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电器的产品需求大吗?

8月27日,小熊电器股价低开低走,收盘接近跌停,而和股价一样弱势,还有小熊电器同一天公布的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34亿元,同比下降4.89%;实现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大跌45.3%;扣非后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跌48.77%。

业绩“失速”的背后,是多项核心财务数据的全面下降。首先是销售净利率,上半年小熊电器销售净利率仅为8.51%,在一季度9.9%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滑,而即便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一季度,小熊电器的销售净利率也超过10%,时间再回到2017年到2019年,小熊电器单季度销售净利率最低也有8.9%,更多的时候维持在9%以上。2021年H1的销售净利率也是近几年来的最低值。

其次,净资产收益率下滑更为严重。2021年上半年小熊电器净资产收益率为6.91%,而2020年同期则为14.18%;2019年同期为24.4%;2018年同期为26.71%;再往前看,2015年到2017年全年,小熊电器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02.49%,130.31%,以及75.77%,总体而言,近几年来小熊电器净资产收益率持续走低,但2021年下滑尤为明显。

第三,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存货周转天数。2021年上半年小熊电器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5.79天,不仅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10.87天,更是有可查数据以来的最高值;存货周转天数也从去年同期的66.96天大幅增加至86.39天。

第四,今年上半年小熊电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亿,其中二季度为-2.49亿元;而2020年同期则高达4.17亿。事实上,自2015年以来,小熊电器仅在2019年一季度录得-365.46万的现金流量净额,其余统计阶段均为正。这也表明,今年以来小熊电器盈利能力出现大幅下滑。

所幸的是,小熊电器偿债能力暂时保持稳定。今年上半年小熊电器货币资金为6.61亿元,而今年一季度还有10.86亿元。虽然也出现大幅下滑,但由于目前公司并没有短期和长期借款,因此偿债压力较小。

而面对小家电品类在2020年逆势增长的销量数据,对于在未来的时间里小家电品类是否能够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或是出现销量下降,成为行业内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小家电零售额共计250.8亿元,同比下降8.6%;零售量1.19亿台,同比下降8.2%。在经历了2020年的火热增长之后,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今年上半年小家电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降温。

对于上半年小家电市场的降温,对于很多行业相关人士来说,这属于一个意料之中的结果。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进入常态化的当下,一般来说,用户的居家时间以及外出活动不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大家的生活又逐渐回归到了正常状态,自然而然消费者们对于小家电产品的需求便开始减少。对于2020年小家电产品销量的大幅度增长,今年上半年的零售额以及零售量数值的下降是市场出现了降温同时也是市场回归于以往正常态势的表现。

喜欢在抖音买东西的小林,有次看喜欢博主的vlog,种草了博主同款的早餐机。在视频里,两片吐司+一个煮蛋的早餐只需要5分钟就能做好,这让没时间做早餐的小林看了很是心动。

小林说,“早餐机价格又不贵,我看完vlog就马上下单了”。等快递收到,真正用起来的时候,问题就来了。“我想多在吐司里夹两片肉,但是早餐机容量有点小,根本放不下,这是在‘歧视’饭量大的人吗”?

并且,早餐机不能让小林避免刚洗好的头发又沾染上油烟的味道,晚上回家第一件事还要先清洗早餐机。“我还是每天早晨在地铁站买两个包子吃吧,这东西只能随便玩玩”,小林在早餐机的新鲜劲过去之后,又回到了原来的早餐习惯,早餐机被放在了厨房最深的柜子里。

这可能是网红小家电的一个缩影。在过去几年低基数效应下,虽然销量增长很快,但从今年开始,需求端日益理智,想要保增长并非易事。

据奥维云网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今年1-7月,包括豆浆机、破壁机、搅拌机、电热烧烤炉、多功能锅在内的厨房小家电零售额共计279.5亿元,同比下降9.7%;零售量13301万台,同比下降8.9%。

具体来看,今年第二季度养生壶行业的线上零售额同比仅增长1%,线下零售额同比下降17%。料理机行业线上和线下的零售额分别同比下降28%和42%。

网红摩飞锅曾在过去几年的618大促时拿下小家电类目三连冠,2020年的618销售额更是超过一亿,但今年618大促,摩飞锅出现了销售量额同比下滑的情况。“疫情尾声,大家待在家的时间变少了,小家电的购买需求也就变低了”,对于网红小家电出现下滑的现象,业内人士如是说。

而购买过10多种小家电的晶晶告诉记者,“如果再给我一个机会,我绝对不会在出租屋里买这么多占地方的东西了。”晶晶一边说着一边在闲鱼上一口气发布了包含酸奶机、蒸汽拖把、筋膜枪在内的近10件小电器商品。

在闲鱼、转转这样的二手平台上,像空气炸锅这样的小家电,“没用几次”、“几乎没用”这样的关键词常常出现在标题里,更有卖家在商品描述里说“只自提,连邮寄我都懒得去”。

小家电的火爆原因之一在于消费者的“懒”,但有趣的是每一位消费者在购买时都是雄心勃勃,买回家基本上都束之高阁,其实打败他们的不是商品不好用,也是被自己的‘懒’打败了。

小家电消费市场仍然看好

小家电去年的表现并非是“虚火”,而是在突然之间受到外界的影响拉升销量。目前的情况属于短暂回调,需求并不会断崖式下降。从长期看,小家电仍然向好。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消费者追求饮食和生活环境的健康,小家电由于价格低、使用更加灵活、功能多样化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当前小家电的品牌集中度并不高。去年在突然爆发需求的背景下,很多人对价格、设计、功能感兴趣,很大一部分用户不是基于品牌来选择产品。

