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哪些因为老板作死导致倒闭的公司?


· 答题姿势总跟别人不同

导致企业破产的原因如下几点!

1、市场需求状况发生变化,造成企业产品滞销、生产滑坡
2、企业负责人事业心、责任心不强,财务制度不严,帐目管理混乱。在破产企业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财务人员更换频繁,只换人不交帐,账目无连续性;财务制度执行不力,收入支出不能做到日清月结及核销账务等诸多问题。
3、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企业不能正常运转。尤其是国家紧缩银根的时候,企业无法从银行借到资金,又没有其他资金融通渠道,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生产,再好的设备也不能发挥其优势。企业的资产不能有效地产生利润,降低了资源利用率。
4、企业管理者决策失误。在没有认真进行可行性调查研究的情况下,盲目扩大再生产或新上项目投资,造成企业经营负担过重,使本来经营状况不景气的企业雪上加霜。

1、负债经营。负债经营是企业通过合法途径,有偿利用外来资金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等以获取利润的活动,其目的是为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不仅仅只是为了企业的生存。合理的筹资,是企业造血理财的主要功能,是企业维持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能使企业迅速筹集所需资金,降低经营成本,减少税负支出,获得财务杠杆利益等等;运用得不好,则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但如果企业对负债的数量、限度、渠道和方式选择不合理,以及对债务资金使用不当,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债务规模过大带来的风险。因为债务资本不仅要支付固定的利息,而且还要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无财务弹性可言,对企业是一项固定的财务负担,一旦出现经营风险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时,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财导致破产。
2、财务风险。风险是一个与损失相关联的概念,是一种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损失。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使用债务资本而产生的在未来收益不确定情况下由主权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小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企业运用负债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你也许不了解这个公司,但是吧!
史蒂芬乔布斯,他曾经作为雅达利的第40号电子工程师,他和好基友沃兹创造了到现在大家都喜闻乐见的游戏,叫打砖块:
这款游戏就跟俄罗斯方块一样,经久不衰,简单来说就是小球球“duang”的弹过去,打掉一个砖块,在它弹回来的时候,你要接住它,让它在“duang”的弹回去,
就这样“duang”来“duang”去,越“duang”越快,比谁打掉的砖块多。
回到正题,有一天,乔布斯找到他的老板:诺兰·布什内尔,说:“大哥好,我和我兄弟沃兹要离职了,要去创业,我们公司还没有足够的创业资金,你看在打砖块的面子上能不能买我们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就5万美金,成吗?”
诺兰瞅了瞅乔布斯,说:“不行。”
后来,大家也就知道了,有了大名鼎鼎的Apple公司(本条知乎发自iPhone xs max镶108个钻镀金版)当年的5万美金,估计放到现在要值个几百亿了。
但对于诺兰来说,拒绝资助乔布斯,还不算是他慢慢作死路上最作死的一件事情。后来他离职了,公司高层开始集体狂欢式作死。
这个【哔—】曾经差点儿搞黄美国整个游戏产业。
先简单介绍一下雅达利牛逼的时候有多牛逼,第一款游戏主机就是他们生产出来的,1980年代他所占游戏市场份额高达80%,这个数据是后来的任天堂和索尼都望尘莫及的。(看过《头号玩家》的应该知道,最后一个彩蛋就是藏在雅达利2600里面。)
后来,美国游戏市场不景气,(因为那个时候啥阿猫阿狗都做游戏,都能在雅达利主机上线,大概就是现在你打开PS4,结果播了半天“是兄弟就来砍我,我是渣渣辉!”,玩家早就在暴怒的边缘了。)雅达利一拍脑门儿,斥资2500万美元,买了当年最火的电影IP《ET外星人》,准备开发成游戏。
后来,这款《ET外星人》于圣诞节上市,大家奔着电影IP和雅达利的口碑品质,成功销售出去150万台游戏机和卡带。
可惜雅达利一共生产了400万台。
而那150万个买了游戏的孩子们纷纷表示“爸爸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要玩游戏机了!”
这种情况大概就是有一家公司买了《流浪地球》的IP要做游戏,前期疯狂造势,玩家万众期待,结果花了200块钱买回来下载好了,打开发现是消消乐一样。

