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保险回访是什么意思?

电子回访业务就是人工回访的智能化,由机器人智能语音代替客服人员,人工回放指当客户在保险公司购买完保险之后,客服对客户进行的售后维护工作。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新契约回访,就是在客户收到保险合同之后给客户去电话了解客户是否对购买的保险权益是否清楚。
变更为机器人智能语音回访之后可节约大量的人工成本。
平时我们接到回访电话虽然只是简单的问几个问题,但是在系统中却有一系列的操作,以我所在的公司为例
1.待回访保单列表接口
   出参:返回该业务员名下所有待电子回访的保单号码
2.保单是否可回访接口
  传参为保单号,判断该保单状态是否符合电子回访的条件
  传参为保单号,用于判断该保单的客户信息是否正确
   传参为保单号和问卷id,获取到该客户需要问的问题
6.上传业务员承诺或语音接口
  该接口须上传业务员的承诺或客户签证的证明,或销售录音。返回成功或失败

一个流程下来之后,一通电子回访就算是结案了。

随着人们消费的转变,很多人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反而会选择一些理财产品,让钱生钱。但是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多多了解以后再做决定。前段时间,杭州的一位女士发现自己存的钱都变成了保险产品,他感觉自己被骗了。于是就寻求媒体的帮助,希望可以帮她查明真相,让银行把钱还给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据了解,事情发生在去年1月份的时候,江大姐有一笔5万元的到账,于是她就去银行确认一下钱是否已经到账。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里,有一名理财经理告诉江大姐,现在的银行利息太低,存钱不划算了,还不如买一些理财的产品,于是就给江大姐介绍了他们的理财产品。就这样,江大姐稀里糊涂的就买了6万元的理财产品,临走都没搞明白自己买的理财产品是干嘛的,还以为自己的6万元是存在了银行里。


一年以后,江大姐突然收到了一条短信,让她去交钱。时候江大姐才知道,自己买的居然是一份分红型保险,需要再交两年的钱,三年一共需要交18万。江大姐一下子就慌了,这一年6万元的保险费自己怎么能支付得起,自己就是个保洁阿姨,每个月工资也就那点钱。


随后江大姐赶紧跑到银行去,希望银行能把她之前的6万元给她取出来。银行的工作人员跟江大姐解释说,提前取出来本金会有亏损,江大姐一听就懵了,怎么会变成这样呢?她完全不能接受,实在没办法,只能寻求媒体的帮助了。


在媒体的陪同下,江大姐再次来到了银行,银行的行长表示的确不嗯呢该提前取出本金。后来记者又要求让当时的理财经理出来谈一谈,理财经理表示当时江大姐是自愿购买理财产品的,但是江大姐表示当时理财经理并没有跟她说清楚,但是经理对于江大姐的说法不予理会。


江大姐在购买以后,曾经接到了银行工作人员的回访电话,当时工作人员在电话里询问江大姐,对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是否了解,江大姐回答的是不清楚,当时还有电话录音可以证实。对此记者认为,银行应该在顾客不了解的情况下再作详细说明,银行方面也表示今后会改进。


在记者的后期回访中,江大姐表示银行已经归还自己当时的6万元。江大姐还拿着这6万元回老家盖了房子。在此还是要提醒一下广大网友,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一定要理性对待,不要稀里糊涂的就买了。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摘要】购买过保险的人都知道,当你新买了一份保险以后,为避免销售误导,维护客户利益,会在投保人犹豫期内进行电话回访,反复确认保险信息。然后,有些保险公司却公认没有这么做。

  根据河北省保监局调查,股份有限公司邢台支公司专管员,擅自将投保人回访电话填写或修改为自己的手机号码,自己或找人冒充投保人接听回访电话。近日,这家公司负责人及责任人受到查处。

  去年10月,保监会发布《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要求保险公司在投保人犹豫期内进行回访,回访可以帮助投保人再次了解所购买的,一旦发现不符合自己的购买意愿,可以选择犹豫期内解除保险合同。  

  慧择提示:当你购买了一份保险以后,一定要认真对待犹豫期,并认真接听这段时间来自保险公司的电话,这不仅可以避免造成没有必要的损失,也是对自己正对权益的一种维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慧择保险网无关。慧择保险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新契约回访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