以80后、90后为例,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这些年轻人对西餐、早餐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尤其是DIY餐食需求高涨,他们对小家电尤其是厨电需求频次更高。在购买过程中,他们基本会按照体验、设计、功能、品牌等序列挑选产品。

从趋势上看,小家电行业增长仍超越大家电无疑,但未来的小家电应该有更多的渠道让用户进行体验、分享,这是推动小家电打开增量市场的一条重要通道。

数据显示,2012~2020年,小家电复合增长率高达13.3%。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小家电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复合增速有望保持在10%以上。

文章来源: 和讯网,壹DU财经,蓝科技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和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家电市场规模达到8104亿元,同比增长1.9%。与大家电的下跌或小幅增长相比,小家电则增长快速,这也催生了以小熊电器为代表的垂直类小家电企业,并且得到了快速的成长。

作为传统家电行业的辅助类家电,小家电更新换代较快。消费升级正在成为小家电行业增长的内驱动力。从需求端看,小熊电器深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节能、便捷、智能和养生等需求逐渐提高。当代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对小家电产品需求旺盛,小家电有助于提升生活品质。

小熊电器主要产品包括厨房小家电、生活小家电及其他小家电,拥有酸奶机、煮蛋器、豆芽机、电炖盅、电动打蛋器、电热饭盒、加湿器等品类,契合了当代年轻人的需求。从供给端看,近年来我国厨房、生活小家电产品在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上都获得了稳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也得到加强。针对市场需求开发一些新产品,如小熊电器养生壶、陶瓷水壶等,较受市场欢迎。

目前,中国市场上小家电无论是消费者可选择的品类,还是消费者实际拥有情况,都和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中国家庭小家电保有量每户10种以下,远不及欧美等发达国家每户30种的保有量水平。未来,以小熊电器为代表的小家电行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让我们拭目以待。

  伴随朋友圈晒厨艺大赏的热火朝天,厨房小家电也迎来了一波暴涨。有着“国民创意小家电”之称的小熊电器,数据显示,旗下电热饭盒在2月1日-2月25日期间销量超过28万台,同比暴增300%,环比增长150%。随后“三八女王节”,天猫公布的数据显示,三明治机首小时销量同比大增1500%,厨师机38分钟销售额超过去年同期全天。新兴小家电表现惊人,也引得投资者发出疑问:这是宅经济新风口,还是冲动消费下的伪需求?

  小家电市场是个整体性概念,涉及品类繁多,从近年销售表现来看,其中个护、健康、消杀、厨房几个品类的最为火爆,个性化、高颜值、健康理念、单价低等特点让小家电产品在年轻群体中备受追捧。当前,小家电划已被分为了两类,一类是以美的、苏泊尔、九阳为代表的售卖煲、磁、压、豆等传统品类的小家电巨头,一类是以小熊电器为代表的,避开龙头品类,以小型、创新、细分小家电为主的新兴品牌。传统小家电龙头以像电饭煲这类的刚需型产品为主,市场空间较大。而新兴小家电属于可选消费,针对长尾市场,顺应消费升级,以满足消费者各类细分需求。

  对此,业内专业人士认为,风口是风口,需求也是需求,市场有所响应就是真需求。对比2008年食品安全问题催生酸奶机销售增长的情形来看,酸奶机的增长直到2016年才见顶,因此,长期来看,这类需求的确为真实需求且富有一定潜力。小熊电器便是从酸奶机起家,此后牢牢统治这个细分领域一直到今天。

  事实上,从工业设计角度来看,用户需求被分为硬需求和软需求,软需求的概念则与“伪需求”相近。这点上,一直深耕长尾市场的小熊电器对用户软需求的理解或许最为深入。比如,在做用户调研时,小熊电器以用户体验为标尺,不断验证这个需求的满足是不是能带来用户体验上的触动,即便当时不能,在不产生成本的情况下,有时候小熊电器也会把这个软需求也放进产品里;如果产生成本,小熊电器则会评估用户会不会为这个软需求买单。除了用户体验这把尺子,有时候小熊电器也会用市场行为来判断。小熊电器每年有上百款新品上市,有很多的机会去进行验证。

  小家电和传统黑白电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小家电虽微创新,但迭代快,要求企业与消费者需求高度同步,不断满足的是消费者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而黑白电相对稳定,核心件相对变化小,更多是在材质和功能上的调整,偶尔也会基于核心技术出现较大革新。所以小家电产品研发的逻辑是用户体验的迭代,对技术依赖较小,更多强调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和创新想法。再以小熊电器举例,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在酸奶器爆火之后,小熊电器又重新定义了煮蛋器、电热饭盒等当年家电龙头们忽视的小产品。这些产品的共性是:相对细分,品类不大,市场不成熟,非刚需但又能给生活带来改变,产品一经推出就深受喜爱。

  所以软需求是不是卖点、是不是可以转化成有市场的卖点,归根结底要看消费者的习惯和未来趋势。随着场景变化、社会趋势变化、技术变革,所有需求都在变化。

  目前,对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小家电的保有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市场渗透力不足,且在品类上还有更多布局空间,小家电市场尚属蓝海。入局小家电市场,是巨头和新秀们看中了小家电市场的前景。随着品牌扎堆,小熊电器等小家电新秀品牌将面临更多挑战与考验,各有所长的多路玩家,最终谁能傲视群雄赢得机遇,还需要市场来检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熊电器都有什么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