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宝妈买过窝小芽的生鲜品吗?购买体验怎么样?

窝小芽,本月刚官宣完成新一轮融资

与绝大多数儿童食品新消费品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窝小芽的创始人具备营养师背景,做过多年婴幼儿营养师。儿童食品赛道各热门品牌纷纷宣布一年内完成多轮融资,意味着接下来将从比拼资本力转到比拼产品力、研发力和供应链实力。窝小芽创始人的专业背景,无疑是加分项、具有明显的优势

对窝小芽一个感到比较困惑的地方,在于品牌所针对的客群(儿童)的年龄段范围

品牌在各社媒官方账号的签名档的表述并不一致,有6m-3Y的(视频号)、有6m-6Y的(官微、抖音官方账号、小红书官方账号),也有6m-12Y的(最新一轮的融资稿)

财经媒体报道中的描述也不一致,不同提法都有,莫衷一是

或许这恰恰反映了品牌还在犹豫、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

笔者认为,结合品牌调性、创始人背景、优势产品、食谱积累、市场竞争等因素,品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聚焦6m-6Y的儿童比较合适,或者说以6m-3Y为基础(现状),拓展3Y-6Y年龄段(比如今后3年)。年龄段(及相应的产品跨度)并不是越宽越好

这里有2层含义,一是宝妈的年龄段,二是宝妈是否自己给宝宝做吃的

从抖音指数看,窝小芽与哆猫猫类似,在18-23岁中的TGI,相对秋田满满和宝宝馋了,明显要高很多。就是说,在低龄宝妈中,窝小芽与哆猫猫更占优势,这应该是得益于两个品牌潮萌的IP视觉形象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低龄宝妈更倾向于快手(快速便捷)的解决方案

宝妈是否自己给宝宝做吃的,这部分的客群占比,则决定了品牌的产品侧重点

多多少少能体现宝妈是否自己给宝宝做吃的,是调味品和主食在整体销售中的占比对窝小芽抖音和天猫top30的销售数据观察,在可分类的数据中,调味品+主食占整体的一半以上、接近6成,而调味品本身略低于2成

把窝小芽、哆猫猫、秋田满满和宝宝馋了这几个相似品牌放在一起看的话

调味品+主食在各自品牌整体销售中的占比,秋田满满和窝小芽接近、且遥遥领先于宝宝馋了,而宝宝馋了又远远高于哆猫猫

单看调味品在各自品牌整体销售中的占比,秋田满满遥遥领先于其它品牌,宝宝馋了和窝小芽接近,哆猫猫则占比很低

上述数据表明,秋田满满和窝小芽的宝妈消费者,更倾向DIY自己动手给宝宝做吃的;而窝小芽相对秋田满满,其宝妈消费者更倾向快手的解决方案

上面从两个不同角度的数据洞察,结论是吻合的

更倾向快手解决方案的宝妈,原因可能是工作忙没有时间、不怎么会弄|弄不好|缺乏经验(有宝妈自诩手残)、懒(非贬义词,正常的社会现象)或者是这几个因素兼而有之,也意味着在做宝宝餐时这些宝妈需要更多的协助。当然,更倾向快手解决方案的宝妈,与倾向于花更多时间在给宝宝做吃的上的宝妈,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状态、场景下也会有不同的选择

结合这个结论,再回过来看宝宝的客群定位,印证了前面“聚焦6m-6Y的儿童比较合适,或者说以6m-3Y为基础(现状),拓展3Y-6Y年龄段(比如今后3年)“的战略方向的判断

如果要做一个组合矩阵,那么判断主要6m-2Y的宝宝&更倾向快手解决方案的宝妈、和2Y-6Y的宝宝&倾向于花更多时间在给宝宝做吃的上的宝妈,注意这里用2Y而不是3Y是按宝宝2Y左右牙齿全部长齐来划分的