史蒂芬乔布斯,雅达利的老板作死,不考虑市场,从辉煌倒闭他曾经作为雅达利的第40号电子工程师,他和好基友沃兹创造了到现在大家都喜闻乐见的游戏,叫打砖块美国游戏市场不景气,(因为那个时候啥阿猫阿狗都做游戏,都能在雅达利主机上线,大概就是现在你打开PS4,结果播了半天“是兄弟就来砍我,我是渣渣辉!”,玩家早就在暴怒的边缘了。)雅达利一拍脑门儿,斥资2500万美元,买了当年最火的电影IP《ET外星人》,准备开发成游戏。后来雅达利,这款《ET外星人》于圣诞节上市,大家奔着电影IP和雅达利的口碑品质,雅达利成功销售出去150万台游戏机和卡带。可惜雅达利一共生产了400万台。而那150万个买了游戏的孩子们纷纷表示“爸爸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要玩游戏机了!”

“陈天桥”的“作“,让人不知道他究竟是一个商业天才,还是一个“穿越者”。

可能很多95后不知道陈天桥,当年看着代理韩国的“传奇”游戏,引发了“万人空巷”。网吧里面全部是玩传奇的,比起现在的“吃鸡”和“王者”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年全国的所有电脑加一起,一共只有300多万台主机。而且上网都是靠着512K的电话线拨号联网。那个时候国内大多数游戏商家都还在主要卖国外的光碟游戏。陈天桥居然敢代理一款在韩国排名100开外的游戏,而且还是借钱来创业的,好像看到了中国网游的疯狂的开端。

因为传奇,中国第二年的电脑主机数量增长了500多万台。200年盛大的游戏注册数量超过了一亿人,成了全球用户数最大的网游。

2004年,盛大在美国上市,陈天桥成了中国首富,个人财富达到了90亿。

在盛大的巅峰期,成了国内最大的网游运营商,但是那几年社会对网游的讨伐越来越严重,这给了盛大和陈天桥很大的压力。

如果当时盛大继续发展网游,应该会跟现在的网易,腾讯可以平起平坐。但是陈天桥决定放弃网游,不再发展。

随后,盛大多线发展业务,从盛大文学,盛大盒子到盛大支付。这一切在当时特别不看好,但是放下现在,小米盒子,天猫盒子等等都越做越好。当时陈天桥的这些天才的想法过于超前,整个社会还没有做好接受的准备。

后来一个一个接着失败,也算是耗尽了最后的运势,游戏部分也私有化后卖了。

还没倒闭,资金链快断了。
老板管不住下半身,前台蹭蹭蹭做到总经理,该总经理每天最喜欢找人聊天,炫耀她从前台一路拼搏到总经理的心路历程。
这倒霉总经理还排除异己,10年8年的老员工,全走光了,然后接着霍霍3-5年的老人。新来的员工不给她捧臭脚绝对呆不过一年。两年内公司高管换了一圈,中层像水一样流动。老板很生气,但也没法管。毕竟当年爽过头了给了这女人30%的股权(当然也是用钱买,至于怎么积累下来的钱,只能说这女人心机够深的)
这几年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遇上政策红利,盘子一瞬间铺开了。分公司开得全国都是,人才又因为都被霍霍走了,只能硬着头皮用钱堆。年流水一个亿的公司,财务紧张到老板出差住七天。
17年融了一笔钱,投前估值大概3个亿,今年账上没啥钱了,准备估10个亿做个b轮。FA进来看了一圈说,10个亿是估不到了,这两年发展实在不理想,分公司开多了不盈利,都在亏,比17年溢价一点按4个亿做一轮preB可以试试。老板气得差点脑溢血。
在这个大背景下,按道理应该放下成见,携手进退。但是人家不这么想,总经理感觉时机成熟了,开始在公司结党派,联合a轮的投资人向老板逼宫。准备做低估值通过融资稀释老板股权,顺势抄底抢控制权。
两个人终于撕破脸。老板也想通了,资金链快断了,不融资不行,准备清仓抽身。公司不要了,你想控制拿去控制好了,我拿现金抽身提前退休,这个烂摊子你收去好了。
总经理得意没两天发现不对劲,我要的是钱,要这个不赚钱的公司干什么。又回过头求和,大哥你别跑,带着小妹上省城。
现在两个人就这么拉锯着,一会儿要卖,一会儿要继续干,账上的钱每天都在少,几百个人的公司,每天一开门一关门就是几十万工资支出。员工也疲了,你们俩先杀个痛快,我们坐山观虎斗。
所有人都在等结果,曾经有望成为独角兽的公司,会是怎么个结局。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10年倒闭的知名企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