择教学场地。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认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两部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已获得的知识与即将获得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常常是前后密切关联的。要做到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这对备好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教师开始应对全班学生以前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对每名学生以前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个综合研究,例如在开课前,我们必须要给学生进行课前创业知识调查,通过填写调查表了解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提问学生中学已了解的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知识,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要分析出哪些是学生已掌握的,哪些是学生初步掌握了的,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可以掌握的,哪些是教师非讲不可的。这样做有利于教师在授课中做到该讲则讲,不用讲则少讲,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能维度,指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在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等,在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学中尤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始终考虑如何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能力,把这一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学中的长期目标,让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这一能力。大一的学生,已具备了很强的自学能力,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这些能力状况,弄清楚教材中哪些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达到教学目的,对学生能够理解、分析、归纳的内容,教师可少讲,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学机会,对学生不易理解、不能分析的问题便可多费些工夫讲授,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分析不同班级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如何、学习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据此设计教学任务的深度、难度和广度。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本班学生中学习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并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

    3.素质维度,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每名学生在来到学校学习的同时,也带了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观点、看法。这种已有的经历、经验和对待社会的观点,对于即将进行的课堂学习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一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

    (二)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主要指学生可能发生的状况与可能的发展。主要需要说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学生的情感和发展需要;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能参与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状态?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怎样的,适宜于采用何种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式,合作式?……学生在课堂教学动态中,可能会生成哪些资源?如:“学生对某一问题可能会怎么反映 ? ”“教师应怎样应对 ? ”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各有其特点。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现在的大学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发展的阶段,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充沛的精力和较强的求知欲,但遇困难又易灰心丧气,易受不良习气的影响,很多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如果教师把握好这一时期,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将起到关键性作用,相反就会抹煞他们进取的自信心,会逐渐失去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时时注意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身心特点,在充分尊重他们的同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要细致的观察,及时补救。

    1.运用问卷法,在课前设置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生源地情况、生源结构、兴趣爱好、班级特点、家族环境分析、对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学校和课程的期望等。,问卷法比较适合大面调查,设置问题应简洁明了,答案尽量可量化、最好是选择或判断,以方便统计。对于部分不愿答卷或随意答卷者应与之交谈,掌握真实信息,为备课及教学提供一手资料。

    2.课前观察法是指教师要尽量做到每次课都比学生提前到教室,观察学生进入教室的表现,结合交谈法能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涵养,分析学生的文化背景,考察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合作意愿,有助于制定、实施和实现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的情感态度目标,有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策略。

    3.调查法:课前教师要积极与任课班级的辅导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全面了解学生信息。

    1.自我剖析法: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能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科学而理性进行规划和未来创业发展规划,培养积极的职业发展态度。在第一次课程中,通过自我介绍、自画像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习惯与态度、个性特征等等。

    2.课中观察法:在课堂讲授或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感知,以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能力,通过教学观察,能够及时知道自己的教法是否适应学生的需要,学生是否听懂了讲授的内容,学生对教学的态度怎样等;通过教学观察,能够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哪些知识技能掌握得比较好,哪些还没有完全掌握,存在什么偏差和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对教学作出调整,以减少无效劳动,确保教学活动不偏离预定的教学目标。

    3.项目任务法:根据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的具体步骤,将课程分成项目和具体任务进行教学,通过了解学生对课堂任务的完成以求达到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思维误区,从而进行及时查漏补缺,调整教学思路目的,

    1.课后作业可以帮助教师反馈教学效果,以及规划以后新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弥补教学不足。

    2.课后教师及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学生有什么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教师有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还有哪些地方今后需要改进?反思“学情”还可以与调查访问、交谈、沟通、批改学生作业、观察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态度结合起来进行。养成记录的习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后记或教学随笔。

    每次课都进行每课意见反馈,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存在问题或者好的建议,奇妙的学习方法等展示在意见反馈本上。然后老师定时查阅意见反馈本,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属于共性问题公开答复,个性问题个别谈话交流沟通,从而采取不同措施,使课堂教学日臻完善。师生间多进行思想交流,感情沟通。以便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变化,学习状态,并进行疏导解决,以期达到急学生之所急,答学生之所疑,师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综上所述,学情分析在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就在于,教学设计理论主张“为学习设计教学”,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学也不例外,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学生服务,教学设计必须把学习和学生作为焦点,以帮助每一个学习者有效地学习为目的,总之,学情分析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

    [4] 郭宏伟,高档妮,周小华,龚煜轩。层次分析法(AHP)在专业课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轻工教育2010·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下哪项不是连续创业者的优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