在品牌塑造方面,看得出来,窝小芽花了很多心思、是用了心的,也比较成功,具备较强的品牌提炼与包装能力,这点是目前同赛道其它竞品所不具备的

具体来讲,品牌提出了1357均衡饮食法则、一周产品系列(一周零辅食)、三餐两点、可 10 分钟完成烹饪的婴童新正餐等概念和主张,打造了窝小芽的IP

1357均衡饮食法则的含义是婴幼儿 1 日要吃 3 顿正餐加两次点心,采用 5 大类食材(淀粉类、肉类、豆类、蔬果类、热量类)进行搭配,保证一周 7 天不重样

实际上,1357并非窝小芽第一个提出来,只不过含义和对象有所不同。比如2019年底疫情开始后,中国医大一院就针对个体防疫提出1357饮食法则;搜狐上有孩子长高的1357原则

从Branding的角度,品牌需要这样一个法则

但是,从窝小芽对1357均衡饮食法则的诠释看,如果仔细品味,这个法则还是显得比较空洞

1357均衡饮食法则可以满足现阶段品牌PR的需要在品牌对产品的研发深入后,期待可以提出更具内涵和深度、体现其研发实力和专业度的原则

一周产品系列、三餐两点、可 10 分钟完成烹饪的婴童新正餐这3个概念,实际上都是针对更倾向快手解决方案的宝妈这也意味着品牌在更倾向快手解决方案的宝妈、和倾向于花更多时间在给宝宝做吃的上的宝妈中,暂时选择了前者作为重点和主攻方向

品牌在今年10月份发起了#做有空妈妈#的Campaign

品牌在这个活动中投入了相当多的资源,抖音上高达播放量达3.9亿+、小红书阅读量180w+。说投入了相当多的资源,另一方面是因为Campaign的时间段是10月下旬;由于这个时间段位于双11期间,资源的价格高于全年其它时间段。换句话说,策划这个Campaign的销售导向的成分要高于、至少是不低于Branding的成分

#做有空妈妈#的主题,target的也是更倾向快手解决方案的宝妈

除了时间段的选择值得商榷之外,主题其实也值得商榷原因在于宝妈不仅愿意给孩子花钱,也愿意花时间在宝宝身上。Z世代的宝妈,相对85后宝妈,确实更自我、倾向悦己,但并不意味着不知道轻重“做有空妈妈”前其实还有一个心理建设阶段,就是“做安心妈妈”,前提是建立在对品牌和产品完全放心和信任的基础上(相关的分析见后面的文字),借用KOL在生产短视频时的话“成不了儿子的烘焙大师,只能把这个重任交给你“、”养娃路上,我们结伴而行“作为窝小芽的第一个大型Campaign,品牌这样在Branding上做跳级(直接跳到后一个阶段)未必合适,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

至于这个活动是否做到了品效合一,笔者判断也是未必

IP窝小芽,“在人物设定上,「窝小芽」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的小孩”

窝小芽的IP,目前视觉上已经比较丰满、丰富,人设和内容上则需要充实,当然这需要投入很多资源。媒体报道品牌已经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比如“品牌已经创建了囊括知名儿童绘本作家、插画艺术家在内的内容团队,并创作了《让我变得更强壮的食物》等短篇故事” 。持续性待观察

从#做有空妈妈#Campaign联想到,其实窝小芽可以考虑增加一个窝小芽妈妈的IP。其作用是target宝妈们,而窝小芽的IP target宝宝们;这样就可以在宝妈和宝宝、宝妈和品牌、宝宝和品牌之间进行多圈层的互动

可以预料,在#做有空妈妈#之后,品牌后续还会做很多围绕宝妈的不同Campaign,那么窝小芽妈妈的IP是必要的。另外,实际上现在产品的包装和海报上已经出现了宝妈的形象(“妈妈不是超人”),如下图所示:

线上,媒体报道“窝小芽在线上已经布局了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电商,以及丁香妈妈、宝宝树等母婴垂直渠道”

窝小芽销量第一的线上渠道是抖音,迄今累计销量260w件左右;排名第二的是天猫,月均销量判断在7-8w件之间。拼多多、快手的累计销量分别是20w-25w件之间、6w+件。京东上有3个店铺,其中1个是生鲜店铺

作为一个官方说法是2020年才以现在形态运营的品牌,这样的渠道排序和选择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

从官微看,首篇推文出现在2016年1月。媒体报道品牌曾经以亲子餐厅形态(位于杭州)运营直到2019年、并积累了8w种子用户,这些为现在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线下,媒体报道“窝小芽已经入驻了 KKV、盒马等零售渠道,并进入了 10000 多个母婴门店”。单从终端数量看,窝小芽和哆猫猫相比并不逊色多少;两个成立时间仅1年+的品牌,线下发力速度都很快、都在短短时间内覆盖了线下主流渠道

笔者在最近(12月16日)逛上海市区的一家KKV时,发现窝小芽三文鱼虾片的生产日期是6月(保质期180天)、窝小芽酸枣糕的生产日期是7月(保质期200天)、窝小芽鳕鱼球的生产日期是5月(保质期12个月)。由此看来,窝小芽零食产品的线下动销速度比较慢(当然不同店铺的差异可能很大)、部分产品已临保这固然是渠道力的缺失(代理商不给力),但同时也是品牌力不足的表现,是前面在分析#做有空妈妈#Campaign时提到的品牌诉求点跳级的直接体现

在品牌力不足的情况下,盲目追求线下终端过高的数量目标是没有必要的。对哆猫猫是这样,对窝小芽同样如此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上的“商业浪花”

1、“一年融资 3 轮,窝小芽通过食育 IP 让品牌更鲜活 | 新消费品牌报道“,品牌星球BrandStar

2、“上线半年月销超千万,窝小芽如何打造宝宝们爱吃的爆款“,猎云网

3、“半年3轮:「窝小芽」完成亿元B轮融资,双11同比增长超1000% “,窝小芽

4、“半年三轮成融资最快最高的婴童食品品牌:创始人这样说“,儿研所Club

5、“拼多多的“野鸡派”?窝小芽的“增长谎言”“,母婴前沿

6、“同质化严重、安全问题频出,资本催熟的窝小芽难过家长关“,一味研究

7、“一夜爆红难?拆解窝小芽创新营销3.7亿曝光的秘密“,儿研所Club

8、孩子长高的“1357”原则,父母谨记,孩子的个头“青出于蓝”,

9、“新冠”来袭,营养“1357”原则为您护航!,

10、“15款婴幼儿面条测试:金沙河不适合婴幼儿长期食用;合康贝谷、窝小芽等缺铁“,消费者报道

11、“几块钱一个的「儿童果蔬包」,真的适合孩子吃吗?答案是…“,菜妈和钱爸

12、“它在网上卖爆了,但别乱给娃吃,没营养还钠超标,很多家长都中招了!“,宝宝辅食微课堂

【版权声明】本号所发内容系原创作品,欢迎在标明来源的前提下转发,严禁抄袭。

1、本号所发表内容属于交流探讨性质,所有言论仅供参考,无意冒犯任何可能的相关方。如不同意本号内容或观点的,请自动忽略即可

2、本号所发表内容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转载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数据、文章、视频等)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号认同其观点和立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原作者负责。

3、本号摘录或链接的内容(图片、数据、文章、视频等),均为非商业性应用,选用时均尽可能列出资料来源和出处。但有时可能为二次或多次引录,难免不够准确,请予以指出当改正为谢。

4、本号所推内容不侵犯他人著作权。如涉及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小编改正或删除。

窝小芽于2019年诞生于杭州,主营婴幼儿零食、辅食产品生产及销售,专注母婴儿童群体,致力于提供科学营养、安全方便的零辅食解决方案

杭州心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诞生于杭州,成立于2017年5月31日,产品系列包含宝宝面条、米粥杂粮、宝宝零食、营养调味、干货海产系列产品等。

杭州心芽科技旗下品牌窝小芽诞生于杭州,于2019年8月正式成立,主营业务是婴幼儿零食、辅食产品生产及销售。窝小芽专注母婴儿童群体,潜心洞察用户需求,致力于专业提供“科学营养,安全方便”的零辅食解决方案,陪伴宝宝健康成长,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窝小芽凭借独特的婴幼儿饮食设计理念“一周营养辅食”,“探索好奇”的品牌IP文化驱动,集产品、新文创为一体的品牌运作,提升中国食品品牌的全球竞争力。

窝小芽品牌创始人小芽及产品团队用3年多时间做婴幼儿讲师和亲子食育生活空间,积累原始上千个原始食谱,并具象化解决方案。专业提供“科学营养、安全方便”的辅食解决方案,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解放宝妈更多时间,陪伴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窝小芽辅食质量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